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A.频率指标 B.构成指标 C.相对指标 D.动态数列
多选题
7.对两个总率进行标准化时,主要目的是
A.消除内部构成的差异 B.使其在实际水平下进行比较
D.使其在共同标准下进行比较 D.反映各自的实际水平
E.反映各自的相对水平
8.使用相对数时应注意
A.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太小 B.不要把比作率分析
C.资料要具有可比性 D.资料内部构成不同应进行标准化
E.对率和比的比较应进行假设检验
9.某医师用某新疗法治疗了2例肺癌病人,均治愈,该医师报道,他所采
用的新疗法治愈率为100%,你认为有些不妥,应建议该医生
A.增大样本含量 B.报告绝对数 C.进行有对照的临床试验
D.与国外研究资料对比 E.与历史资料对照
10.构成比的特点有
A.各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 B.各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 C.某部分比重的增减可影响其他部分 D.每部分的构成比可大于1
E.具体计算时,有时受尾数的影响,其总和不等于1
11.关于率,以下哪几项是错误的
A.反映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B.反映某事物内部的构成
C.表示两个同类指标之比 D.表示某现象在时间上顺序排
列
E.又称为频率指标或强度指标
12.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指标是
A.构成比 B.平均数 C.率 D.相对比 E.标准差(二)论述题
1.某地某年肿瘤普查资料整理如下表。
请填补表中空缺,并分析讨论哪个
年龄组最易患肿瘤?哪个年龄组病人最多?
实习表4-1 某地某年肿瘤普查资料
年龄(岁)人口数肿瘤患者数构成比(%)患病率(1/万)。
计数资料统计描述
常用的相对数: 一、率。 二、构统计描述
计数资料常见的数据形式是绝对数,如某病的 出院人数、治愈人数、死亡人数等。 但绝对数通常不具有可比性: 1、如甲、乙两个医院某病出院人数不同时,比 较两医院该病的死亡人数没有意义 2、如00级七年制一、二大班学生人数不同时, 比较两班医学统计学的及格人数没有意义 因此需要在绝对数的基础上计算相对数。
医学统计学---统计推断
EContent
Rate、constituent ratio and ratio Application of relative measurement Standardization rate Dynamic series 牛牛文档分享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式中比例基数,可以取100%、1000‰、 10万/10万…等。 比例基数的选择主要根据习惯用法和使计 算的结果能保留1~2位整数,以便阅读。 例如患病率通常用百分率、婴儿死亡率用 千分率、肿瘤死亡享
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构成比有两个特点: (1)说明同一事物的k个构成比的总和应 等于 100% ,即各个分子的总和等于分母。 ( 2 )各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某 一部分比重的变化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一是这个部分自身数值的变化,其二是 受其它部分数值变化的影响。 牛牛文档分享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表 5-1 中, 1990 与 1998 年住院病人五种疾病死 因构成的总和均为100%。 1998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比1990 年少,但 构成比却比较接近;再看两年的循环系统疾病 死亡人数相同,而1998年的构成比却较1990年 高,这不能说明 1998 年循环系统疾病的病死严 重程度较1990年高。 死因构成比只能说明某病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 数中所占比重,如需要比较其病死的严重程度, 则要计算病死率。
第5-7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2004.10)
温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1
一. 相对数的概念及计算:
相对数是分类资料的主要统计描述指标, 便于比较。 例:
甲、乙两地发生麻疹流行,甲地患儿100人,乙地患 儿150人,何地较为严重? 若甲地易感儿童500人,而乙地易感儿童1000人。 甲地麻疹患病率为 100/500×100%=20% 乙地麻疹患病率为 150/1000×100%=15% 2
28
2)正态近似法: 若n 50 或 n p和n( 1-p) 5时,p~N(π,σP)
P u / 2 S P
例7.7 P.76 在某地随机抽取329人,作血清登革热血凝抑制抗 体反应检验,结果29人阳性,估计该地人群血清登革热血凝抑 制抗体阳性率。
29 p 0.0881 329
p(1 p) 0.081(1 0.081) SP 0.0156 n 329 0.0881 1.96 0.0156 0.0575 ~ 0.1187 5.75% ~ 11.87%
二. 应用条件:
Bernoulli试验: 在只有两种可能结果(成功与失败)的 随机试验,每次试验时出现成功的概率π 是恒定的,而且 各次试验相互独立。这种试验在统计学上称之为贝努里试 验( Bernoulli trial)。
19
在Bernoulli试验中,取得成功的次数X(X=0,1,2,……, n)的概率呈二项分布。其概率计算式:
故该地人群血清登革热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的95%可信区间为 5.75%~11.87%。 29
(2)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 1)直接计算概率法
例:据以往经验,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一般为 1%,某医院观 察了当地 400 名新生儿,只有 1 例染色体异常,问该地新生儿 染色体异常率是否低于一般。 H0: 1 = 0 =0.01
统计学-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实际死亡数 SMR = 预期死亡数 标化率 = SMR × 标准死亡率
注意事项
(1)标化率不能反映实际水平,只 能用 )标化率不能反映实际水平, 于比较; 于比较; (2)选用标准不同,标化率会改变,但 )选用标准不同,标化率会改变, 比较结果只有一个,不能改变; 比较结果只有一个,不能改变; (3)比较标化率,也要作显著性检验。 )比较标化率,也要作显著性检验。 (4)各小组率在比较的两组有波动时 不 )各小组率在比较的两组有波动时,不 宜进行标准化。 宜进行标准化。
儿童 成人 合计
100 50 150
40 45 85
40.0 90.0 56.7
50 100 150
10 80 90
20.0 80.0 60.0 Nhomakorabea又例1-5 见P18 又例
(2)间接法: )间接法: 各小组率不清楚时选用(只知道实际死亡人数 只知道实际死亡人数) 各小组率不清楚时选用 只知道实际死亡人数 标准选用标准发生率(如标准年龄别死亡率见 如标准年龄别死亡率见P19) 标准选用标准发生率 如标准年龄别死亡率见
死亡率 =
某年内的总死亡人数
× 1000‰
未被诊断为某病的病人数 漏诊率 = ×100% 确实为该病的病人数 确实不是某病的人数 误诊率 = ×100% 被诊断该病的病人数
相对比(ratio):反映指标间的相 相对比( ):反映指标间的相 ): 对水平。 对水平。
甲指标 相对比 = 乙指标
增加了/增加到 增加了 增加到 减少了/减少到 减少了 减少到 一成/两番 一成 两番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 构成比( ):又称构成指 ): 标,表示事物或现象内部各组成部分 的比重或分布。 的比重或分布。
05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相对数(relative number):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分类变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常用相对数有率、构成比、比等。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说明一定时期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计算公式为:率=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100%,表示方式有:百分率(%)、千分率(‰)等。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计算公式为: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表示方式有百分数等。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是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
表示方式有:倍数或分数等。
●标准化法(standardization method):是常用于内部构成不同的两个或多个率比较的一种方法。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指定一个统一“标准”(标准人口构成比或标准人口数),按指定“标准”计算调整率,使之具备可比性以后再比较,以消除由于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比较带来的影响。
●动态数列(dynamic series):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时点动态数列::是依据指标在时间方面的特点划分的一种动态数列,各个指标是在时点上的数据,如历年人口数、性别比例、现场调查中的患病人数、时点患病率等。
●动态数列(dynamic series):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定基比:即统一用某个时间的指标作基数,其它各时间的指标与之相比。
●环比:即以前一个时间的指标作基数,以相邻的后一个时间的指标与之相比。
●平均增长速度:是用于概括某一时期的平均速度变化,即该时期环比的几何均数减1,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绝对数:绝对数是各分类结果的合计频数,反映总量和规模。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高血压 172665
40
23.2
冠心病 172665
11
脑卒中 172665
253
6.4
率
146.5
风心病 172665
38
22.0
9
常用统计指标
发病率与患病率: 某时期某人群
发病率= 中新发病人次 K 同时期平均人口数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 患病率= 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10
病死率与死亡率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Biblioteka K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某地某时期死亡人数
死亡率=
K
该地同期平均人口数
11
2.结构相对数——构成比
含义:指一事物内部结构相对某一组成部分 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 单位总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
构成比=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100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
合计
74.61
44298
乙地预期发 病人数
3=1*2
26.93 46.35 45.53 59.9 44.75 8.54
232
28
标准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应明确在对比两组(或多组)总率或总均数 时,若内部构成明显不同,影响总率的可比 性,需作标准化处理。
2. 相互比较的两组(或几组)资料的标准化率, 应选用同一标准;选用的标准不同,算得的 标准化率也不同。标准化率仅表明对比资料 间的相对水平,并不反映某时某地该现象发 生的实际水平。
287 64.79
18
标准化的意义:
• 其合计的差别之所以大,是由于两地人 群年龄构成不同。要正确比较甲、乙两 地的总发病率,需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校 正,然后进行比较。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率同某期时可期能内发发生生某某现现象象的的观观察察单单位位总数数比例基数
式中比例基数,可以取100%、1000‰、 10万/10万…等。
常用的率有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病死率、治愈率等。
例10-1 某医院1998年在某城区随机调查了 8589例60岁及以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 压患者为2823例。
高血压患病率为: 2823 / 8589 100% = 32.87% 。
二、构成比(结构相对数)
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数 与该事物各部分个体数的总和之比,用 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或位次。
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其计算公式为:
构成比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例10-2 某医院1990年和1998年住院病人死于五 种疾病的人数见表10-1。
表 10-1 某医院 1990 年和 1998 年住院病人五种疾病死亡人数和构成比
疾病构成
1990 年
1998 年
死亡人数 构成比(%)
死亡人数 构成比(%)
恶性肿瘤
58
30.53
40
26.85
循环系统疾病
44
23.16
﹡2、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构成比是用以说明事物内部某种构成所 占比重或分布,并不说明某现象发生的 频率或强度。
统计描述是指选用适当的特征性统计指标
(即统计量)、合适的统计表、统计图正确地描
述资料的分布规律和数量特征。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常用相对数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率的标准化法
一:常用相对数
计数资料常见的数据形式是绝对数,如某病的 出院人数、治愈人数、死亡人数等。
但绝对数通常不具有可比性: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35
35.0
300 125
41.7
————————————————————————————————
合计
400
215
53.8
400 190
47.5
———————————————————————————————
2021年2月16日星期二
•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 采用某影响因素的统一标准构成以消
除构成不同对合计率的影响,使通过标准 化后的标准化合计率具有可比性。
相当于一个时间端面 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2021年2月16日星期二
• 期间患病率 = 某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 K
•
同期平均人口数
=开始时点上的患病率+该期间内发病率 2021年2月16日星期二
• (2)含义
•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
病例所占的比例。
•
强调的是某人群中某时间断面上患病
者的比例。
疾病构成
1990年
1998年
—————————— ——————————
死亡人数 构成比(%) 死亡人数 构成比(%)
恶性肿瘤
58
30.53
循环系统疾病
44
23.16
呼吸系统疾病
37
19.47
消化系统疾病
19
10.00
传染病
32
16.84
40
26.85
44
29.53
29
19.46
18
12.08
18
12.08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2021年2月16日星期二
一、相对数的概念及计算
• 计数资料的变量值是定性的,对其观察结果的分 析比较常用率、构成比、相对比等统计指标描述。 这些指标都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组成,又称相 对数(relative number)。
第七章 计数资料的描述
平均增长速度是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说明某事 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平均增长的程度。
二、构成比(proportion)
概念:又称百分比(percentage),是指一事物内部某 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 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 比重或分布。
计算公式:
比 某一 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各 组组成 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100 %
患病率=发病率 病程
发病率 病程 诊断水平 治疗水平 病死率 健康者、 病人流动
发病率
↑
患病率
↓
↙治愈率
病死率↘
患病率与发病率及病程的关系
影响患病率升高、降低的因素
患病率升高
新病例增加 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病程延长 病例迁入 健康者迁出 易感者迁入 诊断水平提高 报告率提高
患病率降低
新病例减少 病死率增高 病程缩短 病例迁出 健康者迁入 治愈率提高
罹患率=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K 同期暴露人口数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K 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
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 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3.环比发展速度:以前一个时间的指标作基数,相邻的后一个指标 与之相比。
动态数列的两个要素: 时点或时期: t0 , t1 , t2 , , ti , tn 统计指标: a0 , a1, a2 ,, ai ,an
【例7-5】某医院2003年~2010年日门诊量的统计数据见
第3讲--计数资料统计描述PPT课件
一、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意义与制作原则
1.意义:统计表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有条理 地罗列数据和统计量,方便阅读、比较和计算。
2. 基本格式:三条线(顶线、标目线、底 线),三部分(标题、标目、数字) 3. 基本结构:包括:表号、标题、标目、线条、 数字、备注 4. 种类:简单表和组合表 5.制表原则: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 基本概念:标准组、标化组
13
•
直接法的计算
• 1) 选择年龄别人口数作标准时,直接法标准化率的 计算公式为:
p Ni pi
Ni为标准年龄别人口数N,为实际年龄别死亡率
N为标准人口总数。
是预期死亡数,它除以
标准人口总数N即得直Ni接pi 法的标准化死亡率。
14
• 2)选择年龄别人口构成比作标准时,直接 法标准化率的计算公式为:
17
标准化组的选择
• 标准化组的选择: 标准化法计算的关键是选择 统一的标准构成。选择标准构成的方法通常有 三种:
– 1.两组资料中任选一组资料的人口数(或人口构成) 作为两者的“共同标准”。
– 2.两组资料各部分人口之和组成的人口数(或人口 构成)作为两者的“共同标准”。
– 3.另外选用一个通用的或便于比较的标准作为两者 的“共同标准”,如采用全国、全省或全地区的数据作 为标准。
• 因此需要在绝对数的基础上计算相对数。
2
第一节:常用相对数
• 常用的相对数:
– 一、率 – 二、构成比 – 三、相对比
3
一、率
率: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常以百分率(%)、千分率(‰)、
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 示,计算公式为:
率同某期时可期能内发发生生某某现现象象的的观观察察单单位位总数数比例基数
第六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甲乙两种疗法治疗某病的治愈率比较
甲疗法
病型
病人数
治愈数
治愈率 (%)
普通型 300 180 60.0
重型 100 35 35.0
合计 400 215 53. 8
乙疗法
病人数
治愈数
治愈率 (%)
100 65 65.0
300 125 41.7
400 190 47.5
从合计看,甲疗法的治愈率高于乙疗法; 从类型看,乙疗法的治愈率高于甲疗法; 自相矛盾! 为什么? 两种疗法所选的人群病型构成不同。 怎么办? 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校正,然后进行比较。
一、常用相对数
1、率 描述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又叫强度相对数。 计算公式:
率=
某时期内发生某种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同期可能发生某种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
×k
K是比例基数,通常取100%、1000‰、1万/1万和10万 /10万等,根据习惯用法来确定。
总体率用π,样本率用 p 表示。 例:全班100名同学(观察单位)某课程考试优秀者
医学统计学
statistics of medicine
王俊明 wjm_2000163 河北北方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第六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计数资料的基本形式是绝对数, 如某地区高血压患者人数,某单位A型血人数。
在进行比较的时候,绝对数通常说明不了全部问题。 问:怎么办? 答:在绝对数的基础上计算相对数,再进行比较。
(发生现象)5名, 优秀率为5%。
2、构成比 描述事物内部某一部分个体与该事物各部分个体的总和 之比,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又叫 结构相对数。比例基数通常取100%。计算公式:
构成比=
第五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PPT课件
2.60~
3
4.52 4.91 3.18 3.68 4.83 3.87 3.95 3.91 4.15 4.55 4.80 3.41 4.12 3.95
2.90~
6
5.08 4.53 3.92 3.58 5.35 3.84 3.60
3.20~
8
3.51 4.06 3.07 3.55 4.23 3.57 4.83
2019/9/15 8
第五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频数表制作:计量资料
选择“红细 胞数”,单 击[►] “红细 胞数”进入
Variable to Band(分组 变量)
单击 [Continue], 进入下一层 对话框
2019/9/15 9
第五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频数表制作:计量资料
2 1
3
4
①选择“红细胞数”,②在Banded Variable(分组变 量)的Mane(名字)中输入新变量名“x” ,③在Upper Endpoints(上限)栏选择Exclude(小于)项,④单击 [Make Cutpoints](制定切割点)
已婚 已婚 离异 离异 分居 分居 分居 分居
不同性别的婚姻状况
婚姻状况
性别
男
女
单身
2
1
已婚
2
3
离异
1
1
分居
2
2
2019/9/15 6
第五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频数表制作:计量资料
1. 打开光盘中的“例 02-01.sav”,里面含 138 名成年女子的红细胞数,
最小值为 3.07,最大值为 5.46,全距 R =2.39,取组距 i = 0.2。
2019/9/15 2
统计学:计数资料
10
110
10.0
36.7
内部构成不同时,如需比较两个总率,可以用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采用统一的标准构成以消除构成 不同对总率的影响,使通过标准化后的标准化总率具有 可比性。
治疗分组 成人组 儿童组 合计
旧疗法 治疗人数 痊愈人数 治愈率% 100 200 300 50 20 70 50.0 10.0 23.3 200 100 300
死因构成
死因顺位
死亡原因 构成比(%) 死因顺位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统 损伤与中毒
24.93
20.41 17.61 13.36 5.87
1
2 3 4 5
(二)率、频率
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机会大小的指标。
计算:率
该现象实际发生数 比例基数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
比例基数(k)可以是100%、1000‰、10000/万、 100000/10万等。
各构成比之间相互制约,某一组成部分数量的 变化会使所有组成部分的构成比都改变。
计算:
被观察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 100%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
例:计算下表中各种疾病病人数占总病人数的构成比
疾病名称 痢疾 肝炎 流脑 麻疹 其它 合计
发病人数 3685 2111 522 411 850 7579
1949 年死亡率 3.3 死亡率之比 33倍 1980 年死亡率 0.1
(四)动态数列
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将某事物的统计指标依次排列起来, 便于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年份 (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符号 (2)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学生 人数 (3) 4200 4500 4800 4900 5150 5320 5510 5780 5950 6000 绝对增长量 累计 逐年 (4) (5) --300 600 700 950 1120 1310 1580 1750 1800 300 300 100 250 170 190 270 170 50 发展速度(%) 定基比 环比 (6) (7) 100.0 100.0 107.1 114.3 116.7 122.6 126.7 131.2 137.6 141.7 142.9 107.1 106.7 102.1 105.1 103.3 103.6 104.9 102.9 100.8 增长速度(%) 定基比 环比 (8) (9) --7.1 14.3 16.7 22.6 26.7 31.2 37.6 41.7 42.9 7.1 6.7 2.1 5.1 3.3 3.6 4.9 2.9 0.8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某地某时期某病患病例 数 某人群某时期某病患病 率 K 某年同时期内平均人囗 数
患病率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或发病时间不易 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患者不论何时发病,不论
新旧病例,凡调查时尚未痊愈者均算作一个病例。
3.病死率(cause fatality) 表示某期间内,某病 患者中因某病死亡的频率,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例如:某医院2005年在某城市随机调查了 8589例60岁及以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 者为2823例,则
该城市2005年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
2823/8589×100%=32.87%
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表5-1 2000年某地区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构成与死亡率
年龄组 (岁)
0~
平均 人口数
112994
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
6
死亡 构成比(%)
4.48
死亡率 (1/10万)
5.31
20~
40~ 60~ 合计
56022
34900 13760 217676
16
58 54 134
11.94
43.28 40.30 100.00
Hale Waihona Puke 28.56166.19 392.44 61.56
医学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一、强度相对数
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又称率。 常以%,‰,1/万,1/10万等表示。计算公式 为:
某时期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率 比例基数 同期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
比例基数: 100%,1000‰,万/万,10万/10万
比例基数的选择根据习惯用法和使计算的结果能保 留1~2位整数。
某一组成部分的 观察单位数 构成比 100% 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 观察单位总数
医学统计学第讲计数资料统计描述
标准人口数
甲
原死亡率
县 预期死亡人数
乙
县
原死亡率 预期死亡人数
Ni (2)
pi (3)
Nipi (4)
pi (5)
Nipi (6)
3240494
0.0
0.0
0.0
0.0
512018
4.9
25.0
8.6
44.0
489946
36.2
177.4
49.9
244.5
386029
148.3
572.5
179.9
694.5
0.16 0.16 0.40 0.21 0.57 0.12
a4 24723 a5 29734 a6 34614 a7 39780 a8 47381 a9 51526 a10 56608
4123 5011 4880 5166 7601 4145 5082
1.68 1.07 1.82 1.08 1.96 1.07 2.10 1.07 2.31 1.10 2.43 1.05 2.57 1.06
基数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指标
分子
分母
基数
粗死亡率 某年龄组死亡率
同年内死亡人数 同年年龄组死亡人数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围产儿死亡率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 某死因死亡率 某病病死率 比例死亡比
同年<1 周岁死亡人数 同年<28 天死亡人数 同年围产期死胎数+死产 数+<7 天死亡人数 同年 5 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同年内某原因死亡人数 同年某病死亡人数 同年某死因死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一节常用相对数
一、绝对数
定义:计数资料各类别的频数,即各分类事物的合计数。
如某病的出院人数、治愈人数、死亡人数等。
意义:绝对数反映出事物在某时、某地出现的实际水平,即实际发生的规模大小。
缺点:绝对数往往不便于互相比较。
例1:某乡两个村的调查结果为,甲村钩虫感染有150人,乙村钩虫感染有100人。
据此,我们只能说甲村钩虫感染较乙村多50人,但不能肯定甲村较乙村钩虫感染程度更为严重。
例2:甲、乙两个医院某病出院人数不同时,比较两医院该病的死亡人数没有意义。
例3:如04级七年制一、二大班学生人数不同时,比较两班医学统计学的及格人数没有意义。
二、相对数
定义:两个有关的绝对数之比,统称为相对数。
意义:
1.消除基数影响,便于事物间的比较。
2.给出事物发生频率(强度)的估计。
3.相对数是工作决策的依据。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例5-1 某医院1998年在某城区随机调查了8589例60岁及以上老人,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为2823例。
高血
压患病率为:
(2823 / 8589 ) 100% = 32.87% 。
在实际工作中,“率”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发病率、死亡率、发生率、阳性率、患病率等。
当“率”的分母足够大时,常用“率”的大小表示某现象发生的概率。
第二节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1. 计算相对数应有足够数量即分母不宜太小。
如果例数较少会使相对数波动较大。
如某种疗法治疗5例病人,5例全部治愈,则计算治愈率为5/5×100% =100%,若4例治愈,则治愈率为4/5×100% =80%,由100%至80%波动幅度较大,但实际上只有1例的变化。
•在临床试验或流行病调查中,各种偶然因素都可能导致计算结果的较大变化,因此例数很少的情况下最好用绝
对数直接表示
•但动物实验时,可以通过周密设计,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毒理实验,每组用10只纯种小鼠也可以
•分母到底多大才可以呢?要根据研究目的、研究指标而
定
2.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构成比是用以说明事物内部某种构成所占比重或分布,并不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将构成比指标按率的概念去解释的错误。
临床工作者常常用门诊或住院病人的资料来分析疾病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的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所计算的相对数一般都是构成比,不能当作率来分析
3.正确计算合计率
对分组资料计算合计率或称平均率时,不能简单地由各组率相加或平均而得,而应用合计的有关实际数字进行计算。
例:用某疗法治疗肝炎,甲医院治疗150人,治愈30人,治愈率为20%;乙医院治疗100人,治愈30人,治愈率为30%。
两个医院合计治愈率为
[(30+30)/(150+100)] ×100%=24%
20%+30%=50%或(20%+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