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性_杨春时
对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一书的思考
作者简 介 : (98 )女 , 高楠 16一 , 陕西韩城人 ,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 院 20 级硕士研究生 。 09
・
4 ・ 9
代 民族 国家建设阻碍现代性发展的阶段; 定性 8 年代为启蒙主义 , 0 进而认为是现代性得以继续发展的阶段 。 现代性就是由上述三个 阶段构成的一个漫长过程 , 所以,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中国现代性的未完成 , 造成 了文 学现代性的未完成 。因此 , 中国现代文学处于一个薄弱的发展状态, 不成熟” 即“ 状态 , 具体表现则为 : 浪漫主
2 1 年 3月 01 第 2 卷第 1 7 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J u lo h a x nsiu eo d c t n o ma fS a n iI tt t fE u a i o
M a 2 1 n 0 1
V0 7 No 1 L2 .
对 杨春时《 现代性与中 国文学思潮》 一书 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 : 0 . 1 6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58 2 1 ) 1 0 9 5 10 - 9 X(0 1 0 一O 4 —0
《 文艺评论  ̄0 0 2 1 年第 1 期刊登了梁冬华《 现代性视野 中的中国文学思潮史——评杨春 时( 现代性与 中 国文学思潮>一文, 》 客观地介绍了杨春时一书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 并强调了书 中所立之意 , 将其学术亮点归 纳为以下 :其一, “ 界定了现代性的涵义” “ ;其二 , 论证了现代性与现代 民族国家的矛盾和冲突”“ ;其三 , 根据 现代性理论重新界定了文学思潮的概念”“ ;其四 , 以现代性理论重新叙述中国文学思潮” 。文章末尾总结道: “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 《 一书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它不仅因新颖的现代性研究视野而提出了许多有 意义的学术命题 , 而且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提供了新的写作范式 。[细细读完这本著作 , ”1 ] 感到梁冬华所言甚为 公允 , 这本书确实为我们重写文学史打开 了一个窗 口, 书中很多地方的精彩论断无不给人 以启发, 特别是这
“现代性体验”视域下的美学思潮史研究——从杨春时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谈起
第36卷第1期Vol.36No.1徐州丄程字阮字报(社会科字版)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Elition)2021年1月J an.2021“现代性体验”视域下的美学思潮史研究——从杨春时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谈起简圣宇(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探究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历程,需要围绕“现代性体验”在中国美学研究领域的发生发展这一基本线索,将这一纷繁复杂历程置入一个有脉络可循的学理框架之中加以立体展现。
杨春时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作为第一部从思潮史角度切入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学术著作,在学术史上具有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地位。
关键词:“现代性体验”;美学;思潮史;现代性中图分类号:1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71(2021)01-0034-07从19世纪末到现今这段历史,相对于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审美发展史而言并不算长,然而相对之前相对平缓的发展史而言,它却是一段风云变幻剧烈的历史时期。
各种思潮接踵登上历史舞台,彼此之间既有冲突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如同新浪推旧浪,共同为推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奉献力量。
它既是已经发生了的一段历史,又正在以或隐或现的方式影响着当下中国美学的演化过程,我们当下美学研究工作所凭依的学科框架、学理脉络、思维方式、术语概念等,都是这百余年时间积淀下来的学术成果和精神资源,故而有必要从宏观的角度对之加以认真回溯和研讨。
杨春时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作为第一部从思潮史角度切入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学术著作,其在学术史上既具有奠基性又富有开创性。
学者代迅由此将这本著作称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以美学思潮构史的开山之作”[]。
该著在对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并不止步于对既往历史时间和相关理论的简单回溯,而是立足于思想史分析的高度,围绕“现代性体验”在中国美学研究领域的发生发展这一关键线索,将纷繁复杂的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进程置入一个条理明细的、有脉络可循的学理框架之中加以立体展现。
我的治学经历和心得——杨春时治学论
我从1982年走上科研、教学岗位,至今已经有41年。
我今年75岁了,虽然还在从事研究、写作,但已经接近尾声。
在我即将退出学界的时候,我不揣浅陋,愿意把自己的学术经历和治学心得贡献给年轻学者,希望会有一点参考价值。
一、我是怎样走上学术之路的我是66届高中毕业生,是在不利的条件下走上学术之路的。
爱好读书是我走上学术之路的起因。
我在念小学时,施行半日制,上半天课,其余半天自由支配,于是我就有半天时间读书。
在小学低年级时,我每天到书铺读小人书,高年级时就到图书馆读少儿读物。
上中学时,我开始广泛阅读文学著作,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都是我涉猎的对象。
除了博览群书之外,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参考消息》,当时父亲每天把单位的《参考消息》带回来,我每天必读,这在信息封闭的时代为我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户,开阔了眼界,也使我对社会问题产生兴趣。
在高中时,我确立了学习文科的目标,当时报考大学的志愿是中文专业。
可是在1966年即将高中毕业时,“文革”开始,我最后下乡当了知青,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文革”结束后,1977年恢复了高考。
当时我已经返城,在市文化局工作,而且快30岁了,已经娶妻生子,似乎没有必要上大学,但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
那时许多人劝我:“你现在有这么好的摘 要 杨春时走上治学之路,动力在于对人文学术的热爱。
他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在美学领域建立了“主体间性超越论美学”体系,提出了审美具有超越性和主体间性的思想。
在哲学领域提出了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具有同一性;存在是生存的根据,具有本真性。
还提出时间和空间是存在的同一性范畴,实有和虚无是存在的本真性范畴,等等。
在文学理论领域提出了文学具有原型、现实、审美三个层面及相应的意义、形态和功能。
还运用现代性理论为文学思潮定性,提出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冲突的思想,从而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历史。
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提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质是恩德,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恩德文化的内涵、生成、形态、历史发展及现代转型。
文学思潮一种现代性反应
粤海风□杨春时文学思潮:一种现代性反应文学思潮是大规模的文学运动,是一定时代产生的共同的审美理想在文学上的自觉体现。
从根本上说,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
文学思潮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现代性的产物。
现代性是使现代社会成为可能的力量,其核心是启蒙理性,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首先,文学独立是形成文学思潮的第一个条件,而现代性使文学独立成为可能。
在现代性产生之前的古代社会,文学还没有获得独立,它还处于宗教(西方)或礼教(中国)的桎梏之下,文学的自觉还没有形成,因此也没有可能形成文学思潮。
现代性发生之后,宗教或礼教统治瓦解,文学获得独立,于是才可能产生文学思潮。
其次,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变革是文学思潮发生的第二个条件,而现代性使这种变革成为可能。
现代性发生之前的传统社会,虽然也存在着不同的文学主张和文学风格,甚至产生了某些文学流派,但是,却没有产生对社会变革的自觉意识,也没有形成反传统的审美理想,因而也没有产生自觉的文学思潮。
而现代性产生以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变,迫使文学对现代性做出明确的反应,于是就形成了特定的文学思潮。
此外,现代性还为文学思潮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
欧洲最早发生的文学思潮是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现代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政治载体。
传统国家是朝代国家,其合法性在于神意,君主不是以民族代表的身份而是以神的名义进行统治。
现代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在于民意,国家以民族利益代表的身份进行统治,这是理性精神在政治领域的实现。
现代民族国家的充分形式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其前身或初级形式是被吉登斯称为“绝对主义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国家。
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必须动员一切政治的、文化的力量。
特别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阶段——“绝对主义国家”时期,更需要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的支持,以造就民族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
因此,新古典主义高扬理性,强调国家意识形态;讲求规范,把文学形式理性化。
意义与局限: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分析
意义 与局 限 :现代性 与 中现代文 学分析
王 洪生 江 门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摘 要 :从本质 角度 看 ,现代 性是 基于 现代语 言文 化形 成的 一种话语 方 式 ,对 中国现代 文学有 着举足 轻 重的 影响 意 义 。但从语 言 实践 角度看 ,语 言 的现代 性特征 也充 满着 约束 与局 限 ,它受制 于文化 内涵 、文 学背景 ,如果 仅用 现代 性话 语来 诠释 中国现 代文 学 ,则 中 国现存 的大 多数 文 学作 品都会 被 高度 “ 纯化 而失 去本质 特征 。基 于 此 ,本 文将 从 意义 、 局 限两方 面研 究方 向入手 ,深 度解析 现代 性 与 中国现代 文学 的发展 关 系,并 主动探 寻二者 在现 代社 会发展 的背景 下的现 实路 径选择 问题 。 关键词 :意义 与局 限;现代 性 ;现 代文 学 ;应 用分析
二 、基于 意义 与局限探 究现代 性与现代 文学 的实 现 路 径 2 . 1 现代性 与现代 文 学意 义建构 方式与 内涵体 现 在 文 学 思潮 的社 会 环 境 中,现 代文 学 的样 式 、 内涵 、 文 化 发 生 着 多 元模 式的 变 化 ,这 种 变 化是 文 学 家 们无 法 控 制 的 ,不但来 源于 文学 文化 ,还体 现在 社会 中普罗 大众 日常 生活采 用 的特殊 语言 方式 。现代 文学 犹如 一件 “ 艺术 品” ,艺 术来 源 于 生活 ,高 于生 活 ,所 以依 靠 现代 性 理论 视 角 ,从 基 本框 架 出发 ,锻造 的语 言、话 语 、文 化 习惯 , 在思 想上 是容 易被大 众 、行业 专家所 认可 的 ,这也 是为 什 么大 多数 文学 家在创 作现 代文 学作 品时 ,都会 以现代 性 语 言为 基本 投射元 素 。 上 述 现实 证 明,现 代 性 与 现 代 文 学在 意 义 建 构 上 的 期望 和 目标是 一致 的,然 而 二者 终 究存在 本 质 上 的区别 , 如 :现 代 性 语 言 的 话 语权 威 性 、集 中性 突 出,与 社 会 体 制 、思想 文化 精神 存在 思想矛 盾 、控制 矛盾 ;现代 文 学为 了实现文 学价 值 ,必须 学会在 脱 离现代 性 的前提 下 ,创 造 新 奇、鲜 活 的语言 文字 来吸 引读 者。可 以看 出 ,在 现代 性 时 域下 ,现代 文 学在建 构文 化意 义 、内涵 的同时 ,必 须要 先 于现代 性语 言框 架之 前 ,了解 社会变 革进 程 、人们 语言 文 化生 活 的变 化情 况 、知晓 文学 语言 的时代 感特 征是 否落 后 等 等 问题 ,找 准 新 的位 置 , 并确 立 独 特 的语 言文 学 方 式 ,方可 帮助 现代 文学 起到 警示 世人 、抒发 “ 当代人 ”人 文 情怀 、现代 社会 文化 内涵 的作 用 。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 论文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论文关键字:问题鲁迅传媒期刊文化媒体批评文学近几年来,文学领域出现了一些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党圣元先生曾对这方面的概括有:1、文化研究与文化转向。
现实语境的变化,文化产业的兴起,文艺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狭义文化研究即是文化批评,通过文化批评揭示文本中体现的思想意识形态。
文本解读方法也在改变,转向对文学自身即文学性的解读。
2、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
第一阶段,90年代初,现代作家重新排序,对五六十代作家、作品重新定位。
第二阶段,大众文化兴起以后,消费文化利用经典实现获利。
第三阶段,从理论方面,从学理上的评定,是存在文学经典的,但充满了文化的差异性,有着复杂的权力关系。
在后现代思潮推动下,解构文学经典成为一种倾向。
阐释不是颠覆,文学经典的确立是个历史化的过程。
文学经典包括这些方面:艺术价值、阐释空间、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艺术形态和文化观念、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关系。
文学经典不仅是文学史产物,还是文化史的产物,历史有一种统合作用,历史具有连贯性。
3、文学和图像的战争。
视觉文化的兴起,出现图像拜物教。
拟像不等于形象,因为拟象是无意义的,是空洞的符号,而形象是有意义的。
形象的消失意味着文学的终结,这是一种无深度的观点,模糊了现实与审美的界限。
实际上是从事阅读的读者成为从事观看的观众,这是文学阅读的危机,因而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学来拯救文学性。
文学理性、民族性也是现代性的一种4、文学理论的困境。
从本质上来为文学重新定义,文化研究的深入,促进文艺学的反思,文艺学在新的世纪如何发展,面临困境。
二、另外,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理论界讨论得比较激烈的一个话题。
1996年,杨春时、宋剑华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一文,在文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文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I!生,是完成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转型,只具有近代性,而不具备现代性。
”由此便引发了一场深入持久的对文论现代性的全面讨论。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⑶塑造了一些被封建思想腐蚀毒害的蜕 化变质的农民干部和积极分子形象。
0109
11
❖ 孙犁的诗化小说
❖ 孙犁侧重于从人的 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层
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
与优美。他善于在艰苦奋
斗中寻找诗意、创造幸福
的人性美,欣慰于他们家
国一体,用真诚与柔情呼
唤美好未来的平凡而又丰
0109
13
❖ 三 过分推崇单纯以农民为接受主体的通俗文 学和民间文学形式,忽略了对中国传统雅文 学和五四新文学中的优秀传统的继承,这在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新文学现代化的进程。
0109
14
❖四 重视阶级内容的表现,否认文学表现 的普遍人性。以抽象的人民性来否认个 体创作经验的具体性。
❖五 强调要描写光明,不要表现黑暗, 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 8、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0109
2
从?讲话?看文学思潮
❖一 产生 ❖二 内容 ❖三 奉献 ❖四 局限 ❖五 评价
0109
3
一 ?讲话?的产生
❖ 1、战争的需要 ❖ 2、民族的解放的需要 ❖ 3、党的文化政策的需要 ❖ 4、统一思想的需要
0109
4
回到具体的现实中
❖一 延安的现实与宣传的理想的区别
❖二 对等级制度的不满
❖三 表现在以下文章:
❖王实味?野百合花?
❖丁玲?读三八节有感?
❖萧军?论同志之“爱〞与“耐〞 ?
0109
5
二 内容
❖〔一〕现实主义思潮的开展
❖1、文学革命--革命文学---解放战争
❖2、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苏联拉普的主张
【推荐下载】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
[键入文字]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其在文艺学、哲学及思想史领域所受到的关注比在文学研究领域似乎更为普遍一些。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
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专章探讨了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并在与西欧审美主义的对照中指出中国审美主义话语具有的双重冲突症候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中西思想理念冲突。
张辉的《审美现代性批判》重点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在界定审美现代性的前提下,探讨了中国审美思想现代化过程中期待视野的不同形式、审美独立与现代性以及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结构诸多问题。
杨春时考察了审美现代性在中国的成长过程,他认为审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超越与否定,并指出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感性与理性形式对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积极作用。
周宪从审美的表意实践角度深入讨论了审美现代性对世俗的救赎、拒绝平庸、对歧义的宽容、审美反思性等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功能,进而分析了审美现代性自身的复杂特征和暧昧性。
吴晓东较早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他从反思现代性自身的理论预设人手,反省由线性的价值理念所导致的单一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重新回到原初的文学史图景以期揭示现代文学多元繁复的美学景观,并以沈从文、张爱玲的小说文本为例,分别从寓言诗学、意象化空间、挽歌情怀的角度剖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视阈与现代性问题的复杂关联。
周仁政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审美理想主义作为浪漫主义的逻辑延续,包含了消
1。
杨春时先生的美学思想历程
杨春时先生的美学思想历程李婷文(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中文系 厦门 361005) 摘要:杨春时先生是后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走出实践美学,建立了主体间性-超越论美学。
本文主要考察杨春时美学体系的共时和历时特征,并探寻该体系生发演变的逻辑和文化意义。
本文认为,历时层面上,从理论资源来看,杨春时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先后受到早期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现象学-存在论,以及中国古典文论的洗礼,走过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理论历程;共时层面上,他在2010年后建立审美现象学和现代性文化思想体系,这两个体系看似分立,实则贯通,见证着杨春时先生独特的求真与求善之道,并在建立中华美学的事业中实现求真与求善、自由与自然的合题。
对杨先生体系共时和历时方面的考察,有助于理解他对现代中国美学的意义。
关键词:杨春时;后实践美学;审美现象学;现代性;中华美学2017年初,我曾撰文评述杨春时先生的《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这是目前杨先生最重要也最艰深的一部专著。
①近两年后,杨先生思想的核心未曾改变,但产生了微妙的重要变化。
杨先生已年届古稀,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
但先生的一位老友说,先生的学业才刚刚开始。
这话听来蹊跷,但从杨先生本人及其美学走过的路径来看,却有其道理。
从硕士论文开始,先生就一直坚持“审美超越”和“自由的生存方式”的主张,但他的哲学—美学体系,直到2015年《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这本专著出版,才得以完整建立。
②如今,先生已经著作等身,在中国当代美学的谱系中自成一家。
从一般视角看去,这应是先生功成身退之时,但情况可能截然相反:先生的个人修行和学问,在古稀之年才接近自由,并开始探索自由真正的依据和根基,在几无前路可循、遍布萋萋荒草的莽原上踩出深深的脚印。
一、两个问题在杨先生的体系中,美学和文化研究是分立的两个领域,二者似乎无涉。
不少学者在公开或私下的场合表示,他们完全赞成先生关于现代性的文化思考,但对先生的美学体系却争议颇多;或者相反,他们反对先生的现代论,但对主体间性-超越论美学却推崇备至。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区别_古典主义在中国之现代命运及当下解读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区别_古典主义在中国之现代命运及当下解读摘要:作为20世纪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股被遮蔽于主流之外的古典主义,一度被学界有意无意地低视、排斥而迟迟未能得到人们的深层阐发与主导性的梳理而长期处于低沉、尘蔽、缺失的边缘化境遇遭际的现代命运,甚为遗憾。
实质上,古典主义无论是作为一股文艺思潮抑或是一种审美理想,它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建构中始终占有至为重要的一席之地。
由此看来,“古典主义在中国”此一被历史时代所低视的现代命题之内在意脉,显然亟待当下学界展开多元阈维度的综观、廓清、勾勒及更高视点的解读。
关键词:古典主义;20世纪中国文学;梁实秋:欧文,白璧德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3-0075-06一现代中国百年文学多元新思潮彼此兴衰交替、中西文化于“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互渗的印迹,无疑成为中国学界文坛特有的文学现象。
中国现代之“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反思诚然是近年敞开并渐趋勃兴探析与挖掘的隐性文化现象表征。
这也是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文艺创作审美理想在意识形态上倾重于“中道”思想的嬗变与昭示。
因此,极有必要对“古典主义在中国”这一曾因误读而被遮蔽的命题展开制高点的重新发现、释读与再认识。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美学审美理想与西方“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彼此互渗、相互杂揉。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古典主义”作为现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股不容忽视的文艺思潮及一种审美理想,诚然不是所谓的一抹辉煌的残照。
曾繁仁曾诚挚地疏证了新古典主义美学与启蒙主义美学作为古典型的美,有着共同的美学理想――和谐。
周来祥则诉求于现代社会文化建构中意蕴深厚之人文精神的重塑与凸现,认为“和谐精神”对点亮现代社会之社会整体及一切个体的美的不可缺失性。
刘绍瑾教授也以一种明朗的批评辨识力颇具暗示性地指出,宏观意义上的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价值建设,诚然要奠基于对那些通向现代的“古典”文化概念的拓展性清理。
朦胧诗的“哲学性”及“现代性”——以“我”的原点性和尺度性为视角
中外诗鴛歌研究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朦胧诗的“哲学性"及“现代性"——以“我”的原点性和尺度性为视角邓忠吴永强朦胧诗中第一人称代词“我”频现的语言现象,不仅是风格上的革新,更可以通达在原点和尺度这两个维度上对自我及自我与世界之关系的诗性诠释。
二者进一步分别体现出强烈的哲学意蕴:原点性体现自我的延续性与非延续性的矛盾统一;尺度性体现自我身体实践与语词言说在造物上的矛盾统一。
一、朦胧诗中“我”的原点性与尺度性第一人称“我”给朦胧诗带来了独特的哲学品格。
将其主语“我”的语义角色划分为:1.事件经历者;2.意愿的表达者;3.经历的回顾者;4.对自我的思考者;5.对他物的处置者。
“我”之后常常使用跟生物意义上的“我”语义融洽的谓语,但其后续诗句的语言结构则往往脱离这样的融洽性。
一是后续结构的语义搭配反常。
二是后续语言结构的语义呈现一定模糊性。
语义恰适性或直白性背后的认知基石在于把自我识解为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即受生物法则制约的行动者和感知者,这是朦胧诗中“我”的原点,也是朦胧诗中的“我”可以被解读和分析的起点;而语义的反常性或模糊性则将自我识解为社会构成与精神表征的自我,即社会关系的构建者、社会实践的经历者、精神的产生者和追求者等,这是“原点”的延伸,是朦胧诗中“我”超越生物属性的发展,是自我概念化的成熟与丰富。
朦胧诗的“我”则是在主流话语以外的“我”,是在主流话语短期内尚未获得诗人认同的情况下朦胧诗要刻画的“我”。
一言以蔽之,延续性自我指明了“我”的普遍性和表象性,而非延续性的自我揭示了“我”的多样性和深刻性。
“我”作为主语,体现出“我”能想、能感、能做几乎所有事件的能力,即“我”可以作为各种类型的施事,跨越不同的时间域和空间域而存在。
这就是“我”的尺度性的体现,反映出朦胧诗中的“我”在按照“我”的要求或是标准引入和描述客体。
朦胧诗的“造物”体现出西方造物哲学中关于身体和语言的重视:其一,身体是自然(生理)所造之物,同时又是通过其实践创造和改造自然之物。
【推荐下载】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键入文字]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社会和思想文化的急剧转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发现和认识。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现代文学的本质是否具有现代性的本质属性,对此问题的理解众说纷纭,下面我们将围绕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等作家,从两个方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杨春时、宋剑华在《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上发表了《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就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是近代性抑或现代性?该文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本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不应当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因为其不具备现代性,而只有近代性。
他们抛开中国文学作为个体的历史现实,而放眼整个世界的文学史划分,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完成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转型,它以类似于近代文学的主题而选择对国家、民族、阶级命运的关注为主题,而偏离了属于关注个体精神归宿的现代文学主题,因此应属于世界近代文学范围。
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他们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认为以西方文学史固有模式来框定中国文学,这正是背离了中国的实际。
1。
杨春时:现代民族国家与新古典主义
杨春时: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国新古典主义(载《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关于革命文学(包括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和建国以后至“文革”时期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思潮的性质问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敏感而又不清楚的问题。
显然,把革命文学定性为革命现实主义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看作现实主义的高级形式)的传统说法并不合适,已经不为学术界所认同。
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新古典主义的观点[1],但是,当时对新古典主义的理论阐释还不到位,对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有所欠缺。
今天,我将运用现代性理论,从现代民族国家与新古典主义的关系的角度对此加以阐释和论证,以期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这个重要文学思潮的认识。
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
什么是现代性呢?简言之,就是使现代社会成为可能的东西。
现代性的核心是现代理性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正是现代性的发生和发展使文学具有了自觉性,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思潮,如回应现代性、呼吁理性精神的启蒙主义、反抗理性桎梏和城市文明束缚的浪漫主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黑暗、堕落的现实主义以及全面抗议现代性导致的异化的现代主义等。
那么,古典主义是什么?古典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政治形式——现代民族国家的回应。
那么什么是现代民族国家呢?吉登斯的定义是:“民族-国家存在于由他民族-国家所组成的联合体之中,它是统治的一系列制度模式,它对业已划定边界(国界)的领土实施行政垄断,它的统治靠法律以及对内外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
”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性催生的和赖以存在的政治实体,它相对于朝代国家而言。
传统国家是朝代国家,其合法性在于神意,君主不是以民族代表的身份而是以神的名义进行统治。
现代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在于民意,国家是以民族利益代表的身份进行统治,这是理性精神在政治领域的实现。
现代民族国家的充分形式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其前身或初级形式是被吉登斯称为“绝对主义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国家。
现代性与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性与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杨春时
【期刊名称】《中文自学指导》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 一.新时期文学主潮的启蒙主义性质rn新时期文学主潮是启蒙主义的,这一点,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多数学者虽然肯定新时期文学具有启蒙主义的思想倾向,但他们只是把启蒙主义当作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而不是当作一种文学思潮,这种情况与对五四文学的定性是一致的.
【总页数】6页(P8-13)
【作者】杨春时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 [J], 徐向昱
2.启蒙价值的命运——新时期文学思潮嬗变的一种思考 [J], 许丽
3.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思潮史——评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 [J], 梁冬华
4.人文主义、启蒙主义是文学思潮吗? [J], 富扬
5.激流之下有暗礁——关于“新时期”初期启蒙文学思潮的反思 [J], 张光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连续性文本杨春时《审美现代性与大众审美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什么是审美现代性呢?如果简单地望文生义地推论,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这样的解答: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是一致的,是审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现代性特征。
事实并非如此。
审美作为超越的、白由的活动,并不肯定现实,并不与现实相一致,而是超越现实,甚至否定现实,审美的自由品格和超越本质存在于审美与现实的差异之中。
同理,审美现代性也不是现代性的肯定形式,而是对现代性的超越甚至否定。
这就是说,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并不一致,它是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力量,它使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着反思能力和超越品格,不至于丧失自觉性而成为盲目的存在。
由于现代性具有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审美现代性同样体现为感性和超感性两种形式。
审美现代性的感性形式体现于大众审美文化中。
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大众审美文化兴起,它包括通俗文学、流行艺术、大众化的影视作品,也包括商业化的产品设计和包装、时装、广告,等等。
大众审美文化作为感性审美现代性,具有两重性,一为与感性现代性之间的契合性、亲和性;一为对感性现代性的差异性、超越性。
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迎合了现代消费主义浪潮,借助市场经济,使自己商品化,成为物质享乐的助力。
最终,也就成为现代性的战利品,丧失了自己的超越品格。
另一方面,大众审美文化还具有审美属性。
审美属性使大众审美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物质主义,使物质消费带有某种精神性;一定程度上克服感性现代性的鄙俗性,使低俗文化品质有所提升。
总之,大众审英文化的两重性始终存在,二者相反相成,构成感性审美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的超感性形式是精英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不同于大众审美文化,它是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术,以及其他高雅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
现代性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进步,同时也导致生存危机。
科学主义以对自然的征服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并且带来技术对人的统治(技术异化),从而威胁人的自由;人本主义确立了人的主体性,肯定了人的价值,但是也导致个休生存根据的丧失、生存意义的迷惘。
专题研讨: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特邀主持人:杨春时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东南学术
页码: 38-38页
主题词: 文学思潮;杨春时;专题研讨;主持人;现代性;五四;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美学;政府特殊津贴;专业带头人
摘要:杨春时,男,1948年11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1982年吉林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为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美学学会会长、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以及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
现代性空间与审美乌托邦
现代性空间与审美乌托邦
杨春时
【期刊名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1(048)001
【摘要】空间是存在的维度之一,是我与世界之间的共在结构.现实空间是生存的结构,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分离、对立.空间现代性突出了生存的困境,造成了人与世界的对立.而审美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对时间距离的跨越,也体现在对空间障碍的跨越.审美以想象力与同情的结合,突破了现实空间,进入了自由的审美空间.这意味着实现了主体间性,恢复了本真的存在.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要求审美乌托邦.只有审美乌托邦,才超越现实空间,展开自由的空间,从而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
【总页数】8页(P145-152)
【作者】杨春时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作为乌托邦空间的文本及其阐释——审美现代性话语谱系中的詹姆逊
2.现代性铁笼中"生活与艺术的乌托邦"——读《现代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
3.\"审美乌托邦\":《店员》和《人性的污点》中的空间理想
4.从审美乌托邦到异托邦:当代西方空间理论的美学变奏
5.从乌托邦到异托邦——酒吧空间的后现代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2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22009 (总第192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192论中国现代性杨春时(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摘 要: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三个层面。
中国现代性存在着感性现代性不足、理性现代性片面和反思现代性薄弱的结构性缺陷。
同时,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之间存在着冲突,致使现代性发展受阻。
中国现代性具有未完成性,因此当前还要坚持启蒙主义,不能认同后殖民主义理论。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启蒙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9)02-0005-07现代性在中国的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问题,一直是颇多争议的问题。
特别是当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启蒙主义与“新左派”有根本的对立,其理论根源就在于对中国现代性的阐释不同。
本文就中国现代性做出论证,以反驳“新左派”的现代性理论。
一、中国现代性的结构性缺陷现代性作为现代的本质,一般认为区分为社会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
我认为,更准确的是,其中社会现代性又分为感性现代性和理性现代性。
这样,现代性就具有三个层面:感性层面、理性层面和反思—超越层面,也就是说存在着感性现代性、理性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
人类精神的分化是现代性的历史过程。
欧洲传统社会(中世纪)是由神学统治世俗的时代,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受到神学的压制,处于隐匿不彰的状态。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宗教统治瓦解,神圣与世俗分离,感性和理性也冲破宗教蒙昧而独立,同时也产生了对感性和理性的反思和超越(哲学、艺术等)。
这就是韦伯所说的“祛魅”和“诸神不和”,现代性由此发生。
在现代性的感性层面上,存在着被释放出来的人类生存欲望,它获得合法性,成为现代化的深层动力。
人的欲望的解放必然体现到理性层面上来,被理性所肯定和规范,现代性也就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形成理性现代性。
理性包括科学精神(工具理性)和人文精神(价值理性)。
对社会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又形成反思现代性。
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具有神性,它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也收稿日期:2009-01-30作者简介:杨春时,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厦门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并追求终极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就有了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
这就是说,现代性还存在着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层面,包括哲学现代性、审美和艺术现代性等,它们制约着感性—理性层面的现代性,并负起了在现代性重压下恢复人的自由的责任。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完整的现代性,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层面,现代性的表述都是不完整的。
首先必须确定,现代性是一种历史的趋向,中国现代性是从西方引进的,同时又被中国化了,它在具有现代性的一般性质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如果说西方现代性是“脱神入俗”的话,那么中国的现代性则是“脱圣入俗”。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性质,它未发生超验的形上层面与经验的形下层面的分化。
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落;五四新文化运动自觉地以西方现代性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剧了传统文化的瓦解,从而诞生了中国的现代性。
中国文化失去了圣化的品格,沦落为凡俗文化。
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传统变成了天人二分和体用分离,有了感性和理性的对立,同时也产生了超越的冲动。
中国现代性也就分化为感性、理性和超越性的层面。
但它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首先是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
中国感性现代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非常薄弱。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感性层面的现代性并没有突出地体现为感性欲望的解放。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性化倾向,理性传统对感性的压抑也延续到对感性现代性的排斥。
同时,中国文化对感性欲望的禁锢与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不同,它虽然强调以理性节制感性,重义利之辨,但又讲求中庸之道,承认“食色,性也”,给感性留下一定的空间。
因此,这是一种软性的禁锢。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性,感性现代性的反弹就不如西方那么强烈。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主要是出于新民救国的需要,因此一开始就注重引进理性现代性(科学、民主),而不是感性现代性。
虽然五四也有个性解放的呼声,但主要体现在理性领域,没有出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感性欲望泛滥的局面。
在传统理性(如重义轻利)和现代理性的双重压制下,中国经济自由主义始终没有得到合法化,也说明了感性现代性的萎缩。
通俗文学是感性现代性的产物,但五四前后,中国通俗文学(如黑幕小说、鸳鸯蝴蝶派等)没有获得合法性,受到启蒙主义的排斥和批判。
这表明感性现代性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理性现代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根基不深。
中国现代性的理性层面就是五四引进的科学(工具理性)和民主(价值理性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但它与西方也有所不同。
由于感性欲望没有充分解放,因此工具理性的动力不足,科学精神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虽然五四时期科学主义一度建立了权威,但这个科学主要不是指向自然科学,而是指向社会科学;不是一种科学精神,而是某种科学的结论。
在接触西方现代科学的一开始,中国就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当作现代科学的代表,而且由于对进化论的偏颇理解,科学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救亡图存的理论。
在五四退潮后,由于意识形态被当作科学接受,科学主义很快就转换为意识形态主义。
在五四以后的革命进程中,不是科学精神而是意识形态主义成为主导。
此外,就价值理性而言,基于集体怨恨心态,不是自由而是平等成为基本的现代性诉求,从而导致价值理性的偏失。
中国革命接受了卢梭的平等理念,而舍弃了自由理念,采用了法、俄革命的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制度。
建国后,本应重建和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尤其应重视人的自由,但意识形态主义的惯性和平等理念的影响阻碍了这种现代性建设,而且形成了“左”的思潮,成为现代性建设的反动力量。
“文革”是这种倾向的极端化表现,是现代性的全面反动。
中国现代性也有反思—超越层面,但这个层面的现代性建设,却非常薄弱。
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形上领域与形下领域没有分离,儒教本身既是一种道德体系,又具有形上意义(宗教和哲学)。
中国的启蒙运动引进了现代性,瓦解了这种圣俗一体的文化结构,产生了“脱圣入俗”的结果。
五四打倒孔子的权威,消除了传统文化的圣化光圈,在批判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内涵的同时,也取消了中国文化的超越功能。
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但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仅限于科学和民主这样形下层面的文化,西方的宗教和哲学以及审美文化等形上层面的文化则被忽略甚至被拒斥。
因此中国现代性一开始就具有片面性,存在形上领域缺失的问题。
五四对宗教持批判态度,把它与迷信等同,抹杀了它的形上意义和信仰的合法性。
1922年,五四主将们发动了一场反宗教运动,使用的武器仍然是科学。
这是以经验反对超验、以知识反对信仰的运动,它导致信仰的缺乏,从而为意识形态的信仰化创造了条件。
五四不重视形上哲学,因为它不能直接发挥启蒙作用;更由于科学主义的霸权,形上哲学受到排斥。
被引进提倡的是带有实用主义倾向的杜威的实验主义和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
1923年发生了“科玄论战”。
这场论战表面上是进步与保守之争,实际上也是科学能否取代哲学的论争。
这场论战以“科学神”战胜“玄学鬼”而告终,表明形上哲学在中国的缺席。
这导致了意识形态的绝对霸权,并在以后发生偏执化。
五四对现代文学的引进和建设也着眼于理性启蒙作用,忽视文学的审美超越品格。
五四后的“革命文学”运动更接受了苏俄的文学思想,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忽视文学的超越性。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就止于争取现代性(启蒙主义文学)和表达现代民族国家意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反思现代性性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弱小、边缘化。
这意味着文学放弃了现代性批判的超越功能。
中国现代性正是由于缺乏形上层面而片面化,最后导致现代性的自我否定,因为它丧失了对意识形态的反思、批判能力,导致意识形态的绝对统治;它失去了对现实的超越功能,使人们丧失了自由的意识。
更严重的是,片面的现代性并没有消除现代人的形上冲动,反而把这种冲动引向意识形态狂热。
由于人们的形上冲动失去了正常的实现途径,就只能以反常的途径实现。
五四以后,苏俄的革命意识形态被接受,这是由于它适应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需要,同时也由于它包含着某种终极追求,即建立人间天堂的理想,从而成为一种信仰。
这就构成了新的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文化。
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著文道:布尔什维主义“在今日的俄国,有一种宗教的权威,成为一种群众的运动。
岂但今日的俄国,二十世纪的世界,恐怕也不免为这种宗教的权威所支配,为这种群众的运动所风靡”。
[1]正是革命意识形态的信仰化,才引导和发动广大群众包括知识分子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并获得了胜利。
同时,意识形态化也由于失去了反思和超越的制约力量而导致偏执化,这在建国后突显出来,形成“左”的思潮,引发了“文革”运动。
“文革”结束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这个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建设现代性。
在感性层面上建设现代性,包括在经济上确认个体的权利,确立市场经济。
在理性层面上建设现代性,就必须重新举起科学、民主的旗帜。
在反思—超越层面建设现代性,意味着哲学、文学、艺术等的现代转型,为人们提供终极价值。
二、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冲突现代性是现代的本质,而现代本身就包含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内容。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包含着“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
[2]现代民族国家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王朝国家。
欧洲中世纪建立了许多王朝国家,它并不是建立在民族地域、民族经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是民族共同体,而只代表君主、贵族、教会利益,它的合法性根据是神意。
近代兴起了民族国家,它建立在民族地域、民族经济、民族文化基础上,成为民族共同体,代表了民族利益,它的合法性根据是民族公意。
这只有在资本主义关系发展下的市民社会才有可能。
中国传统社会也是王朝国家,虽然它是以汉族为主体形成的,但不能算作现代民族国家。
它以天命的名义进行统治,是一人一姓之天下,而非民族的国家。
而且,在华夏中心主义世界观支配下,中国就是世界,其他国家只是“四夷”。
总之,民族国家观念没有形成,民族意识尚未觉醒;中国人尚未发现世界,因而也没有了解自身。
无论西方还是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欧洲,先是王权摆脱教会控制,消除贵族领主的割据,形成中央集权的独立民族国家,这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然后才有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推翻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现代民族国家。
吉登斯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是被称为“绝对主义国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如法国路易十四王朝):“在绝对主义(absolutist)国家中,我们发现了与传统国家这一形态的断裂,这预示着继之而来的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