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本不等式”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篇一:嘿,朋友!你知道吗?基本不等式在咱们高中数学里那可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啊!就像一座大厦的基石,基本不等式为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你想想,在数学的海洋里,我们要寻找那些隐藏的宝藏——正确的答案,基本不等式不就是那把关键的钥匙嘛!还记得我们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基本不等式时的情景吗?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为啥?因为它太重要啦!它就像一位贴心的小助手,在求最值的问题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比如说,要计算一个函数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基本不等式一登场,往往就能让难题迎刃而解。
这就好比在黑暗中突然亮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难道不是吗?而且啊,基本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不少呢!比如,要规划一个工厂的生产,怎么才能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这时候,基本不等式就派上用场啦!它能帮助我们算出最优的方案,让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这不就像一个精明的管家,把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吗?再说说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和同学一起讨论,大家为了一个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争得面红耳赤。
“我觉得应该这样用!”“不对不对,应该那样!”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我们才恍然大悟。
这种共同探讨的过程多有趣啊!还有啊,基本不等式和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也非常紧密。
它就像一条纽带,把众多的数学概念串联在了一起。
比如说和函数、几何,甚至是概率统计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有基本不等式,这些知识就像散落的珍珠,难以形成美丽的项链。
总之,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简直就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它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无数难题,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更高效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它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默默地指引着我们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朋友,难道你还不觉得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无比重要吗?我反正坚信,掌握好了基本不等式,就等于握住了打开数学世界大门的一把金钥匙!篇二:嘿,朋友!你知道吗?在咱们高中数学那浩渺的知识海洋里,基本不等式就像是一座坚固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在解题的航道上勇往直前。
新高考 核心考点与题型 不等式 第2节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 解析
第2节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1.重要不等式及几何意义重要不等式:如果,R a b ∈,那么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基本不等式:如果,a b是正数,那么2a b+≥a b =时取等号“=”) 要点诠释:222a b ab +≥和2a b+≥ (1)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 b 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 b 都是正数; (2)取等号“=” 的条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都是“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3)222a b ab +≥可以变形为:222a b ab +≤,2a b+≥2()2a b ab +≤. 2.如图,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的一点,AC a =,BC b =,过点C 作DC AB ⊥交圆于点D ,连接AD 、BD .易证~Rt ACD Rt DCB ∆∆,那么2CD CA CB =⋅,即CD =这个圆的半径为2ba +,它大于或等于CD ,即ab ba ≥+2,其中当且仅当点C 与圆心重合,即a b = 时,等号成立. 3.2211222b a b a ab ba +≤+≤≤+,即平方平均数算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均为正、b a ),可变形如下24)()2(2222b a b a ab b a ab +≤+≤≤+,即上式的平方形式,其中调和不常用。
4.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遵循的原则:“一正二定三等”(1)正:使用均值不等式所涉及的项必须为正数,如果有负数则考虑变形或使用其它方法 (2)定: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变形后的一侧不能还含有核心变量,例如:当0>x 求xx y 32+= 的最小值。
此时若直接使用均值不等式,则xx y 32+= x 42≥右侧依然含有x ,则无法找到最值 (3)等:若能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得最值,则要保证等号成立,要注意以下两点:① 若求最值的过程中多次使用均值不等式,则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必须能够同时成立(彼此① 若涉及的变量有初始范围要求,则使用均值不等式后要解出等号成立时变量的值,并验证是否符合初始范围。
不等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速度为多少?(不考虑空气阻力)
图3
图4
分析:小球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时受力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小球在最高点受到两
个力作用即小球所受到的重力 mg 和绳子的拉力 F 小于等于 1 mg,第二种在最高点只受重力 2
(是第一种情况的一个特例 F=0)。第一种情况重力和拉力的合力给小球提供了向心力,第 二种情况小球的重力给小球提供了向心力。综合分析小球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所需要的 向心力大于等于重力小于等于重力和最大拉力的合力。结合本题要求只求上线属于第一种 情况,下面我用不等式来解答。
图1
图2
关于这种类型习题许多学生手中的教辅材料缺乏必要的分析,只有简单等式方程 提示,学生手中的教辅书基本是他们自学资料,这样的提示答案使学生感到很茫然 ,下 面我给大家展示教辅书中的答案提示。
答案提示; mv2/R=mg
1 mv2= 1 mvD2 +2mgR 22
v = 5gR
这样的等式方程提示对于底子差的学生就象雾里看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在 D 点小 球所需要的向心力等于重力时,水平面上小球的速度就会具有最小值。关于圆周运动最 值的求解,受力分析必不可少,并且不失时机的引入不等式使最值问题迎刃而解。我们 先审题找到题中的关键词(光滑的水平面、光滑半圆弧、能到达半圆弧的最高点),关 键词中蕴含着小球从 B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而且从 B 到 D 再做圆周运动。再 找题中的隐含条件就是小球到达半圆弧的最高点 D 点的弹力,它的取决与圆弧 D 点的形 变大小,也有可能小球到达 D 点对圆弧没有挤压即 F 等于零,F 大于等于零就是本题的 隐含条件。其次对小球到达 D 点受力进行分析,小球在 D 点受到两个力即重力 mg 和圆 弧 D 点给小球向下的弹力 F ,这两个力的合理给小球提供了向心力。我对于这道题解析 如下
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胡进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第08期
在高中数学必修五上介绍了基本不等式,虽然只用了一节内容,但是作为高中介绍的唯一一个不等式可想而知基本不等式在高中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
一、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课本教学中应用
二、基本不等式在近年高考题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高中书本上的题目以及近年高考题目的分析,对于基本不等式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还是浮在表面之上,所以要通过对基本不等式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才能理解,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白使用基本不等式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但是如果第三个条件不满足,则考虑单调性求值域.。
例谈基本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此 时 2i 一 C S0 即 tn , ≈ 3 。 s 0 n O 。, a 0一 0 5。
厶
 ̄g 2i4 。 2 i0 sn s 0 /L( s 5 一 s ) i0i n n n
③ ④
令 _ y一 ( s 4 。 2 i0 s 0i0 2 i 5 一 sn )i sn n n 由基 本 不等 式 ≤ 下- b  ̄c a t - 得 - -
平 面夹 角为多 大 时 , . B的速 度 。 大? 时 为 最 此
多大?
根 据题 意有 : 厂≤ 联 立 ① ~ ⑤ 式得 :
⑤
解 析 分别 作 出 A 下滑 到 A , 滑到 B B右
的速度 矢量 图 , A 水平 面夹角 为0 如 图 5 设 B与 ,
第2 9卷 总 第 4 2期 1
2 A T
一
2 7
③
1
B
①
由 ① ② ③ 可 得 最 大 场 强
两 球沿 杆 方 向运 动速度 相 等
l = 3 即 Z s 0一 B o0 , /i A n c s ②
E 一 — k 1 ̄ q 6
9 0
④
由 ①② 得 B一  ̄2 L(i4 。 s 0 sn0 / g s 5 一 i )i。 n n
⑧
A 是一 带 有 竖 直 立 柱 的 木块 , 质量 为 M , 于 总 位 水平 地 面上 ; B是 一 质 量
一
sn。 i 0+ k( i sn 0+ C 。 OS )
一
为 m 可看作 质点 的小球 ,
通 过一 不 可 伸 长 的轻 绳
挂 于 立 柱 的 顶 端 , 点 到 悬 图 1
≤a+ b 口 T ( ≥o 6 o 和 ≥ )
基本不等式在高考题中的应用
基本不等式在高考题中的应用贾㊀林(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㊀215300)摘㊀要: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作为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ꎬ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与亮点ꎬ特别在与代数式的最值㊁三角函数或解三角形㊁圆锥曲线以及综合实际应用问题的解答等绪多方面都有基本不等式的影子ꎬ它是破解问题的一个基本工具.关键词:基本不等式ꎻ代数式ꎻ三角函数ꎻ解三角形ꎻ圆锥曲线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31-0076-02收稿日期:2020-08-05作者简介:贾林(1982.3-)ꎬ男ꎬ安微省六安人ꎬ本科ꎬ中学高级教师ꎬ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㊀㊀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ꎬ作为一个基本工具ꎬ用来破解一些相关问题的最值或取值范围问题ꎬ一直是高考数学中的一个热点与交汇点.本文仅就2018年高考题ꎬ看一下基本不等式在各种题型中的应用.㊀㊀一㊁代数式的最值问题例1㊀(2018 天津文㊁理 13)已知aꎬbɪRꎬ且a-3b+6=0ꎬ则2a+18b的最小值为.分析㊀根据代数关系式加以转化可得a-3b=-6ꎬ再结合2a+18b=2a+2-3b利用基本不等式来转化ꎬ进而达到确定关系式的最小值.解析㊀由题中a-3b+6=0ꎬ移项有a-3b=-6ꎬ利用基本不等式ꎬ可得2a+18b=2a+2-3bȡ22a 2-3b=22a-3b=22-6=2 2-3=14ꎬ当且仅当2a=2-3bꎬ即a=-3b=-3时等号成立.所以2a+18b的最小值为14ꎬ故填:14.㊀点评㊀在求解相应代数式的最值问题时ꎬ要结合代数式的特征加以合理变形ꎬ创造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ꎬ主要通过配方㊁拆添项㊁配凑因子和平方等技巧变形ꎬ确定 一正㊁二定㊁三相等 的条件ꎬ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来确定最值即可.㊀㊀二㊁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例2㊀(2018 全国Ⅰ理 16)已知函数f(x)=2sinx+sin2xꎬ则f(x)的最小值是.分析㊀通过三角关系式的巧妙转化ꎬ再结合配凑ꎬ同时利用基本不等式来处理两个平行的三角关系式ꎬ进而得以确定相应的最值问题.解析㊀由f(x)=2sinx+sin2x=2sinx+2sinxcosxꎬ可得[f(x)2]2=(23|sinx| 32+13|sinx| 3|cosx|)2ɤ(23sin2x+342+13sin2x+3cos2x2)2=2716ꎬ当且仅当3|cosx|=|sinx|=32时等号成立ꎬ所以f(x)ɪ[-332ꎬ332]ꎬ则f(x)的最小值为-332ꎬ当且仅当cosx=12ꎬsinx=-32时等号成立ꎬ故填:-332.点评㊀基本不等式也是解决三角函数最值的一大工具ꎬ其解决的思维关键是巧妙进行转化ꎬ特别注意 拆㊁拼㊁凑 等技巧ꎬ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 正 (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㊁ 定 (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㊁ 等 (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㊀㊀三㊁解三角形的最值问题例3㊀(2018 江苏 13)在әABC中ꎬ角AꎬBꎬC所对的边分别为aꎬbꎬcꎬøABC=120ʎꎬø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ꎬ且BD=1ꎬ则4a+c的最小值为.分析㊀根据题目条件ꎬ利用图形的分割与面积的关系式ꎬ进而确定对应参数之间的关系式ꎬ建立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1a+1c=1定值 ꎬ借助关系式的变形并通67过基本不等式来确定最值即可.解析㊀由于ø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ꎬ且BD=1ꎬ利用图形的分割与面积的关系ꎬ可得SәABC=SәABD+SәBCDꎬ代入并整理有ac=a+cꎬ即1a+1c=1ꎬ所以4a+c=(4a+c)(1a+1c)=4+ca+4ac+1ȡ24+5=4+5=9ꎬ当且仅当ca=4acꎬ即c=2a=3时等号成立ꎬ故填:9.点评㊀在利用基本不等式破解解三角形问题时ꎬ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特征来建立有关边㊁角的定值问题ꎬ为利用基本不等式提供条件.对于解三角形与基本不等式的交汇与综合ꎬ是两者考查的热点之一ꎬ是命题者比较热衷的考点之一.㊀㊀四㊁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例4㊀(2018 浙江 17)已知点P(0ꎬ1)ꎬ椭圆x24+y2=m(m>1)上两点AꎬB满足APң=2PBңꎬ则当m=时ꎬ点B横坐标的绝对值最大.分析㊀以直线AB的斜率为自变量ꎬ通过其斜率是否存在加以分类讨论ꎬ结合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ꎬ与椭圆方程联立ꎬ得到对应的x1与x2的关系式ꎬ并借助APң=2PBң得到x1=-2x2ꎬ通过消元并结合x2的关系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来确定最值ꎬ并求得对应取最值时m的值.解析㊀设A(x1ꎬy1)ꎬB(x2ꎬy2)(x2ȡ0)ꎬ若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ꎬ则有x2=0ꎬ此时有m+1=2(m-1)ꎬ解得m=9.若直线AB的斜率存在ꎬ设其斜率为k(k>0)ꎬ则直线AB的方程为y=kx+1ꎬ代入椭圆方程x24+y2=m(m>1)ꎬ整理可得(4k2+1)x2+8kx+4-4m=0ꎬ则有x1+x2=-8k4k2+1ꎬx1x2=4-4m4k2+1.由APң=2PBңꎬ可得x1=-2x2ꎬ代入上式可得-x2=-8k4k2+1ꎬ所以x2=8k4k2+1=84k+1kɤ824=2ꎬ当且仅当4k=1kꎬ即k=12时等号成立.此时x2=2ꎬx1=-2x2=-4ꎬ代入x1x2=4-4m4k2+1ꎬ可解得m=5.综上分析ꎬ可知当m=5时ꎬ点B横坐标的绝对值最大为2ꎬ故填:5.点评㊀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的破解ꎬ基本不等式是其中一个重要工具ꎬ也是圆锥曲线最值求解的最常见的思维方式之一ꎬ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建立相应的定值条件ꎬ注意参数的取值情况ꎬ利用基本不等式时要考虑相应的条件与圆锥曲线限制条件之间的关系.㊀㊀五㊁综合应用的最值问题例5㊀(2018 上海 12)已知实数x1㊁x2㊁y1㊁y2满足:x21+y21=1ꎬx22+y22=1ꎬx1x2+y1y2=12ꎬ则|x1+y1-1|2+|x2+y2-1|2的最大值为.分析㊀常规方法是利用几何法ꎬ结合单位圆㊁平面向量㊁三角函数㊁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ꎬ解决起来比较繁琐.而利用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来转化与处理ꎬ显得简单快捷.解析㊀根据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可得|x1+y1-1|2+|x2+y2-1|2ɤx1+y1+12+x2+y2+12=x1+y12+x2+y22+2ɤ(x1+y1)2+(x2+y2)2+2(根据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公式(a+b)2ɤ2(a2+b2)ꎬ可得a+b2ɤa2+b2)=x21+y21+2x1y1+x22+y22+2x2y2+2ɤ2+2(x1x2+y1y2)+2(排序不等式: 同序最大ꎬ反序最小 )=3+2ꎬ故填:3+2.点评㊀通过本题的解析过程可知ꎬ这里根据绝对值关系式的性质ꎬ用到的相关数学知识:(1)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ꎻ(2)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公式ꎻ(3)排序不等式等.用到相关不等式的性质时ꎬ巧妙性较强ꎬ思维方式独特ꎬ具体求解过程中往往难以涉及.而利用以上求解过程ꎬ处理起来更为简单快捷.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可以非常有效快捷地解决一些最值或取值范围问题ꎬ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ꎬ难度有时大有时小.正确掌握基本不等式以及对应的变形公式ꎬ并会根据题目条件加以合理转化与变形ꎬ为创设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提供条件ꎬ并不断拓展解题视点ꎬ开拓解题思维ꎬ提升数学能力.㊀㊀参考文献:[1]方亚斌.怎样认识新课标中的基本不等式[J].数学通报ꎬ2013(02):32-38.[2]朱启州.基本不等式模块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学考试ꎬ2020(20):73-75.[3]沙国祥.从简单到复杂 名副其实的基本不等式[J].新世纪智能ꎬ2019(86):83-84.[责任编辑:李㊀璟]77。
基本不等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1 1 1 1 1 1 2 2 A、[- , ] B、[- , ] C、[- , ] D、[- , ] 4 4 3 3 2 2 3 3
3、基本不等式与函数
1 1 (1)若函数f(x)的值域是[ ,3],则函数F(x)=f(x)+ 的值域是( ) 2 f(x)
(4)已知二次函数y=g(x)的导函数的图像 与y=2x平行,且y=g(x)在x=-1处取得极小 g(x) 值m-1(m 0)。设f(x)= 若曲线y=f(x) x 上的点P到点Q(0,2)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2, 求m的值。
4、基本不等式与解析几何 例、已知直线x-2y+2=0,经过椭圆 x y C:2 2 1(ab 0)的左顶点A和上顶点D, a b 椭圆C的右顶点为B,点S是椭圆C上位于x轴 10 上方的动点,直线AS,BS与:x= 分别交与M,N 3 (1)求C的方程 (2)求线段MN的长度的最小值
2 2
1 10 5 10 10 A、[ ,3] B、[2, ] C、[ , ] D、[3、 ] 2 1-x 3 2 3 3 (2)函数y=a (a0,且a 1)的图像恒过定点A, 1 1 若点A在直线mx+ny-1=0,(mn 0),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 m n
1 a (3)已知不等式(x+y)( + ) 9对任意正实数 x y x,y恒成立,则正实数a的最小值为( ) A、 2 B、 4 C、 6 D、 8
例3、求y=
x +5 x +4
2
2
的最小值
三、高考中的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与数列 例:已知等比数列{an 中},a2=1,则其前3项的 ,+) C、[3,+) D、(-, 1] [3, )
基本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赏析
基本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赏析作者:陆健来源:《新高考·高一物理》2012年第04期高考物理既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灵活运用知识,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这离不开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 而基本不等式a+b≥2■(a>0,b>0,a=b时,公式取等号)多次成为近几年各地高考中解决物理试题的数学工具. 下面通过两种情况分别加以说明.■ 类型一:a+b=k(k为定值)由a+b≥2■可得ab≤■=■,当a=b时,ab乘积取最大值■.■ 例1 晓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 球飞离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1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d,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2)求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 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求绳长以及抛出的最大水平距离.■ 解析(1)设绳断后球飞行时间为t,由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d=■gt2,水平方向d=v1t得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22=■mv21+mgd-■d得v2=■(2)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T,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大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d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有T-mg=■得T=■mg(3)设绳长为l,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有T-mg=m■得v3=■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d-l,水平位移为x,时间为t1.有d-l=■gt21,x=v3t1,得x=4■.设a=l,b=d-l,则a+b=d(定值),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a=b时,即当l=■时,x有极大值xmax=■d■ 类型二:ab=k(k为定值)由a+b≥2■可得a+b≥2■,当a=b时,a,b之和取最小值2■■ 例2 如图2所示,在投球游戏中小明坐在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椅子上,停在不同高度处将小球水平抛出落入固定的球框中. 已知球框距地面的高度为h0,小球的质量为m,抛出点与球框的水平距离始终为L,忽略空气阻力.(1)小球从距地面高H0处水平抛出落入球框中,求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2)若小球从不同高度水平抛出后都落入球框中,试推导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v与抛出点高度H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3)为防止球入框时弹出,小明认为球落入球框时的动能越小越好,那么,他应从多高处将球水平抛出,可使小球入框时的动能最小,并求出该动能的最小值.■ 解析(1)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小球在抛出点的重力势能Ep1=mgH0,小球在球框处的重力势能Ep2=mgh0,则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驻Ep=mg(H0-h0).(2)设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L=vt,H-h0=■gt2,解得:v=L■,(H>h0).(3)由机械能守恒可知:Ek=Ek0+?驻Ep,且Ek0=■,?驻Ep=mg(H-h0),得Ek=■+mg(H-h0),设a=mg(H-h0),b=■时,则ab=■(定值),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a=b时,即H=h0+■时,Ek有最小值,所以Ekmin=mgL.。
例谈基本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例谈基本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作者:胡少希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1年第04期不等式是数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基本不等式ab≤a+b2(a≥0,b≥0 )和3abc≤a+b+c3却在各种物理竞赛和自主招生考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举例子说明。
类型一:在力学中的应用题1 如图1所示,A是一带有竖直立柱的木块,总质量为M,位于水平地面上;B是一质量为m可看作质点的小球,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挂于立柱的顶端,悬点到小球的距离为l.现拉动小球使绳伸直并处于水平位置,然后让小球从静止状态下摆,在小球与立柱发生碰撞前,木块A始终未发生移动,则木块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μ至少为多大?(设A不发生转动)解析设小球摆至位置C时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可得:mglsinθ=12mv2①在位置C满足:T-mgsinθ=mv2l②对木块,根据其静止状态,有水平方向:Tcosθ-f=0③竖直方向:Tsinθ+Mg-FN=0④根据题意有:f≤μFN⑤联立①~⑤式得:μ≥3msinθcosθ3msin2θ+M=sinθcosθsin2θ+M3m⑥令y=sinθcosθsin2θ+M3m⑦k=M3m⑧则y=sinθcosθsin2θ+k=sinθcosθsin2θ+k(sin2θ+cos2θ)=sinθcosθ(k+1)sin2θ+kcos2θ=1(k+1)tanθ+k1tanθ⑨由基本不等式ab≤a+b2(a≥0,b≥0 )得:(k+1)tanθ+k1tanθ≥2k(k+1)⑩由⑨、⑩可得:y≤12k(k+1)○11由⑥、○11可得:当μ=12k(k+1)○12时,不论θ取何值时,木块A均不发生移动,把⑧式代入○12得,即为所求。
题2 如图4所示,长为L的轻质杆,两端分别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A和B,A套在光滑竖直杆上,B套在光滑水平杆上。
开始时杆与水平面成45°角,放手后A向下滑,B向右滑,求杆与水平面夹角为多大时,B的速度vB最大?此时vB为多大?解析分别作出A下滑到A′,B右滑到B′的速度矢量图,设A′B′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5所示,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gL(sin45°-sinθ)=12mvA2+12mvB2 ①两球沿杆方向运动速度相等v1=v3,即vAsinθ=vBcosθ②由①②得vB=2gL(sin45°-sinθ)sin2θ=gL(2sin45°-2sinθ)sinθsinθ③令y=(2sin45°-2sinθ)sinθsinθ④由基本不等式3abc≤a+b+c3得y≤(2sin45°-2sinθ+sinθ+sinθ3)3=2227⑤所以,当2sin45°-2sinθ=sinθ,即sinθ=23,θ≈28°时,B向右滑行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⑥类型二:在电学中的应用题3 两个等量带正电的点电荷q相距为d,求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场强最大的位置。
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作者:陈克强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88期利用等式解题时隐含条件不突出,甚至出现遗漏题中的隐含条件现象。
如果用不等式解这类题时先根据这个物理隐含条件构建一个不等式,再结合题中其他信息构建出所求物理量的不等式。
利用不等式这种方法我们教给学生就是学会如何提炼条件,如何规范书写极值问题解析解析过程。
通过几年教学我感到利用不等式求解最值问题和物理量范围问题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结果显而易见,同时不等式的引入给我们物理解题带来许多的方便、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科的相互滲透。
下面我们共同来看几个例子。
例1.如图1所示两相干声源A、B相距35m,发出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声波,声波的波长为10m,分析在A、B连线之间有几个听不到声音的位置?解析:在AB连线上任取一点P,设P到A、B的距离之差为△S,由几何关系可知:0≤△S≤35m若P点听不到声音则满足:由以上两式可解得:,即,由对称性可知在AB连线之间共8个点听不到声音(包括A、B)。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图中六条线都是听不到声音的区域。
例2一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小球,拉起小球使轻绳水平,然后无初速度的释放,如图所示,小球在运动至轻绳达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在何处取得最大值?解:当小球运动到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C时,重力的功率为:P=mgυcosα=mgυsinθ小球从水平位置到图中C位置时,机械能守恒有:解①②可得:令y=cosθsinθ根据基本不等式,知:当且仅当,y有最大值结论:当时,y及功率P有最大值。
例3已知带电量都为Q的两个同种点电荷相距为r,求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场强的最大值。
解析:两等量同种电荷在连线中点处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合场强为零,而两电荷在无限远处的场强也为零,所以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从电荷连线中点到无穷远处场强一定有最大值。
在两等量同种电荷(取正电荷进行讨论)连线的中垂线上任取一点P,则两点荷在该处的场强大小为:,所以P点的合场强为:。
专题:基本不等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专题:基本不等式在解题中的应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15·陕西高考真题(文))设()ln ,0f x x a b =<<,若p f =,()2a b q f +=,1(()())2r f a f b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 r p =< B .q r p =>C .p r q =<D .p r q =>2.(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x =a 与双曲线C:x 2a 2−y 2b 2=1(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E 两点,若△ODE 的面积为8,则C 的焦距的最小值为( )A .4B .8C .16D .323.(2017·天津高考真题(理))已知函数23,1,()2, 1.x x x f x x x x ⎧-+≤⎪=⎨+>⎪⎩设a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2x f x a ≥+在R 上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47[,2]16- B .4739[,]1616- C.[- D.39[]16- 4.(2007·海南高考真题(理))已知0,0x y >>,,,,x a b y 成等差数列,,,,x c d y 成等比数列,则2()a b cd+的最小值是 A .0 B .1 C .2 D .45.(2014·福建高考真题(理))要制作一个容积为4 m 3,高为1 m 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已知该容器的底面造价是每平方米20元,侧面造价是每平方米10元,则该容器的最低总造价是( )A .80元B .120元C .160元D .240元6.(2015·湖南高考真题(文))某工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现将该工件通过切削,加工成一个体积尽可能大的长方体新工件,并使新工件的一个面落在原工作的一个面内,则原工件材料的利用率为(材料利用率=新工件的体积/原工件的体积)A .89πB .827π C.)2241π D.)281π7.(2008·四川高考真题(理))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21a =,则其前3项和3S 的取值范围( )A .(]1-∞-,B .1([0))-∞⋃+∞,, C .[3)+∞,D .][(13)-∞-⋃+∞,, 8.(2008·江西高考真题(理))若121212120,0,1a a b b a a b b <<<<+=+=且,则下列代数式中值最大的是A .1122a b a b +B .1212a a b b +C .1221a b a b +D .12二、填空题9.(2018·江苏高考真题)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20ABC ∠=︒,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1BD =,则4a 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0.(2015·天津高考真题(文))已知0,0,8,a b ab >>=则当a 的值为 时()22log log 2a b ⋅取得最大值.11.(2014·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分别为三个内角的对边,,且,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12.(2013·上海高考真题(理))设a 为实常数,()y f x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2()97a f x x x=++. 若()1f x a ≥+对一切0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3.(2013·上海高考真题(文))设常数a >0,若9x+对一切正实数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 .14.(2015·重庆高考真题(文))设,0,5a b a b >+=,1++3a b 的最大值为 ________.15.(2019·天津高考真题(理))设0,0,25x y x y >>+=最小值为______.16.(2020·天津高考真题)已知0,0a b >>,且1ab =,则11822a b 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7.(2020·江苏高考真题)已知22451(,)x y y x y R +=∈,则22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_.18.(2018·天津高考真题(理))已知,R a b ∈,且360a b -+=,则128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2014·全国高考真题(理))若0,0a b >>,且11a b+= (1)求33+a b 的最小值;(2)是否存在,a b ,使得236a b +=?并说明理由.20.(2020·全国高考真题(文))设a ,b ,c ∈R ,a +b +c =0,abc =1.(1)证明:ab +bc +ca <0;(2)用max{a ,b ,c }表示a ,b ,c 中的最大值,证明:max{a ,b ,c .21.(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理))ABC 中,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B sin C .(1)求A ;(2)若BC =3,求ABC 周长的最大值.参考答案1.C【解析】p f ==()ln 22a b a b q f ++==,11(()())ln 22r f a f b ab =+==函数()ln f x x =在()0,+∞上单调递增,因为2a b +>()2a b f f +>,所以q p r >=,故选C . 【考点定位】1、基本不等式;2、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2.B【解析】【分析】因为C:x 2a 2−y 2b 2=1(a >0,b >0),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 =±b a x ,与直线x =a 联立方程求得D ,E 两点坐标,即可求得|ED|,根据△ODE 的面积为8,可得ab 值,根据2c =2√a 2+b 2,结合均值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 C:x 2a 2−y 2b 2=1(a >0,b >0)∴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 =±b a x∵直线x =a 与双曲线C:x 2a 2−y 2b 2=1(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 ,E 两点不妨设D 为在第一象限,E 在第四象限联立{x =a y =b ax ,解得{x =a y =b故D(a,b)联立{x =a y =−b ax ,解得{x =a y =−b故E(a,−b)∴ |ED|=2b∴ △ODE 面积为:S △ODE =12a ×2b =ab =8∵双曲线C:x 2a 2−y 2b 2=1(a >0,b >0)∴其焦距为2c =2√a 2+b 2≥2√2ab =2√16=8当且仅当a =b =2√2取等号∴ C 的焦距的最小值:8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双曲线焦距的最值问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双曲线渐近线的定义和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方法,在使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检验等号是否成立,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3.A【解析】 不等式()2x f x a ≥+为()()2x f x a f x -≤+≤(*), 当1x ≤时,(*)式即为22332x x x a x x -+-≤+≤-+,2233322x x a x x -+-≤≤-+, 又22147473()241616x x x -+-=---≤-(14x =时取等号), 223339393()241616x x x -+=-+≥(34x =时取等号), 所以47391616a -≤≤, 当1x >时,(*)式为222x x a x x x --≤+≤+,32222x x a x x --≤≤+,又3232()22x x x x --=-+≤-x =,222x x +≥=(当2x =时取等号),所以2a -≤≤,综上47216a -≤≤.故选A . 【考点】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名师点睛】首先满足()2x f x a ≥+转化为()()22x x f x a f x --≤≤-去解决,由于涉及分段函数问题要遵循分段处理原则,分别对x 的两种不同情况进行讨论,针对每种情况根据x 的范围,利用极端原理,求出对应的a 的范围.4.D【解析】解:∵x ,a ,b ,y 成等差数列,x ,c ,d ,y 成等比数列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a+b=x+y ,cd=xy ,22()()4a b x y cd xy ++=≥= 当且仅当x=y 时取“=”,5.C【解析】【分析】【详解】设长方体底面边长分别为,x y ,则4y x=, 所以容器总造价为42()102020()80z x y xy x x =+⨯+=++, 由基本不等式得,420()80160z x x=++≥,当且仅当底面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时,总造价最低,选C.考点:函数的应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6.A【解析】【分析】过长方体的对角面作轴截面,设底面长方形的对角线为2x ,长方体的高为h ,底面边长为,a b ,由212x h -=得22h x =-,长方体体积为()222222abh x h x x ≤=-,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最值,进而得解.【详解】由题可得,问题等价于圆锥的内接长方体的体积,如图所示(过长方体的对角面的轴截面), 设底面长方形的对角线为2x ,长方体的高为h ,底面边长为,a b . 则有2222,22,4212x h h x a b x ab -=∴=-+=≥,有22ab x ≤. 所以长方体体积为()()322221622222222327x x x abh x h x x x x x ++-⎛⎫≤=-=⋅⋅-≤= ⎪⎝⎭,当且仅当22x x =-,即23x =时,等号成立,故利用率为21682719123ππ=⋅⋅⋅,故选A.【点睛】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紧紧抓住“一正二定三相等”条件,本题“和为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空间想象能力是解决三视图的关键,可从长方体三个侧面进行想象几何体.求组合体的体积,关键是确定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各部分几何体的特征,再结合分割法、补体法、转化法等方法求体积.7.D【解析】【分析】设公比为q ,再分公比的正负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设公比为q ()0q ≠,则311S q q=++.当0q <时, ()31111S q q ⎡⎤-=-++-≥-+=⎢⎥-⎣⎦, 即31S ≤-,当且仅当1q =-时取等号.当0q >时, 31113S q q ⎛⎫=++≥+= ⎪⎝⎭, 即33S ≥,当且仅当1q =时取等号.所以3S 的取值范围是][(13)-∞-⋃+∞,,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运用,需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用法.属于中档题. 8.A【解析】【分析】【详解】因为121212120,0,1a a b b a a b b <<<<+=+=22121212121()()222a ab b a a b b +++<+= 112212************()()()()()0a b a b a b a b a a b a a b a a b b +-+=-+-=-->11221221()a b a b a b a b +>+12121122112112221()()2()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112212a b a b +>,综上可得1122a b a b +最大,故选A. 9.9【解析】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ABC ABD BCD S S S =+△△△,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111sin1201sin 601sin 60222ac a c ︒=⨯⨯︒+⨯⨯︒,化简得11,1ac a c a c=++=,因此1144(4)()559,c a a c a c a c a c +=++=++≥+= 当且仅当23c a ==时取等号,则4a c +的最小值为9.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10.4【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当()22log log 2a b ⋅取得最大值时,2log a 和()2log 2b 都是正数,所以1a >,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222222222log log 2log (2)log 16log log 2()()()4222a b ab a b +⋅≤===,当且仅当24a b 时,等号成立,即当4a =时,()22log log 2a b ⋅取得最大值.考点: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1【解析】试题分析:由,且,故()()()a b sinA sinB c b sinC +-=-,又根据正弦定理,得()()()a b a b c b c +-=-,化简得,222b c a bc +-=,故222122b c a cosA bc +-==,所以060A =,又224b c bc bc +-=≥,故132BAC S bcsinA ∆=≤. 【考点定位】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2.87a ≤-【解析】试题分析:∵()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97a f x f x x x=--=+-,而297767a x a x +-≥=-,当些仅当3x a =时,“=”成立,∴当0x >时,要使()1f x a ≥+恒成立,只需86717a a a -≥+⇒≤-或85a ≥,又∵0x =时,(0)01f a =≥+,∴1a ≤-,综上,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8(,]7-∞-.考点:1.奇函数的性质;2.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13.[,+∞)【解析】试题分析:常数a >0,若9x+≥a+1对一切正实数x 成立,故(9x+)min ≥a+1, 9x+≥6a 又9x+≥6a ,当且仅当9x=,即x=时,等号成立 故6a≥a+1,解得a≥考点:基本不等式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本题是基本不等式应用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4.【解析】【分析】【详解】由222ab a b ≤+两边同时加上22a b +得222()2()a b a b +≤+两边同时开方即得:a b +≤0,0a b >>且当且仅当a b =时取“=”),1++3b ≤==13a b +=+,即73,22a b ==时,“=”成立) 故填:.考点:基本不等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先将基本不等式222ab a b ≤+转化为a b +a>0,b>0且当且仅当a=b 时取“=”)再利用此不等式来求解.本题属于中档题,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15.【解析】【分析】把分子展开化为26xy +,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详解】xy = 0,0,25,0,x y x y xy >>+=>∴≥= 当且仅当3xy =,即3,1x y ==时成立,故所求的最小值为【点睛】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验证等号是否能够成立.16.4【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将所求的式子化为82a b a b+++,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0,0,0a b a b >>∴+>,1ab =,11882222ab ab a b a b a b a b∴++=++++842a b a b +=+≥=+,当且仅当a b +=4时取等号,结合1ab =,解得22a b ==+,或22a b =+=-.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的合理变换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7.45【解析】【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可得42215y x y -=,可得4222222114+555y y x y y y y -+=+=,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22451x y y +=∴0y ≠且42215y x y -=∴42222221144+5555y y x y y y y -+=+=≥,当且仅当221455y y =,即2231,102x y ==时取等号.∴22x y +的最小值为45. 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中的应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正确理解和掌握“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内涵:一正是,首先要判断参数是否为正;二定是,其次要看和或积是否为定值(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三相等是,最后一定要验证等号能否成立(主要注意两点,一是相等时参数否在定义域内,二是多次用≥或≤时等号能否同时成立). 18.14【解析】【分析】由题意首先求得3a b -的值,然后结合均值不等式的结论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详解】由360a b -+=可知36a b -=-, 且:312228a ab b -+=+,因为对于任意x ,20x >恒成立,结合均值不等式的结论可得:3122224a b -+≥==. 当且仅当32236a b a b -⎧=⎨-=-⎩,即31a b =-⎧⎨=⎩时等号成立. 综上可得128a b +的最小值为14. 【点睛】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就是“一正——各项均为正;二定——积或和为定值;三相等——等号能否取得”,若忽略了某个条件,就会出现错误.19.(1)(2)不存在.【解析】【分析】(1)由已知11a b+=,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和积转化可求2ab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将33+a b 转化为ab ,由不等式的传递性,可求33+a b 的最小值;(2)由基本不等式可求23a b +的最小值为6>,故不存在.【详解】(111a b =+≥,得2ab ≥,且当a b ==故33+a b ≥≥a b ==所以33+a b 的最小值为;(2)由(1)知,23a b +≥≥.由于6>,从而不存在,a b ,使得236a b +=成立.【考点定位】基本不等式.20.(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2222()2220a b c a b c ab ac bc ++=+++++=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证明;(2)不妨设max{,,}a b c a =,由题意得出0,,0a b c ><,由()222322b c b c bc a a a bcbc +++=⋅==,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证明. 【详解】(1)2222()2220a b c a b c ab ac bc ++=+++++=,()22212ab bc ca a b c ∴++=-++. 1,,,abc a b c =∴均不为0,则2220a b c ++>,()222120ab bc ca a b c ∴++=-++<; (2)不妨设max{,,}a b c a =,由0,1a b c abc ++==可知,0,0,0a b c ><<,1,a b c a bc =--=,()222322224b c b c bc bc bc a a a bc bc bc++++∴=⋅==≥=. 当且仅当b c =时,取等号,a ∴≥,即3max{,,}4a b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21.(1)23π;(2)3+【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角化边,配凑出cos A 的形式,进而求得A ;(2)利用余弦定理可得到()29AC AB AC AB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AC AB +的最大值,进而得到结果.【详解】(1)由正弦定理可得:222BC AC AB AC AB --=⋅, 2221cos 22AC AB BC A AC AB +-∴==-⋅, ()0,A π∈,23A π∴=. (2)由余弦定理得:222222cos 9BC AC AB AC AB A AC AB AC AB =+-⋅=++⋅=, 即()29AC AB AC AB +-⋅=. 22AC AB AC AB +⎛⎫⋅≤ ⎪⎝⎭(当且仅当AC AB =时取等号), ()()()22223924AC AB AC AB AC AB AC AB AC AB +⎛⎫∴=+-⋅≥+-=+ ⎪⎝⎭,解得:AC AB +≤(当且仅当AC AB =时取等号),∴周长的最大值为3+ ABC∴周长3=++≤+ABCL AC AB BC【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涉及到正弦定理角化边的应用、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周长最大值的求解问题;求解周长最大值的关键是能够在余弦定理构造的等式中,结合基本不等式构造不等关系求得最值.。
浅谈“基本不等式”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1浅谈“基本不等式”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该文发表于:物理通报2011第一期汤云强 江苏省句容市高级中学物理组 2124001,基本不等式:(1) b a +≥ab 2 ⇒ ab ≤4)(2b a +(2)c b a ++≥33abc ⇒ abc ≤27)(3c b a ++2.1,应用1: 完全非弹性碰撞例: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A 以速度V 0与静止的物体B (质量也为m )发生对心碰撞,讨论:若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多),求AB 后来的运动状态,及系统动能损失情况。
分析:根据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定义,设A 、B 后来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取V 0方向为正方向,可得:B A mV mV mV +=0 ……………①)(21212220B A k V V m mV E +-=∆ ……………② 将①式代入②可知:k E ∆=B A V mV , 利用基本不等式(1)可得:4)(2B A B A V V V V +≤42V =,结论:当20VV V B A ==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多,最大值为420mV 。
2.2,应用2: 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极值图12例:如图2所示,真空中有两等量同种正电荷Q ,间距L 。
讨论中垂线上的电场强度极值。
分析:取中垂线上某点M ,与两电荷连线夹角均为θ,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M 点场强=M E θθsin 2sin 22rQk E A =,式中θcos 2Lr =,带入可得: θθ22cos sin 8LQk EM =,令()θθθ2cos sin =f ,得:()))(cos )(cos sin 2(cos sin 22222422θθθθθθ==f ,利用基本不等式(2)可得:()27827cos cos sin 2))(cos )(cos sin 2(3222222=++≤θθθθθθ, 即:当θθ22cos sin 2=时,22arctan =θ ,()θf 有最大值为932, 结论:当22arctan=θ时,M E 有极大值为29316LQk 。
浅谈基本不等式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1浅谈“基本不等式”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该文发表于:物理通报2011第一期汤云强 江苏省句容市高级中学物理组 2124001,基本不等式:(1) b a +≥ab 2 ⇒ ab ≤4)(2b a +(2)c b a ++≥33abc ⇒ a b c ≤27)(3c b a ++2.1,应用1: 完全非弹性碰撞例: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A 以速度V 0与静止的物体B (质量也为m )发生对心碰撞,讨论:若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多),求AB 后来的运动状态,及系统动能损失情况。
分析:根据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定义,设A 、B 后来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取V 0方向为正方向,可得:B A mV mV mV +=0 ……………①)(21212220B A k V V m mV E +-=∆ ……………② 将①式代入②可知:k E ∆=B A V mV , 利用基本不等式(1)可得:4)(2B A B A V V V V +≤42V =,结论:当20V V V B A ==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多,最大值为420m V。
2.2,应用2: 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极值图12例:如图2所示,真空中有两等量同种正电荷Q ,间距L 。
讨论中垂线上的电场强度极值。
分析:取中垂线上某点M ,与两电荷连线夹角均为θ,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M 点场强=M E θθsin 2sin 22r Qk E A =,式中θcos 2Lr =,带入可得: θθ22cos sin 8LQk EM =,令()θθθ2cos sin =f ,得:()))(cos )(cos sin 2(cos sin 22222422θθθθθθ==f ,利用基本不等式(2)可得:()27827cos cos sin2))(cos )(cos sin 2(3222222=++≤θθθθθθ, 即:当θθ22cos sin 2=时,22arctan =θ ,()θf 有最大值为932, 结论:当22arctan=θ时,M E 有极大值为29316LQ k 。
例谈基本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例谈基本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胡少希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
【年(卷),期】2011(029)004
【摘要】@@ 不等式是数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基本不等式
(√ab)≤a+b/2(a≥0,b≥0)和(3√abc)≤a+b+c/3却在各种物理竞赛和自主招生考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胡少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中学,江苏省泗阳市2237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基本不等式"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J], 汤云强
2.例谈基本不等式在初中物理竞赛中的应用 [J], 刘坤
3.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问题例谈 [J], 叶珊
4.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问题例谈 [J], 叶珊
5.灵活变通巧解不等式——例谈“1”在基本不等式中的“七个巧用” [J], 陈启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适合高二-必修五)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一.基本不等式1。
(1)若R b a ∈,,则ab b a 222≥+ (2)若R b a ∈,,则22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2. (1)若*,R b a ∈,则ab b a ≥+2(2)若*,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3)若*,R b a ∈,则22⎪⎭⎫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
若0x >,则1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若0x <,则1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4.若0>ab ,则2≥+a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22-2a b a b a bb a b a b a+≥+≥+≤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5。
若R b a ∈,,则2)2(222b a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注:(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一:求最值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3x 2+12x2 (2)y =x +错误!解:(1)y =3x 2+错误!≥2错误!=错误! ∴值域为[错误!,+∞) (2)当x >0时,y =x +错误!≥2错误!=2;当x <0时, y =x +错误!= -(- x -错误!)≤-2错误!=-2 ∴值域为(-∞,-2]∪[2,+∞)解题技巧: 技巧一:凑项 例1:已知54x <,求函数14245y x x =-+-的最大值。
不等式处理物理学问题应用例析
不等式处理物理学问题应用例析
1.运动学问题:在运动学中,不等式常用于描述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一个物体的速度大于零时,可以使用不等式v > 0来表示物体正在向正方向运动;当一个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时,可以使用不等式a > 0来表示物体正在加速。
2.力学问题:在力学中,不等式常用于描述物体所受到的力和物体的运动状
态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于零时,可以使用不等式F > 0来表示物体正在受到正向的推力;当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小于零时,可以使用不等式F < 0来表示物体正在受到反向的拉力。
3.热力学问题:在热力学中,不等式常用于描述物体的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
系。
例如,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因此可以使用不等式Q1/Q2 < 1来表示热量传递的不可逆性。
4.电磁学问题:在电磁学中,不等式常用于描述电场、磁场和电流之间的关
系。
例如,根据安培定律,电流的变化率与电场的环路积分之间存在不等式关系,即∮B·dl = μ0I,其中B是磁场强度,I是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谈“基本不等式”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该文发表于:物理通报2011第一期
汤云强 江苏省句容市高级中学物理组 212400
1,基本不等式:
(1) b a +≥ab 2 ⇒ ab ≤4
)(2
b a +
(2)
c b a ++≥3
3abc ⇒ abc ≤
27
)(3
c b a ++
2.1,应用1: 完全非弹性碰撞
例: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A 以速度V 0与静止的物体B (质量也为m )发生对心碰撞,讨论:若为完全非弹
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多),求AB 后来的运动状态,及系统动能损失情况。
分析:根据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定义,设A 、B 后来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取V 0
方向为正方向,可得:
B A mV mV mV +=0 ……………①
)(2
1212
220B A k V V m mV E +-=
∆ ……………② 将①式代入②可知:k E ∆=B A V mV , 利用基本不等式(1)可得:
4
)(2B A B A V V V V +≤42
V =,
结论:当2
0V
V V B A ==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多,最大值为42
0mV 。
2.2,应用2: 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极值
图1
2
例:如图2所示,真空中有两等量同种正电荷Q ,间距L 。
讨论中垂线上的电场强度极值。
分析:取中垂线上某点M ,与两电荷连线夹角均为θ,由
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M 点场强=M E θθsin 2sin 22r
Q
k E A =,式中θcos 2L
r =
,带入可得: θθ22cos sin 8L
Q
k EM =,令()θθθ2cos sin =f ,得:
()))(cos )(cos sin 2(cos sin 22222422θθθθθθ==f ,
利用基本不等式(2)可得:
()
27
827
cos cos sin 2))(cos )(cos sin 2(3
222
2
22=
++≤
θθθθθθ, 即:当θθ22cos sin 2=时,22arctan =θ ,()θf 有最大值为9
32, 结论:当22arctan
=θ时,M E 有极大值为29316L
Q
k 。
2.3,应用3:连接体的速度极值
例:如图3a 所示,滑块A 、B 质量均为m ,A 套在固定竖直杆上,A 、B 通过转轴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连接,B 放在水平面上并靠着竖直杆。
A 、B 均静止。
由
于微小扰动,B 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
不计一切摩擦,
A 、
B 可视为质点。
求在A 下滑过程中B 的最大速度。
分析:设A 下降至如图3b 所示位置时,B 达最大速度V Bm ,
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由A 、B 系统机械能守恒、结合连接体牵连速度的计算可知:
=θcos Bm V θsin A V
222
2)sin 1
(Bm A V m
V m mgL +=-θ
E 图3a
图3b
3
可得θθ2sin )sin 1(2-=gL V Bm ,
令()()()()θθθθθθsin sin sin 22sin )sin 1(22-=-=f ,利用基本不等式(2)可得:
()()()()27
8
27
sin sin sin 22sin sin sin 223
=
++-≤
-θθθθθθ, 即:当θθsin sin 22=-时,32arcsin =θ,()θf 有最大值为27
8
, 结论:当3
2arcsin =θ时,B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9
62gL
V Bm =。
3,总结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的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