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含园地)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回顾1.1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围绕“动物世界”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介绍和讨论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和生存环境,让学生增长了丰富的知识,增强了动物保护意识。
1.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选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讨论、图文并茂的展示、小组合作等。
这些方法使得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第二部分:教学中的亮点和问题2.1 教学中的亮点(1)注重情感因素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动物的情感,通过展示图片、视瓶等真实生动的材料,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和珍贵。
这种情感因素的培养对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通过讲故事、朗读课文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2 教学中的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不够集中,容易分心或者打哈欠。
这可能与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够吸引人有关,需要进一步改进。
(2)学生动手能力欠缺在课堂实践环节,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表现欠佳,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动手操作的任务。
如建造动物的小家园、绘制动物图案等。
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改进的措施3.1 改进教学内容选择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选择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
可以引入一些富有神秘感和趣味性的动物故事,如《狐狸和乌鸦》、《一只小鹿的成长记》等,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动物的智慧和情感。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组pk赛、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收获快乐,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3.3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动手制作的实践环节,如手工制作动物面具、制作粘土动物模型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部编本新人教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部编本新人教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教案以及教学反思一、简述本单元是部编本新人教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七单元,教学内容涵盖了识字、阅读、语言运用等方面,旨在通过一系列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 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识字与写字:使学生能够识记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包括字音、字形及字义。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包括笔顺、结构等基本要求。
文本理解:通过课文的讲解和阅读训练,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并能够初步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主要信息。
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通过组织讨论、朗读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初步写作能力。
文化熏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本单元是新人教一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石,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涵盖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时期。
本单元还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分别介绍本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内容。
2. 简述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及需求在当前的教学阶段,学生们正处于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阶段,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增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了初步的培养和训练。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含园地)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含园地)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含园地)9 明天要远足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
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
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
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
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 教学反思稿
预设:明天、晚上、昨天、时间。
教师过渡:现在同学们看一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
预设:时间。
小结: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大部分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
(3)拓展练习。(出示课件13)
教师过渡:现在请同学们开动小脑筋,从本单元的会认字标中圈出偏旁表示字义的汉字吧!
看看图中人物年龄大小,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出示课件8)
gē jiě dì shū yé
哥姐弟叔爷
借助拼音和图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5)分类游戏,巩固识字。
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大声,拍手也非常的整齐。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分类的小游戏,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帮孙悟空把这些家庭成员正确的分类。
不足之处:
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练,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课 题
语文园地七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语文园地七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十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哥、姐”等五个生字。“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字词句运用”由两道题组成:第一题为汉字相似笔画的比较,八个笔画,两两一组,共四组;第二题是引导学生看图写词语,再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培养学生初步的表达能力,为将来写话和习作打下基础。“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四句谚语,让学生在读背的同时,大致了解谚语中蕴含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有趣的故事《猴子捞月亮》,引导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故事的趣味。
(5)第6、7自然段。
教师过渡:结果怎么样呢?齐读后两个自然段。
(6)教师总结故事内容。(出示课件27)
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9 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
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
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10 大还是小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1.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根据这一要求,我让学生朗读了课文,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带着感情读,更有声情并茂的表演读。
学生读得有滋有味,通过朗读,孩子们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分别用“____”“”等符号画出相关词句,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思想,同时利用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11 项链教学反思一年级小学生的语言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会确切、流利。
又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所创设的“闯关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以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入手,以“花果山之旅”贯穿全课,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极高。
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生僻字:“璧”,并理解其含义。
2.学习并掌握课文《王说黄》的内容,并清楚其中的道理和情感。
3.感知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在阅读中体会其美感。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欣赏好文章的能力。
教学内容1.生僻字“璧”的认读和表意练习。
2.课文《王说黄》的听读和朗读训练,感知其道理和情感。
3.修辞手法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美感。
4.阅读策略的讲解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僻字“璧”的认读和表意。
2.课文《王说黄》的情感理解和道理把握。
3.修辞手法的体会和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与“璧”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
•老师介绍“璧”的字形、音、义,进行词语解释和临时造句。
认读生僻字(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璧”出现的地方,并请一些学生上台讲解其含义。
•老师教导学生怎么快速认读生僻字,如“左边、上面、下面、右边、中间”等。
课文阅读(30分钟)•教师放音频,让学生跟读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情感。
•老师强调一些重要语句,如“没有经过他的手,璧将失去它的特殊的价值”。
修辞手法分析(2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课文中的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并在文中找出例子讲解。
•老师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句子。
阅读策略讲解(1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阅读策略的分类和要素,让学生学会运用注释法、问题导向法等策略进行阅读。
•老师发放练习册,并组织学生尝试使用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练习。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并强调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掌握生僻字“璧”的认读和表意,并理解了书中的道理和情感,感受了修辞手法给文学带来的美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生僻字认读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三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一)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识字加油站”环节和“我的发现”环节中,引导学生发现“明、晚、昨”等带有日字旁的字,它们与时间有关,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规律,发现“妈、奶”等字在偏旁上的相同之处。
有能力的同学拓展巩固,找找认识的字,还有没有偏旁相同的字,它们的偏旁和字义是否有关。
通过听读、比较的方式读好轻声,巩固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2.“字词句运用”环节中,每组生字两两比较,能正确说出标红的笔画并能正确书写,采取教师范写、学生临帖,通过描红感受笔画的不同,加深记忆。
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片,围绕地点、人、事等信息写词语,说话时不受词语限制,只要能从图片中观察所得即可,引导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
有部分学生能清晰、准确表达。
还需多加练习。
3.“日积月累”环节中,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朗读成语,在熟读的基础上,采取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感受节奏,加深记忆。
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大致意思,通过举例进行说明。
“书读百变,其义自见。
”不知不觉中背诵下来。
4.“和大人一起读”环节中,第六单元己经学习了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给家人分角色进行朗读,如:爷爷奶奶做“老猴子”、爸妈做“大猴子”、小朋友做“小猴子”,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朗读,感受故事的生动有趣。
二、成功之处1.在这节课中,学生作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如“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环节中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分层次教学,有能力的同学去练习难一层次的字词分类;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这是我最大的成功之处。
2.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
部编本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质课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1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童趣读出趣味,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冬天及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前准备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课文;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
)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
)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鸭还悄悄地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
(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初识字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在读文中识字。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合作交流,趣味识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4)学生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第七单元)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第八单元我上学了 (5)识字(一) (9)1 天地人 (9)2 金木水火土 (10)3 口耳目 (12)4 日月水火 (14)5 对韵歌 (16)○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17)○语文园地一 (18)○快乐读书吧 (22)汉语拼音 (23)1 a o e (23)2 i u ü y w (25)3 b p m f (27)4 d t n l (29)5 g k h (31)6 j q x (33)7 z c s (35)8 zh ch sh r (37)○语文园地二 (39)9 ai ei ui (43)10 ao ou iu (45)11 ie üe er (47)12 an en in un ün (49)13 ang eng ing ong (52)○语文园地三 (54)课文 (57)1 秋天 (57)2 小小的船 (59)3 江南 (61)4 四季 (63)○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65)○语文园地四 (66)识字(二) (70)6 画 (70)7 大小多少 (71)8 小书包 (73)9 日月明 (75)10 升国旗 (77)○语文园地五 (79)课文 (83)5 影子 (83)6 比尾巴 (85)7 青蛙写诗 (87)8 雨点儿 (90)○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92)○语文园地六 (93)课文 (96)9 明天要远足 (96)10 大还是小 (99)11 项链 (101)○语文园地七 (103)课文 (107)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107)13 乌鸦喝水 (109)14 小蜗牛 (111)○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114)9明天要远足(精读课文)成功之处:《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
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说出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2.能根据所听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能复述并理解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点
1.听懂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
1.听懂并准确表述关键信息。
四、教学准备
1.故事幻灯片或图片。
2.用于复述故事的图表或绘画。
3.听力问题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利用生动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入故事内容。
(2)提问学生对图片的看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听故事
(1)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专心聆听。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学生,确保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复述故事
(1)让学生分组,对故事进行复述。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拓展活动
(1)让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的图表或绘画,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听懂故事内容并能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强化对故事的理解和复述能力。
七、作业布置
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并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有部分学生在复述故事时有些困难。
下节课可以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复述故事。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共包含了5个板块,分别是“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读”。
我讲的是“日积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读”。
我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本节课,按照顺序讲授。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成语,在读背的同时,了解成语中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中,让学生熟读成语,感受涵义。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有趣的故事《猴子捞月亮》,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故事的趣味。
在这里,是和老师一起读。
我让学生通过三个问题来理解课文,学会讲故事。
一.教学效果:朗读要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范读要将学生带入课文,品味语言。
教学中,不仅自身的朗读基本功要加强,而且朗读形式也应多样化,《猴子捞月亮》可以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故事的乐趣。
大段重复的语言也容易让学生体味语言美感。
另外,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才能读出情趣。
二.成功之处:1.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
通过创设和字宝宝游戏的情境,带领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识字、写字,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生字,会用生字,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在写字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发现规律,触类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积累学习要求不同,积累的古诗只要求朗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对照插图,自己发挥想象,诗意稍作了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诵读兴趣,扩大阅读积累。
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不足之处:1.教学设计出现问题,路线跑偏。
在“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应该营造出共读的良好氛围,而不是把它当做课文进行过多讲解。
这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而出现的重大失误。
2.板块之间过渡生硬。
我分别讲了成语积累和阅读,没有很好的把它串起来,没有过渡语和小结语来总结这一环节的知识内容。
3.板书设计残缺。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及反思
语文园地七指导方案教学目标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重点)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重、难点)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难点)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5.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件;猴子头饰等。
(教师)2.搜集八字成语。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
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
今天我们的“花果山之旅”,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2.课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孙悟空的请柬”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1.识字加油站。
(1)过渡:勇敢机智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课件出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伯伯叔叔爷爷奶奶)(2)尝试认读。
①个人认读,同桌互拼订正。
②汇报:指名学生读词语。
③分组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强调这些词语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4)诵读积累。
①男女生赛读。
②齐读。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2.我的发现。
(1)过渡:小朋友们,别高兴得太早哟!瞧!第二关是什么呢?(2)揭示第二关内容。
(课件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
孙悟空挑衅地说:“你们知道这两组生字有什么特点吗?”)①小组内讨论。
②学生试着说一说。
③教师小结:第一组“明、晚、昨、时”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阳有关。
第二组“妈、奶、姐、妹”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
它们大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大反思
第一部分:概述1. 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本文将对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进行深度反思和分析,探讨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以期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2. 说明文章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育是学生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课程的反思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分析3. 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课文学习、拼音学习、古诗词鉴赏等内容。
课文涉及到生活常识和情感体验,拼音学习涉及到音韵规律和基本书写技巧,古诗词鉴赏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感。
4.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技巧,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活动进行巩固和提高;教师还通过图片、视瓶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评价5.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游戏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还注重了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心理情感的疏导,使得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6. 教学方法的不足和改进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还可以加强互动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一些环节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第四部分:教学效果总结7.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与运用,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拼音书写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8. 教学效果的成因和原因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等相关,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精心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重点回顾在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我着重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对于本单元的新字词,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和记忆等方法进行学习,并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如听写、组词、造句等。
2. 阅读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默读、复述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 语言表达: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涉及自然、动物、儿童生活等多个主题,我利用这些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简单的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感态度: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动物与人类的和谐相处、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案1. 对于部分较难的字词,部分学生记忆较困难。
为此,我采用了字词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2. 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对于课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理解不够深入。
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和师生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3. 写作练习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和流畅。
我通过提供句式模板和范文,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优化建议1. 引入更多的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将课文内容与生活情境相联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4. 强化与家长的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们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再思考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语文园地七教材内容较为丰富,而学生的认知和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时,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把握学生的认知和了解水平,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我存在以下不足:1. 目标设置过于理想化,与学生实际水平脱离较大。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了过于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影响了教学效果。
2. 目标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具体、细致的目标,导致教学过程中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改进措施:1. 注重对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保目标的实现性和针对性。
2. 在目标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设置有层次性的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融合了各种生活情境和教学形式,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我存在以下问题:1. 教学内容协调性不强。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我常常只注重单一课文的教学,忽视了整个教材内容的串联和衔接,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
2. 教学内容涵盖不够广泛。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常常只局限在教材内容范围内,忽视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通联,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改进措施:1. 在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时,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整体串联和衔接,设计具有前后通联的教学内容,并且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通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开拓教材内容之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观察,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通联。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评价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评价方面,我存在以下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
一上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简短
一上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简短
一、反思教学目标
在本次语文园地七的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明确,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二、反思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为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应在后续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反思学生参与度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尽如人意。
为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应在后续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创设有趣、实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反思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部分教学方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为此,教师应在后续教学中不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五、反思教学效果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
理解。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巩固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上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一上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一、引言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
而七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和改进。
本文将通过对一上语文园地七教学的反思,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背景一上语文园地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册,主要内容涵盖了汉字、词语、句子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七教学则是一上语文园地中的第七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雪》、《小鹿和小兔子》等课文。
三、教学反思的问题在教学一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教学目标不清晰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明确地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不够清楚,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单一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解和问答的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使得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可能更适合以其他方式进行学习。
3. 课堂互动不够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互动的氛围较为冷淡。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设立适当的互动环节或者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 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前,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并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
同时,将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调整教学目标,使其与学生需求更贴近。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角色扮演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设立互动环节为了增加课堂的活跃度,我计划设立一些互动环节,如讨论问题、小组分享、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反思的改进效果通过对一上语文园地七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我期待取得以下效果:1. 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我的发现”这一项是引导学生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
在引导发现时我将这几个汉字的偏旁和部件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写出来,让学生认读这些汉字,去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我会认”要求学生自主认识“饼、饮、饺”等三个“饣”旁的字和“猪、狼”等两个“犭”旁的字。
部分学生在学前班有基础,能说出偏旁的名字“我会填”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我先出示汉字“今”,让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哪个字里有“今”?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个字的偏旁;再给“田”加上偏旁,变成另外一个字等等方式。
“读读记记”是让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
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
我在教学时,先读一读句子,再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在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再记诵就比较容易了。
“我会写”是让学生积累反义词,巩固学过的生字。
先读一读“冷、热”,再说它们两个字义的关系,接着说出其余5个字意思相反的字。
最后书写这五个字。
书写时,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我会读”,内容是一篇小童话,讲述了富有爱心的小雨点和一群小朋友不让老爷爷淋雨的事。
教学时,应设计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内容。
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
然后可以安排赏读,将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进行配乐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文/嵩山路学校郭文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小老鼠》的内容,能够背诵。
2.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能够表演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能够体会诗歌中的色彩和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诗词《小老鼠》的内容及背诵。
2.色彩和形象相关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诗歌的表演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老鼠》。
2.PowerPoint课件。
3.彩色水彩笔、贴纸等。
4.预先准备的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以图片或故事开启学生对小老鼠的认识,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20分钟)1.唱歌,学习诗词《小老鼠》。
2.了解诗歌的内容,进行逐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3. 情感表达(15分钟)学生分组表演《小老鼠》,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 4. 生字词学习(15分钟)学生通过诗歌理解相关的生字词,老师板书、讲解,学生互动。
5. 拓展延伸(10分钟)进行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拓展活动,如手工制作老鼠工艺品等。
6. 完成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小老鼠为主题,通过诗词、表演、生字词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但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生字词的巩固和拓展,使学生能够更灵活地运用。
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自我表达,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教学过程仍有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明天要远足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
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
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
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
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
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
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
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
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预设:(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课件出示) 目——( ) 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
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
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1.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读,思考:(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预设: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
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
组词:同学。
“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学习“什、才、亮”。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
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
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
“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
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
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
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10 大还是小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
本课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
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感情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拼读生字,记忆生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字卡“大”。
师:同学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
(生读:大)师: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
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生答:小)2.出示字卡“小”。
师:请小声地读这个字。
(生读:小)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
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
(同时出示字卡“大小”)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