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混沌摆实验报告

混沌摆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手持轴柄给系统施一力矩,系统开始运动,运动情况复杂,前一时间难于预言后一时刻的运动状态。重新启动,由于起始冲量矩总有所不同,雇系统的运动情况差别很大、这反映了系统运动的混沌性质。
初始状态
运动中篇二:混沌摆实验讲义
混沌摆实验
【实验目的】
⒈了解非线性系统混沌现象的形成过程;
⒉通过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的观察,加深对混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⒊理解“蝴蝶效应”。
考虑一条单位长度的线段,线段上的一点用0和1之间的数x表示。逻辑斯蒂映射是x?kx(1?x)
其中k是0和4之间的常数。迭代这映射,我们得离散动力学系统
xn?1?kxn(1?xn),n?0,1,2?
我们发现:①当k小于3时,无论初值是多少经过多次迭代,总能趋于一个稳定的不动点;②当k大于3时,随着k的增大出现分岔,迭代结果在两个不同数值之间交替出现,称之为周期2循环;k继续增大会出现4,8,16,32?周期倍化级联;③很快k在3.58左右就结束了周期倍增,迭代结果出现混沌,从而无周期可言。④在混沌状态下迭代结果对初值高度敏感,细微的初值差异会导致结果巨大区别,常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⑤迭代结果不会超出0~1的范围称为奇怪吸引子。
3.用两根竖直杆和一根水平杆交叉连接以增加稳定行。请见figure 3。4.安装第二个转动传感器到水平杆上。
5.系一小段绳子(几厘米)到底座的校平平螺杆上,再把第二根弹簧的一段系在这个绳子上。
6.切下一段长大约1.5m的绳子,在第二个转动传感器的中间的滑轮上绕两圈。见figure
4.将圆盘用螺丝固定在这个转动传感器上。
【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1.1 实验原理1.1.1 阿基米德原理1.1.2 浮力1.2 实验材料1.3 实验步骤1.3.1 实验准备1.3.2 实验操作1.4 实验结果1.5 实验分析1.6 实验结论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旨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存在,并掌握测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力的方法。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

即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推力。

当物体浸入液体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量。

实验材料1. 测量尺2. 直尺3. 螺旋测厚器4. 水5.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准备1. 准备所有实验材料2. 将水倒入实验器材中实验操作1. 测量并记录实验器材的重量2. 将待测物体放入器材中,记录整体重量3. 测量待测物体的尺寸4. 通过计算,确定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5.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浮力大小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计算,我们得出了浮力的大小,并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中浸入的物体会受到与排开液体体积相等的浮力。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说明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浮力的存在使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这对于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原理。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证实了我们对浮力的认识,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5篇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 (1)一、实验任务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二、实验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_,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ncosα-mg=0(1)nsinα=mω2_(2)两式相比得tgα=ω2_/g,又tgα=dy/d_,∴dy=ω2_d_/g,∴y/_=ω2_/2g.∴g=ω2_2/2y..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_、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 由以上几式得:g=4π2n2h/t2.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则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报告2 - 力学演示实验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报告2 - 力学演示实验研究

力学演示实验研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仪器使用,熟练基本操作2.参与实验过程,获得实验体会3.明确实验原理,掌握操作要领4.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实验器材】实验仪器如下所示:【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一、重心实验重心,是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质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

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另外,重心可以指事情的中心或主要部分。

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物体的重心位置:(1)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例如,均匀细直棒的中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载重汽车的重心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物体的重量和高度而变化。

3.重心的影响因素:(1)物体的形状(2)质量的分布实验一:寻找薄片重心实验寻找重心的方法:(1)悬挂法:只适用于薄板(不一定均匀)。

首先找一根细绳,在物体上找一点,用绳悬挂,划出物体静止后的重力线,同理再找一点悬挂,两条重力线的交点就是物体重心。

(2)支撑法:只适用于细棒(不一定均匀)。

用一个支点支撑物体,不断变化位置,越稳定的位置,越接近重心。

一种可能的变通方式是用两个支点支撑,然后施加较小的力使两个支点靠近,因为离重心近的支点摩擦力会大,所以物体会随之移动,使另一个支点更接近重心,如此可以找到重心的近似位置。

(3)针顶法:同样只适用于薄板。

用一根细针顶住板子的下面,当板子能够保持平衡,那么针顶的位置接近重心。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力学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力学

2023年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力学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力学实验来阐述和展示各种力学原理与定律,让学生们通过观看演示实验来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力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力学原理的认识。

实验器材1.圆盘2.弹簧3.转轮4.杠杆5.重力势能板6.绳子等实验1:圆盘的动能定理实验目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演示“圆盘的动能定理”的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让学生们理解动能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过程1.将圆盘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固定在墙上。

2.用手转动圆盘,将圆盘推动到一定距离后松手。

3.观察圆盘的滚动,通过观察滚动的过程、计算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和半径,计算圆盘的动能。

4.用计时器测量圆盘的运动时间,并记录数据。

5.根据圆盘的运动时间和动能计算公式,计算圆盘的动能。

6.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究圆盘的动能与圆盘的转动速度、质量、半径及运动时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根据计算所得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圆盘的动能与圆盘的转动速度、质量、半径及运动时间都有关系。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当圆盘质量越大、半径越大、运动时间越长、角速度越大时,圆盘的动能也会相应增加。

实验2:力的平衡实验目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演示“力的平衡”的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状态,推导出物体在平衡时的条件。

实验过程1.在桌子上放置一个杠杆,将杠杆头部向上。

2.在杠杆平衡时,向杠杆的另一端挂上不同重量的物品。

3.观察挂在杠杆上的物品重量与杠杆的长度,通过测量和计算,找到杠杆的平衡点,探究何种重量的物品可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4.实验过程中,可以用手动或计算得到杠杆左右两端受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力的平衡条件。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当杠杆两端所受的力相等、方向相反时,杠杆才能保持平衡的结论。

也就是平衡条件:F1L1=F2L2,其中F1和F2分别是两个物体所施加的力,L1和L2分别是两个物体与杠杆平衡点的距离。

实验3: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目的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演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实验过程。

力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力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力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力学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引言: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在力学的学习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原理。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力学演示实验,深入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一:牛顿摆实验牛顿摆是一种简单的力学系统,通过摆动的运动来研究重力和摆长对摆动周期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细线和一个小球,将小球挂在细线的一端,然后使其摆动。

通过改变摆长,我们发现摆长的变化会导致摆动周期的变化。

这是因为摆长的增加会使重力对小球的作用力变大,从而加快了摆动的速度。

实验二:斜面实验斜面实验是研究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实验,通过改变斜面的角度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滑动的加速度和滑动距离的变化。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小车和一个倾斜的平面,将小车放在斜面上,然后观察其滑动的情况。

我们发现,当斜面的角度增加时,小车的滑动速度和加速度也会增加,而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小车的滑动速度和加速度减小。

实验三:弹簧振子实验弹簧振子是一种周期性运动的力学系统,通过改变弹簧的劲度系数和质量,我们可以观察到振动周期和振幅的变化。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弹簧和一个质量块,将质量块挂在弹簧上,然后观察其振动的情况。

我们发现,当弹簧的劲度系数增加时,振动周期减小,而当质量增加时,振动周期增加。

同时,振幅也会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实验四: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这个定律。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力传感器和一个质量块,将质量块挂在力传感器上,然后施加不同的力。

通过记录力传感器的读数和质量块的加速度,我们可以得到作用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作用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且与质量无关,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牛顿摆实验让我们认识到摆长对摆动周期的影响,斜面实验让我们观察到斜面角度和物体质量对滑动加速度的影响,弹簧振子实验让我们了解到弹簧劲度系数和质量对振动周期和振幅的影响,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验证了作用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无关的规律。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信息工程学号: 04010210 姓名:成亚云在这个学期的第十周的周六中午,我们参观了物理实验演示,更加深入理解了我们所学的力学、能量、电磁学、波动学和光学。

光学幻影,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看一看这些图片,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图片好象在动。

事实上它们都是静止的。

那么欺骗了我们的眼睛的是什么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实际上是“视错觉”。

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与这些图片本来的样子有出入,这是因为我们眼睛里不同的细胞与感受器用不同的速度来识别图片和颜色,于是就造成了错觉。

眼睛只能接收有限数量的视觉色质,但我们的大脑一直在不停地处理视觉信息,于是给了我们不间断的视力这样的幻觉。

不管它是光学幻觉,生理幻觉还是认知幻觉,这些经过巧妙设计的图片确实欺骗了我们的眼睛和大脑。

多年来魔术师已有效地利用错觉科学来娱乐大众。

魔术虽涉及一些技巧,错觉却基是于科学。

无线光通信系统主要由光源、调制器、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及附加电信发送和接收设备等组成,只要相互进行瞄准即可进行通信。

无线光通信除具有不挤占频带,通信容量大,传输速率高等无线激光通信的优点外,还具有机动灵活、经济、架设快捷、使用方便,不影响市政建设等特点。

随着大气通信技术的成熟,它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根据其特点,它潜在的应用场合有:(1) 民用上可用于移动基站间的互连,单位内部的数据传输及小范围内局域网建设如校园网的组建,需严格保密的场合及要害部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敷设光缆的地区如军工、国防部门,核电站、边远山区、江河两岸间、高山间等,以及用于灾区、事故地点的快速抢通等。

OWC最大的成功来自于校园局域网连接市场。

这种应用包括连接编辑室和广播站,或者作为一栋大型综合大楼两个高速传输节点之间的通信手段。

在光纤主干链路被切断或网路因恶劣天气被破坏以及其它突发事件时,OWC可以作为紧急情况备用和灾难后的恢复措施。

另外,OWC还可以应付一些其它情况,如在光纤要通过河流或高速公路时,或在一些交通拥挤和地形复杂的城市,政府通常不希望挖开街道铺设光纤,OWC也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替代方式。

水泥物理力学实验报告

水泥物理力学实验报告

水泥物理力学实验报告通过水泥物理力学实验,了解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了解水泥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探究不同因素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能对于建筑结构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水泥物理力学实验中,主要测试水泥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抗压强度是指水泥在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是通过试样的压碎实验来测定水泥的抗压强度。

实验中,将水泥制成标准的立方体试样,载荷逐渐增加,直至试样破碎,记录下载荷值,即可求得水泥的抗压强度。

水泥的稳定性是指水泥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和性能。

在实验中,通过长时间的负载实验,观察试样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可以初步评估水泥的稳定性。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水泥、试样模具、试验机等设备和材料。

2. 将水泥与适量的水混合,在搅拌器中充分搅拌,得到均匀的水泥胶浆。

3. 将水泥胶浆倒入试样模具中,并平整表面,使其与模具齐平。

4. 将填充好水泥胶浆的模具放入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等待水泥胶浆凝固。

5. 取出凝固的水泥试样,将其放入试验机的加载平台上。

6. 启动试验机,逐渐增加载荷,直到水泥试样破碎,并记录下载荷值。

7. 对于稳定性实验,将制备好的水泥试样,经过一定的负载时间,观察其变形和破坏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我们制备了3个水泥试样,并经过试验得到了它们的抗压强度数据如下:试样编号抗压强度(MPa)1 302 353 2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试样2的抗压强度最高,试样3的抗压强度最低。

这表明水泥的抗压强度与其配合比有关,适当调整水泥配比可以改善水泥的强度。

在稳定性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试样在负载作用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和变形,但没有出现明显的破坏情况。

这说明水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原有的形态和性能。

结论通过水泥物理力学实验,我们得到了水泥的抗压强度数据,并初步了解了水泥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水泥配比会对水泥的抗压强度产生影响。

初中力学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力学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力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力学物理实验,加深学生对力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实验原理1.重力加速度的测定: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方程,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进而推导出重力加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通过给定的实验仪器,测得物体所受的力和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

实验仪器和材料1.包含计时功能的数字计时器2.轨道实验器3.不同质量的物体4.尺子5.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实验1:重力加速度的测定1.在实验仪器的轨道上设置测量起点和落点,测定其距离为h。

2.选择一个实验物体,并从轨道的起点下落,计时器开始计时。

3.当物体到达轨道的落点时,立即停止计时器,并记录下计时器所示的时间t。

4.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方程ℎ=gt 22,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

实验2: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1.将轨道实验器倾斜固定,使得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2.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在轨道上,并使其沿斜面下滑。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力F和加速度a。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计算出物体的质量m。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1:重力加速度的测定根据实验数据处理,得到的重力加速度g为9.8 m/s²,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重力加速度的准确性。

实验2: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经过实验测量分析,得到不同质量物体所受的力F与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为F与a成正比,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

实验结论通过初中力学物理实验的实践操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重力加速度的准确性。

2. 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物体所受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

实验心得通过参与力学物理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还深入理解了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这为我们将来在其他实验中积累宝贵经验。

伯努利实验报告

伯努利实验报告

伯努利实验报告伯努利实验报告伯努利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通过研究流体的运动和压力变化,揭示了流体力学的重要原理。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伯努利原理,并探究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一:流体的压力变化首先,我们将在实验室中搭建一个简单的装置,以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变化。

我们选择了一个直径较小的塑料管道,将其固定在水平位置上,并在管道上设置了几个不同高度的压力计。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先将管道中的水排空,确保管道内没有气泡存在。

然后,我们将管道的一端与水源相连,并调整水源的流量,使水从管道的另一端顺利流出。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管道中的压力计所示的压力逐渐降低。

这一现象与伯努利原理相符合,即流体速度增加时,压力降低。

实验二:伯努利原理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将探究伯努利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选择了两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

例一:喷气式飞机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正是基于伯努利原理。

当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喷气发动机产生的高速气流通过喷嘴向后喷出,产生了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根据伯努利原理,气流速度增加时,气流压力降低。

喷气式飞机利用了这一原理,通过增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使飞机在空中获得足够的升力,实现飞行。

例二: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的设计也充分利用了伯努利原理。

当高速列车行驶时,车头形状的设计使得空气流动更加顺畅,减少了空气的阻力。

同时,车厢下部的空气流动也采用了特殊的设计,使得列车在高速行驶时,空气压力下降,进一步减小了阻力。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伯努利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无论是飞机、汽车还是列车,伯努利原理的运用都能够提高交通工具的效率,降低能耗。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伯努利原理,并探究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伯努利原理揭示了流体力学中的重要规律,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流体力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实验一中,我们发现管道中的压力计所示的压力并不是严格按照伯努利原理的预期变化,这可能与实验装置的精度和环境因素有关。

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力学演示实验报告力学演示实验报告引言: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力学原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力学演示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所进行的实验以及实验结果。

实验一:牛顿摆实验牛顿摆实验是力学实验中常见且经典的实验之一。

我们使用了一根长绳和一个重物,将重物系于一端,然后将其释放,观察其摆动的规律。

实验中我们改变了重物的质量以及摆动的幅度,记录下了摆动的周期。

实验结果显示,牛顿摆的周期与摆动的幅度无关,只与摆动的长度有关。

这符合牛顿摆的理论预测,即摆动周期与摆动长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牛顿摆的运动规律。

实验二:弹簧振子实验弹簧振子实验是研究弹性力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我们使用了一个弹簧和一个质量,将质量挂在弹簧上方,然后将其拉伸或压缩释放,观察其振动的规律。

实验中我们改变了质量的大小以及弹簧的初始伸长量,记录下了振动的周期。

实验结果显示,弹簧振子的周期与质量无关,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这符合弹簧振子的理论预测,即振动周期与弹簧劲度系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弹性力学的理解。

实验三:滑块斜面实验滑块斜面实验是研究斜面上物体运动的实验之一。

我们使用了一个斜面和一个滑块,将滑块放在斜面上,然后观察其滑动的规律。

实验中我们改变了斜面的角度以及滑块的质量,记录下了滑动的加速度。

实验结果显示,滑块在斜面上的加速度与斜面的角度无关,只与滑块的质量和斜面的摩擦系数有关。

这符合滑块斜面运动的理论预测,即滑块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摩擦力和斜面角度的正弦值成正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力学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牛顿摆实验、弹簧振子实验和滑块斜面实验分别展示了不同力学现象的规律。

这些实验不仅加强了我们对力学原理的理论认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记录能力。

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动现象和力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物理力学的实验报告

中学物理力学的实验报告

中学物理力学的实验报告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载下机械性能的最根本和重要的实验之一。

这不仅因为拉伸实验简便易行,便于分析,且测试技术较为成熟。

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的强度、塑形和弹性模量等机械指标,大多数是以拉伸实验为主要依据。

实验目的〔二级标题左起空两格,四号黑体,题后为句号〕1、验证胡可定律,测定低碳钢的E。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Rel和抗拉强度Rm。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4、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5、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树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实验设备和仪器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引伸仪实验试样实验原理按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GB/T 228—20xx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固定引伸仪,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应根据材料性能和试验目确实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图2-2所示〕。

应当指出,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ΔL主要是整个试样〔不只是标距局部〕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

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1.低碳钢〔典型的塑性材料〕当拉力较小时,试样伸长量与力成正比增加,保持直线关系,拉力超过FP后拉伸曲线将由直变曲。

保持直线关系的最大拉力就是材料比例极限的力值FP。

在FP的上方附近有一点是Fc,假设拉力小于Fc而卸载时,卸载后试样立刻恢复原状,假设拉力大于Fc后再卸载,那么试件只能局部恢复,保存的剩余变形即为塑性变形,因而Fc是代表材料弹性极限的力值。

当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试验机的示力指针〔主动针〕开始摆动或停止不动,拉伸图上出现锯齿状或平台,这说明此时试样所受的拉力几乎不变但变形却在继续,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屈服。

《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报告

《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报告

《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验,探究它们在力学中的作用和原理。

实验步骤:
1. 将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固定在实验台上。

2. 使用弹簧秤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并通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施加力。

3. 记录下不同重量下的施加力和移动距离。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发现在相同重量下,动滑轮所需施加的力要比定滑轮小,而移动距离却要更大。

这说明动滑轮可以减小所需的施加力,但会增加移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力学中的作用是
可以改变施加力的大小和移动距禿。

定滑轮可以增加所需的施加力,但减小移动距离;而动滑轮则可以减小所需的施加力,但增加移动
的距禿。

自查报告:
在实验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且及时记录实
验数据。

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可
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够精准或者实验装置的误差所致。

下次在进行
实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操作的精准性,并且对实验装置进行更为
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流线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流线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流线演示实验实验报告流线演示实验实验报告引言:流线演示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通过观察流体在不同形状物体周围流动时的流线分布,可以深入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构建流线演示装置,观察不同形状物体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一个透明的水槽、一台水泵、不同形状的物体模型以及染液组成。

水槽中装满染液,水泵通过管道将染液循环引入水槽,形成流动的水流。

实验中使用了三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模型:圆柱体、球体和翼型。

实验过程:1. 将水槽装满染液,确保水槽内染液的水平面较高,以确保实验过程中染液不会溢出。

2. 开启水泵,使染液开始流动。

3. 依次将圆柱体、球体和翼型物体模型放入水槽中,观察染液在物体周围的流线分布情况。

4.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以备后续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圆柱体:在圆柱体周围的流线分布呈现对称的螺旋状,流线在圆柱体上下表面分别分离并再次汇合。

这是因为圆柱体的形状使得流体在其周围形成了旋涡,流线在旋涡的作用下产生了螺旋状的分布。

2. 球体:与圆柱体不同,球体周围的流线分布呈现出更为对称的形态。

流线从球体的前方分离,围绕球体流动,并在球体的后方再次汇合。

这是因为球体的形状使得流体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其周围,流线不会出现明显的扭曲。

3. 翼型:翼型物体模型是一种常见的流体力学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显示,翼型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流线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上表面的流线分布呈现出较为平直的形态,而下表面的流线则呈现出明显的弯曲。

这是因为翼型的形状使得流体在上下表面产生了不同的压力分布,从而导致了流线分布的差异。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形状的物体对流体流动的影响是不同的。

圆柱体和球体的流线分布相对较为简单,而翼型的流线分布则更加复杂。

2. 流线的分布形态与物体形状密切相关。

圆柱体的流线呈现出螺旋状,而球体的流线则更为对称。

物理实验报告【8篇】

物理实验报告【8篇】

物理实验报告【8篇】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物理实验报告篇1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到达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缺乏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看弧光产生。

并观看现象。

(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逝)。

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

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

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物理实验报告篇2实验目的:观看水沸腾时的现象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图: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参加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看.(观看水的温度变化,水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的气泡变化)描述实验中水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3.当水温到达90℃时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止。

实验记录表:时间(分)00.511.522.53…温度(℃)4、观看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5、实验结果分析:①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依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②请学生表达实验现象。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共4篇)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共4篇)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共4篇)1、锥体上滚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声波可见实验目的:借助视觉暂留演示声波。

实验仪器:声波可见演示仪。

实验原理: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振动后形成的驻波基频、协频各不相同,即合成波形各不相同。

本装置产生的是横波,可借助滚轮中黑白相间的条纹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将其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1、将整个装置竖直放稳,用手转动滚轮。

2、依次拨动四根琴弦,可观察到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线上出现不同基频与协频的驻波。

3、重复转动滚轮,拨动琴弦,观察弦上的波形。

注意事项:1、滚轮转速不必太高。

2、拨动琴弦切勿用力过猛。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弹性碰撞演示仪实验目的:本实验用于演示正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形象地显现弹性碰撞的情形。

实验原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如果正碰撞的两球,撞前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由碰撞定律可知:若e=1时,则分离速度等于接近速度解式和式可得:若m1=m2=m;e=1则v1=0,v2=v10,即球1正碰球2时,球1静止,球2继续以V10的速度正碰球3,等等以此类推,实现动量的传递。

实验器材1、实验装置如实验原理图示:1一底座—支架—钢球—拉线—调节螺丝2、技术指标钢球质量:m=7×0.2kg 直径:l=7×35mm 拉线长度: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L=55Omm实验操作与现象l、将仪器置于水平桌面放好,调节螺丝,使七个钢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物理实验报告飞机升力

物理实验报告飞机升力

实验名称:探究飞机升力原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实验器材:硬纸板、吸管、计时器、刻度尺、细线、支架、水平桌面。

实验原理:飞机升力产生的主要原理是伯努利原理。

根据伯努利原理,在流体流动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飞机机翼的形状设计使得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即升力。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硬纸板剪裁成与吸管等宽的长条,两端分别打孔,用细线将两端穿在一起,制成简易的机翼模型。

2. 搭建实验装置:将支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吸管固定在支架上,使其与桌面平行。

3. 进行实验:a. 将机翼模型放置在吸管上,使其平行于吸管。

b. 用手轻轻吹气,使空气从吸管中流出,观察机翼模型的运动情况。

c. 记录不同流速下机翼模型上升的高度。

4. 重复实验:多次改变吹气的力度,重复上述步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当吹气力度较小时,机翼模型上升的高度较低。

b. 随着吹气力度的增大,机翼模型上升的高度逐渐增加。

c. 当吹气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机翼模型能够悬浮在空中。

2. 结果分析:a. 吹气力度较小时,机翼模型上升的高度较低,说明此时升力较小。

b. 随着吹气力度的增大,机翼模型上升的高度逐渐增加,说明升力逐渐增大。

c. 当吹气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机翼模型能够悬浮在空中,说明此时升力等于重力。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飞机升力的产生原理。

当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时,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

实验结果表明,吹气力度越大,升力越大。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吸管与桌面平行,以保证空气流动的稳定性。

2.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机翼模型的运动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场地,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形状机翼对升力的影响。

2. 研究不同飞行速度对升力的影响。

3. 利用实验装置,研究飞机飞行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牛顿第二定律演示一、实验目的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2. 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即:F=ma。

三、实验仪器1. 弹簧测力计2. 小车3. 测速仪4. 轨道5. 滚动轴承6. 水平桌面7. 秒表8.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车,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 在小车前方放置一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滚动轴承,将小车从静止释放,使其通过滚动轴承,记录小车通过滚动轴承所需的时间t。

3. 用秒表测量小车通过滚动轴承的平均速度v。

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2。

5. 比较F1和F2的大小,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弹簧测力计示数F1:N2. 小车通过滚动轴承所需时间t:s3. 小车通过滚动轴承的平均速度v:m/s4.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2: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F2:F2 = m a = m (v / t)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弹簧测力计示数F1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2的比值为:F1 / F2 = N / N = 1由此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F1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2成正比,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过程中,小车通过滚动轴承的平均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说明小车在水平桌面上的加速度a与合外力F2成正比,与质量m成反比,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3.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培养了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七、实验结论1. 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

2. 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验证。

3. 通过实验,提高了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弹簧测力计损坏。

物理力学实验报告

物理力学实验报告

物理力学实验报告物理力学实验报告引言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探索力学定律。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理解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这些理论。

实验一:运动学实验在运动学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计时器和一根直线轨道。

首先,我们在轨道上放置一辆小车,并在其上方安装了一个光电门。

当小车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小车再次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器停止计时。

通过测量小车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结果显示,小车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与小车的质量和施加在小车上的力成正比。

这符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小车的质量和施加在小车上的力。

实验二:动量守恒实验在动量守恒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个小车和一个弹簧。

我们将两个小车放在一条直线轨道上,并用弹簧将它们连接起来。

首先,我们使一个小车静止,然后将另一个小车推向它。

当两个小车碰撞时,我们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当两个小车碰撞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符合动量守恒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总动量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碰撞过程中每个小车的动量,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三:重力实验重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力,本实验旨在通过重力实验来验证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装置,将一块重物悬挂在一根绳子上,并通过测量重物的摆动周期来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结果显示,重物的摆动周期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这符合万有引力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并验证万有引力定律。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物理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这些理论。

运动学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实验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重力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物理力学的实验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更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导读:想知道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怎么写?只要看看帮你的就可以了。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一》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今天上午我们很高兴的到理学院参观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尽管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热情很高,毕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并亲自操作了一些实验。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一个个奇妙的实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

给我印象深刻地有以下几个实验。

一.锥体上滚在演示实验室,老师首先给我们演示的是锥体上滚实验。

其实验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有时候现象和本质完全相反。

二.电磁炮接着我们又做了电磁炮的实验。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代替火药爆炸力来加速弹丸的电磁发射系统,它主要有电源、高速开关、加速装置和炮弹组成。

根据通电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加速线圈固定在炮管中,当它通入交变电流时,产生的交变磁场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加速线圈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弹丸加速运动并发射出去。

我们将炮弹放入炮管中距尾部25cm左右,按下启动按钮发射了炮弹。

虽然炮弹的射程很小,但我们都觉得很奇妙,做的很开心。

三.会飞的碗会飞的碗是用来展示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中的有关伯努利定理的知识。

碗之所以会悬浮在空中,是由于伯努利定理造成的,因为在质量均匀的气流中,其流动速度越大,压力就越小;而其流动的速度越小,其压力越大。

气流冲击着碗,不让它落下。

碗若跳出气流,周围的空气就会把它推回到气流里,因为周围的空气速度小,压力大,而气流里的空气速度大,压力小,压力差使碗可以稳定的悬浮于空中。

我们对这个都很干兴趣,觉得十分有趣,所以我们都做了这个实验。

四.辉光球随后我们看到的一个球形仪器称为辉光球。

辉光球又称为电离子魔幻球。

它的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五.激光琴激光琴是演示光电效应的装置。

它是一种没有琴弦的琴,代替琴弦的是激光束,对应着光敏电阻,手指“轻弹”光束。

当用手指遮住光束时,遮断光路,改变了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产生跳变的电压信号。

这个电压信号就触发相应的电路开始工作,从而产生一个具有固定频率的电信号。

电信号经过电子合成器处理放大后,由扬声器发出相应音符的声音,就像弹奏不同琴键发出的不同音符的声音一样,十分有趣,引人入胜。

虽然我们都不懂音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演示实验的热情。

我们把手伸到激光束下,遮住光束,然后快速的移动着手指,“悦耳动听”的琴声便萦绕在演示实验室中,我们玩的乐此不疲。

六.静电跳球静电跳球是通过小球在静电场的作用下上下跳动,演示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

带电荷量为q的小金属球在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为F=qE,若电场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在F>mg时,电场力可以克服重力做功使它向上运动。

在实验室的装置是在水平方向设置两个相互平行有一定间距d 的导体平板。

在两板之间放入一些用锡箔团成的小球,它们既轻且有导电,把两板与静电起电机的正负极相连,使两极板分别带正、负电荷,这时小球也带有与上下极板同性的电荷。

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小金属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容器内做周而复始的上下运动。

在这短短的一次物理演示实验中,我学到了许多在平时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收获很大。

老师演示的一个个物理实验,奇妙的现象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可以说这次的演示实验让我对物理学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以前我们普遍认为大学物理抽象难懂、深奥复杂、枯燥乏味。

物理演示实验能够将抽象、深奥的物理知识转变为具体、简单的趣味内容,使模糊、枯燥、复杂难懂的内容变得清晰、生动、津津有味。

另外,物理演示实验能把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看到的和听到的现象,通过实验手段再现出来。

实物演示真实、直观,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激发创造的潜能。

老师让负责操作的同学明确注意事项后,亲自动手操作,使我们具有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并培养了我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报告二》虽然说演示实验的过程是简单的,但它的意义绝非如此。

我们学习的知识重在应用,对大学生来说,演示实验不仅开动了我们思考的马达,也让我们更好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现象的分析中去,使我们不但对大自然产生了以前没有的敬畏和尊重,也有了对大自然探究的好奇心,我想这是一个人做学问最最重要的一点。

因此我想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和责任感,认认真真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会一门课,学好一门课。

此外,我觉得我们不能将眼光仅仅定位在事物的表面,不能被眼镜所欺骗,要认真的分析,理解,找出事物背后的真理;不仅在物理,生活中更应如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纲上要安排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的目的所在。

1、锥体上滚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实验步骤: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声波可见实验目的:借助视觉暂留演示声波。

实验仪器:声波可见演示仪。

实验原理: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振动后形成的驻波基频、协频各不相同,即合成波形各不相同。

本装置产生的是横波,可借助滚轮中黑白相间的条纹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将其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1、将整个装置竖直放稳,用手转动滚轮。

2、依次拨动四根琴弦,可观察到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线上出现不同基频与协频的驻波。

3、重复转动滚轮,拨动琴弦,观察弦上的波形。

注意事项:1、滚轮转速不必太高。

2、拨动琴弦切勿用力过猛。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弹性碰撞演示仪实验目的:本实验用于演示正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形象地显现弹性碰撞的情形。

实验原理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如果正碰撞的两球,撞前速度分别为V10和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质量分别为m1时,则分离速度等于接近速度解式(1)和式(2)可得:若m1=m2=m;e=1则v1=0,v2=v10,即球1正碰球2继续以V10的速度正碰球3,等等以此类推,实现动量的传递。

实验器材1、实验装置如实验原理图示:一底座2—支架4—拉线5—调节螺丝2、技术指标钢球质量:m=70.2kg直径:l=735mm拉线长度: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L=55mm实验操作与现象器置于水平桌面放好,调节螺丝,使七个钢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2、将一端的钢球拉起后,松手,则钢球正碰下一个钢球,末端的钢球弹起,继而,又碰下一个钢球,另一端的钢球弹起,循环不已,中间的五个钢球静止不动。

但在一般情况下,两球碰撞时,总要损失一部分能量,故两端的钢球摆动的幅度将逐渐减弱。

注意事项操作前一定将七个钢球的球心调至同一水平线上,否则现象不明显。

理想情况下,物体碰撞后,形变能够恢复,不发热、发声,没有动能损失,这种碰撞称为弹性碰撞(elasticcllisin),又称完全弹性碰撞。

真正的弹性碰撞只在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微粒之间才会出现。

生活中,硬质木球或钢球发生碰撞时,动能的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也将它们的碰撞看成弹性碰撞。

碰撞时动量守恒。

当两物体质量相同时,互换速度。

4、大型闪电盘(辉光盘)演示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二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目的】:借助视觉暂留演示声波。

【实验仪器】:声波可见演示仪。

【实验原理】: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振动后形成的驻波基频、协频各不相同,即合成波形各不相同。

本装置产生的是横波,可借助滚轮中黑白相间的条纹和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将其显示出来。

【实验步骤】:1、将整个装置竖直放稳,用手转动滚轮。

2、依次拨动四根琴弦,可观察到不同长度,不同张力的弦线上出现不同基频与协频的驻波。

3、重复转动滚轮,拨动琴弦,观察弦上的波形。

【注意事项】:1、滚轮转速不必太高。

2、拨动琴弦切勿用力过猛。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目的】:演示翼形升力的产生。

【实验仪器】:飞机升力演示仪。

【实验原理】:一般翼型的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呈鱼侧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