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 沪粤版

合集下载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怎样描述运动教学设计
4.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
2.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合作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其具备科学探究的基本素养。
4.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提高拓展:
(5)选取一个实际运动问题,如抛物线运动、圆周运动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6)结合实际运动问题,思考图像分析法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生物学等。
4.小组合作:
(7)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a.如何通过图像分析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b.在不同运动状态下,速度、位移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3.作业完成后,及时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4.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2.新知讲解:详细讲解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如速度-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等,并举例说明。
3.图像分析法:介绍图像分析法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4.实例演示:通过动画、图像等教学资源,演示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速度、位移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动状态描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段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的速度变化。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准确地描述这种变化呢?”
2.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描述运动员的速度变化,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知识拓展: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运动状态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运动状态下的速度、位移变化规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二节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二节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二节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单元第七章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过程与方法:3、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和讨论,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了解速度的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4、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原本比较熟悉的速度,有新的、更加透彻的认识,从中体验到科学方法的魅力,学会用科学方法研究我们周围的物理现象。

重点经历建立速度概念的过程,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速度的概念,速度的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列车各种车票,请同学们说明:T369的“T”、 K267的“K”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不仅汽车、火车、飞机等运动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体育比赛中也需要比较运动的快慢,怎样比较运动快慢呢?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多媒体播放短跑比赛的视频,当比赛进行到中途时,暂停播放,问题:就现阶段来说,谁跑的快,你是如何判断的?继续播放,直至运动员全部到达终点,问题:到达终点后,裁判员是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的?2、小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②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1、速度的定义:学生分析具体的事例:(1)、火车第六次大提速后可在5min内行驶15000m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40s可行驶1400m,火车和汽车谁运动快,为什么?(2)、为什么用“路程与时间的比”能比较出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具体事例认识速度,理解速先由学生说出分析过程,教师板书分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给出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 沪粤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 沪粤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2 沪粤版1. 力、速度、惯性的区别与联系:首先,他们的定义不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这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速度则是反映物体快慢的一个物理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

而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他的大小用物体的质量来量度。

其次,它们之间的联系。

力与速度的关系: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体要运动并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这正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快。

并不一定是速度越来越大,也可以使速度的方向改变。

也可以使速度越来越小。

速度与惯性的关系:惯性能够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直到有力来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2.“力和运动”解题思路与方法:(1)解答有关惯性现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条规律: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原来处在什么状态(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第二步,指明某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第三步,指明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得出结论。

(2)解答有关平衡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点:① 平衡力的定义;②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分为两步(两步曲)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是在哪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体、共直线,等大小,反方向共四个条件),得到题目要求得到的有关结论。

(3)解答有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该抓住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正确理解上面这句话,切不可片面或想当然。

【典型题例】[例1] 有两上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A. 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怎样描述运动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怎样描述运动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 怎样描述运动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出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怎样描述运动》。

该节主要介绍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学会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参照物来确定。

2. 学生能够运用速度的概念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速度的概念。

难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如何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过程。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运动的速度快慢如何?2. 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速度的概念。

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参照物来确定。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给出几个关于运动和静止的例题,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用速度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心得和经验。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并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

例题: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

判断自行车和汽车的运动状态,并描述运动的快慢。

2. 答案:自行车:运动,速度较慢。

汽车:运动,速度较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了速度的概念。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运动和力全章教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运动和力全章教案 粤教沪版

粤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全章教案。

共四节第七章运动和力7.1 怎样描述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l)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泞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

(3)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人最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山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人益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教学难点: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人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人地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教授新课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教师引导:组织辩论赛辩题:火车到底动还是不动?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观点--相对于站台火车不动反方:小华派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火车动学生活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看图7-1,怎么判断谁运动了?学习参照物的概念分析得出结果: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牌,小华选取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看图: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7-2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怎样描述运动 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怎样描述运动  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一节怎样描述运动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怎样描述运动单元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参照物,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过程与方法:4、通过对大量生活事例的观察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5、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难点选取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及认识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

提出问题:宇宙中一切都在运动吗?物理学怎样描述运动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机械运动”1、学生观察教材“活动1”,完成下面两个问题A、图中哪些小孩运动了,哪些小孩没动?B、你是怎样判断的?2、学生讨论后请一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完善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总结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学生讨论思考了解什么是参照物和机械运动参照物: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先选参照物,再作比较4、多媒体图片播放生活中的事例,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所选的参照物5、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特征?小结: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巩固提升1.【2017.淮安】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21教育网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2.【2017.扬州】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旨在让学生理解物体在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设计实验,如用力推静止在桌面上的小车,使其运动起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物体在受力时怎样运动?
3.提出问题:为什么踢出去的足球会继续滚动?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状态。
4.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在受力时会根பைடு நூலகம்力的作用效果发生相应的运动。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5.总结归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3.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难题。
4.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共同探究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七章第三节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七章第三节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七章第三节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在设计这节课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以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为主题,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并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其设定为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以及如何将实验结果与牛顿第一定律相联系,从而深刻理解该定律的意义。

我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引入课题:将一个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一下后,球会滚动一段距离。

然后我提问:“为什么球在被推之后会继续滚动?”学生在思考后回答,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怎样运动。

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一: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滑轮组和一个物体相连,通过改变拉力的大小和方向,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小车的速度、方向以及受力情况。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小车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系。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特别强调了实验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实验结果与牛顿第一定律相联系。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和拓展延伸。

学生在本节课中积极参与实验,对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有了深入理解。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其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我布置了随堂练习:请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选择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日常现象作为引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021年整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4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参考教案

(2021年整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4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参考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4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参考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4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参考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4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参考教案的全部内容。

7。

4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⑵了解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过程与方法⑶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自己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⑷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学习活动,感性认识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的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在逐步深入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怎样运动。

这些内容是运动和力关系的深化。

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是:本节教材紧接上一节的思路,步步设疑,层层递进,深入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最后认识到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作用下分别怎样运动。

上一节已经知道: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教材图9-36展示的情景表明,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从而引入二力平衡的概念。

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二力不平衡的现象,学生不禁要问: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什么情况下这两个力才能相互平衡?“活动1”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利用小车和砝码进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了物体不受力和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自然又会想到: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又将怎样运动?为此教材安排了“活动3”,探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第7章运动和力7.3第2课时惯性(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第7章运动和力7.3第2课时惯性(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惯性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

教学难点:1.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正确解释惯性现象;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教学准备硬币,硬纸片,水杯,多媒体课件,展示台,木块,小车,生、熟鸡蛋各一只,象棋子,钢尺等。

一、新课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教师提问: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那么是什么维持了物体的运动呢?为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惯性》这个课题。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惯性演示实验1:迅速击打硬币下的硬纸片,上面的硬币会怎样?演示实验2:用尺子迅速打出较下面的象棋子,上面的象棋子会怎样?教师提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1)弹飞纸片的时候,硬币为什么没有飞出,而是落进杯子?(2)为什么打出较下面的象棋子,上面的象棋子能够保持原来的状态?以四人为小组,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积极展开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析实验现象:实验1现象分析:因为硬币原来是静止在硬纸片上的,当纸片飞出去时,硬币由于惯性依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硬币最后没有随硬纸片飞出去,而是掉进玻璃杯里。

实验2现象分析:用尺子迅速打出较下面的象棋子,上面的象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会落在正下方。

教师总结: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关于惯性的几点理解。

多媒体展示:对惯性的几点理解:(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不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

(3)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多媒体展示: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倾斜;汽车急刹车,乘客向前摔倒。

学生分析:解释看到的现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初中物理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将详细阐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的7.4节“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物体在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包括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以及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的运动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包括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

2. 让学生掌握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的运动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化分析。

2. 教学重点: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2. 知识讲解:讲解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包括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以及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的运动变化。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运动变化。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判断和运动变化分析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7.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有关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习题,要求学生解答并写出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1. 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

2. 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变化:加速、减速、改变方向。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7章 第4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7章 第4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4节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衡状态,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2.会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进一步体会探究多个因素问题的科学方法.2.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二力平衡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索阶段,领略科学探索方法,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重点难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什么是二力平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6,完成以下问题: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则说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作探究】演示一二力平衡状态分析以下三种场景中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处于什么状态?1.停在树上的鸟儿答:鸟儿受到自身重力以及树枝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2.保持平衡的杂技演员答:上面的演员受到自身的重力以及下面的演员的手对她的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3.匀速下降的降落伞答:降落伞受到自身重力以及空气对它向上的阻力作用,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这些物体都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教师点拨】1.有时我们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受力,比如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和降落伞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公交车和车上的人可以看作一个整体.2.理解二力平衡时要抓住两点:一是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二是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或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跟进训练】(天津中考)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C)A.F>G+f B.F<G-fC.F=G+f D.F=G-f知识点二二力平衡的条件【合作探究】探究一二力平衡的条件按图组装实验,实验分析小车所受拉力关系.实验器材:小车、砝码、托盘、滑轮、细线.实验步骤:(1)增减两端重物数目,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静止.(2)保持两端重物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观察小车是否仍然静止.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同体、共线.1.增减两端重物数目,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静止?在什么条件下不能保持静止? 答:两端重物数一样时才能保持静止,不一样时不能保持静止.2.保持两端重物相等,观察拉力F 1和F 2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再观察.答:两端重物相等时,小车静止,此时F 1和F 2是在同一直线上,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拉力F 1和F 2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会旋转,直到拉力F 1和F 2在一条直线时,再次静止.3.和同学们交流看看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答:条件有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探究二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1.请举出生活中的二力平衡的例子.答:桌子上的书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匀速下降的电梯受到重力和拉力平衡、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受到重力及衣架的拉力而平衡……2.想想,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答:各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判断它们能否处于静止状态?并说明理由.1.不能静止.因为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2.不能静止.因为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不能静止,因为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4.不能静止.因为两个力的大小不同.5.能处于静止状态.因为两个力“等大、反向,作用于同一个物体,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教师点拨】1.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2.判断两个力是不是一对平衡力,先判断它们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跟进训练】1.某同学站在磅秤上,下列哪一对是平衡力(A)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压力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2.如图所示,一降落伞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50 N,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匀速直线下降,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和伞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750 N,则运动员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C)A.750 N B.800 NC.700 N D.50 N知识点三非平衡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合作探究】探究四观察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A.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在盘中放一个砝码,在拉力作用下,小车将由静止变为运动,并且运动速度越来越快.B.如图所示,让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处滚到纸板铺垫的水平面上,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小球的运动状态怎样变化?答:小球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变为静止.C.将小球抛出去,观察其运动情况.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路径是怎样的?它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答:小球在空中沿着曲线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总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教师点拨】1.某些物体尽管做变速运动,但是在一个方向上仍然能看作保持平衡,例如:将一物体水平抛出,假如只受重力作用,此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将会一直不变.2.物体受平衡力和不受力的区别: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原来静止的仍然静止,原来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也会保持不变,但是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是理想状况.课堂小结1.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同体、共线.3.非平衡力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
-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分析力与运动的关系;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强调惯性的概念,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力与运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3.通过学习物体受力时的运动,使学生认识到力与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二、学情分析
针对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的内容,学情分析如下: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理解了速度、力的概念,并掌握了基本的力学单位。然而,对于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力的关系,学生可能仍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能运用这些要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2.了解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3.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的概念,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新课教学:以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理解物体受力时的运动规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1怎样描述运动说课稿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1怎样描述运动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和挑战:
-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误差;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能存在合作不充分的情况。
应对措施:
-针对抽象概念,通过更多实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在实验前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加强小组合作的引导和监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预测和推测描述运动状态可能需要的物理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运动的描述方法:介绍位移、路程、速度等基本概念,通过动画和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2.参考系的选择:以地球自转为例,讲解参考系的选择对物体运动描述的影响,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合适参考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运动的描述方法及位移、路程、速度等概念;
(2)参考系的选择及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影响;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练习和实验报告;
-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观察记录;
-学生课后反馈和自评。
反思和改进措施: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
-对实验操作中常见错误进行总结,提前预警;
-鼓励学生提出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3.实例区:以图示或简单描述的方式展示实际运动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沪粤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3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沪粤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3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目标1.认识、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和推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体会“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教学准备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刻度尺,斜面,多媒体课件等。

一、新课引入演示:静止在木板面上的小车受力后运动,撤去力后慢慢停止。

教师提问:那么是不是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运动?二、新课教学探究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师讲解: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运动者皆被推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说,小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

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吗?演示实验: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力推它,但小车仍然向前运动。

教师提问:小车没有受到水平的推力作用却仍然能运动,这不是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违背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1.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2.猜想与假设:学生活动:学生对问题做出猜想,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师讲解: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这辆小车,我给它一个推力,它就能运动,那么它为什么运动一段距离以后又会停下来呢?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阻碍了小车的前进,水平方向上没有其他力的作用,这样我们想办法让摩擦力更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学生讨论:怎样改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教师点拨:我们通过用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材料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教师展示:出示三种材料:毛巾、棉布、木板。

让学生感觉它们表面的光滑程度。

学生讨论:小车滑行的距离会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呢?教师讲解:摩擦力和初始速度都对小车滑行距离有影响,这里就有两个变量,我们讲过当探究多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

粤教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案

粤教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案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目标:1、认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解释简单的力和运动的现象。

3、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4、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教学重点: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解释简单的力和运动的现象。

2、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教学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及力和运动的关系。

2、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通过对物理学史上的几位著名人士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描述介绍,让学生自己发表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

认识到力和运动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而引入到活动探究上来。

二、新课教学:(一)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即停止.演示实验:在桌面上再推动物体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撤掉物体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继续保持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动或就要停下来.”即:物体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运动和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二)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提出问题:如果运动着的物体只受到阻力的作用,当阻力变小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设计验证实验:介绍与观察教材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①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其目的是什么?(获得相同的水平初速度,要通过实验来说明)②让同一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的目的是什么?③几次实验中是否需用同一辆小车?收集证据与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并比较每次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将实验探究结果记录在书本的表格内。

分析与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下面问题,从而得出结论.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③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⑤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其运动的路程越长,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时间越,当物体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时,物体运动的时间将越来越长,如果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粤教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案

粤教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7.4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案

7.4 探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索实验中,渗透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二力平衡条件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具:教师用:演示用弹簧测力计,铁架台,滑轮组;学生用:每组(四人)2个弹簧测力计,一块轻质塑料片(片上有几个洞,如图1所示),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能不能反过来说,凡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呢?[电脑演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图1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二、新课教学1、力的平衡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并在投影片上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展示同学所举的实例,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得出“力的平衡”的概念,指出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仍从同学所举的例子中找出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并不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那么,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建议同学们用实验去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教案1 沪粤版
学习要求
1.知道各种运动形式,能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

2.理解速度概念,能对速度单位换算及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

3.通过探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并能用它来解释有关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方法。

4.知道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所处的状态,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

学习重点
1.速度概念、单位、公式及简单计算。

2.惯性。

3.力和运动的关系。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
7.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v=s/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9.v=s/t→s=vt,t=s/v
10.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1.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12.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13.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4.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5. 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4240 5EB0 庰= 40230 9D26 鴦`28620 6FCC 濌A23624 5C48 屈34956 888C 袌40591 9E8F 麏<22369 5761 坡24964 6184 憄31661 7BAD 箭34787 87E3 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