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超系统理论与循环经济

合集下载

浅论循环经济的新三原则

浅论循环经济的新三原则

浅论循环经济的新三原则循环经济理论是美国哲学家鲍尔丁由人造卫星能源枯竭而联想到人类地球也资源有限,须得永续利用而提出来的。

该理论基于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限度,为从源头上和运行环节中其采取限量、节约和充分利用的行为而提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三R原则”。

该理论的提出是人类为社会延续和正确运行而探索出的较为基本和核心的理论成果。

循环经济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这个最大的理论体系中物质方面基本框架和内容。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这种理念的推断和形成是以地球资源为依托的,故而这种达到理想状态的经济循环模式即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已日趋完善。

国外“深生态学”*1理论与我国“大生态”理论和“大生态战略”*2 .,皆是以生物圈为对象探讨人类正确思维和行为关系,应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最前沿的理论。

而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则是将可持续发展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提到了人们行为的议事日程。

目前世界各国都对该理论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吸纳、探索和实践。

基于我们生态环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遭到严重破坏,为寻求正确的发展模式,我国也将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发展模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循环经济原则的定义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此种定义中第三原则的使用应该比鲍尔丁的“再循环”的定义合理和明晰的多。

因为其所谓的“再循环”必竟是将废物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再利用的启动和运行。

故而使用“资源化”这种表达方式是更合理、更形象化的。

而我认为若以“生物化”代替再“再循环”形成“减量化、再利用、生物化”的新三原则,应该说是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这个观点将另有专论)。

虽然循环经济理论是正确的思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必行的科学发展模式,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要想将这一理论和发展模式付诸实施并使之正常地运行,尚待我们的努力、探讨和实践。

1.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在现实中的理解状态循环经济其实就应该理解为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波尔丁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

惟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要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

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宁宙飞船。

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得多,地球寿命也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

循环经济理论实践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些年,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才整合为一套系统的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是与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为特征的。

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

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循环经济近期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是指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它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损害,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自然资源循环的生态系统,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从而保护自然资源。

在一个循环经济体系中,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通过再利用和再生利用资源,降低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自己的废弃物,减少能源消耗,改进废物利用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政府在实施循环经济政策时应制定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评估和审查措施,以确保循环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

政府还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措施,以鼓励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包括技术支持、财政支持、信息共享等。

循环经济的实施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满足其对更可持续的生活的需求。

循环经济的实施将显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并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社会福利。

总而言之,循环经济理论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实施
将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社会福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机会。

因此,循环经济理论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加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学重点整理

环境规划学重点整理

生态环境规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规划:是针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指导生态环境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3、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能够承受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区域性;时序性;可变性;可调控性;客观性)5、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6、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7、环境预测: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8、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自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和使用功能(干什么用)上的差异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9、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0、大气环境规划:就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11:、水环境容量:水体在特定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完整版)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完整版)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摘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

为把握中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本文对其发展概况、理论发展、基本概念、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从循环经济理念、具体实践形式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概念1、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早在1904年,俄罗斯思想家B.H.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

1968年4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人均资源利用》,说明资源循环问题。

循环经济也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探讨通过管理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

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

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和“消费限制理论”、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系理论”等。

2、概念与内涵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学 循环经济的概述

循环经济学 循环经济的概述

2.3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 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是以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 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 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 生态环境的保护。
2.3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
循环经济的四大经济技术特征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
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
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 用的废物通过技术处理成为二次资源无限次的循环利用。
4.2全面推动、实施阶段
总之,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开始影 响、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当前形 势下我国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循环经济体 系建设;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立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和市场机制建设,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运营机 制;加大科研投入,开展科技创新,突破技术 瓶颈,从而攻克制约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 碍;通过循环经济信息建设、广泛的宣传教育 ,鼓励和引导全民参与,各行业共同行动,把 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推 向深入。
3.2实施循环经济的支持体系
3.2.3政策引导体系
分别建立 “ 基本政策 ” 、 “ 核心政策 ” 和 “ 基础政策 ”

3.2.4完善的组织机构保障
(一)、发挥政府优势,从上到下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废物分类、收集、利用和处置机构。
3.2.5公众参与
提高和加强广大社会公众的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三大操作原则
1、减量化 原则
2、再利用 原则
6、建设绿色GDP统计与核算的原则
7、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
3、再循环 原则
三、循环经济的实施
3.1实施循环经济的框架 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 面上,分别通过运用“ 3R ”原则实现三个层 面的物质闭环流动。

循环经济 百度百科

循环经济 百度百科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基本特征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循环经济则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

其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Ecological Economics & Green Development主讲:焦云清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4章循环经济主讲:焦云清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2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现代汉语词典》运用生态学规律,以资源的节约和反复利用为特征,力求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运行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概念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经济平衡。

经济增长模式类型1.传统经济模式2.末端治理模式3.循环经济模式Slide 81)传统经济模式项目成交自然资源粗放生产各种产品废弃物过度消费末端治理废气废水污泥等废渣净化废气净化废水净化废渣末端治理模式2)3)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2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1960s1970s20S70-801987年1989年“宇宙飞船理论”《增长的极限》德国的实践《我们共同的未来》《加工业的战略》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词。

.1990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德国颁布《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首次在国家法律文本中使用循环经济概念。

1996年“宇宙飞船理论”Kenneth e Boulding,1962《增长的极限》的发表罗马俱乐部,1972年德国的实践《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Gro Harlem Brundtland,1987《加工业的战略》的出版Robert A. Frosch(1928.5.22-)Slide18循环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循环经济立法《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德国1996年谢谢大家!主讲:焦云清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区域经济学 教材

区域经济学 教材

区域经济学教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区域经济学的教材推荐:
1.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这是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之一,由高洪深编著。

该书对现代区域经济理论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梳理、修改、补充和提高。

内容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等,同时还详细论述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区划的区域经济、特区经济、城市区域经济、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等,以及阐述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学理论,如梯度理论、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等。

2. 《新区域经济学》:这是安虎森老师的作品,可以作为本科生阶段的学生使用的教材书,为学生提供了空间经济学的学习途径。

3. 《空间经济学原理》:同样是安虎森老师的作品,与《新区域经济学》不同的是,这本书更侧重于空间经济学的学习。

这些教材都是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内容,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

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和促进资源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

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保护和维护自然资源,使其能够永续利用,不影响后代世代的需求。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循环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循环经济还可以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只有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原理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并通过循环利用、再生产和再利用等方式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核心原理包括“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化”四个方面。

减量化是指尽可能减少资源的使用和浪费,推动产业向低碳、低耗、低排放的方向发展。

再利用是指将废弃物重新加工利用,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

资源化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再生产。

循环化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形成闭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原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还可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原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推广循环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2 循环经济的实施过程循环经济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环境理论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理论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理论学知识点总结环境理论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等领域。

它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以及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对环境理论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环境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理论等内容。

一、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分支,旨在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其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的价值环境伦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具有独立于人类利益之外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人类不应该仅将自然环境视为资源的来源,而忽略其自身的价值。

这种观点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有所不同,提倡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倡导人类应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满足当前的需求,又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

这种理念强调了对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将环境保护纳入人类发展的道德范畴。

3. 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环境伦理学探讨了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即人类应该对自然环境负责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它提出了环境保护行为的伦理标准,强调了个体和社会在环境保护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环境理论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提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理念。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矛盾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的。

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2. 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社会公平纳入了发展的议程之中,认为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关注了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强调了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公平分配和社会包容。

3.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包括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环境监管、鼓励循环经济和绿色技术等。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分考卷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分考卷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分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减量化原则B. 再利用原则C. 再循环原则D. 高消耗原则A. 生态系统B. 经济系统C. 社会系统D. 政治系统3. 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 降低资源消耗C. 减少废弃物排放D. ABC都是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中国A. 产业结构调整B. 技术创新C. 政策支持D. 企业参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矛盾的概念。

(错)2. 循环经济强调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对)3.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

(错)4. 循环经济是一种线性经济模式。

(错)5. 实施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对)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和______。

2.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______。

3. 在循环经济中,废弃物被视为______。

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______。

5. 实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3.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企业如何实施循环经济?5. 请举例说明循环经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请为企业设计一套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

2. 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3. 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实践循环经济。

5. 论述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 分析循环经济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

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 结合“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 在生态工业园区试点项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 会同市经委和环境保护局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和 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循环经济工业园 区旳试点。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旳上海化工
3、上海节能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节能折合原则煤140万吨, 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已降至1.07吨原则煤,远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吨原则煤)。综合能源消 耗比1990年下降了近75%,实现了总能耗增长 速度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旳目旳。
瑞典将“生产者责任制”作为建设一种生态和环境可连续发展 社会所尤其制定旳法规。瑞典议会于1994年确立了“生产者责 任制”旳原则措施,即生产者应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 承担有关环境责任,而消费者则有义务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要 求进行分类并把它们送回到有关回收处。同年,瑞典议会经过 了有关产品包装、轮胎和废纸旳“生产者责任制”法规。其后, 汽车和电子电器旳生产者责任制法规也都在《环境法》基础上 相继出台。生产者对其产品被消费后要继续承担环境责任,污 染者必须付费。
模式: 资源开采
产品制造
废物排放
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消费
自然界
来自大自然旳警钟-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旳马斯河谷工业区,因为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 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初该市旳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旳汽车 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 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长。
环境库兹涅兹理论
环境污染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倒“U”型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也越来越关注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在这个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热议的话题,也引起了诸多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意义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破坏资源和环境,保证未来世代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发展方式。

它的实质是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相互融合和协调,从而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性。

那么,为什么需要可持续发展呢?首先,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

例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严重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其次,资源的有限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这些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

因此,必须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让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在更长时间内得以延续。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在实践层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推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欧盟于2015年通过了《2030年框架战略》,明确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推动清洁能源等。

加拿大、挪威等国也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法规和经济手段等多种途径,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此外,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也一直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实践中,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也不断涌现。

例如,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多国家开始采取相关政策,如能源效率标准、能源税、碳交易等,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另外,由于农业、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领域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一些地区也开始实施可持续农业、水资源管理和土地保护等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入,但距离真正实现可持续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o t u t e eo me t n t e e d h a e o n s o t t a e c r e t r c ci g e o o s t e p a t a p l a in o o c n i e i d v l p n .I n ,t e p p r p i t u h t t u r n e y l c n my i h r c i l a p i t f n s h h n c c o
Fa n n Ya gdo g 2 e n i n 1 M iLi ha ,
( . p r n f c n mis S h o f c n mis Jn nUnv ri , a g h u Gu n d n 0 3 ; 1 De at t E o o c , c o l E o o c , ia iest Gu n z o , a g o g51 6 2 me o o y
s pe-yse t o y. u rs t m he r
Ke r s s san b ed v lp n ; u e -y t m e r ; e y l g e o o y wo d : u t i a l e eo me t s p rs se t o y r c c i c n my h n
【 中图分类号】 F 3 07
[ X2 0 ) 3 0 1 — 3 2 7 6 (O 90 — 0 0 O 5
Su t ia l v lp s an be De eo me t Su e - y t m h o y a d Re y l g E o o n , p r S s e T e r n c ci c n my n
可持 续 发 展 理 论 进 行 了 阐释 ,指 出合 作 与竞 争 的共 同促 进 以及 超 系统 的 不 断 升 级 可 以 突破 系统 的 相 对 可 持 续 发展 ,延 续 系统 的
持续发展 。最后 ,文章指 出,当前的循环经济即是超 系统理论的一种现 实应用。
【 键 词 】可持 续 发 展 ;超 系统 理 论 ;循 环 经 济 关
20 年第 3 09 期
改 革 与 战 略
REFORM ATI ON & STRATEGY
NO., 0 320 9
第2卷( 5 总第 17 ) 8期
( u uai lN .8 ) C m l v y O 17 te ,
可持续发展 、超 系统理论 与循环经济
范 阳 东 ,梅 林 海
2 G a gh uMeia C l g , u n zo , un d n 1 12 . un z o dcl ol e G ag hu G a g o g 0 8 ) e 5
Ab ta t Ba e n t e s ro s c a ln e o s sa n b e d v l p e t t i a e e iws t e t e r fs san b e d v lp n , s r c : s d o h e iu h l g s t u t i a l e e o m n , h sp p rr v e h h o y o u t i a l e eo me t e
Th ro e h s p p r r - tr r ts t e s san b e d v l p n h o r m e p rp ci e o u e- y tm h o ,p i t o h t e f r ,t i a e e i e p ee u t i a l e e o me t t e r fo t e s e t f s p rs se t e r n h y h v y o n s u t a t
C o e a i n c p tton sw ela upe-yse pg a a b e k do n t e r l i u ti bl e lpm e to e s se O as O— p r ton a d om e ii ,a l ss rs t m u r dec n r a w h ea ves sana e d veo t n ft y tm S h
p it u a u tia l e eo me ti h nt fd v lp n n tbl ;b ts san b ed v lp n fte mo e y tm onso tt ts san be d v lp n steu i o e eo me ta d s it u u tia l e eo me to d m sse h y a i y h
(.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广东 1 广州 50 3 ;2 162 .广 州医学院 ,广 东 广 州 50 8 ) I 112
[ 要】基 于当前可持续发展所 面临的严重挑战 ,文章对 可持 续发展理论进行 了重新 审视 ,指 出可持 续发展是发展与稳定的 摘
统一 ,而现代 系统理论 下的可持 续发展是相 对的 ,市场竞争似乎也与可持续发展存在冲 突。为此 ,文章从超 系统理论的 角度对
t e r i e ai e s t i b e a t s e s t a e c nfitbewee t e m a ke o peii n n d s t i bl v l p e e xit h o y s r l tv usana l nd i e m h tt o l c t h n r tc m h tto a usana e de e o m ntdo s 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