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香山饭店(分析)汇编

合集下载

建筑景观分析北京香山饭店【精选】

建筑景观分析北京香山饭店【精选】
而这种设计,恰好符合中国 传统园林的层次丰富,藏与 漏巧妙结合的关系。
前院
行走香山饭店中,你可以感到中 国人寄情山水的情调,于是园林就不 仅仅使室外的院子,取于自然高于自 然的精髓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常春四合院的一片水池、一座假 山、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 性。光彩夺目的四季厅从形式、尺度 上看类似于北方四合院,但其空间的 抑扬,明暗的强烈对比又表明这是一 座扩大的苏州园林的天井,里面的假 山水池也很好的呼应了这一点。常春 四合院是贝聿铭在对中国传统 “院” 的理解之上,运用园林的设计元素和现 代空间的处理手法,对中庭空间的全新 阐释。而覆盖在常春四合院上采用完 全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也汲取了中国 传统的九脊顶精髓。
轴线
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 院,三面被建筑包围,朝南 一面敝开,远山近水,叠石 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 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的精 巧,又有北方园林的开阔。
Hale Waihona Puke 在西方,大型建筑常常是以 一个正面呈现给人的,但在 这,香山在逶迤地展延。按 照贝聿铭的构想,客人先走 过插满五面红旗的牌楼,来 到铺着灰色地砖的前庭,才 看到开着传统八角和梅花型 窗户的的白色灰泥墙正面。 人走进来以 后,能看到环绕 贝聿铭典型空间架构天窗的 大厅。这种风格介于苏州园 林和华盛顿国家艺术馆的中 庭之间,是个在树影摇动中, 喝茶、欣赏绿竹和池鱼的地 方。
北京香山饭店
园林111 09 季艳艳
香山饭店是贝聿 铭在中国大陆的第一 件作品。这座350个 房间的酒店以中国庭 院式风格建成。它的 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 建筑的轮廓,大堂像 一个中国庭院。在香 山饭店,西方现代建 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 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 形成了具有中国气质 的建筑空间。
室外

北京香山饭店设计浅析

北京香山饭店设计浅析

北京香山饭店设计浅析摘要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和建成,对中国建筑民族化的追求和探索,对中国现代建筑的贡献和影响,有着相当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社会缺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拓展与深化,导致与当代社会文化的疏离。

本文阐述摆脱千篇一律的国际化转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本土建筑是我们这一代及以后几代人共同的责任。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香山饭店中国建筑民族化责任1979 年,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公园内,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主持设计了香山饭店,随即引发了中国建筑界的强烈震动。

这座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的建筑,以一个大家闺秀式的粉墙黛瓦出现在众人面前。

结合地形蜿蜒曲折,为了保护其内的百年古树,形成了11个院落,将体积约15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以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的目的。

一、北京香山饭店设计的特征香山饭店入口的低调与简单的小广场,为后面的丰富的院落拉开序幕。

进入大门就能看到一个开阔并经精心设计的中庭――常春四合院,四面白墙上磨砖对缝的青砖将菱形窗连缀呈一组颇富江南园林特色的图案。

常春四合院是贝聿铭在对中国传统“院”的理解之上,运用园林的设计元素和现代空间的处理手法,对中庭空间的全新阐释。

而覆盖在常春四合院上采用完全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九脊顶精髓。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几条又深又长的走廊,两种空间相互辉映,有松有驰,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后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

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的水池、假山和青竹,使前庭后院具有连续性。

方形和圆形,是香山饭店的两种几何符号,增强了建筑的韵律感。

灰白方圆的不断重复,加强了整组建筑的统一识别性。

北京香山饭店

北京香山饭店

海 棠 窗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个由外 国籍建筑师完成的建筑,香山饭店有着其 跨时代的意义,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可塑性和永久的活力,是中国文化和中国 人的骄傲。
现代的建筑设计不应该只是符合使用机能的需求,要力避 大量制造普同性作品,更应在针对使用者的特殊性及个别性上多 加著墨。贝聿铭曾说过:“只要建筑能够跟 得上社会的步伐, 它们就永远不会被遗忘。” 所以建筑师必须清楚设计对象在整 个社会文化脉络中的位置,进而作适当的分析,从文脉中进行设 计解析,透过文化历史符号系统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以求达到 一 些精神层次上的文化认同。同时还要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材 料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进行再诠释,发展那些有承接价值的传统文 化,这才是优秀建筑师所要追求的目标。
班 级:12环艺一班 制作人:吴浩 1206G4125
在平面布局上,沿用中轴线这一具有永续生命力的传统。由于对称性是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不容忽视的原则之一,旅馆的主要入口和中庭仍然具有一 条明显的轴线,这条轴线自旅馆大门开始,穿过入口门厅,中庭直达主要庭 院中按原样重制的曲水流觞。但在一些具体的处理手法上并不完全受制对称 原则。而这种存在与对称之中的非对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传统手法的发 展。 所以说,香山饭店是在继承了中国传统上,又融入了些许现代主义的手 法。让香山饭店在浓郁的中国特色中拥有了别样的风情。
香山饭店中窗的设计非常精 妙,墙面上重复的菱形窗是高度 抽象的结果,来自园林建筑屋脊 上竖置的叠瓦。将传统建筑的纹 样加以改造重新利用是常见的手 法,但像 香山饭店这样大面积重 复利用尚不多见。
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 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
贝聿铭放弃了古典式的大屋顶,客房各翼的顶层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 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形式— — 硬山和单坡屋顶,形成一种韵律,体现了传 统风格。三角形构架的顶棚是传统四坡顶的新阐释。深色的钢管,浅色的 玻璃重复着园林厅堂室内黑椽与青面瓦的关系。 最令人震撼的还在于它 的外观形象:醒目的白墙,美丽的线脚,深色的压檐。

北京香山饭店

北京香山饭店

祝你有好的灵感!
贝聿铭:给年轻设计师的十大忠告
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 2、可以做设计,切不可沉湎于设计。 3、不要去做设计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 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 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
6、抓住时机向工程管理或行政方面的转变! 7、逐渐克服自己的心里弱点和性格缺陷! 8、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 9、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 10、该出手时便出手!
传统建筑特点的运用:
1、布局上沿用轴线布局 2、传统符号的重复运用(圆形,方形,菱形) 3、覆盖在常春四合院上采用完全现代化的 玻璃采光顶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九 脊顶精髓。 4、园林手法的运用 5、硬山和单坡屋顶 6、颜色搭配
园林手法的运用
打破传统体现现代;
1、打破传统的对称式布局 2、突破传统的大屋顶 3、庭院空间中前庭绿化较少 按照广场空间设计以此非传统的园林设计手 法来满足现代旅馆的功能需求。 4、后花园即长春四合院三面被建筑包围朝南 一面敞开远山近水叠 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 得非常得体既有 江南园林的精巧又 有北方园林的开阔。 5、材料的运用将现 代与传统完美的结 合起来。
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总结

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充满了中国传统园 林的特点,山,水,池,石融为一体,加上 三角形、菱形几何体的设计,传统而不失现 代,对光与影的运用及表达更是值得我们学 习和借鉴。建筑融合自然的理念主导者贝聿 铭一生的作品,香山饭店体现了建筑与环境 的完美融合,同时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 美融合。
方形的运用
圆形的运用
色彩方面
在色彩运用方面,香山饭店主要采用白、灰、黄褐三色。三色 的搭配使其显得纯净而自然,古朴而典雅。 白色是主调,白色的墙面,包括外墙和内墙,白色的顶棚, 屋架,白色的桌面,茶几和灯具; 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中间色调,在室外用在勒脚、门窗套, 联系窗户的装饰格带,屋顶、围墙压顶等处,而且一律用 磨砖对缝; 在室内,用在地毯,卧具,沙发,办公桌椅等处,黄褐色, 用作小面积点缀性,如墙面花岗石勒脚,木材的楼梯,室 内装饰格带,竹制的窗帘等处, 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无论室内室外,都十分统一,和 谐高雅,使来到香山饭店的人们,看到每一个细小的部件 都不会忘记是在香山饭店。

中外建筑欣赏-香山饭店

中外建筑欣赏-香山饭店

现代建筑师作品解析论文论文题目:贝津铭建筑之香山饭店姓名:学号: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贝津铭建筑之香山饭店通过学习中外建筑欣赏,我更加了解了中外建筑的,以前也对贝津铭了解的较多这次就写他的建筑,贝津铭作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设计过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香山饭店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中银大厦等等。

其中让他名声大噪的是肯尼迪图书馆,这里要说的是是不怎起眼的建筑物,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

饭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坐拥自然美景,四时景色各异:依傍皇家古迹,人文积淀厚重;此地水清气新,为休闲旅游有氧健身的佳境。

饭店周边路网交通发达,五环擦肩而过,由市中心驾车倾刻而至。

饭店建筑独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整座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间,内有十八景观,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饭店大厅面积八百余平米,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

香山饭店是由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园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

设计师试图“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表达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之路的思考。

建筑设计师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这是建筑给人的整体印象。

建筑的前庭、大堂和后院,分布在一条南北的轴线上。

空间序列的连续性,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庭院深深的美学表现。

“曲水流觞”流华池中心有小桥与平台相连,---仿王曦之之《兰亭序》中“曲水流觞”之意。

总体积约15万立方米,但并没有视觉的庞然,建筑师结合地形,巧妙地营造出高低错落的庭院式空间,匍匐在层峦叠翠之间,如同植物漫地生长。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解读

贝聿铭香山饭店设计解读

设计师简介:贝聿铭,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

他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获得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项目背景: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

那时的中国政府希望贝聿铭的到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高潮的象征性开端,一场大戏令人振奋的序幕。

因此,政府给出了相当宽松的条件,提供了二三十处选址和项目让其选择,甚至提出在首都北京最核心的位置——长安街,由贝聿铭来设计十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

贝聿铭审慎得对待了政府方面的热情并婉拒了设计高层建筑的邀请,认为过高的建筑会破坏北京作为古都的风貌,为此,他排除了高层建筑的选项,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来雄辩地证明东方古老文化传统的生命力和价值,因为建筑的生命力就是文化的生命力。

由于对外开放,政府就要考虑一定的对外接待能力。

香山饭店是外事管理局委托的项目,选址于香山,一处皇家园林的选址上。

于是贝聿铭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

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是人们熟知的,建于1982年,位于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左右的香山之中,是一座中型饭店。

他以与环境和谐共处为原则,尽量不破坏环绕四周的自然景观,并在院落中制造了一些人文景观,充当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过渡。

三面建筑、一面敞开、远山近水、小径叠石、高树低草的后花园,精巧的错落布置尽显“步移景异”的狮子林之特色。

用材上他没有突出玻璃和钢结构的现代材料,室内多采用木、竹等自然材料。

从外到内的色彩配制均以白、灰作为主色调,追求一种纯洁朴素的宁静,这同香山的地理位置也相互映衬。

而以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式多层建筑为形式,将15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若干部分,并从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多单元分开和联系的方式中得以借鉴,将整个建筑分为五个互联的部分。

在入口的前庭只配有少量的绿化,形成了缓冲地带,满足了功能上的需求。

中央为一巨大钢架玻璃顶棚的中国庭院,从这里伸延出客房和园林等区域。

外观将立面开窗设为三层,以视错觉的效果达到在心理上减低立面高度的目的,使建筑真正融入自然环境中。

“建筑不能与自然争美”。

贝聿铭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上,并没有硬性的使用现代主义风格,也没有对中国古典风格进行复古式的模仿,而是将东西方的技术和文化的元素进行了有效组合,传统的形式理念与现代的空间理念在他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

贝幸铭选择香山兴建香山饭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是为了寻找“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性提案”,是为了“对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讨”。

而且,他对香山饭店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与香山这个特定环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视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所以他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结合地形的、高低错落的、院落式的多层建筑。

这样将体积约的庞然大物切成许多小块,以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的目的。

同时,在对这些3层一5层的底层建筑设计中,比重较重地加入传统园林建筑的色彩。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香山饭店建筑分析香山饭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距离市区20公里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由着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香山饭店建筑结合地形依凭山势采用了水平方向延伸院落式的建筑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

香山饭店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公共活动区客房区游憩区和后勤供应区。

公共活动区以长春四合院为主体居中与其它三个功能区取得紧密、简捷的联系。

后勤供应区紧挨公共活动区并靠近交通要道联系方便。

客房区采用水平方向延伸布置曲曲折折。

走道很长但走道上多半有景可赏。

游憩区三面被客房区和公共区所包围但朝南一面敞开可以借后花园的景色增强了建筑环境空间的层次感。

在庭院的设计处理上香山饭店多处借鉴了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色同时又兼备了北方院落布局中轴线的形式。

庭院空间中前庭绿化较少按照广场空间设计以此非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来满足现代旅馆的功能需求。

后花园即长春四合院三面被建筑包围朝南一面敞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的精巧又有北方园林的开阔。

还有若干小庭院沟通了香山自然景色与香山饭店的联系用简洁的处理取得了丰富的效果。

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于中间有长春四合院的一片水池、几座假山、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

光彩夺目的四季厅从形式、尺度上看类似于北方四合院但其空间的抑扬明暗的强烈对比又表明这是一座扩大的苏州园林的天井里面的假山水池也很好的呼应了这一点。

长春四合院是贝聿铭在对中国传统“院”的理解之上运用园林的设计元素和现代空间的处理手法对中庭空间的全新阐释。

而覆盖在长春四合院上采用完全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九脊顶的精髓。

这种“大屋顶间的空间---庭院”的基本传统元素被重复运用形成了大量的室外庭院空间。

在立面造型方面贝聿铭放弃了古典式的大屋顶客房各翼的顶层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形式----硬山和单坡屋顶形成一种韵律体现了传统风格。

香山饭店(分析)

香山饭店(分析)

建筑 场地


天地牌坊
天地牌坊与主楼间广阔平坦,除两只方圆型结合的灯柱外,以 装饰很少的白墙为主,也少有绿化,极为简洁,虽有些冷清,但这 正是的设计精神所在,平淡之后便是精彩。
建筑 场地


园内树种丰富, 在建造饭店 时保留了大量古树。古树的古韵 提高了园的层次, 也使饭店与自 然更融合。从树种的配置上来看, 照顾到了四季, 常绿树和落叶树 搭配, 观花观果树作点缀。
场地区位
香 山 饭 店 坐 落 在 北 京 西 北 郊 二 十 多 公 里 处 的 香 山 公 园 建筑融于水光 山色,从香炉峰上 俯瞰,如在层峦叠 翠里怀抱的婴儿, 安静典雅。可见, 香山饭店的选址体 现了中国传统建筑 美学的天人合一的 精神,一种风水之 美。
建筑 场地
场地历史
一般人有所不 知,香山饭店是坐 落在清代乾隆皇帝 的香山行宫静宜园 内寝宫中宫的遗址 之上,追溯其历史 源流,则更能阅读 出岁月沧桑。
•重复产生统一,统一形成风格
建筑 品评

“香山饭店的建 筑总体是失败的” 贝聿铭不乏风趣 地说,“幸亏基 地上的那些大树 挽救了他。”
•时间不对,当时国内经济还不是很好,设计本身性价 比低,加上当时施工水平低,未获得高投入应有的预期 效果 •选址不宜,占用大面积古园林,饭店运营造成污染, 远离市区交通不便,难以招揽顾客 •体量庞大,内部流线过长,客人及相应服务均不便, 管理成本高 •找的这条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之路并不是很成功
建筑 本身
客房示意
建筑 本身


南 立 面 局 部
建筑 本身


立 面 处 理 源 于 唐 宋 风 格 和 江 南 民 居

香山饭店(分析)PPT

香山饭店(分析)PPT
推广活动
定期举办促销活动和特色活动,如主 题晚宴、品酒会等,吸引新客户并保 持老客户的兴趣。
服务质量与顾客体验
服务质量
香山饭店注重服务质量,提供专业、 周到的服务,确保顾客在入住期间享 受到舒适、贴心的照顾。
顾客体验
关注顾客体验,从客房布置、餐饮服 务到活动安排等方面,力求满足顾客 的个性化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
景观设计风格
自然主义风格
景观设计以自然主义风格 为主,强调与自然环境的 融合和共生。
人文景观
景观设计注重人文元素的 融入,如设置文化雕塑、 景观小品等,提升景观的 文化内涵。
多层次景观
通过植被、水景、小品等 多种元素的组合,营造出 多层次的景观效果,提供 丰富的视觉体验。
03
香山饭店的经营策略
市场定位与品牌形象
足了客人的需求。
多样化的餐饮服务
饭店拥有多个餐厅和酒吧,提供各 种美食和饮品,满足了客人的味蕾 需求。
完善的会议设施
饭店拥有各种规格的会议室和宴会 厅,提供先进的会议设备和专业的 会议服务,满足了商务客人的需求。
服务品质优势
专业化的服务团队
香山饭店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员工服务态度好、业务能力强,为客人提 供了贴心、周到的服务。
市场定位
香山饭店将目标市场定位为高端 商务旅客和休闲度假旅客,提供 高品质的住宿、餐饮和会议服务 。
品牌形象
香山饭店以豪华、舒适、安全和 私密为品牌形象,营造宾至如归 的氛围,提升客户忠诚度。
营销策略与推广
营销策略
采用多渠道营销策略,包括线上预订 平台、社交媒体推广和与旅行社合作 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客户来源。
绿色发展
积极采取环保措施,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 绿色发展。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

香山饭店建筑分析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香山饭店建筑分析?香山饭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距离市区20公里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由着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香山饭店建筑结合地形依凭山势采用了水平方向延伸院落式的建筑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色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

香山饭店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公共活动区客房区游憩区和后勤供应区。

公共活动区以长春四合院为主体居中与其它三个功能区取得紧密、简捷的联系。

后勤供应区紧挨公共活动区并靠近交通要道联系方便。

客房区采用水平方向延伸布置曲曲折折。

走道很长但走道上多半有景可赏。

游憩区三面被客房区和公共区所包围但朝南一面敞开可以借后花园的景色增强了建筑环境空间的层次感。

在庭院的设计处理上香山饭店多处借鉴了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色同时又兼备了北方院落布局中轴线的形式。

庭院空间中前庭绿化较少按照广场空间设计以此非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来满足现代旅馆的功能需求。

后花园即长春四合院三面被建筑包围朝南一面敞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的精巧又有北方园林的开阔。

还有若干小庭院沟通了香山自然景色与香山饭店的联系用简洁的处理取得了丰富的效果。

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于中间有长春四合院的一片水池、几座假山、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

光彩夺目的四季厅从形式、尺度上看类似于北方四合院但其空间的抑扬明暗的强烈对比又表明这是一座扩大的苏州园林的天井里面的假山水池也很好的呼应了这一点。

长春四合院是贝聿铭在对中国传统“院”的理解之上运用园林的设计元素和现代空间的处理手法对中庭空间的全新阐释。

而覆盖在长春四合院上采用完全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也汲取了中国传统的九脊顶的精髓。

这种“大屋顶间的空间---庭院”的基本传统元素被重复运用形成了大量的室外庭院空间。

在立面造型方面贝聿铭放弃了古典式的大屋顶客房各翼的顶层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形式----硬山和单坡屋顶形成一种韵律体现了传统风格。

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

3、采用中国建筑传统的中 轴线布局
作品介紹(設計理念)
3、采用中国建筑传统的中 轴线布局
作品介紹(設計理念)
4、不强调现代建筑中 玻璃,钢的结构,建筑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但客房部分依然采用承 重砖的传统建筑结构, 色彩配置上采用中国传 统的灰白两色为基本色 调。
作品介紹(設計理念)
6、重视园林和绿化在 建筑中的作用,借景入 室的手法比比皆是。
作品介紹(設計理念)

6、内部材料尽是采用 自然材料,特别是木, 竹等。色彩中性偏暖。
作品介紹(設計理念)
7、重复使用具有中国 传统符号特征的形式: 方和圆,无论建筑立面 内部,大门,照明灯具, 还是客房内部设计,这 两个形式总是重叠,反 复出现,简单而丰富。
平面圖
整 体 平 面 图
平面圖

從平面佈局上來看, 對中軸線這一幾乎是傳統生命力的東西,貝聿銘 理所當然的加以利用,事實上這條軸線從入口處的廣場就已開始,穿 過入口,通過主體建築,直至後花園。如果說建築內部“常春四合院” 的設置使室內外建築環境相交融,那麼後花園的設計,使整個香山飯 店更加整體。抽象的曲水流觴正是後花園之於軸線的點睛之筆
香山飯店主體建築是 一棟白色的現代主義 建築,飯店寬闊的常 春廳大堂,採用玻璃 屋頂,自然採光,使 內庭成為光庭,乃是 貝氏建築設計的特點 之一。
作品介紹(作品獨特性)
主體建築後的流華 池,是典型的中國 式園林,彎曲的小 徑,鋪鵝卵石,周 圍佈置假山,白色 建築倒影在水池中, 和中式園林有機的 融為一體。
現代建築與室內設計史 期中报告
指導老師:汪碧芬 老師 學生:王 斌(ppt制作) 吳育維(資料蒐集)
目錄
一. 二.
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香山饭店案例研究

香山饭店案例研究

香山饭店调研——中国情缘建设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之路,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中国建筑师们面临着既要现代化,又要保持民族中国特色的困惑。

中国建筑界在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开始把目光投向国际舞台。

一位富有国际盛名的,于中国有着不解情缘的建筑师,引起了国内建筑师们的注意——他就是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1978年,旅居海外43年的贝聿铭,应邀回到祖国,做了一次重要的考察。

1979年,他又先后6次从大洋彼岸来到中国,最终设计了一座建筑的文化坐标——北京香山饭店。

建设理念在我身上东方和西方两个世界并存。

我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会不时回忆我的出身背景,不这样做是很困难的。

——贝聿铭贝聿铭是一位一直努力在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之间找寻平衡点的建筑师。

经过在长江流域的苏州、杭州、扬州、无锡等城市考察,贝聿铭认为,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

比如中国园林建筑和民居中院落与室内空间不可分割的相互渗透,园林建筑中观赏路线的布置使人感觉到从幽静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强烈对比,这些优秀的建筑手法,都应该继承下来。

因此,这座建筑利用中国园林的手法,与自然很好地融于一体。

整座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间,内有十八景观,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饭店大厅面积八百余平米,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

设计手法颜色建筑采用中国南方传统的建筑颜色:白墙灰瓦,将建筑的“中国风”的这种基调定格下来。

他希望香山饭店的窗户采用北京城墙上的那种旧式瓦片来装饰。

贝聿铭的工作人员想尽办法,在北京找到了一位已届七旬的老工匠,很快地在城郊一座幸存的窑中复制了这些瓦片。

瓦片从窑中烧出时工匠们给它们上了釉彩,使这些瓦片具有与众不同的深灰色的光泽。

这就是贝聿铭喜欢的建筑材料——简朴却不失优雅。

窗户他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

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

浅析香山饭店的褒贬之处

浅析香山饭店的褒贬之处

浅析香山饭店的褒贬之处田仁合建101-1 学号2010645011191979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

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

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1香山饭店简介1.1香山饭店的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故国。

应中国政府的邀请,他设计了著名的香山饭店。

这一具有超前意识的名作,是对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提醒。

香山饭店的存在是告诫中国建筑师,在努力学习外国建筑技术的时候别忘了传统,优秀的作品大都吸取了传统的精华。

贝幸铭选择香山兴建香山饭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是为了寻找“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性提案”,是为了“对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探讨”。

而且,他对香山饭店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与香山这个特定环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视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他提出,应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所以他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结合地形的、高低错落的、院落式的多层建筑。

2褒·香山饭店2.1香山饭店的空间之美2.1.1对称·轴向香山饭店有一条中轴线贯穿广场式的前院、常春四合院和后花园,而轴线两旁的建筑结合古树保护,布置相对自由。

香山饭店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公共活动区、后勤供应区、客房区和游憩区。

公共活动区以常春四合院为主体居中,与其它三个功能区取得紧密、简捷的联系。

后勤供应区紧挨公共活动区并靠近交通道,联系方便。

客房区采用水平方向延伸布置,曲曲折折,走道很长,但走道上多半有景可赏。

这也使得客房周边各自独立的庭院由于人的视线移动而有了连续性。

2.1.2 外部空间的渗透利用古典地灯和抬高的基面,来处理隔断与联系的关系。

香山饭店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处理行车道与饭店空间的关系。

北京香山饭店分析

北京香山饭店分析

●北京香山饭店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国特色的红条幅”。

该饭店的设计师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10倍。

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

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

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园林建筑中观赏路线的布置使人感觉到从幽然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强烈对比,都是世上罕见的,是再设计中应该努力继承的优秀处理手法。

●香山公园的景色自然天成,古木参天,泉水栖栖,仲夏碧阴,晚秋红叶。

加之寺庙亭台古代遗迹,处处诗情画意。

这就决定了香山饭店应该以其园林和居民的典型性格融合在它所处的环境之中,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院落组合是设计中的精髓所在。

●整个建筑分为五个区段。

中央区段的中心是一个带有采光玻璃顶棚的中庭,这是一个把粉墙翠竹、山石水池组织在一起的真正中国式中庭,是主要的活动部分。

中央区段向四外放射出去即为各客房楼,一直到达边缘围墙,这样便把围墙组织到建筑构图之中,在很多院落中围墙成为形成院落的一个侧面。

各客房区段的单面走廊围绕着院落布置,向客人提供外部景观。

客房和走廊的窗子成为室外景色的画框,就像在任何中国园林中所能见到的那样。

各客房区段的平面布局蜿蜒曲折,除为了达到体型变化的目的之外,主要是为了保留场地内多株有价值的观赏树木。

●由于对称性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不容忽视的原则之一,旅馆的主要吐口和中庭仍然具有一条明显的轴线,这条轴线自旅馆大门开始,穿过入口门厅,中庭直达主要庭院中按原样重制的曲水流觞。

●和贝律铭设计的其它建筑相比,玻璃的表现不那么重要。

建筑的外观上最突出的材料是白色的抹灰墙面和特制灰砖的线脚。

线脚的图案则受唐代木构建筑墙面划分的影响。

以灰、白为基调的色彩配置素雅和谐,与茂密的林木互相衬托最为相宜。

重读香山饭店

重读香山饭店

重读香山饭店摘要:本文通过对香山饭店的调研,分析了决定香山饭店形态的因素,布局和空间流线这三方面,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方法;最后探讨对继承传统的看法。

关键词:形态布局流线1 香山饭店概况香山饭店由贝聿铭设计,建筑坐南朝北,位于北京市香山风景区山腰处,建成于1982年,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是一个设施完备的四星级酒店,其中包括客房276套,中、西餐厅、宴会厅、咖啡吧、康乐中心、会议厅、会议室、多功能厅以及配套设施等。

2 决定香山饭店形态的因素2.1 环境条件香山饭店位于香山风景区,这就限制了它的高度,尽量隐于自然,不能在自然中太过突兀。

香山饭店内部同自然的融合很是恰当,但外部就有所欠缺。

也有功能使体量上有无法调和的矛盾的原因。

现在从山顶俯瞰香山饭店,我发现建筑对于自然依然强势的。

也许今后无论是否在自然环境中做设计,我们的设计都应该更加谦虚。

2.2 功能定位香山饭店是改革开放之初北京市政府委托贝聿铭做的一个涉外饭店,市政府要求它要能代表我国开放的态度,贝聿铭先生的情结要求它体现中国传统。

这样的功能定位使香山饭店在庭院的布置、尺度、色彩、材料的选择、符号的使用方面呈现如今的面貌。

2.2.1 庭院中国传统建筑的奥妙均在庭院,香山饭店精心布置的大小不一的庭院无疑完成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

数量众多的庭院是香山饭店有别于一般星级酒店的重要特色。

常春四合院组织起三个客房区和宴会厅,建筑围合出11个庭院。

且前院、中庭和后院有明显轴线,有别于江南私家园林,融入北方特色。

其中后花园是最主要的庭院,尺度不大,动静分明,空间层次丰富。

水平面边界利用卵石、湖石和或高或低的植物创造丰富的变化,地面、水面高低起伏。

植物与墙面相映成趣,形成多视点的美。

2.2.2 尺度由于自然环境的要求和饭店功能需要,建筑在限制高度的同时要保证四星酒店的客房数量、餐厅、会议厅等等设施的完备,不得不横向拉开布置,占地面积比较大。

北京香山饭店

北京香山饭店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下午10时39分58秒22:39:5820.10.21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10时39分20.10.2122:39October 21,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1日星期 三10时39分58秒22:39:5821 October 2020
贝聿铭是最典型的第2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1982年贝聿铭设计兴建北京香山饭店,他在设计这
个饭店的时候,考虑到香山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也
考虑到这里众多的历史文物,因此刻意设计设计成能
够和这种多元环境的文化因素融合起来的特别形式,
在设计中他把握了几个关键因素:1 建筑比较低矮,
不破坏四周的的景观,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想吻合。
灰、黄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因为重复 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后 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 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 空间。前庭和后院虽然在空间上是绝然隔开的,但由 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的水池、假山和青 竹,使前庭后院具有连续性。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2:39:5822:39:5822:3910/21/2020 10:39:58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122:39:5822:39Oc t-2021- Oct-20
然而对贝聿铭本人来说,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 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 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实际上, 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里里外外每 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 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 放在何处最合适等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 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 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

北京香山饭店考察报告

北京香山饭店考察报告

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香山饭店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

饭店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坐拥自然美景,四时景色各异:依傍皇家古迹,人文积淀厚重;此地水清气新,为休闲旅游又氧健身的佳境。

饭店周边路网交通发达,五环擦肩而过,由市中心驾车倾刻而至。

饭店建筑独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整座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间,内有十八景观,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饭店大厅面积八百余平米,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

饭店拥有285套多种类型的客房,客房内实现宽带上网,500个床位,房间宽敞明亮,设施完备。

店内还有风格迥异的中,西餐厅,宴会厅,咖啡吧,商场,商务中心。

康乐中心有保龄球,沙狐球,游泳池,桑拿浴,保健按摩,美容美发,台球,棋牌,器械健身以及卡拉OK歌舞厅等。

饭店除接待休闲旅游客人外,尤为适合接待各种规模的国际,国内会议,设有多种规格的会议厅,会议室,多功能厅以及配套设施,会场内专线接入10MDDN 光纤宽待网络,客房内亦可上网。

饭店餐厅除供应川,鲁,苏杭等地方菜外,尤其擅长提供各式风味的会议团体用餐,其用餐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如中式自助餐,中西式自助餐,家常餐,素食餐,保健餐,等餐饮服务,亦可举办大型豪华宴会。

设计理念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园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

设计师试图“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表达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之路的思考。

建筑设计师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这是建筑给人的整体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 场地
总体布局
对于香山饭店 建筑布局,贝聿铭说: “民族的东西我把 它做到里面,楼内 有园,是空的,像 四合院,四合院里 面就是空的,有天 井……”。
建筑 场地
总体布局
•对称性之中的非对称性 •严谨之中又不失灵巧 •中轴线贯穿三种不同性质的院落 •入口前庭“欲扬先抑”
广场式的前院, 内院式的大堂,和建 筑后花园,这样的布 置不仅增强了空间序 列的连续性,更加营 造出中国传统建筑 “庭院深深”韵味。
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位
香 山 饭 店 坐 落 在 北 京 西 北 郊 二 十 多 公 里 处 的 香 山 公 园 建筑融于水光
山色,从香炉峰上
俯瞰,如在层峦叠
翠里怀抱的婴儿,
安静典雅。可见,
香山饭店的选址体
现了中国传统建筑
美学的天人合一的
精神,一种风水之
美。
建筑 场地
场地历史
一般人有所不 知,香山饭店是坐 落在清代乾隆皇帝 的香山行宫静宜园 内寝宫中宫的遗址 之上,追溯其历史 源流,则更能阅读 出岁月沧桑。
贝最终的设计是一幢谦虚的与逐渐倾 斜的山坡结合在一起的建筑,它淹没在了 香山的枫树和松树之中。白粉墙,灰瓦顶, 还有几何形状的窗子,这很容易使人联想 起儒家文人的古典园林,而贝氏家族本身 就曾拥有这么一座被誉为典范的园林—— 苏州的狮子林。
在设计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和肯 尼迪图书馆,确立了他的现代主义大师的 领衔地位之后,贝又回到了这个他17岁时 就离开了的国家,并试图重新发现他自己 的根。香山饭店对贝聿铭来说正是这样一 个寻根的作品,但从那时起,它显然已不仅 仅是一个个人作品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对 中国年轻建筑师是个极大的鼓励。
二、从环境的全局出发处理单体建筑。贝 聿铭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和现代的造园、 借景等手法,使建筑融于环境中,让 环境滲到建筑内,贯彻了“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的原则。
三、香山饭店根据人的活动需要进行合理 分区,分层次组织空间。在统一中求 变化,营造丰富空间。
四、 “民族化” ,“化”是一个过程,没 有固定的模式可搬。想要出神入化, 便要吸收和消化许多东西才能做到这 个“化”字。
建筑 场地

水是园林的灵魂, 可以增加园林的灵气。花园内设了一 个安静的小湖面, 并且采用了曲水流觞的形式, 很具有江南 园林的风格, 也增添了园林的趣味性。
建筑 本身
场地鸟瞰
建筑 本身
一层平面
建筑 本身
二层平面
建筑 本身
大厅入口
大厅入口处采用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中的“框景”,入口前的矮墙只做 藏景和框景的作用,墙后有个小水池,池中布了假山石,水声潺潺,古韵浓浓, 给用餐的客人带来美的享受。
关:中国建筑代表了一种永恒, 那么它的这一特点能否使它自 身与强调速度和变化的现代性 相调和呢?
贝:中国建筑要改变,我在香山 所做的一部分源自怀旧,一部 分源自时代。在当时,中国事 实上还在原地不动。如今,我 还会那样做吗?或许我会用不 同的方式,我会考虑到变化的 时代,考虑到期待中的变化。
建筑 场地
建筑 本身
大厅
四(


春 四


庭)
大厅顶部采用玻璃屋顶,改善了大厅的透光条件, 并具 光影效果。但它也造就了温室, 在夏天即使开着空调也会觉 得热, 造成浪费, 不过这种温室环境很适合里面的室内植物 的生长。而对于屋顶高度,贝聿铭也经过精心推敲。
延伸阅读 彭培根.从贝幸铭的北京“香山饭店”设计谈现代中国建筑之路
建筑 场地
大门
天地牌坊
天地牌坊与主楼间广阔平坦,除两只方圆型结合的灯柱外,以 装饰很少的白墙为主,也少有绿化,极为简洁,虽有些冷清,但这 正是的设计精神所在,平淡之后便是精彩。
建筑 场地
植物
园内树种丰富, 在建造饭店 时保留了大量古树。古树的古韵 提高了园的层次, 也使饭店与自 然更融合。从树种的配置上来看, 照顾到了四季, 常绿树和落叶树 搭配, 观花观果树作点缀。
五、体量上压低层数,用白灰两色和纤细 的装饰线条,尽量减弱建筑的重量感。
建筑 背景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 是中国经济改革之初所建造的一批最新的 旅馆建筑之一。那是一次对“第三种方式” 的尝试,一种为中国在不久之后发生的转 变所尝试的新本土建筑风格。它地处北京 郊区香山,这里曾是皇家狩猎场,以秋天满 山的红叶而闻名。
香山饭店(分析)
建筑 大师
简介
贝聿铭 美籍华人建筑
师,一九八三年普利兹克 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 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 为苏州望族之后,一九一 七年出生于广州,父亲贝 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 行总裁,一九三五年赴哈 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 鲁尔。作品以公共、文教 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 凝土、玻璃与石材。
建筑设计中三点须重视①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
•空间与形式的处理
•注意建筑为人所用,处处为使用者着想
①贝幸铭1978年12月23日 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演讲
建筑 大师
设计思路
•归根 •环境第一 •一切服从人 •刻意传神 •重视体量与空间
一、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 建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 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 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 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建筑 场地
庭院 对比
建筑 场地
庭院 景观
饭店内有“四绝十八景”, 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 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
延伸阅读
刘少宗,檀馨.北京香山饭店庭院设计.《建筑评论》 龙渊.“四绝”十八景——香山饭店.《酒店现代化》.2004,NO.5
建筑 场地
庭院 景观
庭院A(位于 饭店东南侧)得 到与外部空间的 必要流通并因此 增加了景深;庭院 B(假设)则得到 和外部空间的适 当分隔。否则庭 院A将被绝对封闭 起来,庭院B则因 空间极不完整似 乎已不成一个庭 院。
建筑 大师
理念
贝聿铭的建筑哲学
本体论 价值论 方法论
备注
建筑是一 种社会艺 术的形式
创造生活 工作环境
建筑是对 生活和历 史进行综 合的需要
空间和形 式是本质
建筑与环 境的结合
建筑哲学在实践中体现为四个方面
大与小、人与物、多与少、图与底
思想
•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建筑师是为人们“创造生活工作环境— —从公用的大空间到个人的小天地” •只要建筑能够跟上社会的步伐,它们就 不会被人们遗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