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农业技术进步.pptx

合集下载

农业中的技术进步PPT课件

农业中的技术进步PPT课件
农村集市、农贸市场→连锁超市
3
五、农产品期货市场
1、期货与现货,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概念 2、农产品风险规避与期货市场的产生
价格风险、资金风险、自然灾害 3、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差异
场所、标的、价格、交割、方式(可卖空) 4、期货交易功能
价格发现、风险规避、金融工具 5、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
4
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举例: 假设某家庭农场计划种植玉米1000亩,计划亩产量 600KG。按目前市价2元/千克计算,可实现利润300000元 (0.5元每千克)。该家庭农场如何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规 避价格风险锁定利润? 该农场现时可在期货市场沽售玉米期货60万千克。 在玉米成熟上市时,玉米市场价格下跌至1.2元/千克,该农 场按市价出售玉米现货,并在期货市场购入等量玉米平仓。
1
三、农产品价格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1、农产品价格的形成 2、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3、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农民收入 4、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
WTO规则下的绿箱政策与黄箱政策
2
四、农产品现货市场
1、农产品现货市场体系 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经营品种分专业批发市场和 综合批发市场;按地域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 批发市场和中转批发市场。 农产品零售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农村集市 2、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模式(P56—59) 3、农产品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关于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 何处理这一问题主要应厘清以下三个问题:中国存在粮食安 全问题吗?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吗?用 行政手段干预耕地的配置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吗? 11
第十章 农业的微观经济组织 一、农业企业制度与产权制度
企业的特征:以盈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独立自主经 营。

农业经济学6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经济学6农业技术进步
组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业 技术推广团队,为农民提供个性 化、专业化的服务。
03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 制
政府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 支持和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农民积极采用新技术。
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前景
农民教育培训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 业生产技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养价值、口感和外观品质。
农业生产过程控制
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 法,控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 因素,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农产品加工技术
采用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如低 温加工、真空包装等,可以保持农 产品的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延长 保质期。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农业机械化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人力成本。自动化技术可以进一步降 低人力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大数据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 生产、市场、科技等海量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 农业决策提供支持。
农业遥感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农业 生产区域的时空信息,为 农业生产管理、灾害监测 等提供重要依据。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节水农业技术
通过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作物品种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生物技术
01
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手段,改良作物和畜禽品种,提高
产量和品质。
农业信息技术
02
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农业工程技术
03
发展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
劳动生产率。

农业经济学6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经济学6农业技术进步

第二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4.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农业的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为了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注重 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及地方为推动农业现代化 的进程,采用了财政、信贷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近些年投资建设了许多农业现代高新技术园 区,从而促进了农业技术、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一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特征
• 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 • 包括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特别是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来 代替传统的管理手段等。 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 包括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科学技术 知识的丰富、劳动技能的提高及管理技能的 进步等。
第一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特征
• 4.复杂性 • ①由于经济、社会、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难 以控制、调节,不可能持续地保持农业技术进步的最佳环境。 因此,只能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内,实现科技进步由 低级到高级的转化。 • ②农业技术进步内容的复杂性。只有各种科技进步内容 的有效化组合,才能形成较大的社会生产力。 • ③农业技术结构的复杂性。只有发挥农业技术的综合效 应,才能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 ④各类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必须坚持农业技术应用的 生产可行性、先进实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的标准,注重农业技 术的连锁效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技术进步体系。
第三节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的选择
• 一、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为了正确选择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有必 要首先了解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根据各种农业技术在生产中所起的主要经 济作用的不同,可把农业技术归纳为三种经济 类型。

2024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pptx

2024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pptx

contents•引言•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目录•大数据在农业领域典型案例分析•大数据在农业领域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大数据在农业领域未来发展趋势预测01引言背景与意义农业大数据的产生随着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农业领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包括气象、土壤、作物、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大数据技术的成熟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业现代化需要实现精细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

大数据与农业结合现状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农业大数据产业链的形成02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农业生产环节应用精准施肥精准种植根据土壤养分含量、作物生长需求等大数据信息,制定个性化施肥方案,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

精准用药1 2 3农业水资源管理农业土地资源管理农业劳动力资源管理农业资源管理应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应用农业气象监测01农业环境监测02农业生物多样性监测0303大数据在农业领域典型案例分析精准种植案例分析土壤与气候数据分析智能农机装备应用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养殖管理案例分析养殖环境监测与调控通过收集养殖环境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准监测和调控,提高养殖效益。

饲料配方优化结合大数据和营养学知识,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饲料配方建议,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疫病防控与预警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动物疫病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农产品流通案例分析农产品价格监测与预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产销对接04大数据在农业领域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数据来源多样性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与流通不畅缺乏专业分析人才分析方法和技术不足应用场景不明确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问题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01农民信息化素养不高02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善0305大数据在农业领域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拓展物联网技术将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够通过传感器、RFID 等设备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

改善或采用新的决策方法 改革政治体制 采用新的组织与管理方法 推行新的 经济体制 改善生产资 源的合理配置
采用新的方针政策
软技术进步
采用能长期激发人的积
极性的分配体制与政策 用新的理论与方法 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
技术进化
农业技术进步
技术革命
新的农业技术革命
区别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渐进性 系统性 外生性 复杂性
资源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拉坦等认为,两种初级资源即土地和劳动的相对禀赋 和积累状态是决定农业技术变革的实际模式的关键因 素。
在一种以劳动力相对稀缺为特点的经济中,土地和资本对劳 动的替代,最初可能是通过改进农用工具和机械而实现的。

最终有逐渐趋同的现象,趋同原因
原来较为缺乏的要素诱发该要素的技术进步从而缓减 其相对稀缺程度。 原来较为丰富的要素由于大量使用而变得不太富裕。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农业科技管理统筹协调不够,人员自主流动不够, 尤其是缺乏向农业科技主战场流动、向企业流动、向 基层流动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不强
“中国大菜园” 之称的山东寿光, 几十万亩蔬菜中 80%种的是“洋 品种”。
(四)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选择与建议
1 2 3 4 5
优点: 缺点:
可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生产率同时提高 其应用需要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 较多的投资和劳动者较高的素质。
2、美国型的农业技术进步
——先以劳动节约为主,后以资源节约为主 • 美国土地广阔,人均占地多,工业化水平高, 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入城市 农业劳动力 缺乏 劳动节约技术 1940年 农业机械 化 农业劳动力消耗大大降低 二战后 土地需求增加,地价上涨 资源节约型技术 土地生产率提高, 土地节约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知识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知识
1.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 (1)选定推广项目 (2)推广试验 (3)示范 (4)推广 (5)反馈和改进研究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在稳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基础上,建设国 家办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办的多元化 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科 技企业和农民专业协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 作用,最终形成高效率转化农业科研成果的技术 推广体系。
2.加快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途径 (1)大力普及农村文化教育 (2)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教育 (3)积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
6.4.4 农科教相结合
1.搞好统筹规划 2. 发挥农业主管部门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的作用 3.引导、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入农业生产一线,参 与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及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4.探索农业生产、科研、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5.农村教育必须坚持面向“三农”的方向
复习思考题: ⒈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及重要作用是什么? ⒉如何理解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⒊什么是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
两种理论的关系如何? 4.为什么要建立公共农业科研体系? 5.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6.你认为怎样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进步
因为: 农业科研的大多数成果,尤其是生物和农艺研究, 是以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新品种、新配方、新工艺 等,它们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具有使用上的 非排他性和收益上的非独占性或外溢性,难以避免 搭便车等问题的困扰。 农民对一种新的知识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他人 所能利用的信息数量;而信息使用的扩大也不会增 加其研究成本的补偿。
他认为经济进步受四种力量的推动——人口增长、 工作意愿增强、资本增加和技术创新。

农业经济学 7 农业技术进步-52页精品文档

农业经济学 7 农业技术进步-52页精品文档

15.10.2019
农业经济学
21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 • 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
15.10.2019
农业经济学
22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
• 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 质量目标的最求需要技术进步 • 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
15.10.2019
农业经济学
28
三、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一)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二)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 (三)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15.10.2019
农业经济学
29
(一)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诱导(致)性进步是相对于强迫性进 步而言的,它表明一种新事物的出现 是因势利导的结果,是在满足一种需 要。强迫性进步(创新)往往是社会 的强势的主体或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 强迫事情往自己有利的方面发展而进 行的进步活动。
优点: 可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生产率同时提高 缺点: 其应用需要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 是较多的投资和劳动者较高的素质。
15.10.2019
农业经济学
44
2、美国型的农业技术进步
——先以劳动节约为主,后以资源节约为主
• 美国土地广阔,人均占地多,工业化水平高,
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入城市
缺乏
劳动节约技术
也不充裕,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机械、
水利、化学、良种等同时发展
农业
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同时提高。
15.10.2019
农业经济学
农业劳动力 194农0年业机械

农业劳动力消耗大大降低
二战后 土地需求增加,地价上涨

第7章 农业技术进步

第7章 农业技术进步
对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来说,
一方面,农业开放可以扩大其消费者基数规模,产生对技术创新投
资的潜在利益的刺激;
另一方面,一部分无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
可以将更多的资源从现期生产转向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
这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后果:在扩大了与发
达国家农业技术之间差距的同时,增加了外源技术的供给。
速水和拉坦:
当价格能够有效地反映产品和要素供需变化以及农民、
公共研究机构和私人要素供应商之间存在有效的相互 影响的条件下, 市场价格信号将引导技术变革沿着一条 有效途径进行: 即产品需求增长——资源禀赋变化—— 对相对昂贵要素的替代需求——公共机构开发新技 术——供应商提供现代技术投入品——引导农民用相 对丰裕的要素代替日益稀缺的要素——实现技术变迁。
1.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2.城镇化的发展 3.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4.农业现代化建设
7.3 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7.3.1 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诱导性技术进步的概念最早是由希克斯提 出来的,其理论发展分为两个分支:
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强调要
素的相对稀缺性;
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强调市场需求。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3.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 全面发展
7.2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7.2.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
1.产量目标
2.质量目标
3.利润目标 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
7.2.2 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
场盈利性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较早地提
出了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市场需求诱导假说。 格里克斯也注意到杂交玉米技术成果推广的经济 效益,他指出研究成果的地区分布和新品种的推 广率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第七章 农业技术进步PPT课件

第七章  农业技术进步PPT课件

农业经济学
19
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 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采 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 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健康 地进行。
25.07.2020
农业经济学
20
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 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软技术进步
采用新的方针政策
采用能长期激发人的积
极性的分配体制与政策
用新的理论与方法 去激发人们的积极性
农业经济学
6
农业技术进步
技术进化 技术革命
25.07.2020
农业经济学
7
新的农业技术革命
25.07.2020
农业经济学
8
区别
25.07.2020
农业经济学
9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渐进性 系统性 外生性
复杂性 周期性
25.07.2020
农业经济学
10
(三)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 4、农业生产劳动者和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25.07.2020
农业经济学
11
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25.07.2020
农业经济学
12
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25.07.2020
农业经济学
18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技术进步,将使农业资源的配置逐步发生变化。
一方面,农业技术的进步将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 增加农业资源的供给量;
另一方面,将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 效率,是有限的农业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

农业技术进步PPT课件

农业技术进步PPT课件

2024/6/1
2
目的性?
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减轻劳动强度 节约投入 改善生态环境
2024/6/1
3
如果通过对原有农业技术(或技术体 系)的研究、改造、革新,或开发出 一种新的农业技术(或技术体系), 用以代替原有的技术(或技术体系), 使其应用的结果更加接近于应用的目 标,我们就说产生了技术进步。
2024/6/1
22
据有关部门统计,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 献率已达到60%~80%,1996年美国为55% , 日本高达70 %以上,而我国仅30%。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到“九五”期间上升到40 %左右,“十五”期间为45 %(表1) 。据农业部 最新测算结果,200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8.0%,仅达到以色列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
2024/6/1
6
技术进步与科学进步
技术进步的实质在于合乎目的性 科学进步的实质在于合乎客观性
2024/6/1
7
✓ 对技术进步的理解要随着技术应用目 的的不同而变化
✓ 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技术的要求不同 ✓ 农产品产量技术和优质技术 ✓ 氟里昂制冷技术和溴化锂制冷技术
2024/6/1
8
狭义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
第一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 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 农业技术进步的分类 农业技术进步的效益 农业技术进步的环境 技术进步与农业资源报酬
2024/6/1
1
一、技术进步的概念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指农业技术在合乎目的 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合乎目的性,指人们对技术应用所期望达 到的目的及其实现的和谐。
2024/6/1
28
资金节约型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创新》课件

《农业技术创新》课件
推动农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 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01
02
03
0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 护知识产权,为农业技术创新
提供法律保障。
优化政策环境
出台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政 策措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激发创新活力。
建立创新平台
搭建农业技术创新平台,整合 资源,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合
未来农业技术创新的趋势:未来,农 业技术创新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 环境保护,如发展精准农业、低碳农 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同时,随着 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新兴技术的 发展,农业技术创新的领域和深度将 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此外,全球化和 信息化的发展也将为农业技术创新带 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02
农业技术创新的类型
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投入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设 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培养更 多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技术 创新,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 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增 强国家的战略储备能力。
农业技术创新的历程与现状
农业技术创新的历程:农业技术创新 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在传统农业阶段,技术创新主要依 靠经验和实践;在现代农业阶段,技 术创新更加注重科技研发和应用,涉 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 个领域。

农业经济学第八章:农业技术进步(稿-3)(2013--4)

农业经济学第八章:农业技术进步(稿-3)(2013--4)

农业技术进步有何特点 ?
—— 渐进性、系统性、外生性、复杂性、周期性 1.渐进性
即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无数大小不等的改进使技术本身不断 完善带来经济效益提高的技术进步,是以渐进的形式出现的。微小技术变化积累的效 果,往往比重大的技术变化所产生的作用还要大。
要求:在推进技术进步中,不仅要重视重大技术的进步,更要重视渐进性的技术进步。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农业技术 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的 动力机制
农业技术进步 道路的选择
第一节 农业技术进步概述
内涵 内涵与 特点 广义: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也包括农业经 营管理. 狭义:仅指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渐进性、系统性、外生性、复杂性
特点
内容
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管理技术、农业劳 动者与管理者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3,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4,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1,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2,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3,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假说的互补性质。 4,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与公共农业科研体系的构建。
农业技术 进步道路 的选择
发达国家农 业技术进步 的道路
发展 方向
1,形成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 技术和改造中低产田技术。 3,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机械技术。 4,提高化学化水平。

本章小结: 农业技术进步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渗透 到农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农业技术进步具有自己的特点,在 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转化的漫长历史过程。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而农业技术进步
的内容也会随之而不断丰富。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70
三、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指将各项先进的农业适用技 术(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实验、示范、 宣传、培训等方式向农业生产转移和扩散, 它是把农业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的生产力转 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55
2、日本型

特点是先走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 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 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陆地面积37.79万平方 公里,领海面积31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 占总面积的71%。现有人口1.3亿,是一个 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高达337人。 日本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其必须 走资源节约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当工业化 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以 后,开始转向劳动力节约型技术。

在对粮食生产能力的贡献中,每一元投入, 灌溉、教育、道路、通讯、电力的回报分 别为5.56 、2.02 、1.95 、1.84 、1.37 元,科技 的回报则高达4.41 元,仅次于灌溉。
2

另外,对2004 年粮食增产因素的分析显示, 粮食总产量增长中,政策贡献为8.6 % ,价格 贡献为34.2 % ,气候贡献为27.0 % ,而科技贡 献为30.2 %。


中长期内: 首先要注意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的研究。 其次要组织好科技攻关做好病虫害防治和 草原改良等工作。 三要加强高新技术和某些重要的常规技术 的开发研究工作。 四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农 业高等教育培养充足的人才。 五是加强科技的应用基础研究
64
二、构筑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应用新知识、新科学、 新技术,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开发新工艺、生产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 大幅 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整个过程; 是包括农业科 学研究、发明、创造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推广、应用在内的动态过程。

第8章 农业技术进步110524课件

第8章 农业技术进步110524课件

• “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 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常用 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中国,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赤霉 酸主要用在柑桔等作物上。从多年使用的情况看,技术成熟,生产效果 好。。。美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将膨大剂列为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豁 免物质清单,其残留不需要制定安全限量标准,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 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氯吡脲最早是在美国首先研发的,日本于 1985年开始生产和使用。据查证,目前,氯吡脲仍在日本登记和使用。目 前,氯吡脲不仅在中国使用较广,而且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广泛使用,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对人体健康不会 产生危害。
• 按照技术进步的效应,农业技术进步 可 分成二大类,即生物- 化学性技术进步(Biological and ChemlcaI InnoVation,或 称BC技术进步)和机械性技术进步(MechanlcallnnoVat50n, 或称M技术进步)。 • 按照技术进步的性质,农业技术可分成两个大类:硬技术进步 和软技术进步。 • 按照技术进步发生的部门,农业技术进步可分为种植业技术进 步、养殖业技术进步、林业技术进步、渔业技术进步四类。
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
(二)约翰•希克斯的技术进步分类法
•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变化大于资金边际 生产率的变化。 •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变化大于劳动边际 生产率的变化。 • 中性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变化等于资金边际生产 率的变化,二者同比例的增加。 • 该分类的隐含假定:只考虑两种投入;在原来的技术条件下 ,资本劳动比是既定的。 • 对各国(地区)技术进步途径选择道路的启示。

制度创新与农业技术进步ppt课件

制度创新与农业技术进步ppt课件

内生变迁与外生变迁
• 外生变迁是指由于一些不属于制度的社会因素 的变化所引起的具体制度的变迁。这些因素是 在长期演化中累积形成,这些累积变量可以是 经济性的,也可以是政治性的、军事性的、社 会性的乃至观念性的。
• 内生变迁是指由于制度内部不适调引起的演化。 根源在于该项制度的内部各行为主体利益矛盾。 外部条件的变化只能通过对内部因素的影响, 加速或迟缓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是由许 多因素决定的,但从深层次上讲,制度变迁是 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制度的内涵
• 规则是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具有强制性或约束 性。
• 制度和集体行动交织在一起,为社会的众多人 所接受或遵守。
• 制度具有某些功能或是一种工具,否则它(们) 不会被人为地创造出来。
• 制度通过规则为处于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奖励或 制裁。
• 制度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 有相应的适用对象和时效
• 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独立 变量
• 也就是说,制度创新不一定是(相对于技术进 步)应变量,在没有发生技术变量的经济环境 中,仍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样, 技术进步也不一定是(相对于制度创新的)应 变 量 。 如 1978-1984 年 , 我 国 农 业 增 长 的 46.89% 是 农 业 生 产 组 织 的 制 度 创 新 引 起 的 , 45.79%是由增加要素投入引起的,这说明制度 变革不依赖于技术变革。
适应型制度变迁与更新型制度变迁
• 适应型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安排为了消除影响而产生 的制度运动状态。①利用原有的制度规则限制影响 制度变迁因素的活动空间和作用范围,减弱或消除 其对制度安排的影响;②逐步改变影响制度变迁因 素的性质,消除其与该制度安排的互斥性;③利用 原有制度要素之间的功能互补性,替代受到冲击的 制度要素发挥功能,强化整个制度安排的抗干扰性; ④在原有制度规则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协调处于变 动中的各制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农业生产.pptx

农业生产.pptx

重要性
农业生产区域化能够充分发挥各地的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提高农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农业和农 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专业化
定义:农业生产专业化是指农业企业 或个人专门从事某种或某几种农产品 ,或者从事农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某一 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活动。它是社会分 工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包括深松、翻耕、旋耕等,以 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
节水耕作
采用保墒、蓄水、抑制蒸发等 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性耕作
通过少耕、免耕、地表覆盖等 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 失。
种植技术
良种选育
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作物 品种,提高种植效益。
播种技术
包括精量播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 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社会效益
02
农业对就业、农村社会稳定、粮食安全等社会方面的贡献评价

生态效益
03
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生物
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评价。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规划农业用地,保 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
水资源管理
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和 节约利用,推广节水灌
溉技术。
重要性
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布局
定义
农业生产布局是指农业生产各门类由于一定的安排、部署而形成的空间分布。它反映了农 业生产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和组合状况。
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条 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等 ;技术条件则包括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3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
1.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 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美国) 2.先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节 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日本) 3.中性技术进步的道路(法、英、意大利)
6.3.4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 道路,大致可划分为二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 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 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
很多人都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的——不 是由经济变量所控制,甚至是自发的。
现在看来,技术发明从一种业余的、非常 规的经济活动,逐渐变成一种连续的、规范 的、企业化的经济行为。
格里克斯在对杂交玉米的推广和使用中,指出 市场盈利性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较早地 提出了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市场需求诱导假说。
他认为经济进步受四种力量的推动——人口增长、 工作意愿增强、资本增加和技术创新。
一种创新只有当它的最终效果能够带来国民收入 的增加时,才会被有力地采用,这是竞争条件下 的必然结果。
希克斯认为:
技术创新是偏向劳动还是偏向资本,取决于劳动 与资本的相对价格;在竞争条件下,要素相对价 格反映其相对稀缺程度。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 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技术进步因考虑的主要是物化形态的技术, 因而又叫硬技术进步。
2.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1)渐进性 (农业技术的积累) (2)系统性 (协调发展、综合配套) (3)外生性 (外部压力和动力) (4)复杂性 (环境、内容、结构、推广、应用) (5)周期性 (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经济周期)
6.3.2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1.劳动节约型技术
指主要是通过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 动效率,从而使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 。
2.资源节约型技术
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它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 显提高,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
3.中性技术
指使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2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 4.农业生产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6.1.3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 发展的重要作用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村 全面发展
6 农业技术进步
6.1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内容与重要作用 6.2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6.3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6.4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6.1农业技术进步特点、内容、作用
6.1.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特点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业技
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
格里克斯也注意到杂交玉米技术成果推广的经 济效益,他指出研究成果的地区分布和新品种的 推广率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3.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假说的互补性质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并不是两种独立的假说, 而是互相补充的技术进步理论。 节约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技术创新,如果不落实 到某一种产品上,就无法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 所采用。
相对稀缺的要素成为企业生产以至经济发展的瓶 颈,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而对该要素的节约或 释放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国民收入。
由此定义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速水和拉坦认为:
经济中技术的发展是为了用相对丰富因而廉价 的要素来替代相对稀缺因而昂贵的要素。
2. 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施莫克勒在《发明和经济增长》中提出了市 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并对工业领域 进行了实证研究。
6.2 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6.2.1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
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2.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3.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6.2.2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
1.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农业技术进步 2.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3.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4.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技术进步
反过来说,针对某一种产品的技术发明,如 果不能够相对地节约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也 不会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微观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是要素稀缺和市 场需求两种假说内在统一的基础和纽带。
4. 关于公共农业科研体系的理论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导性假说为农业研究 资源的分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基本原则, 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由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竞 争机制来支配农业科研活动。
6.3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6.3.1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诱导性技术进步概念最早是由希克斯提出来的, 其理论发展分为两个分支:
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强调要素的相 对稀缺性;
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强调市场需求。
1. 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希克斯在《工资理论》中讨论“经济进程的分配 效应”时,首先引入了诱导性技术进步概念。
因为: 农业科研的大多数成果,尤其是生物和农艺研究, 是以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新品种、新配方、新工艺 等,它们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具有使用上的 非排他性和收益上的非独占性或外溢性,难以避免 搭便车等问题的困扰。 农民对一种新的知识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他人 所能利用的信息数量;而信息使用的扩大也不会增 加其研究成本的补偿。
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知识的积累,技术 进步包括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
施莫克勒验证了不同产业资本品的发明数量与产 品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伸出三个命题:
(1)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追求预期收益; (2)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 (3)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 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 总之,是市场需求决定了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 技术发明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或把握经济机会,这一 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