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教学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教学设计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七课。本课内容是继“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学生亲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推测—实验—发现”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认识液体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沉和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生已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本因素,但对液体的性质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学生这方面知识就很缺乏。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中有许多细节问题仍需要老师细心指导。
三、实验使用教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和教学课件
四、实验器材
教师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盐水溶液,玻璃棒1根,药匙1个,酒精灯1盏,火柴1盒,滴管1支,镊子1把,蒸发皿1个,调羹1把。
学生分组实验:每组1个马铃薯、烧杯1个,食盐、白糖或味精若干,玻璃棒1根,药匙1个。
五、实验改进要点
学生对加热、蒸发的实验做的较少在使用仪器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所以我采取演示的方法来教学滴液加热实验。
六、实验原理
给烧杯中的清水添加溶解一定量的物质(盐、白糖或味精),当液体达到一定浓度可改变物体的沉浮。
七、实验教学目标
通过深入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定一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承载的液体有关,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并指导学生通过加热滴液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学会给滴液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质疑—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知道相同体积液体在改变其浓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物体浮起来。
教学难点:同一物体在不同浓度液体中的沉浮探究;做加热滴液实验。
八、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教法:本课教师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同时综合运用发现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及视频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
学法:本课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对物体的沉浮现象进行有意识的探究,使其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扎扎实实做到以生为本。
课标指出科学课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拓展延伸。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
九、实验教学内容(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活动一:教师演示:1、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沉浮情况不一样。
2、加热滴液蒸发实验。
活动二:学生分组实验: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十、实验教学过程
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演示实验,验证猜想;分组实验,调制液体;拓展延伸。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出示一杯清水、一杯盐水并编号为一号杯和二号杯。然后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一号杯和二号杯中,学生发现在两个杯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一样的。
其次: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沉浮状况,并作出推测。
(学生可定会猜到是液体的不同,将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引向液体的不同)
然后,小组讨论科学判断液体的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大胆推测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学生有了自己的猜想时,就会迫不及待想去验证它,于是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
第二环节:演示实验,验证猜想
本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加热、蒸发的实验做的较少,在使用仪器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所以我采用观看教师演示方法来展开教学。
首先,学生交流探究不知名液体的方法,认识哪些方法是不可用的,然后认识科学的探究方法对液体进行加热、蒸发来看是否留下痕迹。
其次,教师演示实验,分别对两种液体进行加热、蒸发。
教师有意识的放慢速度,来指导如何点燃和熄灭酒精度,如何使用滴管、蒸发皿等。
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痕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认识不知名液体中溶解了其他物质使马铃
薯浮了起来。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探究不知名液体的科学探究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环节:分组实验,调制液体
首先,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发现液体中溶解一定物质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接下来,要求学生调制一杯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我让小组设计实验,如:需要用什么材料做,怎么做,
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全班交流,完善方案。为了拓展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为学生提供的材料有三种物质:分小袋装好的盐、白糖、味精,让学生从中任选一种进行实验。学生试一试,交流结果。会发现水中溶解了盐、糖或味精不一定会改变物体的沉浮情况。思考:是怎么回事?教师出示实验报告单进行辅导:水的体积相同,但溶解物质的分量逐步加大,来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并填好实验报告单。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记录单
在实验时,学生经历了把马铃薯放入清水中——没有浮起来——添加物质——还是没有浮起来——继续不断地添加物质——马铃薯终于浮起来这一过程。这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给足时间学生探究,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探究环境,让学生不仅亲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获得探究成功的体验。
实验完毕后,我让各小组进行汇报:说一说你们如何使如何沉在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你们发现了?最后大家不仅认识到只有加了一定量的盐或白糖、味精才能使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