敦煌学概论

合集下载

考古学书籍目录

考古学书籍目录

考古学书籍目录世界考古书籍目录:《考古学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穿越时光隧道》,丛书主编:张秀平,本册主编:东之龙胡秉华,广西民族出版社,《考古的故事——世界100次考古大发现》,保罗·G·巴恩,郭晓凌周辉荣译,山东查报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德]C·W·西拉姆,曾晓祥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

《宝藏的故事》,鲁竹,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世界考古未解之谜》,胡志峰蒋祝平,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中国考古书籍目录:文物与鉴赏类考古:《人类智慧之魂》,丛书主编:张秀平,本册主编:刘如仲,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年9月,第1版。

《古玩谈旧间》,陈重远,北京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鉴赏述往事》,陈重远,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文物话春秋》,陈重远,北京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古玉鉴藏》,冯乃恩,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铜镜鉴藏》,孔祥星刘一曼,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铜器鉴藏》,罗伯建李学中,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古钱鉴藏》,石瑄,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文房四宝鉴藏》,张淑芳,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书法鉴藏》,蒋文光顾莉,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古画鉴藏》,单国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陶瓷鉴藏》,王莉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金银器鉴藏》,胡晓孔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玺印鉴藏》,罗伯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彭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敦煌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敦煌学概论是面向汉语言

“敦煌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敦煌学概论是面向汉语言

“敦煌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敦煌学概论是面向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1、了解和认识“敦煌学”的产生及其百年发展历程。

2、认识敦煌学的丰富内涵,增进对文学、宗教、艺术等多方面的了解。

3、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形成关注国际学术前沿的自觉思维,强化多学科、 综合交叉的学术训练。

(三)教学内容了解敦煌学的基本概念和百年学术发展历程; 蠡清敦煌历史沿革及与丝绸之 路的关系;回顾敦煌文物的发现、流散与收藏现状;以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民族、中西交流、宗教、文学、民俗、艺术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为平台, 全面展示敦煌文献与石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0学时。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辅以相关图片及影视资料,指导学生研读敦煌 古文献,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本文导论教学要点:“敦煌学”的形成及内涵、敦煌学发展历史及研究领域。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敦煌学”的内涵与外延1、何谓“敦煌学”2、敦煌学研究的旨趣和难点第二节 敦煌学史概述1、欧美的敦煌学研究2、中国和日本的敦煌学研究3、二十一世纪转型期的敦煌学考核要求:把握敦煌学的学术概念,了解敦煌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及现状。

第一章 敦煌历史沿革教学要点:敦煌的历史兴衰及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敦煌的地理位置1、敦煌与中原的地理关系2、敦煌与西域的地理关系第二节 敦煌的历史兴衰1、两汉至魏晋时期的敦煌2、隋唐时期的敦煌3、吐蕃统治和归义军时期的敦煌4、西夏元明清时期的敦煌考核要求:了解敦煌与古代丝绸之路兴衰的同步性以及敦煌文化产生的历史背 景。

第二章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流散教学要点:关于藏经洞封闭原因的学术探讨、敦煌文献的收藏与整理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现藏经洞1、王道士其人2、藏经洞的发现3、藏经洞的原状第二节 藏经洞封闭原因1、废弃说2、避难说3、末法说第三节 敦煌宝藏的收藏与整理1、法藏敦煌文献2、英藏敦煌文献3、俄藏敦煌文献4、其它考核要求:了解藏经洞封闭原因研究的前沿信息、掌握敦煌文献的收藏现状。

敦煌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的,保护全人类具有杰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即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50处,而地处西北的县级市敦煌,占有3处,这是少有的。

姜亮夫先生曾说:“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在敦煌,它为什么不至贵?”(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敦煌的3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众人皆知的莫高窟,还有玉门关和悬泉置。

一、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东,前临宕泉河,面对三危山。

这里泉水淙淙、绿树葱茏。

三四层洞窟排列有致,断崖和周边荒远自然,犹如世外仙境。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11个朝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现有洞窟492个,若加上北区,共有735个。

莫高窟石窟群还包括:西千佛洞(敦煌城西南35公里处),现有洞窟19个;榆林窟(位于瓜州县西南70公里处),共有洞窟41个;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30公里处),现有洞窟23个;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之城北20公里处),现存洞窟22个(残窟12个)等。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它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反映了中古时期的宗教和社会情况,是建筑、雕塑、壁画三结合的立体艺术。

其中有彩塑2400余身,最大的高达33米,最小的仅有鸡蛋大小。

人体形象有佛、菩萨力士、俗人等,立、跪、卧各种形象都有,善、怒、刚、威、悲、憨各种神态齐备。

物体形象有龙、蛇、狮、象、禽鸟等。

特别是唐代彩塑,已达到“人物丰浓,肌胜于骨”的艺术高度。

壁画是在窟顶、四壁、四坡及佛座的彩色画面,它对塑像起补充和烘托作用,对佛窟有装饰美化作用。

壁画内就有以宣传佛教教义为宗旨的佛教本生故事、经变图、神话等,还有耕牧图、逐猎图、商旅图、游乐图、战争图等世俗画。

古代各族习俗、服饰也在壁画中有丰富图像。

洞窟中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是工艺美术的宝贵资料。

语文教师必读书目推荐

语文教师必读书目推荐

语文教师必读书目推荐一、语文教育史的书1、《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2、《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3、郑国民教授的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4、顾黄初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5、倪文锦教授等主编的《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二、语文教育大师的经典性专著1、《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2、《文心》3、叶先生又与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

4、《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5、《国文教学》和《标准与尺度》6、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谈美》,《诗论》、《我与文学及其他》,《谈修养》和《谈文学》7、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8、《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吕叔湘先生《语文常谈》10、陈原先生的小册子《语言与社会生活》11、张中行先生《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见《张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谈文论语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言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12、启功先生《汉语现象论丛》,与张中行先生以及前几年去世的金克木先生三人合著的《说八股》(中华书局1994年版)三、当代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著和教学实录1、《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华东师大瞿葆奎老先生主持编成的《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3、于漪老师《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四种(《站大写的人字上》、《给语文教学加点钙》、《可以做得更好》、《和中学生交朋友》,2001年版)4、钱梦龙老师《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5、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诗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6、窦桂梅《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7、胡小石教授《中国文学史讲稿》,《胡小石论文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8、顾随先生《顾随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卷四、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论著1、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初版),《语文教改的三个浪潮》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和李维鼎的《语文言意论》,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原理》3、王荣生的博士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郑国民教授的《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4、《语文课程改革理论探索书系》,王尚文主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和《语文教材别论》5、钱理群教授《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6、王栋生《不跪着教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五、阅读学、写作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著作1、蒋成瑀教授的《语文课读解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陈少松教授的《古诗词文吟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3、潘新和教授《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刘锡庆教授组织编写的《外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5、叶圣陶和夏丏尊《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6、张中行的《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六、中西文化及其经典的介绍1、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和阅读学专家莫蒂默·艾德勃合编的《西方名著入门》(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一版)2、《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3、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三联书店2002年版)4、韦政通的《中国的智慧》(岳麓书社2003年版),《中国文化概论》(同上出版社)5、《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朱熹的权威注本《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6、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左传译注》(中华书局出版)7、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读下来也不错。

敦煌学概论

敦煌学概论

三、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流散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22日(阴历五月二 年 光绪二十六年) 月 日 十六日), ),道士王元箓偶然发现了举世闻名的藏 十六日),道士王元箓偶然发现了举世闻名的藏 经洞(现编号17窟)。里面装满从公元三世纪到 经洞(现编号 窟)。里面装满从公元三世纪到 十一世纪的宗教文献、社会文书、 十一世纪的宗教文献、社会文书、刺绣绢画等稀 世珍宝数万件。许多都是孤本,弥足珍贵。 世珍宝数万件。许多都是孤本,弥足珍贵。这一 发现,震惊了中外学人。 发现,震惊了中外学人。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 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 地理、 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 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 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 料。 •敦煌宝藏的重见天日,以及后来对这批宝藏的研 敦煌宝藏的重见天日, 敦煌宝藏的重见天日 更促成了敦煌学的形成。 究,更促成了敦煌学的形成。
名胜古迹
• 有全国唯一保存良好的汉长城和烽火台 • 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 关等。 • 敦煌纪念品:夜光杯、天然水晶石、敦 煌地毯
月牙泉
古代于阗玉石经此输入中原,因此得名。 玉门关
二、敦煌与丝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 、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 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 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 冯 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 中国》 指西汉( 202年 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 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 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交通路线。 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交通路线。其基 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 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 条路线。 条路线。 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 丝绸之路” 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中学语文必读书目推荐

中学语文必读书目推荐

中学语文教师应读书目推荐为使语文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素养方面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扩大阅读视野,夯实基础知识,广泛学习教学技能,打造书香校园,特选荐以下书籍供广大语文教师选读:一、语文教育大师经典著作二、探索新课程、课程标准解读类三、语文教育史书籍四、教育新理念类书籍五、语文教育理论、方法论著作六、人文、文学书籍七、教育时事、语文教学杂志八、教学随笔、教学手记、教学日记、教育散文类书籍第一类:语文教育大师经典著作1.叶圣陶著,《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的第13、14、15三卷。

2.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3.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叶圣陶著,《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5.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中第二、三卷。

6.叶圣陶与朱自清合编,《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叶圣陶和夏丏尊,《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8.夏丏尊、叶圣陶合著,《文心》,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9.陈原著,《语言与社会生活》,三联出版社1981年版。

10. 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作文法讲义》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 吕叔湘著,《语文常谈》,新知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12. 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3. 吕叔湘著,《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4. 张中行著,《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5. 张中行与吕叔湘合编,《文言读本续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6. 张中行著,《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作文杂谈》(见《张中行作品集》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谈文论语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文言文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第七讲敦煌与敦煌学

第七讲敦煌与敦煌学

1908年 Pelliot) 1908年2月,伯希和(Paul Pelliot) 伯希和( 带有非汉文的卷子/带有写经题记的卷子/ 带有非汉文的卷子/带有写经题记的卷子/ 估计未入佛藏的卷子/非佛教的典籍和文书 估计未入佛藏的卷子/ “P”;“伯” P ; 伯
2010-9-2
6
第七讲
敦煌与敦煌学
3、藏经洞封闭的原因
汪宗瀚: 汪宗瀚:敦煌县长
2010-9-2
5
第七讲
敦煌与敦煌学
1907年 Stein) 1907年5月,斯坦因(Sir Aurel Stein) 斯坦因( (1)正规的图书包裹:汉文1050件;藏文80件 正规的图书包裹:汉文1050件 藏文80件 1050 80 (2)杂包裹 “S”;“伯” ; 伯
2010-9-2
3
第七讲
敦煌与敦煌学
二、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及洞窟封闭原因
1、王道士其人 王元箓,法号法真(1850?-1931) 王元箓,法号法真(1850?-1931)
1900年 1900年6月22日,发现藏经洞。 22日 发现藏经洞。
2010-9-2
4
第七讲
敦煌与敦煌学
2、敦பைடு நூலகம்文献的流散
廷栋: 廷栋:安肃道道台兼兵备使 张广建、 张广建、许承尧 叶昌炽:甘肃学政 叶昌炽:
2010-9-2 22
第七讲
敦煌与敦煌学
便酌酒与主人寿福,及散洒四方。又取酒祝曰:今蒙福佑,愿亡灵幽室, 37. 便酌酒与主人寿福,及散洒四方。又取酒祝曰:今蒙福佑,愿亡灵幽室, 永无灾难。饮酒讫,再拜。 又重请三王之礼,悉以周遍,镇谢之福, 38. 永无灾难。饮酒讫,再拜。 又重请三王之礼,悉以周遍,镇谢之福,收 藏已讫。 藏已讫。 39. 合座饱满,上下喜欢。时延日暮,不敢稽留。坐者既疲,立者复 合座饱满,上下喜欢。时延日暮,不敢稽留。坐者既疲, 酒冷无味,肉冷无气。愿神严驾,各还本位。在左还左, 40. 劳。酒冷无味,肉冷无气。愿神严驾,各还本位。在左还左,在右还 上官还天,下官还地。垂恩纳祐,勿令故气邪精,横相忏扰, 41. 右,上官还天,下官还地。垂恩纳祐,勿令故气邪精,横相忏扰,所 游恶气,远驱万里。子孙安吉,永无后难。上下再拜,送神上路。 42. 游恶气,远驱万里。子孙安吉,永无后难。上下再拜,送神上路。 谨以终始。再拜。 43. 谨以终始。再拜。

几经打磨的敦煌学精品著作——读刘进宝《敦煌学通论(增订本)》

几经打磨的敦煌学精品著作——读刘进宝《敦煌学通论(增订本)》

155几经打磨的敦煌学精品著作—-读刘进宝《敦煌学通论(增订本)》赵大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刘进宝教授的《敦煌学通论(增订本)》近期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2002年版《敦煌学通论》(后文简称《通论》)的基础上增订而成,是对敦煌学进行 全面介绍的通论性著作。

作者用近50万字的篇幅,全面概括了百余年来中外敦煌学研 究的主要成果,读来使人受益匪浅。

下面笔者在简要介绍全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谈谈 学习该书的心得与体会。

一、《敦煌学通论(增订本)》的内容敦煌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所涉及的学科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对它进行总体把握和—伟大的文化宝 精准概括并非易事。

早在20世纪50年代,姜亮夫先生出版了《敦煌—藏》,60年代,苏莹辉先生出版了《敦煌学概要》,两书都是较早的敦煌学通论性著作在当时学术信息不畅通的条件下,两位先生从事敦煌学通论性著作的撰写,筚路蓝缕,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力,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两书都远非对敦煌学的全面介绍。

随着敦煌学研究的深人,尤其到了 20世纪80年代,敦煌学进人蓬勃发展的黄金时 代,学界迫切需要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敦煌学的专著。

1991年,刘进宝教授出版的 《敦煌学述论》(后文简称《述论》)是当时比较全面系统论述敦煌学的第一部著作,填补了敦煌学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

台湾洪叶文化事业公司和韩国 Acanet出版社还分别出版了中文繁体本和韩文本,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2002年,刘进宝收稿日期:2020-06-08作者简介:赵大旺(1989-),男,江苏泗阳人。

历史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敦煌学研究。

①刘进宝《敦煌学通论(增订本)》,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9年。

②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苏莹辉《敦煌学概要》,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

156敦煌学辑刊2020年第4期教授将《述论》增订后以《敦煌学通论》为名,收人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研究 丛书”,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得到了学界颇多好评,成为读者全面了解敦煌学的重 要参考书,也是很多高校教师开设有关敦煌学课程的重要参考书。

史学的大匠规矩

史学的大匠规矩

史学的大匠规矩介绍《姜亮夫全集》王子今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曾经出版“姜亮夫著作选本”8种,在此基础上又于2002年10月推出24卷本的《姜亮夫全集》,使学界得到研习参考的方便,而一位学术巨人的科学风格,也明朗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姜亮夫全集》由以王元化、李学勤、季羡林、汤一介、饶宗颐为学术顾问的姜亮夫全集编辑委员会编定,收有《楚辞通故》、《楚辞书目五种》、《重订屈原赋校注》、《二招校注》、《楚辞今绎讲录》、《屈原赋今译》、《楚辞学论文集》、《瀛涯敦煌韵辑》、《瀛涯敦煌韵书卷子考释》、《莫高窟年表》、《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敦煌学概论》、《敦煌碎金》、《敦煌学论文集》、《中国声韵学》、《古汉语语音学》、《昭通方言疏证》、《古文字学》、《甲骨学通论》、《诗骚联绵字考》、《古汉语论文集》、《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史学论文集》、《文学概论讲述》、《词选笺注》、《北邨老人文集》、《成均楼文录》、《陆平原年谱》、《张华年谱》、《日记》、《回忆录》,总计1200万字。

在近年整理问世的名家文集中,就数量和质量而言,均堪称煌煌巨制。

姜亮夫先生的学术视野极为宏远,研究范围极为广阔,李学勤先生就此有“宽无涯涘”的评价。

据《姜亮夫全集》前言所举,有楚辞学、敦煌学、语言学、历史学四大方面,“而在这些方面他都有为学人所必读的重要著作,其贡献之大,乃世人共见”(李学勤:《姜亮夫全集序》)。

而据姜亮夫先生自己说,史学是他创立学术功业的长期实践的一个“中心”。

在《史学论文集序》中,可以看到他这样的话:“我一生治学至杂,但也有个不太明显的中心——古史,往往被楚辞、汉语、敦煌、文学等冲淡,而史学的问题自‘五四'以后,非常庞杂,学说纷起,新材料也时时发现,我在这潮流中,追逐不已,为许多科学性强的学说所震撼。

”于是,“下决心走朴学道路,与史学正式接触。

曾发愿注《后汉书》,但王先生昆明湖之痛第一想到屈原,所以廿八岁写成《屈原赋校注》,从此对古史接触多了,于是才扩大为古史学的研究。

书单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122种)

书单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122种)

“大家小书”序言袁行霈“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

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

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

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

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

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

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

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

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

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

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

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

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

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

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

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老版(平装) 新版(平装)新版(精装) “大家小书”百种书目语言文化类1 经典常谈 朱自清 著2 语言与文化 罗常培 著3 习坎庸言校正 罗 庸 著 杜志勇 校注4 鸭池十讲(增订本) 罗 庸 著 杜志勇 校注5 古代汉语常识 王 力 著6 国学概论新编 谭正璧 著7 文言尺牍入门 谭正璧 著8 日用交谊尺牍 谭正璧 著9 敦煌学概论 姜亮夫 著10 训诂简论 陆宗达 著11 金石丛话 施蛰存 著12 常识 周有光 著 叶芳 编13 文言津逮 张中行 著14 中国字典史略 刘叶秋 著15 古典目录学浅说 来新夏 著古典诗词类16 诗境浅说 俞陛云 著17 唐五代词境浅说 俞陛云 著18 北宋词境浅说 俞陛云 著19 南宋词境浅说 俞陛云 著20 人间词话新注 王国维 著 滕咸惠 校注21 苏辛词说 顾 随 著 陈均校22 诗论 朱光潜 著23 唐诗杂论 闻一多 著24 诗词格律概要 王 力 著25 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 著26 槐屋古诗说 俞平伯 著27 词学十讲 龙榆生 著28 词曲概论 龙榆生 著29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 浦江清 著 浦汉明、彭书麟整理30 唐宋词启蒙 李霁野 著31 唐人绝句启蒙 李霁野 著32 词学名词释义 施蛰存 著33 唐宋词概说 吴世昌 著34 宋词赏析 沈祖棻 著35 闲坐说诗经 金性尧 著36 陶渊明批评 萧望卿 著37 舒芜说诗 舒 芜 著38 名篇词例选说 叶嘉莹 著39 唐诗纵横谈 周勋初 著文艺学类40 门外文谈 鲁 迅 著41 我的杂学 周作人 著 张丽华 编42 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著43 文学概论讲义 老 舍 著44 中国文学史导论 罗 庸 著 杜志勇 辑校45 给少男少女 李霁野 著46 鲁迅批判 李长之 著47 三国谈心录 金性尧 著48 夜阑话韩柳 金性尧 著49 历代笔记概述 刘叶秋 著50 笔祸史谈丛 黄 裳 著51 古典诗文述略 吴小如 著小说评论类52 红楼梦考证 胡 适 著53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萨孟武 著54 《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萨孟武 著55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萨孟武 著56 《金瓶梅》人物 孟 超 著57 水泊梁山英雄谱 孟 超 著 张光宇 绘58 《红楼梦》探源 吴世昌 著59 《西游记》漫话 林 庚 著60 细说红楼 周绍良 著61 红楼小讲 周汝昌 著 周伦玲 整理62 曹雪芹的故事 周汝昌 著 周伦玲 整理63 中国古典小说漫稿 吴小如 著64 三生石上旧精魂——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 白化文 著65 《金瓶梅》十二讲 宁宗一 著历史类66 中国史学入门 顾颉刚 著 何启君 整理67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顾颉刚 著68 三国史话 吕思勉 著69 史学要论 李大钊 著70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黼 著71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 著72 民族文话 郑振铎 著73 史料与史学 翦伯赞 著74 唐代社会概略 黄现璠 著75 清史简述 郑天挺 著76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谢国桢 著77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雷海宗 著78 两宋史纲 张荫麟 著79 明史简述 吴 晗 著80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邓广铭 著81 故宫说史 单士元 著82 史学遗产六讲 白寿彝 著83 司马迁 季镇淮 著84 二千年间 胡 绳 著85 论三国人物 方诗铭 著86 美术、神话与祭祀 张光直 著87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许嘉璐 著艺术类88 和青年朋友谈书法 沈尹默 著89 桥梁史话 茅以升 著 施爱东 编90 中国戏剧史讲座 周贻白 著91 俞平伯说昆曲 俞平伯 著 陈均 编92 新建筑与流派 童 寯 著93 园论 童 寯 著94 拙匠随笔 梁思成 著 林洙 编95 中国建筑艺术 梁思成 著 林洙 编96 沈从文讲文物 沈从文 著 王风 编97 中国绘画史纲 傅抱石 著98 中国舞蹈史话 常任侠 著99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傅 雷 著100 金石书画漫谈 启 功 著 赵仁珪 编101 梓翁说园 陈从周 著102 旧戏新谈 黄 裳 著103 现代建筑奠基人 罗小未 著104 世界桥梁趣谈 唐寰澄 著105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傅熹年 著思想类106 简易哲学纲要 蔡元培 著107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 梁启超 著 108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吕思勉 著109 天道与人文 竺可桢 著110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嵇文甫 著111 晚明思想史论 嵇文甫 著112 谈美书简 朱光潜 著113 民俗与迷信 江绍原 著 陈泳超 整理114 佛教基本知识 周叔迦 著115 希腊漫话 罗念生 著116 佛教常识答问 赵朴初 著117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 杨向奎 著118 孔子的故事 李长之 著119 乡土中国 费孝通 著120 经学常谈 屈守元 著121 墨子与墨家 任继愈 著122 汉化佛教与佛寺 白化文 著(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我与敦煌学 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 敦煌经卷简介(上) 敦煌经卷简介(下) 敦煌艺术内容简介 敦煌卷子的研究方法
第一讲 我与敦煌学
一、喜欢敦煌学的原因: 家庭教育(父亲) 老师影响(王国维) 二、成果: 1、校录(将敦煌卷子拿出来校对并抄录,有次 序有系统的搞): a、对经典的校录(《诗经》、《尚书》最多) b、诸子的校录(《老子道德经》) c、《道德经》以外的道家经书 d、韵书的校录(拍摄的照片、抄录的内容、 写的提要、做了框格)
7、校勘方法——抄书人的核对工作(拿抄本与 书核对) 8、题衔——哪个人写的、哪个本子写的、哪个 庙收的哪个人私自收藏的 9、卷子上的记时——确定写作年代,最前面的 年代是最可靠的 10、双面写与单面写——佛教大多双面写、《道 德经》大多单面写、儒家经典单双差不多一样、 原来单面写变为双面写 11、敦煌经卷的一些附录——与经文有关的 12、其它特殊情况——残卷拼合(有意识和无意 识)、残断、写法的出入(书法)
优缺点
优点: 1、简单易懂 2、内容有趣,不枯燥(豆腐治炎症、玉米油治高 血压、吴彩銮作韵书、唐代女子对镜贴花黄等)
缺点: 某些记载不太准确,需认真阅读并查看其它书籍, 如 1、法显 2、光武刘秀 3、道家、道教
谢谢!
2、研究(根据校录好的材料进行研究): a、《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 b、《瀛涯敦煌韵辑》 c、《敦煌学论文集》 d、《老子道德经卷子的研究》
第二讲 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
(从历史角度谈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唐 以前和唐代两个阶段) 1、中国文化史上的三次变革: a、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秦始皇、汉武帝) b、汉末(今文学——衰落、古文学——兴起) c、印度文化进入中国(儒道——本土、佛——传 入、唐明皇——三教论衡、本土抵制外来)
第六讲 敦煌卷子的研究方法
1、卷子的数目——十万卷左右 2、卷子本身的分类——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佛教 经典 3、从卷子的外形看,四种——长卷、裱背、蝴 蝶装、散页 4、从卷子的内部结构来看——纸幅的大小、每 张纸的字数和行数、有无栏 5、卷子的字迹——写得好的整洁的、写的不好 的不整洁的、字体以颜、柳、欧最多 6、卷子上的符号——有的加在字旁、有的加在 边栏之外
第三、四讲 敦煌经卷简介
1、佛教经典 2、道家经典 3、儒家经典 4、文学作品 5、语言材料 6、史地材料 7、科技材料
第五讲 敦煌艺术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敦煌文化: 从中国最早的殷墟出土的艺术品开始,到周末殷初 的青铜器、屈原的《天问》中提到的图画、曾侯乙 墓中的乐器、秦始皇兵马俑、汉代的画砖、拿漆造 像等,再到敦煌艺术中的刻经、释迦牟尼的塑像、 壁画、题衔等,艺术前后承接,敦煌艺术中的许多 特点都和敦煌之前的中国传统艺术相关。 敦煌艺术的来源:从殷墟发现的东西、战国之后出 现壁画和塑像、秦始皇兵马俑、杨子山的砖画等, 这些中国民间艺术都是敦煌艺术的根源(如:敦煌 画以线条为主)。虽然敦煌艺术中掺杂有些许的印 度题材,但仍是以中国方法为主(释迦牟尼的塑像 是中国人的面孔)。
敦煌学概论
姜亮夫
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重新 面世,石破天惊,举世瞩目。随即,因 藏经洞大量珍贵古代写本流失海外,一 门代表“世界学术新潮流”的敦煌学迅 速形成,而迎立潮头的国内学者却寥若 晨星;至于远赴欧洲寻访敦煌写卷的仅 数人而已,之中就有姜亮夫先生。
作者简介
姜亮夫(1902-1995),原名寅清,以字行, 云南昭通人,语言学家、敦煌学家。1926年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学习,师从王国维、梁启 超、陈寅恪。1935年自费游学巴黎,专心抄录 英、法所藏敦煌写卷。曾任复旦大学、云南大 学、杭州大学教授,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会顾问。 生平著述宏富,著有《文学概论讲述》、《屈 原赋校注》、《陆机年谱》、《中国声韵学》、 《古文字学》、《敦煌学概论》等,有《姜亮 夫全集》(24卷)行世。
敦煌的艺术(壁画、塑像)、衣服、音乐、文化 ——掺杂有印度的风格(适合的采取、 不适合的不采取)
敦煌——保护文物的地方: a、干燥——防潮 b、莫高窟山上的沙子——凝固、水滴不下去、 风沙吹不进去 c、敦煌一片绿洲,其周边都是沙漠,印度僧 人到这里休息一段时间,停留休养,留下文化 d、敦煌离京师较远,灾难不一定到达,文化 和文物可以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