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第一章 导 论)【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
1.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
(1)公共(性)
公共或公共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或地区内,一种共同性而非私有性,一种共享性而非排他性,一种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2)公共需要与公共问题
①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即具有公共性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共同体所具有的带有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公共需要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但其中每个人又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公共需要是一定社会中满足和保证公众基本生活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公共需要:
a.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安全秩序的公共需要,如国防、公安、外交等。
b.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共需要,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
c.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的公共需要,如公众医疗保健、义务教育、公共交通、公共图书馆等。
d.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需要,如公共组织的扶贫、社会保险等。
e.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管理的公共需要,如国有资产管理、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
f.在生活水平进入发达状态后,公众对人权、自由等公民权利的公共需要。
②公共问题
a.从量的方面看,公共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或影响所及,牵涉到一个地区大多数人的利益,影响了多数人或团体的活动,具有广泛性或者普遍性。
b.从质的方面看,公共问题与私人问题的区分不仅表现在关系到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上,而是在本质上,公共性是公共问题的关键所在。
③公共问题与公共需要的区别
公共需要是一定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客观事物共有的、具有共享性的需求,而公共问题则是共同的需要形成后,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使主观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3)公共事务
①公共事务的概念
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具体言之,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事务是企业和个人家庭所不愿做也不能做,但又是既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事务。
②公共事务的特征
a.公共性
指公共事务体现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
第一,这类事务主要是政府(在现代社会也包括政府以外的以满足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的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或者非营利组织,它与政府共同构成社会公共组织)代表公众来承担,具有公益性。
第二,这类事务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而不是企业或个人利益的简单集合。基础性,是指它属于最基本的社会事务,是一个社会中任何个人、企业都离不开的;长远性则是指它体现的是社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方向,是对追求现实和目前利益的居民行为缺陷的弥补。
b.劳务性
指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公共组织通过所承担的公共事务而向公民提供的主要服务,即劳务,或者称为劳务产品。
c.非营利性
公共事务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承担公共事务,给公众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而不是营利。
d.阶级性
从阶级的角度,公共事务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公共事务的内容反映出长期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类公共事务的内容反映出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
③公共事务的类别
a.社会政治事务
即社会公共层面上的政治事务,主要包括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政权稳固等各项事务,具体表现为外交工作、国防工作、公安工作、国家安全工作等。
b.社会经济事务
即社会公共层面上与整个经济运行直接有关的事务,主要包括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两个方面的事务。
c.狭义的社会事务
即在社会公共事务层面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通常的社会事务即指此。
④社会公共事务的层次
a.大概念
即公共部门管理的所有事务都属于社会公共事务,内容包括上述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或整体利益层面的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狭义社会事务;
b.中概念
即除经济事务外,公共部门管理的其他事务,主要是社会公共政治事务和狭义社会事务;
c.小概念
即除经济、政治事务外,公共部门管理的其他事务都属于社会公共事务,也就是狭义的社会事务。
2.我国传统的“事业”及其转型
(1)我国传统“事业”的形成及其基本含义
①我国“事业”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形成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作为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把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务和活动视为政府必须负责的事业,成立了由政府投资并主办的事业单位,逐步形成了政府通过高度计划对特定社会事务进行直接管理的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②事业、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
a.事业
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是“没有生产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社会活动”,如科学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公用事业等。
b.事业单位
不具有行政职能,也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保证和改善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在国家的领导下,主要利用国家财政拨款,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的实体性社会组织,是一个特定的公共服务机构。就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的性质来看,事业活动具有服务性、公益性。
c.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指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建立事业单位,通过全面负责事业单位的运行,向社会提供一定形式的事业产品以满足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运行管理体制。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的变化及转型
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事业领域内社会公共事务大量增加,“事业”的公共性开始凸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解决特定公共需要的要求和相应的活动目标、主体及方式的出现,公共事业的框架和基本内涵得以确立,传统“事业”向公共事业转型。
3.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
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