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石蜡切片技术1:动物麻醉与取材
石蜡切片步骤
![石蜡切片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6509bd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8.png)
⽯蜡切⽚步骤⽯蜡切⽚基本步骤(⼀)取材和固定根据实验⽬的选择材料。
将整个⾍体或⾍体的内部器官(如肠道、马⽒管、唾液腺等)取出后,⽴即投⼊固定液。
取材⼤⼩:0.5cm×0.5 cm×0.2或者1.0 cm×1.0 cm×0.2,厚度不宜超过3mm。
固定液:2.5%的戊⼆醛固定液,Bouin⽒液,10%甲醛等。
固定时间:4oC固定24⼩时。
注意事项:取材:1.勿使组织块受挤压切取组织块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切割。
夹取组织时,镊⼦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取材时,组织块可稍⼤⼀点,以便在固定后,将组织块的不平整部分修去。
2.选好组织块的切⾯应熟悉器官组织的组成,并根据观察⽬的来确定纵切或横切。
3.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液、污物、粘液、⾷物等,先⽤⽣理盐⽔冲洗⼲净,再⼊固定液。
4.切除(清除)不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组织周围的脂肪等,应尽可能清除掉,以免影响以后的程序和观察。
固定:1.材料新鲜取出组织后须⽴即固定。
否则时间相隔过久,体积就要收缩变形或发⽣⾃溶现象。
2.抽⽓⽣物组织常有⽓体的存在,使材料不能沉⼊固定液中,抽⽓使得固定液有效渗⼊。
真空泵抽⽓或者⽤空针管抽⽓。
昆⾍整体固定,固定前⽤解剖针刺数个⼩孔,以利⽤固定液渗透。
3.固定剂⽤量⼀般为组织体积的10~20倍。
勿使组织贴于瓶底或瓶壁,以免影响固定剂的渗⼊。
4.避免阳光尽可能避免接触阳光以免失去固定作⽤。
5.加速固定轻轻摇动盛器使组织移动有利于固定液渗⼊,对长期固定的标本可经常更换固定液。
(⼆)洗涤2.5%戊⼆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0.2M, pH7.2磷酸缓冲液漂洗三次,每次10minBouin⽒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直接⼊70%酒精更换数次即可脱⽔,注意苦味酸。
甲醛固定的组织:直接投⼊50%或70%酒精脱⽔,不经⽔洗。
但如果在甲醛中时间过长,则仍应当⽤流⽔冲洗。
陈旧性标本和混合性固定液应及时洗涤,有利于脱⽔、切⽚和染⾊。
动物组织石蜡切片法
![动物组织石蜡切片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38cc09b7360b4c2e3f64e6.png)
至水:将从二甲苯(Ⅱ)中取出的切片依次经过:
二甲苯与无水乙醇混合液(1:1)→无水乙醇(Ⅰ)
→无水乙醇(Ⅱ)→95%乙醇→85%乙醇→70%乙
醇各3~5分钟,最后在蒸馏水中浸5分钟,即可进
行染色。
③切片由蒸馏水中转入苏木精染液染色5~10分钟, 使细胞内的嗜碱性物质着色。
④用自来水洗去切片上残余的染液。 ⑤0.5~1%盐酸溶液分色数十秒钟。 ⑥放入自来水中15~20分钟、蓝化。 ⑦臵入70%、85%乙醇中各3~5分钟。 ⑧臵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2分钟,使细胞中嗜酸性 物质着色。 ⑨依次进入95%乙醇(Ⅰ)、(Ⅱ)→100%乙醇 (Ⅰ)、(Ⅱ),各5分钟,以除去切片上水份。 ⑩透明:切片入无水乙醇与二甲苯混合液(1:1)→ 二甲苯(Ⅰ)、(Ⅱ)(Ⅲ),各5分钟。
5、染色与封固
(1)染色:染色后可增加细胞和组织中各结构间色 彩的对比以便于观察。切片的染色方法很多,常
用的是苏木精(hematoxylin)〃伊红(eosin)染色,
简称HE染色。染色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脱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Ⅰ)、(Ⅱ)中,各
臵5~10分钟,溶去切片上的石蜡。
②将脱蜡的切片经各级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乙醇(由高到低)下行
动物组织石蜡切片法 制作过程
组织经石蜡包埋后制成的蜡块,用切 片机制成切片的过程称为石蜡切片法。一 般切5-8微米的厚度,要观察病变的连续性 可制作连续切片。除此之外,石蜡包埋的 组织块便于长期保存,因此,石蜡切片仍 是目前各种切片制作方法中最常用,最普 遍的一种方法。
1、取材与固定
(1)取材:从动物体取下所需的器官材料。取材的
固定的目的
1、迅速阻止组织、细胞的死后变化,防止自溶与腐败,使之尽量保持生
石蜡切片法取材与固定
![石蜡切片法取材与固定](https://img.taocdn.com/s3/m/08a84b00a8114431b90dd8ba.png)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 一、取材 三、洗涤 五、透明 二、固定 四、脱水 六、透蜡与包埋
七、切片
九、染色
八、贴片
十、封藏
一、实验原理: 1、取材
指从人体或实验动物体内取下所需观察的组织 材料的过程。 材料的选择是制作切片的第一步。 用于制片的动、植物材料应选择新鲜的,用陈腐 的材料制片往往不能反映材料的真正情况。
⑤ 固定材料的容器应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
期、操作者签名等,以免与其他材料混淆。
⑥ 任何固定液对人体都有损害作用,因此固定液
的容器必须密闭,以防挥发损伤器官和眼睛,
忌用手与固定剂直接接触,以免损伤皮肤。
三、常用固定液的种类
(一)单一固定液 1、酒精(C2H5OH):无色液体,可与水任意比例 混合,是一种还原剂,不可随意与重铬酸钾、铬 酸、锇酸等混合。酒精渗透力很强,易引起组织 收缩,固定用的适宜浓度一般为70%。
3醋酸冰醋酸ch3cooh4苦味酸三硝基苯酚c6h2no23oh5重铬酸钾k2cr2076铬酸三氧化铬水溶液h2cro47四氧化锇锇酸oso48氯化汞升汞或二氯化汞hgcl2二混合固定液1卡诺carrnoy氏固定液2faa固定液醋酸酒精福尔马林混合液3波恩bouin氏固定液4秦克zenker氏固定液5纳瓦兴nawashin氏固定液四实验步骤1动物取材
2、甲醛(HCHO):无色气体,易挥发,具有强烈 的刺激性气味,37~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甲醛也是一种强的还原剂,不可与铬酸、重铬酸 钾、四氧化锇等氧化剂混合。穿透力虽不如酒精, 但不会象酒精那样引起组织强烈收缩,两者混合 使用效果更好。常用于固定和保存标本的福尔马 林浓度为5~10%。
实验十二、石蜡切片法(一)取材、固定、洗涤、脱水
![实验十二、石蜡切片法(一)取材、固定、洗涤、脱水](https://img.taocdn.com/s3/m/81fa4123aaea998fcc220e22.png)
五、思考题
1. 为什么切取病理材料时应加对照? 2. 为什么固定液要以新配为好?
二、试剂与器材 1. 试 剂: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各级乙醇(50% 70%、 50%、70% 50% 70% 85%、95%、100%) 2.器 材:解剖刀、解剖针、剪刀、镊子、解剖盘、 单面刀片、培养皿、吸管、指形管、 橡皮圈、软木塞、胶布、塑料脸盆。
三、实验程序 1.取材:用锋利的刀片切取材料。 2.固定:将已切好的材料放入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 固定12-24小时。固定剂一般为组织块体积的10-15倍。 3.洗涤:材料自固定液中取出,放入指形管,加入 半管水,用纱布将管口扎紧,置于水槽内,进行流水 冲洗。流水冲洗时间一般需要12-24小时。 4.脱水:材料自低浓度至高浓度的酒精进行脱水。 一般经50%、70%、85%、95%直至纯酒精。每级停留 约30分钟至1小时。如需过夜,应停留在70%酒精中。
实验十二
石蜡切片法(一)取材、固定、洗涤、脱水
一、实验原理 • 取 材: 用于制片的动植物材料应选择新鲜的,用陈 腐材料制片,往往不能反映材料的真正情况。 • 固 定: 固定是借助化学药品的作用,使细胞组织的形 态保存下来,不使其改变形态和变质。
• 洗 涤:是洗去渗入细胞内部的固定液。因材料中的固 定液有的会妨碍染色;有的会发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 察;有的会继续作用,使材料变坏等。 • 脱 水:材料经洗涤后含有大量的水分,必须用脱水 剂脱尽里面的水分,以利于材料的透明和制片的保存。 因为水分会使材料分解,而且透明剂与水是不相混合的, 只有在完全无水的情况下,透明剂才能完全透入。
《石蜡切片技术》课件
![《石蜡切片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883e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9.png)
制备石蜡切片需要复杂的操作和专业设备,同时样本可能发生失真和伪影。
石蜡切片技术的发展前景
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
石蜡切片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 用将促进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
新发现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我们将有 机会发现更多细胞和组织的奥 秘,推动科学的发展。
总结和展望
《石蜡切片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它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 发展,石蜡切片技术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新发现和突破。
《石蜡切片技术》PPT课 件
欢迎来到《石蜡切片技术》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技术, 揭开它的奥秘!
技术背景
在科学研究和医学领域中,石蜡切片技术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其背景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该技术的重要性和 应用。
石蜡切片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1
定义
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用于制作细胞切片的方法,它可以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2
原理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固定的组织样本浸入石蜡中,使其固化,然后使用显微切片机 切割出薄片。
3
挑战
石蜡切片技术需要严格的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薄片的质量和细胞结构的完整 性。
石蜡切片制备方法
石蜡切片技术有多种制备方法,包括冷冻切片、热切片和冷热切片等。每种 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优缺点。
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领域
医学研究
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学和生 物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有 助于揭示疾病发生的机制。
植物学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科学家 可以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 组织构造和生长过程。
材料科学
该技术也用于材料科学中, 用于观察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石蜡切片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1 优势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96873004c850ad02de804171.png)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操作流程一、组织获取(本实验室多做脑组织,所以以脑组织为例)1.动物麻醉:所用麻醉药物(水合氯醛水溶剂)剂量为350mg/kg动物体重,常用麻醉药物浓度为5%、6%、7%、10%(麻醉浓度越大,动物进入麻醉时间越短,但麻醉致死率相应较高,本人使用7%浓度,若注射位置正确,约3min进入麻醉状态);动物麻醉后,将其固定于灌流操作平台,仰卧位;2.动物灌流手术:以胸骨剑突为起点,沿左右两侧肋下缘剪开老鼠皮肤至腋下,再次以剑突为起点,剪开皮下肌肉层,沿同样方向剪开肌肉至腋下,避免伤到内部脏器,剪破膈膜,沿左右两侧剪断胸骨,用止血钳夹住剑突向上翻转,充分暴露心脏;用弯镊分离心脏表面黏膜;左手持止血钳轻夹起心脏,倾斜一定角度,使心尖方向与升主动脉尽量位于同一直线上,右手持灌流针,沿直线所在所在角度由左心室进针,将灌流针直接插入升主动脉(可挑动灌流针于升主动脉内观察是否正确插入,此方法操作不熟练易插错血管或是直接刺穿心脏——或者直接将灌流针插入左心室,但前方法灌流效率较高);固定器械(器械松动或是位置变化会严重影响灌流质量,有时会因为器械位置的变动直接将心脏牵扯下来导致灌流失败,应给与充分注意)3.动物灌流:C57小鼠25-30g左右,灌流开始,可见右心耳充盈,用剪刀剪开,便于血液流出:吊瓶灌流——以生理盐水50-100ml快速冲洗血液,持续最好不要超过5min(时间过长会导致脑组织降解),待无明显血迹流出后换用4%多聚甲醛进行灌流,约100-150ml,灌流速度不宜过快,约10min,固定液较充分的固定组织;注射器灌流——生理盐水50ml快速推注,后换用4%多聚甲醛50ml缓慢推注。
灌流成功的标志——灌流开始,可见肝脏颜色迅速变浅,随着灌流进行,肝脏颜色逐渐变为乳黄色或是白色;换用4%多甲固定液后小鼠全身痉挛抽搐,组织僵硬。
4.开颅取脑:根据实验取材位置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取脑方式:应注意需要的组织区域,避免取脑过程中损坏,多从小脑后方依次向前剥离颅骨,获取脑组织(在颅骨剥开后,应注意脑膜的存在,因为会发生脑膜将皮层割裂损伤的情况)5.脑组织修块:将多余脑组织去除,便于固定充分均匀,应留出试刀或找平的部分多余组织(本人实验中因需要海马组织,故修块时沿大脑皮层后边缘切除多余小脑,人字缝前约2.5-3mm切除前脑部分)6.固定过夜:将修块完成的脑组织,浸泡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过夜,通常不要超过18小时(固定时间越长,组织抗原损失越严重,呈数量级损失),一般控制在12小时以内为宜二、组织石蜡包埋7.组织梯度脱水透明:将过夜固定的脑组织取出置于包埋窗内,并用铅笔做好相应标记,自来水流水冲洗约10min,去除残留的杂质成分,进行梯度酒精脱水(注意:不同的组织类型,同组织类型不同组织块大小所需的每阶段脱水时间不同,需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简单摸索;若盲目脱水透明,脱水透明过头,会使组织脆性增加,切片时全为粉末状,无法成形;脱水透明不够,会使组织与蜡块分离,无法获取平整组织切片)本实验中,组织样本为脑组织,组织修块后所进行的脱水流程如下:自来水冲洗完成→50%乙醇 25min→70%乙醇 25min→80%乙醇 25min→90%乙醇 25min →95%乙醇I 10min→95%乙醇II 15min→无水乙醇I 10min→无水乙醇II 15min→二甲苯I 15min→二甲苯II 15min8.组织浸蜡:在进行二甲苯透明开始的时候,将石蜡用沸水融化,置于60度烘箱内备用(此过程中应注意将盛放石蜡的烧杯上口封闭,避免水分溅入;根据组织块的数目准备合适体积的石蜡液体,以组织块完全浸没其中为宜);将透明完成的组织块,尽量沥干多余二甲苯,迅速转入1号烧杯的石蜡液体内(避免包埋窗内产生气泡,气泡若围绕组织块会影响浸蜡过程),依次将所有组织块迅速转入其中,要求组织块要全部浸没在石蜡中,流程如下:1号石蜡2h→2号石蜡2h→3号石蜡2h在每个阶段的浸蜡过程中,可根据时间安排适量的延长浸蜡时间,但尽量不要减少时间9.组织块包埋:包埋前,准备沸水备用;清理干净包埋槽备用;包埋开始时,将装有组织块的烧杯浸入沸水中,防止在包埋过程中,烧杯中的石蜡凝固,具体操作如下:1)用镊子夹取包埋槽在酒精灯预温,控制包埋槽的温度不要过高;2)将烧杯内的石蜡倒入包埋槽内,液面高度刚好没过包埋槽两侧平台3)取出浸泡的组织块,用小镊子过火后夹取组织块放置在包埋槽的凹陷处中心部位,根据切片要求摆放位置,注意在放置过程中避免组织块下面接触包埋槽底部的位置产生气泡,通常在放置前,可将组织块浸没在凹槽内的石蜡中翻滚,使其各面均匀接触石蜡液体,然后放置在正确的位置(此时假如包埋槽预温过高,则会导致组织块在接触槽底面后异常干燥,在整个蜡块凝固后会在干燥处出现凹洞,不利于石蜡块的长期保存);4)将包埋窗轻轻放置在包埋槽的平台上面,尽量保证两侧高度相同,此时槽内之前的石蜡会浸没部分包埋窗的格栏,静置1-2min(避免倒入热的液体石蜡后,石蜡从包埋窗的边缘流出);5)静置后,石蜡表面会出现凝固表层,此时再用烧杯中的石蜡填充包埋窗的凹陷处以及靠近边缘的条状凹洞,液面稍高于包埋窗边缘(靠近边缘的条状凹洞一定注意填充石蜡,关乎整个蜡块凝固后与包埋窗结合的紧密程度;石蜡凝固后体积会缩小,避免因液面过低导致的后期包埋窗内部支撑不够)6)静置至少30min,可将包埋后的蜡块从包埋槽内分离(注意分离时,应先清理包埋槽四周的多余石蜡,露出包埋窗与包埋槽接触的边缘,然后从一个角将蜡块撬离包埋槽)三、石蜡切片10.准备工作:蜡块的修整——将组织周边的石蜡在保留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尽量去除(1-减少石蜡块切面与刀片的接触面积,便于受力均匀,易切出完整切片;2-石蜡切面与刀片接触面积小,会减少刀片接触到蜡块中坚硬杂质的几率,增加刀片的使用寿命;3-接触长度减少,可增加刀片使用次数,通常情况下至少多使用1次)准备器材:40度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在40-42之间的恒温状态,此温度可使蜡片较长时间保持切片形态,温度较低切片不易展开,温度较高,切片会在短时间内融化,易造成组织变形)切片刀片、包被载玻片、弯镊、毛刷、铅笔、切片盒冰盒(通常情况不需要,在组织脱水透明严重,切片呈粉末状态时,可用冰块冰敷石蜡切面,在短时间内可改善切片表面状态,能够帮助切出3-5片完整切片,只有在前期处理出问题时才使用进行一定程度挽救)切片大致流程:1)安装刀片;将蜡块固定于切片机上,调整蜡块表面与刀片距离,矫正蜡块表面与刀片切线平行;2)调整切片模式为trim-10um进行表面找平,并观察切片状态,调整蜡块角度,使切片左右对称,同时注意观察目标区域出现位置;3)切片调平,并出现合适目标区域,调整切片模式为sect-5um进行切片,获取所需组织切片样本;4)将完整合适的切片,夹取至水浴锅内摊平,左手持载玻片,右手持弯镊辅助,将切片贴于载玻片中,放置在水浴锅边缘进行干燥并做好相应标记;5)将干燥完成切片,按照样本分类放置在一起收于切片盒中备用6)切片完成,清理清片机;剩余组织蜡块,需要在切面表面均匀涂抹融化的石蜡,避免组织块直接与空气接触(不进行封闭,会使组织块在长期的暴露过程中,含水量发生变化,易于与支撑蜡块分离,造成后续再次切片困难)7)切片盒中切片,干燥后可在室温下长期放置,推荐切片完成后及时进行后期组织染色或组织免疫化学孵育。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c4e7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4.png)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中常用的一种制备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采集: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生物组织(例如动物、植物的器官或细胞等)进行采集和收集。
采集可以通过活体取材或者组织固定的方式进行。
2. 组织固定: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不受损失,采集到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用福尔马林(formalin)进行固定、液氮冷冻等。
3. 组织处理:固定后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便使其能够被切割成薄片。
处理步骤包括去水化、透明化和浸渍。
4. 包埋:将处理后的组织用石蜡进行包埋,即将其浸入熔化的石蜡中。
石蜡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组织的结构,使得组织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受损。
5. 切片:经过包埋的生物组织在石蜡硬化后,需要使用显微切片机进行切割。
切片机能够将包埋的生物组织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常见的厚度约为4-6微米。
6. 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常规染色(如血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7. 观察和分析: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显微镜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可以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细胞结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病理变化等重要信息,对于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法
![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4f8ec3d5bbfd0a7956738c.png)
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法:这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和封固(一)取材、固定所取材的组织在动物死后或离体后会很快解体,这可能是由于细菌或是组织本身所含酶的分解所致。
所以,动物在乙醚麻醉下或以不同方法杀死后,应立即进行取材和固定,以停止其分解作用。
尽可能保存细胞组织生前结构和成分。
1.取材:即从动物体内取下器官或组织材料的过程。
以取肝脏为例,取材的步骤为:将动物麻醉或杀死后,腹部向上固着在蜡盘上,打开腹部,暴露肝脏,用锋锐的解剖剪或手术刀细致而又迅速地取下一块大小适宜(0.5cm3)的肝脏组织块,立即投入固定液内。
2.固定:固定是将组织用化学试剂浸泡,使其蛋白质等成分迅速凝固,尽量保持其生前形态结构而不发生死后的变化。
固定时所使用的化学溶液,称为固定液。
常用的固定液配方:(1)Susa液:Ⅰ液氯化钠0.5g三氯醋酸 2.0g冰醋酸 4.0ml甲醛(40%)20.0ml蒸馏水30.0ml使用时取等量的Ⅰ液和Ⅱ液混合后,将组织块投入,固定24小时。
(2)Helly干液:重铬酸钾 2.5g氯化汞 5.0g硫酸钠 1.0g蒸馏水100.0ml使用之前加入40%甲醛5.0ml。
(3) 10%甲醛:40%甲醛10.0ml蒸馏水90.0ml(4)Bouin液:苦味酸饱和水溶液75.0ml40%甲醛25.0ml冰醋酸 5.0ml(5)Carnoy液:无水酒精6份氯仿3份冰醋酸1份(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这几个步骤是为了将组织包埋在较硬的物质即石蜡中,以便制备较薄的石蜡切片。
1.脱水:普通固定液大多是水溶液,必须先脱去组织内的水分,为浸蜡创造条件。
脱水剂通常使用酒精。
脱水的步骤是逐步升高酒精溶液的浓度,以去净组织块内的水分,最后完全由纯酒取代。
Susa液固定的组织块,须先入含碘的95%酒精,脱水并脱去组织内的汞沉淀,然后入无水酒精。
10%甲醛液固定后的组织块,脱水时应依次经过70%、80%、90%、95%酒精和无水酒精。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9c74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7.png)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方法,通过将组织样本制成切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石蜡切片实验的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材: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源和部位。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常选择洋葱根尖作为材料,因为此处细胞分裂速度快且便于切取。
确保材料新鲜,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蛋白质分解、细胞自溶和细菌滋生,以保证观察到的组织结构能反映活体时的形态。
2. 固定:将切好的新鲜组织小块浸入适当浓度的固定液中,如中性甲醛固定液。
固定液可以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
3. 洗涤和脱水:固定后,将组织样本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去除多余的固定液和杂质。
然后进行脱水,通常使用系列梯度酒精(如70%、95%和100%)进行脱水。
4.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放入透明剂中,如二甲苯,使组织透明,便于切片。
5.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样本放入蜡液中,如石蜡,进行浸蜡。
石蜡可以填充组织间隙,使切片更加完整。
6.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样本放入包埋盒中,固定并密封。
7.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放入切片机中,切成薄片(通常厚度为4-6微米)。
8. 贴片:将切好的切片粘附在载玻片上,可用甘油蛋白贴片剂辅助。
9. 脱蜡:将贴片后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脱去多余的石蜡。
10. 染色:采用适当的染色方法,如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对切片进行染色。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以长期保存。
11. 脱水、透明、封片:染色后,将切片依次放入系列梯度酒精、磷酸缓冲液、甘油中进行脱水、透明。
最后,用封片胶封片,完成石蜡切片制作。
石蜡切片实验原理就是这样啦。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观察正常细胞和组织,还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和法医学等领域,以研究、观察和判断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变化。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5b05e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2.png)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制备方法,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的研究。
下面是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1. 收集样本:选择要制备切片的组织样本或细胞样本。
样本可以是动物组织、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物。
2. 选择合适的浸渍剂:石蜡切片需要将样本浸渍在石蜡之中,以固定和保护样本。
常用的浸渍剂包括甲醇、乙醇和二甲苯。
3. 固定样本:将样本固定在固定剂(如甲醛)中,以保持其形态结构。
固定时间根据样本的类型和大小而定,一般在4C下静置数小时或过夜。
4. 脱水:在一系列浓度逐渐增加的乙醇溶液中,将固定的样本从水中脱水,使其逐渐转移到纯度较高的乙醇中。
5. 渗透:将脱水的样本浸渍在二甲苯或其他有机溶剂中,使其渗透并置换乙醇。
浸渍时间根据样本的大小和组织特性而定,一般在一到数小时之间。
6.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本置于石蜡中,使其完全浸润。
石蜡块可以预先加热至液态,然后将样本放入其中,或者将样本以及适量的石蜡放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固化。
7. 切片:将制备好的石蜡块放入石蜡切片机中,使用旋转切片刀将其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一般为4-10微米。
8. 取片:用切片刀或镊子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取出,并放置在清洁的显微镜载玻片或切片架上。
9. 脱脂:将石蜡切片置于加热的二甲苯或其他脱蜡剂中,使其脱去石蜡。
10. 染色:根据需要,可对石蜡切片进行染色,例如常用的血液和组织标本染色方法如伊红染色(H&E染色)。
11. 干燥:将染色的切片在室温下晾干或在加热台上加热至干燥。
最后,将切片用显微镜载玻片覆盖,并封口保存。
以上就是石蜡切片的一般操作方法,每个实验室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微调。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溶剂和使用锋利的刀片时的切割操作。
石蜡切片技术ppt
![石蜡切片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5467b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9.png)
(2)冲洗方法
静置冲洗:加入冲洗液,静置一段时间,倒出 该液,加入新的冲洗液,反复几次(5~6次), 每次30分钟左右,振荡有好处。(时间开始 一次为20~30分钟,以后几次可延长1~2h,) 具体时间与材料性质、大小和温度有关。
流水冲洗:将小瓶用纱布蒙住,放入盆中,流 水冲洗,效果较静置冲洗为好,时间为 12~24h,但流水不能太大太急,也不能太长, 太长使组织变软肿胀,冲洗时间有时长达24h 左右,如木本植物的木质部。
透蜡的过程
植物:二甲苯:石蜡——纯石蜡
50ml烧杯2个
1/2二甲苯+1/2石蜡→石蜡→石蜡,根据组 织块的大小,每步20min~60min,温度 62℃
换蜡的方法:A:移材料:
B:倒石蜡
动植物材料在透蜡的过程中前者时间短后者 时间长,透蜡时以换蜡不转移材料为好。
动物:从透明剂中取出——透明剂石蜡混合 液(15~20min)——纯石蜡——换一次新 鲜石蜡。(透蜡时间为1~1.5h)洋葱根尖为
3.注意事项:
脱水一定要脱干净,彻底,否则石蜡很难进入而 导致不能切片。
脱水时间长短要合适,太短脱不干净,太长低浓 度容易细胞变软,膨胀;太长高浓度则细胞收缩, 变脆,提取严重,影响切片。
梯度不能太大,负责拉伤,最后100%乙醇脱水 要2-3次,以保证脱水完全。
保存,只能在70%酒精中保存(0~4℃)若时间 不够可暂时保存在70%酒精中过夜,第二天再继 续实验。也可长期保存几个月,在1:1:1=甘 油:蒸馏水:95%酒精中保存最好(低温)
过短,透明不彻底,乙醇除不尽,石蜡进入不 好,会出现空洞。 (3)换二甲苯是要快,因二甲苯易挥发使浓 度改变 (4)盖严防止水分和空气(CO2)进入,出 现混浊和酸度变化因而受酸影响。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的切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5b9d3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2.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2. 掌握石蜡切片的染色技术。
3. 了解石蜡切片在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制片方法,其原理是将组织标本进行脱水、浸渍、浸蜡等处理,使其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微型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最终制成组织学切片。
石蜡切片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2. 实验器材:石蜡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酒精灯、剪刀、镊子等3. 实验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小白鼠肝脏组织,用剪刀剪成小块。
2. 固定:将剪好的组织块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
3.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0%、90%、95%、100%酒精溶液中,每级酒精溶液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脱水。
4. 透明:将脱水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二甲苯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逐渐透明。
5. 浸蜡:将透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三个石蜡溶液中,每缸浸泡1小时,使组织完全浸渍在石蜡中。
6.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块放入熔蜡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用剪刀修整蜡块。
7.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调整切片厚度为4微米,制成石蜡切片。
8. 展片: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展平在载玻片上。
9. 脱蜡:将展平的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无水乙醇中,使切片脱蜡。
10. 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5-10分钟,然后放入1%盐酸酒精溶液中分化,最后放入伊红染液中复染30秒。
11.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封片液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制作完成的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肝脏组织的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血管等。
六、实验讨论1. 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研究和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具有切片厚薄均匀、染色效果好、保存时间长等优点。
第二讲 石蜡切片技术1:动物麻醉与取材
![第二讲 石蜡切片技术1:动物麻醉与取材](https://img.taocdn.com/s3/m/0f52937d168884868762d655.png)
(16)神经 )
部位:坐骨神经、股神经。 部位:坐骨神经、股神经。 方法:横切。 方法:横切。 注意:两端结扎固定,然后投入固定液中。 注意:两端结扎固定,然后投入固定液中。
(17)大脑 )
部位:中央前回或后回。 部位:中央前回或后回。 方法:垂直切入。 方法:垂直切入。 注意:皮质、髓质均切到。 注意:皮质、髓质均切到。
(20)内耳 )
动物:豚鼠等较小的动物。 动物:豚鼠等较小的动物。 方法:整体取材。 方法:整体取材。 注意: 先用注射法固定 , 然后将内耳整体取下 并投 注意 : 先用注射法固定, 然后将内耳整体取下并投 入固定液中继续固定。 此外, 需用火棉胶包埋切片。 入固定液中继续固定 。 此外 , 需用火棉胶包埋切片 。
3.取材注意事项 .
(1)动作轻柔,避免挤压组织。一般用刀片,少用 )动作轻柔,避免挤压组织。一般用刀片, 或不用剪刀, 切取时要一刀下去, 或不用剪刀 , 切取时要一刀下去 , 不要来回拉锯式 拖动。 拖动。 内完成。 (2)及时取材。动物死后 )及时取材。动物死后30min内完成。若制作电 内完成 镜标本,最好10min内完成。 内完成。 镜标本,最好 内完成 ( 3) 组织块大小适中 , 一般为 ×1×0.3~0.5cm, ) 组织块大小适中, 一般为1× × , 并有代表性。 并有代表性。 (4)取材后及时固定。 )取材后及时固定。
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
肠绒毛
大肠:肠腺、淋巴组织
(7)肾 )
动物:较小者为好。 动物:较小者为好。 方法: 最好先进行灌注固定, 而后取材, 方法 : 最好先进行灌注固定 , 而后取材 , 即从肾动 脉注入固定液, 同时切开肾静脉, 当血液流尽后, 脉注入固定液 , 同时切开肾静脉 , 当血液流尽后 , 将全肾投入固定液中固定2~4h后,再沿正中矢面剖 将全肾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后 然后在任一半面上, 开 , 然后在任一半面上 , 从皮质向髓质的方向切一 扇形组织块, 以确保皮质、 髓质完全, 扇形组织块 , 以确保皮质 、 髓质完全 , 再投入固定 液继续固定。 液继续固定。 注意:皮质、髓质一定要完整。 注意:皮质、髓质一定要完整。
石蜡切片技术原理
![石蜡切片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367536f12d2af90342e604.png)
2.8染色
2.8.1染料、染色液染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要具有颜色 ②和被染物体之间具有亲和力。 如果只有颜色而与被染物体之间无亲和力,那 只能是颜料或合色物质,而不是染料。染料的颜 色和亲和力都是由分子结构决定的,即由产生颜 色的发色团和与组织产生亲和力的助色团所决定。 发色团:能使染料分子产生颜色的原子团称为 发色团,也就是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线并因之而 呈现颜色的化学结构。 助色团:能使染料对织物纤维或组织成分产生 亲和力的原子团称为助色团,也就是使化合物具 有成盐性质的原子团。
二、实验方法
生物显微制片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非切 片法与切片法两大类: 非切片法有涂片、铺片、压片、磨片、整装片等。 切片法又包括石蜡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冰冻切 片法等。 显微制片技术虽是生物学中很基本的操作技术,但 由于生物材料的个体差异,化学试剂的多样性,因此 操作技术相当细致而复杂,方法也很多,每一步骤的 失误都可导致整体的失败,因此需要耐心细致,不断 总结经验,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2.1 取材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材料, 材料要求新鲜、准确、完整,材料要避免挤压、 挫伤、干枯。 所采集材料应立即放入固定剂,并编号, 注明采集时间、地点、名称、组织部位,所取 组织块要大小适当,即要能说明问题,又要考 虑固定剂的穿透能力。
一般组织学取材稍大,细胞学取材稍小, 植物组织取材稍小,动物组织取材要稍大。
2.1.1动物的麻醉和杀死 从活的动物体上采取材料不象采集植物材 料那么容易,因为在不施加麻醉的情况下,有 的动物会收缩(如蚯蚓、水蛭),有的会骚动 (如蛙、鼠),使我们无法下手。但制片所需的 材料又要求越新鲜越好,尤其是细胞学方面的 研究对材料的新鲜程度要求更严。因此,要割 取生活着的动物组织,在一般情况下,就要对 动物施行麻醉,然后再割取材料加以固定。但 是,所用的麻醉药品,必须以不影响细胞结构 为原则。
组织切片制作技术要点
![组织切片制作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310f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8.png)
组织切片制作技术要点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技术要点一、动物致死(一)动物致死方法的选择:空气栓塞法。
不宜用于血管注射标本的制作乙醚麻醉对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物染色标本不利股动脉放血有利于肠系膜铺片制作(二)致死方法:麻醉法:乙醚或氯仿棉球与动物密封于钟罩或有盖玻璃缸麻醉4%戊巴比妥静脉注射(1毫升/公斤体重)20%乌拉坦(氨基甲基乙酯、尿烷)腹腔注射(5毫升/公丘体重)空气栓塞法:50毫升注射器从兔耳静脉注入击头法:用重物猛击大、小鼠后部或将其头猛撞桌沿,一击而死断头法:青蛙、小鼠等小动物,用剪刀剪去头部,并可用探针插入椎管中,破坏脊髓较大动物如兔等,用斧头迅速将其砍死股动脉放血:动物吸入乙醚或氯仿麻醉,立即切开动脉放血二、取材刀剪锋利,不能来回挫动组织。
熟悉取材的特点。
最好在心脏还在跳动时取材,脏器争取在死后30分钟内完成尽量取大些,固定后将受挤压或损伤的部位修去。
厚度最好在2毫米左右,长、宽尽可能的短小,使固定液迅速均匀渗入组织内部将组织展平,尽可能保持原状;神经(如坐骨神经)、肌组织(如肌梭)等,将其两端用线扎住在木片(棒)上固定取材部位:胰腺取尾部(胰岛较多)脊髓取颈、腰膨大处(神经元较多)肺取有细支气管及带有软骨片的小支气管部位选择合适的动物品种:肥大细胞取大、小鼠皮下组织及肠系膜、大网膜铺片内耳取豚鼠胰岛细胞取豚鼠(聚集成团)卵巢取猫(看到各级卵泡)运动终板取小鼠肋间肌等甲状腺、甲状旁腺取犬的材料猪肝的肝小叶十分典型(结蹄组织较多)选择切面(纵切、横切、冠状切或矢状切):管状器官以横切为佳:如回肠、食管、气管器质性器官如肝脏,肺等保证有被膜和实质两大部分组织保持清洁,用生理盐水将组织上的血液、污物、黏液、食物、粪便等冲洗干净,再入固定液,不要损伤组织切除不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组织周围的脂肪等,尽可能切去三、固定(一)固定的一般要求组织块不宜过大,一般以厚5毫米,长宽不超过15X15毫米固定液渗透力强,又不使组织过度收缩或膨胀固定液的量一般以组织块大小的20倍为宜,最好在固定组织的器具底部垫几层滤纸或脱脂棉,使固定液从上、下、左、右、前、后几个部分能渗入组织块组织固定的时间长短以不同固定液、气温和组织块大小有关:温度高,固定时间短;组织块过大,固定时间延长软组织或较大块组织,先经2~3小时固定,再修成小块,重新固定特殊要求的组织要用特殊固定液,如显示某些结构用相应的固定液(二)固定剂与固定液1.固定剂(1)甲醛(福尔马林)还原剂。
《动物组织制片技术》教学大纲
![《动物组织制片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46b2ea67ec102de2bd89ff.png)
《动物组织制片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物组织制片技术英文名称:Animal tissue slicing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总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动物组织制片技术是动物医学及生物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实验技术,是动物医学专业必修课《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要补充和深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学标本制作的基本理论、常规组织学制片技术、各组织器官的特殊染色技术、组织化学技术、胚胎标本制作技术、显微摄影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掌握观察和研究动物有机体细微结构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共计32学时(理论16,实验16)。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掌握组织制片的基本理论,尤其牢固掌握石蜡切片的原理与步骤。
2.实验技术方面:掌握组织学常规HE染色、常用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组织制片的基本原理,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技术。
教学难点: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以实验操作为主。
五.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32学时)(一)理论部分(16学时) 1.组织学技术概述 31.1 组织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了解 11.2 组织学制片方法概述掌握 11.3 实验室的主要设备及常用试剂理解 12.石蜡切片技术82.1 动物麻醉与取材掌握 12.2 固定液与组织固定掌握 12.3 组织冲洗掌握 12.4 脱水剂与组织脱水掌握 12.5 透明剂与组织透明掌握 12.6 组织渗蜡与包埋掌握 12.7 组织切片、贴片与烤片掌握 12.8 染料与组织片染色掌握 1 3.其他制片技术简介 43.1 冷冻切片技术了解0.53.2 火棉胶切片技术了解0.53.3 组织铺片技术掌握0.53.4 组织涂片技术掌握0.53.5 组织磨片技术掌握0.53.6 组织化学技术理解 1.5 4.显微摄影技术简介 14.1 全自动显微摄影及其装置了解0.54.2 摄影方法与显微照片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0.5 (二)实验部分(16学时) 实验一、动物组织切片的制作 62实验二、肠系膜铺片镀银法染色或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地依红—HE染色实验三、胰岛三色显示法或骨骼肌切片铁苏木精染色 2实验四、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或T淋巴细胞ANAE染色法 2实验五、肝糖元PAS染色法或蛋白质汞溴酚蓝显示法 2实验六、冷冻切片实验与脂肪苏丹染色法 2 六.考核办法成绩评定比例(%)1、平时成绩50%2、期末考试50%七.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组织学技术(自编. 2004)2.参考资料:杜卓民主编.1999.实用组织学技术(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神经 )
部位:坐骨神经、股神经。 部位:坐骨神经、股神经。 方法:横切。 方法:横切。 注意:两端结扎固定,然后投入固定液中。 注意:两端结扎固定,然后投入固定液中。
(17)大脑 )
部位:中央前回或后回。 部位:中央前回或后回。 方法:垂直切入。 方法:垂直切入。 注意:皮质、髓质均切到。 注意:皮质、髓质均切到。
猪 胃
(5)胃 )
(6)肠 )
动物:一般以小动物为好。 动物:一般以小动物为好。 部位:一般取各段肠管的中部。 部位:一般取各段肠管的中部。 方法:横切、纵切均可。 方法:横切、纵切均可。 横切: 可先取一段稍长的肠管, 横切 : 可先取一段稍长的肠管 , 用生理盐水冲去内 容物, 然后两端结扎, 再注入适量固定液后, 容物 , 然后两端结扎 , 再注入适量固定液后 , 投入 固定液中4~6h后再取材,长约 后再取材, 固定液中 后再取材 长约0.5~1.0cm。 。 纵切:组织块经生理盐水洗涤后,贴于滤纸上, 纵切:组织块经生理盐水洗涤后,贴于滤纸上,然 后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后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1.取材的顺序 .
先取腹腔的脏器; 先取腹腔的脏器; 然后取胸腔、骨盆腔内的脏器; 然后取胸腔、骨盆腔内的脏器; 最后开颅取神经系统及其他材料。 最后开颅取神经系统及其他材料。
2.部分组织器官的取材 .
(1)肌组织 )
骨骼肌:以舌肌、肋间肌、缝匠肌为好。 骨骼肌:以舌肌、肋间肌、缝匠肌为好。 心肌: 以左心室乳头肌为好, 心肌 : 以左心室乳头肌为好 , 因为此处蒲肯野 氏纤维较多。 氏纤维较多。 平滑肌:膀胱、子宫、 平滑肌:膀胱、子宫、胃、肠均可。 肠均可。
三、动物取材
根据教学或科研的目的和要求, 选取适当的组 根据教学或科研的目的和要求 , 织或部分器官。 织或部分器官。
(一)动物的选择
神经、循环、免疫、内分泌、感觉器官、 1.猴 神经、循环、免疫、内分泌、感觉器官、 泌尿、生殖系统的材料较好。 泌尿、生殖系统的材料较好。 神经、免疫、内分泌、消化、呼吸、泌尿、 2.狗 神经、免疫、内分泌、消化、呼吸、泌尿、 生殖系统的材料较好。 生殖系统的材料较好。 神经、内分泌、消化、泌尿系统、 3.猫 神经、内分泌、消化、泌尿系统、肌肉等 材料较好。 材料较好。 皮下组织、肠系膜、卵巢、 4.兔 皮下组织、肠系膜、卵巢、肺、耳壳等材 料较好。 料较好。
二、处死动物
1.空气栓塞法 兔等动物可用大空针从耳静脉 . 注入空气,从而在血管中形成气体栓塞,导致 注入空气, 从而在血管中形成气体栓塞, 动物立即死亡。 动物立即死亡。 2.颈椎脱臼、断头法 适应于小动物。 .颈椎脱臼、 适应于小动物。 3.直接放血处死 将动物麻醉或不麻醉后,切 . 将动物麻醉或不麻醉后, 开股动脉或颈动脉放血致死。 开股动脉或颈动脉放血致死。
(13)睾丸 )
(14)子宫 )
动物: 动物:兔、大小白鼠等小动物,因大小适中。 大小白鼠等小动物,因大小适中。 方法:自宫颈至宫体正中切开,作矢状切面。 方法:自宫颈至宫体正中切开,作矢状切面。 注意:包括内膜、肌膜和外膜。 注意:包括内膜、肌膜和外膜。
牛子宫、卵巢
(15)脊髓 )
动物:较小者。 动物:较小者。 部位:颈膨大、腰膨大处。 部位:颈膨大、腰膨大处。 方法:横切。 方法:横切。
(4)食管 )
(5)胃 )
部位:一般取胃体或胃底部,因此 部位:一般取胃体或胃底部, 处胃底腺丰富。当然, 处胃底腺丰富。当然,也可根据需 取其贲门部或幽门部。 要,取其贲门部或幽门部。 方法:纵切。 方法:纵切。 注意:用生理盐水洗去胃内容物, 注意:用生理盐水洗去胃内容物, 并将组织块(外层) 并将组织块(外层)铺展于滤纸上 以防卷曲,而后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以防卷曲,而后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二)取材的方法
组织取材是制片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问 必须根据教学或科研的具体要求, 题,必须根据教学或科研的具体要求, 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否则, 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否则,对所 观察的组织结构,不是看不到, 观察的组织结构,不是看不到,就是 看不全。 看不全。 因此,在取材之前, 因此,在取材之前,必须弄清所取组 织器官的解剖位置、组织结构特点等, 织器官的解剖位置、组织结构特点等, 同时,还要掌握实际的操作技术, 同时,还要掌握实际的操作技术,不 能随意剖取组织器官材料。 能随意剖取组织器官材料。
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
肠绒毛
大肠:肠腺、淋巴组织
(7)肾 )
动物:较小者为好。 动物:较小者为好。 方法: 最好先进行灌注固定, 而后取材, 方法 : 最好先进行灌注固定 , 而后取材 , 即从肾动 脉注入固定液, 同时切开肾静脉, 当血液流尽后, 脉注入固定液 , 同时切开肾静脉 , 当血液流尽后 , 将全肾投入固定液中固定2~4h后,再沿正中矢面剖 将全肾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后 然后在任一半面上, 开 , 然后在任一半面上 , 从皮质向髓质的方向切一 扇形组织块, 以确保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髓质完全, 扇形组织块 , 以确保皮质 、 髓质完全 , 再投入固定 液继续固定。 液继续固定。 注意:皮质、髓质一定要完整。 注意:皮质、髓质一定要完整。
(2)肝 )
猪肝脏
(3)胰 )
动物:以豚鼠为好。 动物:以豚鼠为好。 部位:以胰尾较好,因为此处胰岛较多。 胰岛较多 部位:以胰尾较好,因为此处胰岛较多。
马肝、胰
(4)食管 )
动物:以较小者为好。 动物:以较小者为好。 部位: 一般取其下1/3段 , 因为此处食管腺较 部位 : 一般取其下 段 分层也较典型。 多,分层也较典型。 方法:一般做整体横切,长约 方法:一般做整体横切,长约0.5~1.0cm。 。 注意: 为防止收缩变形, 注意 : 为防止收缩变形 , 可在其内插入一条小 的圆形玻棒, 再进行固定; 的圆形玻棒 , 再进行固定 ; 或取一段稍长的食 两端结扎, 将适量的固定液注入腔内, 管 , 两端结扎 , 将适量的固定液注入腔内 , 并 置于固定液中, 后取材继续固定。 置于固定液中,4~6h后取材继续固定。 后取材继续固定
(7)肾 )
(8)肺 )
部位:肺中部。 部位:肺中部。 方法:横切。 方法:横切。 注意:先从肺支气管或肺动脉注射适量的固定液, 注意: 先从肺支气管或肺动脉注射适量的固定液 , 然后将全肺投入固定液中固定6~12h后,再取材。 然后将全肺投入固定液中固定 后 再取材。
支气管的各级分支:
支气管树(bronchial tree):支气管由肺门进入 肺后反复分支,呈树枝状,故称支气管树。
石蜡切片技术1 第二讲 石蜡切片技术1
动物麻醉、处死、 动物麻醉、处死、取材
石蜡切片的一般过程
一、动物麻醉、处死 、取材 动物麻醉、 二、组织固定 三、组织冲洗、脱水 组织冲洗、 四、组织透明 五、组织浸蜡、包埋 组织浸蜡、 六、组织切片、贴片、烤片 组织切片、贴片、 七、组织片染色、封固、观察 组织片染色、封固、
石蜡切片的一般过程
一、动物麻醉
1.小动物 如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等,可将浸 . 如小白鼠、大白鼠、豚鼠等, 有乙醚或氯仿( 三氯甲烷) 的棉球, 有乙醚或氯仿 ( 三氯甲烷 ) 的棉球 , 与动物一同 密闭于玻璃容器内,进行麻醉。 密闭于玻璃容器内,进行麻醉。 2.较大的动物 如兔、猫、狗、猴等 . 如兔、 3%~4%戊巴比妥(钠),1ml/kg w静脉注射 戊巴比妥( 戊巴比妥 静脉注射 或腹腔注射; 或腹腔注射; 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 w腹腔注射。 氨基甲酸乙酯, 腹腔注射。 氨基甲酸乙酯 腹腔注射
(8)肺 )
(9)心脏 )
部位:左心室乳头肌处。 部位:左心室乳头肌处。 方法:沿乳头肌长轴作纵切。 方法:沿乳头肌长轴作纵切。
(9)心脏 )
(10)胸腺 )
动物:幼年
(11)脾 )
部位:取中部。 部位:取中部。 方法:横切。 方法:横切。 注意: 注意 : 先用生理盐水从脾动 脉注入冲洗, 脉注入冲洗 , 同时切开脾静 将血液冲出, 脉 , 将血液冲出 , 至脾呈灰 白色,然后取材。 白色,然后取材。
3.取材注意事项 .
(1)动作轻柔,避免挤压组织。一般用刀片,少用 )动作轻柔,避免挤压组织。一般用刀片, 或不用剪刀, 切取时要一刀下去, 或不用剪刀 , 切取时要一刀下去 , 不要来回拉锯式 拖动。 拖动。 内完成。 (2)及时取材。动物死后 )及时取材。动物死后30min内完成。若制作电 内完成 镜标本,最好10min内完成。 内完成。 镜标本,最好 内完成 ( 3) 组织块大小适中 , 一般为 ×1×0.3~0.5cm, ) 组织块大小适中, 一般为1× × , 并有代表性。 并有代表性。 (4)取材后及时固定。 )取材后及时固定。
骨骼肌: 骨骼肌:
心肌: 心肌:
左房室口 主动脉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口 右心室
肉柱 左房室口
左心室
瓣膜
室中隔
乳头肌
平滑肌: 平滑肌:
(2)肝 )
动物:以猪为好。 动物:以猪为好。 部位:猪肝分为左外、左内、右内、右外四叶, 部位: 猪肝分为左外 、左内 、 右内 、 右外四叶 , 一 般左右外叶较大,可在其中部作纵切或横切取材。 般左右外叶较大,可在其中部作纵切或横切取材。 大小: 大小 : 2~3mm厚。 因肝为实质性器官 , 细胞排列 厚 因肝为实质性器官, 密集,固定液难以渗入,故组织块不能过大。 密集,固定液难以渗入,故组织块不能过大。
(一)动物的选择
5.羊 好。 6 .猪 心脏、 膀胱、 心脏 、 膀胱 、 雌性生殖系统的材料较 肝、骨髓、脑垂体等材料较好。 骨髓、脑垂体等材料较好。 胰、内耳、肾上腺等材料较好。 内耳、肾上腺等材料较好。 皮下组织、 小肠、 皮下组织 、 小肠 、 嘴唇等材
7.豚鼠
8 . 大 、 小白鼠 料较好。 料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