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墨家
(1)代表人物:墨翟 (2)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节用、节葬、……
2、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 吗?为什么?
1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 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 、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 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 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A、“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 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 荀子的思想
思想主张:
① “仁义”和“王道” ② “君舟民水” ③ 伦理观:“性本恶” ④朴素的唯物思想
A、“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 覆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 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1、识记“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中的主要成就;孟子、荀 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2、理解“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 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本课探究:
探究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意义 探究二:儒家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探究三:道家(老子、庄子的思想主张) 探究四:韩非子、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①经源自文库: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 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文学贡献:其言论《论语》,编订整理出《诗 》、《书》、《礼》、《易》、《乐》、《春 秋》等。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 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 —— 孟 子、荀子 (1)孟子的思想
思想主张: ① “仁政” ②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③ 伦理观:“性本善” “亚圣”
关于孟子、荀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是 A、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B、完全违背了孔子的思想 C、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没有冲突 D、都是战国形势的产物
三、道家
1.老子的思想(道家学派创始人)
(1)、“道”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2)、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3)、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在不停的运动 ,事物具有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 面又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老子:生平介绍
(2)政治思想:
①以德治民。 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进步) ②希望恢复周礼,维护等级制度。(保守)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之。”《论语· 为政》 •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偃。” 《论语· 颜渊》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 庄子的思想
(1)、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 对的。(继承与发展) (2)、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 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3)、社会批判精神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是继老子之后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 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 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 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③阶级关系: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文化教育:“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 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百家争鸣”局面的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猜一猜 他是谁?
21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 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 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 里去吸取智慧。 ------75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的共同认识 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 光荣。 ----美国诗人爱默生
(3)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 ②重视对文化典籍的整理 主要贡献: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扩大了教 育的范围,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 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 为政) ;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学而)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二、儒家思想的形 成
德 配 天 地 道 冠 古 今
万世师表
﹛﹜ ﹛﹜
删 述 六 经 垂 宪 万 世
1、孔子的思想主张
(1)、哲学思想: ① “仁”的学说 (核心)
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
• • • • •
子曰:“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 ②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荀子
仁义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同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 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份,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学 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 中的巍然大宗。
四、法家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 (1).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2). 以法治国 (3)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君主利用权术 驾御大臣,以权威震慑臣民。 迎合大一统专制国家发展趋势
韩非其人,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 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他 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 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 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