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的《孙子兵法》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的《孙子兵法》思想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役、斗争,每一次都写的十分精彩,绝不雷同,即使是同一战术的运用,也力求犯中见避,同中见异。从谋篇布局、选兵择将、攻防退守、权术机变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动,都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战术全面而又深刻的总结。
本文将以《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战役为窗口、典型的大事件为对象,以期窥探《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
在《三国演义》描述下的三国纷争,带上了作者强烈的道德情感取向,将实质是封建统治集团之间争夺统治权的斗争表现为“拥刘反曹”的正邪之战。从《孙子兵法》来看,罗贯中的贬曹扬刘正符合《孙子兵法●始计篇》中五事七计的“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刘备曾说“今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我以忠。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以此观之,刘备理应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最终代表正义的蜀国灭亡了,作者也只能无奈地归于“天数”——“苍天助曹不助刘”了。
“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彊,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合: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蔼拔矢啖睛)郭嘉为曹操分析袁曹短长的十胜十败之说,是《三国演义》中对“五事七计”加以活用的又一典型范例。郭嘉从道(体制)、义(道义)、治(管理方式)、度(用人尺度)、谋(决策能力)、德(性格个性)、仁(上下级关系)、明(判断力)、文(军纪)、武(军略)十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曹胜袁败的必然性。我们可以看出,郭嘉认为曹操集团的主要优势在于道(道义)、将(决策能力、性格个性、上下级关系、判断力、军略)、法(体制、管理方式、用人尺度、军纪)三个方面。袁绍“以逆动”、不思匡扶汉室而拥兵自重,曹操
则是“以顺率”,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名正言顺,具有道义上的号召力;袁绍决策不明、好谋无断、昧于下情、爱慕虚荣,曹操从谏如流、行事果断、体恤下属、用兵如神,作为主将,自身素质高于对手;袁绍讲究名门望族的排场,以虚名取士、管理松弛、军纪混乱,曹操务实不务虚、任人唯贤、讲求效率、纪律严明,在统制力和管理效能上胜出一筹。有了这三个优势,假以天时地利,必然能够取胜。郭嘉的这一精妙之论,其实质就是从《孙子兵法●始计篇》的角度阐述了袁绍和曹操优劣胜负之所在。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
在《三国演义》中把运用此思想策略最为著名的要数诸葛亮的空城计了,其历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就是讲述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因为不听王平的建议,而被张郃大败,诸葛亮身独在西城,身边没有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数千搬运粮草的老弱病残的情况下,
运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十五万精兵。空城计是一种“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正所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也。
除此之外,蜀将王平也曾完美的运用“空城计”的谋略制胜。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因为不听王平“据汲水之道,据下城,改善部署”等建议,而被张郃大败,王平身为裨将军,领兵只有一千人,但是面对兵力五万精锐在手的魏国名将张郃的进攻,在大军溃败,无险可依,地势比较平坦,领兵质量速度大大次于魏国张郃部队的极度被动情况下,施展两大军事策略:首先就是虚实战略,鸣鼓自持,徐徐而退,致使魏国名将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进攻;同时施展滚雪球战术,徐徐收合诸营遗迸,军力迅速扩大,使张郃把王平所创造空城计误以为伏兵计的信念大大增加。王平此役为诸葛亮顺利班师创极其有利宽松时间,同时使魏国名将张郃的彻底击退诸葛亮北伐主力成为泡影,从而转头从他道进攻已被攻陷的三郡。事后王平被诸葛亮更加器重,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开始统帅“无当飞军”去英勇杀敌。在诸葛亮北伐时,率军所向无前,立下赫赫军功。
从这两个典例,我们可是处处可见起体现出的《孙子兵法》中的用兵策略,即:用兵,是以诡诈为原则的。因而,“能”要使敌人看成“不能”,“用”要让敌人看作“不用”。“近”要让敌人看作“远”,“远”要让敌人看作“近”。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在三国鼎足中,蜀国的国力最为弱小,又处在其他两国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包围之中,吴蜀联盟破裂之后,蜀国一时面临着四面受敌的局面,蜀汉建兴元
年(公元二二四年),魏国用司马懿之计,发动本国人马并策动东吴、南蛮、西羌、上庸孟达等五路兵分从东、南、西、北、东北等五个方向攻蜀,在危局之中,诸葛亮始终将蜀魏矛盾视为主要矛盾,同时明察战场虚实,认定只有出阳平关的曹真一路才是主要对手,故此将主要兵力集中于汉中,坚守关隘,并不出战,待曹军粮草尽了自然退去。上庸军孟达本是蜀将,心向蜀国,且与蜀将李严关系亲密。只需李严一封书信即可解决。蛮军孟获生性多疑,只需利用疑兵之计即可牵制住许久。待解决其余四路,便会自行退去。羌军视事马超为神,如让马超迎战,羌军必然溃败。东吴与蜀汉有共同利害关系,用外交手段就能解决。“武侯安平退五路”就是孔明利用心理战,和政治手段等办法,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来犯岌岌可危的蜀国的五路大军,成功运用“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谋略,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佳效果。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
在战争中,情报搜索和使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孙子兵法》提出,不仅要搜索敌方的情报,更要了解自身的实际,这样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的胜败结果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直接的因素就是双方对情报的重视程度。袁军谋士许攸截获曹操向许都催促粮草的信函,当中暴露了曹军粮草已尽得重要情报。许攸满心欢喜的将情报和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献给袁绍时,骄傲的袁绍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袁绍就这么与胜利擦肩而过了。心灰意冷的许攸当夜来到对面投靠曹操,并向曹操透露了袁绍的粮草大营乌巢有隙可乘的情报。曹操当机立断,当夜倾巢出动偷袭了乌巢,烧光了袁军粮草,并锁定了胜局。
尽管,《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一为理论著作,一为艺术作品,但其体现出的军事思想和策略却是不谋而合,抑或是作者罗贯中本身对《孙子兵法》就有一定的研究和推崇。这两部著作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精髓和内涵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