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二轮)通史复习讲义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途径 ? (3)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及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垄
断组织的出现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 (1)“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冷战”对国
际关系的影响 ? (2)欧共体形成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3)“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3.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二
开始标志 ——珍妮纺纱机 动力 —— 瓦特“瓦能蒸汽机” 交通 —— 火车机车、蒸汽汽船;
①政治保障: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 围最终确立;②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完成,资本 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③资本条件: 长期殖民掠夺、倾销商品;④ 技术 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科学与技术紧 密结合;⑤ 市场动力: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 外市场的开拓。
电力广泛运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电器、电灯、电动机等) 内燃机的创制 ——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产生、发 展(飞机、汽车) 通讯事业发展 ——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电话、 电报) 化学工业的建立 ——丰富了人们生活(有机化肥 、人工合成材料) 钢铁工业进步 ——钢铁材料广泛运用 多种炼 钢法
经济 组织
: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政权;
⑥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⑥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最终形成 .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 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 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 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 方学习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 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 亥革命)。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课件(共104页PPT)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课件(共104页PPT)
(A)
(2010·海南单科·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 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 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A)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1)1953年10月,中共 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 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 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政治
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
过渡
1、国民经济恢复
(土地改革)
2、一五计划 3、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 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 体制确立
总况:
思想 外 社会 文化 交 生活
(2012·海南单科·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 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B)
(2012·海南单科·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 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 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 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从专制政治到 民主化,从人 治到法制化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
4
唯物史观
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 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文明史 体系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化史观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
整体史观
.
17
2、过渡时期:春秋奴战国隶(社前会7瓦70解年至,封前建22制1年度)确立
社 1.农业: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 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会 经

2.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主要诸侯国
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春秋改革: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
(1)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
.
21
政治:同——处于分裂状态,希腊是小国寡民,中国是诸侯
并立; 异——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
政治权利。 中国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同——都是经济大发展时期。
异——希腊的工商业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 中国农业发达,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23社会转型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知识分子倡导统治者扶持适应时代潮流24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文明类型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物质文明经济特征经济思想精神文明思想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大河农业文明海洋商业文明君主专制公民集体民主制商鞅变法等梭伦改革等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工商业经济重视商业发展儒家思想演变人文精神的起源辉煌的古代科学逐渐产生近代科学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自身的变化3对于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十第20讲两次世界大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人教大纲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十第20讲两次世界大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人教大纲

一战后,国际关系方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
立。二战后,先是美苏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确立,
继之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关系一直是高考命
题的热点、重点。考查的重点主要是一、二战及战
后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 界大战
第二次世 界大战
凡—华 体系
国际关系中心开始 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及启示 (1)相同点:都是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和扩张政策 引起的;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决定性因 素;都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结果;结果都 给世界造成了空前的灾难;都沉重地打击了殖民主 义和帝国主义的势力,改变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 的力量对比,引起了国际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都 促进了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都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不同点:①背景: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 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 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1不同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形成时间一战结束后三四年内二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性质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性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实质是大国称霸主要国家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争夺美苏在全球角逐体现意志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美苏两国中心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主要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基础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美苏两个大国在势均力敌情况下的妥协调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资本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区时间相对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帝国主义战胜国重 新瓜分世界的帝国 主义性质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精品课件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通史整合(一)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专题)精品课件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通史整合(一)
通史整合(一)
板块一
历史
阶段1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代表,经 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逐渐过渡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1)政治上,中国早期国家是由部族演化而来的,对地方的管理相对松散,君 主权力有限,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贵族体系逐渐被官僚体 系所取代。 (2)经济上,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长期占统治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 耕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型,集体耕作被家庭小农经济取代,农业生产 效率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
治制度的成熟,另一方面,也维持了封建政权的长时期稳定和统一。
(2)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大规模开发,唐中叶以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
平衡,南北经济交流更趋频繁,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布局和文化人才的空
间分布。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3)民族关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实行开明 的民族政策,民族往来更加活跃。 (4)对外关系上,隋唐对外来文化较为开放,丝绸之路活跃,中外交往频繁,佛 教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中华文化圈逐渐形成,隋唐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处 于领先地位。 (5)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断,佛教、道教盛行;唐朝统治 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民族交融、佛教盛 行、农耕经济都深刻影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通史视角
视角1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特点:中国古代一直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随着考古学 的发展,当代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的,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 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在五千年前文明程度 相当,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2)本土特征:中国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居住,这些居民不断发展演化,最终 形成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外来种族入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本土性,这 与西亚、北非、南亚文明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课件 - 副本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课件 - 副本

审材料 材料大意是推崇、强调家庭成员间“孝悌”、“伦 理等级观念”。 找题眼 儒家思想中有塑造民族道德规范的主张与作用是本
题命题立意所在,也就是题眼。 审设问 “列举”与“归纳”是两大限定词,“列举”重心在
于再现所学知识,“归纳”技巧在于概括提炼材料观点,切记 多角度概括,切记不要照抄原文内容,要有适当概括高度。
[解题探究] (2013· 北京高考,节选)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 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 区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东汉后期 765 342 唐朝前期 669 611
(2)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 化的历史原因。
[ 解题思路] 审材料 数据变化体现了地方行政中心区域变化。
四、宋元时期(从公元907至公元1368年) [史实要点]
政治 宋:二府(参知政 事、枢密院)三 转运使; 书省、宣政院、 枢密院
经济
文化 宋词、元曲、元杂
市打破时空 剧;程朱理学;指 瓦肆; 棉花的 字印刷、火药改进、 心的南移 活字、转轮排字盘、 青花瓷
司;知州、通判、限制、交子、 南针用于航海、活 元:行省制、中 推广; 经济重 三大发明西传、木
诸侯争 霸、分封 春秋 制崩溃、 战国 改革变 法、郡县 制雏形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 《诗经》、 制确立;铁犁 《离骚》、 孔子、 牛耕;重农抑 儒家创立和 商鞅变 商;铸铁柔化 发展,百家 处理技术;都 争鸣、司南 江堰、郑国渠 法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 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上,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 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 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 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 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 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 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专题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2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专题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2

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发展与繁荣 从魏晋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朝烧制出白瓷 南北朝 (2)隋唐:制瓷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到宋元 (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网络构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二轮通史历史
冲关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要点归纳
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 夏商周 (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 (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传统农业形成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 春秋战国 (2)生产技术:注重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 (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松动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
策 明清
萌芽的发展——固守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时期课件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时期课件
④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 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⑤选官与考核: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
⑥法律:颁行法律,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还发布法 律文告,称“令”。
⑦民族关系: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北 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4)对外关系:汉朝对外已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 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
(5)赋役:大致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 赋,还征收财产税。
(6)户籍:编户齐民。 (7)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设亭 长。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8)救济与优抚: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秦汉 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 (2022·武汉市高三五月模拟)秦权秦量是秦朝的权衡器和量器实 物,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 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秦权质地有铜、铁、陶三种,秦量有铜方 升、铜椭量等,在其上有大量的秦朝诏令。秦权秦量的大量出土,反映 了秦朝( C )
A.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 B.颁布律令长治久安 C.统一度量衡措施得力 D.修筑驰道沟通南北
2.经济与社会生活 (1)西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东汉初清查全国垦 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农业:牛耕普及;修建龙首渠等;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迅速,土地兼并严重,形成庄园经济。 (3)手工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场景。人们使用 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2024年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

2024年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课件(新教材) 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

政策 内容
羁縻 中国古代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任用少数
政策 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源于秦汉,兴盛于唐
和亲 联姻
①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昭君出塞,恢复和亲 ②唐朝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③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
解析 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地方第一级行政区“军需粮草自成一体,财力 雄厚”,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后来,“州”性质的变化体现了地方第一级行政 区的重要性,这样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地方叛乱,故C项正确。“地 方行政层级的调整” 是“州”性质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A项错误。B、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救济优抚 (1)救济:为维护社会秩序,中国历代政府重视社会救济,政府主要负责救灾, 民间组织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2)优抚:优抚老弱贫苦群体、尊重与赡养老人是中国的传统,中国历朝都 重视对老弱病残的优抚,以宣扬政府的合法性。
对应训练
1.(2023山东青岛模拟)西周的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 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 土众民”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 A )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 D.加重了民众负担 解析 由材料可知,户籍制度相较于名籍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对民众的管 理和控制,有利于收取赋税和征派兵役,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故选A项; 户籍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途径,并未加重民众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排除B、 D两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排除C项。
2.民族交往
交往 内容
民族间 民族之间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之 的战争 间的交往。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曾多次袭扰中原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讲课件:选修一 (共54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通史版)精讲课件:选修一 (共54张PPT)

2.措施 (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 行连坐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制定秦律。 (3)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4)思想:“燔诗书而明法令”。 (5)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
3.特点 (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 (2)彻底性: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从法律上确立封 建制度。 (3)长期性:先后两次改革,持续 18 年。 (4)严厉性:采取了严厉手段,打击旧贵族,加强思想控制,保证 新法得以推行。 (5)进步性: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 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 20 世纪 80 年代的工 资改革虽然没有直接的书本知识作为依托,但教材中新时期的改革开 放的发展进程可供参考。第(1)问,从改革的推进方式、内容等多角度 提炼和概括。第(2)问,从积极方面入手,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角度 分析。
4.影响 (1)进步性: ①对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②对后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对中国历 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2)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②存在旧制度、文化和习俗的残余。
考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必要性: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2)可能性:北魏的崛起与黄河流域的统一,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 势;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个人作用。 2.改革内容 (1)制度创新: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 (2)迁都洛阳:巧设计减少阻力,体现政治家的策略。 (3)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 (4)加速政权封建化:尊儒办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 建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人教专题版,通用) 附录篇(35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人教专题版,通用) 附录篇(35张PPT)

(2)计算:1894/60商31余数34,34-3=31。 (3)求天干:31/10商3余数为1,上表中1对应的天干 为“甲”。 (4)求地支:31/12商2余数为7,上表中7对应的地支 为“午”。 (5)得出结果:把干支合并,就是甲午年。
返回目录
文史常识
特殊方法——参照物法:这只适用于有已知相近的干 支纪年供参考的情况。如推算1895年的干支纪年,可以 1894年(甲午战争)作为参照物,“甲”的后面是“乙”, “午”的后面是“未”,就可得出1895年是乙未年。教 材中可当参照物的还有:1898年(戊戌年),1901年(辛丑 年),1911年(辛亥年)等。 3.民国纪年:利用国号纪年的一种方法,是把中华 民国成立的1912年作为民国元年,依次往下推。民国纪年 与公元纪年的换算问题。其运算公式为:公元纪年=1912 +(民国n年-1),也可简化为:公元纪年=1911+n。
返回目录
文史常识
◎二 历史纪年方法 纪年的方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民国(国号) 纪年、公元纪年四种。 1.年号纪年法: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 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新皇帝即位,都要 确定自己的年号。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 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年号纪年不仅是 我国的一种纪年法,而且还影响到朝鲜、日本等国。
返回目录
文史常识
2.干支纪年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方 法,我们现在的农历仍然采用干支纪年。它把十个天干、 十二个地支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纪年,第一年为甲子 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依次类推,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 循环,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说。下面主要介绍由公元纪年 到干支纪年的推算问题。
返回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轮通史十复习》课件

《二轮通史十复习》课件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秦朝的统一与巩固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三国时期的政治与文化
历史意义复习
梳理历史事件 的时间线,明 确历史发展的
脉络
强调历史事件 的重要性和影 响,加深对历 史意义的理解
通过对比不同历 史时期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 面,分析历史发
展的规律
结合现实,探 讨历史对现代 社会的影响和
添加副标题
《二轮通史十复习》PPT课件
汇报人:PPT
目录
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3 PPT课件结构
05 PPT课件特点
02 PPT课件介绍 04 PPT课件内容 06 PPT课件使用建议
添加章节标题
PPT课件介绍
课程背景:介绍《二轮通史十复习》 课程的相关背景和重要性
PPT课件背景
封面页:包括标题、副标题、作 者姓名和单位等
目录页:列出本次PPT的主要 内容,包括各个章节的标题和页 码
内容页:根据目录页中的标题, 详细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包括 知识点、图表、图片等
结尾页:对本次PPT的内容进 行总结,并感谢听众的聆听
结尾页
总结本次PPT的主要内容 强调重点和难点 提供联系方式和参考资料 感谢观众的聆听和参与
图文并茂:PPT课件中加入适当的图片、图表等可视化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 象概念
互动性强:PPT课件中设置适当的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内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图文并茂,便于记忆 重点突出,提高学习效率 互动性强,增强学习体验
PPT课件使用建议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 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题4分 第41题12分 第34题4分 第35题4分
第一编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1)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思想文化一直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通常以文字材料为载体重点考查 古代政治制度的内涵及其演变规律,有时也可能将古今中外的 政治制度进行对比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商业和经济政策等主 干知识一直是考查的重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主要考查儒学的 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2)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侧重于考查对人类历史有进步作用的史 实,如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
第27题4分
第27题4分
古代希腊、罗马 第32题4分
第40题15分
题目要求(2015年高考)
课标全国Ⅰ卷 课标全国Ⅱ卷 (必修85分) (必修85分)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第28题4分 第28题4分
近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第29题4分
的中
第40题15分
第29题4分
国和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 第30题4分 第30题4分
探寻高考命题规律,明确二轮备考方向
高考是国家权威性的选拔考试,高考既有明确的考查要求 考试大纲,又有潜在的命题规律和习惯,认真研究高考,把脉 高考命题趋向,才能使高三二轮备考更有针对性。
2016年高考25省份使用全国文综卷,2015年安徽、四川、 福建、重庆等省份的高考自主命题不约而同地接轨全国卷,实 现了平稳过渡,华丽谢幕。多角度解读2015年全国文综卷各知 识板块的高考分值,命题规律,能力要求,全方位领悟高考情 境化、材料化、主题化、前沿化、探究化的命题趋向,提升应 考能力。
世界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世界 第33题4分 第32题4分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第41题12分 第33题4分
课标全国Ⅰ卷 课标全国Ⅱ卷 题目要求(2015年高考)
(必修85分) (必修85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 现代
改革开放新时期 的中
两次世界大战之 国和
间的世界 世界
二战后的世界
第31题4分
第34题4分 第35题4分
第二编 近代的中国和世界 (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 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经济结构的变动、 思想解放潮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发 展是考查重点。 (2)中外知识关联明显。特别是中国近代史部分,把近代中 国纳入世界整体范畴内,体现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 球史观。 (3)突出对材料的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弱化对纯 记忆性知识的考查,能力要求普遍较高。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材料化 ——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灵活迁移解答问题 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
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 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 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实际上从能力 考查的角度来说,则是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015 年课 标全国Ⅰ卷第 24 题引用《吕氏春秋·上农》农耕技术提高的材 料,考查战国时期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课标全国Ⅱ卷第 25 题选取汉宣帝强调郡太守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考查地方 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第 27 题选取明成祖将都城从南 京迁到北京的材料,考查这一举措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
第三编 现代的中国和世界 (1)现代的中国和世界与现实联系的试题加大。 试题中热点、焦点问题隐含其中,如依法治国、 制度创新、追求社会公平、世界格局多极化、中日关系等。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 新一直是高考的重点。 (3)现代的中国和世界突出综合性和整体性,强调经济、政 治、精神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体现了通史考查的特点。
纵览知识板块分值,探究模块命题规律,把脉高考命题趋 向
题目要求(2015年高考)
课标全国Ⅰ卷 (必修85分)
课标全国Ⅱ卷 (必修85分)
先秦、秦汉时期
第24、25题各4分
第24、25题各4分, 第40题10分
古代 魏晋、隋唐、宋 的中 元时期
第26题4分 第40题10分
第6题4分
国和
世界 明清(鸦片战争 之前)
情境化 ——运用史料还原情境,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知识层面
的考核内容,即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的 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趋向。2015 年课标全国Ⅰ卷第 25 题以汉代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的 史料,还原“汉家之制”的情境,考查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 是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第 29 题以《申报》“时评”考查北洋 军阀时期“南北相攻……犹诸侯相侵伐也”的时局。课标全国Ⅱ 卷第 32 题以茶叶由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 费品的视角,运用史料还原情境考查英国扩大了东方的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