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隧道进口高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1. 前言边坡工程是指地质灾害治理中对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工程性措施。
边坡工程在进行构筑时,需要对边坡的变形进行监测,以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2.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概述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工程的问题,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边坡工程变形监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平位移监测:对边坡工程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侧向位移情况。
(2)垂直位移监测:对边坡工程垂直方向的位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垂直位移情况。
(3)变形速率监测:对边坡工程的变形速率进行监测,了解边坡变形的速度情况。
(4)裂缝监测:对边坡工程的裂缝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的裂缝问题。
3.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在边坡工程变形监测中,常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全站仪监测技术、GPS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振动监测技术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全站仪监测技术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适用于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全站仪监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设置全站仪:首先在测量点附近设置好全站仪,进行水平校准和垂直校准。
② 观测目标:使用全站仪对边坡工程的监测点进行观测,记录下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③ 数据处理: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情况。
全站仪监测技术能够实现边坡工程的实时监测,具有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数据处理简便等优点。
(2)GPS监测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进行位置测量的技术,适用于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监测。
GPS监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设置GPS测量点:在边坡工程的监测点附近设置好GPS测量点,确保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
边坡变形监测报告
边坡变形监测报告1. 引言边坡变形是指岩土边坡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位移现象。
边坡的变形监测对于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提供关于边坡变形状况的全面评估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监测方法为了监测边坡变形情况,本次工程采用了以下监测方法:2.1. 钻孔测斜法钻孔测斜法是通过在边坡上钻取测斜孔,并安装测斜仪器来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通过对测斜孔的倾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可以得到边坡的变形情况。
2.2. 激光扫描法激光扫描法是通过激光扫描仪器对边坡进行扫描,获取边坡表面的点云数据。
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边坡的形变情况。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边坡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3.1. 钻孔测斜法数据分析钻孔测斜法监测到的边坡位移数据显示,边坡整体呈现出向下位移的趋势。
位移的速率在过去三个月内有所加快,并且在最近一个月内达到了最高点。
这表明边坡的变形程度在逐渐增加,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3.2. 激光扫描法数据分析激光扫描法得到的边坡形变数据显示,边坡的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裂缝和变形现象。
裂缝的宽度和长度在过去三个月内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这表明边坡的变形情况较为严重,并且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4. 结论通过对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边坡变形情况逐渐加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2.钻孔测斜法和激光扫描法是有效的边坡变形监测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变形数据。
3.裂缝和变形现象的存在表明边坡的稳定性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工程处理和修复。
5. 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对边坡进行加固和支护,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定期进行边坡变形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3.加强周边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以减少对边坡的不利影响。
6.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边坡变形监测方法与数据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20,30(2):135-142.。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边坡现场监测及稳定性分析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边坡现场监测及稳定性分析作者:王韶庆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3期摘要:本文依托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尖峰岭隧道在建项目,依据边坡破坏理论和机制,对影响尖峰岭隧道进口处边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现场调研数据,运用传统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同时将基于强度折减法,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MIDAS—GTS建立边坡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拟稳定性分析,比较分析结果,将为判断边坡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MIDAS—GTS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边坡岩体的地层、组成边坡岩体的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地应力以及水的作用等;外部因素主要指边坡形态的改造、气象变化、震动作用、工程荷载、植被作用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等。
①②1工程概况1.1 地层岩性隧址区地层上部为第四纪松散覆盖层,下伏基岩有泥岩、页岩、下统珍珠冲组砂质泥岩以及三迭上统须家河组砂岩、中统雷口组泥灰岩和页岩、下统嘉陵江组灰岩等。
根据钻探资料隧址区的地下岩性以灰岩为主,进口部分局部为砂岩、页岩,灰岩中岩溶裂隙发育,虽然各钻探孔内为揭露有溶洞、空洞存在,但岩芯有明显的溶蚀现象,说明地下熔岩较为发育;同时物探勘察揭露有两条溶饰裂缝发育带,推测其深度达到或接近隧道的设计洞顶面;其余地段亦揭露有多处的溶洞、溶槽发育,将给隧道施工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
2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2.1 原理分析强度折减理论:将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粘聚力 C和内摩擦角值φ)均除以折减率F,得到一组新的C、φ,即经过折减后的抗剪强度指标为:C1 =C/Fφ1 =arctan[tanφ/F]然后将 C 作为新的计算参数输入 ,再进行试算,直到计算没有收敛为止 ,将没有收敛的阶段视为破坏 ,并将该阶段的最大的强度折减率作为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此时坡体达到极限状态,发生剪切破。
隧道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
TRANSPOWORLD 2011No.9(May)206B RIDGE&TUNNEL桥梁隧道隧道监测作为新奥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隧道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某隧道(DK2+450~DK4+036)地处龙岩闹市区,具有埋深浅、地表建筑密集、地下管线众多、围岩破碎、施工对地表建筑及地下管线影响大等诸多施工不利因素。
在施工期间对地表位移、建筑变形及爆破震动等进行监测,监测成果除了为评价施工对建筑的影响服务外,监测成果还可反馈施工,为施工方案及爆破设计参数等的优化提供重要依据,测试成果对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监控测量的目的在施工期间对隧道进行监控测量,可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测量,修改支护系统设计,提供二次支护的最佳时间;在位移——时间曲线中如出现以下反常现象,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应加强监视。
隧道洞内外观测隧道开挖工作面的观测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开挖后由隧道工程师和地质工程师立即进行地质调查,观察后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地质素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开挖后未被支护围岩的观测,如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涌水情况:位置、水量、水压等;底板是否有隆起现象。
对开挖后已支护的围岩的观测,如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脱离围岩现象;喷射混凝土有无裂隙和剥离或剪切破坏;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锚杆注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观察围岩破坏形态并分析。
洞外观察洞外观察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渗透等的观察,观察结果记录在工程施工日志及相关表格中。
隧道位移及变形量测地表下沉量测根据图纸要求洞口段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地表塌陷之处设置观测点,如图1所示。
地表下沉观测点按普通水准基点埋设,并在预计破裂面以外3~4倍洞径处设至少两个水准基点,以便互相校核,基点应和附近原始水准点多次联测,确定原始高程,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从而计算出各观测点的下沉量。
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解析
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解析隧道工程在现代交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外力因素,隧道围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形。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变形问题,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技术进行解析。
一、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的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测量筛孔法、钢尺法和测量轮法。
测量筛孔法是通过在围岩表面钻孔并安装固定目镜进行测量的。
钢尺法则是以钢尺为工具,在围岩表面进行直接测量。
测量轮法则是在围岩表面进行直接测量,并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围岩变形量。
尽管这些方法成本低,但是由于操作复杂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准确度和可靠性相对较低。
二、现代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技术在隧道围岩的变形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激光扫描测量、岩体控制点法和微插值方法。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隧道围岩表面的几何形态变化。
该技术是通过激光器和高速获取系统进行测量,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到围岩的变形情况。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无接触和全局测量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变形监测的准确性。
岩体控制点法是通过在隧道围岩表面设置一系列控制点,通过测量这些控制点的坐标变化来反映围岩的变形情况。
该方法可以全方位地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隧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微插值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变形监测方法。
通过将围岩的变形信息建模,并利用插值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实现对围岩变形的精细化监测。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
三、影响因素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影响隧道围岩变形监测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地质条件、围岩材料和施工技术是影响围岩变形的主要因素。
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地下应力、地层变形等。
围岩材料的性质也会对围岩变形产生重要影响,如围岩的岩性、裂隙度、岩层之间的接触性等。
此外,施工技术也是影响围岩变形的关键因素,包括掘进方法、支护方式以及施工质量等。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方案摘要边坡工程是指在山坡、河岸、公路、铁路、城市建筑等工程中的土木工程,其稳定性与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质特性、降雨、水文情况、地震等,导致边坡工程出现变形甚至灾害。
因此,对边坡工程进行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案。
介绍边坡工程是在山坡、河岸、公路、铁路、城市建筑等工程中需要完成的土木工程之一。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边坡工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地面沉降、局部滑动、形变等。
其中,形变是影响边坡工程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边坡工程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
边坡工程是非常特殊的土木工程。
通常,边坡工程的监测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地形复杂、构造复杂、气象变化频繁等因素所导致的。
另外,在边坡工程监测中需要重视一些关键因素如变形速度、变形规律、变形量等等,这也增加了边坡工程监测的困难。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为保证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必须随时监测边坡工程的变形情况。
通过对不同地形、不同边坡工程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以下三种变形监测方案:方案一:传统监测法传统边坡工程监测法是基于地基细微变形及倾斜变形监测原理的。
传统监测法是将多个监测仪器固定在边坡工程上,如液位计、水准仪等,观测它们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具有监测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种常见的边坡工程监测方法。
传统监测法的缺点是经常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干扰,被监测的数据分析难度比较大。
同时,该法监测时需要在边坡工程上安装监测仪器,无法自动化采集数据,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使用其他基于新技术的方法进行边坡工程监测。
方案二:GPS技术监测法GPS技术监测法是一种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法。
GPS技术监测法可以实现对边坡工程的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准确性高,监测数据可以自动采集和传输。
隧道进口边坡灾害治理优化及施工技术
隧道进口边坡灾害治理优化及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7-24T06:08:51.79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卷第3月第5期作者:贾富东路京[导读] 在隧道进口边坡区域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测,贾富东路京中犇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1464摘要:在隧道进口边坡区域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测,针对边坡稳定性及时治理并采取应急防护措施,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法,禁止采用先挖坡角的方法,特别是接近地下水位时,也要先进行标高低处的挖方,最大限度提高施工安全,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本文通过对隧道进口边坡灾害治理优化及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为项目采取具体优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经过实践验证,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关键词:隧道进口;边坡灾害;治理优化;施工技术引言隧道工程和边坡密切相关,受地形与隧道进出口位置的限制,工程中不可避免出现高陡边仰坡问题。
受风化的影响,隧道进口段岩性较差,加上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洞口边坡稳定性较差。
隧道洞口施工和开挖改变原有山体的平衡,施工中易诱发洞口山体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弄清隧道进口边坡的失稳机理及破坏模式,对其进行稳定性评价,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隧道洞口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隧道进口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意义由于地质结构不同,所致边坡的稳定性也有所不同,隧道进口边坡失稳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一方面:露天情况下,边坡到达一定的倾斜角度时,上面的岩土体就会发生落滑,造成塌方。
当它的倾斜角度越大,所带来的危害也越大;另一方面:当人工设计的边坡不合理不科学时,隧道进口边坡的稳定性会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隧道进口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除了地质结构面组合边界的剪切滑移、张拉破坏和错动变形以及人工破坏是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
结合以上原因,我们就要在预防地质灾害的过程中,针对滑落类型、岩体强度做好调查工作,勘测和分析,来进一步的展开工作,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与此同时对现场的勘测情况做出合理的防范措施,做好防护工作。
隧道进口边坡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计算 球 气 差 改 正 系 数
C: S sn i Z
3在 隧道 边坡监测 中的应用
根据 自 己 的 需 要 开 发 相 应 的 机 载 应 用 程 式中:为斜距, S D为平 距 , AH为 高差 , 序 。 道 进 口边 坡 安 全 监 测 中测 量 机 器 人 隧 为 控 制 软 件 系我 单 位 自主 开 发 , 作 业模 式 S。 斜 距观 测 值 。 其 和 限 差控 制 遵 循 我 国现 行 有 关 规 范 。 向 、 方 3 3。 。 2球 气差 改 正
!
Q: 丝
Sci ce en and Tech nolgy n o Inov
隧道 进 口边 坡 监测 及数 据处 理 技 术研 究
何 国舟 张建 文 ( 湖北 省鄂西地 质测 绘队 湖北 宜昌
4 3 0) 41 O
摘 要: 本文基 于笔者 多年 变形监测的相 关工作 经验 , 以某隧道边坡的 变形苴 测为研 究背景 , 探讨 了基于智能全站仪的边坡 监测方法 。 文分 析 了具体 的作业方 法和数据处理 方法 ,相信对 从事 相关工作的 同行 有 着重要 的参考价值 和借 鉴意义 。 关键 词: 智能全站仪 边坡 监洲 隧道 中图分类号 : 1 TB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4 9 X 2 1 ) 8a-O 9 -0 1 7 -0 8 ( 0 O 0 () 0 6 1 边坡 变 形 观测 的意 义在 于 提 供 边 坡 的 稳 定状 况 、 位移 和 变 形 的规 律 等 , 滑坡 预 为 报 提 供 依 据 。 坡 变 形 观测 的 目的 是 确 定 边 滑体 的 周 界 , 期 测 量滑 动量 、 滑 动 线的 定 主 方 向和 速 度 , 监 视 建 筑 物 的安 全 。 以 对 于建 ( ) 物 变形 的观 测 , 构 筑 除采 用 常 规 的正 、 倒垂 、 引张 线 等 手 段 外 , 外 部 变 其
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方法和原理
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方法和原理隧道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交通网络的建设,隧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隧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隧道的变形问题,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隧道变形监测技术的方法和原理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关的监测设备和应用。
一、综述隧道变形监测技术是通过合理设置监测装置,实时监测隧道的变形并及时报警,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
主要方法包括全站仪法、位移传感器法、管线法等,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二、全站仪法全站仪是一种可以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的仪器,通过在固定位置测量隧道内部固定点的坐标,从而获得隧道的变形情况。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强的特点,但是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三、位移传感器法位移传感器法是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在隧道内部的关键部位,通过测量传感器的位移,从而判断隧道的变形情况。
传感器可以采用光纤传感器、电阻应变片等,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的特点。
这种方法可以实时监测隧道的变形情况,并能够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对隧道的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四、管线法管线法是通过在隧道内铺设一条管线,通过测量管线的变形来判断隧道的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对于较长的隧道来说,精度相对较低。
因此,管线法主要适用于小型隧道的监测。
五、监测设备在实际应用中,隧道变形监测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设备。
常见的设备包括全站仪、测量仪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监测数据,并能够将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六、应用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隧道建设和维护中。
通过实时监测隧道的变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隧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对隧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维护和管理方案。
七、挑战和前景隧道变形监测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不断提高,以满足隧道变形监测的需求。
如何进行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
如何进行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隧道是连接不同地区的重要交通工程,它们必须经过频繁的使用和长期的运营。
然而,由于地下结构的特殊性和外界的影响,隧道变形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变形监测和分析是保证隧道结构稳定和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
1. 背景介绍隧道的变形主要由于地下水位、地震、岩层变形、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
如果不及时监测和分析隧道的变形情况,就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潜在的安全问题。
因此,进行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至关重要。
2. 变形监测方法2.1 动态监测方法动态监测方法主要利用传感器对隧道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振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记录并传输隧道的变形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2 静态监测方法静态监测方法主要利用测量仪器对隧道的位移、应变、应力等参数进行测量,并通过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长期稳定性的优点,适用于长期监测和分析。
3. 变形分析技术3.1 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隧道内部的监控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隧道内部的位移、变形等参数。
这种方法具有实时性强、成本较低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隧道变形监测和分析中。
3.2 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对隧道结构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大量点云数据,从而得到隧道的形状和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具有高精度和高效性的优势,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监测和分析。
4. 变形监测与风险评估变形监测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评估隧道的结构健康状况和安全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修复和维护计划。
基于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建立隧道的变形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结构进行评估。
5. 应用案例5.1 隧道衬砌监测隧道衬砌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隧道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等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隧道衬砌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强和修复。
5.2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是引起隧道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
隧道掘进时的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
隧道掘进时的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隧道掘进是基础建设中常见的工程项目之一,隧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
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在隧道掘进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中的问题,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一种常用的变形监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束,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然后根据激光的时间传播来计算出测量目标的位置。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掘进机或者固定测点上安装激光测距器,监测隧道周边岩土的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实时性强的优点,可以为工程提供快速准确的测量数据。
二、位移监测法位移监测法通过在隧道壁面安装位移传感器,实时测量岩土的位移情况。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测微孔、浸入式压力式传感器等。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点布置位移传感器,监测隧道周边岩土的位移变化。
位移监测法适用于长期隧道工程的变形监测,可以提供连续的位移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工程变形情况。
三、应变测量法应变测量法通过在隧道周边岩土上布置应变计,测量岩土的应变变化来判断工程的变形情况。
常用的应变计有电阻式应变计、光纤式应变计等。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应变计,监测隧道周边岩土的应变变化。
应变测量法可以提供精确的变形数据,有助于工程师了解岩土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为工程提供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四、地面建筑物监测法地面建筑物监测法是通过监测地面建筑物的变形来判断隧道掘进工程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在地面建筑物上安装变形传感器,测量建筑物的形变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距离地面较近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隧道施工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五、综合监测法综合监测法是将多种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综合应用于隧道掘进工程中。
通过在不同位置布置不同类型的监测设备,结合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综合判断工程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某隧道斜坡变形与稳定性监测
科技信J I 1
0建筑 与工程 0
S I N E I F R TON C E C N O MA I
20 06年
第5 期
某隧道斜坡变形与稳定性监测
栾 字 赵 小 平 马国 正 ( 华东 交通 大学 江 西 南 昌 3 0 1 3 0 3)
Bt J B≈ J B J
—2 2 2 4 1 9
0 l — O
2 2 l 8 7
图一 泰赣高速公路 K 0 2 3段 地 图 二 泰 赣 高 速 公 路 K 0 2 3段 某 边 理 位 置 示 意 圈 坡 部 分 监 测 点 示 意 图
表 1中 当 AX= 后一 X 前 < X o时 : 向南 ; = AX X后 一 X 前 > : o 向北 当 A Y Y后 一 Y 前< = 0时 : 向西 ; = 后一 Y 前 > : AY Y o 向东
孔号 孔 口高 孔深 测孔滑Fra bibliotek 程( ( 高程( m) m) m)
2监 测 仪 器 的 布 置 . 21 形 监 测 点 的 布 置 .变 该 坡坡体高 陡、 规模 巨 大 、 质 复 杂 . 性 一 旦 发 生 滑 坡 则 对 高 速 公 路 影 响 极 为 严 重 . 此 于 20 因 0 3年 1 0月 建 立 了
孔 位
1地 形特 征 及 工程 地 质 概 况 .
B2 J l
BM J Ba J B3 J1 B∞ J B J B∞ J Bn J
—
—l 4
6 6 — l 3 — 9 5 — 8 5 一l 3 - 2
4 l
- 7
l 2 8 —9 4 —5 5 7 5 5 - 3
摘要 : 高边坡在监测手段上采用 了地表位移监测和深部位移监 测。文中通过 获得 的大量数据对 k0 该 2 3段 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 了评价 . 同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监测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监测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监测是指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附近的边坡进行定期监测,以及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和预警的工作。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障隧道的正常使用,还可以对道路交通和人员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本文将从监测的意义、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监测的意义1.维护道路安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的边坡稳定性受到地质、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进行边坡稳定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化和异常情况,避免发生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从而维护道路的安全稳定。
2.防止交通事故如果隧道洞口段的边坡不稳定,可能会引发道路塌方或者坍塌,给道路交通带来不利影响。
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危害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通过对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可以避免类似的交通安全隐患,保障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3.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如地质滑坡、泥石流等,对隧道洞口段的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质变化和预警,为防范自然灾害提供重要依据。
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道路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监测方法1.地质勘察在进行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监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岩土性质、地下水情况等信息。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后续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2.定点监测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并在该监测点安装测点,定期对边坡进行监测和观测,记录边坡的位移、变形、裂缝等情况,形成监测数据。
3.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隧道洞口附近的边坡进行监测,包括航拍、卫星影像等手段,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的边坡进行观测,及时了解边坡的变化情况。
4.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搭建边坡物理模型进行试验,可以模拟真实的地质情况,了解边坡的变形和破坏规律,为实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技术1.地面测量技术地面测量技术是对地表进行测量、观测和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包括使用全站仪、测量仪等设备对隧道洞口附近的边坡进行测量,获取边坡的形变情况。
重庆某隧道进口高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能化 。 其 在 小 尺 度 局 部坐 标 测 量 当 中 , 尤 测 量精 度高 、 活机动 、 速便捷 、 灵 快 无接 触 等 方 面 , 着 其 它测 量 技 术 不 可 比 拟 的 优 势 。 有 2 1硬件 介绍 . TC 2 O 集 成 了步 进 马达 、 D A O3 CC 影像 传 感 器 , 一种 能 自动 搜 索 、 别 和 精确 照准 是 识 目标 并 获 取 角 度 、 离 和 三 维 坐 标 的 智 能 距 型 电子 全 站 仪 , 目前 自动 化 程 度 较 高 的 属 测量 仪 器 , 称测 角精 度 0 5 , 距 精 度 ± 标 . ”测 ( rm+1 m) 配备 相 应 软 件 , 自动 照准 1 a PP , 可 目标 、 测 和 记 录 , 有 测 量 机 器 人 之 称 。 观 故 国 内 已有 多 家 单 位 购 买 使 用 。 2 2 机载控 制软 件 . 机载 控 制 软 件 是TC 0 3 A2 0 的活 动 神 经 中枢 , A2 0 的 自动化 在其 控 制之 下得 到 TC 0 3 实 现 。 用 选配 的Ge BAS C语言 , 以根 据 利 o I 可 自己 的 需 要 开 发 相 应 的 机 载 应 用 程 序 。 该 隧 道 进 口高 边 坡 安 全 监 测 中 测 量 机 器 人 控 制 软 件 系 我 队 自主 开 发 , 作 业 模 式 和 限 其 差 控 制 遵循 我 国 现行 有 关 规 范 。 向 、 顶 方 天 距 和 边 长 根 据 观 测 精 度 等 级 可 设 置 不 同 测 回数 , 测 值超 限后 能 作 出判 断 并 重 测 , 观 观 测 过 程 中 外界 条 件 不 理 想 时 可 人 为 中断 , 排 除干 扰 后 继 续 观 测 。 此软 件成 熟严 谨 , 可 应 用 于控 制 测 量 、 变形 监测 等 用 途 。 2. 极坐 标差 分 法基本 原理 3 在 监 测 部 位 以 外 相 对 稳 定 的地 方 建 立 工 作 基 点 网( 括 了设 站 点和 参 考 基 准站 ) 包 , 每 一 个 测 量 周 期 均 按 照极 坐 标 的 原 理 分 别 采 集 参 考 基 准站 和 变 形 点 的斜 距 、 平 角 、 水 天 顶 距 , 参 考 基 准 站 的 测 量 值 与 其 真 实 将 值( 通过 建 立 工 作 基 点 网 得到 ) 比 , 相 有一 差 异 , 一 差 异 可 认 为 是 受 到 各 种 因 素 影 响 这 的 结 果 , 括 大 气 、 度 及 仪 器 等 的影 响 。 包 温 把 参考 基 准站 的 差异 加 到 变 形 点 的观 测 值
重庆市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建设部备案号:J×××××-2012 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T50-XXX-2012 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inspection of building slope engineering2012- XX -XX 发布2012- XX -XX 实施2012-××-××发布 2012-××-××实施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科字2010年第16号文的要求,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汇同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检测和施工单位共同编制了《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DBJ/T××-×××-2012。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检测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在重庆市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检测、监督和施工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检测技术方面与《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等规范相协调。
本规范共9章和4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性能检测、地基基础检测、挡墙工程检测、锚杆工程检测、桩检测、附属工程检测等,规定了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所对应的情况,提出了适合于建筑边坡工程检测的方法和程序。
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为了提高《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的编制质量和水平,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寄至: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二村50号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管理组(邮政编码:400020)1 总则 (1)2 术语与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3)3 基本规定 (4)3.1 一般规定 (4)3.2 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 (5)3.3 检测方法和抽样方案 (7)3.4 边坡工程常规检查 (8)4 材料性能检测 (9)4.1 一般规定 (9)4.2 钢材性能检测 (9)4.3 混凝土强度检测 (9)4.4 砌体材料检测 (10)5 地基基础检测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地基检测 (11)5.3 基础检测 (12)6 挡墙工程检测 (14)6.1 一般规定 (14)6.2 混凝土挡墙检测 (14)6.3 砌体挡墙检测 (15)7 锚杆工程检测 (16)8 桩检测 (18)8.1 一般规定 (18)8.2 桩身质量检测 (18)8.3 桩性能检测 (19)9 附属工程检测 (21)9.1 截、排水工程检测 (21)9.2 护栏检测 (21)9.3 护坡检测 (22)附录A:边坡工程日常检查 (23)附录B:雷达检测法 (24)附录C:锚杆(索)抗拔试验 (29)附录D:锚杆锚固质量评定 (34)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36)引用标准 (37)条文说明(略)1 总则1.0.1 为了统一建筑边坡工程检测和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使其技术先进,数据可靠,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规范。
隧道病害监测检测技术研究现状概述
隧道病害监测检测技术研究现状概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隧道作为连接地理空间、提升交通效率的关键工程结构,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隧道结构的复杂性和运行环境的多样性,使得隧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扰,如裂缝、渗漏、侵蚀等。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对隧道病害的监测与检测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隧道病害监测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主流技术的应用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将首先介绍隧道病害的类型及成因,然后重点论述各种监测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实例,包括无损检测技术、传感器监测技术、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评估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期为推动隧道病害监测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隧道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隧道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隧道往往会遭遇到各种病害的侵扰,这些病害不仅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隧道关闭,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隧道病害的类型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是隧道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隧道病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衬砌裂损、渗漏水、侵蚀与冻害等。
衬砌裂损是隧道病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成因主要有地质条件变化、施工质量控制不当、外部荷载过大等。
渗漏水则主要是由于隧道防水层失效或施工缝、变形缝处理不当导致的。
侵蚀与冻害则多发生在寒冷地区,由于水的冻结与融化循环,导致隧道结构受到侵蚀和破坏。
隧道还可能遭遇到其他类型的病害,如衬砌变形、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等。
这些病害的成因也各不相同,如衬砌变形可能是由于地基沉降、地质构造变化等引起的;混凝土碳化则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混凝土碱性降低,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钢筋锈蚀则是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破损,钢筋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受到电化学腐蚀导致的。
路基冻胀及深路堑边坡变形监测(实例)
路基冻胀及深路堑边坡变形监测监测报告(第一期)2017年01月25日1工程概况xxx铁路客运专线xxx段线路长度406.7km,其中,路基长113.4km,路基土石方3469×104m3;桥梁131座212.7km;隧道38座75.4km;正线Ⅲ型板式无砟轨道767.578 km,正线铺轨789km,站线铺轨39.022 km,道岔160组;箱梁场11处,板场4处,铺轨基地2处。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速度目标值:350km/h。
线间距:5.0m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坡度:20‰,困难地段不大于30‰。
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动车组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线牵引供电方式:AT供电建筑限界:按《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执行线路下行方向地形依次为:山脉→丘陵→平原,于xxx建平、凌源一线进入鲁努儿虎山脉,以低~中山为主,地形稍见平缓,山体及沟谷中多为植被覆盖,局部山间河谷多辟为耕地。
在朝阳附近进入辽西北低山及剥蚀丘陵区,地形地势进一步趋于平缓,地表多被人工林地覆盖,剥蚀丘陵缓坡及河谷阶地处多为耕地,在新民彰武一线出辽西北丘陵区,跨柳河进入辽河平原,辽河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城市村镇密布,地表多为耕地,新民、沈阳等城市附近地表多分布既有建筑或市镇道路。
该段主要包括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裂隙岩溶水、雨冰雪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河谷阶地、山间盆地、冲沟中,局部地段孔隙水具承压性,冲洪积、冲积的砂类土及碎石类土为其主要的含水层。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各类基岩的风化带及构造裂隙中,在盆地区多以蒸发排泄为主;在山区除以蒸发排泄外,还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到盆地区或以泉的形式出露于地表。
裂隙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可溶岩地层中,多数水量不大,大气降水多沿裂隙下渗,为裂隙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显著,局部地段具承压性。
高陡边坡铁路隧道洞口危岩落石治理施工技术研究
高陡边坡铁路隧道洞口危岩落石治理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3-09T01:47:45.937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1期作者:谢文强1 米亚辉2 辜杰2 [导读]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实施和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日益增加,川藏铁路已正式启动,中尼铁路、滇藏铁路已进入筹划阶段,西部地区地势起伏、沟谷纵横、山高陡峭,导致在铁路建设中常出现隧道洞口位于悬崖峭壁之上,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较差、危岩落石发育,施工风险及后期运营风险极高。
1.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31;2.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91摘要:山区铁路建设受选线限制,常穿越高山峡谷,导致隧道洞口处于高差大、坡面陡的边坡之上,边坡表层稳定性差、危岩落石发育,对铁路隧道建设及后期列车运行造成较大威胁,必须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和施工技术降低其风险。
本文以川藏铁路拉林段东噶山隧道进口高陡边坡危岩落石治理为研讨对象,对现场踏勘、危岩处理措施制定、施工方案、监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也可为川藏铁路及其他山区铁路隧道洞口危岩落石整治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隧道洞口;高陡边坡;危岩落石;钢管支架;锚索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实施和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推进,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日益增加,川藏铁路已正式启动,中尼铁路、滇藏铁路已进入筹划阶段,西部地区地势起伏、沟谷纵横、山高陡峭,导致在铁路建设中常出现隧道洞口位于悬崖峭壁之上,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较差、危岩落石发育,施工风险及后期运营风险极高。
如何有效应治理隧道洞口危岩落石,成为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营安全防护的一大难题。
黄华等[1]通过对危岩落石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及落石轨迹的分析,提出了“分区治理、分区治理、分级防护、主动拦截、被动支挡”的防护措施理念;龚建辉等[2]提出以“锚索桩板墙、锚索地梁”为主、喷射混凝土防护为辅的设计方案能有效解决洞口高陡自然边坡的稳定性问题;黄水亮[3]对蒙西铁路西峡站危岩落石失稳定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主被动防护网、危岩落石清理及挡石墙的处理机制。
铁路隧道口边坡监测规范
铁路隧道口边坡监测规范
1、XX制定的目的主要是使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化,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保护环境的要求,以保障建筑边坡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2、XX“边坡事件”后,建设部发文“总结国内外建筑边坡工程技术的成果和实践经验,防止和减少边坡垮塌造成的工程事故”,由重庆市建设委员会组织重庆市设计院等国内X家单位,由郑生庆、郑颖人等人起草,在XX市地方标准基础上扩充和修改。
部分内容例如抗滑桩、锚钉边坡等支护结构、边坡抗震计算等尚未纳入XX。
规范丰富和完善了建筑边坡工程勘察的内容和技术要求细则,提出了岩质边坡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统计值表和等效内摩擦经验值等岩石边坡力学参数。
3、规范规定建筑边坡应作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大型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地质环境复杂的一级边坡工程应进行施工勘察。
将施工勘察纳入“动态设计”和“信息施工”,并成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保证边坡勘察资料的准确性和支护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某隧道进口高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变形测量的工作经验,以重庆某隧道进口高边坡变形监测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基于全站仪的高边坡变形监测方法,论文全面分析了具体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智能全站仪边坡监测隧道
边坡变形观测的意义在于提供边坡的稳定状况、位移和变形的规律等,为滑坡预报提供依据。
边坡变形观测的目的是确定滑体的周界,定期测量滑动量、主滑动线的方向和速度,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
对于建(构)筑物变形的观测,除采用常规的正、倒垂、引张线等手段外,其外部变形的监测则要依赖于以大地测量学的原理、方法与使用精密测量及计量仪器相结合的精密工程测量这种特殊的手段,通过必要频次的反复测量来保障。
变形观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前方交会和极坐标法。
近年来由于全站仪和GPS的出现,用全站仪直接测量变形点的三维坐标的方法和GPS直接进行滑坡监测的方法应用越来越多。
本论文主要研究使用全站仪直接测量变形点的三维坐标的方法。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位于重庆市郊区,由于进洞口附近高边坡开挖,已造成开挖部分出现多处裂缝,虽然施工方采取了喷浆及其它加固措施,但为了安全起见,并摸清高边坡形变量,为施工方开挖提供正确的数据,需对有形变的高边坡区域进行实时监测。
2 全站仪和极坐标差分法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测量机器人(Measurement robot)或称测地机器人(Georobot) 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且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像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可以实现测量的全自动化、智能化。
尤其在小尺度局部坐标测量当中,测量精度高、灵活机动、快速便捷、无接触等方面,有着其它测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2.1 硬件介绍
TCA2003集成了步进马达、CCD影像传感器,是一种能自动搜索、识别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和三维坐标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属目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标称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1mm+1PPm),配备相应软件,可自动照准目标、观测和记录,故有测量机器人之称。
国内已有多家单位购买使用。
2.2 机载控制软件
机载控制软件是TCA2003的活动神经中枢,TCA2003的自动化在其控制之下得到实现。
利用选配的GeoBASIC语言,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相应的机载应用程序。
该隧道进口高边坡安全监测中测量机器人控制软件系我队自主开发,其作业模式和限差控制遵循我国现行有关规范。
方向、天顶距和边长根据观测精度等级可设置不同测回数,观测值超限后能作出判断并重测,观测过程中外界条件不理想时可人为中断,排除干扰后继续观测。
此软件成熟严谨,可应用于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等用途。
2.3 极坐标差分法基本原理
在监测部位以外相对稳定的地方建立工作基点网(包括了设站点和参考基准站),每一个测量周期均按照极坐标的原理分别采集参考基准站和变形点的斜距、水平角、天顶距,将参考基准站的测量值与其真实值(通过建立工作基点网得到)相比,有一差异,这一差异可认为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大气、温度及仪器等的影响。
把参考基准站的差异加到变形点的观测值上,通过计算得到变形点的实际坐标。
极坐标监测系统方框图如图1。
一般的变形监测点都有测站点(仪器的架设点)、参考点(为了得到变形体上点的变形量而选取的参考点)和目标点(用来观测变形体变形而选定的有代表性的点)三部分组成。
本系统主要就是在观测站架设仪器,通过对参考点和目标点的观测值来得出变形体的变形趋势,采用一台测量机器人和计算机以及通讯电缆建立基站,将棱镜安置在需
要观测变形的变形点和为了得到变形点的变形量而选定的比较稳定的基准点上,通过对基准点和变形点的持续的周期性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实时改正,从而得出变形点的三维变形测量,进行安全和稳定性等分析,得到所需要的数据成果。
3 在隧道高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3.1 建立工作基点网
首先,在较稳定的区域埋设水准基准点3个,一个埋在施工单位办公室后面的山坡上,另外两个埋在进洞口左侧的山洼里,离进洞口300m左右,基础较为稳定,用混凝土现浇。
进洞口监测点布设,按照业主、施工单位负责人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上高边坡布设16个监测点,编号为A01至A16;在中间高边坡挡墙布设9个监测点,编号为A17至A26;在下边坡挡墙布设6个监测点,编号为A27至A31,共布设31个监测点,监测点埋设牢固稳定。
3.2 外业数据采集
首先对各监测点进行逐点人工观测,取得坐标X、Y、H,建立概略坐标数据库。
概略坐标X、Y、H 越精确,以后各期自动观测精确照准速度越快。
在监测点变形累积一定程度后,要及时修正概略坐标数据库。
极坐标差分法坐标精度与基准站至监测点和参考站的距离有很大关系。
在观测中,尽量选择离监测部位近的基准网点做为基准站和参考站。
将TCA2003置于基准站观测墩上,精确整平,设置好观测点集、顺序和测回数;仪器根据内置点位概略坐标数据库的坐标,自动进行目标判断、精确照准,并测量方位角、天顶距和斜距,并将读数存储于内置SRAM卡中。
外界条件对观测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日光强烈的情况下,不但观测数据离散性大,有时还会令仪器无法捕获目标中心。
为获取高精度的观测数据,我们一般选择气象条件好的时段进行观测。
同时,由于施工场地集中、立体作业,交叉干扰严重,不利的情况下需要及时中断观测,排除干扰后续测。
夏季降雨较为频繁,工地上大单量爆破也时有发生,需要及时将棱镜扶正,除去雨水和灰尘,使TCA2003能快速精确的照准目标中心。
3.3 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
将存储于SRAM卡中原始采集的监测点斜距、天顶距、水平角转存至计算机(数据处理工作站),根据观测值按以下模型,调用相应数据处理软件,即可得到监测点的三维坐标、位移量,并进一步进行变形分析和预测。
3.3.1 差分改正
将工作基点与参考基准站间的平距经投影反算后,改化为以工作
基点和参考基准站上仪器高和棱镜高为准的斜距。
4 监测结论
沉降监测:下边坡由于2009年1月13日施工影响,桩位被泥土覆盖,其后下边坡未再进行监测,因此分析的是上边坡及中边坡的沉降情况。
从94期观测资料分析,中边坡右侧的A6、A7、A8、A9、A10,上边坡中间的A27、A28、A29、A13、A14、A15、A16及上边坡右侧的A23、A24观测期间沉降在5cm至20cm,其它点位沉降在3cm以内。
从最近5期的沉降监测数据来看,中边坡的A10、A11,上边坡的A16、A17、A18、A30、A31、A32沉降在2mm至3mm,其它点位沉降在1mm以内,隧道边坡受天气及隧道施工影响较小,整体边坡沉降目前较小。
平面位移监测:因业主要求,1月份对原位移监测点进行了改桩,因此分析的是改桩后1月15日后至3月25日的位移情况。
原裂缝下方的P4,上边坡的P8、P9、P10,下边坡的P13位移量在5cm至7cm;裂缝下方的P5,中边坡的P12、P14、P15位移量在3cm至5cm;其它位移监测点在3cm以内。
从最近5期的平面位移监测数据来看,监测点位移量都在3mm以内,整体边坡近期平面位移较小。
根据沉降及平面位移数据分析,近期该隧道进口边坡变形较小,趋于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 黄声亨,尹晖,蒋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
[2] 李青岳.工程测量.测绘出版社,1995.
[3] 张良琚,徐忠阳,包欢.自动极坐标差分测量系统及其在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测绘通报,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