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明
• 2、时间:1934.10---1936.10 • 3、重要会议:遵义会议 • 4、重要历程:
1) 四渡赤水; 2) 巧渡金沙江,赢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的胜利; 3) 强夺泸定桥; 4) 翻越大雪山; 5) 在四川懋功红一、四方面军会师; 6) 粉碎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 7) 过草地;
➢ 召开: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召开
6、三路红军会合在哪一年?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三支方面军与甘肃会宁 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 军
金沙江
遵义
红一方面 军
瑞金
7、红军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 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长征一完成,新局面就开始”
——毛泽东
①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 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苦,胜利地完成了长征,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 胜的力量。
②第五次反“围剿”前,红军已有30万人,可是三支 主力红军会合时,已不足三万人。但是这些长征后经 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 极可宝贵的精华,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 放战争的主干。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考点32 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 历程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队伍带到井冈山?除此 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出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以进攻敌人的中 心城市为目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井冈山 地理环境险要,易守难攻;革命基础较好; 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便于革命的开展。 事实证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适合中国 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③毛泽东同志说:“长征一完成,新局面就开始。” 因为正当抗日烽火即将在全国燃起的时候,三支红军 在接近抗日前线的陕北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 产党转入了新的斗争。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 »
七 律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尽千铁云走腾只远
长 征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现实目标和最终 目标都是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自学导读: 1、前四次反“围剿”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原因是什么? 前四次反“围剿”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在于广 大红军将士能够坚持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方针。
2、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时,以王明为首的临时中央, 推行“左”倾路线,使红军失去了打破敌人 “围剿”的时机,红军被迫长征。
第四次反 1932年 30多 周恩来 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 “围剿” 底 个师 朱 德 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围歼
第五次反 “围剿”
1933年 10月
100万
王明
“左”倾冒险主义,城 市中心论,在城市全线
出击
结果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失败
1、长征的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路线在党中 央占统治地位,抛弃 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 使红军处处挨打。
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时间
敌军
反“围剿” 指挥者
策略
第一次反 “围剿”
1930年 12月
10万
毛泽东 “撒开两手,诱敌深入”
第二次反 “围剿”
1931年 4月
20万
毛泽东
“集中兵力,先打弱敌 并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
人”
第三次反 “围剿”
1931年 6月7月
间
30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 内容: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 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意义: 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
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会议,使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1935年10月,红军在哪里会师?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从图中可以看出1929—1933年间中国 共产党还创立了哪些革命根据地? 其中最大的根据地是哪一个?
观察与思考
观察图7—40,思考并回答:
1、这些革命根据地有什么共同的区域特点?
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这些地方敌人的力 量比较薄弱,革命的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 队伍的存在与发展。
2、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 些地方存在?
时间 背景
1924-1927年 多次革命失败后,Baidu Nhomakorabea中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实现
政治 基础 成果
破裂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发动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2、时间:1934.10---1936.10 • 3、重要会议:遵义会议 • 4、重要历程:
1) 四渡赤水; 2) 巧渡金沙江,赢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的胜利; 3) 强夺泸定桥; 4) 翻越大雪山; 5) 在四川懋功红一、四方面军会师; 6) 粉碎张国焘分裂主义阴谋; 7) 过草地;
➢ 召开: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召开
6、三路红军会合在哪一年?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三支方面军与甘肃会宁 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 军
金沙江
遵义
红一方面 军
瑞金
7、红军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 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长征一完成,新局面就开始”
——毛泽东
①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 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苦,胜利地完成了长征,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 胜的力量。
②第五次反“围剿”前,红军已有30万人,可是三支 主力红军会合时,已不足三万人。但是这些长征后经 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 极可宝贵的精华,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 放战争的主干。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考点32 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 历程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队伍带到井冈山?除此 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出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以进攻敌人的中 心城市为目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井冈山 地理环境险要,易守难攻;革命基础较好; 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便于革命的开展。 事实证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适合中国 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③毛泽东同志说:“长征一完成,新局面就开始。” 因为正当抗日烽火即将在全国燃起的时候,三支红军 在接近抗日前线的陕北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 产党转入了新的斗争。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 »
七 律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尽千铁云走腾只远
长 征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现实目标和最终 目标都是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自学导读: 1、前四次反“围剿”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原因是什么? 前四次反“围剿”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在于广 大红军将士能够坚持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方针。
2、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时,以王明为首的临时中央, 推行“左”倾路线,使红军失去了打破敌人 “围剿”的时机,红军被迫长征。
第四次反 1932年 30多 周恩来 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 “围剿” 底 个师 朱 德 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围歼
第五次反 “围剿”
1933年 10月
100万
王明
“左”倾冒险主义,城 市中心论,在城市全线
出击
结果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失败
1、长征的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路线在党中 央占统治地位,抛弃 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 使红军处处挨打。
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时间
敌军
反“围剿” 指挥者
策略
第一次反 “围剿”
1930年 12月
10万
毛泽东 “撒开两手,诱敌深入”
第二次反 “围剿”
1931年 4月
20万
毛泽东
“集中兵力,先打弱敌 并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
人”
第三次反 “围剿”
1931年 6月7月
间
30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 内容: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 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意义: 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
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会议,使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1935年10月,红军在哪里会师?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从图中可以看出1929—1933年间中国 共产党还创立了哪些革命根据地? 其中最大的根据地是哪一个?
观察与思考
观察图7—40,思考并回答:
1、这些革命根据地有什么共同的区域特点?
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这些地方敌人的力 量比较薄弱,革命的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 队伍的存在与发展。
2、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 些地方存在?
时间 背景
1924-1927年 多次革命失败后,Baidu Nhomakorabea中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实现
政治 基础 成果
破裂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发动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