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合集下载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庄稼一枝花 全来自肥当家将氮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
—氮的固定
1.自然固氮
“雷雨发庄稼”
土壤中矿物 O2 H2O O2 N2 → NO → NO2 → HNO3 ——————→ NO3-
2.植物固氮
3.人工固氮
豆科植物根瘤菌
1
哈伯——合成氨的发明者 191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人 工合成了NH3,才使大规模合成化肥成为现 实,并极大的推动了化学理论的发展。鉴于 此哈伯获诺贝尔化学奖。 N2+3H2
①加热浓氨水法 ②浓氨水加生石灰法(生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思考】下列物质能用来干燥NH3的是 A. 浓硫酸 B. 五氧化二磷固体 C. 氯化钙固体 D. 碱石灰
D
浓氨水
注意:无水CaCl2不能干燥NH3(形成CaCl2· 8NH3)
CaO
铵盐的性质为“三解”
易溶解、受热易分解、易碱解 【思考】使用铵态氮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Δ 1. 原理: 2NH4Cl + Ca (OH)2== CaCl2+2NH3↑+2H2O 集气管口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提高集气的速度和纯度。 2. 验满:(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2)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 3. 尾气处理: 用水或稀酸吸收
A
B
C
8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110℃时: 400℃以上:
Δ NH4NO3==NH3↑+HNO3 ↑ Δ 4NH4NO3==3N 2↑+2NO2↑+8H2O
6
(2)铵盐与碱的反应 Δ (NH4)2SO4+2NaOH == Na2SO4+2NH3↑+2H2O Δ NH4NO3+NaOH == NaNO3+NH3↑+H2O Δ NH4++OH- == NH3↑+H2O NH4+的检验: 与碱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氮肥(英文:nitrogen fertilizer)是一种以氮元素作为主要营养元素,为作物提供营养的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氮肥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全球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氮肥的生产过程氮肥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两种:合成氨法和生物固氮法。

其中,合成氨法是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生物固氮法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特性来固定氮的方法。

(一)合成氨法1、原料准备合成氨法生产氮肥的原料主要是空气(含有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和天然气(含有甲烷等烷烃类物质)。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催化剂、蒸汽和水等。

2、氨的合成氨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催化剂加入热力学推动力来实现。

具体来说,利用高压、高温下的原理,将氧气和氮气经过压缩、揉合等处理后,将其与天然气混合送入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氨的反应。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催化剂的稳定和活性。

3、氨的纯化氨生成后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异物。

主要通过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

4、制成氮肥制成氮肥的过程主要是将氨与一定量的酸等附加物进行反应,得到硝酸和尿素等氮肥产品。

在此过程中,需要配合一定的工艺和设备来实现。

(二)生物固氮法1、选择合适的生物固氮菌株生物固氮法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菌株,在自然条件下,合适的固氮菌有多种,但是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

2、土壤改良为了提升生物固氮的效率,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这里主要是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硝酸盐和营养物质等来改善土壤环境。

3、种植作物在准备好固氮菌株和优质土壤后,需要培育种植对于生物固氮有很好效果的作物。

这类作物通常包括豆类和某些牧草等,可以更好地利用固氮的优势。

4、固氮生产在种植固氮作物后,作物根系就可以与菌株产生接触并发酵,释放大量的氮气。

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可根据选定的菌源、土壤和气候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科学家哈伯简介
弗里茨.哈泊:德国化学家,出生于一个犹 太富商家中。1900年获得博士学位。1908年 7月首次合成氨气,1909年7月建成每小时生 产90克氨气的实验装置,1918年获得诺贝尔 化学奖。 哈伯首创了使用化学毒剂的化学战,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有130万人受到化学战的伤害, 其中9万人死亡。
(1)、铵盐受热分解—不稳定性 NH4Cl
Δ
NH3 +HCl
加热或撞击
NH3+HCl=NH4Cl
(NH4)2CO3 2NH4NO3
2NH3 +CO2 +H2O 2N2 +O2 +4H2O
思考:1、NH4Cl加热分解的现象与以前学过的什么实 验 现象相似,他们的本质是否相同? 2、如何分离NaCl晶体和NH4Cl晶体?
NH3与挥发性酸反应会产生白烟
(2) NH3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3+ HCl === NH4Cl NH3+HNO3=== NH4NO3 2NH3+H2SO4===(NH4)2SO4
三、铵盐
1、铵盐的涵义: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铵盐的物理性质: 都是晶体,并且都能溶于水
3、铵盐的化学性质



(3)氨易液化→“液氨”,常作致冷剂。
2、 NH3的化学性质
(1) NH3与水的反应 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 NH3· H2O, NH3· H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
NH3+H2O

NH3· H2O
NH4++OH-
NH3· H2O = NH3 ↑+ H2O
弱碱性 ,既能使无色的酚 所以氨水显______ 红色 ,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 酞溶液变成____ 变蓝 。 石蕊试纸____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了解氨的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制取。

【解析】氨的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制取(1)工业生产氨气的反应式为:(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式: ①所用药品:消石灰[Ca(OH)2,又称碱石灰]和氯化铵(NH 4Cl)②反应装置:A .B .C .D .E .F . ③干燥:常选用 性干燥剂如碱石灰 [Ca(OH)2和CaO 的混合物]干燥氨气。

不能用 浓硫酸 。

④收集方法 。

⑤尾气吸收:氨气极易溶,要防 ,选用装置 。

⑥实验室还可用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 固体(或CaO )的方法制氨气,选用装置 。

其原理是NaOH 固体溶于水,使氨气的溶解度变小,同时NaOH 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气逸出。

2.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

【解析】(1)氨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氨气(NH 3)在通常状况下是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在加压条件下易 ,汽化时 大量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 。

使用装置 F 可以产生 色喷泉,证明氨气 溶于水(溶解度 体积),其溶液显 性,氨气是唯一的 性气体。

(2)氨水的成分和性质氨气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氨水显碱性,电离方程式 。

氨水不稳定,易挥发,实验 D 。

氨水的成分:分子 、离子 。

(3)氨气的化学性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 3 + HCl === (俗称氯铵)NH 3 + H 2SO 4 === (俗称硫铵,又称肥田粉) NH 3 + HNO 3 === (俗称硝铵)NH 3 +H 2O+CO 2 === (俗称碳铵) (4)检验氨气的方法:① 的 色石蕊试纸变 色。

②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 ,装置E 。

滴有酚酞 的水溶液《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练习进入了水体。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肥为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若使用不当也会引起环境污染B.长期使用化学肥料的土壤容易酸化、板结C.由于化肥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因此应大量使用化学肥料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D.应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适时、适地、适量地施用化肥,才能既获得农作物丰收,又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3.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氮是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B.氮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C.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含氮化合物不仅给人类带来福音,也给人类带来危害4.氨极易溶于水,但工业上常将氨转化成固态铵盐加以使用,原因是()A.农作物只吸收铵盐,不易吸收氨气或氨水B.氨气是气体,氨水易挥发,不易贮存和运输C.氨水中的氨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NH3·H2O,易使土壤碱化D.氨气或氨水在空气中会产生光化学烟雾5.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震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不可能是()A.a为HCl,b为H2OB.a为CO2,b为浓NaOH溶液C.a为Cl2,b为饱和NaCl溶液D.a为NH3,b为浓NH4Cl溶液6.就实验室制取NH3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NH3的原理:。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氮肥的生产过程和使用方法。

2.掌握合理使用氮肥的技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二、教学内容1.氮肥的生产过程1.1合成氮肥的原料和工艺1.2氮肥的不同类型和成分1.3氮肥生产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2.氮肥的使用方法2.1氮肥的种类和施用量2.2氮肥的施用时间和方法2.3氮肥的施用技巧和注意事项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2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3.3减少氮肥使用的方法和建议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田施肥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农田施肥的重要性和问题。

2.知识介绍(30分钟)2.2氮肥的使用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氮肥,以及施肥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法的选择。

2.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氮肥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问题。

3.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氮肥和施肥方式。

4.小组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氮肥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5.教师点评(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

6.练习与评价(20分钟)6.1小组演练: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个实际氮肥使用的方案。

6.2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氮肥如何合理使用的短文,包括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方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2.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

2.检查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

3.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理解程度。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氨1.合成氨(1)工业合成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氮的固定将________态的氮转变为氮的__________的过程。

2.物理性质(1)NH 3是____色、有__________气味、极易__________的气体,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溶解________体积的氨气。

氨易____化,常作制冷剂。

(2)喷泉实验(1)氨与水的反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 3·H 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

(2)氨与酸的反应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铵盐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_____于水。

2.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铵盐与碱反应NaOH 与NH 4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氨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与____共热的方法制取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
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的污染
• NOx的来源: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 炼、汽车等的使用. • NOx的危害:①形成酸雨 • ②形成光化学烟雾 • NO2+O2→O3 • O3+CxHy→ 光 有毒烟雾
③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
氮的氧化物、氟氯烃(氟利昂)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
防治:
实验结论 :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 的水溶液显 碱 性。
如果只提供图 ( 乙 ) 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 方法。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热敷烧瓶, 或用浸有冰水的冷毛巾捂住烧瓶 讨论.根据喷泉原理,在许多实验中会引起倒吸。 例:( 05 上海)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 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BD )
NH4+ + OH- = NH3↑+H2O
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小,易液化,氨液化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态氨 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 (常用作致冷剂)。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
实验1
实验现象 :
HCl(气态)与水 CO2 (气态)与NaOH溶液 Cl2 (气态)与NaOH溶液
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 瓶,形成美丽的喷泉,酚酞 溶液变成 红 色。
2NH 4Cl + Ca(OH) 2 △ CaCl 2 + 2NH 3 +2H 2O
二、铵盐
定义: 含有铵根NH4+的盐叫铵盐
铵 易溶于水 盐 1.溶解性: 的 性 2.易分解 NH4Cl △ NH ↑ +HCl ↑ 质 3 为 三 3. 易碱解:和碱在加热的条件下, 检验铵根 解 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H3 。
化合态的氮
(含氮化合物)
20世纪初在德国科学家哈伯等不懈努力终于通 过人工合成了氨气,实现人工固氮,为人类的发 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NH3的性质


实验一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水喷入烧瓶,形成 喷泉,烧瓶中溶液显红色 实验结论 NH3极易溶解于水 NH3 溶于水显碱性
思考· 提高:引发喷泉的原理是什么?操作要点有哪些? 原理:产生压强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氨气浓度大; 烧瓶要干燥。 CO2、Cl2、SO2与NaOH;HCl与水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常见的氮肥

NH4Cl、(NH4)2SO4、NH4Cl、NH4HCO3、(NH4) 2CO3、CO(NH2)2、KNO3等
工业合成氨
高温 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 NH3
哈伯
将氮气(N2)转化为氨气(NH3)

19世纪以前,农业生产所需氮肥的来源,主要 是有机物的副产物和动植物的废物。随着农业 的发展和军工生产的需要,人们设想,能不能 把空气中大量的氮气固定下来,于是开始设计 以氮和氢为原料的合成生产氨的流程。尤其是 在1847年,德国发生了农业危机,首都柏林爆 发了抢夺粮食的“土豆革命”,引起了政府重 视生产粮食。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化学家哈 伯、波施等科学家经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开发出 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从此大量的氮肥可以用 人工方法合成,缓解了有限耕地资源与粮食需 求的矛盾
将氮气(N2)转化为氨气(NH3)

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 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 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 院诺贝尔化学奖。一战中,哈伯担任化学兵工 厂厂长时负责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 并使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遭到 了美、英、法、中等国科学家的谴责。他的功 过是非有着科学界的激烈争论,赞扬哈伯的人说: 他是天使,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是用空气 制造面包的圣人;诅咒他的人说:他是魔鬼, 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和死亡。

高中化学 专题4 第2单元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专题4 第2单元 第2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目标与素养:1.知道NH3的物理性质特点以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4的检验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4.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氨的合成原理和性质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水溶性液化难易无色刺激性气味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气易液化3.喷泉实验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结论①打开活塞,并挤压滴管的胶头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5.氨的主要用途(1)液氨可作制冷剂。

(2)氨可制铵态氮肥等。

微点拨(1)NH 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 3的存在。

(2)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3)NH +4和OH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两者反应生成NH 3·H 2O ,注意不要把NH 3·H 2O 写成NH 4OH 。

二、铵盐和氮肥 1.铵盐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Cl=====△NH 3↑+HCl↑。

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HCO 3=====△NH 3↑+CO 2↑+H 2O 。

②与碱反应:NH 4Cl 与熟石灰混合加热,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3)铵盐的保存与施用: ①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②避免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微点拨铵盐遇碱均易放出氨气,铵盐受热易分解,但分解产物中不一定有氨气,如NH 4NO 3受热分解的产物就比较复杂。

20131220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上课课件

20131220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上课课件

二、氨的性质
化学
1、氨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 (3)易液化,常用作致冷剂 (4)极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一
化学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 瓶,形成美丽的喷泉,酚酞 溶液变成 红 色。
实验探究二
化学
用小试管取少量 实验现象: 烧瓶中的红色溶 溶液的红色变浅,试纸变 液,并用湿润的 蓝。 红色石蕊试纸贴 在试管内侧,套 实验结论: 上小气球,加热, 观察溶液和试纸 氨水不稳定,加热分解 的颜色变化。
化学
实验现象: 烧杯中出现白烟
2、氨气的化学性质
化学
(3) 氨与酸的反应(铵盐的生成) NH3+HCl = NH4Cl(冒白烟) ——检验NH3或HCl NH3+HNO3 = NH4NO3 (冒白烟)
2NH3+H2SO4 = (NH4)2SO4
(不冒白烟)
总结:氨遇挥发性酸:HCl、HNO3冒白烟
课后拓展
化学
上网查阅资料,写一篇有关氮肥的利与弊 的小论文,谈谈你对氮肥的合理生产和使 用的认识和建议。
侯氏制碱法工业流程
化学
作化肥
常用氮肥
化学
(NH4)2SO4
NH4NO3
NH4HCO3
NH4Cl
CO(NH2)2
Δ
CaCl2+2NH3↑+2H2O
应用:实验室制取氨气
NH4+的检验
三、铵盐的性质和使用
化学
4、铵态氮肥的使用 (1)避免高温应放在阴凉处
(2)避免与碱性的物质一起使用
课堂反馈
化学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根据气体的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是否确实是氨气, 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方 法是( A C )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氮肥品种和用量,采用正确的施肥方法和频 率。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施用导致作物烧苗、土壤板结等问题,注意施肥均匀和深度,避免养分 流失和浪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氮肥生产和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 展
减少氮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提高氮肥产品的环保性能 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推广环保型氮肥产品 未来氮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未来氮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施用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选择最佳施用时间,如春季、夏季或秋季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 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施用方法:采用土壤施肥、叶面施肥或灌溉施肥等方法,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 的施用方法。 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提高作物产量: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因为氮肥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02
增加作物的生物量。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您的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改善作物品质: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改善作物的品质,提高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
氮肥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根据作物的营养 需求,合理搭配其他肥料,提高施肥效果。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②所有铵 ④铵盐
⑤铵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合施用 ( B ) B.①③⑤ D.①③④⑤⑥
⑥铵盐都能与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硝酸铵中 NO - 3 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
NH4HCO3 溶液与酸和碱都能反应。
7. 体积不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满了 NH3、 HCl 和 NO2, 将它们倒扣在水槽中充分溶解后,塞住瓶口取出,烧瓶 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C.3∶3∶2 B.2∶2∶3 D.无法判断 ( A )
也不显碱性。
3.如图是喷泉实验的发生装置 (夹持装置已略去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 题。
(1) 用图 A 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 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 是 。 ,该实验的原理
(2)如果只提供如图中 B 所示装置, 引发喷泉的方法是 。 2 (3)若 A 中实验时收集满了 NH3, 而 B 中只收集了 体积的 NH3(标准状 3 况下),则反应完毕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A ,B 。
9.为确定两种氮肥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1)取少量样品与消石灰共热, 放出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的气体,此气体为 ,证明化肥中含有 离子。 (2)将上述反应后的固体投入盐酸中,生成无色无味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此气体是 离子或 离子。 离子,而排除了 离子。 。证明化肥中含有
(3)另取少量试样溶于水中, 加入 MgCl2 溶液后无明显变化, 可 知化肥中一定含有 (4)向试样的水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立即产生 白色沉淀,可知化肥中含有 ________离子。由以上可知,两种化 肥分别是 ________和________(写化学式)。
课时作业
1.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 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 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 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A.CO2(NaHCO3 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 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 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 溶液)/白色喷泉

第3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

第3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

第3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教学目标】3.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初步学会NH4+的检验氨水可做化肥,但氨易挥发,因此常将氨转化成各种铵盐加以使用NH3 + HCl === (俗称氯铵)NH3 + H2SO4=== (俗称硫铵)NH3 + HNO3=== (俗称硝铵)NH3 +H2O+CO2=== (俗称碳铵)【解析】(1)铵盐的性质:①易溶解:均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规律“钾钠铵硝都可溶”)。

②受热易分解:NH4Cl △,NH4HCO3△。

③和碱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H3。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式:NH4Cl和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NH4Cl+NaOH △,离子方程式:。

(2)NH4+的检验方法:①取少量样品,②加入溶液,,③用湿润的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④若试纸变,⑤证明原试样中含有NH4+。

(3)氮肥①铵态氮肥:(NH4)2SO4、NH4Cl、NH4HCO3、NH4NO3。

②其他氮肥:硝态氮肥;有机态氮肥,如尿素[CO(NH2)2]等。

【讨论】铵盐在作肥料时应注意什么事项?(1)在的地方储存。

(2)不和肥料一起使用。

例1.下列有关铵盐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能溶于水B.受热时易分解C.与碱共热时可产生氨气D.能与酸反应例2.只用一种试剂可以把NH4Cl、(NH4)2SO4、KCl、Na2SO4四种溶液鉴别出来,该试剂是()A.BaCl2B.NaOHC.Ba(OH)2 D.AgNO3例3.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D.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剂例4.欲同时施用N、P、K三种化肥,下列组合中最适当的是:①K2CO3 ②KCl ③Ca(H2PO4)2 ④NH3·H2O ⑤(NH4)2Cl《第3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练习1.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极易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硫B.一氧化氮和氧气C.氨气和氯化氢D.氯气和二氧化硫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氨气通入稀硫酸NH3+H+=NH4+B.稀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NH4++OH-= NH3·H2OC.碳酸氢铵和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H4++OH-= NH3↑+H2OD.Cl2和水反应Cl2+H2O = H++Cl-+HClO3.限用一种试剂, 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下列四种溶液:Na2CO3、(NH4)2SO4、NH4Cl、KNO3, 应选用()A.AgNO3溶液B.NaOH溶液C.Ba(OH)2溶液D.盐酸4.“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氮肥工艺设计手册

氮肥工艺设计手册

氮肥工艺设计手册一、氮肥生产工艺概述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肥料,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氮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与燃料的选择、空气分离与净化、氮肥合成反应、废热回收与利用、产品分离与储存、环保与安全措施等环节。

二、原料与燃料选择氮肥生产的原料主要包括天然气、煤、空气等,燃料则主要为天然气和煤。

选择优质的原料和燃料是保证氮肥生产工艺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选择原料和燃料时,需要考虑其纯度、成分、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三、空气分离与净化在氮肥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纯度的氮气和氢气作为合成反应的气体介质。

因此,需要对空气进行分离和净化,以得到高纯度的氮气和氧气。

空气分离与净化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压缩、除尘、制冷和分离等环节。

四、氮肥合成反应氮肥的合成反应是整个生产工艺的核心环节,主要反应包括尿素合成、硝酸铵合成等。

在合成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原料配比等参数,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

五、废热回收与利用在氮肥合成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对废热进行回收和利用。

常见的废热回收技术包括热电联产、废热锅炉等。

六、产品分离与储存在氮肥合成反应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离和储存。

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分离工艺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分离工艺包括冷却结晶、蒸馏等。

储存时需要注意产品的稳定性,避免因吸潮等原因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七、环保与安全措施氮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为了保护环境和保障员工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和安全措施。

例如安装废气处理装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等。

八、工艺流程图与计算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氮肥生产工艺,需要绘制工艺流程图并进行相关计算。

工艺流程图应清晰地表示出各个工艺环节的流程和相互关系,同时应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等计算,以确定各环节所需的物料和能源等资源。

九、设备选型与设计根据工艺流程图和相关计算结果,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设计。

高端水溶肥氮肥的氮肥原料及工艺及使用指南

高端水溶肥氮肥的氮肥原料及工艺及使用指南

高端水溶肥氮肥的氮肥原料及工艺及使用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端水溶肥氮肥:原料、工艺与使用指南一、引言氮肥,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粒子种类 NH3
H2O、NH3 、NH3·H2O NH4+、H+ 和 OH-
演 示 实 验----氨气与水的反应
实验2
有何作用?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氨
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
P口H,试观纸察)试粘纸在颜玻色璃的棒变上化靠情近况试。管密于封阴保凉存处,置
实验现象
结论
氨水保存?
实验2
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 纸变蓝
书面作业
1、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 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只提供图2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体现氨水的哪些性质?
你认为氨水作化肥有何不足之处?
演 示 实 验 氨与氯化氢反应
❖ 实验3
❖ 在一只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 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加几滴 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 住烧杯口,观察现象。
白烟的化学成 分是什么?请 写 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3
产生白烟
氨水具有挥发性,与挥 发性酸 发生反应,冒白 烟
氨水易挥 发,氨水 显碱性
资料分析
以前农村用氨水作为氮肥进行农田的灌溉。
村民把氨水保存在陶瓷缸内,并用薄膜纸包住,搭 建好草棚,在施肥过程中,先在田间挖好氨一水条直条接的 沟,氨水倒入沟中之后立即用土盖住,即作使为这氮样肥操 作时在很远处还是能闻到很刺鼻的味道。易出现跑
氨现象。
思考与讨论
而且液体 不易运输 上面材料中村民这样做的和目保的存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
德国化学家哈伯于1909年600℃高温、 200个大气压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得 到了产率约为8%的合成氨。哈伯并将他 设计的工艺流程申请了专利,1913年根 据哈伯设计的流程,实现了一个日产30 吨的合成氨工厂。1918年诺贝化学奖授 予德国化学家哈伯,但立即世界科学家 的议论,英法等国的一些科学家公开地 表示反对。
NH3+O2→ Cl2 → CuO →
推测可能生成什么产物?
化学
4NH3+5O2 催化剂 4NO+6H2O (氨氧化法制硝酸)
点燃
4NH3+3O2(纯氧)
N2+6H2O
2NH3+3Cl2
N2+6HCl (NH3不足)
2NH3+3CuO
3Cu+N2+3H2O
(4)氨气的检验
化学
a.用润湿的 红 色石蕊试纸检验,显 蓝 色。
(4)如果只提供图2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 将烧瓶捂热,氢气受热膨胀,赶 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 接触,即发生喷泉。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化学
粮食产量是如何提高的呢?
化学
1
1800年未使 用化肥每公 顷耕地生产 0.73吨粮食
2
1978年使用 化肥每公顷 耕地生产 4.63吨粮食
植物如何获得氮元素?
化学
❖自然固氮
两条途径
❖生物固氮
植物根瘤菌
❖人工固氮
化工厂合成
固氮作用 游离态氮(N2) 化合态氮(氮的化合物)
工业合成氨
化学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 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_打__开__止__水__夹__,__挤__出__胶__头__滴__管__中__的__水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 __氨_气__极__易__溶_解__于__水__,_致__使__烧__瓶_内__气__体__压_强__迅__速。减小。
离子: NH4+ 、OH- 、极少量H+
(2) 氨跟酸的反应
化学
与挥发性的酸反应
NH3+HCl = NH4Cl
NH3+HNO3 = NH4NO3
与不挥发性的酸反应
2NH3+H2SO4 = (NH4)2SO4
氨与酸反应的产物称为铵盐
(3)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看氨气
化学
从NH3中N的化合价推测NH3可能具有的性质?
NaOH溶液
试样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试纸变蓝(含NH4+)
5、铵态氮肥的使用
化学
使用铵态氮肥应该注意哪些?
(1)避免高温应放在阴凉处
(2)避免与碱性的物质一起使用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
方法一: ①药品: 熟石灰和无水氯化铵或硫酸铵
②反应原理:NH4Cl+Ca(OH)2==△==2NH3↑+2H2O+CaCl2
实验探究4
化学
实验现象:
试管底部固体减少,在试 管中上部有白色固体出现。并 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论:
NH4Cl === NH3↑+ HCl ↑
3、铵盐的化学性质
化学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 === NH3↑+ HCl ↑
NH3 + HCl = NH4Cl
NH4HCO3 = NH3 ↑ + H2O + CO2 ↑
高温、高压
N2+ 3H2 催化剂 2 NH3
他是天使,为人类 带来丰收和喜悦, 是用空气制造面包 的圣人?
他是魔鬼,给人 类带来灾难、痛 苦和死亡?
化学
现在大量使用的氮肥有哪些?
化学
氨气

氨水
❖ 铵盐: ❖ 碳铵NH4HCO3 ❖ 硫铵(肥田粉) ❖ 磷铵(NH4)3PO4 ❖ 硝铵NH4NO3 ❖ 氯铵NH4Cl
√A、收集的NH3不纯净 √ 酚 B、烧瓶不干燥或气体未干燥
酞 C、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够大
√D、装置漏气
2、化学性质
(1)弱碱性
①与水反应:
NH3+ H2O
NH3·H2O
化学
OH- + NH4+
思考:氨气、液氨和氨水中所含有的微粒有哪些?
氨气和液氨中:只含 NH3 氨水中:分子:H2O NH3 NH3·H2O
化学
氨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氨的物理性质 氨的化学性质 铵盐的物理、化学性质
使用铵盐注意事项
浮华背后
化学
中国以7%的世界耕地,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
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农田的化肥使用量为世界 平均用量的21.9倍。
太湖蓝藻危机:一曲唇亡齿寒的环保悲歌
化学
太湖蓝藻危机:一曲唇亡齿寒的环保悲歌
化学
实验结论: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 的水溶液显 碱 性。
喷泉实验
化学
问题1 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什么?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
问题2 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 体减少,压强降低,烧瓶内外 产生压强差,最后形成喷泉
练一练
化学
实验时,发现水上喷无力,喷泉 结束后,溶液仅占烧瓶体积的五 分之一,你认为造成实验不理想 的原因可能有:
反应特点: 固+固 △
制气装置
③装置:
④验满方法: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⑤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化学
有无其它方法?
方法二、将浓氨水滴到强碱固体上:
NH3·H2O NaOH固体 NH3↑+H2O 方法三、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上:
2 NH3·H2O+CaO == Ca(OH)2+2NH3↑
总结:你学到了什么?
太湖蓝藻危机:一曲唇亡齿寒的环保悲歌
化学
蓝藻爆发的原因主要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总氮总 磷量过多是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
“造成太湖污染有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大家公 认的工业污染;其次,是农业肥料造成的水体污染; 此外,生活污水也是一个方面。但是导致氮磷过高的 主要原因却是农业肥料的污染,尤其是氮肥的污染 。 ——日本东京大学生物资源环境中心何新华博士
思考:加热氯化铵发生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不是,因为发生反应的条件不同
(2)铵盐与强碱反应
化学
实验现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实验室制取氨气
实验结论 :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4、NH4+的检验
化学
讨论
如何来检验溶液中的NH4+ ?
b.用沾有浓 盐 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 白 烟。
(5)氨气的尾气处理装置:防止倒吸
化学
氨气溶于水制氨水时,都要用一倒 置的漏斗如右图,说说为什么?
还可以用下列 ad 装置代替。
a
b
c
d
二、铵盐的性质
化学
1.铵盐的定义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2.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大多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或白色晶体
化学
大气压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
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夹持 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2N_H__4C_l_+_C_a_(_O_H_)_2=_=_=_2_N_H__3↑_+__C_a_C_l_2+__2_H2O (2)收集氨气应使用向__下_排__空_气 法,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_碱__石__灰__ 做干燥剂。
尿素COCN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一、氨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
2
无色 ,有特 殊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比空气小, 可用向下排 空气法收集
色味态
密度
化学
3
4
极易溶于水. 沸点高, 常温常压 易液化, 下,1体积水 可做制 约能溶解 冷剂 700体积氨
溶解性 沸点
实验探究1
化学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喷入烧 瓶,形成美丽的喷泉,酚酞 溶液变成 红 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