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原子时和协调时之差

合集下载

人工智能经典考试试题及答案20

人工智能经典考试试题及答案20

⼈⼯智能经典考试试题及答案20⼀、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AI的英⽂缩写是A)Automatic Intelligence B)Artifical IntelligenceC)Automatice Information D)Artifical Information2、反演归结(消解)证明定理时,若当前归结式是()时,则定理得证。

A)永真式B)包孕式(subsumed)C)空⼦句3、从已知事实出发,通过规则库求得结论的产⽣式系统的推理⽅式是A)正向推理B)反向推理C)双向推理4、语义⽹络表达知识时,有向弧AKO 链、ISA 链是⽤来表达节点知识的()。

A)⽆悖性B)可扩充性C)继承性5、(A→B)∧A => B是A)附加律B)拒收律C)假⾔推理D)US6、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A)祈使句B)疑问句C)感叹句D)陈述句7、仅个体变元被量化的谓词称为A)⼀阶谓词B)原⼦公式C)⼆阶谓词D)全称量词8、MGU是A)最⼀般合⼀B)最⼀般替换C)最⼀般谓词D)基替换9、1997年5⽉,著名的“⼈机⼤战”,最终计算机以3.5⽐2.5的总⽐分将世界国际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击败,这台计算机被称为()A)深蓝B)IBM C)深思D)蓝天10、下列不在⼈⼯智能系统的知识包含的4个要素中A)事实B)规则C)控制和元知识D)关系11、谓词逻辑下,⼦句, C1=L∨C1‘, C2= ? L∨C2‘,若σ是互补⽂字的(最⼀般)合⼀置换,则其归结式C=()A) C1’σ∨C2’σB)C1’∨C2’C)C1’σ∧C2’σD)C1’∧C2’12、或图通常称为A)框架⽹络B)语义图C)博亦图D)状态图13、不属于⼈⼯智能的学派是A)符号主义B)机会主义C)⾏为主义D)连接主义。

14、⼈⼯智能的含义最早由⼀位科学家于1950年提出,并且同时提出⼀个机器智能的测试模型,请问这个科学家是A)明斯基B).扎德C)图林D)冯.诺依曼15.要想让机器具有智能,必须让机器具有知识。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学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学案-新版

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问题导入什么是原子?原子有哪些特点?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特点有:(1)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于原子核内;(2)核的体积很小,约为整个原子体积的10-15,因此,原子内原子核外有较大空间;(3)原子内原子核的密度非常大,约为金属铀密度(18.07 g·cm-3)的5×10倍。

知识预览1.氢原子光谱是由具有特定_________、彼此分离的_________所组成,即为线状光谱。

2.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1)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__________运动,并且__________能量。

(2)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__________的能量(E),而且能量是__________的,即能量是“__________”的,不能任意连续变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

(3)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 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E j)时,才会__________能量。

3.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轨道的类型不同,__________也不同。

人们用小写的英文字母s、p、d、f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s轨道呈__________形,p轨道呈__________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

4.原子核外电子还有一种称为“__________”的运动。

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状态,通常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表示这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

5.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分布状况,人们常用小点的__________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

点__________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大;点__________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小。

这种形象地描述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大小的图形称为__________图。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结归纳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层划分为K<L<M<O<P<Q,对应电子层能量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较低者低优先排布原则.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简单例子的结构特点:(1)离子的电子排布:主族元素阳离子跟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相同,如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

阴离子更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相同:负氧离子,氟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

(2)等电子粒子(注意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10电子粒子:CH4、N-3、NH-2、NH3、NH+4、O-2、OH-、H2O、H3O+、F-、HF、Ne、Na+、Mg+2、Al+3等。

②18电子粒子:SiH4、P-3、PH3、S-2、HS-、H2S、Cl-、HCl、Ar、K+、Ca+2、PH+4等。

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③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阳离子有:Na+、NH+4、H3O+等;阴离子有:F-、OH-、NH-2;HS-、Cl-等。

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1H(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3)最外层电子总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Li、P(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He例外)(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①第2、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都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25(3)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A、Ⅱ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总数;相差的数分别为2,8,8,18,18,32②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Ⅶ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简答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简答
【18】问: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答:①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同晶粒的各滑移系的分切应力值相差很大。②它的变形不是孤立的和任意的,临近的晶粒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配合③多晶体的塑性具有不均匀性。
【19】问:对霍尔-佩奇公式可做如下说明?
答:在多晶体中,屈服强度是与滑移从先塑性变形的晶粒转移到相邻晶粒密切相关的,而这种转移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在已滑移晶粒晶界附近的位错塞积群所发生的应力集中能否激发相邻晶粒滑移系中的位错源,使其开动起来,从而进行协调性的多滑移。根据τ=nτ0的关系式,应力集中τ的大小决定于塞积群的位错数目n,n越大,则应力集中也越大。当外加应力和其他条件一定时,位错数目n是与引起塞积的障碍——晶界到位错源的距离成正比。晶粒越大,则这个距离越大,n也就越大,所以应力集中也越大;晶粒小,则n也小,应力集中也小,因此在同样外加应力下,大晶粒的位错塞积所造成的应力集中激发相邻晶粒发生塑性变形的机会比小晶粒要大的多。小晶粒的应力集中小,则需要再较大的外加应力下才能使相邻晶粒发生塑性变形。这就是为什么晶粒越细,屈服强度越高的主要原因。
【11】问:影响表面能的因素?
答:①外部介质的性质②裸露晶面的原子密度③晶体表面的曲率。此外,表面能的大小还与晶体的性质有关。
【12】问:金属的结晶形核要点?
答:①液态金属的结晶必须在过冷的液体中进行,液态金属的过冷度必须大于临界过冷度,经胚尺寸必须大于临界晶核半径rk。②rk值大小与晶核表面能成正比,与过冷度成反比。③形核既需要结构起伏,也需要能量起伏,二者皆是液体本身存在的自然现象。④晶核的形成过程是源自的扩散迁移过程,因此结晶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⑤在工业生产中,液体金属的凝固总是以非均匀形核方式进行。
【17】问:孪生的主要特点?
答:①孪生是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但孪生所需的临界切应力远远高于滑移时的临界切应力。②只有在滑移很难进行的条件下,晶体才发生孪生变形,如一些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金属滑移系少,在晶体取向不利于滑移时常以孪生方式进行塑性变形③孪生变形速度极快,常引起冲击波,并伴随声响。4由于孪晶的形成改变了晶体的位向,从而使其中某些原来位于不利取向的滑移系转变到有利于发生滑移的位置,可以激发进一步的滑移变形,使金属的变形能力得到提高。

协调世界时

协调世界时

协调世界时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协调世界时英文名称: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定义1:以国际制秒(SI)为基准,用正负闰秒的方法保持与世界时相差在一秒以内的一种时间。

所属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大地测量学(二级学科)定义2:以原子时为基准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其时刻与世界时时刻差不超过±0.9s。

所属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天体测量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协调世界时,又称世界统一时间,世界标准时间,国际协调时间,简称UTC。

它从英文“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法文“Temps Universel Cordonné”而来。

目录中国大陆采用ISO 8601-1988的《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1994)称之为国际协调时间。

中国台湾采用CNS 7648的《资料元及交换格式–资讯交换–日期及时间的表示法》(与ISO 8601类似)称之为世界统一时间。

协调世界时是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

编辑本段历史国际原子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纳秒,而世界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毫秒。

对于这种情况,一种称为协调世界时的折衷时标于1972年面世。

为确保协调世界时与世界时相差不会超过0.9秒,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会在协调世界时内加上正或负闰秒。

因此协调世界时与国际原子时之间会出现若干整数秒的差别。

位于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事务中央局负责决定何时加入闰秒。

编辑本段用处这套时间系统被应用于许多互联网和万维网的标准中,例如,网络时间协议就是协调世界时在互联网中使用的一种方式。

在军事中,协调世界时区会使用“Z”来表示。

又由于Z在无线电联络中使用“Zulu”作代称,协调世界时也会被称为"Zulu time"。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蒙古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西澳大利亚州的时间与UTC的时差均为+8,也就是UTC+8。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结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结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层划分为K<L<M<O<P<Q,对应电子层能量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较低者低优先排布原则.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简单例子的结构特点:(1)离子的电子排布:主族元素阳离子跟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一样,如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一样的。

阴离子更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一样:负氧离子,氟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一样的。

(2)等电子粒子(注意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10电子粒子:CH4、N-3、NH-2、NH3、NH+4、O-2、OH-、H2O、H3O+、F-、HF、Ne、Na+、Mg+2、Al+3等。

②18电子粒子:SiH4、P-3、PH3、S-2、HS-、H2S、Cl-、HCl、Ar、K+、Ca+2、PH+4等。

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③核外电子总数与质子总数均一样的阳离子有:Na+、NH+4、H3O+等;阴离子有:F-、OH-、NH-2; HS-、Cl-等。

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1H(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 Li、Na;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3)最外层电子总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5)最外层电子数是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Li、P(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He例外)(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①第2、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都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25(3)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A、Ⅱ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总数;相差的数分别为2,8,8,18,18,32②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Ⅶ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易错点01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1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1 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易错题【01】原子轨道与能级①第一能层(K)只有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第二能层(L)有s、p两种能级,有4个原子轨道;第三能层(M)有s、p、d三种能级,有9个原子轨道。

②同一能级的不同原子轨道具有相同的能量(如2p x、2p y、2p z的能量相同)。

③不同能层的同种原子轨道具有的能量随能层序数(n)增大而升高,如能量:1s<2s<3s 等。

易错题【02】核外电子排布式①能量最低原理:在构建基态原子时,电子将尽可能地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指的是电子填入后使整个原子能量达到最低的轨道。

②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简并轨道)在全满(p6、d10、f14)、半满(p3、d5、f7)或全空(p0、d0、f0)状态时,体系较稳定,体系的能量最低。

例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易错题【0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常见错误(1)在写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时,常出现以下错误:①(违反能量最低原理)②(违反泡利原理)③(违反洪特规则)④(违反洪特规则)(2)当出现d轨道时,虽然电子按n s、(n-1)d、n p的顺序填充,但在书写电子排布式时,仍把(n-1)d放在n s前,如Fe:1s22s22p63s23p63d64s2,而失电子时,却先失4s轨道上的电子,如Fe3+:1s22s22p63s23p63d5。

(3)注意比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简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的区别与联系。

如Cu 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3d104s1。

易错题【04】核外空间运动状态(1)判断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①判断依据: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种类数=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数。

②方法:先写出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结合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确定价电子轨道表示式,再确定电子占据轨道数,即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种类。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理解原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之间的递变规律,能利用递变规律比较原子(离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的相对大小。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原子半径、元素第一电离能递变规律的学习,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并能利用该认知模型解释元素性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一、原子半径1.原子半径的影响因素及递变规律(1)影响因素(2)递变规律①同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如:r(O2-)>r(F-)>r(Na+)>r(Mg2+) >r(Al3+)。

(2)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如:r(Li+)<r(Na+)<r(K+)<r(Rb+)<r(Cs +),r(O2-)<r(S2-)<r(Se2-)<r(Te2-)。

(3)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

例如:r(Cl-)>r(Cl),r(Fe)>r(Fe2+)>r(Fe3+)。

(4)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均不相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例如,比较r(K+)与r(Mg2+)可选r(Na+)为参照,r(K+)>r(Na+)>r(Mg2+)。

例1(2018·聊城二中高二月考)下列对原子半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对于第三周期元素,从钠到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各元素的原子半径总比其离子半径大D.阴离子的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阳离子的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考点】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题点】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的综合答案 C解析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增大,原子半径减小,A、B项正确;原子形成阳离子时,核外电子数减少,核外电子的排斥作用减小,故阳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而原子形成阴离子时,核外电子的排斥作用增大,阴离子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C项错误,D项正确。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参考答案材料科学基础第一次作业1.举例说明各种结合键的特点。

⑴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金属受力变形时不会破坏金属键,良好的延展性,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

⑵离子键: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以离子为结合单元,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正负离子静电引力强,熔点和硬度均较高。

常温时良好的绝缘性,高温熔融状态时,呈现离子导电性。

⑶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共用电子对,配位数比较小,结合牢固,具有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等特点,导电能力差。

⑷范德瓦耳斯力: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包括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结合较弱。

⑸氢键:极性分子键,存在于HF,H2O,NF3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尔斯力之间。

2.在立方晶体系的晶胞图中画出以下晶面和晶向:(1 0 2)、(1 1 -2)、(-2 1 -3),[1 1 0],[1 1 -1],[1 -2 0]和[-3 2 1]。

(213)3. 写出六方晶系的{1 1 -20},{1 0 -1 2}晶面族和<2 -1 -1 0>,<-1 0 1 1>晶向族中各等价晶面及等价晶向的具体指数。

{1120}的等价晶面:(1120)(2110)(1210)(1120)(2110)(1210){1012}的等价晶面:(1012)(1102)(0112)(1012)(1102)(0112) (1012)(1102)(0112)(1012)(1102)(0112)2110<>的等价晶向:[2110][1210][1120][2110][1210][1120]1011<>的等价晶向:[1011][1101][0111][0111][1101][1011][1011][1101][0111][0111][1101][1011]4立方点阵的某一晶面(hkl )的面间距为M /,其中M 为一正整数,为晶格常数。

弗兰克赫兹实验思考题

弗兰克赫兹实验思考题

1、夫兰克-赫兹实验中,发生什么过程导致U-I 曲线?玻尔原子模型理论指出:1. 原子只能处在一些不连续的稳定状态(定态)中,其中每一定态相应于一定的能量Ei(i=1, 2, 3, …m …n)。

2.当一个原子从某定态Em 跃迁到另一定态En 时,就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频率的大小决定于两定态之间的能量差En —Em ,并满足以下关系:h ν=En —Em式中普朗克常数h=6.63×10-34J ·s 。

原子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基态,当原子吸收电磁波或受到其他有足够能量的粒子碰撞而交换能量时,可由基态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

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临界能量。

当电子与原子碰撞时,如果电子能量小于临界能量,则发生弹性碰撞,电子碰撞前后能量不变,只改变运动方向。

如果电子动能大于临界能量,则发生非弹性碰撞,这时电子可把数值为△E=En —E1的能量交给原子(En 是原子激发态能量,E1是基态能量),其余能量仍由电子保留。

如初始能量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0的加速电场中运动,则电子可获得的能量为eU0;如果加速电压U0恰好使电子能量eU0等于原子的临界能量,即eU0=E2—E1,则U0称为第一激发电位,或临界电位。

测出这个电位差U0,就可求出原子的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E 2—E 1。

原子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的。

不久就会自动回到基态,并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放出以前所获得的能量,其频率可由关系式h ν=eU0求得。

在玻尔发表原子模型理论的第二年(1914),夫兰克(James Franck,1882—1964)和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参照勒纳德创造反向电压法,用慢电子与稀薄气体原子(Hg ;He )碰撞,经过反复试验,获得了图2的曲线。

实验原理如图3所示,在充氩的夫兰克-赫兹管中,电子由阴极K 发出,阴极K 和第一栅极G1之间的加速电压K G V 1 及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加速电压K G V 2使电图3 夫兰克-赫兹原理图子加速。

原子吸收光谱法-1

原子吸收光谱法-1
分析线.
2020/6/22
5. 背景干扰
背景干扰也是光谱干扰,主要指分 子吸与光散射造成光谱背景。分子吸收 是指在原子化过程中生成的分子对辐射 吸收,分子吸收是带光谱。光散射是指 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的固体颗粒使 光产生散射,造成透过光减小,吸收值 增加。
背景干扰,一般使吸收值增加。产生 正误差。
2020/6/22
3. 影响原子吸收谱线轮廓的主要因素
①. 自然宽度ΔυN
它与原子发生能级间路迂时激发态原子的有限寿命有关。 一般情况下约相当于10-4 Å
②. 多普勤(Doppler)宽度ΔυD
这是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引致的。故又称热 变宽。
D7.161070 T
M
2020/6/22
M的原子量, T 绝对温度,υ0谱线中频率 一般情况: ΔυD = 10-2 Å
2020/6/22
3.1概 述
1802年,发现原子吸收现象;1955年, Australia 物理学家Alan Walsh成功的将该 现象应用于了分析。60年代中期发展最快。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基于气态的基 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 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 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优点:绝对灵敏度高,检出 达10-12-10-14g 原子核化效率高 。
缺点:基体效应,背景大,化 学干扰多,重现性比火焰差。
2020/6/22 ⑶.低温原子核化器
3.3.4 单色器
比发射光谱简单
光谱通带: W = D·S
S-缝宽度(mm) 倒线色散率 D = dλ/dl
被测元素共振吸收线与干扰线近,选用 W要小,干扰线较远,可用大的W,一般 单色器色散率一定,仅调狭缝确定W。

长安大学GPS考试答案

长安大学GPS考试答案

长 安 大 学 ---- 学年第 学期期终考试试题(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 课程名称 GPS 原理与应用 考试日期 共4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用英文字母缩写填写答案也算正确)1、一般来说,空间大地测量包括(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或VLBI )、(激光测月,或LLR )和(卫星大地测量)三种技术。

2、GPS 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空间部分,或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设备部分,或GPS 接收机)。

3、二体问题意义下,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六个正常轨道参数分别是:(,轨道平面倾角)、(Ω,升交点赤经)、(,轨道椭圆长半径)、(e ,轨道椭圆离心率)、(ω,近升角距)和(τ,卫星通过近地点的时刻)。

i a 4、GPS 卫星信号包括(测距码)、(导航电文或D 码)和(载波)三种。

5、GPS 卫星的星历一般分为两种,它们分别是(预报星历,或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或精密星历)。

6、从误差来源分析,GPS 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与GPS 卫星有关的误差)、(与GPS 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和(与GPS 信号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7、大地测量中常用的三种高程系统分别是:(正高系统)、(正常高系统)和(大地高系统)。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能得分)1、ABC ;2、C ;3、BC ;4、ABCD ;5、ABC 。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表述出各名词的主要内容即可得分)1、章动:是指真北天极绕平北天极所作的顺时针椭圆运动。

椭圆形轨迹的长半径约9.2″,短半径约6.9″。

章动周期为18.6a,与岁差相比是一种短周期运动。

2、协调世界时:由于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变慢的趋势,近几十年来,世界时每年比原子时约慢1s ,两者之差逐年积累。

为了避免发播的原子时与世界时之间产生过大的偏差,所以,从1972年起便采用了一种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的时间系统,这种时间系统称为协调世界时(UTC),或简称协调时。

gps原理与应用模拟试卷-答案

gps原理与应用模拟试卷-答案

长 安 大 学 ---- 学年第 学期期终考试试题(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 课程名称 GPS 原理与应用 考试日期 共4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用英文字母缩写填写答案也算正确)1、一般来说,空间大地测量包括(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或VLBI )、(激光测月,或LLR )和(卫星大地测量)三种技术。

2、GPS 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空间部分,或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设备部分,或GPS 接收机)。

3、二体问题意义下,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六个正常轨道参数分别是:(,轨道平面倾角)、(Ω,升交点赤经)、(,轨道椭圆长半径)、(e ,轨道椭圆离心率)、(ω,近升角距)和(τ,卫星通过近地点的时刻)。

i a 4、GPS 卫星信号包括(测距码)、(导航电文或D 码)和(载波)三种。

5、GPS 卫星的星历一般分为两种,它们分别是(预报星历,或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或精密星历)。

6、从误差来源分析,GPS 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与GPS 卫星有关的误差)、(与GPS 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和(与GPS 信号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7、大地测量中常用的三种高程系统分别是:(正高系统)、(正常高系统)和(大地高系统)。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能得分)1、ABC ;2、C ;3、BC ;4、ABCD ;5、ABC 。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表述出各名词的主要内容即可得分)1、章动:是指真北天极绕平北天极所作的顺时针椭圆运动。

椭圆形轨迹的长半径约9.2″,短半径约6.9″。

章动周期为18.6a,与岁差相比是一种短周期运动。

2、协调世界时:由于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变慢的趋势,近几十年来,世界时每年比原子时约慢1s ,两者之差逐年积累。

为了避免发播的原子时与世界时之间产生过大的偏差,所以,从1972年起便采用了一种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的时间系统,这种时间系统称为协调世界时(UTC),或简称协调时。

原子时、协调世界时、闰秒

原子时、协调世界时、闰秒

原子时原子时:ATI(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以物质的原子内部发射的电磁振荡频率为基准的时间计量系统[1]。

原子时的初始历元规定为 1958年1月1日世界时0时,秒长定义为铯 -133 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

这是一种均匀的时间计量系统。

由于世界时存在不均匀性和历书时的测定精度低,1967年起,原子时已取代历书时作为基本时间计量系统。

原子时的秒长规定为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作为三大物理量的基本单位之一。

原子时由原子钟的读数给出。

国际计量局收集各国各实验室原子钟的比对和时号发播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建立国际原子时。

由原子钟(见天文时计)导出的时间叫原子时,简称AT。

它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的特征为依据。

原子时计量的基本单位是原子时秒。

它的定义是: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

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在海平面实现的上述原子时秒,规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

原子时起点定在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UT),即规定在这一瞬间原子时时刻与世界时刻重合。

但事后发现,在该瞬间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之差为0.0039秒。

这一差值就作为历史事实而保留下来。

在确定原子时起点之后,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世界时与原子时之间的时差便逐年积累。

根据原子时秒的定义,任何原子钟在确定起始历元后,都可以提供原子时。

由各实验室用足够精确的铯原子钟导出的原子时称为地方原子时。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多个国家的不同实验室分别建立了各自独立的地方原子时。

国际时间局比较、综合世界各地原子钟数据,最后确定的原子时,称为国际原子时,简称TAI。

TAI的起点是这样规定的:取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UT的瞬间作为同年同月同日0时0分0秒TAIs。

原理根据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子是按照不同电子排列顺序的能量差,也就是围绕在原子核周围不同电子层的能量差,来吸收或释放电磁能量的。

海船船员考试:时间系统的正确使用、识图

海船船员考试:时间系统的正确使用、识图

海船船员考试:时间系统的正确使用、识图1、单选(江南博哥)世界各国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具体执行的时间,称为()。

A.区时B.夏令时C.标准时D.法定时答案:D2、单选一船东行过日界线,同时另一船西行过日界线,过日界线后则两船()。

A.时间相同,日期相同B.时间不相同,日期相同C.时间相同,日期相差一天D.时间不相同,日期相差两天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单选船舶向东航行进入相邻时区,船钟一般应()。

A.拨快1hB.拨慢1hC.不拨D.指示世界时答案:A4、单选日界线原则上是(),考虑到行政区域有若干曲折。

A.0°经线B.时区边界线C.180°经线D.时区中线答案:C5、单选船舶向东航行进入相邻时区,船钟应()。

A.拨慢20minB.拨快20minC.拨快1hD.拨慢1h答案:C6、单选要了解某港口所采用的标准时可由()查得。

A.中版《航海天文历》B.天体高度方位表C.英版《无线电信号表》第二卷D.航海表答案:C7、单选 ; 船舶向东航行穿过日界线船钟应(),日期应()。

A.拨快1h;减少1dB.拨慢1h;增加1dC.不拨;增加1dD.不拨;减少1d答案:C8、单选船舶由西向东过日界线,船钟应()。

A.不拨B.拨快1hC.拨慢1hD.拨至和世界时一致答案:A9、单选船舶由东十二时区进入西十二时区船钟应()。

A.拨快1hB.拨慢1hC.不拨D.指示世界时答案:C10、单选世界各国标准时可由()查得。

A.中版《航海天文历》B.天体高度方位表C.英版《无线电信号表》第二卷D.航海表答案:C11、单选船舶向西航行穿过日界线船钟应(),日期应()。

A.拨快1h;减少1dB.拨慢1h;增加1dC.不拨;增加1dD.不拨;减少1d答案:C12、单选根据目的港地理位置的经度,是否可以判断该地所采用的标准时()。

A.可以B.不可以C.以上均对D.以上均错答案:B13、单选船舶航行在世界水域,船钟是指示该地区的区时还是该国的标准时,由()决定。

原子光谱项

原子光谱项

1P1 =(L=1,S=0: mL=-1/0/1; mS=0(含在1D2中)
(2)等价电子的光谱项
等价组态光谱项不能采用非等价组态光谱项的推求方 法,因为受pauli原理的限制,微观状态数大大减少,光谱 项推求的难度增大。例如n p 1m p 1组态的微观状态数有
C6 1C6 156 !!1!56 !!1!36种
L0,S0,J0 1 S 0
自由离子基谱项
• 同一电子组态中能量最低的光谱项称为基谱项, 基谱项可根据洪特规
则、鲍林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来确定:
– 具有最高的自旋多重态, 即S最大的谱项
– 当S相同时, L最大的谱项
• 根据这种原则, 我们直接可以写出基谱项, 方法是
– 尽可能在每条轨道上都安置一个电子, 以确保S最大
相互作用强于电子之间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相互作用
的情况。这种偶合方式一般用于原子序数大于30的较重的 元素。这种情况下,应首先将每个电子的l和s偶合起来求 出j,然后把每个电子的j偶合起来得J
j = l + s,l + s -1,……│ l - s│,J=∑j
2.1.3 原子光谱项的推求方法
n,l,m,ms
m=
-1
0
+1
电子排布 ↑↓
↑↓
↑↓
组态 s 2
p6
d 10
f 14
状态 1S0
1S0
1S0
1S0
闭壳层 (s2, p6, d10) 对 L , S 无贡献 (L0,S0)。
( n , l ) 确定一种组态,两个电子的 ( n l ) 相同时称为等价电子,( n l )
中两者有一不等者,则称为非等价电子。
小,能量低;电子多于半充满时,J大,能量低。

时间、时间间隔和时刻

时间、时间间隔和时刻
犬 十 分普 及 的 电 视 机 卜l以 看 到标 准 时 间 示 ,但 时 以 用 来 洲 {= l时 . 但 它 小 能 指 示 i 正 午 外 的 他时 l ¨除
问是哪里来的?什么是时间【 ? I 尼
1 什么是 时 间 时 间 是个 龉 本= ,但 是 个奇 怪 的 东 凹 。我 们 可 以 醺 }
夜 时分 ,这样 ,在 交通和 通讯 上会 造成 很大 的 困难 ,
为此 白1 8年 以后 ,大 多 数 国家共 同商 定采 用 以时区 84 我们 常 说 的 “ 间 ”有 两 个 含义 ,一个 是 “ 时 时 为单位 的标准 时 间。世界 各 时区 的标准 时 间和北 京时 刻 ”是指连 续流逝 的 时间 的某 一瞬 间 。另一个 是 “ 时 间的对照表如表2 所示
惯 于把 当地所 看到太 阳位 置 最高 时称 作 “ 中午 ”, 以
成 了第一 台铯 原子钟 。接着 ,氢 原子钟 和铷 原子钟 也
相 继 问世。从此钟表 的发 展进入 了崭新 的阶段, 由于利 用 了微观世 界的一些特性 , 使原子钟 的稳 定性和复现性
大大提高。17年, 95 铯原子钟 的准确度达到 了1 0 ×1 ,
的真太 阳 日加 以平 均 ,得 到平太 阳 日,将 平太 阳 日的
/ 40 8 地 球本 身。它 是利用 晶体 的 “ 电效应 ”制 成 的,其 1 6 0 作 为一秒 , 即平太 阳秒 ,也称天 文秒 ,其稳 定 压 稳 定性特别 好 ,每天 误差不 到01 . 毫秒 ,原来需要 利用 情 况 决 定 于 地 球 自转 的 变 化 。 这 个 定 义 一 直 用 到 地球 运动校 准 的守 时钟 ,反 过来 成 了研 究地球 运动 规 16 年 。而最新 的秒定 义是 “ 是铯一 一 13 90 秒 3 原子基态 律 的得力 工具 。直到 目前 ,高精度 的石 英钟和 千家 万 的 二 个 超 精 细 能 级 之 间 跃 迁 所 对 应 的 辐 射 的 12 3 7 0 户 都在使 用的采 用普通 晶体 振荡器 的石 英钟表 还在广 9 9 6 17 个 周 期 的延 续 时 间 ”。这 就 是我 们计 量上 泛使用 。 14 年制 成 了世 界上第 一 台氨分子 钟 ,15 年 制 99 95 用得最 多的原子秒 。 有 了宏观运 动定义 的天 文时和 微观运 动定 义的原 子时 ,又 有 了协调 二个 不 同时标 的协 调世 界时 ,我们 可 以用统 一 的时 间 了?不 !还不行 。太 阳每 天 东升西 落 ,从而 东边 比西 边更 早看 到太 阳,在 生活 中人 们 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