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归纳43063

合集下载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累加累积 归纳猜想证明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 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1)观察法。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⑴递推式为a n+i =3+d 及a n+i =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i =a n +2,而且a i =1。

求a n 。

例1、解 ■/ a n+i -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 n =1+2 (n-1 )即 a n =2n-11例2、已知{a n }满足a n 1 a n ,而a 1 2,求a n =?佥 1 2解■/^ = +是常数.■-傀}是以2为首顶,公比为扌的等比数把n-1个等式累加得: .' • an=2 • 3n-1-1ji i 〜 / ] — 3⑷ 递推式为a n+1=p a n +q n (p ,q 为常数)s1 1【例即己知何沖.衍二右札+ 吧求%略解在如十冷)*的两边乘以丹得2严‘ *珞1 = ~〔2怙血)+1.令亠=2n召则也€%乜于是可得2 2 n b n1 n 1nb n 1 b n (b n b n 1)由上题的解法,得:b n 32(—) • a .n3(—) 2(—)3 32 23★说明对于递推式辺曲=+屮,可两边除以中叫得蹲= Q計/斗引辅助财如(%=芒.徼十氣+护用(5) 递推式为 a n 2 pa n 1 qan知识框架 数列 的概念 数列的分类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关系函数角度理解(2)递推式为 a n+1=a n +f (n )1 2 例3、已知{a n }中a 1a n 1a n1,求 a n .4n 2 1等差数列的疋义 a n a n 1 d(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 (n 1)d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S n (a 1 a n ) na1n(n 1)d22等差数列的性质 a na m a pa q (m n p q)两个基本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a n 1q(n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n 1a 1q数列 等比数列a 1 a n q3(1q )(q 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 n 1 q1 q/n a 1(q 1)等比数列的性质 S n S ma p a q (m np q)公式法 分组求和 错位相减求和 裂项求和 倒序相加求和解:由已知可知a n 1a n(2n 1)(2n 1)夕2n 1 2n令n=1,2,…,(n-1 ),代入得(n-1 )个等式累加,即(a 2-a 1) +1广 K z 1】、=-[(1-" +JJ 5 _■冷(一 Jr★ 说明 只要和f ( 1) +f (2) 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1知识框架111111(2)(2)(1)(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11(1)()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

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n =1+2(n-1) 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2n n a a +=,而12a =,求n a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例3、已知{}n a 中112a =,12141n n a a n +=+-,求n a .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n n a a n n )121121(21+--=n n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22434)1211(211--=--+=n n n a a n ★ 说明 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2篇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

数列题型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涉及对数列的性质、求特定项的值、判断数列的增减性等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对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公式法公式法是指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进行求解。

通项公式是指数列中第n 项与n的关系式,可以通过观察数列规律或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得到。

在使用公式法解题时,首先要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并找出数列的规律。

根据规律,可以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出所需要求解的特定项的值。

例如,对于一个等差数列求特定项的值,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的值,a1表示首项的值,d表示公差,n表示项数。

二、递推法递推法是指通过数列中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值来求解后一项的值。

递推法常用于求数列的递推关系和递推公式。

在使用递推法解题时,首先要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并找出数列的递推关系。

根据递推关系,可以列出数列的递推公式。

然后,通过初始项的值和递推关系,依次求出所需要求解的特定项的值。

例如,对于一个斐波那契数列求特定项的值,可以利用递推关系和递推公式:an = an-1 + an-2其中,an表示第n项的值,an-1表示第n-1项的值,an-2表示第n-2项的值。

根据递推公式和初始项的值,可以逐步求出所需的特定项的值。

三、和与差法和与差法是指通过对数列的前n项进行求和或求差的方式来求解特定项的值。

在使用和与差法解题时,首先要根据数列的规律,找出数列的前n项和或前n项差的公式。

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出所需的特定项的值。

例如,对于一个等差数列求特定项的值,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的值,an表示第n项的值,n表示项数。

根据前n项和公式和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所需的特定项的值。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知识框架111111(2)(2)(1)(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11(1)()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

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n =1+2(n-1) 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2n n a a +=,而12a =,求n a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例3、已知{}n a 中112a =,12141n n a a n +=+-,求n a .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n n a a n n )121121(21+--=n n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2434)1211(211--=--+=n n n a a n ★ 说明 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高中数学数列复习题型归纳解题方法整理[整理].doc

高中数学数列复习题型归纳解题方法整理[整理].doc

数列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1.基本量的思想:常设首项、(公差)比为基本量,借助于消元思想及解方程组思想等。

转化为“基本量” 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1)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数列{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其中a是常数,d 是{勺}的公差。

(a>0且aHl);2)若数列{a n}是等比数列,且%>0,则数列{log/”}是等差数列,公差为log. q , 其屮a 是常数且a > 0卫H 1, q是{色}的公比。

3)若{%}既是筹差数列乂是筹比数列,贝叽①}是非零常数数列。

3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比较4.典型例题分析【题型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例1 (2010陕西文16)已知总}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1 = 1,且a” a3,禺成等比数列.(I )求数列倚}的通项;(II)求数列{2鋼的前n项和S….解:(I)由题设知公差dHO,由尙=1, ai, 加丿戍等比数歹U得1 + 2" = " +1l + 2d(II)由(I )知2P,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S尸2+22+2'+・・・+2"=2(1_2)=2n41-2.1-2小结与拓展:数列{色}是等差数列,则数列{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a d,其中a是【题型2】与“前n项和Sn与通项an”、常用求通项公式的常数,d是{%}的公差。

Q>0且aHl)・壬口口I例2 已知数列{缶}的前三项与数列{b」的前三项对应相同,且①+ 2念+2务+・・・+2°_1a n=8n对任意的nGN*都成立,数列{b I1+-b n}是等差数列.求数列{aj与{b n}的通项公式。

解:內 + 2玄2+2纭3+…+2” "an=8n(nWN*) ①当n22 时,ai + 2a2+22a:H -- 2n_2ar.-i = 8(n —1) (n^N*) ②①一②得2n~1a n=8,求得an=2i,在①中令n = l,可得ai = 8 = 2,_1,.•.a…=2,_n(nGN*). 由题意知b】=8, b2=4, 5=2, .\b2-bi=-4, 6—6=—2,数列{bn+Lbn}的公差为一2 —(一4) =2, /.bn+i~b n= —4+ (n— 1) X2=2n—6, 法一(迭代法)b n=bi+ (b2—bi) + (b3—b2) 4 ---- 卜(b n—b n-i) =8+ (—4) + (—2) H ----- 1- (2n—8)= n2-7n + 14(neN*).法二(累加法)即bn—b“_i = 2n—8,b n-l — b r-2 = 2n—10,• • •b3_b2=_2,b2—bi = —4, b】= 8,相加得 bn=8+ (-4) + (―2) +•••+ (2n -8)小结与拓展:1)在数列{缶}中,前n 项和5与通项缶的关系为:累加法及累乘法是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数学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数列题目通常会给出一定的条件和规律,要求我们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相关内容。

下面对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用通项公式a_n表示。

2. 首项和公差:对于等差数列,首项是指数列的第一个数,公差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

通常用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首项和公比:对于等比数列,首项是指数列的第一个数,公比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

通常用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二、等差数列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 找通项公式:(1)已知首项和公差,求第n项的值。

使用通项公式a_n = a1 + (n-1)d。

(2)已知相邻两项的值,求公差。

根据 a_(n+1) - a_n = d,解方程即可。

(3)已知首项和第n项的值,求公差。

根据 a_n = a1 + (n-1)d,解方程即可。

2. 找前n项和:(1)已知首项、公差和项数,求前n项和。

使用公式S_n= (n/2)(a1 + a_n)。

(2)已知首项、末项和项数,求公差。

由于S_n =(n/2)(a1 + a_n),可以列方程求解。

(3)已知首项、公差和前n项和,求项数。

可以列方程并解出项数。

3. 找满足条件的项数:(1)已知首项、公差和条件,求满足条件的项数。

可以列方程,并解出项数。

三、等比数列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 找通项公式:(1)已知首项和公比,求第n项的值。

使用通项公式a_n = a1 * r^(n-1)。

(2)已知相邻两项的值,求公比。

根据 a_n / a_(n-1) = r,解方程即可。

(3)已知首项和第n项的值,求公比。

根据 a_n = a1 * r^(n-1),解方程即可。

2. 找前n项和:(1)已知首项、公比和项数,求前n项和。

使用公式S_n = (a1 * (1 - r^n)) / (1 - r)。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thin 文德教育
ome 知识框架
s
数列的分类
r 数列 fo 的概念 d
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 数列的递推关系
o o g
re
a g
等差数列
等 等差 差数 数列 列的 的定 通义 项a公n 式 aann1ad1
(n (n
2) 1)d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
n 2 (a1
n
re go 解: a2 · a3 …… an 1 · 2 …… n 1 ,∴ an 1
a1 a2
a n1 2 3
n
a1 n
ing a 又a1
3,∴a n
3 n
e 5、等差型递推公式
ir b 由a n a n1 f (n),a1 a0,求a n,用迭加法
in the n
2时,a 2 a3

1 an
an1
(其中
an等差)
3
thin 文德教育
some 可裂项为: 1 1 ( 1 1 ) , r an an1 d an an1
fo 1 od an
1( an1 d
an1
an )
go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问题:
are 1、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 a1 0 ,公差 d 0 ,则前 n 项和 Sn 有最大值。
e 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 n 和公式的推
b 导方法).
ir (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
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
the ①
1 n(n
1)
1 n
n
1
1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下面对等差数列的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1. 求第n项的值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第n项的值为an,则有公式:an = a + (n-1)d2. 求前n项和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则有公式:Sn = (n/2)(2a + (n-1)d)3. 求公差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第m项与第n项的和为s,则公差d的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d = (sm - sn)/(m - n)4. 求项数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第n项的值为a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解项数n:n = (an - a)/d + 15. 应用题解题思路在解等差数列应用题时,关键是要找到规律。

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特点,列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下面对等比数列的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1. 求第n项的值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q,第n项的值为an,则有公式:an = a * q^(n-1)2. 求前n项和(当公比q不等于1时)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则有公式:Sn = a * (q^n - 1) / (q - 1)3. 求前n项和(当公比q等于1时)当公比q等于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n * a。

4. 求公比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第m项与第n项的比为r,则公比q的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q = (an / am)^(1/(n-m))5. 求项数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q,第n项的值为a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解项数n:n = log(an/a) / log(q)6. 应用题解题思路在解等比数列应用题时,关键是要找到规律。

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特点,列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三、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第一、第二项为1,后续项为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pn2 qn ,则当 n 取最靠近
q 的非零自然数时 Sn 最大;
2p
2、若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 a1 0 ,公差 d 0 ,则前 n 项和 Sn 有最小值
(ⅰ)若已知通项 an ,则 Sn 最小
an
0

an 1 0
(ⅱ)若已知 Sn
pn2 qn ,则当 n 取最靠近
q 的非零自然数时 Sn 最小;
an
an 1
可裂项为:
1
an an 1
11 (
d an
1 ),
1
an 1
an
an 1
1
( d
an 1
an )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问题 :
1、若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 a1 0 ,公差 d 0 ,则前 n 项和 Sn 有最大值。
(ⅰ)若已知通项 an ,则 Sn 最大
an
0

an 1 0
(ⅱ)若已知 Sn
知识框架
数列 的概念
数列的分类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关系
函数角度理解
两个基 本数列
数列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 an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性质 an
an 1 d (n 2)
an a1 (n 1)d
Sn n ( a1 an ) na1 n( n 1) d
2
2
am a p aq ( m n p q)
( n 1时, a1 S1, n 2时, a n Sn Sn 1)
3、求差(商)法
如: a n 满足 1 a1 2
1 22
a2
……
1 2n
an
2n 5

数列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数列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数列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数列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等差数列
1、求首项:求出首项a1可用公式:a1=Sn−n(d+a2)
2、求末项:求出末项an可用公式:an=Sn−n(d+a1)
3、求和:求出数列前n项和可用公式:Sn=n(a1+an)2
4、求通项公式:求出通项公式可用公式:an=a1+(n-1)d
5、求某项:求出第k项可用公式:ak=a1+(k-1)d
二、等比数列
1、求首项:求出首项a1可用公式:a1=Sn(qn−1)
2、求末项:求出末项an可用公式:an=a1qn−1
3、求和:求出数列前n项和可用公式:
Sn=a1(1−qn)1−q
4、求通项公式:求出通项公式可用公式:an=a1qn−1
5、求某项:求出第k项可用公式:ak=a1qk−1
三、复合数列
1、求和:求出数列前n项和可用公式:
Sn=a1+a2+…+an
2、求某项:求出第k项可用公式:ak=ak−1+ak
解题技巧:
1、利用性质转化:根据所给的条件,尝试将原数列转换成更简单的形式,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或者复合数列。

2、利用关系性:通过对数列中一些特殊项的求出,可以确定整个数列的情况,比如求出第一项和最后一项,就可以确定数列的前n项和。

3、利用规律性: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依靠这一点可以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而求出数列的其他项。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特别地,(1)形如 、 (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 ;形如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除以 得到一个等差数列后,再求 。
(2)形如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
(3)形如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对数法求通项。
(7)(理科)数学归纳法。
(8)当遇到 时,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可能是分段形式。
(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
① ;② ;
③ , ;
④ ;⑤ ;
(4)递推式为an+1=pan+qn(p,q为常数)
由上题的解法,得: ∴
(5)递推式为
思路:设 ,可以变形为: ,

于是{an+1-αan}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就转化为前面的类型。
求 。
(6)递推式为Sn与an的关系式
关系;(2)试用n表示an。

∴ ∴
上式两边同乘以2n+1得2n+1an+1=2nan+2则{2n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x=1ogak,y=logbk,z=logck
∴b2=ac∴a,b,c成等比数列(a,b,c均不为0)
数学5(必修)第二章:数列
一、选择题
1.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则该数列的前()项之和等于 。
A. B. C. D.
2.在等差数列 中,若 ,则 的值为()
A. B. C. D.
3.在等比数列 中,若 ,且 ,则 为()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 v ..知识框架111111(2)(2)(1)(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11(1)()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

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n =1+2(n-1) 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2n n a a +=,而12a =,求n a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例3、已知{}n a 中112a =,12141n n a a n +=+-,求n a .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n n a a n n )121121(21+--=n n. v ..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2434)1211(211--=--+=n n n a a n ★ 说明 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知识框架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1观察法..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n =1+2n-1 即a n =2n-1例2、已知{}n a 满足112n n a a +=;而12a =;求n a =2递推式为a n+1=a n +fn例3、已知{}n a 中112a =;12141n n a a n +=+-;求n a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n n a a n n )121121(21+--=n n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 说明 只要和f1+f2+…+f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3递推式为a n+1=pa n +qp;q 为常数例4、{}n a 中;11a =;对于n >1n ∈N 有132n n a a -=+;求n a .解法一: 由已知递推式得a n+1=3a n +2;a n =3a n-1+2..两式相减:a n+1-a n =3a n -a n-1 因此数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 2-a 1=3×1+2-1=4∴a n+1-a n =4·3n-1 ∵a n+1=3a n +2 ∴3a n +2-a n =4·3n-1 即 a n =2·3n-1-1解法二: 上法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a 2-a 1=4;a 3-a 2=4·3;a 4-a 3=4·32;…;a n -a n-1=4·3n-2; 把n-1个等式累加得: ∴an=2·3n-1-14递推式为a n+1=p a n +q np;q 为常数)(3211-+-=-n n n n b b b b 由上题的解法;得:n n b )32(23-= ∴nn nn n b a )31(2)21(32-== 5递推式为21n n n a pa qa ++=+思路:设21n n n a pa qa ++=+;可以变形为:211()n n n n a a a a αβα+++-=-;想于是{a n+1-αa n }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就转化为前面的类型..求n a ..6递推式为S n 与a n 的关系式关系;2试用n 表示a n ..∴)2121()(1211--++-+-=-n n n n n n a a S S∴11121-+++-=n n n n a a a ∴n n n a a 21211+=+ 上式两边同乘以2n+1得2n+1a n+1=2na n +2则{2n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2na n = 2+n-1·2=2n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拆项分组法:即把每一项拆成几项;重新组合分成几组;转化为特殊数列求和..2、错项相减法:适用于差比数列如果{}n a 等差;{}n b 等比;那么{}n n a b 叫做差比数列即把每一项都乘以{}n b 的公比q ;向后错一项;再对应同次项相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3、裂项相消法:即把每一项都拆成正负两项;使其正负抵消;只余有限几项;可求和..适用于数列11n n a a +⎧⎫⎨⎬⋅⎩⎭和11n n a a +⎧⎫⎪⎪⎨⎬+⎪⎪⎩⎭其中{}n a 等差 可裂项为:111111()n n n n a a d a a ++=-⋅;1111()n n n n a a da a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1、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10a >;公差0d <;则前n 项和n S 有最大值.. ⅰ若已知通项n a ;则n S 最大⇔10n n a a +≥⎧⎨≤⎩;ⅱ若已知2n S pn qn =+;则当n 取最靠近2qp-的非零自然数时n S 最大; 2、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10a <;公差0d >;则前n 项和n S 有最小值ⅰ若已知通项n a ;则n S 最小⇔10n n a a +≤⎧⎨≥⎩;ⅱ若已知2n S pn qn =+;则当n 取最靠近2qp-的非零自然数时n S 最小; 数列通项的求法: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⑵已知n S 即12()n a a a f n +++=求n a ;用作差法:{11,(1),(2)n nn S n a S S n -==-≥..已知12()n a a a f n =求n a ;用作商法:(1),(1)(),(2)(1)n f n f n a n f n =⎧⎪=⎨≥⎪-⎩..⑶已知条件中既有n S 还有n a ;有时先求n S ;再求n a ;有时也可直接求n a ..⑷若1()n n a a f n +-=求n a 用累加法:1122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 1a +(2)n ≥..⑸已知1()n n a f n a +=求n a ;用累乘法:121121n n n n n a a aa a a a a ---=⋅⋅⋅⋅(2)n ≥..⑹已知递推关系求n a ;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特别地;1形如1n n a ka b -=+、1nn n a ka b -=+,k b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n a ;形如1n n n a ka k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除以nk 得到一个等差数列后;再求n a ..2形如11n n n a a ka b--=+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3形如1kn n a a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对数法求通项..7理科数学归纳法.. 8当遇到q a ad a a n n n n ==--+-+1111或时;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可能是分段形式..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 3倒序相加法: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n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4错位相减法:如果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与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相乘构成;那么常选用错位相减法这也是等比数列前n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5裂项相消法:如果数列的通项可“分裂成两项差”的形式;且相邻项分裂后相关联;那么常选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项形式有:①111(1)1n n n n =-++; ②1111()()n n k k n n k=-++; ③2211111()1211k k k k <=---+;211111111(1)(1)1k k k k k k k k k -=<<=-++--; ④1111[](1)(2)2(1)(1)(2)n n n n n n n =-+++++ ;⑤11(1)!!(1)!n n n n =-++;⑥2122(1)2(1)11n n n n n n n n n +-=<<=--+++- 二、解题方法: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2、n n a S 求由3、求差商法解:n a a ==⨯+=1122151411时,,∴练习4、叠乘法 解:a a a a a a n n a a nn n n 213211122311·……·……,∴-=-= 5、等差型递推公式练习6、等比型递推公式练习7、倒数法2.数列求和问题的方法 1、应用公式法等差、等比数列可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和;另外记住以下公式对求和来说是有益的..1+3+5+……+2n-1=n 2例8 求数列1;3+5;7+9+10;13+15+17+19;…前n 项的和..解 本题实际是求各奇数的和;在数列的前n 项中;共有1+2+…+n=)1(21+n n 个奇数; ∴最后一个奇数为:1+21nn+1-1×2=n 2+n-1 因此所求数列的前n 项的和为 2、分解转化法对通项进行分解、组合;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例9求和S=1·n 2-1+ 2·n 2-22+3·n 2-32+…+nn 2-n 2解 S=n 21+2+3+…+n-13+23+33+…+n 33、倒序相加法适用于给定式子中与首末两项之和具有典型的规律的数列;采取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然后求和..例10、求和:12363nn n n n S C C nC =+++例10、解 0120363nn n n n n S C C C nC =•++++∴ S n =3n ·2n-14、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成的;可把和式的两端同乘以上面的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错位相减求和.例11、 求数列1;3x;5x 2;…;2n-1x n-1前n 项的和.解 设S n =1+3+5x 2+…+2n-1x n-1. ① 2x=0时;S n =1.3当x ≠0且x ≠1时;在式①两边同乘以x 得 xS n =x+3x 2+5x 3+…+2n-1x n;②①-②;得 1-xS n =1+2x+2x 2+2x 3+…+2x n-1-2n-1x n.5裂项法:把通项公式整理成两项式多项差的形式;然后前后相消.. 常见裂项方法: 例12、求和1111153759(21)(23)n n +++•••-+注:在消项时一定注意消去了哪些项;还剩下哪些项;一般地剩下的正项与负项一样多..在掌握常见题型的解法的同时;也要注重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列问题时的应用..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 1.函数思想运用数列中的通项公式的特点把数列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解决..例13 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0;前n 项的和为S n ;若S l =S k l ≠k 问n 为何值时S n 最大此函数以n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a 1>0 S l =S k l ≠k;∴d <0故此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 ∵ fl=fk2.方程思想例14设等比数列{a n }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6=2S 9;求数列的公比q.. 分析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及推理能力..解 ∵依题意可知q ≠1..∵如果q=1;则S 3=3a 1;S 6=6a 1;S 9=9a 1..由此应推出a 1=0与等比数列不符.. ∵q ≠1整理得 q 32q 6-q 3-1=0 ∵q ≠0 此题还可以作如下思考:S 6=S 3+q 3S 3=1+q 3S 3..S 9=S 3+q 3S 6=S 31+q 3+q 6;∴由S 3+S 6=2S 9可得2+q 3=21+q 3+q 6;2q 6+q 3=0 3.换元思想例15 已知a;b;c 是不为1的正数;x;y;z ∈R+;且求证:a;b;c 顺次成等比数列..证明 依题意令a x =b y =c z=k ∴x=1og a k;y=log b k;z=log c k ∴b 2=ac ∴a;b;c 成等比数列a;b;c 均不为0数学5必修第二章:数列一、选择题1.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n n a n ;则该数列的前 项之和等于9..A .98B .99C .96D .972.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184==S S ;则20191817a a a a +++的值为 A .9 B .12C .16D .173.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62=a ;且0122345=+--a a a ;则n a 为 A .6 B .2)1(6--⋅n C .226-⋅n D .6或2)1(6--⋅n 或226-⋅n二、填空题1.已知数列{}n a 中;11a =-;11n n n n a a a a ++⋅=-;则数列通项n a =___________..2.已知数列的12++=n n S n ;则12111098a a a a a ++++=_____________..3.三个不同的实数c b a ,,成等差数列;且b c a ,,成等比数列;则::a b c =_________.. 三、解答题1.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n S 23+=;求n a2. 数列),60cos 1000lg(),...60cos 1000lg(),60cos 1000lg(,1000lg 01020-⋅⋅⋅n …的前多少项和为最大3.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满足S n =2a n -2nn ∈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2若数列{b n }满足b n =log 2a n +2;T n 为数列{2+n n a b }的前n 项和;求证T n ≥21;。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数列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各种数学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学习数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数列题型及相应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列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我们将对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最基本的数列之一,它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n-1)d$。

在解等差数列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 求前n项和,$S_n = \frac{n}{2}(a_1 + a_n)$;2. 求首项、公差或项数,$a_n = a_1 + (n-1)d$;3. 已知前几项求第n项,$a_n = a_m + (n-m)d$。

二、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也是常见的数列类型,它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cdot q^{n-1}$。

解等比数列的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求前n项和,$S_n = \frac{a_1(1-q^n)}{1-q}$;2. 求首项、公比或项数,$a_n = a_1 \cdot q^{n-1}$;3. 已知前几项求第n项,$a_n = a_m \cdot q^{n-m}$。

三、特殊数列。

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数列,如斐波那契数列、等差-等比数列等。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四、解题方法。

在解数列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找规律法,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出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的表达式;2. 递推法,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逐步求解出数列的各项;3. 通项公式法,如果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可以直接利用其通项公式进行求解;4. 常用公式法,对于常见的数列题型,可以直接利用其前n项和的公式进行求解。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是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出现在许多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

在数列问题中,通常需要找出数列中的规律、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或特定项的值等。

本文将对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最常见的数列类型。

等差数列的特点是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

解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Sn = n/2 * (a1 + an),其中a1是首项,an是末项。

如果已知前n项和Sn,可以用Sn = n/2 * (a1 + a1+(n-1)d)来求解未知的参数a1或d。

2. 求第n项的值:对于等差数列,可以用通项公式an = a1 + (n-1)d来求解第n项的值。

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

解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Sn = a1 * (q^n - 1) / (q - 1),其中a1是首项,q是公比。

如果已知前n项和Sn,可以用Sn = a1* (1 - q^n) / (1 - q)来求解未知的参数a1或q。

2. 求第n项的值:对于等比数列,可以用通项公式an = a1 * q^(n-1)来求解第n项的值。

其中a1是首项,q是公比。

三、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是指数列中既有等差又有等比的特点。

解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求和公式: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Sn = S1 * (1 - q^n) / (1 - q) + a1 * (1 - q) / (1 - q) - n * d,其中Sn是前n项和,S1是等比数列的首项和,a1是等差数列的首项,q是等比数列的公比,n是项数,d是公差。

2. 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等比混合数列,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将其拆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个部分,然后分别求解其通项公式,最后将两个序列的对应项相加即可得到整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完整)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1 2
5
文德教育
n 2时,a n Sn Sn1 …… 3·4 n1
a n ca n1 d c、d为常数,c 0,c 1,d 0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4、叠乘法
可转化为等比数列,设a n x c a n1 x
例如:数列a n 中,a1
3,
a n1 an
n n 1 ,求an
a n ca n1 c 1x
解: a 2 · a 3 …… a n 1 · 2 …… n 1 ,∴ a n 1
a1 a2
a n1 2 3
n
a1 n
又a 1
3,∴a n
3 n
5、等差型递推公式
由a n a n1 f (n),a1 a 0,求a n ,用迭加法
令(c 1)x d,∴x d c1
(3)形如 an1 ank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对数法求通项。
(7)(理科)数学归纳法。
4
文德教育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8)当遇到 an1
an1
d或 an1 an1
q 时,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
可能是分段形式。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2、 由S n 求a n
∴a n
c
d
1是首项为a
1
c
d ,c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
∴a n
c
d 1
a1
c
d
1
·c
n
1
n
2时,a 2 a3
a1 a2
f (2)
f
(3)
两边相加,得:
…… ……
a n a n1 f (n)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数列题型
1.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其各项之比为常数的数列,一般表示为$\{a_n\}\ =\ a_1,\ a_2,\ a_3,\ a_4...$,其中每一项和前一项的比值为$\frac{a_{n+1}}{a_n}$都相等,即$\frac{a_{n+1}}{a_n}=q$且$q≠1$,这里$q$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2.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指其各项之差为常数的数列,一般表示为
$\{a_n\}\ =\ a_1,\ a_2,\ a_3,\ a_4$...,其中每一项和前一项均差为$d$且$d ≠ 0$,这里$d$为等差数列的公差数。

二、解题方法
1. 等比数列:
(1)确定公比q:首先确定等比数列的公比q,一般可从等比数列的前两项找出公比。

(2)求等比数列的和:可以利用公比q求出无穷项的和,然后求出前n项的和。

2. 等差数列:
(1)确定公差d: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求出等差数列的公差d。

(2)求等差数列的和:根据等差数列的公差d可以求出无穷项的和,然后求出前n项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知识框架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

求a n 。

例1、解?∵a n+1-a n =2为常数∴{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 n =1+2(n-1)即a n =2n-1例2、已知{}n a 满足112n n a a +=,而12a =,求n a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例3、已知{}n a 中112a =,12141n n a a n +=+-,求n a . 解1=-+a a n n 令n=1★(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3)递推式为a n+1=pa n +q (p ,q 为常数) 例4、{}n a 中,11a =,对于n >1(n ∈N )有132n n a a -=+,求n a .解法一:由已知递推式得a n+1=3a n +2,a n =3a n-1+2。

两式相减:a n+1-a n =3(a n -a n-1)因此数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 2-a 1=(3×1+2)-1=4∴a n+1-a n =4·3n-1∵a n+1=3a n +2?∴3a n +2-a n =4·3n-1即a n =2·3n-1-1 解法二:上法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a 2-a 1=4,a 3-a 2=4·3,a 4-a 3=4·32,…,a n -a n-1=4·3n-2,把n-1个等式累加得:∴an=2·3n-1-1 (4)递推式为a n+1=pa n +qn (p ,q 为常数))(3211-+-=-n n n n b b b b 由上题的解法,得:nn b )32(23-=∴想于是{a n+1-αa n }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就转化为前面的类型。

求n a 。

(6)递推式为S n 与a n 的关系式 系;(2)试用n 表示a n 。

∴2121()(1211--++-+-=-n n n n n n a a S S∴11121-+++-=n n n n a a a ∴nn n a a 21211+=+ 上式两边同乘以2n+1得2n+1a n+1=2n a n +2则{2n 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n a n =2+(n-1)·2=2n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拆项分组法:即把每一项拆成几项,重新组合分成几组,转化为特殊数列求和。

2、错项相减法:适用于差比数列(如果{}na等差,{}n b等比,那么{}n na b叫做差比数列)即把每一项都乘以{}n b的公比q,向后错一项,再对应同次项相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3、裂项相消法:即把每一项都拆成正负两项,使其正负抵消,只余有限几项,可求和。

适用于数列11n na a+⎧⎫⎨⎬⋅⎩⎭和⎧⎫(其中{}n a等差)可裂项为:111111(n n n na a d a a++=-⋅,1d=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11d<(ⅰ)则nS最大⇔1nnaa+≥⎧⎨≤⎩;(ⅱ)若已知2nS pn qn=+,则当n取最靠近2qp-的非零自然数时nS最大;2、若等差数列{}n a的首项10a<,公差d>,则前n项和nS有最小值(ⅰ)若已知通项na,则nS最小⇔1nnaa+≤⎧⎨≥⎩;(ⅱ)若已知2nS pn qn=+,则当n取最靠近2qp-的非零自然数时nS最小;数列通项的求法: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na f++=)求na,1,(2)n-≥。

12(na a a f n=(1),(1)(),(2)1)nnnn=≥-。

nS,加法:1)a-1a+(2)n≥。

⑸已知1()nnaf na+=求na,用累乘法:121121n nnn na a aa aa a a---=⋅⋅⋅⋅(2)n≥。

⑹已知递推关系求na,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

特别地,(1)形如1n na ka b-=+、1nn na ka b-=+(,k b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的等比数列后,再求na;形如1nn na ka k-=+的递推数列都可以除以nk得到一个等差数列后,再求na。

(2)形如11n n n a a ka b--=+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

(3)形如1kn n a a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对数法求通项。

(7)(理科)数学归纳法。

(8)当遇到q a a d a a n n n n ==--+-+1111或时,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结果可能是分段形式。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

(3)倒序相加法:若和式中到首尾距离相等的两项和有其共性或数列的通项与组合数相关联,则常可考虑选用倒序相加法,发挥其共性的作用求和(这也是等差数列前n 和公式的推导方法).(4)错位相减法是等比数列前n (5)裂项相消法.常用裂;②1③2211111()1211k k k k <=---+,211111111(1)(1)1k k k k k k k k k -=<<=-++--; ④1111[](1)(2)2(1)(1)(2)n n n n n n n =-+++++;⑤11(1)!!(1)!nn n n =-++;⑥=<<=二、解题方法: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2、n n a S 求由3、求差(商)法14:a a nn 11=7、倒数法2.数列求和问题的方法 (1)、应用公式法等差、等比数列可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和,另外记住以下公式对求和来说是有益的。

1+3+5+……+(2n-1)=n 2【例8】求数列1,(3+5),(7+9+10),(13+15+17+19),…前n 项的和。

解?本题实际是求各奇数的和,在数列的前n项中,共有1+2+…+n=)1(21+n n 个奇数,∴最后一个奇数为:1+[21n(n+1)-1]×2=n 2+n-1因此所求数列的前n 项的和为 (2)、分解转化法对通项进行分解、组合,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

【例9】求和S=1·(n 2-1)+2·(n 2-22)+3·(n 2-32)+…+n (n 2-n 2)解?S=n 2(1+2+3+…+n )-(13+23+33+…+n 3) (3)、倒序相加法适用于给定式子中与首末两项之和具有典型的规律的数列,采取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然后求和。

例10、求和:12363nn nn n S C C nC =+++ 例10、解0120363nn nn n n S C C C nC =∙++++∴S n =3n ·2n-1(4)、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成的,可把和式的两端同乘以上面的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错位相减求和.例11、求数列1,3x ,5x 2,…,(2n-1)x n-1前n 项的和.解?设S n =1+3+5x 2+…+(2n-1)x n-1.???① (2)x=0时,S n =1.(3)当x ≠0且x ≠1时,在式①两边同乘以x 得xS n =x+3x 2+5x 3+…+(2n-1)x n,②①-②,得(1-x)S n =1+2x+2x 2+2x 3+…+2x n-1-(2n-1)x n.(5)例12111153759(21)(23)n n +++∙∙∙-+注:在消项时一定注意消去了哪些项,还剩下哪些项,一般地剩下的正项与负项一样多。

在掌握常见题型的解法的同时,也要注重数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 1.函数思想运用数列中的通项公式的特点把数列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解决。

【例13】?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0,前n 项的和为S n ,若S l =S k (l ≠k )问n 为何值时S n 最大?此函数以n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a 1>0?S l =S k(l ≠k ),∴d <0故此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 ∵f (l )=f (k ) 2.方程思想【例14】设等比数列{a n }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6=2S 9,求数列的公比q 。

分析?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及推理能力。

解∵依题意可知q ≠1。

∵如果q=1,则S 3=3a 1,S 6=6a 1,S 9=9a 1。

由此应推出a 1=0与等比数列不符。

∵q ≠1整理得?q 3(2q 6-q 3-1)=0?∵q ≠0 此题还可以作如下思考:S 6=S 3+q 3S 3=(1+q 3)S 3。

S 9=S 3+q 3S 6=S 3(1+q 3+q 6), ∴由S 3+S 6=2S 9可得2+q 3=2(1+q 3+q 6),【例15】?已知a ,b ,c 是不为1的正数,x ,y ,,且求证:a ,b ,c 顺次成等比数列。

,c,则该数列的前()项之和等于9。

A .98B .99 C .96D .972.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184==S S ,则20191817a a a a +++的值为()A .9B .12C .16D .173.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62=a ,且0122345=+--a a a ,则n a 为()A .6B .2)1(6--⋅nC .226-⋅nD .6或2)1(6--⋅n 或226-⋅n 二、填空题1.已知数列{}n a 中,11a =-,11n n n na a a a ++⋅=-,则数列通项n a =___________。

2.已知数列的12++=n n S n ,则12111098a a a a a ++++=_____________。

3.三个不同的实数c b a ,,成等差数列,且b c a ,,成等比数列,则::a b c =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