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第01章
《工程经济学》教学课件—01工程经济学前言
• 工程项目的实施须解决两个方面问题:一 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寻找可行的技术生产 符合项目要求的产品或服务(Goods and Services);二是经济分析方面的问题:由 于资源的有限性,必须考虑经济效益或效 率(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从可行 的方案中找出最优的,达到经济合理。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 (1)根据评价的目的,明确方案评价的任务
和范围 (2)探讨和建立可能的技术方案 (3)确定反映方案特征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4)对方案的各种指标进行计算 (5)方案的分析和评价 (6)综合论证、方案抉择
确定目标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选择对比方案
பைடு நூலகம்
方案评价
决策 是
否 取消项目 实现目标
3.经济
经济(Economic)--一般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
(1)经济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学中有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 经世济民的含义,是指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 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 庶民的意思。
(2)经济是指生产关系。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 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等上层建筑建立起来并赖以生存的基础。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1.2.1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4)1930年格兰特(E. L. 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 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 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5)1978年布西(L. E. Bussey)出版了《工业投资项目的经济分析》,全面 系统地总结了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经济评价、优化决策以及项目的风险和不 确定性分析等。 (6) 1982年里格斯(J. L. Riggs)出版了《工程经济学》,系统阐明了货币 的时间价值、货币管理、经济决策和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等。
工程经济学第1章 工程经济学概述
绪论
1.1工程经济学概述 1.2工程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3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4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1.1工程经济学概述
1.1.1工程经济学的概念 1.1.2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3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1.4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1.1.5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4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1.4.1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 1.4.2现金流量原则 1.4.3增量分析原则 1.4.4机会成本原则 1.4.5有无对关系
1.2.1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2.2工程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1.2.3 工程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 1.2.4工程经济学与投资项目评估学 1.2.5 工程经济学与投资效果学
1.3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887年,美国的土木工程师亚瑟· M.惠灵 顿出版的著作《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 1930年,E.L.格兰特教授出版了《工程经 济学原理》教科书,从而奠定了经典工程经 济学的基础 1982年,L.里格斯出版了《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增值额,税率:17%,13%,0%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 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 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 继续抵扣。
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
税率:17% 税率: 6%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
出的现金活动。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
1500 1350
1700
单位:万元
0
1
2
3
年
1500
1000
1000
1400
•不计算项目内部的现金转移
•反映现金收支的实际发生时间
2019/12/5
4
二、现金流量的绘制
800 800
单位:万元
0
1
23
45
67
n-1 n 时间/年
500 1000
例1:某工程项目初始投资300万元,当年投产, 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抵消年经营成本后为100 万元,经济寿命为6年,残值为30万元,试绘 制现金流量图
5%
销售建筑物及其他土地附着物 5%
25
4.企业所得税
对企业净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税率为25%
2019/12/5
26
市场价格 影子价格
第五节:价 格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当市场价格较真实地反映经济 价值时,就采用市场价格计算;当市场价格失真时, 应采用调整后的影子价格。
2019/12/5
27
习题
9
二、投资的估算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 1.生产规模指数法
例3:已知某钢铁厂年产200万吨钢,投资为15亿元, 现新建一年产量为400万吨的钢铁厂,估算投资为多 少?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 概论
不论是物质技术还是非物质技术,它们都是以 科学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并且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技术的含义有着不同的 认识。
1.1.3 经济
“经济”是一个多义词,工程经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所说的 “经济”,应当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可以理解为是社 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制度等方 面的总和。
1.1 工程经济概述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向纵深
发展,形成许多分支科学;二是向广度进军,形成
许多边缘学科。 工程经济学就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的边缘科学,它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 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
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
技术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一般要求在各方案之间达到以下四个可比性要求:
(1)使用价值的可比 使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数量、质量、品种等。两 个方案,如果使用价值不同,是不能相比的。 (2)相关费用的可比
所谓相关费用,就是如何确定合理计算方案费用 的范围。两个方案,如果计算费用的范围不合理,也 没有可比性。
(3)时间因素的可比
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除了数量的概念以外,还 具有时间的概念。 (4)价格的可比 几乎绝大部分效益和费用都是在价格的基础上计 算出来的。因此,价格体系是否合理是方案比较中必 须考虑的问题。 可比性所涉及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四种,还有定额 标准、安全系数等。
效用
效用(英文: Utility),是经济学中最 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 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 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效用的大小往往要用人们愿意为此付出 的货币数量来衡量。
活动的效果
工程经济学 第1章
1.1 1.2
绪 论
技术与经济 工程经济学的学科概述
1.1
1.1.1 1.1.2 1.1.3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项目、经济的概念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的经济二重性
1.1.1
技术、项目、经济的概念
根据生产实际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形成 技术:
的设计工艺方法、数据信息、操作技能及 劳动工具的总称。
尔在《技术社会》中提出来的。但当时(50年代
)并没有引起注意。
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提出“中间
技术”的概念,著作为《小的总是好的》(1973 ),介于镰刀和拖拉机之间的技术。
1975年,印度学者A.K.雷迪把适用技术归结 为三个目标: (1)环境目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生态 平衡; (2)社会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最基 本需求,促进社会和睦; (3)经济目标—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把 经济引向分散经营。
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经济学包括: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特征
工程经济学:工程学与经济学的交叉边缘学科
含义:运用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任务:以有限的资金, 最好地完成工程任务, 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大约有100年
1887年 美,土木工程师A.M.威灵顿 1920年 J. C. L.菲什和O. B.哥德曼
今后的发展趋势:
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 (1)用什么样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判断企业的 战略投资? (2)在产品更新换代快的时代,如何解决工程 项目的寿命周期问题? (3)关于成本管理系统,如何衡量与项目规模 、范围、技术和复杂性有关的费用?如何在概念 和初步设计时减少成本? (4)在多变的市场状态中,如何再投资以保持 项目在市场中的动态性?
第一章 总论《工程经济学》PPT课件
一、
工程经 济学与 西方经 济学
工程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和主 要指标内容都与西方经济学一脉相承。
西方经济学是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工 程经济学则是西方经济学的具体化和延伸。
第三节 工程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
工程经 济学与 技术经 济学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兼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的边缘学科,也是研究 技术与经济相互关系及矛盾对立统一的科学。通过技术比较、经济 分析和效果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确定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的最优经济界限。这些与工程经济学都是一致的。
第四节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工程经济学产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其产生的标志是美国土木工 程师A.M.惠灵顿于1887年出版的著作《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ailway Location)。
1930年,E.L.格兰特教授出版了《工程经济学原理》,奠定了 经典工程经济学的基础。
工程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与技术经济学相互关联,但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有所 不同。工程经济学是投资项目评估学的方法论基础,与投资效果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评价的目的和 采用的指标不同。
第二节 工程经济学的概念、对象和分析方法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门学科的独立存在,是以其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为必要前 提的。关于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 中,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从经济角度选择最佳方案的原理与方法。 (2)为工程师准备的经济学。 (3)研究经济性的学科领域。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工程经济学中的工程,通常是指投入一定资源的计划、规划和方案等,并且可以进行分析和评价 的独立系统。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是指要同时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工程经济学 就是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应大于其成本,才能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在评价工程项目时,需 要对经济效益和成本进行综合分析。
工程经济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
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和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的方法。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法、投 资收益率法等。
动态分析方法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 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的方法。主要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收益 率法等。
工程经济学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一经济系统为核心 ,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
工程经济学的意义
工程经济学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成本控制、风险管 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学习心得分享
通过学习工程经济学第一章绪论,我对工程经济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该书系统介绍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适合作为工程经 济学入门的参考书。
《工程经济学案例教程》
该书通过大量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实践应用。
03
中国知网、维普网等学术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中收录了大量关于工程经济学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可以
为读者提供更深入、更专业的学术资源和参考文献。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目的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定量分 析和比较,为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投资 决策方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 济效益的最大化。
章节安排与学习建议
章节安排
本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第五章至第七章介绍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第八章至第十章介绍工程建设的经济规律和政策分析。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
第四节 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 了解经济环境中人的行为和动机 2. 具备市场调查能力
3. 掌握科学的预测工具
4. 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5.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第二节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工程经济学及其发展 1、1887年美国建筑工程师威灵顿出版的《铁路布局的 经济理论》,他提出工程利息的概念。 2、20世纪20年代,菲什系统的阐述了与债券市场相联 系的工程投资模型,戈尔德曼提出复利的计算方法。 3、1930年,格兰特出版了《工程经济学原理》,奠定 了经典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经济学之父”。 4、1951年,迪安在《投资预算》书中阐述了贴现法, 提出时间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活动的效果
活动主体(建设单位):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个 人或组织。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政府(及相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政府:社会团体:
活动目标:根据建设活动主题不同,目标内 容不一样 自然环境 工程活动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提供工程经济的客观物质条件; 经济环境评价工程经济活动成果的价值。
第三节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机
会
研
究
谈 判 签 约
初步可行性研究 投 资 前 阶 段
工 程 设 计
施 工 安 装 试 运 转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项 目 评 估
投 资 阶 段
竣 工 验 收
生 产 经 营
投 资 决 策
更 新 改 造
经 营 阶 段
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
活动效果:在建设工程竣工使用之 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政治、民生 等各方面的社会效应。
工程经济学 第1章 绪论
工程经济学
“协和”的消失
但协和式飞机存在着两个重大的缺陷:
➢1、经济性差
协和式飞机一次可满载95.6吨的燃油,可每小时却要消耗掉20.5吨,耗 油率较高。最大油量航程7000多公里,最大载重航程5000公里,由于协 和式飞机航程较短,也就是说它只能勉强横跨大西洋飞行,而不能横跨 太平洋飞行,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协和式飞机标准客座为100,最 大客座为140,载客量偏小,运营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它的经济性。英、 法两国的航空公司在协和式飞机的运营上每年亏损4000-5000万美元。依 靠两国政府补贴维持飞行。
最终达到 的效果: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财赢其利 货畅其流
在有限的资源下,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各种工程项目进行评 价和选择,以确定出最佳方案,进而作出投资决策的学科,从经济 角度考虑技术方案的选择问题,这是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的显著标志。
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工程经济学的萌芽于形成阶段(1887~1930年)
➢ 目的:各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
产出或者说如何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如何用最低
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以及服务的必要功能。
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的作用
——(举例说明)
工程经济学
“协和”的消失
“协和”式飞机(Concorde;亦称和谐式客机)是英国和法 国20世纪60年代末合作开发的超音速大型客机,1976年正式投入 商业运营,巡航时速达2180公里,最快为音速两倍。“协和” 正 常飞行时每天分别有一个航班由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往返美国纽 约,往返票价为9000美元。
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现象和过程 4. 节约
指人、财、物、时间等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 “工程经济学”中的经济是指如何在工程项目的生产与经济 活动中取得节省、节约的效果。
《工程经济学》第1章-绪论
•第三阶段,1976以后 1978,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成立。 1981,国务院设立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各地 方研究会60多个,众多规划设计单位设置了研究 机构,高校开设工程经济学,技术经济分析方面 的课程,出版专门刊物。 1987,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 参数》对经济评价的程序、方法、指标做了明确 规定。在这一阶段理论上有许多突破,推广应用 上成果巨大。
格兰特被后人称作“工程经济学之父”。
从惠灵顿到格兰特,历经43年(1887-1930)的曲曲折折, 一门独立的、系统化的工程经济学科终于形成。
1931年,在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规划中创立 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可行性研究---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分析、技 术分析、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对各项投资 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建设的可能 性进行的综合评价。
4.技术的经济二重性 在局部生产中,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 ,即正面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即负面影响。 技术的经济二重性是指: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 合理性既相一致又相矛盾的特性。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需要研究它们,使之 能够协调一致,避免不利的影响。
第二节
工程经济学产生与发展
工程是指按一定计划进行的工作,如建造、开矿等。
造价工程师、建设项目管理师,还是考工程项目管 理方面的研究生,都需要工程经济学的内容。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
会计、统计、财务管理、管理学、经济法
后续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评估、
投资融资、金融学、房地产金融
总学时:
本课程安排54学时,其中需要安排较多
的作业和习题,尤其是综合性的案例练 习。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德加莫、卡纳达和塔奎教授。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原则 • 一、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特点
1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 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方法——综合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方法——分析、对比、选优 4 统计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预测和风险性
2023/7/28
工 程 ,是指按一定计划进行的工作。是人们综 合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 具体实践活动,以及它所取得的实际成果。
工程经济, 是以工程技术为主体,以技术— 经 济系统为核心,如何有效利用工程技术资源,促进 经济增长的科学。
2023/7/2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绪论
第三节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原则 • 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则
1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2 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 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 4 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的原则 5 收益第三节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原则
6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的原则
7 可比性原则:遵循工程经济比较原理,在进行方 案比较、选择时,应具备相应的可比条件,必须 使各方案有比较的基础。方案的可比性处 理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方案评价、比较的结论。
202天3/绿5/童18
第一章绪论
第三节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原则
• 三、经济分析的可比条件
工程经济学, 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工程技
术问题,主要研究如何经济地利用各种知识和手 段,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根据工程技术的适宜 性、条件性,恰当地组织工程技术方案,求得最 好的经济效果,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人、财、 物的消耗同所预期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最优结合的 问题的学科。
第一章 绪论(工程经济学概述)
施、技术方案(可以统统看成为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和选优的科 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学科。它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工程项目方案的评价 问题(是否可行),二是工程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问题(优选)
其他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技术实践活动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有 限资源,挑选最佳活动方案,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的学科。是一门 工程技术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 间的边缘科学。
3.工程(Engineering):是指人们应杂的具体实践活动,如土木工程、机械工 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等。“希望工程”体现大而复杂 或者按书上的定义:工程是人们综合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去 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
工程常常和技术联系在一起。
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之一。人类社会发 展的历史证明,从第一次技术革命,人类从工场手工业步入大机器工业 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到第二次技术革命,人类进入电器时代(电 子、电机应用、无线电通讯),第三次技术革命,进入核能时代(相对 论、原子弹),第四次技术革命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 展)。人类的每次跨越都伴随着 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和发展。 b、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决定工程技术的先进性,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技术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III 1930年, 格兰特(E. L. 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 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 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其他的定义:(书上P4给出的)工程经济学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 有关知识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工程经济分析原理与方法,对能够完成工程 项目预定目标的各种可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比较、计算和评 价,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有利的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绪论定稿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绪论1.1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理论工程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和分析工程活动中有关投资、费用、效益、风险等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工程项目在经济方面的决策,而且还包括关于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的研究。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目标、时间价值、成本、收益和风险等,其中时间价值是最核心的概念。
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的价值随时间而变化,即同样金额的收入或支出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价值是不同的,如今天获得100元和一年后获得100元的价值是不同的。
工程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投资决策:包括半年到数十年的项目选择、方案设计、方案比较、投资组合及其经济效益分析等。
•经济评价与决策:包括方案实施后的效益测算、风险分析及其决策等。
•市场分析:包括从市场需求、供应及其价格变动等角度研究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与成本、利润及其影响等。
•企业经营与收益分配:包括产业链分析、成本控制、利润管理及其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关系等。
1.2 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理论与方法探索阶段在20世纪早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带来的重重困难,世界各国在重建国计中遭遇到了巨大的经济挑战,新兴经济体系亟待建立。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各国工程师与经济学家开始了对工程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
在这个阶段,工程经济学主要集中于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成本、效益、时间价值等基本概念的建立和发展。
2.第二阶段:运用和推广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工程经济学在美国被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建筑、化工、采矿等各行各业。
随着这些参与的工程项目的成功完成,工程经济学逐渐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在这个阶段,工程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让每一笔投资变得更有价值。
3.第三阶段:高速发展和创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工程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应用领域也被逐步扩展到包括环保、能源、信息科技等各个领域。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
• 近几十年来
工程经济学的发展侧重于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风险性、不确定性的 工程经济学的发展侧重于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风险性、 新方法研究,以及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 新方法研究,以及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
工程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工程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66 第一阶段:1953第一阶段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专家帮助下,对国家156 156项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专家帮助下,对国家156项 重点项目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取得了好的效益。 重点项目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取得了好的效益。 •第二阶段:1966-1976 第二阶段:1966第二阶段 十年动乱,全面破坏。 三边” 边设计,边施工, 十年动乱,全面破坏。“三边”:边设计,边施工, 边投产。 边投产。 五当年” 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 “五当年”: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 投产、当年获利。 投产、当年获利。
• • • • • • • • 一、确定目标 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三、谋划备选方案 四、方案可比化处理 五、建立工程经济分析模型 六、模型求解 七、综合分析论证 八、决策
确定目标 调查研究,搜集资料 调查研究 搜集资料 建立对比方案 把比较方案可比化 建立经济数学模型 采纳、 采纳、执行方案 模型求解 综合分析论证 与既定目标和评 价标准比较 是否寻求更好的 方案重新进行项 目可研
2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特点: •⒈ 综合性: 整体考虑问题 •⒉ 系统性: 对象具有系统特征; •⒊ 定量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⒋ 预测性:预期效果与风险; •⒌ 选择性:为决策服务提供依据,筛选方案、优选 •⒍ 实践性:解决实际问题,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
1.1.2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工程经济学的萌芽与形成(1887—1930 年) 工程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87年惠 灵顿的《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一书的出 版。 (2)工程经济学的发展(1950—1990年) (3)工程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 在我国,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起步于 20世纪70年代后期。
建设工程经济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1 绪论
1.1工程经济学 1.1.1工程与经济 工程,是指按一定计划进行的工作,如造 船、修路、开矿、希望工程等。是人们综 合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去改造客 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它所取得的 实际成果。 经济,按字面解释,主要是指社会生产、 再生产和节约。即社会活动中的经济合理 性。
1.1.5.2适用性原理 1.1.5.3预见性原理 1.1.5.4全局性原理 1.1.5.5可比性原理 包括:①产出成果使用价值的可比性;② 投入相关成本的可比性;③时间因素的可 比性;④价格的可比性;⑤定额标准的可 比性;⑥评价参数的可比性。其中,时间 的可比是经济效果计算中通常要考虑的一 个重要因素。
1.2工程经济分析 1.2.2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1.2.2.1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 1.2.2.2现金流量原则 1.2.2.3增量分析原则 1.2.2.4机会成本原则 1.2.2.5有无对比原则 1.2.2.6可比性原则 1.2.2.7风险收益的权衡原则
1.2.3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 1.2.3.1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1.1.5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1.5.1经济效果原理 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不同度量单位时, 经济效果可以下式表示: 经济效果=效益/(费用+损失) 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相同度量单位时, 经济效果可以下式表示: 经济效果=效益—(费用+损失)
工程经济学课件(完整)
2. 确定现金流量应注意的问题
(1)应有明确的发生时点 (2)必须实际发生(如应收或应付账款就不是现金流量) (3)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结果(如税收,从企业角度是现金流出;从国家角度都不是)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2.1 现金流量及其分类 二、 现金流量图
是描述现金流量作为时间函数的图形,它能表示资金在不同时间 点流入与流出的情况。是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中常用的工具。
1000 1060 1123.60 1191.02
1000 × 0.06=60 1060 × 0.06=63.60 1123.60 × 0.06=67.42 1191.02 × 0.06=71.46
1060 1123.60 1191.02 1262.48
0 0 0 1262.48
3
4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2.1 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
1. 含义
对一个特定的经济系统而言,投入的资金、花费的成本、获取的收益,都可看成是
以货币形式体现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就是指所研究的经济系统在各个时点上(年、半年、季等)实际 发生的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流入系统的称现金流入(CI);流出系统的称 现金流出(CO)。同一时点上现金流入与流出之差称净现金流量(CI-CO)。
价值工程
1.4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1.4.1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确定目标
调查研究,搜集资料
选择对比方案
是
把比较方案可比化
建立经济数学模型
采纳、执行方 案 是 模型求解 综合分析论证
与既定目标 和评价标准 比较 是否寻求更 好的方案重 新进行项目 可研
工程经济学 第01章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982年,J.L.里格斯的《工程经济学》把学科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该书内容丰富新颖,论述严谨,系统地阐述了工程经济学的内容。
的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 ③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即指物质资料的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现象和过程。 ④经济是指节约或节省。
我们基本上使用③和④两种含义
第 13页
1.1.4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经济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经济,二者 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1)经济发展给技术进步创造条件 (2)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经济效果的提高 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现在,在项目投资决策分析、项目评估和管理中,已经广泛 地应用工程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
第 23页
第 24页
1.2.3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 方案的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经济社会 评价方法。
工程经济分析方法:
技术方案、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方法 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分析方法 工程项目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的分析
第 28页
1.2.5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①工程经济学强调的是技术可行性基础上的经济分 析。
②工程技术的经济分析和评价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关 系密切。
把技术问题放在社会的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大系统中 加以综合分析、综合评价。
③工程经济学是对新技术的各种可行方案的未来 “差异”进行经济效果分析比较的科学。
增长因素 总生产要素投入
每单位投入的产出量 国民收入增长
工程经济学1
工程经济学第一章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一.何为工程经济学二.工程经济学相关概念三.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第二章现金流量与资金等值计算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及其计算方法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2.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与计算方法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第二节资金等值与现金流量1.资金等值的概念2.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3.资金等值计算公式本章案例(答案)本章习题例子第三章工程经济要素与静态评价方法工程经济基本经济要素静态评价方法一、投资回收期法及其判据二、折算费用法及其判据三、静态投资收益率法及判据本章练习第四章工程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第一节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及判据第二节净现值法及其判据第三节年值法及其判据第四节内部收益率法及其判据本章练习第5章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第一节盈亏平衡分析1,线性盈亏平衡的关系2、盈亏平衡点及其确定3、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案例4、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第二节:敏感性分析第三节概率分析第六章设备方案的工程经济分析第一节设备更新的含义及相关概念第二节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第三节设备更新方案择优第四节工程设备租赁的经济分析第一章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四.何为工程经济学五.工程经济学相关概念六.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一、工程经济学概念●工程经济学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政策、技术规划、技术措施等的经济效果,通过计算分析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技术方案。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工程(技术)领域经济问题与经济规律的科学。
工程经济学应用举例●以我国特大型水利三峡工程项目为引例,讨论工程经济与工程技术问题。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提出。
著名的“萨凡奇计划”●1944年5月,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邀请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世界著名高坝专家、当时担任印度巴克拉大坝工程顾问的萨凡奇博士来华,在中国工程师陪同下查勘了三峡,随后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这就是同年10月由美国白宫披露、轰动世界的“萨凡奇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经济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工程经济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05.工程经济学中的经济,主要是指()。
A、生产关系
B、国民经济
C、节约或节省
D、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2、06.技术和()是统一的,技术的先进性和其()合理性是相一致的。
绝大多数先进技术大都具有较高的()效益。
A、工程
B、经济
C、资源
D、管理
3、08.()是以工程技术方案为对象,利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投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A、工程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微观经济学
D、财务管理学
4、09.()就是指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消耗与所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比较关系。
或者说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或所得与所费的比较关系。
它可用绝对量表示,也可用相对量表示。
A、劳动成果
B、劳动消耗
C、经济效果
D、技术效果
5、12.对不同方案进行选择和比较时,应从增量角度进行分析,即考察增加投资的方案是否值得,将两个方案的比较转化为单个方案的评价问题,使问题得到简化,体现了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
A、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
B、现金流量原则
C、增量分析原则
D、机会成本原则
测试结果如下:
• 1.1 [单选] [对] 05.工程经济学中的经济,主要是指()。
• 1.2 [单选] [对] 06.技术和()是统一的,技术的先进性和其()合理性是相一致的。
绝大多数先进技术大都具有较高的()效益。
• 1.3 [单选] [对] 08.()是以工程技术方案为对象,利用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投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 1.4 [单选] [对] 09.()就是指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消耗与所创造的劳动成果的比较关系。
或者说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或所得与所费的比较关系。
它可用绝对量表示,也可用相对量表示。
• 1.5 [单选] [对] 12.对不同方案进行选择和比较时,应从增量角度进行分析,即考察增加投资的方案是否值得,将两个方案的比较转化为单个方案的评价问题,使问题得到简化,体现了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