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气压下覆冰绝缘子(长)串闪络特性及直流放电模型研究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作者:胡松柏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17期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区域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输电工作和稳定安全。
而冰害事故是在冬季的时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所以做好冬季输电线路预防病害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和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输电线路冰害事故预防冰害在我国,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是最为严重的,而严重的覆冰现象会导致输电线路上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急剧的下降,从而使冰害事故和覆冰事故产生。
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区域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输电工作和稳定安全并且在经济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一些海拔较为高的区域发生的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尤为严重。
而冰害事故是在冬季的时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所以做好冬季输电线路预防病害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和十分重要的。
1、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主要形式和特点1.1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主要形式(1)覆冰现象不均匀的覆在导地线上,在风的推动作用下产生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从而导致金具、杆塔和导线的损坏,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供电。
(2)绝缘子在覆冰的情况下所运行的电压产生闪络现象。
(3)导线和杆塔由于覆冰现象的出现而使导线和杆塔上的承载力度加重从而导致断线倒塔的事故发生。
1.2输电线路冰害事故的特点(1)同一个地区发生的覆冰现象比较频繁。
(2)覆冰现象一般多在西南和华中等海拔较高的区域发生,而北方发生覆冰现象比较少。
主要是由于南方的暖空气和北方的冷空气都在西南和华中这些区域之前进行交汇,从而在山脉的上空渐渐地形成准静止或是静止锋区,从而使覆冰现象发生甚至很严重。
(3)大部分的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和覆冰现象的时候一般都是发生在每一年的寒冬10-11月以及第二年的3-4月的初春。
(4)由于一些高海拔的地区覆冰现象主要还是由于雾凇导致,而在平原地区却是由雨凇形成的。
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综述
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结构日益复杂,远距离大容量跨区域的高压输电线路越来越多。
大部分输电线路属于架空线路,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在湿冷的冬季,极易出现覆冰,严重覆冰会引发导线舞动、断线、倒塌等事故,引发大面积停电甚至系统崩溃。
因此,研究输电线路覆冰增长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准确预测覆冰厚度,为防冰除冰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绝缘子;覆冰闪络;覆冰风险预测引言输电线路严重覆冰将导致杆塔受损、电力通信中断,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输电线路覆冰预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线路覆冰预测方法大致分2种:传统模型与智能模型。
传统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物理模型的某些参数在实际工作中测量困难,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而统计模型虽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其对数据依赖性高并需要足够历史数据支撑,应用范围也有限。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研究人员逐渐聚焦于智能模型的覆冰预测,使用最为广泛的有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
传统覆冰增长模型主要有Goodwin、Imai和Lenhard,这些模型均属于理论模型,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算法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覆冰预测领域,导线覆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导线覆冰增长预测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重庆市多条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了预测。
1覆冰产生原因线路表面的结构部位覆盖厚度较大的冰冻层是输电线路冰害的基本表现形式,会导致输电杆塔的结构发生失稳,或者造成线路绝缘子损坏及区域供电中断。
覆冰产生与外部环境气温突然改变有关,如发生降雪或霜冻等自然气候灾害,在此种情况下,凝固后的自然降水会附着在输电线路表面,产生积雪和冰冻层。
三自由度模型覆冰输电导线舞动的数值仿真分析
dd
(8)
式中: 0 为初始覆冰角度; 表示单位面积的密度; 为转动惯量; 为偏心量,等于物体质量与偏心距的乘
积,即 =
, 为覆冰质量, 为导线半径.
系统的势能为
=
1 2
2+
1 2
2+
1 2
2
(9)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
d
=
(10)
式中: = 称为动势,广义力 可由虚位移原理求得
3
=
(11)
=1
=
=2
(12)
0
图3
0参数平面内零解的稳定边界
Fig. 3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tableun stable
regions of the trivial solution in the 0 plane
来越小.即覆冰越厚,
导线越容易发生舞动.
/ (m/s)
/ (m/s)
图3是
0 参数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parameters and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n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of galloping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3 DOF model 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among vertical, horizontal and torsional motions of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curves between the critical wind speed and ice thickness, initial ice angle, air density, initial tension, mass of unit length and lateral damping ratio are given respectively. And then the complex motion resulted from bifurcation of galloping is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bifurcation of periodic motion can lead to quasi-periodic motion and chaos when wind speed changed. Key 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galloping; critical wind speed; bifurcations
第9讲 污闪
• 本学时待解决问题:
– 绝缘设备污闪特性 – 污闪防治对策及措施 – 输电线路防污闪研究
12
三、绝缘设备污闪特性
1、污闪的一般过程 绝缘设备污闪:是指由于表面积聚的污秽物在特定条件 下发生潮解,沿设备表面的泄漏电流急剧增加,导致设 备发生闪络的现象。 干燥状态 润湿 可溶盐溶解 导电膜 泄漏电流 影响泄露电流大小的因素 出现泄漏电流,设备一定会发生污闪吗?
6
二、绝缘子积污特性
2、绝缘子积污规律 1)影响污染物沉积的因素 风力:直接决定着污染物向绝缘设备移动的方向和速 度,它对绝缘设备表面积污规律起着主要控制作用。 风力的强弱还往往影响着污染源对电力系统的影 响范围。 重力主要对密度较大的污染物作用明显,对密度较小 和气体性污染物的沉积影响较小。 电场力影响污秽物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电场力对绝缘设备污秽沉积的影响可以很直观地 由输电线路绝缘子串中各片绝缘子污秽沉积量的 分布看出。
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绝缘设备污闪特性
1、污闪的一般过程 1)如果绝缘子脏污不很严重或受潮不充分.以及绝缘 子的泄漏距离较长从而有较大的绝缘裕度 这种条件下的放电较微弱,相应的泄漏电流脉 冲幅值也较小。这种间歇的放电可能持续相当 长的时间,但绝缘子发生污闪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便绝缘子受潮因素的减弱(天气的好转、 空气相对湿度的减小),这种放电现象会逐渐 减弱,并最终消失。 2)如果绝缘子脏污比较严重,绝缘子表面又充分受潮, 以及绝缘子的泄漏距离较小 就会出现较强烈的局部放电现象. 在一定的条件下,局部电弧会逐渐沿面展开并 最终完成闪络。 15
13
三、绝缘设备污闪特性
1、污闪的一般过程 泄漏电流在设备表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电流密度比较大的地方,热效应显著,污秽物 中含有的水分被蒸发,在绝缘设备表面形成干 燥带 由于干燥带中的污秽物是不导电的,其绝缘电 阻值很高,因此干燥带承受的压降很高。 当干燥带某处的场强值超过起晕场强时,在该 处就会发生局部放电。 当放电火花熄灭时,由于此时已形成明显的干 燥带,泄漏电流被干燥带的高电阻限制到很小 的值,泄漏电流的烘干作用几乎终止.大气的 潮湿会使干燥带重新湿润,从而在场强较高处 又产生新的放电火花。
“2014年湖北电力公司普考复习题”5 输电线路-架空线路试卷五(大检修-双基)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双基”普考试卷(五)输电线路(架空线路) 专业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闭卷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单位及报考专业等信息;漏填、错填责任由考生自负。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小题,本题共50分)1.工作负责人接到工作许可命令后,应向全体工作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 )和其他注意事项,并询问是否有疑问,工作班全体成员确认无疑问后,工作班成员必须在签名栏签名。
(A )技术措施; (B )带电部位; (C )事故隐患; (D )危险点 答案:B2.风力超过( )级时,禁止砍剪高出或接近导线的树木。
(A )4; (B )5; (C )6; (D )7 答案:B3.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m 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 )1; (B )1.5; (C )2.0; (D )2.5 答案:B4.使用单梯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为( )左右。
(A )60°1; (B )45°; (C )30°; (D )20° 答案:A5. 灯炮上标有"220V ,40W"的字样,其意义是()。
(A)接在220V 以下的电源上,其功率是40W ; (B)接在220V 电源上,其功率是40W ;(C)接在220V 以上的电源上,其功率是40W ;(D)接在40V 电源上,其功率是220W 。
答案: B6.判断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方向是用( )确定的。
(A)右手螺旋法则; (B)右手定则; (C)左手定则;(D)左、右手都用。
答案:A7. 电荷的基本特性是()。
(A )异性电荷相吸引,同性电荷相排斥;(B )同性电荷相吸引,异性电荷相排斥;(C )异性电荷和同性电荷都相吸引;(D )异性电荷和同性电荷都相排斥。
答案:A8. 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最大值是相电压有效值的( )(A )1;(B )√3;(C )√2;(D )1/√3 答案:C9.电容元件并联的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 )各电容元件的电压相等(B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等于各并联电容元件的电容之和 (C )并联电路中各电容元件所带电量与各电容元件的电容成正比 (D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容元件的电容倒数之和 答案:D10.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低功率因数感性负载,造成电力系统在较低的功率因数下运行,提高功率因数常用的方法是( )。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编号 论文题目 作者 指导教师 学位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编号论文题目作者 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 2011001 “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1580-1722) 肖清和 孙尚扬北京大学 2011002 《中论颂》与《佛护释》--基于新发现梵文写本的文献学研究 叶少勇段 晴 北京大学 2011003 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及其电子与光子器件研究 马仁敏 戴 伦 北京大学 2011004稀土/锆基和稀土/铝基有序介孔结构的可控合成及性质研究 袁 荃 严纯华 北京大学 2011005 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生长方法研究姚亚刚张 锦北京大学 2011006地球磁层能量粒子动力学研究周煦之 濮祖荫 北京大学 2011007LSD1是NuRD 复合体的一个亚基,功能上调控乳腺癌的转移 王 艳尚永丰北京大学 2011008钙火花调控细胞方向性迁移魏朝亮 程和平 北京大学 2011009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探针研究碳纳米管的操控和力学电学特性 魏贤龙陈 清北京大学 2011010 合宪性推定论--一种宪法方法王书成 胡锦光 中国人民大学 2011011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卢燕新 傅璇琮中国人民大学 2011012 基于纳米材料表面化学发光的传感器阵列研究那 娜张新荣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1013 微尺度晶体塑性的离散位错和非局部理论研究柳占立庄 茁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1014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组装与性能伍 晖潘 伟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1015图上的半监督学习算法研究王 飞张长水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1016 宏量可控制备碳纳米管阵列 张 强魏 飞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1017光纤偏振态的高速控制与偏振编码通信李政勇 吴重庆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18原位原子尺度下纳米线室温力学性能与行为的研究 郑 坤 韩晓东 北京工业大学 2011019涂层导体织构镍合金基板及过渡层的研究赵 跃 周美玲 北京工业大学 2011020近场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应力型时域人工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赵 密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 2011021 基于虚拟运动中心概念的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裴 旭宗光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022 太赫兹波位相成像 张亮亮 赵跃进 北京理工大学 2011023干旱荒漠绿洲葡萄园水热传输机制与蒸发蒸腾估算方法研究 张宝忠 康绍忠 中国农业大学 2011024水稻米香基因功能分析与米香物质2AP 的代谢机理研究 陈赛华 徐明良 中国农业大学 2011025 青杨派树种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王 君 康向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26 上博简《曹沫之陈》研究 王 青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 2011027 复杂数据统计过程控制的若干研究 邹长亮 王兆军 南开大学 2011028新碳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应用探索范晓彬 张凤宝 天津大学 2011029饮水型砷暴露人群砷甲基化模式及其与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关系的研究徐苑苑 孙贵范中国医科大学 2011030 民主:社会正义的生命——关于社会正义政治条件的规范研究 殷冬水 周光辉吉林大学 2011031 低维纳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敏感特性的研究 漆 奇张 彤吉林大学 2011032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变化研究徐奇渊 刘力臻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33稠密气固两相流颗粒聚团流动与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淑彦 陆慧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34广义线性系统的脉冲消除与观测器设计吴爱国 段广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0352H 结构过渡族金属二硫属化物电子结构的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 沈大伟 封东来复旦大学 2011036 高密度常染色体SNPs 揭示的现代人群遗传结构 徐书华金 力复旦大学 2011037 云计算平台可信性增强技术的研究 陈海波 臧斌宇 复旦大学 2011038 各向异性材料中的波:隐身衣、旋转衣和声子晶体 陈焕阳 马红孺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39气泡静电纺丝技术及其机理研究刘 雍俞建勇东华大学 2011040 复方芪麝片及川芎嗪、麝香酮防治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梁倩倩 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1041 体育赛事综合影响事前评估研究 黄海燕 张 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11042 平动点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应用侯锡云 刘 林 南京大学 2011043 粘土矿物的分子模拟刘显东 王汝成南京大学 2011044 超声、磁共振双模式微气泡造影剂的研究杨 芳 顾 宁 东南大学 2011045绳系卫星释放和回收的动力学控制文 浩 胡海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046 光滑球拟酵母中ATP 的生理功能与作用机制周景文陈 坚江南大学 2011047 三种茄科作物Pht1家族磷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调控分析 陈爱群 徐国华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8农地非农化的效率:资源配置、治理结构与制度环境谭 荣曲福田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9 基于生物捕集-化学在线分析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新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齐炼文李 萍 中国药科大学 2011050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基础研究 薄 拯岑可法浙江大学 2011051视频场景的重建与增强处理章国锋 鲍虎军浙江大学2011052生物黄酮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章 宇 张 英 浙江大学 2011053 油菜素内酯调控黄瓜光合作用、抗逆性及农药代谢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 夏晓剑 喻景权浙江大学 2011054光子纠缠态制备、应用及演化的实验研究许金时 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55环境响应性聚合物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和结构调控葛治伸 刘世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056 深俯冲陆壳地球化学性质与折返过程中流体活动:来自苏鲁造山带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样品的研究结果陈仁旭 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57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 倪丙杰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58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交叉效率研究-基于博弈理论的效率评估方法 吴 杰梁 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059 多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孔祥建 龙腊生 厦门大学 2011060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 郭小利 王耀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1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解 垩樊丽明山东大学 2011062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典型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形成与降解机理 屈小辉 王文兴 山东大学 2011063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子机制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张 澄王兴利山东大学 2011064 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随机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史良胜 杨金忠 武汉大学 2011065自动化的航空影像色彩一致性处理及接缝线网络生成方法研究 潘 俊李德仁武汉大学 2011066 Swift 时代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多波段研究俞云伟 郑小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1067 求解两类 Maxwell 方程组棱元离散系统的快速算法和自适应方法 钟柳强 许进超湘潭大学 2011068 基于区间的不确定性优化理论与算法 姜 潮 韩 旭 湖南大学 2011069 考虑模糊性与随机性的既有RC 梁桥时变可靠性研究王 磊张建仁长沙理工大学 2011070《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刘文正 蒋冀骋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1濒海生计与王朝秩序——明清闽粤沿海地方社会变迁研究 杨培娜 陈春声 中山大学 2011072地理模拟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的应用 刘小平黎 夏中山大学 2011073髓系细胞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调控机制 邝栋明 郑利民中山大学 2011074 Let-7 microRNA 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的研究 于风燕 宋尔卫中山大学 2011075 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研究 王瑞明 莫 雷 华南师范大学 2011076分布参数系统能控能观性问题的统一处理付晓玉 张 旭 四川大学 2011077碳氧 (C=O)、碳氮 (C=N) 和碳碳 (C=C) 双键的催化不对称氰基化反应研究 汪 君 冯小明 四川大学 2011078 改善骨质疏松状态下植入体稳定性及骨代谢的实高 莺胡 静四川大学验研究2011079低气压下覆冰绝缘子(长)串闪络特性及直流放电模型研究 胡建林 孙才新 重庆大学 2011080医院间联盟中的知识获取与伙伴机会主义--信任与契约的交互作用研究 江 旭李 垣西安交通大学 2011081小麦与条锈菌互作机理研究及抗条锈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王晓杰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82含二茂铁基小分子有机胶凝剂的设计合成及其胶凝行为研究 刘 静 房 喻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83 铅镉联合对大鼠肾脏的毒性研究 王 林 刘宗平 扬州大学 2011084 油水混合液物性及流动规律研究 王 玮宫 敬中国石油大学 2011085煤层气储层精细定量表征与综合评价模型姚艳斌 刘大锰 中国地质大学 2011086人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相关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候选蛋白LASP-1功能的初步研究 赵 亮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87印度洋-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吴 波周天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11088c-Fos 调控胸腺细胞分化成熟的分子机制王晓明 刘小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11089表面与均相掺杂氧化钛基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催化特性研究 刘 岗 成会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1090面向图像标记的随机场模型研究钟 平王润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91 超声速来流稳焰凹腔的流动及火焰稳定机制研究 孙明波 王振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92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 和MHC II 类分子对TLR 触发的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天然免疫应答反应的调控及其机制刘星光 曹雪涛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3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廖 专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4蜂毒素协同TRAIL 诱导人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汪 晨凌昌全第二军医大学 2011095新基因CIAPIN1的功能研究李晓华 樊代明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96 非线性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混沌反控制研究俞 翔朱石坚 海军工程大学 2011097 超材料隐身套及新型功能器件的理论与设计研究 马 华屈绍波空军工程大学编号论文题目作者 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 2011001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以文类形构为视角 张丽华 陈平原 北京大学 2011002 一类非线性项含有导数的色散波方程的Cauchy 问题郭紫华 彭立中 北京大学 2011003QCD 求和规则在奇异态中的应用陈华星 朱世琳北京大学 2011004 中国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地理格局、影响因子及尺度效应 王志恒 方精云北京大学 2011005基于社区的服务组装技术研究刘譞哲 梅 宏 北京大学 2011006 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模拟-优化"耦合模型研究周 丰 郭怀成北京大学2011007 基于复杂系统方法的基因结构分析--原核基因翻译起始位点预测及基因组比较研究胡钢清 朱怀球 北京大学 2011008 侵权责任分担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数人分担的一般理论王 竹 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 2011009 新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秩序重建--以华北米村为例黄家亮 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 2011010 控制权转移中的市场反应--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分析视角孙 健 王化成 中国人民大学 2011011未竟的转型——中国仲裁机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陈福勇 王亚新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1012 有限密度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和BCS-BEC 过渡的研究 何联毅 庄鹏飞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11013 肿瘤生长和前转移过程中的血管调控研究 黄毓杰 罗永章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11014 X-pinch 及其X 射线辐射特性的研究 刘 锐 王新新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11015 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关键字检索研究 李国良 冯建华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11016RIP3是TNF α-诱导性细胞坏死途径的关键调控蛋白何苏丹 王晓东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2011017 人类γδT 细胞识别应激分子-4型UL16结合蛋白的机制研究孔 燕何 维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2011018 AML1a 在小鼠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异常及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全反式维甲酸处理NB4细胞的微小RNA 表达谱分析刘向荣 王建祥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 2011019环氧化酶-2遗传变异和吸烟交互作用与胰腺癌—核仁磷酸蛋白的作用赵 丹 林东昕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2011020 基于光纤光栅的光纤激光器、滤波器和倾斜光纤光栅的研究 许 鸥 简水生北京交通大学 2011021 基于实时控制的SBR 工艺短程深度脱氮基础研究和中试 杨 庆 彭永臻北京工业大学 2011022噪声激励下耦合神经元网络的随机时空动力学研究孙晓娟 陆启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023 钝体绕流尾迹引起边界层旁路转捩的机理和控制 潘 翀 王晋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024 复杂背景下弱小目标识别技术研究 白相志 吴宏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025 不同场景中行人流的模型、行为和特征 郭仁拥 黄海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026航天运载器磁悬浮助推发射技术的悬浮与气动问题研究杨文将 刘 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027 基于统计建模和计算的物体视觉识别问题研究 林 倞 王涌天 北京理工大学 2011028 基于一维纳米材料的强流场发射冷阴极研究廖庆亮 张 跃 北京科技大学 2011029 碳基和氮基无机非金属氧化动力学 侯新梅 周国治 北京科技大学 2011030聚肽类环境敏感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赵 颖 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2011031 基于铌酸锂调制器的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技术与毫米波频段ROF 系统设计李建强 林金桐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32 抽水井附近非达西流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 文 章 黄冠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11033乳铁蛋白成骨活性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的研究郭慧媛 任发政中国农业大学 2011034 尿素、生物油-苯酚-甲醛共缩聚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 范东斌 常建民北京林业大学 2011035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种群结构及环境解释 张春雨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36 3.0T 磁共振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研究 杨 旗 李坤成 首都医科大学 2011037 筛板压力差致视神经损害相关因素研究 任若瑾 王宁利 首都医科大学 2011038 当代西方教育与国家关系思想研究--基于国家利益观的视角乐先莲 朱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 2011039汉语儿童阅读困难的神经基础研究--跨语言的普遍性和汉语的独特性刘 丽 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 2011040 被引内容分析:第二语言教育领域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马晓雷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1041 汉语方言声调分化研究 王莉宁 曹志耘 北京语言大学 2011042 论电视剧的连续性张国涛 张 晶 中国传媒大学 2011043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的拍卖理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王明喜 刘树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1044 中间人:流动与交换——临潭旧城回商群体研究 敏俊卿 丁 宏 中央民族大学 2011045 论汤用彤的中国哲学研究--以汤用彤与20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为中心赵建永 乔清举 南开大学 2011046 受限空间中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模拟退火研究于 彬 史安昌 南开大学 2011047超短脉冲激光烧蚀固体材料的物理机制及其在激光推进中的应用张 楠 朱晓农南开大学 2011048 锰/镍基功能纳米材料制备表征与储能应用研究 程方益 陈 军 南开大学 2011049 全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的研究 刘博文 王清月 天津大学 2011050 柴油机高效清洁燃烧方式基础理论研究 郑朝蕾 张惠明 天津大学 2011051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态响应行为与损伤破坏机理师燕超 李忠献 天津大学 2011052 丹参酮IIA 雌激素样效应细胞差异性研究 樊官伟 高秀梅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1053受体及药物引起的M/KCNQ 钾通道、钙激活氯通道及内向整流钾通道的调控作用及其生理学意义刘伯一 张海林河北医科大学 2011054 组蛋白H2B 的单泛素化修饰参与拟南芥开花时间调控 曹 颖 马力耕河北师范大学 2011055十八世纪前期卫拉特、西藏、清朝关系研究--以"六世达赖喇嘛事件"为中心宝音特 古斯宝音德力根内蒙古大学 2011056 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 蛋白质组学研究 乌日娜 张和平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057纳米晶体材料中晶粒生长及变形机理的研究郑勇刚 张洪武大连理工大学2011058 功能性纳米异质结的制备、光电转换能力及其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灭菌的性能 于洪涛 全 燮大连理工大学 2011059 多时段间歇过程统计建模、在线监测及质量预报 赵春晖 王福利 东北大学 2011060 纵向市场结构与买方抗衡势力研究吴绪亮 于 立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1 基于有限混合状态空间的金融随机波动模型及应用研究郑挺国 刘金全 吉林大学 2011062 宾组甲骨文字体分类研究崎川隆 吴振武 吉林大学 2011063分子筛膜和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合成及应用 郭海玲 裘式纶吉林大学 2011064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蛋白质检测方法研究 韩晓霞 赵 冰 吉林大学 2011065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羊牲育肥官员那鲁的档案重建王颖杰 吴宇虹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6 语言自我中心成分及其文本解释王晓阳 张家骅 黑龙江大学 2011067 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的设计研究陈冠英 张治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68 磁电弹性声带隙材料结构中的弹性波传播与局部化研究王毅泽 黄文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69 高精度金刚石刀具的机械刃磨技术及其切削性能优化研究宗文俊 程 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70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研究田家宇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71 基于矢量阵近场声全息技术的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胡 博 杨德森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072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叶 晔 陈广宏复旦大学 2011073 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太湖以东的区域结构变迁 谢 湜 葛剑雄 复旦大学 2011074 Bergman 空间上的von Neumann 代数、约化子空间和相关的几何分析 黄寒松 郭坤宇复旦大学 2011075 多元半导体及其合金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陈时友 龚新高 复旦大学 2011076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正向和逆向遥感理论 徐 丰 金亚秋 复旦大学 2011077 功能性论证雌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易感性的关联余科达 邵志敏 复旦大学 2011078 多复变亚纯函数及亚纯映射的唯一性定理 颜启明 陈志华 同济大学 2011079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 王 伟 吴志强 同济大学 2011080 岩土材料应变局部化理论预测及数值模拟 吕玺琳 黄茂松 同济大学 2011081 软土地区密集高层建筑群引起地面沉降研究 崔振东 唐益群 同济大学 2011082外压力下超硬材料BC2N 结构与理想强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潘梓诚 孙 弘上海交通大学 2011083 三氧化二砷与PML 锌指结构蛋白体外相互作用的研究 张小伟 陈 竺上海交通大学 2011084SUMO 特异性蛋白酶对缺氧信号通路和PcG 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康迅雷 程金科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85 精神分裂症及冠心病风险因子和抗精神病药物基许明清 贺 林上海交通大学因组学研究2011086 微/介观尺度下薄板成形建模分析与实验研究 彭林法 倪 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87 面向再制造的等离子喷涂层结构完整性及寿命预测基础研究张显程 徐滨士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88 微通道内稳定流动沸腾的换热特性及沸腾不稳定性研究王国栋 郑 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89 高速集成电路中互连线信号响应与功耗的分析优化李晓春 毛军发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90手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导向法合成手性介孔材料靳海英 车顺爱上海交通大学 2011091 Gamma-氨基丁酸转运蛋白1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理研究 王 莹 徐凌云上海交通大学 2011092 Apollo 蛋白在端粒复制中的保护作用 叶 静 吴云林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93 多种方法抑制眼底新生血管的机理研究 谢 冰 廉井财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94 CdSe 量子点高温合成微反应系统及工艺研究 杨洪伟 栾伟玲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95 新型星射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宁志军 田 禾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96 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 王晶莹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7 “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以英语世界为中心 宋丽娟 孙 逊 上海师范大学 2011098 日藏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综合研究 童 岭 张伯伟 南京大学 2011099 智性身体:A.S.拜厄特小说研究 徐 蕾 王守仁 南京大学 2011100准一维碳纳米材料中量子输运的理论研究 梁奇锋 董锦明 南京大学 2011101 肿瘤细胞及细胞膜表面聚糖的原位电化学检测 丁 霖 鞠熀先 南京大学 2011102典型铝形态水交换反应和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聚合反应机制的密度泛函研究钱兆生 毕树平南京大学 2011103 NLRC5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研究 崔 隽 沈萍萍 南京大学 2011104 Ⅲ族氮化物半导体的自发极化、热释电效应及铁电体薄膜/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的研究 严文生 张 荣南京大学 2011105 CBA 与NBA 赛制、市场、文化的比较研究 魏 磊 王家宏 苏州大学 2011106 基于元胞自动机方法的MEMS 加工工艺模拟研究 周再发 黄庆安东南大学 2011107 微波段新型人工电磁结构的实验与应用研究林先其 崔铁军 东南大学 2011108 若干新型超声电机的研究金家楣 赵淳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09 面向模式表示与模式源的分类器设计方法研究王 喆 陈松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10 微带天线的研究王 昊 方大纲 南京理工大学 2011111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雷少刚 卞正富 中国矿业大学 2011112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性能优化与氧还原机理研究周 嵬 邵宗平南京工业大学 2011113 有机物定量结构-燃爆特性相关性及预测模型研究 潘 勇 蒋军成 南京工业大学 2011114PCC 桩纵向振动响应试验与解析方法研究丁选明 刘汉龙河海大学2011115 区域陆面-水文耦合模拟研究与应用 杨传国 余钟波 河海大学 2011116 PVDF/SiO2复合纳米纤维膜结构调控及其性能的研究 黄锋林 魏取福江南大学 2011117 基于SSH 的松材线虫致病相关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 黄 麟 叶建仁 南京林业大学 2011118 全射流喷头理论及精确喷灌关键技术研究朱兴业 袁寿其 江苏大学 2011119 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 赵普光 杨洪承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0 曲线模空间上的霍奇积分徐 浩 刘克峰 浙江大学 2011121 水合钴氧化物的超导相图及掺杂EuFe2As2体系中超导与铁磁共存研究任 之 曹光旱 浙江大学 2011122基于冠醚和穴醚的超分子聚合物研究汪 峰 黄飞鹤浙江大学 2011123 先进光纤激光器技术及其在光传感、光学微波产生的应用 陈达如 何赛灵浙江大学 2011124 氧化物和金属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杜 宁 杨德仁 浙江大学 2011125 集成模块电源拓扑标准化的研究 顾亦磊 吕征宇 浙江大学 2011126 复杂工况过程统计监测方法研究 葛志强 宋执环 浙江大学 2011127 转基因番茄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谢丽娟 应义斌浙江大学 2011128 大麦镉吸收与运转机制的研究陈 飞 邬飞波 浙江大学 2011129 蝶蛹金小蜂毒液分子特性及其调控寄主分子机理的研究朱家颖 叶恭银 浙江大学 201113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应用基础研究 徐承富 厉有名 浙江大学 2011131 肌肽对脑缺血性兴奋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沈 耀陈 忠浙江大学 2011132有理曲线与曲面的μ基理论及应用贾晓红 陈发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133 NaxCoO2体系的电荷有序态和铁基超导体的磁性研究 吴 涛 陈仙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134 基于树枝形分子的药物运输系统:从理论到应用 程义云 施蕴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135 基于多种生产和订购模式的Newsvendor 型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王圣东 周永务 合肥工业大学 2011136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国家如何发展高科技产业?——来自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理论与实证证据吴超鹏 吴世农厦门大学 2011137 基于PAA-PEG 热固性凝胶电解质的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兰 章 吴季怀华侨大学 2011138 图上有限制条件的几类染色问题的研究 侯建锋 刘桂真 山东大学 2011139强子结构与共线高扭曲度因子化在高能反应中的应用周 剑 梁作堂山东大学 2011140 红藻光合作用捕光复合物和光合膜的超分子结构、功能及生态适应性 刘鲁宁 张玉忠山东大学 2011141 鱼类卵黄蛋白原的免疫功能研究李兆杰 张士璀 中国海洋大学 2011142 新型核壳介孔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生物应用基础研究张 磊 阎子峰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43深水固井关键技术研究王成文 王瑞和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44 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1990年代中国小说房 伟 吴义勤山东师范大学。
输电线路覆冰闪络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输电线路覆冰闪络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覆冰可以分为雨凇和雾凇两种类型。
与雾凇的干增长方式相比,雨凇的湿增长方式常造成导线和绝缘子覆冰程度的差异。
湿增长条件下,过冷水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容易在导线上堆积,但容易形成冰凌,从而增加绝缘子的桥接程度。
因此在雨凇覆冰时,绝缘子的覆冰厚度可能并不严重,但形成了严重的桥接,短接了绝缘子空气间隙,从而造成了线路覆冰闪络。
本文以某500kV输电线路为例,对覆冰闪络故障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闪络;故障原因;防范措施1输电线路覆冰闪络故障的成因导致输电线路出现覆冰闪络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方面,覆冰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0℃,如果云中或者是雾中的水滴遇到输电线路时,就可能由于碰撞作用而出现冻结现象。
同时,在近地面层存在着冷平流现象,当外界气温低于0℃,就可能出现覆冰现象。
尤其在冬季,由于四川地区气温相对较低,但是湿度较高,很容易导致输电线路出现覆冰现象。
如果外界的气温越低,并且低温现象持续的时间越长,那么覆冰的厚度将会显著提升。
这样一来,不仅会增加导线的荷载,导致塔架坍塌等问题,同时还不利于输电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一方面,地貌、地域因素也影响着覆冰现象。
对于输电线路的覆冰问题来说,其对于导线的破坏程度不仅受到当地山坡地形走势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坡向、分水岭以及风口、台地等地貌地域因素的影响。
比如在冬季,由于温湿气候与寒冷气候相交替出现,将加剧覆冰问题的严重程度。
此外,外界的海拔高程以及输电线路的走向、导线悬挂高度也会对覆冰现象的形成产生影响。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东西走向的线路覆冰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另外,线路的自身条件也影响着覆冰现象。
比如线路中绝缘子、导线的外表形状、直径以及刚度等因素,直接对过冷却水滴以及云粒的附着效应产生影响。
2典型缺陷覆冰跳闸分析2011—2015年某网省公司电网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统计情况显示,输电线路年均覆冰跳闸6次,特别是2013年,覆冰跳闸达11次,占该年省公司电网跳闸总数的18%,仅次于雷击跳闸和风偏跳闸。
输电线路覆冰分析及保护对策
输电线路覆冰分析及保护对策摘要:这些年来,中国各个地区的输电线路经常出现冰害事故与覆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电力体系的正常输电工作与稳定安全。
而冰害事故是在冬季的时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要减小线路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危害,电网的规划设计质量是最先要提升的。
适当安装易覆冰区域线路绝缘子串能消除覆冰线路冰闪情况。
关键词:输电线路;线路覆冰;冰灾事故;保护对策引言:输电线路覆冰的微气象条件是指某一个大范围内的部分地段,因为地形、位置、坡向、温度与湿度等发生特殊改变,导致部分地区产生有别于大范围的更为严重的覆冰条件。
因此把冰害事故的管理和预防做好已经变成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特别关键的、亟待实施的工作程序,这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电网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1、输电线路覆冰的因素和特点线路覆冰出现在低温雨雪天气里,降水性质从开始的雨到雨夹雪最后到冻雨或大雪。
开始的液态降水对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帮助,空气中发生过很多冷水滴,随着下降的气温,降水情况从液态到液固态并存到全固态,在导线表面愈聚愈厚的冰水混合物导致线路覆冰。
覆冰时空气超过85%的相对湿度,达到20~30毫米的降水量,在1.0~-5.0℃左右的日最低气温,在1~2.5米/秒的风速。
依据覆冰后的现场观测,辽北区域输电线路导地线在10~15毫米左右的覆冰厚度,达30毫米的最大厚度,近似圆形的覆冰层截面,呈坚硬的“冰棒”形状。
2、输电线路发生冰害事故的原因2.1雨凇覆冰产生相对大密度的覆在输电导线上。
由于雨凇覆冰是一个以“湿”为增长特征的经过,因为其粘附能力非常的强,所以通常状况下非常难掉落,再加上有风的助力,导线就会发生相对大振幅与低效率的振动,从而造成绝缘子、铁塔、金具与导线从不一样程度上受到不平衡的异常冲击而产生导线中间相对或是相间的发生闪络情况,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供电。
2.2绝缘子串冰凌闪络。
覆冰是一种特别方式的污秽,所以覆冰绝缘子放电和污秽绝缘子放电差不多,其放电经过也是从表面泄漏电流引发的。
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综述
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综述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的重要通道。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架空输电线路的数量日益增长。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繁,输电线路覆冰灾害事故频发,据统计,覆冰灾害引起的线路故障占比高达37%。
因此,对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利用覆冰预测模型对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进行准确预测,对于减少覆冰灾害损失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覆冰风险预测引言输电线路覆冰会引起闪络、舞动、断线、倒塔等事故,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我国地形地貌多样,输电线路多数要通过严寒地区。
因此,开展输电线路覆冰厚度预测研究对于减少线路遭受覆冰灾害,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覆冰预测模型开展了深入研究。
覆冰模型主要分为基于覆冰机理的数学物理模型,如Makkonen模型雾凇覆冰模型等,此类方法在预测精度上较高,但某些参数在实际观测中不易测量。
另一类是基于实际历史数据的统计模型,如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等,但人工神经网络对样本需求量大,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支持向量机适用于小样本且泛化能力较强,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
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SVM参数,并预测覆冰厚度,但模型误差较高,预测精度不足。
上述模型虽然能较准确地预测线路的覆冰厚度,但都没有考虑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不能准确地预测覆冰现象。
1覆冰厚度预测模型1.1数据预处理(1)去除异常数据依据输电线路形成覆冰的条件去除实测数据中的异常数据。
(2)线性插值对于缺失数据,利用线性插值使数据具有更好的连续性与平滑性,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归一化由于影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因素众多,且各因素数据的单位量纲不同,为避免不同数据集的值相距较大。
1.2数据选取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线路覆冰现实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输入变量,则预测模型影响因素较多,使模型效率下降,学习时间变长;若过于简化输入量的个数,则导致模型预测准确性降低等问题。
输电线路覆冰事故分析与对策研究
输电线路覆冰事故分析与对策研究作者:高登军马贵祥何少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2期摘要:冰灾给我国电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线路严重覆冰,会造成大面积倒塔和断线故障。
本文从冰灾事故本身出发,详细分析了线路覆冰的形成机理和线路覆冰的危害,提出了一系列防治线路覆冰措施,为电力系统研究冰雪灾害条件下的电网安全性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见。
关键字:输电线路覆冰防冰除冰中图分类号:U216.4 文献标识码:A引言2008年,湖南、江西、贵州等南方省份遭受了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
在这次灾害中,电力线路覆冰严重,出现了大量倒杆和断线故障。
仅贵州电网累计受灾线路已达5059条,其中500kV超高压线路29条,220kV高压线路78条,110kV高压线路277条;冰灾还造成贵州电网500kV线路倒塔293座,110kV线路倒杆,倒塔258座。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
架空线路的绝大部分损失是由于导线覆冰过重,超过铁塔负荷能力从而使得铁塔倒塌。
而在平时雨雪天气不严重的时候,南方地区出现的雾凇和雨凇现象也会造成线路出现舞动,闪络,烧伤。
导线覆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造成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应当积极防御。
1.输电线路覆冰事故分析通过灾后分析,可以看出冰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罕见的气象条件导致输电线路冰封负荷远远超出了线路的设计标准。
冰灾线路现场实测导线覆冰标准冰厚达到20-40mm,远远超过了我国当年使用规范规定的220kV等级线路15年,500kV等级线路3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2) 受灾地区覆冰形成条件恶劣,覆冰持续时间长。
覆冰过程的基本成因是雨凇,混合凇交替发展,在导线上形成了罕见的雨凇覆冰现象,覆冰密度大,与输电线路和绝缘子的粘结强度高,导线受风截面积以及冰风荷载明显增大,在冰风作用下,输电线路发生大面积倒杆,短线以及绝缘子覆冰闪络现象。
(3) 过重冰荷使杆塔上的薄弱部件首先损坏。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 方向一:输配电装备绝缘与灾害防御1)子方向一:输配电装备外绝缘:研究异常、极端环境(空气污染、覆冰、高海拔、酸性湿沉降、大风、扬沙等)下的电气外绝缘特性,外绝缘放电理论及特性和导致输配电装备外绝缘闪络的临界条件及判据,包括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在污秽、覆冰、高海拔、雾霾等恶劣环境的空气间隙和绝缘子的绝缘特性、放电机理和规律以及放电的微观过程,放电电压的校正方法,电气设计方法以及防止电气绝缘事故的方法、原理和技术措施,导致输配电装备外绝缘闪络的临界条件及判据;绝缘子造型及材料对放电过程的影响机理;大气参数(相对空气密度、空气湿度、气压)对输配电装备外绝缘放电的影响机理;复杂环境中外绝缘闪络或击穿事故的防御理论及技术等。
2)子方向二:输配电装备过电压防护:研究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电网大气过电压和内过电压产生和形成的机理、特性和规律,防御电网过电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措施。
包括长间隙放电物理过程及放电理论、雷击屏蔽模型及防护理论;过电压防御理论及技术;过电压监测理论及技术;接地和地网诊断理论及技术等。
3)子方向三:输配电装备绝缘材料技术:输配电装备新材料及应用:包括绝缘材料,新型导线和新型杆塔材料、防雷接地材料、防冰材料等输配电装备采用的材料,发展的重点是输电线路杆塔、绝缘子和接地技术所采用的各种材料。
2. 方向二:电力系统及设备可靠性与风险评估1)子方向一:电力系统可靠性及概率应用:主要研究输配电装备元件及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在线运行可靠性评估理论和敏感度分析;可靠性计算复杂性理论;可靠性跟踪理论和并行理论;电力市场化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与电力技术经济理论等。
2)子方向二: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主要研究反映输配电装备运行状态的特征量及相应在线监测原理,大型输配电装备绝缘早期和突发性故障发生机理、故障多信号传播规律以及多特征量间的相关规律;固体复合绝缘输配电设备故障特征信号、充油输配电设备故障信号传感理论及技术;输配电装备智能化理论与技术等。
高压直流输电复习题及答案
⾼压直流输电复习题及答案⼀、1.两端直流输电系统怎样构成的,有哪些主要部分?主要构成:整流站,逆变站和直流输电线路三部分。
2.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类型有哪些,系统接线⽅式如何?单极系统双极系统背靠背系统3.直流输电的优点是什么?●直流输电架空线路只需正负两极导线、杆塔结构简单、线路造价低、损耗⼩;●直流电缆线路输送容量⼤、造价低、损耗⼩、不易⽼化、寿命长,且输送举例不受限制;●直流输电不在交流输电的稳定问题,有利于远距离⼤容量送电;●采⽤直流输电实现电⼒系统之间的⾮同步联⽹;●直流输电输送的有功功率和换流器消耗的⽆功功率均可由控制系统进⾏控制,可以改善交流系统的运⾏性能;●在直流电的作⽤下,只有电阻起作⽤,电感电容均不起作⽤,可很好的利⽤⼤地这个良好的导电体;●直流输电可⽅便进⾏分期建设、增容扩建,有利于发挥投资效益;●输送的有功、⽆功功率可以⼿动或⾃动⽅式进⾏快速控制,有利于电⽹的经济运⾏合现代化管理。
4.直流输电的缺点是什么?●直流输电换流站⽐交流变电所的设备多、结构复杂、造价⾼、损害⼤、运⾏费⽤⾼、可靠性也差;●换流器对交流侧来说,除了负荷(在整流站)或电源(在逆变站)是⼀个谐波电流源以外,还是⼀个谐波电流源,会畸变交流电流波形,需装设交流滤波器;换流器对⾄直流侧来说,除了是电源(在整流站)或负荷(在逆变站)以外,它还是⼀个谐波电压源,它会畸变电压波形,在直流侧需装设平波电抗器合直流滤波器;●晶闸管换流器在就进⾏换流时需消耗⼤量的⽆功功率,在换流站需装设⽆功补偿设备;●直流输电利⽤⼤地(海⽔)为回路⽽带来⼀些技术问题;●直流断路器没有电流过零可以利⽤,灭弧问题难以解决。
5.直流输电的应⽤有哪些?●远距离⼤容量输电●电⼒系统联⽹●直流电缆送电●现有交流输电线路的增容改造●轻型直流输电6.直流输电的⼯程⽬前有哪些?其输送距离、输送电压等级、输送容量各为多少?两端换流站各为哪⾥?⾈⼭直流输电⼯程输送距离54km,输送电压等级±100kv,输送容量为100MW,整流站在浙江省宁波附近的⼤碶镇,逆变站在⾈⼭本岛的鳌头浦;葛洲坝——南桥直流输电⼯程,距离1045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1200MW,整流站在葛洲坝⽔电站附近的葛洲坝换流站,逆变站在上海南桥换流站;天⽣桥——⼴州直流输电⼯程,距离960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1800MW,整流站在天⽣桥⽔电站附近的马窝换流站,逆变站在⼴州的北郊换流站;嵊泗直流输电⼯程,距离66.2km,电压等级±50kv,容量6MW,可以双向送电,整流站在上海的芦潮港换流站,逆变站在嵊泗换流站;三峡——常州直流输电⼯程,距离860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3000MW,整流站在三峡电站附近的龙泉换流站,逆变站在江苏常州的政平换流站;三峡——⼴东直流输电⼯程,距离880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3000MW,整流站在湖北荆州换流站,逆变站在⼴东的惠州换流站;贵州——⼴东直流输电⼯程,距离960km,电压等级±500kv,容量3000MW,整流站在贵州安顺换流站,逆变站在⼴东的肇庆换流站;灵宝背靠背直流输电⼯程,电压等级120kv,容量360MW,;⼋、1.换流站过电压保护装置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经历了保护间隙、碳化硅有间隙避雷器,⾦属氧化物⽆间隙避雷器2.直流避雷器与交流避雷器运⾏条件和⼯作原理的差别是什么?(1)交流避雷器可以利⽤电流⾃然过零的时机来切断续流,⽽直流避雷器没有电流过零可以利⽤,因此灭弧较为困难;(2)直流输电系统中电容元件远⽐交流系统多,换流站避雷器的通流容量要⽐常规交流避雷器⼤得多;(3)正常运⾏时直流避雷器的发热较严重(4)某些直流避雷器的两端均不接地;(5)直流避雷器外绝缘要求⾼3.对直流避雷器的技术要求?要求:⾮线性好,灭弧能⼒强,通流容量⼤,结构简单,体积⼩,耐污性能好4.避雷器芯⽚导通的三个阶段是什么?第⼀阶段为低电场下的绝缘特性;第⼆阶段为中电场下避雷器的限压特性;第三阶段为⾼电场强度下的导通特性5.氧化锌避雷器性能的基本参数有哪些?避雷器参考电压U ref,避雷器参考电流I ref,避雷器额定放电电流,避雷器保护残压U res,避雷器保护特性,避雷器连续运⾏电压6.直流输电换流站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的是什么?⽬的是寻求⼀种避雷器配置合参数选择⽅案,保证换流站所以设备在正常运⾏、故障期间及故障后的安全,并使得全系统的费⽤最省。
输电线路融冰技术
输电线路融冰技术输电线路上覆冰种类较多,有雨淞、雾淞、混合淞、湿雪、冻雨覆冰和冻雾覆冰等,影响导线覆冰的主要的气象因素有气温、空气湿度和风。
一般来说最易覆冰的温度为-8~0℃。
若气温太低,比如在-20~-15℃或更低时,水滴将变成雪花而不易于形成覆冰。
当有了足够冻结的温度后,覆冰的形成还必须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空气湿度达到90%以上。
如果是凝结在电线上,就使电线覆冰。
这就是电线覆冰。
根据冰害事故类型分析, 覆冰事故可归纳为以下四类:(1)线路覆冰的过载事故即导线覆冰超过设计抗冰厚度(覆冰后质量、风压面积增加)而导致的事故。
机械方面,包括金具损坏、导线断股、杆塔损折、绝缘子串翻转及撞裂等;电气事故则是指覆冰使线路弧垂增大,从而造成闪络,威胁人身安全。
2008 年初,湖南处于海拔 180-350 m 之间的电网设施出现严重覆冰现象,先后有岗云、复沙和五民 3 条 500 kV 线路出现倒塔事故,共倒塔 24 基,变形 3基。
(2)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事故对于导线和地线来说, 相邻档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都会产生张力差, 使导线在线夹内滑动, 严重时将使导线外层铝股在线夹出口处全断、钢芯抽动, 造成线夹另一侧的铝股发生颈缩, 拥挤在线夹附近,长达1~20m ( 悬垂线夹和耐张线夹均有此类情况发生) 。
不均匀覆冰的张力差是静荷载, 而不同期脱冰属动荷载, 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
其次, 因邻档张力不同, 直线杆塔承受张力差, 使绝缘子串产生较大的偏移, 碰撞横担, 造成绝缘子损伤或破裂。
再次, 当张力差达到一定程度后, 会使横担转动, 导线碰撞拉线, 电气间隙减小, 使拉线烧断造成倒杆。
(3)绝缘子串冰凌闪络事故覆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污秽, 其放电过程也是由表面泄漏电流引起的。
绝缘子覆冰或被冰凌桥接后, 绝缘强度降低, 泄漏距离缩短。
融冰时, 绝缘子表面将形成导电水膜, 绝缘子局部表面电阻降低, 形成闪络。
绝缘子覆冰及其电气试验方法的分析
绝缘子覆冰及其电气试验方法的分析摘要:进行输电线路铺设时,可能要开展覆冰地区的铺设工作,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绝缘子覆冰及其电气试验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输电系统可靠性为目的,通过电气试验来探讨解决覆冰地区线路绝缘的措施,以便为输电线路系统建设提供借鉴,最终得到运行质量较好的输电系统。
关键词:绝缘子覆冰;电气试验;试验标准绝缘子是输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需要注重对绝缘子运行状态的检测,在保证绝缘措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避免输电线路受外界因素影响。
通过进行绝缘子覆冰电气试验,能为绝缘子保护提供有效借鉴,但是当前这类试验的试验方式还没有统一,得到的结论互不相同,这就为各地学术交流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进行绝缘子覆冰电气试验方法的研究。
一、绝缘子覆冰分析在分析绝缘子覆冰问题时,可从自然覆冰和人工覆冰两个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绝缘子覆冰现象。
自然覆冰是指在覆冰严重地区建设变电站或铺设输电线路,进行自然覆冰地区的绝缘子覆冰电气试验时,会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造成试验结果差异大且试验流程不易控制。
因此。
在电气试验操作中,通常选择人工覆冰方式来观察绝缘子覆冰规律,具体分析这一情况下绝缘子的绝缘状态。
如针对人工覆冰试验,可研究绝缘子的闪络特性。
实际进行绝缘子覆冰情况下的电气特性试验时,需要充分利用人工覆冰的试验手段,以便快速获取试验条件,并在多次试验中掌握足够的电气试验数据,在对比分析下总结试验结论。
人工覆冰包括带电和不带电两种,对于输电线路覆冰试验来讲,大多考虑带电覆冰条件下的电气试验,讨论输电线路电厂和绝缘子覆冰质量、密度、增长速度间的关系,为实际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带电覆冰更加接近输电系统现实运行情况,因此,在进行电气试验时,要合理运用人工覆冰方式,并积极探索恰当的电气试验方式。
二、绝缘子覆冰漏电设计进行绝缘子覆冰漏电设计时,需要保证绝缘子电流泄露数据的全面采集,保证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在进行信号分析的情况下,对绝缘子运行状态有所了解。
500kV输电线路覆冰闪络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500kV输电线路覆冰闪络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100摘要:覆冰积雪是美丽的自然现象。
然而。
对于输电线路。
覆冰则是一种自然灾害。
严重覆冰会引起输电线路机械和电气性能降低。
覆冰对输电线路机械和电气性能的影响导致覆冰事故频繁发生,已严重威胁了中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快,优质电能能否得到正常的供应在国家发展,国民生活是否舒适等方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做好 500kV 架空输电线路防冰闪故障工作,是现阶段远程输电工作中迫在眉睫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机率,避免对电能的浪费,对国家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500kV 架空输电线路;防冰闪;故障我国能源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区域,远离东部经济中心,采用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能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电能传输。
为了缓解我国负荷中心和发电能源分布不均衡、输电容量日益提高和线路走廊日趋紧张的问题,我国需大力发展特高压交直流输电。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从我国能源战略高度出发,综合分析我国能源分布、能源传输需求和发展变化趋势,确定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远、输电损耗小、节省线路走廊等优点。
在我国海拔比较高的地区,尤其是在水系流域发达、地形复杂的山区,冬季覆冰闪络事故较为普遍。
一、冰闪形成的原因1、绝缘子串发生在积雪的前后,这时候线路很有可能会被覆冰,温度回暖以后冰融化,大量杂质因为冰释集中到表面,导致外面线路的绝缘性能下降。
水滴冻结过程中溶解的导电杂质还具有“晶释效应”,不管什么样的聚集方式水的杂质在冻结的过程都会被排出晶体外面,融冰之后,杂质的导电物质也会快速进入水膜,导致水膜的导电率提高,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降低。
导致绝缘子覆冰闪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伞裙被冰棱桥接导致爬距失效。
2010-2011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名单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编号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2011001肖清和孙尚扬北京大学往研究(1580-1722)《中论颂》与《佛护释》--基于新发现梵文写本的文2011002叶少勇段晴北京大学献学研究2011003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及其电子与光子器件研究马仁敏戴伦北京大学稀土/锆基和稀土/铝基有序介孔结构的可控合成及2011004袁荃严纯华北京大学性质研究2011005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生长方法研究姚亚刚张锦北京大学2011006地球磁层能量粒子动力学研究周煦之濮祖荫北京大学LSD1是NuRD复合体的一个亚基,功能上调控乳腺2011007王艳尚永丰北京大学癌的转移2011008钙火花调控细胞方向性迁移魏朝亮程和平北京大学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探针研究碳纳米管的操2011009魏贤龙陈清北京大学控和力学电学特性2011010合宪性推定论--一种宪法方法王书成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2011011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卢燕新傅璇琮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2011012基于纳米材料表面化学发光的传感器阵列研究那娜张新荣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2011013微尺度晶体塑性的离散位错和非局部理论研究柳占立庄茁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2011014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组装与性能伍晖潘伟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2011015图上的半监督学习算法研究王飞张长水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与光催化特性研究2011090面向图像标记的随机场模型研究钟平王润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091超声速来流稳焰凹腔的流动及火焰稳定机制研究孙明波王振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092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和MHC II类分子对TLR触发的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天然免疫应答反应的调控及其机制刘星光曹雪涛第二军医大学2011093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廖专李兆申第二军医大学2011094蜂毒素协同TRAIL诱导人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汪晨凌昌全第二军医大学2011095新基因CIAPIN1的功能研究李晓华樊代明第四军医大学2011096非线性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混沌反控制研究俞翔朱石坚海军工程大学2011097超材料隐身套及新型功能器件的理论与设计研究马华屈绍波空军工程大学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编号论文题目作者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2010001历史话语的挑战者——库切四部开放性和对话性的小说研究段枫申丹北京大学2010002随机过程在非平衡统计物理和系统生物学建模中的应用葛颢钱敏北京大学2010003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杨元合方精云北京大学2010004太阳风起源的研究--源区观测分析与磁重联驱动模型初探何建森涂传诒北京大学2010005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和可控生长刘锴范守善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选择 赵静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选择赵静摘要:从目前国内外已投运的±500kV和±6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污闪是超高压线路外绝缘的主要问题,它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而且,随着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线路外绝缘的染污放电问题越来越严重。
对于我国来说,由于大气污染严重,可以预见,在将来±800kV输电设备上,最严重的威胁就是外绝缘问题。
目前世界上已运行的直流输电线路最高电压等级为±600kV,因此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800kV直流污秽绝缘设计方法和运行经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选择1绝缘子片数的选择就直流输电线路而言,由于恒定电场的吸尘作用和直流电弧的不易熄灭,在相同污秽程度下,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比交流污闪电压的有效值低。
因此,在相同电压等级条件下,直流输电系统每极采用的绝缘子片数较交流每相采用的绝缘子片数多,其绝缘水平主要决定于绝缘子串的直流污秽放电特性。
根据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经验来看,污闪是非常复杂的,很难预测哪一绝缘水平配置可以不污闪,故应吸取教训,适当留有裕度。
1.1按±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外推我国第一条±500kV葛南线的绝缘配合设计当时是参照交流线路爬距并邀请加拿大泰西蒙公司进行咨询设计,绝缘子有关污闪试验数据采用日本NGK公司的CA735(160kN)瓷质绝缘子(若无说明,以下均指此型绝缘子)。
葛南线自1989年投运以来,污闪事故多次发生,导致其多次调爬,调爬前后绝缘子片数见表1。
国内其他几条±500kV直流线路借鉴了葛南线的设计运行经验、并经长时间运行及调爬后绝缘子片数配置。
对于0.05mg/cm2污区,相对37片而言,40片有8%的裕度,建议用于补偿难以预测的±800kV长串绝缘子污耐压的非线性,因此可按40片为基准进行线性外推得到±800kV线路各污区所需片数。
南方电网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宣讲资料(081110)
对于中、重冰区线路须制定专门的设计技术规程,以规范其设计。
3总则
3.3 中、重冰区线路设计应首先采用避冰及抗冰。有条件地区经技术经济比 较后可采用融冰及防冰等措施。对设计采用融冰及防冰等措施的线路应合 理选择设计冰厚,以便具有一定的抗冰能力。
说明:原重冰设计规定条文修改 鉴于中、重冰区线路运行复杂、事故率高、维护困难,所以通过中、重冰 地区的线路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避冰、抗冰、融冰或防冰 措施,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根据多年的设计运行经验和现有技术状况,在目前的条件下,中、重冰区 线路设计宜首先考虑采用避冰和抗冰措施,只有在条件合适时,才可考虑 融冰或防冰措施。
说明:原重冰设计规定条文修改 中重冰区线路中的大档距和大高差档,悬点应力高,不平衡张力大,容
易出现过载性断股、断线事故,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限制使用档距和 相应的高差。
通过山岭地带宜沿覆冰时背风坡走线,因为在冻雾型覆冰中,地形对覆 冰有很大影响,运行经验表明,严重覆冰多出现在冻结高度以上,并处于抬 升气流的迎风坡地带,在山的背风坡,对过冷却水滴和覆冰风速均有明显屏 蔽减小作用。
(2)设计运行经验总结 运行是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抗冰措施选择是否恰当,分析 事故原因的重要实践场所。
(3)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工作 建立有效的线路覆冰计算模型;研究绝缘子串覆冰闪络的有效防护措施;探讨新 的防冰、除冰和融冰方法。
3总则
3.5 本规定根据输电线路的重要性按电压等级将线路分为三类: 一类:500kV; 二类:重要220kV; 三类:220kV及110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