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和CRP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中医药2015年11月第10卷·565·
表1 两组麻醉前后MAP、HR变化比较
组别 麻醉前 麻醉5min 麻醉10min 麻醉15min E/S组
MAP/mmHg 92.7±14.4 88.5±12.4 ①86.2±13.3①84.2±11.8①HR/次.min―162.4±6.9 68.6±8.1 ①72.8±7.9 ①71.7±8.2①E组
MAP/mmHg 93.7±13.4 91.6±14.1 91.2±13.6 90.2±12.8 HR/次.min―162.4±6.9 64.6±8.1 65.8±7.4 63.7±6.9 注: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5min 、10min、15 min ①P<0.05
3 讨论
TURP患者多为高龄,术前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的、糖尿病等疾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诱导、术中、术后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呼吸系统并发症,而采用椎管内麻醉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降低,有利于患者康复。
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感觉阻滞平面T10即可为TURP手术提供满足的手术条件,与全身麻醉相比较,区域阻滞引起术后静脉血栓的风险小,术中病人意识清醒也不容易掩盖TURP与膀胱穿孔的症状与体征。
硬膜外麻醉仅产生手术区域的阶段阻滞,硬膜外麻醉交感阻滞发生缓慢让麻醉医生有时间处理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控性强,阻滞的药物浓度有更大的灵活性;E组病人试验量用1.5%的利多卡因,维持量用0.375%的罗哌卡因和1%的利多卡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满足手术需要,MAP 、HR与麻醉前比较P>0.05;脊髓麻醉可产生深度的神经阻滞,实施起来简单,而交感阻滞完全迅速很快发生低血压,起效快,肌松好外科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高。
E/S组患者可以观察到出现循环波动,血压、心率明显降低,MAP、HR与麻醉前比计较P<0.05。
小剂量腰麻可以提供一个快速而有限的平面和深度,据文献报道腰麻平面在T10,可以较安全的用于老年病人T10阻滞平面以下的手术[1]。
综上所述:硬膜外麻醉和硬腰联合麻醉都可以用于TURP手术,硬膜外麻醉后血压,心率稳定更适用于心功能差,严重高血压等循环容易波动的病人;硬腰联合麻醉只要掌握适当的药物剂量,注药速度,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9以下,并做好准备,硬腰联合是一种效果确切可行的麻醉方法。
TURP手术要注意观察冲洗液吸收引起的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椎管内麻醉引起交感神经阻滞,阻滞平面以下血管扩张散热增加,病人容易发生寒战,大量应用与室温相同的冲洗液,使寒战更易发生和加重,所以最好是使用与体温的冲洗液。
参考文献:
[1]尹卫娟,蔡靓羽,祝平.腰―硬联合麻醉在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体会[J].江苏医药,2011,37(11):1334-1335.
PCT和CRP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任 磊 刘 霞*(通讯作者) 周启立 祁宏亮 刘丽娜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目的: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方法:
方法:临床纳入细菌性肺炎患儿5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55例,健康儿童30例,分别对其血清PCT与CRP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结果:
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与健康组(P<0.05);ROC曲线显示,单项检测下,CRP曲线下面积大于PCT,CRP的 Cut-off值为60.0mg/L,敏感度为72.9%,特异度为90.9%;PCT的 Cut-off值为0.45mg/L,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88.9%。
采用Logistic回归拟合ROC曲线得到PCT与CRP联合检测时,Logistic回归方程为P=1/(1+e2.661-1.788x1-0.038x2),对细菌性肺炎以及支原体肺炎诊断Cut-off值为0.437,敏感度为81.2%,特异度为79.8%,曲线下面积上升到0.860。
结论:
结论:
结论:临床在鉴别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时,采用PCT联合CRP检查可明显提高准确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鉴别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02(2015)02-0565-02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炎症指标,本研究通过采用ROC曲线计算出PCT与CRP值得Cut-off值,得到曲线下面积,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探讨PCT与CRP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诊断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细菌性肺炎患儿5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55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
此外,纳入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细菌性肺炎组:男26例,女33例,年龄(4~14岁),平均(6.8±4.2)岁;支原体肺炎组:男22例,女33例,年龄(3~14岁),平均(6.7±4.4)岁;健康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14岁),平均(6.8±3.9)岁。
三组患儿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以及健康组儿童均采集静脉血5ml,经离心机3000转离心15min得到上层血清,在2h内进行PCT与CRP检测。
其中,PCT检测采用PCT试剂盒,通过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水平的检测,PCT参考值范围为0.00~0.05ng/ml。
CRP检测采用 CRP试剂盒,通过散射比浊法进行CRP水平的检测,CRP参考值范围为
0.00~8.00mg/L。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
检验,绘制ROC曲线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PCT、CRP水平比较 细菌性肺炎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三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x±s)
组别 例数 PCT(ng/ml) CRP(mg/L) 细菌性肺炎组 59 0.78±0.56*# 121.56±75.36*# 支原体肺炎组 55 0.16±0.21 71.06±35.55 健康组 30 0.03±0.01 5.15±4.95
注: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P<0.05;与健康组比较,#P<0.05
2.2
ROC曲线分析 PET与CRP联合检测ROC曲线分析采用Binary Logistic过程进行Logistic回归,P=1/(1+e2.661-1.788x1-0.038x2)。
其中,x1=PCT水平,x2=CRP水平,见图1。
图1 PCT、CRP与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两种检测指标预测概率的
ROC曲线
2.3 ROC曲线AUG比较 PCT联合CRP>CRP>PCT。
见表2。
表2 PCT、CRP及两者联合检测ROC曲线结果分析
指标 AUG(95%CI) 敏感度(%) 特异度(%)
PCT 0.682(0.580~0.784)65.5 88.9
CRP 0.772(0.681~0.863)72.9 90.9
PCT联合CRT 0.860(0.792~0.928)81.2 79.8
3 讨论
PCT是近年来临床上一种新型检测手段,其能够初步评估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并指导临床用药。
研究表明,PCT水平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以及病程预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1]。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PCT与CRP
世界中医药2015年11月第10卷·566·
在鉴别诊断感染性肺炎及非感染性肺炎中具有较高的去区分性,但无法鉴别病毒与支原体导致的感染[2]。
CRP属于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水平能够作为评估感染严重程度以及治疗预后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目前,CRP在临床诊断病毒性肺炎以及细菌性肺炎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3]。
但是,对于其在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相关报告尚较少。
本研究就PCT和CRP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首先,我们分别对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健康儿童PCT与CRP水平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PCT、CRP水平要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此外,细菌性肺炎血清PCT、CRP水平亦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患儿(P<0.05)。
表明上述指标能够有助于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鉴别,但无法判断属于何种肺炎类型。
PCT联合CRP检测,并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水平变化,则能够明显提高感染性疾病者中病原体鉴别的敏感度与特异性。
本研究发现,PCT与CRP检测的AUG值分别为0.682、0.772,敏感度分别为65.5%、72.9%,特异度分别为88.9%、90.9%。
上述结果表明,PCT与CRP能够作为区分健康者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较好的血液学指标。
而PCT与CRP联合检测显示AUG值为0.860%,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2%、79.8%。
表明其能够有效提高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准确率。
通过Logistic回归生成新变量P的ROC 曲线分析,我们可以建立个体预测。
临床上进行检测时,可以将PCT 与CRP带入得到预测概率值,与诊断点P=0.439比较,若预测概率值>0.439,则提示细菌性肺炎;若预测概率值<0.439,则提示支原体肺炎。
综上所述,临床在鉴别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时,采用PCT联合CRP检查,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对于早期鉴别支原体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静华.动态血清降钙素、CRP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2):213-216.
[2]牛锦龙.降钙素原及高敏 C 反应蛋白对儿童急性支气管肺炎病情的预测价值[J].山东医药,2015,(5):69-70.
[3]徐建华,舒畅,王导新等.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14):1377-1378.
通讯作者:
刘霞
职业病防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王道爱 张新江
(河北省正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 正定 050800)
【摘 要】目的: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国职业病发病及防治现状,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职业病防治,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方法
方法
方法::从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相关部门监督及职业卫生人才短缺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下一步职业卫生管理方向及对策。
结果
结果
结果::近年我国职业病发病居高不下,群体性、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呈现了总量大、涉及行业广、增长快的态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
结论:
结论:
结论:应大力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群众职业病防范意识。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02(2015)02-0566-02
1 职业病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职业病现状分析
近年我国职业病发病居高不下,群体性、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呈现了发病人数多、涉及行业广、增长快的态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职业病现状分析如下:
1.1.1 职业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尘肺病占八成
卫生部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显示: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其中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死亡病例748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慢性职业中毒1912;白血病、肺癌等职业性肿瘤63例;噪声聋等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1106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92例;职业性皮肤病176例;职业性眼病1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11例,其他职业病42例。
其中尘肺病约占80%。
1.1.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经济损失大
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都居世界首位。
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
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1.1.3 职业病治愈率低,易产生连锁不良影响
职业性疾患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能力过早地丧失,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1)急性职业病的突出表现是出现大规模的群死群伤,其危害性不容小视。
(2)慢性职业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企业要负担巨大的治疗和康复费用。
由于慢性职业病人逐年增加,导致企业难以承担相应的费用,一方面造成绝大多数职业病患者无法得到定期康复治疗,应享受的法定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农民工职业病患者更难享受到法定权益的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普遍,其家中老人和孩子无人抚养,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企业不堪重负,破产倒闭的不计其数。
(3)由于职业病患者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对我国人口素质和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有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侵害人体的生殖系统,对后代繁衍的影响不可小觑。
(4)职业病防治如果再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劳动卫生条件不加以改善,直接会影响我国产品的出口,从而减弱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
1.1.4 职业卫生监督机构不健全,投入不足
我国职业病防治依然存在专业人员数量少,文化素质偏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对我国职业卫生投入调查表明,各级政府自1999年起职业卫生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由于基数低,人均职业卫生投入明显不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应,造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得不到保证[1]。
1.2 职业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我国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督执法人员不足,检测手段和执法设备落后,信息渠道还不够畅通。
(2)从用人单位管理的角度看,一些企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制度和措施,防护设施简陋,用工管理混乱,不重视职业病现象严重。
(3)从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角度讲,由于经费支持的不足,各类职业病科研防治机构出现萎缩现象,设备老化,人才流失,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技术和能力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地方和单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降低招商引资门槛,致使企业的立项、准入、监管过程把关不严,大量未经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查的企业开工投产。
2 职业病危害评价
2.1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流程
(1)收集各种与评价项目有关的资料,包括适用的各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提供的各类安全卫生技术、管理文件资料、运行记录,以及现场的安全卫生状况等。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企业的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制定相应的评价计划或评价方案,以指导评价工作按时有序地开展。
(3)在获得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分析,对物料、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并明确其存在的部位或环节。
(4)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或确定重点评价因子,并选择评价方法。
(5)利用选定的各种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或综合评价,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6)结合现场或类比现场实际情况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职业安全卫生的考虑,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工程技术措施等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