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W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Φ = B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ε = -dΦ/dt
楞次定律
ε = -Ldi/dt
自感系数(L)
L = Φ/i
互感系数(M)
M = k√(L1
电容能量(W)
W = (1/2)CV2
电容电压(V)
V = Vmax × sin(ωt)
电容电流(I)
I = Imax × sin(ωt + φ)
平均速度(v)
v = (v1 + v2)/2
位移(Δx)
Δx = (v1 + v2)/2 × t
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Δx)
Δx = (v1 + v2)/2 × t = vt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v = v0 + at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a = (v - v0)/t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
t = (v - v0)/a
牛顿第二定律(F)
F = ma
弹性势能(Ee)
Ee = (1/2)kx2
动量守恒定律(p)
p = m1v1 + m2v2
能量守恒定律
E1 + Q = E2
电场强度(E)
E = kq/r2
电势差(V)
V = W/q
电容(C)
C = Q/V
等效电容
Ceq = C1 + C2 + C3 + ...
等效电阻
Req = R1 + R2 + R3 + ...
等效电阻(串联)
Req = R1 + R2 + R3 + ...
等效电阻(并联)
高中物理公式完整大全(完美版)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一、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º):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º,F=2221F F +,F 的方向:tg φ=12F F 。
F 1=F 2,θ=60º,F=2F 1cos30º,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º,即φ=30º θ=120º,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º,即φ=60º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二、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s =。
平均速度ts v =匀变速直线运动: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1at t v s o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s v v o t 22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sv v v v t o t =+==22,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22t o s v v v +=,并且22t s 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s n+1 —s n =aT 2=恒量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v 1:v 2:v 3......:v n =1:2:3......:n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s 1:s 2:s 3:……:s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θcos 2212221F F F F F ++=t 1:t 2:t 3:......:t n =)1(:......:)23(:)12(:1----n n自由落体运动 (1)位移公式:221gt h =(2)速度公式:gt v =t(3)位移—速度关系式:gh v 22=竖直上抛运动1.基本规律:gt v v t -=0 2021gt t v h -= gh v v t 2202-= 2.特点(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F1+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m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 F=G(1)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学习物理是离不开公式的,高中的物理课本学习了很多公式,要总结公式方便记忆。
下面是本人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高中物理公式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 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总结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总结公式大全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涵盖了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熟悉并掌握各种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高中物理常用的公式汇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1. 动力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 动能公式:Ek = 1/2 * m * v- 动量公式:p = m * v- 力的合成:F = √(Fx + Fy)2. 力学公式:- 万有引力定律:F = G * (m * m) / r- 弹簧弹力公式:F = k * x- 力矩公式:τ = F * r * sin(θ)- 斜面上物体的平衡:m * g * sin(θ) = F3. 热力学公式:- 热传导定律:Q = k * A * ΔT / d- 热能公式:Q = m * c * ΔT- 热功定理:W = Q = m * c * Δ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4. 光学公式:- 薄透镜公式:1/f = 1/v - 1/u- 像的放大率公式:V = -v/u- 光速公式:c = λ * f- 平面镜公式:1/f = 1/v + 1/u5. 电学公式:- 电压公式:V = I * R- 电流公式:I = Q / t- 电阻公式:R = ρ * (L / A)- 电功率公式:P = V * I6. 波动公式:- 波速公式:v = λ * f- 声强公式:I = P / A- 光的折射定律:n * sin(θ) = n * sin(θ)- 杨氏模量公式:Y = F / (A * ΔL / L)上述公式只是高中物理中的一小部分,它们用于解决各种物理问题,从动力学到电学、光学等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公式,学生们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加深对其应用的理解。
同时,还应该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物理问题。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公式的掌握对于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word版)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F1+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m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 F=G(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上)一、力学1.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 = Δs/Δt瞬时速度:v = ds/dt2.加速度公式:平均加速度:a = Δv/Δt瞬时加速度:a = dv/dt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才会发生加速度变化。
4.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F与物体的质量m和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为F = ma。
5.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6.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 = mv²/R,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R为圆周半径。
7.功公式:W = Fs cosθ,其中W为功,F为力的大小,s为位移大小,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8.功率公式:P = W/t,其中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
9.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的总机械能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10.动能公式:K = 1/2 mv²,其中K为动能,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11.弹性势能公式:PE = 1/2 kx²,其中PE为弹性势能,k为弹簧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
二、热学1.热量传递公式:热传导:Q = kA(ΔT/Δx),其中Q为热量,k为热导率,A为传导截面积,ΔT 为温度差,Δx为传导长度。
辐射传热:Q = σεA(T₁⁴ - T₂⁴),其中Q为热量,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ε为发射率,A为发射面积,T₁和T₂为温度。
2.热容量公式:Q = mcΔT,其中Q为热量,m为物体质量,c为比热容,ΔT 为温度变化。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4.气体压力与温度的关系:P₁/T₁ = P₂/T₂,其中P₁和P₂为气体压强,T₁和T₂为温度。
5.熵变公式:ΔS = Q/T,其中ΔS为熵变,Q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T为温度。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科学学科,它关注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
下面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总结。
1. 运动学公式:- 位移公式:s = v₀t + (1/2)at²- 速度公式:v = v₀ + at- 加速度公式:a = (v - v₀)/t- 动力学公式:F = ma2. 动量和能量:- 动量公式:p = mv- 动量定理:∑F = Δp/Δt- 动能公式:KE = (1/2)mv²- 功公式:W = Fd- 功率公式:P = W/t- 弹性势能公式:PE = (1/2)kx²- 机械能守恒定律:E = KE + PE3. 电学公式:- 电流公式:I = Q/t- 电阻公式:R = V/I- 电阻定律:V = IR- 电功率公式:P = IV = I²R- 安培定律:I₁ = I₂ + I₃ + ...- 电场强度公式:E = F/q4. 光学公式:- 光速公式:c = λf- 光程公式:L = nc/ν- 焦距公式:1/f = 1/v + 1/u- 放大率公式:v/u- 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5. 热学公式:- 热传导公式:Q = ktΔT/d- 热能公式:Q = mcΔT- 热平衡公式:m₁c₁ΔT₁ + m₂c₂ΔT₂ = 06. 声学公式:- 声速公式:v = fλ- 驻波公式:L = nλ/2以上只是高中物理公式的一些例子,还有许多其他公式没有列举出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理解这些公式的含义和适用条件,并能够熟练运用。
物理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解决物理问题和推导新的规律非常重要。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k 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2221F F F +=合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F 合=0或F x 合=0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滑动摩擦力:f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 ·m 2/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F 万=F 向即'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所学物理公式归纳
高中所学物理公式归纳高中所学物理公式冲量与动量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Delta;p或Ft=mvt&ndash;mv0 {&Delta;p:动量变化&Delta;p=mvt&ndash;mv0,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prime;也能够是m1v1+m2v2=m1v1&prime;+m2v2′6。
弹性碰撞:&Delta;p=0;&Delta;Ek=0{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Delta;p=0;0&lt;&Delta;EK&lt;&Delta;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8。
完全非弹性碰撞&Delta;p=0;&Delta;EK=&Delta;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prime;=(m1—m2)v1/(m1+m2) v2&prime;=2m1v1/(m1+m2)10。
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1、子弹m水平速度v0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0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气体的性质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times;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特别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time s;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F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
2、重力:mg 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求 、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或者 x ma F =合x y
y ma F =合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N
F f μ=
0=合F 0=合x F 0
=合y F 1F
☆7、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2
1X at t V +
= 几个重要推论:
(1) X 22
02
a V V t =-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t V V V t t X
202∆=+= 2
2
22
t
o v v V S +=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
:22
:32
……n 2
;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6)自由落体:2
2
1gt h
=
22t V gh = gt V t = 2t V V =平均
8、功 :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的含义
2
aT S =∆θ
cos Fl W =)
12(-)23(-)
1--n n
22
1r m m G F =
22
224T r r r v a πω===向(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①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② 重力的功 ------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③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9、动能和势能: 动能: 2
2
1mv E K
=
重力势能:mgh E P =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0、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 ☆11、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2
22211
2
121mV mgh mV mgh +=+ 或者 P E ∆减 = K E ∆增 12t
W
P =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Fv P = (v 为平均速度)
瞬时功率: (v 为瞬时速度) 1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秒末速度: 秒末位移:
14、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15、万有引力:
16 、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适用于一切波)
二、电学 1、电场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电势差: Fv P =2
22
24T
r m r m r v m ma F πω====向向r
T r t
S v ωπ===2r
v
T t ==
=
πφ
ω21
2k k E E W -=合T
f v λλ==2
2
1r q q k F =q F E =0
v
v x
=t
v S x 0=gt v y =221gt S y =gS
v y 22=2
22022t g v v v v y x t +=+=t
4
22
20224
1t g t v S S S y x +
=+=t q W U =
电场力做功: qU W = 电势能变化: Uq W E P ==∆ 匀强电场:U =Ed
电容: 定义式 决定式
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两极板正对面积、两极板的距离以及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2、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t
Q
I =
(2)电阻定律:S
L
R
ρ=
( R 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
(3)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4)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U R =
IR U = R U I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I +=E
路端电压:IR Ir E U
=-= 输出功率:R I r I IE P 22=-=出
☆电源热功率:P I r r =2
电源效率: η
=
P P 出总
=
U
ε
(5)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IUt W
= 电热:Rt I Q 2= 电功率 :IU P =
对于纯电阻电路: t R U Rt I IUt W 22
=== R
U R I IU P 22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Rt I IUt W 2
>= r I IU P 2
>=
n I I I I ==== 21n
U U U U +++= 21n
R R R R +++= 21R U ∝R
P ∝n U U U U ==== 21n
I I I I +++= 21n
R R R R 111121+++= R
I 1
∝
R
P 1∝
U Q C =kd
S C πε4=
三、磁场
磁通量: S B ⋅=φ 条件:S B ⊥ 磁感应强度: S
IL F B φ
==
条件:B I ⊥ 安培力: ILB F = 条件:B I ⊥ 方向:左手定则
四、电磁感应
感应电动势 BLv E = ☆ t
n
E ∆∆=φ
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