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快速掌握考核精要第九章德育
2013-2014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九章+德育
第九章德育◎本章重点1.识记德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
2.理解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3.运用德育模式展开德育实践活动。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小,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点的考查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本章需要注意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有:德育的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德育的基本模式等。
此外,德育过程的规律、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以及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等知识点也有出简答题的可能。
考生在复习时需重点掌握。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进入近代以来才出现的名词。
就西方而言,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
到19世纪中叶,斯宾塞发表《教育论》,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里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就我国来看,虽然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构成就是德育,但并无“德育”之名。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有学者认为,l902年《钦定学堂章程》最早使用“德育”一词①。
l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
在其影响之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要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②。
今天,尽管“德育”这个词耳熟能详,但不同的教育观对德育有不同的理解。
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德育的“德”是指品德。
狭义的品德是指道德品质,广义的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教育学 第9章 学校德育
第三节 学校德育的实施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4.实际锻炼法 指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得 到锻炼,从而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 要注意做到: 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实际锻炼,提出具体明确要求 并进行检查;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我锻炼; 要给学生以必要帮助,促使学生持之以恒,实现积 习成德。
一、德育过程及其认识 (二)德育过程的要素 构成德育过程的因素广泛而复杂,包括教育 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 方法、德育环境以及德育过程管理调控等。 其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 方法等四个因素,被称为德育过程的“结构 性”因素,简称德育要素。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 育 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第三节 学校德育的实施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 榜样示范法 3. 陶冶教育法 4. 实际锻炼法 5. 修养指导法 6. 品德评价法 7. 心理咨询法
第三节 学校德育的实施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理教育法 是指通过说理传道,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学生,从 而提高其思想觉悟的教育方法。 要求做到: 说理要民主平等,不能以强制方式迫使学生接受现成 结论。 说理不能无的放矢,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说理要有感染力。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与运用说理的方式,注意各种 方式的有机结合。
返回到上一级
第一节 学校德育概述
二、学校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一)目标
学校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 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 要求,亦即学校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的质量标准。
第一节 学校德育概述
(二)任务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 立场; 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 生活习惯。 这三个方面的任务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共 同服从于合格公民培养的需要。
7-教育学原理第九章、第十章
主讲老师:
教育学原理-德育
教育学原理-德育
也是一种教学, 德育原则,德 育方法
教育学原理-德育 第九章-德育
教育学原理-德育
—一、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1.广义的德育 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 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 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原理-德育
教育学原理-德育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 1.含义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 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 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知情意行相结合) 2.基本要求 (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2)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注重情绪和意志的调节作用)
教育学原理-德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含义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 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 为学生的品德。
2.基本要求 (1)尊重和信赖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教育学原理-德育
(五)因材施教 1.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 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德育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学原理-德育二、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要素(补充知识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学生、教师、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 其中,学生是德育过程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选 择、吸收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 主导作用。 德育内容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德育影响包括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它是德育过程得以实现的中介。
(完整版)教师考试高频考点:《教育学》之9大德育原则
教师考试高频考点:《教育学》之9大德育原则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戚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一、疏导原则1.基本涵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二、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1.基本涵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一原则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基本涵义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小学教育学》 - 第九章
《小学教育学》第九章德育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内涵与本质(一)德育的内涵广义的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而言的,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其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本质德育在教育中的特殊职能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它的特殊矛盾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的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之间的矛盾。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人的道德。
德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把社会的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并促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德育的功能(两大基本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儿童从一个自然有机体转变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是在学习、积累社会经验中形成、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是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过程。
而德育的核心作用就在于促进儿童习得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体系。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3、激发和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动力和重要条件。
德育则对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具有心理保健的功能。
一方面,通过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绝对化,情感上的偏激、孤傲或软弱,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另一方面,借助于德育进行思想疏导,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体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1、德育的政治功能(1)培养具有一定社会政治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发挥作用。
教师资格证第九章
• 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 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付诸行动三 部分。 • 3.简要评论 • 缺陷:将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这两个不 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作为该模式的理论基 础,让人费解和疑惑;“社会试验期” 理论不可靠。 • 启示:把学会关心作为德育的重要方面; 设计包含人际-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与 各学科的教学相结合。
第二节 德育过程
•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重点) •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 的规律 •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 以行。 •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 律(重要) •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德育过程
• • • • •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1)两化:内化和外化。 (2)两因:内因和外因。 (3)两教育: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4.学生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2009年考) • 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要求教育 者对学生要长期抓,反复抓;也要抓长 期,抓反复。
• 《生命线》丛书是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实践的核心,它分为3个 体谅模式 部分: • 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包括《敏感性》、《后 果》、《观点》3个单元,所有情境都是围绕人们在 家庭、学校或邻里中发生的各种人际问题设计的。 • 第二部分:《证明规则》。包括《规则与个体》、 《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了 谁的利益?》、《我为什么该?》五个单元,情境 涉及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 • 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包括《生日》、《禁 闭》、《逮捕!》、《街景》、《悲剧》、《盖尔 住院》6本小册子,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者现实 为基础的道德困境。(了解)
第三节
• 严格要求,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目的 明确等词汇是万能词 万能词。 万能词 • (4)陶冶法(重点掌握) 4 • 创设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 或者说让学生浸润在情境中。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 听说过唱红歌? 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
2010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辅导:第九章(1)
一、德胄的概念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宾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德育在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品德与道德有显著差异。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发展的制约,是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品德是社会意识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它既受社会制约,又依赖于具体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依赖于具体的人而存在,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道德与法律也有显著差异。
通常来说,法律是诉诸强制手段来保证执行的,而恪守道德主要依靠压力和良心约束。
法律更重结果和事实,道德更重动机和态度。
一般认为,道德的要求高于法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二、德育的意义(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原理第九章
教育原理第九章教育学复习笔记(第九章)第九章德育一、考试内容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组成部分;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德育内容的层次;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的联系与区别;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几个主要德育原则的概念及其贯彻要求;德育途径的概念;德育方法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几个主要的德育方法的概念及其运用的要求。
二、考核要求1.识记:(1)德育的概念;(2)德育原则的概念:(3)德育途径的概念;(4)德育方法的概念。
2.理解:(1)德育的组成部分;(2)德育的功能;(3)德育的任务;(4)德育内容的层次;(5)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的联系与区别;(6)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上述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功能,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2.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具体规定学牛发展的政洽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
我国的学校德育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我们要注意德育的现实性。
这就是说,现阶段的学校德育。
要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等需要。
应当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基本要求,应当教育学生普遍遵循、切实做到,并养成相应的品德。
二是我们也要讲德育的理想性。
这就是说.我们的德育也要注重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运动.认真宣传、提倡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精神.鼓励先进青年去自勉、力行和为之奋斗,前者。
是现实的、基础的、要求普遍遵循的,后者是理想的、提高的、鼓励先进分子去力行的。
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确定的,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学原理第九章德育(上)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和目标1. 德育的概念和内涵a) 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b) 德育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感受和道德决策能力。
2. 德育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观念。
b)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c)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决策能力。
二、德育的内容1. 道德教育a)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b)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心理教育a)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b) 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3. 法治教育a)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遵从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法治精神。
4. 美育教育a) 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美的欣赏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创造能力。
5. 科学教育a)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知识。
b) 培养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能力。
三、德育的方法1. 规范引导a) 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b) 引导学生通过规范行为来培养道德品质。
2. 示例引导a) 通过身体力行示范正确的道德行为。
b)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榜样学习和感受。
3. 认知引导a) 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b)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
4. 情感引导a)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道德情感。
b) 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实践引导a)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义务劳动活动。
b)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知和道德行为。
四、德育的评价1. 定性评价a)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
b) 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定性评价,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
2. 定量评价a)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评价。
b) 使用量化指标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量化评价,如道德意识、道德判断等。
3. 综合评价a) 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综合评估。
b) 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全面评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判断等方面。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快速掌握考核精要第九章德育
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目标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在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1.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根据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只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能力的培养;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3.能力方面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3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4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5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6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具有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4.知识方面1了解和掌握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2知道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3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4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四、德育内容一确定德育的内容的依据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2.学生的年龄特征;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的内容1.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及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其内容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信念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杜绝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激励性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愉悦性原则; 5支援性原则;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二、德育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对象的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原则一德育原则的概念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1.导向性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做到: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3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工作总任务和德育总目标的要求;2.正面教育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3.知行统一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的德育原蒯;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2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3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1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5.因材施教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1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2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3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二、德育的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三、德育的方法一说服教育法这是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其具体方式有:1.讲解法采用这一方法要求教育者做到:1认真研究学生,增强德育的针对性;2充分挖掘典型材料,力保德育的思想性、科学性;3选用正确方法,确保德育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谈话法这是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如下要求:1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2谈话要富有启发性;3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敢于提问的习惯,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坚持真理, 勇于改正错误;4谈话过程中要有师生地互动交流,教师不要漠视学生,要虚心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切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5个别谈话要经常广泛地进行,以免学生误解个别谈话的意义;3.讨论法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某一个或某些思想道德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辩论和探讨,得出正确结论,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的方法,这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运用讨论法应注意如下要求:1确定好讨论题目;2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和鼓励学生敞开思想,大胆发表意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3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评价和总结;4.阅读指导法这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报纸、杂志和文件,以领会和掌握思想道德知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方法;运用阅读指导法要求我们:1要教会学生阅读政治课本; 2指导学生阅读其他学科课本; 3要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4定期不定期地召开阅读经验交流座谈会;二榜样示范法它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秀学生等;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情感陶冶法它是只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1.创设良好的情景,如美观、朴实、整洁的学生、生活环境;团结向上、民主平等的班风、校风;清洁、舒适、雅静的家庭学习、生活必需品环境及民主和睦、文明上进的家风等;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四品德评价法它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运用品德评价法时,应注意如下要求:1.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2.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五实际锻炼法它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运用实际锻炼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与评价;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1.理论假设1道德发展论①道德发展是学习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②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③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2道德教育论该模式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韵一致性;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1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引入性提问的策略把师生引进对道德争端的讨论,并不断地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 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提问有四种深入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3.简要的评论1认知模式的缺陷①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②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③阶段理论有缺陷;④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做法时却完垒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2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该模式的特色在于:①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实际研究,作出了完整的理性阐述;②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③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如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新柏拉图德育模式等,提出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过程,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和学校德育的功能;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①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说是可信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不断对科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②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③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二体谅模式理论假设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1设身处地设身处地的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2证明规则证明规则的一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机会,“以设法解决当他们试图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与其他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时发生的各种常见的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全的同一性意识,并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共同体作出贡献的人;3付诸行动付诸行动的目的在于:如果是你,“会怎样做”的问题;3.简要评论1体谅模式的理论上的缺陷①麦克费尔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②麦克费尔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假设,暗示只适用于中学德育,这套教材本来是为中学设计的;但实践证明,它也十分适合于小学德育,这一方面表明该丛书生命力强,另一方面表明麦克尔的理论假设不可靠,也许人生的“社会试验期”早在少年期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2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一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提供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我国的一些学校正在开展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体谅模式对于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①如果把“学会关心”视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这个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②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③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三社会模仿模式1.理论假设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刺激一反应S~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为此,主张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3道德教育应从入的人格形成出发;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3.简要的评论1社会学习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理论拼凑的痕迹还很明显,缺乏深入细致持之以恒的贯穿力;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理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尚存在疑问;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德育中实施,等等;2社会学习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主要贡献表现在:①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②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的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的成果,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③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的理论给学校德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学笔记 第九章德育
教育学笔记第九章德育核心提示:第九章第九章德育$1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简答)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四、德育内容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心理健康教育4.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b。
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c。
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2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1.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
2.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a。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b。
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九章 德育
第九章 德育
10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
一、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 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组织者、领导者、 体现者 •直接的和间接的个 体教育者和群体教 育者
3.道德教育
- 道德知识、传统美德、审美及情操、社会公德、道德情感认知、情 感、意志等。
4.心理健康教育
-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 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 基本任务: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 主要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第九章 德育
9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
第九章 德育
6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
3.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九章 德育
7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
三、德育内容
• 概念: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 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 范的总和。
• 内化与外化 • 外部世界对个体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自身的需要 • 个体内部的道德冲突 • 要实现矛盾向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
根据 • 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九章 德育
16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第九章 德育
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第九章)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越 来越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作 用,并且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评价标准 和价值取向,他们崇尚自我, 和价值取向,他们崇尚自我,主张个性 释放,追求个人发展,注重个人奋斗, 释放,追求个人发展,注重个人奋斗,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当今的学校德育应该结合学生的时代特 定因时因地进行. 定因时因地进行.
德育一方面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现状与问题脉络,把握他们的生活心路, 现状与问题脉络,把握他们的生活心路, 紧贴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 紧贴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 同时又需要更多地把握时代要求和社会 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有开阔的社会意识和时代理 念,更好地对学生未来生活需要予以必 要的,恰当的引导! 要的,恰当的引导!
4,德育过程的矛盾 ,
教育者- 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者-德育内容, 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受教育者-德育内容,方法 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 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 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 盾
5,德育过程的规律 ,
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2,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4,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第九章考点.doc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第九章考点核心考点1.班主任的历史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
我国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20世纪初,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2.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3.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具体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4.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2)个别教育工作①先进生工作在一个班中,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
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1.严格要求,防止咱满;Ⅱ.不断激励,弥补挫折;Ⅲ.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Ⅳ.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②后进生工作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
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
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
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
班主任应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班会活动的组织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背诵要点:第9章
(2)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3)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同时又要纪律约束,将引导与要求学生遵循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通过选择、赞扬、实践过程)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这一过程的基础就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立价值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论;
认为价值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是永恒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社会经验上的一种指南。
其评价过程有:
① 自由地选择
④ 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① 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 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提出到的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
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⑴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经常以向别人
请教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他声称:“我自 知无知”,只有把问题提出来请教。但是,当别人 做出回答时,他又对其他种种答案进行反驳、“讥 讽”,最后,终于引导对方把苏格拉底自己所主张
的观点说出来。人们称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叫“助
产术”。也可以简单地称其为“问答法”。 ⑵柏拉图的《理想国》。
第一节 一、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
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
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㈠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㈡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理论
㈠内发论 1.基本理解:身心发展力量源于自身内在需要,人性本善或 善导论。 2.主要观点:“善”主要指人有爱他人的本性及有利于人类 发展的智慧与创造性;人性本善论者,对教育的力量充满了信心, 而且强调教育的作用就是顺应自然,使人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 主张用顺导受教育者人性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例如:卢梭说“出 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 3.代表人物: ⑴中国的孟子。 ⑵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⑶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 ⑷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并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㈡古代(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1.古代学校教育特点: ⑴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⑵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
性。 ⑶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
守性。
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 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教育学第九章
教育学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1、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德育的意义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4、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5、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其中,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
6、中学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国家政治观,公民)、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等)、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
第二节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德育过程的规律是:(1)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是道德认识,是德育的基础。
情,是道德情感,具有调节作用。
意,是道德意志,是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内在动力。
行,是道德行为,是衡量人的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志。
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按照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顺序进行。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思想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2010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辅导:第九章(3)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订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吸收、借鉴历史上德育原则的有益经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德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揭示出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从而制订出正确处理和解决德育过程中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则有主观色彩,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订或提出的。
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原则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 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基本含义:德育工作既要把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同时,又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要求和发展。
这一原则是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以及学校德育工作本身的要求提出来的。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武装学生,保证培养目标的方向性。
(2) 培养学生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同时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判断善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方向性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和自我教育中,既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4)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品德状况和发展需要,使德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灵。
2.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基本含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因材施教,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一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对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存在着年龄特征而且存在着个别差异,只有从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德育.doc
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德育2017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考点:德育1.德育和学校德育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全球性特征。
2.小学德育的构成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而道德教育则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及行为上的准备。
3.小学德育的意义(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4.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具体包括: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泊我教育的能力。
5.小学德育的内容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小学德育过程(1)概念及构成要素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在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二)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三)我国中学德育目标1.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根据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要求只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3.能力方面(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3)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4)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5)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6)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具有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4.知识方面(1)了解和掌握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2)知道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3)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4)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德育内容(一)确定德育的内容的依据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的内容1.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及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
其内容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
其具体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
其具体内容包括: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信念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杜绝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激励性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愉悦性原则。
(5)支援性原则。
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德育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
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
(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3)对象的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原则(一)德育原则的概念(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导向性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做到:(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3)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工作总任务和德育总目标的要求。
2.正面教育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
(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
(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3.知行统一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的德育原蒯。
(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2)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
(3)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
(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
(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5.因材施教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
(1)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
(2)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
(3)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
(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
(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二、德育的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三、德育的方法(一)说服教育法这是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
其具体方式有:1.讲解法采用这一方法要求教育者做到:(1)认真研究学生,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2)充分挖掘典型材料,力保德育的思想性、科学性。
(3)选用正确方法,确保德育的实效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2.谈话法这是教师就某一思想道德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使学生明白事理的方法。
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如下要求:(1)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2)谈话要富有启发性。
(3)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敢于提问的习惯,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
(4)谈话过程中要有师生地互动交流,教师不要漠视学生,要虚心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切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5)个别谈话要经常广泛地进行,以免学生误解个别谈话的意义。
3.讨论法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某一个或某些思想道德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辩论和探讨,得出正确结论,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的方法,这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运用讨论法应注意如下要求:(1)确定好讨论题目。
(2)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和鼓励学生敞开思想,大胆发表意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
(3)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评价和总结。
4.阅读指导法这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报纸、杂志和文件,以领会和掌握思想道德知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方法。
运用阅读指导法要求我们:(1)要教会学生阅读政治课本。
(2)指导学生阅读其他学科课本。
(3)要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4)定期不定期地召开阅读经验交流座谈会。
(二)榜样示范法它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秀学生等。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
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情感陶冶法它是只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1.创设良好的情景,如美观、朴实、整洁的学生、生活环境;团结向上、民主平等的班风、校风;清洁、舒适、雅静的家庭学习、生活必需品环境及民主和睦、文明上进的家风等。
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
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四)品德评价法它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
运用品德评价法时,应注意如下要求:1.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
2.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
(五)实际锻炼法它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