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复习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f41a1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4.png)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绪论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填空)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果蝇、线虫、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
第一篇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分化: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细胞分化。
2、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特化;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决定。
(特化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决定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3、(简答)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定型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种通过胞质隔离实现,第二种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1)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因为整体胚胎好像是由能自我分化的各部分组合而成,也称自主型发育。
(2)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互相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相互作用开始前,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成为“有条件特化”或“渐进特化”或“依赖型特化”,因为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与其邻近的细胞或组织。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77821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56.png)
第一章调整型发育:卵子中决定器官形成的物质是可以经过调整而改变的,某一部分被去除或重新排列后,剩余的胚胎可通过调整而发育为正常的胚胎。
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发展到配子的发生和形成;受精过程;细胞分化及形态形成,包括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群如何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及空间关系有序地重新配置、特化、进而产生出各种细胞类型,最终器官表型特征的出现和特殊功能的建立;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控制与调节,基因型和表型表达之间的因果关系;发育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外界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其中细胞分化是发育生物学中的核心问题。
发育生物学是一门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学科,有关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等过程的研究是动、植物人工繁殖、遗传育种、动物胚胎与生殖工程等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有关细胞分化机理、基因表达调控与形态模式形成及生物功能的关系研究,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如癌症的防治)以及器官与组织培养等新兴的医学产业工程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因工程发展为成熟的实用技术的基础。
第二章在胚胎发育初期生殖细胞就已经决定的动物,生殖细胞来源于其前体原生殖细胞。
这些原生殖细胞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腺原基生殖嵴才能分化成为生殖细胞。
生殖质是卵质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生殖质逐渐地被分配到一定的细胞中,这些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成为原生殖细胞。
精子发生:PGCs一旦到达雄性胚胎的生殖腺原基就进入性索,在此停留直到成熟。
在成熟过程中,性索发育为曲精小管,其上皮细胞分化为支持细胞。
精子发生过程在支持细胞的凹陷中进行。
精子细胞必须经过分化才能变为成熟的精子。
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从分子水平、亚显微水平和细胞水平来研究分析生物体从和的发生、、发育、生长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及其机理。
2.正向遗传学研究策略是指;而反向遗传学研究策略是。
3. 生物发育的核心问题是。
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e9b71603d8ce2f00662370.png)
文春根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形成素或胞质决定子,存在于卵细胞质中的特殊物质,能够制定细胞朝一定方向分化,形成特定组织结构。
2、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3、初级神经胚形成:原肠胚的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这个关键的诱导作用,传统地被称为初级胚胎诱导。
4、卵裂:从受精卵到囊胚阶段的细胞分裂,是一系列的有丝分裂,在卵裂过程中,细胞质没有增加,受精卵的细胞质被分配到越来越小的卵裂球之中,卵裂过程中,并没有生长的时期,相邻的两次卵裂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从而使细胞质与细胞核的比率越来越小。
5、ZP3:称为透明带蛋白,它与ZP1、ZP2以网状的骨架结构存在于透明带中,ZP3能结合精子,并引发顶体反应。
6、多线染色体:分裂间期形成的染色体,由于复制多次而没有分离其复制产物,许多染色线集合在一个染色体中,同时由于染色线折叠形成带与间带很明显区别的结构(2分)。
7、拟常染色体:含有与X染色体共有的DNA序列(1分),这使它能在有丝分裂期间与X染色体配对(1分)。
8、乌尔夫氏再生:将成体蝾螈晶状体除去后(1分),可以从虹膜背缘再生出新的晶状体。
9、阈值:变态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事件的相互协调,协调变态的工具好象是产生不同的特异影响需要不同数量的激素(2分)。
10、Bohr 效应:多数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显示出与氧的结合随pH的升高而增加11、原肠作用: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12、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穿透卵子透明带能力的生理过程,是精子在受精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
13、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4、原条:鸟类和哺乳类原肠胚形成中的结构,由上胚层中预定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过原条进入胚胎内部,胚胎形成了三胚层,原条最终消失。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29d800ba1aa8114531d90c.png)
一、名词解释1、发育动物学: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到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
2、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
3、定型:细胞分化在表现出明显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发生隐性变化,使细胞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过程。
4、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5、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渐进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6、形态发生决定子:自主特化裂球含有特定的细胞质,其中具有影响细胞发育命运的分子。
7、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从简单、原始的状态到复杂和异样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8、信号转导:靶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细胞外信号9、生殖质:是卵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分子,并把细胞外信号分子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过程。
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
10、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
11、顶体反应:是指精子获能后,与卵相遇时,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
12、透明带反应:哺乳动物不形成受精膜,但皮质颗粒中释放的酶对透明带中的精子受体分子进行修饰,使之丧失与精子结合的能力,因此,称为透明带反应。
13、精子发生:是指由前体原生殖细胞发育到精原细胞,再到成熟精子并排出体外的过程。
发生过程在支持细胞的深凹处。
14、卵子发生:是指由原始生殖细胞发育成卵原细胞,再由卵原细胞发育为成熟卵子的整个过程。
15、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处于卵裂期的细胞叫做卵裂球。
16、促成熟因子(MPF):由孕酮刺激产生并诱导恢复减数分裂的因子,是由两个亚单位(Cdc2和CyclinB)构成。
17、原肠作用:是指动物胚胎发育到囊胚后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细胞运动和细胞重排的形态发生运动。
发育生物学试题
![发育生物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115e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f.png)
发育生物学试题
1. 请解释发育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全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生物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遗传特征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调控机制。
2. 请简述胚胎发育的主要过程。
胚胎发育包括受精、卵裂、胚胎形成和器官形成四个主要过程。
在受精阶段,卵子和精子融合形成受精卵;卵裂阶段指受精卵发生多次有规律的细胞分裂;胚胎形成阶段是指受精卵经过囊胚、原肠胚、中胚、愈伤组织等多个阶段逐渐形成团块状和中心状胚胎;器官形成指胚胎逐渐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3. 请解释形态发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形态发生是指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影响形态发生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细胞分化和基因表达调控等。
4. 请说明遗传与环境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遗传和环境在生物发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遗传因素通过基因的传递决定了生物体的基本形态和功能,而环境因素则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等生物过程来影响生物个体的发育。
5. 请描述生长发育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及作用机制。
生长发育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类重要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这些激素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形态、生长速度和生殖发育等方面。
6. 请探讨发育生物学在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发育生物学在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通过对生物发育过程的深入了解,实现更准确的基因编辑、生物改造、新品种选育等目标,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发育生物学复习
![发育生物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0e1c40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76.png)
发育⽣物学复习1. 后成说2. 嵌合型发育/调节性发育3. 诱导1. 动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与植物的主要差异?2. 发育的基本机制包括?3. 常见的模式⽣物有哪些?其主要特征为?1. ⽣殖质2. PGC1. 如何实验证明⽣殖质在细胞中的位置及对⽣殖的作⽤?2. 原始⽣殖细胞的两种发育潜能?3. 精卵发育过程?⼆者存在何种异同?4. 什么是精⼦形成?其涉及哪些主要事件?1. 趋化性2. ⽪层颗粒反应3. 乱激活1. 卵细胞内的主要⽣物成分?2. 受精过程?3. 单精⼊卵的机制?判断海鞘卵裂球命运在8-细胞期已经决定,原肠作⽤是形态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细胞之间的相互作⽤是胚胎发育最重要的核⼼问题。
√⽣殖腺对PGC的吸引没有种间特异性√⽂昌鱼、脊椎动物等的受精发⽣在第⼆次减数分裂中期√卵不仅能够吸引精⼦,还能控制何时吸引精⼦。
√卵裂的速度在卵黄含量低的⼀极快于卵黄含量⾼的⼀极√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团卵裂球的分离代表哺乳动物发育中的第⼀个分化事件√⼀个细胞是否成为胚胎细胞或者滋养层细胞,完全取决于致密化作⽤后细胞的位置是位于外周还是内部。
√卵裂细胞周期是由卵质调控的,调控双相周期的因⼦位于细胞质内。
√囊胚腔壁接触到原肠的位置最终形成⼝;√⼝和原肠最顶端形成⼀连续相通的消化管;√海胆作为后⼝动物,其胚孔最终形成肛门极叶含有控制D裂球特定分裂节奏、分裂⽅式以及中胚层分化所必需的中胚层形成决定√第⼀章绪论1.发育⽣物学:发育、发育特征及功能发育⽣物学:应⽤现代⽣物学技术研究⽣物⽣殖、⽣长和细胞分化等发育本质的科学。
个体发育(ontogeny):⾃配⼦发⽣、受精卵开始到形成成熟个体所经历的⼀系列变化过程系统发育(phylogeny):同⼀起源的⽣物群的形成历史。
发育的特征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发育有两个主要功能①产⽣细胞的多样性②通过繁殖产⽣新⼀代的个体,使世代连续。
2.发育⽣物学发展简史:先成论vs. 后成论;镶嵌vs. 调节Preformation: ⽣物个体的⼀切组成部分都早就存在于胚胎中,各个部分随着胚胎的发育⽽长⼤。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a84420976c66137ee061978.png)
发育生物学第一章、绪论1、发育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是生命现象的发展,是有机体以遗传信息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构建,是遗传信息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次序表达的结果。
特征:①、发育有严格的次序性②、发育不是个别基因的表达,而是众多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配合2、发育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机制(规律);基本过程:胚前发育两性配子胚胎发育受精→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胚后发育(变态)有些动物个体,如两栖类基本机制: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③、图式形成④、生长⑤、形态发生3、名称解释:图式形成;胚胎通过细胞活动建立其时空样式的过程,即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体现了发育的高度有序性4、先成论和后成论的核心内容;先成论:胚胎中的形态和结构预先已经存在,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结构仅仅是增大和展开而已。
后成论:胚胎是逐渐形成的。
5、基因型与表型的概念与关系;基因型:机体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所赋予的特性表型:机体在不同发育时期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化等特征关系:基因型决定表型,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6、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征有哪些?①、取材方便②、胚胎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③、可进行遗传学研究7、非洲爪蟾、鸡、小鼠和果蝇等模式生物的优缺点;①、非洲爪蟾:优点:性成熟短、取卵方便、卵体大、易于操作、抗感染力强、易于组织移植缺点:生命周期长、异源四倍体,不易于进行遗传学研究②、鸡:优点:鸡的胚胎发育与哺乳动物更接近、鸡胚在体外发育,相比哺乳动物更容易进行、实验研究手段成熟、鸡的基因测序已完成③、小鼠:优点: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相近,可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易繁殖和饲养,价廉,操作方便、繁殖不受季节影响、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学背景清楚、遗传学手段较完善、是唯一可以进行基因敲除实验的脊椎动物缺点:胚胎在母体内发育、胚胎个体小、实验操作难④、果蝇:优点:生命周期短、个体小易饲养、卵体大、发育速度快第二章、配子发生1、生殖细胞的起源;①、源自生殖质或类似性质物质的细胞②、源自体细胞2、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概念与特点;生殖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特化细胞特点: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其他的只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特点:仅能进行有丝分裂3、原生殖细胞(PGC)和生殖质的概念;原生殖细胞(PGC):胚胎发育初期能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PGC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嵴(生殖腺原基)才能分化成生殖细胞。
最新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整理
![最新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db5727650e52ea551898d0.png)
1.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2.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定型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时相。
3.特化: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了。
4.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了。
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
相比之下,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5.胞质隔离: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6.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
7.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细胞发育方向取决于细胞内特定的细胞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8.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细胞的发育方向取决于它与邻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9.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10.形态发生决定子性质:1.激活某些基因转录的物质2.mRNA11.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13.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14.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15.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通过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使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形成由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胚层构成的胚胎结构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7762f281c758f5f61f67bf.png)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到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既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的现象。
3、顶体反应:是指精子获能后,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卵相遇后,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具体地说,就是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4、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引导覆盖在其上面的神经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并脱离皮肤外胚层,形成中空神经管的过程。
5、卵质决定子:卵细胞质各区域的组分并不相同,卵裂使不同的胞质组分分割进入各卵裂细胞,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与休眠,从而使得分到不同决定子的卵裂细胞往不同方向分化。
6、图示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式形成7、卵裂:是指受精卵早期的快速的有丝分裂。
卵裂期一个细胞或细胞核不断地快速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细胞的过程叫做卵裂。
8、灰色新月: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子进入的方向旋转大约30º,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素而内层含有少量色素的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面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称为灰色新月。
9、镶嵌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特定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他就会形成如同其在整体胚胎中将会形成的结构一样的组织,而胚胎其余部分形成的组织会缺乏分离裂球所能产生的结构,两者恰好相补。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
10、调整型发育:对细胞进行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
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最终版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0e52fa2e3f5727a5e962eb.png)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2胞质定域: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3形态发生素:携带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相关信息的可扩散的物质。
形态发生素是决定细胞发育的基因表达产物,如果蝇中的合子基因。
4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细胞定型方式。
通过胞质隔离实现•5渐进特化:细胞的定型分化依赖于周围的细胞或组织。
同一种细胞可能因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环境中,命运不同;通过胚胎诱导实现.6紧密化:紧密化是哺乳动物与其它类型卵裂之间最关键的区别。
8细胞之前,分裂球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从8个卵裂球起,卵裂球开始重新排列。
8细胞之后突然紧密化,通过细胞连接形成致密的球体。
紧密化是哺乳动物发育中第一次分化(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分离)的外部条件。
7卵裂: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8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原肠形成期间,囊胚细胞彼此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动,重新占有新的位置,并形成由三胚层细胞构成的胚胎结构。
9原条:来自上胚层的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以及来自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所导致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10 sec on dary sex determi natio n: 次级性别决定:是指性腺之外的身体表型的决定,即第二性征。
雄性的阴茎、精囊、前列腺;雌性的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乳腺和常有性别特异的个体大小、声带软骨和肌肉系统。
11 Primary sex determination :初级性别决定。
指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的选择。
胚胎生殖腺的发育命运决定于其染色体组成,丫染色体的存在使生殖腺的体细胞发育为睾丸而非卵巢。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cef33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4.png)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发育生物学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发育系统:多细胞生物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成的有序构建程序。
2.p颗粒(生殖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卵裂时被分配到一定的细胞中,得到p颗粒的细胞将发育成原生殖细胞。
顶体:位于精子头部顶部的一种特殊囊泡,由高尔基体发育而来。
它含有与卵细胞结合过程中所需的重要酶。
4顶体反应:具有顶体结构的动物精子。
精子顶体在受精前与卵子接触时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5.向化因子:在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之后,可以分泌具物种特异性的向化因子,构成卵周特有的微环境。
6.快封闭反应:精子进入卵细胞触发细胞膜电位势迅速改变,引起膜外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融合的障碍。
7.慢封闭反应:结合到卵黄膜的精子,通过皮层的小泡破坏,发生皮层反应被移除,否则将导致多精入卵。
8.原肠胚:囊胚后,部分细胞迁移到囊胚内部,形成一个双胚层或三胚层的胚胎。
9.初级神经管:在脊索中胚层的诱导下,外胚层细胞增殖、下沉、对半折叠,顶部封闭并与表面组织分离,在脊索背侧沿体轴中线纵向形成神经管。
10.次级神经管:内陷的实心神经索通过内部腔裂的方式(包括细胞凋亡)形成管状结构,称为次级神经管。
11.长胚基模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无论是体节的形成还是随后的分化,如果果蝇的话,它们在胚胎的前后轴上基本同步。
12.短胚基模式:胚胎发育中除了尾端以外,中间体节的部分是以原基的形式首先出现在前部,然后原基从前向后不断依次分化出各体节来,如蚱蜢。
13.初级性别决定:指选择性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
14.次要性别决定:性附属器官、性特征和性行为的确立。
15.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是研究植物个体发育规律及其调控机理的学科。
16.侧器官:由分生组织形成的原基,然后由原基形成特定的形态结构而形成的单一侧结构。
17.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变异的过程。
18.远程控制:指内分泌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靶细胞,远距离诱导和控制细胞分化。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d3a4e2eefdc8d377ee32cb.png)
1. 定义: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调控机制。
3.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精卵识别精子与滤泡细胞、ZF和卵质膜在3个水平上独立的准确的相互作用。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水解酶与卵子的ZF蛋白相互作用,使精卵相互黏附,同时进行膜的合。
精子获能:精子在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是顶体反应的前奏。
受精的过程:卵母细胞成熟T精子获能T精卵识别T精子入卵T卵的激活T发育卵裂期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卵裂的主要特点包括:1. 分裂周期短;2. 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3. 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4. 卵裂常经历由均等裂向不均等裂变化。
第二章精子发生、选择题:()1.精子的顶体来自精子细胞的 _______ 。
A.生发泡;B.高尔基体;C.线粒体;D.疏松泡。
()2.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生精细胞A.发育不同步;B.位于生精小管的同一位置;接复合C.称为连体;D.组成一个滤泡。
()3.以下生精细胞中,哪一类是干细胞型精原细胞;型精原细胞; C.中间型精原细胞; D.精子细胞。
()4.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联会复合体在哪一阶段完全形成A. 细线期;B.偶线期;C.双线期;D.粗线期。
二、判断题:()1.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精子细胞的高尔基体全部变成顶体。
()2.哺乳动物精子的中心粒位于尾部。
()3.联会复合体在粗线期解体。
()4.在精子中,线粒体位于中段。
三、填空题:2. 在精子细胞的核______ 的过程中,核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
3. 生精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离不开______ 细胞。
5. 顶体中含有多种_______ 。
发育生物学资料
![发育生物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7465722192e45361066f567.png)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MPF:促成熟因子。
由孕酮产生并诱导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的因子。
2.同源异型框基因:可导致同源异型突变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型基因。
同源异型基因都具有同源异型框序列,但是含有同源异型框的基因除了同源异型基因之外,还有一些不产生同源异型现象的基因统称为同源异型框基因。
3. hnRNA:异质性核RNA,也称细胞核内前体RNA。
其特点是分子量比mRNA大,半衰期较短。
4.胚盾:脊椎动物局部卵裂胚胎的胚盘层表面上的未来胚胎形成的起始部位,由于多少有些肥厚和不透明,所以可与周边部分明显地区别开来。
在无羊膜类是以此为中心开始形成原肠,在爬行类系由此产生中胚层性脊索管,在鸟类和哺乳类则形成原条。
5.体节:当原条退化,神经褶开始向胚胎合拢时,轴旁中胚层被分割成一团团细胞块,称作体节。
6.母体效应基因:在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达,并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体效应基因。
7.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8.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割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9.顶外胚层嵴AER:在鸟类和哺乳类中胚层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
10.形态发生原:某些因子沿体轴的分布呈现一个浓度梯度,这些因子在每一局部的水平决定着这一区域的命运和反应。
由于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由局部细胞形成某种形态结构,具有这种性质的因子被称为形态发生原。
11. Nieuwkoop中心:初级胚胎诱导作用第一阶段即受精时,在精子入卵点对面的植物极裂球中,由于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质的混和导致裂球内部背部化决定子激活,这些含有已激活的背部决定子称为Nieuwkoop中心。
12.关联发育:胚胎一部分变化可以诱导另一部分发生变化,也就是不同模块之间发育具有相关性,这种现象称为关联发育。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7e6506a6c30c2259019e6c.png)
一:填空题1.各中胚层分区的发育命运:一、背面中央的脊索中胚层。
形成;二、背部体节中胚层。
形成和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细胞,并产生背部组织;三、居间中胚层,形成系统和管道;四、离脊索较远的侧板中胚层,形成系统的、体腔衬里、除肌肉外四肢所有中胚层成分以及胚胎外膜、头部间质。
2.脊索的功能:它是低等脊索动物的终身器官,在高等哺乳动物脊索是一个临时性结构具有诱导脊部形成和为早期胚胎提供完整的的作用;脊索发育命运:在生骨节形成之后,大的数脊索细胞将退化,死亡,而位于椎骨之间的脊索细胞的形成组织。
3.初级胚胎诱导的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发生在卵裂期,为胚层的形成和分区;第二阶段是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区域化。
4.胚胎诱导的感受性特性有特异性、异性、特异性、受遗传控制。
5.初级性别决定指由未分化的性腺发育为或是,与Y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及可能与常染色体或与X染色体相连的基因等有关。
6.干细胞的培养中,发现培养的ES细胞与培养的ES细胞在同等诱导条件下,其分化方向各不相同,印证了在胚胎发育中,不同胚胎区域或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新组织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
7.血管形成的两个过程包括由形成血管;血管的生长。
8.胚胎内胚层构建体内和两根管道的内表皮;是这两个管道在胚胎前端区域共有的一个腔室。
9.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最靠近管腔的一层为层,其内的细胞维持了分裂能力;由于停止有丝分裂的细胞不断向外迁移,形成层和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来源与层。
10.在脑的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脑泡,它们是脑、脑和脑。
11.体节将分化成三部分。
它们是节、节和节。
12.在鸡胚的羊膜发育过程中,先后形成羊膜褶、羊膜褶和羊膜褶。
13.胚胎细胞的起着“雕刻”器官形态结构的作用。
二:名词解释1.定向分化2.多潜能性3.细胞分化4.组织工程5.基因敲除6.发育7.克隆8.顶体反应9.雌原核10.卵子激活三:选择()1.以下观点哪一个不是先成论的观点?A.卵子里早就有了胚胎;B.精子里早就有了胚胎;C.发育是渐近的,新结构是逐渐出现的;D.胚胎中套着更小的胚胎。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5efb4efe4733687e21aa47.png)
绪论1、什么是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来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生命过程中发育机制的科学。
2、什么是个体发育?多细胞动物体从精卵发生、受精、发育、生长、成熟至衰老、死亡的生命周期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发育的机制。
3、胚胎学与发育生物学的区别:胚胎学发育生物学(1)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
发育过程中机制。
(2)受精到幼体出身。
生殖细胞到死亡。
(3)研究缺乏相应的内在联系。
研究内在联系。
4、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主要模式动物:线虫、果蝇、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
模式动物共同特点:取材方便;胚胎可操作性;可进行遗传学研究。
模式动物各有优点: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揭示特定物种的特点,还有助于动物发育的一些普遍规律和机制。
5、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方法:(1)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2)传统方法: 染料细胞(标记);组织移植;细胞移植。
(3)细胞核移植(4)组织切片:石蜡切片;冰冻切片。
6、分子生物学方法:(1)分离、鉴定与发育相关新基因的主要方法(3)基因表达的检测:检测发育过程中特异基因表达的mRNA和蛋白质。
(4)发育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基因敲除,RNA干扰。
第一章生殖细胞发生1、生殖质:卵母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的特殊细胞质,可被一定的染料(碱性)着色,有一定的形态结构.2、原始生殖细胞:含有特殊的细胞质(即生殖质)的细胞称原始生殖细胞.3、与原始生殖细胞形成、迁移相关的主要基因:germ cell-less(gcl)形成,Nanos迁移,vasa标签,oska, 定位,staufen等4、生殖嵴:在胚胎的消化管背部中央中胚层向上分出一条细胞带(即生殖嵴)5、生殖腺:原始生殖细胞迁入到生殖嵴共同构成生殖腺原基6、生殖细胞(卵子,精子)一般发生过程:A:原始生殖细胞(性别分化为精巢):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胞次级精母胞, 精子胞,,精子B: 原始生殖细胞(性别分化为卵巢):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胞,次级卵母胞. 卵子(极体)7、精子的一般结构: 形似蝌蚪, 分三部分: 头, 颈 ,尾8、哺乳动物的精子的亚微结构(1)头部:核:高度浓缩的染色质,核膜双层。
发育生物学复习要点
![发育生物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99269b6bec0975f465e2ef.png)
1、单精入卵,受精的专一性、唯一性怎么做到的2、卵裂,哺乳动物卵裂方式3、生殖细胞发生4、胚胎干细胞研究意义、定义5、附肢结构,AER,附肢起源,AER与他的关系6、发育的镶嵌型、调整型7、胚胎诱导的组织者、作用8、昆虫与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有什么不一样9、发育过程,发生、受精、卵裂、三胚层形成10、多利羊的形成19世纪80年代,Weismann就提出了关于细胞、染色体和基因与胚胎发育关系的理论。
他认为合子的细胞核含有大量特殊的信息物质——决定子(determinant),在卵裂的过程中这些决定子被不均匀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控制子细胞的发育命运。
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的异同点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统称为配子发生,都是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产生配子的过程。
概括起来,其共性主要有3点:(1)两者都涉及减数分裂;(2)两者都涉及广泛的形态学分化以利受精;(3)卵子与精子在受精未发生之前,都不能过长时间存活。
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统称为配子发生,都是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产生配子的过程。
概括起来,其共性主要有3点:(1)两者都涉及减数分裂;(2)两者都涉及广泛的形态学分化以利受精;(3)卵子与精子在受精未发生之前,都不能过长时间存活。
差异:(1)1个精原细胞经精子发生过程形成4个精子,而1个卵原细胞经卵子发生仅产生1个卵子。
(2)卵子发生耗时较长,卵子成熟是渐进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要被冻结很长时间。
1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子。
(3)精子成熟是快速的,精子的特化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由精子细胞变态成为精子这一较短的过程中。
单精入卵,受精的专一性、唯一性怎么做到的1. 快速阻碍多精入卵卵膜中存在离子通道,卵膜的快速阻碍多精入卵作用是通过改变自身膜电位形成的。
精子进入卵细胞触发细胞膜静息电位迅速去极化,引起膜外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融合的障碍。
2. 皮层颗粒反应多精受精快速阻碍机制中膜电位的变化时间非常短暂(1 min左右),不足以永久实现阻碍多精入卵。
发育生物学复习
![发育生物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10c27ed770bf78a6529543b.png)
发育生物学复习Chapter1绪论问答题1.基因表达的特点a.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启动或关闭b.基因表达的特异性,不同细胞所表达的基因种类不同c.基因表达可出现交叉性,同一家族的基因成员在不同组织细胞内表达d.组织细胞不同功能状态时基因呈不同表达状态2.控制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a.细胞内控制b.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3.细胞转型从哪三个方面调节胚胎发育a.器官形成:b.胚层分化:体壁内胚层和中胚层的分化,以及定形内胚层的形成有关c.神经系统分化:促进了背神经上皮细胞向神经管脊细胞的转化4.模式生物通常有哪几种,作用,意义模式生物:进化使得不同细胞生命具有同一性,一些有助于理解生命世界一般规律的,细胞数量更少,分布相对单一,变化易于观察的低阶物种条件:1.生理特征代表生物界某一大类群2.容易获得并在实验室内大量饲养、繁殖3.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与人类的相似性:1.与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同源性2.与人类发育过程的相近性3.与人类疾病发生的类似机制4.与人类对药物反应的接近程度经典模式生物:1.大肠杆菌首个原核模式生物-基因工程载体2.酿酒酵母首个真核模式生物-细胞周期3.拟南芥首选模式植物4.海胆首个动物模式生物-胚胎发育学5.秀丽隐杆线虫首个蠕虫模式生物细胞凋亡6.黑腹果蝇首个节肢动物模式生物现代遗传学7.非洲爪蟾首个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减数分裂8.小鼠首个哺乳类动物模式生物最常用5.发育中的六个主要过程1.细胞分裂2.模式建成:躯体轴线的制定与三个胚层的形成3.形态建成4.细胞分化5.生长胚胎在基本的pattern形成之后,其体积会显著增长6.细胞凋亡6.基因如何调控细胞行为1.蛋白编码基因调控的细胞行为2.microRNA调控的细胞行为3.表观遗传调控的细胞行为: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与甲基化,核小体重排,染色质重塑7.发育生物学常用技术1.细胞追踪:细胞染料标记,荧光染料标记,细胞移植2.细胞迁移:细胞移植3.突变体筛选:从自然突变体中分离鉴定控制发育的基因;人工正向遗传突变筛选分离鉴定控制发育的基因(化学诱变剂,外源DNA插入4.鉴定发育相关基因:基因芯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酵母双杂交,基因序列同源性克隆5.发育相关表观遗传研究:DNA甲基化表观遗传研究,组蛋白甲基化与乙酰化研究6.基因表达的检测:mRNA检测(microarray,WB,RT-PCR),蛋白质检测(WB),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报告基因示踪7.基因在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基因敲出法,异位表达法,过量表达法名词解释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生物科学重要的基础分支学科之一,研究内容是和许多其他学科内容相互渗透、错综联系,特别是和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关系最为紧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后成说2. 嵌合型发育/调节性发育3. 诱导1. 动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与植物的主要差异?2. 发育的基本机制包括?3. 常见的模式生物有哪些?其主要特征为?1. 生殖质2. PGC1. 如何实验证明生殖质在细胞中的位置及对生殖的作用?2. 原始生殖细胞的两种发育潜能?3. 精卵发育过程?二者存在何种异同?4. 什么是精子形成?其涉及哪些主要事件?1. 趋化性2. 皮层颗粒反应3. 乱激活1. 卵细胞内的主要生物成分?2. 受精过程?3. 单精入卵的机制?判断海鞘卵裂球命运在8-细胞期已经决定,原肠作用是形态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胚胎发育最重要的核心问题。
√生殖腺对PGC的吸引没有种间特异性√文昌鱼、脊椎动物等的受精发生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卵不仅能够吸引精子,还能控制何时吸引精子。
√卵裂的速度在卵黄含量低的一极快于卵黄含量高的一极√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团卵裂球的分离代表哺乳动物发育中的第一个分化事件√一个细胞是否成为胚胎细胞或者滋养层细胞,完全取决于致密化作用后细胞的位置是位于外周还是内部。
√卵裂细胞周期是由卵质调控的,调控双相周期的因子位于细胞质内。
√囊胚腔壁接触到原肠的位置最终形成口;√口和原肠最顶端形成一连续相通的消化管;√海胆作为后口动物,其胚孔最终形成肛门极叶含有控制D裂球特定分裂节奏、分裂方式以及中胚层分化所必需的中胚层形成决定√第一章绪论1.发育生物学:发育、发育特征及功能发育生物学: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生殖、生长和细胞分化等发育本质的科学。
个体发育(ontogeny):自配子发生、受精卵开始到形成成熟个体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系统发育(phylogeny):同一起源的生物群的形成历史。
发育的特征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发育有两个主要功能①产生细胞的多样性②通过繁殖产生新一代的个体,使世代连续。
2.发育生物学发展简史:先成论vs. 后成论;镶嵌vs. 调节Preformation: 生物个体的一切组成部分都早就存在于胚胎中,各个部分随着胚胎的发育而长大。
Epigenesis: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各种结构是逐渐形成的。
镶嵌型发育细胞的特征和命运是由卵裂是所获得的合子核信息早已预定的蛙半胚实验调节性发育胚胎具有在局部被排除或受损伤后仍正常发育的能力,即胚胎发育是可调节的海胆的发育实验诱导是一类组织与另一类组织的相互作用,前者称为诱导者,后者称为反应组织,诱导者可指令邻近反应组织的发育。
3.动物发育的基本过程1.胚前发育雌雄生殖细胞----两性配子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卵:雌性生殖细胞,较大,含有大量的卵黄植物极:卵黄相对多的一端动物极:卵黄相对少的一端2、胚胎发育(1)受精(fertilization)(2)卵裂(cleavage)(3)囊胚(blastulation)的形成(4)原肠胚:原肠作用(gastrulation)(5)胚层分化与器官形成3.胚后发育个体出生或胚胎孵化后的生长与发育,主要包括生长、衰老与死亡,在部分动物中还存在变态、再生等特殊发育现象4.发育的特征及基本机制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图式形成、形态发生、生长图式形成胚胎通过细胞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样式的建立,使结构得到高度有序的发育。
胚轴的形成细胞在不同胚层中的分配组织器官的形成5.模式生物:特征常见模式生物:线虫、果蝇、海胆、海鞘、文昌鱼、斑马鱼、非洲爪蟾、鸡、小鼠模式生物的特征:①取材方便(常见物种,易于养殖)②常年产卵,或可控制产卵,产卵数量多③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观察性(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较大、透明、坚硬)④胚胎发育周期短⑤进化地位特殊第二章生殖细胞发生6.生殖质与原生殖细胞:生殖质及功能对生殖细胞的分化有重要作用。
生殖质(germ plasm):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决定生殖细胞形成的特殊胞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生殖质逐渐被分配到一定的细胞中,这些细胞最终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PGC)。
7.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迁移过程及迁移后生殖细胞的发育潜能迁移进入生殖腺原基的原生殖细胞具备两种发育潜能第一种决定是生殖干细胞是进入减数分裂进行配子发生还是进行有丝分裂成为生殖干细胞。
第二种决定是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发育为卵子还是精子。
“雌雄同体动物----秀丽隐杆线虫8.精子发生:过程,精子形成(事件)一般分为5个阶段: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增殖期、初级精母细胞生长期、成熟分裂期和精子形成期。
从精子细胞到成熟精子的分化过程称为精子形成。
主要涉及5个主要事件:1. 顶体的形成:由高尔基体分泌的膜状结构覆盖在精子头部特化而成的小泡,叫作顶体。
顶体含有各种水解酶类。
实际上,顶体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
2. 鞭毛生长:由中心体基部的微管蛋白单体多聚化而成,负责精子运动3. 多余细胞质的排除4. 染色质浓缩和精核重构5. 线粒体环绕鞭毛基部形成环状。
9.卵子发生:过程动物卵子的发育和成熟过程包括: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第三章受精作用1.生殖细胞的结构:类型(精子获能)、结构精子的结构1、鞭毛型:哺乳动物2、无鞭毛型无脊椎动物精子一般比哺乳动物精子大卵子的结构蛋白质:mRNA 核糖体和tRNA 形态发生因子: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精子必须在若干生殖管道内发生精子膜等的一系列变化才能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趋化性:精子根据化学浓度梯度直接向卵子运动的现象。
2.受精过程:精卵识别:物种特异性的精子吸引和活化机制顶体反应海胆过程:1)顶体膜与精子膜的融合,顶体发生胞吐作用 2.。
顶体突起的延长作用:帮助精子通过胶膜和卵黄膜释放结合素,与卵黄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专一性)精卵结合卵黄膜上存在精子受体(结合素受体),这些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精卵融合:受精类型、多精受精阻止(早:膜电位、晚:皮层颗粒反应)卵子激活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称为卵激活,依靠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雌雄原核的形成及融合:线粒体基因一般认为是母源性的;用于有丝分裂中产生纺锤体的中心体都来源于精子的中心体。
3.受精后卵质的重排在卵裂过程中,胞质中含有的形态发生决定子分离到特定的细胞中去,最终导致特定基因被激活或被抑制,从而使不同的细胞获得不同的特性。
第四章卵裂卵裂(cleavage):受精卵形成后即不断分裂成较小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卵裂;卵裂所产生的子细胞称为卵裂球。
卵裂类型:卵裂类型及特征1)海鞘辐射型全卵裂、海胆不均等分裂。
、两栖类、不均等分裂。
鸟类的盘状偏裂鱼类的盘状偏裂昆虫的表面裂:特征:细胞核分裂后,细胞质并不立即发生分裂,因此形成含有许多细胞核的合胞体。
完全卵裂:卵黄相对较少(少黄卵、中黄卵)而分布均匀的卵,卵裂后整个卵子被完全分割,这种卵裂方式称为完全卵裂。
不完全卵裂(偏裂):卵黄多而集中的卵(端黄卵、中黄卵)受精后形成的合子卵裂时仅有一部分细胞质被分割,而卵黄部分不分裂,因而称为不完全卵裂。
2)影响因素①卵质中卵黄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②卵质中影响纺锤体形成时间及角度的因子3)重要概念及意义:致密化compaction:第三次卵裂形成8细胞阶段早期,卵裂球之间有足够空间成松散型排列。
8细胞后期,卵裂球突然挤在一起,卵裂球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形成一个紧密的细胞球体卵裂的机制①卵裂细胞周期调控——MPF——中期囊胚转换——细胞周期的变化规律体细胞的细胞周期能区分为4个阶段:复制前期(G1)、复制期(S)、分裂前期(G2)、分裂期(M)。
海胆没有G1期;在非洲爪蟾和果蝇的早期卵裂中均无G1和G2相。
中期囊胚转换果蝇、爪蟾等非哺乳类的早期受精卵呈转录抑制状态,经一系列快速分裂周期后,细胞分裂突然变慢,细胞分裂失去同步化,细胞表型发生变化,合子基因开始转录等现象②细胞质分裂:核分裂与质分裂的关系卵裂动力学过程机制总结:细胞核分裂:有丝分裂器的作用(微管)细胞质分裂: (1)细胞质分裂的结构基础是微丝.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2)星体决定分裂沟的位点;核质关系: 卵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是两个并行而又各自相对独立的过程第五章原肠作用1.原肠作用概述:卵裂后期囊胚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剧烈而又有序的运动①原肠胚及意义原肠胚:由三胚层细胞构成的胚胎结构意义:三胚层的形成为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奠定了基础②细胞运动机制:内陷、内卷、内移、分层、外包、其他(集中延伸)最常见的是内陷与外包同时进行,分层与内移相伴而行。
③两种类型细胞:表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表皮细胞:细胞与细胞间紧密连接成管状或片层状结构,局部或整个结构一起动。
间质细胞:细胞与细胞间松散相连,每个细胞为一个行动单元。
2.海胆的原肠作用①初级间质细胞内移:初级间质细胞?来源?机制?海胆从受精膜内孵化出来不久,囊胚的植物极板中央的细胞开始变的异常活跃,内表面变细并延长成为伪足。
之后这些细胞脱离表面单层细胞,进入囊胚腔,进入囊胚腔的这些细胞称为初级间质细胞海胆胚胎大约有64个初级间质细胞,全部来自于第4次不对称卵裂所形成的4个小裂球。
原肠作用中卵裂球的内移起因于所移动细胞与其周围相邻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结合形式的改变②早期原肠内陷:胚孔,机理——CSPG胚孔(blastopore):原肠在植物极的开口植物极内陷的双金属片模型透明层由内、外两个片层组成。
植物极板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贮存着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的分泌小泡。
SPG由分泌小泡分泌到透明层内层中,CSPG是一种吸水分子,吸水后使透明层内层膨胀,而透明层外层并不膨胀,导致透明层弯曲,相连的细胞层内陷。
稍后,植物极板相邻细胞运动产生的第二种力量更加速了这种内陷过程③晚期原肠内陷:细胞重排——集中延伸,次级间质细胞(附着靶位)3.鱼类的原肠作用:不完全卵裂④细胞运动性⑤胚层形成:胚环和胚盾,形成机制当斑马鱼胚盘细胞包绕一半的卵黄时,包被层四周边缘区开始加厚,该加厚区域称胚环下胚层形成两种可能机制:1、细胞内卷继而向动物极迁移形成的;2、由上胚层细胞内移后内移形成下胚层一旦形成后,上胚层和下胚层的深层细胞向胚胎预定背侧迁移,形成一个加厚的区域,称胚盾。
胚盾在功能上相当于两栖类的背唇4.两栖类的原肠作用⑥囊胚发育命运囊胚细胞的发育命运取决于细胞位于胚胎的表层还是深层。
非洲爪蟾的中胚层主要来源于深层细胞中,位于赤道区域表面细胞下面;外胚层和内胚层则来源于表面的表层细胞⑦原肠过程:内陷引发原肠——背唇(侧、腹)——卵黄栓——整个胚胎被外胚层包围内胚层细胞暴露在植物极外面,形成栓状,故部称为卵黄栓⑧胚轴建立:精子入卵点(Nieuwkoop中心)——背腹轴——胚孔位置确立正常情况下,由精子驱动的卵细胞内部细胞质重排能引起亚细胞因子的不对称分布。
受精卵内亚细胞因子的不对称分布产生背腹的区分,并最终将胚孔的位置确定在精子入卵点对面的一组植物极裂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