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体测罗经差-Read
第五章 测罗经差
Ac=84 . 6 NW=275 .4
CB
27_________
C
- 1 .6
.2 csc 77
06 .3-sin 34
23 .0
幻灯片 22 (三)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1.《太阳方位表》的结构 该表共分两册,第一册包括纬度 0 ~30°(英版称 Davis s Tables,戴氏表) 第二册包括纬度 30 ~64°(英版称 Burdwood s Tables,柏氏表)。每册又分主表
上午(a.m.)视时,右列引数为下午视时(英版表中视时用罗马数字表示)。
以 T 、DecT、LATT 为引数,从表中查得太阳半圆方位 AT,其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
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幻灯片 24 (2)附表:附表主要是“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它们均按 4 年中有 1 闰年的规律
2.求观测时太阳的计算方位 Ac。常用的计算方法是:
(1) 《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法;
(2) 《太阳方位表》法;
(3)《航海天文历》和《B105 表》(或 NP401 表)法。
3.求罗经差=Ac-CB
幻灯片 18
(二)利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罗经差
ctg Ac=cos ctg Dec csc LHA-sin cctg LHA
排列的,所以每个附表中又分 4 个小表。
查表引数是观测时的年、月、日,可查得世界时 12h 的太阳赤纬 Dec 和时差 ET。使用 附表一般不用内插。
幻灯片 25 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步骤 (1)观测太阳罗方位 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中查得太阳赤纬 Dec 和时差 ET。
航海学天文定位第四篇第9章天测罗经差
sin hc ? sin ? sin Dec ? cos? cos Dec cos LHA
ctg Ac ? cos? tgDec csc LHA? sin ? ctgLHA
那么真出没时太阳下边视高度为:
ho? ? 21?
? 约为太阳直径的2/3。
? 根据 ? c和Dec两个引数就可以求得太阳
出没的真方位。航海上一直把这种方法 作为日常检核罗经差的主要方法。
cos Ac ? sin Dec cos ? c
?四、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 北极星的位置很靠近北天极,极距很小, 不超过1°,所以,它的周日平行圈是一个 很小的小圆。对于北半球低纬地区的测者, 在一昼夜之内,北极星的方位变化不超过 2°。
cos Ac
?
sin Dec ? sin ? sin hc cos? cos hc
?
sin Dec
cos? cos hc
? tg?
tghc
(4)观测时应测天体的中心方位。
? 二、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 该方法是天文方法测定罗经差的最基本 方法。
? 一般选择太阳在低高度(小于30°)时 观测为宜。
观测低高度太 阳罗方位CB
求观测时世界时
求天体的地方时角 LHA和赤纬Dec
用公式求天体的计算 方位Ac
求罗经差 ΔC=Ac-CB
ctg Ac ? cos? tgDec csc LHA? sin ? ctgLHA
? 三、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 当太阳中心恰好通过测者东部或西部的 地心真地平时,叫做真出或真没。
h
测天求罗经差
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步骤1.观测低高度太阳(h◎< 30°)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求观测是太阳的计算方位Ac,用《太阳方位表》法。
3.求罗经差△C = Ac —CB 。
《太阳方位表》的结构共分两册,第一册(Davis’s Tables,戴氏表)包括0°~30°。
第二册(Burdwood’s Tables柏氏表)包括纬度30°~64°,每册又分为主表和附表。
主表:分为前后两个半册,前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同名,后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异名。
查表引数为:1.表列纬度,表间距为1°,列在页角;2.表列赤纬Dec,表间距为1°,共计0°~24°,列在每页第一行;3.表列视时LAT,表间距为4m。
每页左列引数为上午视时,右列引数为下午视时(英版表中视时用罗马数字表示)。
从表中查得太阳半圆方位At,其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位“E”,下午观测为“W”。
附表:附表主要是“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每个附表又分4个小表,查表引数是观测时的年、月、日,可查得世界时12h的太阳赤纬Dec和时差ET。
附表一般不用内插。
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步骤1.观测太阳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中查得太阳赤纬Dec和时差ET。
3.求观测时的视时LMT:LAT = LMT + ET = ZT ±DλEW+ ET其中LAT 小于12 为上午,大于12 为下午。
ET 精确到分钟。
4.求计算方位Ac:由于实际的,Dec,LHA 不可能正好与表列T, Dec T , LAT T相一致,所以在根据查得的列表方位A 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三项比例内插才能求得Ac,即:Ac = A T+ △A Dec + △A LAT+ △Aφ= A T + [ A T(Dec+1°) -A T ]/60’(Dec-Dec T)’ + [ A T(LAT+αm) -A T ]/ (LAT-LAT T)+ [A T( φ+1°)-AT]/60’(φ-φT )’上式中:α= 4m 或2m ;Ac 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航海学 项目三任务7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的误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任务7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观测天体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
2、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根据预计观测天体罗方位的世界时(以整小时最方便) 查《航海天文历》预求出天体地理位置(2,2); ➢将天体地理位置输入到GPS卫导仪中,卫导仪可时刻显 示当前船位(1,1)到天体地理位置(2,2)的大圆 航向,既天体计算方位; ➢到达预定观测时刻时,用罗经测得天体罗方位CB的同时, 读取GPS卫导仪显示的AC; ➢求罗经差:△C=AC-CB。
船舶近岸航行时,可以利用专设的叠标或灵敏度较高 的自然叠标来测定罗经差。当船舶航行在大洋上时,则可 利用天体来测定罗经差了。
任务7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1.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与陆测罗经差的原理基本相同,不
同之处是观测的物体是天体。由于观测时真实船位未知, 无法求出天体的真方位,为此,海上通常的做法是:以推 算船位为基准所求得的天体计算方位来代替天体的真方位。 即:
由上式编成“北极星方位角表”P.327.查表引数为 春分点地方时角LHA和测者推算纬度。
任务7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1)由于北极星是二等星,较不易观测,而且观测误差相 对大一些,应尽可能连续观测3次取算术平均值,在观测 北极星罗方位CB的同时记下观测时间和推算船位。 2)根据观测时间,利用《航海天文历》求出 LHA=GHAcEW。 3)以c和LHA为引数从“北极星方位角表”中查得北 极星半圆计算方位Ac。 4)求罗经差C=Ac-CB 。
)
arccos{ sin( 1032.3 ) } 102.9NW 257.1
cos 3445.0
(3)求罗经差:
罗经差的测定
测罗经差——低高度太阳法
工作程序
1)观测太阳罗方位,记录观测时间 2)求太阳真方位 3)计算罗经差
C TB CB
end
低高度太阳法——真方位的求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求取真方位的方法有三种:
•《航海天文历》 + 函数计算器 •《太阳方位表》 •《航海天文历》 + 《B105表》
《太阳方位表》分上下册; 上册为(Daris’s戴氏表) 下册为(Burdwood’s戴氏表)
基本原理
罗方位CB——罗经观测太阳或星体得到 真方位TB——以计算方位AC代替。
△C= TB - CB △C= AC - CB
天测罗经差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观测太阳低高度求罗经差 观测太阳真出没求罗经差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1.低高度太阳测罗经差
是大洋航行测定罗经差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低高度——太阳的高度低于30°,最好低于15°。
、λ观测时刻的推算船位纬度和经度,若 用GPS船位则更好。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规则
纬度不分南北,均为‘+’, 天体赤纬与纬度同名,取‘+’;否则取‘-’ 天体地方时角为半圆时角,恒取+ 计算所得天体方位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 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举例
例1罗.1方99位5C年B1214月84,日求Z罗T1经6差12。船位:C2715.0N,λc12210.5E, 测得太阳
解:ZT 16 12 ZD -8 TG 08 12
4/XI tT 30406.4 +1.0 t1 2 59.8
4/XI t2 0.2 tG 307 06.4 122 10.5E t 429 16.9
罗经差的测定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举例 低高度太阳法 计算举例
例1.1995年11月4日ZT1612船位:ϕC27°15′.0N,λc122°10′.5E, 测得太阳 罗方位CB248°,求罗经差。 解:ZT 16 12 4/XI tT 304°06′.4 +1′.0 δT 15°15′.5S +0′.8 ∆t1 2 59.8 ZD -8 ∆δ TG 08 12 4/XI ∆t2 0.2 0.2 δ 15°15′.7S tG 307 06.4 ϕC 27°15′.0N 122 10.5E t 429 16.9 69°16′.9
•《航海天文历》 + 《航海天文历》 •《太阳方位表》 《太阳方位表》 •《航海天文历》 + 《B105表》 《航海天文历》 B105表 《太阳方位表》分上下册; 太阳方位表》分上下册; 上册为(Daris’s戴氏表 戴氏表) 上册为(Daris’s戴氏表) 下册为(Burdwood’s戴氏表 戴氏表) 下册为(Burdwood’s戴氏表) 函数计算器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规则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规则 ——
纬度不分南北,均为‘ 纬度不分南北,均为‘+’, 天体赤纬与纬度同名, 否则取‘ 天体赤纬与纬度同名,取‘+’;否则取‘-’ 天体地方时角为半圆时角,恒取+ 天体地方时角为半圆时角,恒取+ 计算所得天体方位为半圆方位, 计算所得天体方位为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 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E,下午观测为 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C = TB 差—
计算器计算太阳真出没方位公式:
sin δ cos A = cos ϕ
观测太阳真出没求罗经差 优点:不需要计时,计算简单 缺点:受时间限制
测太阳求罗经差公式计算
利用公式计算太阳低高度方位求取罗经差公式:
其中:AC 为计算方位
dec 为太阳赤纬,与测者纬度同名取正,异名取负,航海天文历查取整小时赤纬
Ψ为测者纬度,不论南北,一律取正
LHA 为天体半圆地方时角,不论东西,一律取正,由航海天文历查取整小时格林时角,加上分秒修正,根据测者经度东加西 得出圆周地方时角,0°到180°为西,180°到360°为东,(即上午观测为东,下午观测为西)再换算成半圆地方时角。
若当tgAC 为负时,AC 为大于90°的角度,所以当用反正切求取方位角度时,显示的度数要加上180°才是所求的方位角 由于此时所求的方位角为半圆读数,需要转化为圆周方位,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与半圆地方时角同名。
黄色为可编辑区域圆周方位AC :106.8°
观测罗经方位:100.0°
罗经差△C
6.8°观测太阳低高度方位求罗经差
tgA C =sin(LHA)
tg(dec)*COSΨ-sinΨ*cos(LHA)
分秒修正,根据测者经度东加西减,)再换算成半圆地方时角。
加上180°才是所求的方位角
称与半圆地方时角同名。
第13章、测罗经差
2007年6月
J M I 刘晓峰
Hale Waihona Puke 13.1 利用陆标求测罗经差
三、通过罗经比对求测罗经差
在航海中,陀螺罗经是高精度的导航设备,在实际使用中, 定位导航一般都使用陀螺罗经,磁罗经主要是作为应急设备而 保存的。由于两个设备都可以提供测向和测方位,我们在航海 实践中,可以用陀螺罗经航向和磁罗经航向的对比来求得罗经 差和自差,这是驾驶员航行中交接班时必做的一项工作。具体 方法如下:
括纬度0˚~30˚(英版戴氏表 DAVIS΄S TABLE);第二册包 括纬度30˚~64˚(英版柏氏 表BURDWOOD΄S TABLES) 每册又分主表和附表。主表分 前后两个半册,前半册是赤纬 与纬度同名,后半册是赤纬与 纬度异名。
2007年6月
J M I 刘晓峰
13.2 观测天体求测罗经差
2007年6月
J M I 刘晓峰
13.2 观测天体求测罗经差
二、利用天体求罗经差的注意事项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减小倾斜误差
由于罗经面的倾斜会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该项误 差与被测天体的高度和倾斜角有关系。为减小倾斜误差,应 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来测定罗经差,并且在观测时应尽 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避免观测中的粗差并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⑷随着船舶的航行,一直看到前后标在一条线上,即叠标串 视,记下此时叠标的罗方位CB(GB)
⑸求罗经差G(C)=TC-GB(CB)
利用叠标测定罗经差精度较高,但人工叠标多设在港口附近和 狭水道地区,使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船舶航行到没有人 工叠标的海区,可以根据看到的陆标自行选取自然叠标,但该 自然叠标一定要位置准确,易于识别。
cotAc = cosctgDec∙cscLHA-sincctgLHA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
GHAT m.s
GHA
31345.6 +1.1 0 30.0 0.0
314 15 .6
122 50.7E
LHA 437 06.3
DecT 1450.2N -0.8
0.0
Dec 1450.2N
C 3423.0N
7706.3W .
13
tgc A t(g 14 5.2 0 )co 3s s 4 2i.7 0 3 n 7 s 06i.3 3 n4 2.0 3co 7s 7 06.3 A c84 .6NW 27 .45
ΔC=AC-CB
.
3
观测注意事项 1、观测的有利条件
天测罗经差的准确性取决于观测罗方位和计算方位 的准确度,为了提高准确度,有必要分析一下在什 么条件下对观测罗方位和计算真方位最为有利。
罗方位是观测得来的,观测时由于罗经面倾斜可能 引起罗方位的误差,当罗经倾斜的方向与天体方位 垂直时为最大。
Atgh
TB 275.4 -) CB 277 C -1.61.6W
.
14
计算法计算规则:
纬度不分南北,均为‘+’;
天体赤纬与纬度同名取‘+’,否则取‘-’ ; 天体地方时角为半圆时角,恒取‘+’;
计算所得天体方位为半圆方位: 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 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
15
课内练习:
co sA sin ( 1 5 ) 0 .3 1 0 0 9 6 7 5 co s3 3 2 5 .3
A=108.1NW=251.9
TB 251.9
-)CB 250.5
C + 1.4
.
23
• 太阳真出没、视出没和低高度比较
第13章、测罗经差
2007年6月
J M I
刘晓峰
13.2
观测天体求测罗经差
三、利用天体求测罗经差的方法 3)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方位的查取: 《航海天文历》中列有“北极星方位角表”,其查表引数 为春分点地方时角LHAΥ和纬度。由于表列方位之间的差值很 小,约在0˚.1~0˚.2之内,故无须内插,使用十分方便。 中版《航海天文历》中的“北极星方位角表” 是单列的, 其表列方位为半圆方位。凡用表左侧的春分点地方时角查得 的方位,其名称为NW;用表右侧的春分点地方时角查得的方 位,其名称为NE。 英版《航海天文历》给出的是北极星圆周方位。
2007年6月
J M I
刘晓峰
13.2
观测天体求测罗经差
二、利用天体求罗经差的注意事项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减小倾斜误差 由于罗经面的倾斜会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该项误 差与被测天体的高度和倾斜角有关系。为减小倾斜误差,应 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来测定罗经差,并且在观测时应尽 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避免观测中的粗差并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连续观测三 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罗方位。罗经读数读至 0.5,观测时间准确到1m。 4)注意观测天体的中心方位
第十三章
测罗经差
罗经是船上主要的导航仪器之一,罗经工作的稳定与否, 其指示方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 船舶在航行中,要求航海人员利用一切机会来测定罗经差, 通过观察罗经差的变化来检查罗经是否正常工作,同时对航 向和方位作出必要的修正。 船舶在近岸航行时,可以利用沿岸陆基上专门设置的方 位叠标或自然叠标来求测罗经差。在海上航行时,可以利用 太阳出没方位、低高度太阳方位、北极星方位等天体方位来 求测罗经差。
2.9第九章 测罗经差
ht=ho-d-+p+SD=0°
如在式中取眼高e=16m,则d=7′;取平均
蒙气差=30′。视差p很小,可忽略不计;取
SD=16′(平均视半径),得
ho21′2/3D(太阳平均视直径D=32′)
当用目视看到太阳下边沿视高度约为太阳 直径时,此刻观测的太阳罗方位即是太阳 真出没罗方位 。
Dec趋近90°时,由、引起的误差 A趋近零。
北极星是北纬35以下海区在夜间测定罗经差
的良好物标。
2.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 差B(简称倾斜误差)
B=tg h
当倾斜角一定,被测天体的高度h越 低,倾斜误差B越小;
当被测天体的高度h一定时,倾斜角 越小,倾斜误差B越小。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与上述利用陆标测定罗 经差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观测的 物标是天体。
CB是天体的罗方位,TB是天体的真方位
海上是以推算船位为基准求得的天体的 计算方位Ac来代替天体的真方位TB。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计算公式为 :
Δ C=Ac-CB
ctg Ac=tg Dec cosccsc LHA-sincctg LHA 二.观测注意事项 1.用推算船位求得的天体计算方位Ac代替天 体真方位所产生的方位误差A
当用目视看到太
阳下边沿视高度
约为2/3太阳直径
时,
此刻观测的太阳
罗方位即是太阳
水天线
真出没罗方位 来自观测时必须可见水天线。
另外,太阳真出没时太阳介于出没与东 西圈之间,其方位变化较慢,则观测方 位精度较高。
二.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 计算方法
1.原理 当太阳真出没时,其真 高 度 = 0° , 此 时 的 天文三角形为球面直 边三角形,由边的余 弦公式得
第九章测罗经差
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新方法。
第一节 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
Δ C=TB-CB
Δ C为“+”表示罗北偏东
Δ C为“-”表示罗北偏西
船舶近岸航行时,可以利用专设的叠标或灵敏度较高的 自然叠标来测定罗经差。
ZT 17-02 12/8
返回
_____________Z_D____-__8_____
GMT 09-02
12/8
GHA 313-45.6 Dec’ 14-50.2 N d -0.7
m.s
30.0 d
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B越小。
3.观测注意事项
(1)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其高度应低于 30°最好低于15°。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
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 罗方位。罗经读数读至0.5,观测时间准确到1m。 (4)观测时应测天体的中心方位。
查表引数是观测时的年、月、日,可查得世界 时12h的太阳赤纬Dec和时差ET。使用附表一般 不用内插。
Tables,柏氏表)。每册又分主表和附表。
(1)主表:分前后两个半册,前半册是赤纬与纬 度同名,后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异名。查表引数为:
表列纬度T ,表间距为1°,列在每页右上角; 表列赤纬DecT,表间距为1°,共计0~24°,列在每页
第一行; 表列视时LATT,表间距为4m(中天前、后1小时之内间距
பைடு நூலகம்
罗经差的测定
测罗经差——低高度太阳法
注意事项
观测注意事项: • 太阳高度最好低于15 ° • 应尽量保持罗经水平 • 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 • 罗方位读数精确到0.5 ° • 观测时间精确到0.1 m
纬度从 0~30° 纬度从30~64°
《太阳方位表》查表引数为:纬度、赤纬和视时
《太阳方位表》的优点:不需要配备《航海天文历》
低高度太阳法——计算法求真方位
计算式
tgA c
sin(tG EW ) tg cos sincos(tG
EW )
• 式中:
δ、tG为太阳的赤纬和格林时角,它们可以根 据观测时间查《航海天文历》求得;
测罗经差——太阳真出没法
太阳真出没、视出没和低高度比较
end
测罗经差——太阳真出没法
主要步骤 • 观测太阳真出没的罗方位 • 根据太阳赤纬和测者纬度计算或查表求太阳真出没 的真方位 • 求得罗经差
C TB CB
测罗经差—太阳真出没公式
计算器计算太阳真出没方位公式:
cos A sin cos
T 1515.5S +0.8
0.2 1515.7S C 2715.0N
6916.9
tgA c
sin 6916.9 tg(1515.7) cos2715.0 sin 2715.0cos6916.9
2.31201454
Ac 66.6 180 113.4NW 246.6
TB=246.6 -)CB=248 . C=-1.4 = 1.4W
end
2、太阳真出没法
太阳真出没 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中心恰好位于测者真地平圈即 ht=0 太阳真出没时的太阳下边缘视高度hs ∵ ht=hs+(i+s)-d-ρ+Ρ+SD=0 (如取e=16m 则d=7.0)
罗经差测定评估讲义
?C=TC-CC=GC+?G-CC
?C=Dev.+Var.
例3.假设读取磁罗经航向的时间为2000年3月21日ZT1830 ?C=31?30?.0N ?C=121?30?.0E 当地磁差资料3?30?.0W(1980)6?.0W电罗经航向GC 063? CC064? ?G-1?。求磁罗经差?C以及自差。
c. 天体地方时角为半圆周时角。
d. 计算所得天体方位为半圆周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若测者纬度等于0,与天体赤纬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E,下午观测为W。
2) 计算公式和步骤
a. 用《航海天文历》求取观测时太阳的?和半圆t
ZT tT ? ?T ?
c. 计算太阳的地方时角。
d. 根据纬度、赤纬和地方时角查出太阳的列表方位并进行内插修正,得到太阳的半圆周方位TB。
e. 将半圆周方位换算成圆周方位TB。
(3)计算器法
1) 用函数计算器计算天体方位时的注意事项
a. 纬度不分南北,均为“+”。
b. 天体赤纬与纬度同名,取“+”;天体赤纬与纬度异名,取“-”。
2)用《太阳方位表》计算太阳方位的程序(用表册演示)
a. 从海图上量取观察点的纬度和经度。
b. 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中查取太阳的赤纬和时差。
c. 求观测时的视时:将视时转化成上午或下午视时。
d. 求太阳的真方位:根据纬度、赤纬和视时查出列表方位AT,经内插修正后得到太阳的计算方位(半圆周方位)AC,将其换算成圆周方位并作为太阳的真方位TB。
b. 每一册分为主表和附表。主表分前后两半册,前半册赤纬和纬度同名,后半册赤纬和纬度异名。查表引数:表列纬度,其间距为1度,列在每页上角;表赤纬,其间距为1度,共计0~24度,列在每页第一行;表列视时,其间距为4分钟(中天前后其间距为2分钟),每页左列引数为上午视时,右列引数为下午视时(英版用罗马字母表示)。从表中可以查到;太阳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纬度相同,第二名称上午为E,下午为W。附表:“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它们都是按照四年中有一闰年的规定排列的,所以每一个附表中又分为4个小表。查表引数:观测的年月日。分别查到世界时TG12h的太阳赤纬和时差。使用附表一般不必进行内插。
天测罗经差
天测罗经差天测罗经差一、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地高度(h<15°)天体的罗方位,而且当天体介于出没与东西圈之间时观测较为有利。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水平。
3.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应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罗方位。
罗方位读数准确至0。
2度,观测时间取至0。
1分钟以内。
(这是理论上,实际中罗方位准确至0。
5度,观测时间取至1分钟。
)4.观测时应对准天体中心。
二、天测罗经差的方法1.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
(时间方位法。
)2.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真出没方位法。
)3.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
(北极星方位法。
)一、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计算程序1.观测低高度太阳罗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求观测时太阳的计算方位Ac,常用方法:《太阳方位表》法;《B105表》或《NP401表》法;计算器法。
3.求罗经差ΔC= Ac – CB.(一) 、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1.主表前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同名,后半册是赤纬与纬度异名。
查表引数为:纬度;赤纬;视时。
2.表中查得方位: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为E, 下午为W.3.附表可查得太阳赤纬和时差。
附表一般不必进行内差。
4.程序:(1)。
根据观测日期查得太阳赤纬和时差。
(2)。
求观测视时T= T’(地方平时)时差= ZT(区时) /- 经差λ(E/W) 时差(ZT=GMT 区号)。
视时T要换算成上午或下午。
(3)。
计算方位Ac=表列方位内差(纬度;赤纬;视时)(二)、利用《B105表》求罗经差该法不但适用观测低高度太阳方位求罗经差,而且还适用于观测低高度行星方位、恒星方位和月亮方位求罗经差。
由于《B105》中没有列出高度低于5度的天体的方位角,所以在观测低高度天体方位求罗经差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利用《B105》求计算方位Ac的步骤与利用推算船位求船位线的计算方位大致相同,方位要进行三项内差,即赤纬、时角、纬度内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天体测罗经差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1.原理
计算公式:∆C=A C-CB
CB是天体的罗方位,TB是天体的真方位
2.注意事项
为求得较准确的罗经差∆C,应尽量减小A C和CB的误差。
(1)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减小方位误差
①方位误差:用天体计算方代替天体真方位产生的误差,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天体高度。
②实际观测中要尽量选择低高度的天体,其高度应低于30︒,最好低于15︒。
③方位误差还与被测天体的方位和赤纬有关,被测天体的方位趋近0︒,赤纬趋近90︒时,引起的方位误差趋近零。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减小倾斜误差
①倾斜误差: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与被测天体的高度和倾斜角有关系。
②为减小倾斜误差,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来测定罗经差,并且在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罗方位。
罗经读数读至0︒.5,观测时间准确到1m。
二、观测太阳低高度方位求罗经差
1.步骤
1)观测太阳低高度方位CB,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求观测时刻太阳的计算方位A C,近似作为太阳真方位。
3)求罗经差∆C=A C—CB
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1)结构
《太阳方位表》共分两册,第一册适用纬度为0︒~30︒(英版称Davis´s tables, 戴氏表)。
第二册适用纬度为30︒~64︒(英版称Burdwood´s tables,柏氏表)。
查表引数:纬度ϕ、赤纬δ和视时T 。
当查表引数纬度、视时、太阳赤纬与表列数据不同时应进行内插,以求得较精确的太阳方位。
半圆方位命名: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时为“东(E)”,下午观测时为“西(W)”,可以换算为圆周方位。
335
336
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方法
(1)观测太阳罗方位CB ,并记下时间(ZT )。
(2)根据观测时的年、月、日查“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得到观测时的太阳赤纬(δ)和时差(η)。
(3)求观测时的视时 (4)以纬度(ϕ)、视时(T )、太阳赤纬(δ)为引数,查得太阳方位A C 。
必要时换算为圆周方位。
(5)计算求罗经差∆C=A C —CB 。
3.用函数计算器计算或查《B105》表求罗经差
cot A c =cos ϕc tan δcsct -sin ϕc cott
三、观测太阳真出没(true sunrises or sunsets )方位求罗经差 1.观测太阳真出没的时机
h ⊙
≈21'≈32D (太阳视直径) 太阳下边缘高度为3
2太阳视直径时,观测到的就是太阳真出没的方位。
2.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的方法 根据边的余弦公式得:
c
c A ϕδ
cos sin cos =
式中:ϕc 为观测时刻推算船位的纬度。
δ为观测时刻太阳赤纬,可以根据观测时间从《航海天文历》或《太阳方位表》中查取。
1)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查表引数:推算纬度ϕc 和太阳赤纬δ
命名:查出的方位为半圆方位,需要命名,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第二名称真出时为E ,真没时为W 。
2) 用函数计算器计算求罗经差
四、观测北极星(polaris )方位求罗经差 1.北极星
位于北天极附近,周日视运动轨迹是一个球面半径小于1°的周日平行圈,在一昼夜之内
ηD λZT T E W ⊙+±=
北极星的方位变化不超过2°,北极星是北半球中低纬度(低于35︒)测者夜间测定罗经差的优选物标。
2.步骤
(1)用罗经观测北极星的罗方位CB,并记下观测时间(精确到分钟即可)和推算船位。
(2)根据观测时间从《航海天文历》中查得春分点格林时角(t r G),计算得出春分点地方时角(tΥ)。
春分点地方时角(tΥ)=春分点格林时角(tΥG)±推算船位经度(λE W)(3)以推算船位纬度(ϕc)和春分点地方时角(tΥ)为引数查《航海天文历》中的“北极星方位角”表得北极星计算方位A c,近似作为真方位。
查得的方位需要命名,用左侧的地方时角时,方位命名为NW, 用右侧的地方时角时,方位命名为NE。
不需要内插。
(4)计算罗经差:∆C=A c-CB。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