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货币政策133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 货币政策

25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 途的信贷而采用的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销 售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 款的最低限额、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 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等。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是指中央银行对信用交易的投资者规定的保 证金比率,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3.不动产信用控制 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 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是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最 长期限以及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等。 4.优惠利率
4、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 发展甚至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失衡,会 给该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5、金融稳定
保持金融稳定,是避免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 浪潮冲击下,保持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币值稳定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 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2、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提高社会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任 何国家要不断地提高其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 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
6
3、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是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 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这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 标。
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通过工具的合理使用,可以调控社会信用总量, 有利于抑制金融泡沫和经济泡沫的形成,有利于保持金融稳 定和防范金融危机。
4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1. 最终目标
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 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 金融稳定等。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操作目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以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其主要原因是,无论中央银行运用何种政策工具,都会先行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然后对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产生影响。

因此可以说变动准备金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必经之路,由于商业银行准备金越多,银行贷款与投资的能力就越大,从而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也就越多。

因此,银行准备金增加被认为是货币市场银根放松,准备金减少则意味着市场银根紧缩。

但准备金在准确性方面的缺点有如利率。

作为内生变量,准备金与需求负值相关。

借贷需求上升,银行体系便减少准备金以扩张信贷;反之则增加准备金而缩减信贷。

作为政策变量,准备金与需求正值相关。

中央银行要抑制需求,一定会设法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因而准备金作为金融指标也有误导中央银行的缺点。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一个操作指标,也常被称为“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

从基础货币的计量范围来看,它是商业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通货的总和,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银行库存现金、向中央银行借款、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等。

通货与准备金之间的转换不改变基础货币总量,基础货币的变化来自那些提高或降低基础货币的因素。

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已调整基础货币”这一指标,或者称为扩张的基础货币,它是针对法定准备的变化调整后的基础货币。

单凭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化还无法说明和衡量货币政策,必须对基础货币的内部构成加以考虑。

因为:(1)在基础货币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法定准备率下降,银行法定准备减少而超额准备增加,这时的货币政策仍呈扩张性;(2)若存款从准备比率高的存款机构转到准备比率较低的存款机构,即使中央银行没有降低准备比率,但平均准备比率也会有某种程度的降低,这就必须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整。

货币政策PPT获奖课件

货币政策PPT获奖课件
中央投资配套旳信贷资金需求大幅上升自是必然。正在推动旳第三批中央 投资总计只有700亿元,由此资金配套自然也会降低。
• 3、宽松货币政策作用立竿见影,宏观经济短期内止跌回稳
• 今年以来,我国旳信贷高速增长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从年初开始,PMI、投 资、零售市场等经济数据出现主动变化。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贴目前信贷中占有较高旳百分比,其中存在旳虚增成份也可能夸张了信贷旳投
放增长水平。
最终,信贷矢量增长还有某些特殊旳季节性原因。商业银行旳贷款在
一年内一般是一季度最高,而在一季度内一般又是三月最高,这在一定程
度上与商业银行在季末经过贷款扩张来获取更高旳市场份额和利润有关, 如4月份新增贷款只有5918亿元,相比3月大幅降低。某些中央项目旳开启 也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前二批中央投资分别到达1040亿元与1300亿元,为
目前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济下行压力连续加大,有必要 实施稳健偏松旳货币政策。
• 再贴现政策. • 存款准备金政策. • 公开市场政策.
实施稳健旳货币政策 旳工具
• 经过再贴现政策使市场利率下跌,从而增长货币供给 量
再贴现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 公开市场政策是经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 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的
货币政策
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 经济活动所采用旳措施,尤指控制货 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旳各项措施。
广义政策:
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全部有关货币方 面旳要求和采用旳影响金融变量旳一切措施。
狭义内容: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旳经济目旳而采用旳多种 控制和调整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旳方针和措施旳总 称,涉及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第九讲 货币政策

第九讲 货币政策
– by a 4% growth rate for M2 (intermediate target), and – by a 3.5% growth rate for the monetary base (operating target = tool).
After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the central bank may fine-tune, for instanc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操作目标
准备金
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 贴现贷款 公开市场业务
自由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贴现贷款
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
流通中的通货 + 准备金
Example of central bank strategy:
Suppose
the central bank’s price-level goal is consistent with a nominal GDP growth rate of 5%. The bank may then feel that this goal can be achieved
ist
ist* Rd Quantity of reserves Rs Rd’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e requirements
The
advantage is that they affect all banks equally and have an effect on the supply of money. But reserves requirements are hard to engineer because of multiple deposit contractions (expansions). Raising reserve requirements can cause immediate liquidity problems.

2024版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

2024版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
金融学课件第九章货币政策
目录
货币政策概述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挑战
01
CHAPTER
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信用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02
CHAPTER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信贷计划管理,通过控制信贷规模来调节经济。
改革开放初期的货币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货币政策逐渐转向市场化,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来调控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相结合,采取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不同经济形势。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传导机制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马歇尔等经济学家就围绕利率展开对经济和货币均衡过程的研究,其中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最有影响。
利率传导机制
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观点认为,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又影响到金融市场,引起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金融市场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的作用。

金融学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金融学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第四,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 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只有 选取那些受干扰程度较低的中介指标,才能通 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达到最终目标。

第五,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 应性。经济及金融环境不同,中央银行为实现 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不同, 选择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也必然有区别。 这是不言自明的。
⒊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
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以调控信 贷量和货币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⑴公开市场业务的内容及类型: ①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即中央银行买卖的 有价证券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操作工具:政府债券,尤其是短期国库券。 英国、美国及少数信用发达的西方国家,都以买 卖政府债券为主,尤其是短期国库券。因为在这 些国家政府债券发行量大,市场交易也大,国库 券在市面上的流通性和变现性很强,一般商业银 行均乐于购买以作为第二准备金,个人及公司也 投资于国库券,以增强其资产的流动性。
⒊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本国的国际地位。各国都把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 策的重要目标。 ⒋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 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基本平衡,略有顺差或略有 逆差的现象。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因 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一国整个经济长 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货币供应量
利率
由于以上指标各有优缺点,因此,有些国家货





币当局将其混合使用,如美联储的中间目标和 操作目标是: 中间目标 货币存量 长期利率(真实或名义) ⒈M1 ⒈政府长期债券收益率 ⒉M1、M2 ⒉公司债券收益率 ⒊国内非金融债务⒊抵押利率 ⒋银行信用 ⒋市政债券收益率

第九章 货币政策

第九章 货币政策

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
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措施。
评价
作用机制
优点:控制力较强; 缺点:缺乏弹性;
对各行各地区影响不一致。
超额Hale Waihona Puke 备金↘R↗→货币乘数↘
→Ms↘
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工具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 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 及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调节市 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时期,二者又是协调统一的,即 低通货膨胀率可以和低失业率(经济高增长率)并存。
P 278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理论统一:只有稳定物价,才能为经济的健 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只有经济
增长,物价稳定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实践来看: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并
不容易。
作用机制
银行筹资成本↗→央行贴现和借款↘→
R↗→
信贷↘
市场利率↗→资金需求↘
→银行市场信用量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评价
缺点:央行处于被动地位;
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要求信用制度与贴现市场发达等 优点:再贴现率的变动会产生预告效果,使 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的变化,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预期。
第九章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货币政策效果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及协调机制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
1、定义:由中央银行通过增减货币供给量的方式
来调节利率,并通过利率的变动以影响就业和 国民产出的政策。

第9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

第9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
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


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对货币政策有效 性问题的认识经历了无效-有效-无效-有 效的演变;从宏观调控的实践来看,随 着金融创新工具的迅速发展,货币政策 有效调控的难度在增加,但总体上仍不 失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
P AD
AD’
AS
Q1
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
Q2
Q
三、货币学派
主要观点:
货币当局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米尔顿· 弗里德曼 1912-2006
存在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流通速度;
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用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说明;
中长期来看,货币供应不能影响实体经济、实际 国民收入、实际利率和失业率; 货币政策的目标不是利率而是货币供应量,并预 先公布保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不变,即K%规则 (单一规则)
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
第三节 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
一、货币政策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国外资产 对政府的债权


储备货币 发行债券 对外负债 政府存款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权 对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 其他资产
自有资金(资本项目) 其他负债
Q2
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
四、合理预期(理性预期)学派
所谓理性预期,是指各经济主 体在做出经济决策之前,会根 据掌握的各种信息对与当前决 策有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进 行预测。 主要观点:政策无效性命题 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 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 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 全没有影响
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

第九章货币政策

第九章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 个别企业或某些特 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 央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 信用控制 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最低付现额; 最长偿还期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
(三)货币政策常用中间指标
操作目标
效果目标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 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定义: 是指货币当局确定了政策目标后,从运用一定的 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 途径或具体的过程。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股价传导理论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汇率传导机制(国际贸易渠道传导理论)


GDP按20%增长,要保持物价P稳定, V加快10%,则仅需Ms增长9.1%, V加快20%,则Ms无需增长

五、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
3、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
⑴影响:预期对宏观政策的抵消作用 ⑵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众预期:总需求增加、物价上升 →工人+工会:提高工资 →企业:成本上升,不扩展生产 →价格上涨+产量不增 →政策失效 ⑶对策:央行的政策取向、力度采取非常规作法
净出口NX 货币政策 M
r 本币贬值 NX Y
III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特点 1.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形成与演变
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 政策工具——操作目标——效果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 导机制

第九章--货币政策课件

第九章--货币政策课件

国家统计局局长
•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 尚福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 吴定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 蒋超良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
• 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夏 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第九章--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第九章--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 各目标之间的矛盾
–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冲突
• 就业人数增加,收入水平提高,使得国内对进口商 品的消费能力增强,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扩大 国际收支逆差。
货币政策目标
• 物价稳定
– 一般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 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 对央行而言稳定物价就是稳定币值。 – 一般而言把通胀率控制的5%每年以内是合适的。 – 如:“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回升向
好势头更加巩固。内需保持较快增长,对外贸易加快 恢复,工业生产快速回升,消费增长较快,固定资产 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一季度,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06万亿元,同比增长 11.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
• 货币政策目标,又称基本目标 • 是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
策,对国民经济进行金融调控最终要达到 的目标。 • 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稳定币值这一单一 目标开始,货币政策的目标经历了一系列 的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单一目标到多重目 标再到单一目标,不断随着经济形式的变 化而变化。
第九章--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 ppt课件

货币政策  ppt课件
15
可三测性、。货中央币银政行能策够对的这中些被介作为目货标币政与策中传介导目标机的 制
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所以,这种变量必须具有比
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确的定义,以便于中央银行对它加以观察、分析和
择 货
监测。同时,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地获取这一变量的准确 数据。
币可控性。中央银行所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与它所 政 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密切的、稳定的联系,以便较 策 有把握地将它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 中 介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
全由它自主决定。 ❖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 公开市场业务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目标的调整而随
时作出逆向的操作。 ❖ 公开市场业务的运用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
11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12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 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 工具。
9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 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 券(特别是政府短期债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 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 行为。
10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 中央银行处于主动的地位,其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规模完
5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主要方法
在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协调不同目标之间矛盾的方法主要 有如下三种:一是对相互冲突的多个目标统筹兼顾,力求协 调或缓解这些目标之间的矛盾;二是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采取相机抉择的操作方法;三是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及其 他政策配合运用。

对货币政策的理解

对货币政策的理解

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求、利率水平和货币市场等手段,以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种经济调控手段。

它对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就业和稳定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维持经济增长稳定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决策,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适度的货币供应和合理的利率水平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2. 控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也被用来控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长期持续上涨并引起货币贬值的一种现象。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市场上的流动性,进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3. 促进就业货币政策对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经济增长不足以提供足够就业机会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就业。

但要注意过度的货币宽松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给经济稳定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4. 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也被用来维护金融稳定。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当金融市场面临风险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措施,以防止金融风险蔓延。

货币政策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1. 利率调控利率是货币政策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或市场利率,影响借贷成本,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当经济增长过快或通胀压力过大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利率以抑制经济过热。

相反,当经济增长不足或通胀率低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2. 货币供给调控货币供给也是一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国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市场上的流动性和货币供应量。

当经济增长过快或通胀预期上升时,中央银行可以收紧货币供应;相反,当经济增长不足或通胀率低时,中央银行可以放松货币供应。

3. 汇率政策调控对于存在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来说,汇率政策也是货币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9 (6)货币银行学

9 (6)货币银行学

货币政策目标9.1 货币政策目标9 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与准则•【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学习货币政策的基础内容,即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工具体系和货币准则,以及如何选择。

•【重点难点】1. 货币政策目标及其我国的现实选择;2.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情况;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的概念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目标的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最终(或基本)目标第二层次:中间目标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货币当局所期望达到最终实施结果,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金融市场稳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欧美国家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物价稳定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练习题:单项选择•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

A. 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B. 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C.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 保证充分就业•正确答案:C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受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并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导性金融指标(一)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二)中介目标的类型近期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又称操作目标或直接目标。

指标:储备总量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和短期利率。

特点:可测性、可控性较强,相关性较弱。

远期目标:是处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的中介性目标变量。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 货币政策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 货币政策

本章结束
谢 谢!
㈢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M s ↑→ P ↑→ L → Y ↑
“黑箱” 前提:“永久性收入”假说——货币需求由永久性收入决定。
过去、现在和将来收入的平均数,和个人收入预期相适应。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㈠ 内部时滞
⒈ 认识时滞 ⒉ 决策时滞
㈡ 货币政策的内容
目标、工具 目标、 包括: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中介指标、传 导机制、政策效果。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㈠ 货币政策目标与最终目标 ㈡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㈢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㈠ 货币政策目标与最终目标
近 期 中 介 准备金 指 基础货币 标 其他指标 ︵ 目 标 ︶ 远 期 中 介 货币供应量 指 利率 标 其他指标 ︵ 目 标 ︶
我国主要利率处于管制状态,因此,利率无法 我国主要利率处于管制状态,因此,利率无法 作为中介指标,只能作为工具使用。 作为中介指标,只能作为工具使用。
㈢ 货币政策的远期中介目标
⒉ 货币供应量
优点
⑴ 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⑵ 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 ⑶ 与货币政策的意图联系紧密; ⑷ 不易混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㈢ 货币政策的远期中介目标
⒈ 利率
优点:
⑴ 不仅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还能够表现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 ⑵ 央行能够运用政策工具进行较为有效的控制; ⑶ 数据易于及时收集和获得; ⑷ 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强。
缺点:
⑴ 央行只能控制名义利率,对产生更大作用的预期、实际利率影响有限; 央行只能控制名义利率,对产生更大作用的预期、实际利率影响有限; ⑵ 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利率发挥作用的有效性制 约较大。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决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与决策

国际收支的顺差和逆差
2.国际收支逆差时的影响
• 逆差意味着物资流入大于物资流出,国内商 品供应增多,货币供应相对减少。当国内市 场商品供给过剩,逆差的存在会加剧国内商 品市场供求矛盾,改善国内货币流通。 • 逆差意味着可利用的外国资源增加,在国内 资源未很好的利用甚至存在严重失业的情况 下,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民族经 济的发展;在国内资源贫乏、不够利用时。 逆差的存在则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国 内经济的增长。
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运用政策工具直 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因此,货币供给虽然不完全是外生的, 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基本上是可控的。
★如果对上面的货币供给决定公式作更细 致的划分,其基本结论仍是如此。
(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1.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 影响 。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 响可以通过AD-AS(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来进行分析。如图9-2所示:
AD1 AD2 AD3 AD4 AS
AD1
AS
P4
P3 P2 P1 E3
E2
E1
E4
Q1 Q2 Q3 Q4 图9-2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从AD-AS模型中可以看出,货币政
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货币供给的 变动推动总需求曲线移动,使经济的 均衡点从原有的均衡点向新的均衡点 移动来实现的。
2.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
有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一)准备金
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 标的主要传递指标 。 准备金有不同的计量口径:准备金总额、法定准 备、超额准备、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大量外汇收入,而 收购外汇必然要增加国内 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导致 国内通货膨胀。
8
GBUTtem
西方七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化一览表(二战以后)
50-60年代
美国 英国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日本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70年代
稳定货币 稳定货币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货币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80年代
稳定货币 稳定货币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90年代
稳定货币、经济增长 稳定货币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稳定货币、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稳定货币 国际收支平衡
15
经济 增长 与平 衡国 际收 支矛 盾与 统一
经济增长较
快时,国家的经
济实力增强,这
会在扩大出口的
同时减少进口, 有利于国家收支 平衡。
经济的较快增 长对各种生产要素 产生较大需求,往 往增加进口,引起 逆差。
逆差较大时, 国家限制进口,妨 碍经济增长。
16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中央银行为实现 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而选取的操作对象。
加拿大
法国
意大利
9
货币 政策 目标 相互 之间 的矛 盾与 统一
•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
• 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
• 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
•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 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
• 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
10
稳定 币值 与充 分就 业矛 盾与 统一
稳定 币值
物价上 涨率 8% 5% 4% A B
• 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的控 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
23
货币政策工具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选择性政策工具 • 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
24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 三大法宝
对货币供给总 量或信用总量进行 调节,且经常使用 ,具有传统性质的 货币政策工具。
• 法定存款准备 金政策 • 再贴现政策
第九章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工具
0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 政策
中央银行在一定时 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 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 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 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1
货币 政策 构成 要素
货 币




货 币 政 策 中 介 指 标
货 币




2
稳定币值 平衡国 际收支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提供良好 货币环境 提供物 质基础
充分 就业
10%
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
为使失业 率降低,需增 加货币供给刺 激需求,会使 物价上涨。
11
稳定 币值 与经 济增 长矛 盾与 统一
稳定 币值
良好金融环境 稳定货币尺度
提供雄厚 物质基础
经济 增长
• 经济发展较快时,总伴随 有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涨;
• 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阻 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20
作为内生 经济变量
经济 繁荣
信贷需 求增加
利率 上升
顺经济循环而变化
作为政策 变量 与社会总需 求方向相反 利率的缺点
经济 繁荣
信贷需 求增加
防止 通货 膨胀 压缩总 需求
提高 利率
21
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
• 可测性强,随时反映在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内,表现为负债,可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
18
利 率
货币供 给量 基础 货币
超额准 备金 银行信 用规模
股票 价值
货币政策的 中介指标
19
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点 • 可测性强。能观察到市场利率的水平和 结构,可随时搜集利率资料并进行分析。
• 可控性强。可直接控制再贴现率,通过 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调节市场利 率走向。
• 相关性强。作为内在因素,总是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运转。经济萧条时, 呈下降趋势,经济高涨,趋向上升。
• 可控性强,由通货和各种存款货币构成。通货 由中央银行发行,可控性最强,各种存款货币则 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负债。
• 相关性强,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量代表了当时 的社会有效需求量和购买力,直接影响货币政策 目标。 •抗干扰性强,不易混淆政策性和非政策性效果。
22
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缺点
•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 是绝对的。还有其他影响货币供给量的 因素。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特征
17
•可测性,中央银行能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 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能被社会 理解、判断和预测。 •可控性,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且不会遇 到太大麻烦和障碍。 •相关性,中介指标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 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抗干扰性,能正确地反映政策效果,且较 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任何愿意工作 并有工作能力的人 都可以找到一份有 报酬的工作。
失业人数 失业率= 100 % 愿意就业的劳动力
6
最理想的充分 就业是指失业 率为零吗? 摩擦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 季节性 技术性 经济结构
7
平 衡 国 际 收 支
外汇市场波动,资本 大量外流,外汇储备急剧 下降,本币大幅贬值,导 致货币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目标内容
3
• 稳定货币购买力(稳定物价)。
稳 定 币 值 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数 量保持不变。 • 币值稳定是相对稳定。 在多少幅度内的物价变动可以 视为币值稳定,观点不一。
4
经 济 增 长

过度 追求 高速 增长
长期 持续 稳定 增长
增长速 度加快
效率 提高 结构 优化
5
充 分 就 业
12
稳定 币值 与平 衡国 际收 支矛 盾与 统一
稳定 币值
稳定 币值
不稳定
国际收 支平衡
国际收 支平衡

稳定
国内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结 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对称 状况、国家外贸政策、关税协 定、利用外资策略等。
13
充分 就业 与经 济增 长矛 盾与 统一
充分 就业
就业人数越多 经济增长越快 经济增长越快 就业机会越多
经济 增长
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 济增长伴随社会平均劳动生 产率的下降,则意味着经济 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 降为前提,因而不可取。
14
充分 就业 与平 衡国 际收 支矛 盾与 统一
如果充分就业能推动经济快速 增长,则既可减少进口,又可扩大 出口,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为追求充分就业,则需更 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 满足不了需求时,需引进外资 、进口设备、原材料,不利 于平衡国际收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