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精讲——推断题及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2011年试题精品word版答案或解析精编
201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单选)1.(2分)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2.(2分)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D.啤酒3.(2分)科学家发现纳米硒(Se)可将汞转化为HgSe,从而消除汞污染.HgSe中汞元素为+2价,则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0 C.﹣1 D.﹣24.(2分)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C.属于氧化物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5.(2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6.(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C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 D.收集氧气7.(2分)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8.(2分)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9.(2分)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 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A.A正确B.B正确C.C正确D.D正确10.(2分)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t1℃和t2℃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6分)如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2)淀粉属于(填字母序号).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3)图中塑料包装废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如鉴别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均可作抗酸药)两种白色粉末时,可分别取少量样品放入废弃包装的两个孔穴中,再滴入(填试剂名称),有﹣现象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钠.(4)另一种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镁(Mg2Si3O8•nH2O),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反应后产物中含镁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12.(7分)“西气东输”工程使我省很多地区都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CH4,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可用方法收集CH4(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因此,使用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写出一种即可)(4)充分燃烧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2所示,则燃烧最易导致酸雨,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13.(7分)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和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如图所示.(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第②步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填“是”或“否”).(3)操作a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个合理的补钙方法:.14.(7分)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 300﹣550 约600铁1535 2750 约1800钠97.8 883 约1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15.(7分)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加入适量稀盐酸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②加入适量蒸馏水固体部分溶解③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 (填“成立”或“不成立”),再集合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4)你认为(1)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填“能”或“不能”),分别从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三、本大题共6分.16.(6分)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2NaOH+SiO2═Na2SiO3+H2O.现以125t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201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单选)1.(2分)(2011•安徽)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分析】A、合成药物,能够治疗疾病,改善某些元素的不足,改善生活质量,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B、合成新材料利于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C、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二氧化硫等排放,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D、农药和化肥是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的保证,对于提高质量和产量,改善品质都有好处..【解答】解:A、利用化学可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能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B、利用化学可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能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所以正确.C、化石燃料直接利用是一种浪费,可进行综合利用,以发挥更大效用,所以错误.D、利用化学可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了解化学的用途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2.(2分)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D.啤酒【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解答】解:A、果汁中的水果等属于有机物;B、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等物质,一定含有有机物;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不含有有机物;D、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属于有机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3.(2分)(2011•安徽)科学家发现纳米硒(Se)可将汞转化为HgSe,从而消除汞污染.HgSe中汞元素为+2价,则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0 C.﹣1 D.﹣2【分析】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HgSe,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由其中汞元素为+2价计算化合物中Se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设化合物HgSe中Se元素的化合价为m,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有(+2)+m=0 解得m=﹣2故选D.【点评】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4.(2分)(2011•安徽)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C.属于氧化物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分析】根据绿原酸的化学式C16H18O9,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该物质的分子由16个C原子、18个H原子和9个O原子构成;据此,完成对绿原酸的有关判断.【解答】解:A、根据绿原酸的化学式C16H18O9,该物质的分子由16个C原子、18个H原子和9个O 原子构成,并不含有水分子;故A不正确;B、根据绿原酸的化学式C16H18O9,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故B正确;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绿原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虽含氧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正确:D、绿原酸C16H18O9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8):(16×9)=1:8≠2:1;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可燃物中的碳元素全部生成为二氧化碳、可燃物中氢元素全部生成水.5.(2分)(2011•安徽)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分析】由上图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解答】解: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说法错误,某些食品,如海产品也是人体摄入碘的来源,故A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所以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故B正确;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说法正确,故C正确;D、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故D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6.(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C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 D.收集氧气【分析】A、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验满时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B、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C、试剂瓶瓶盖应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盖;取了液体的胶头滴管不能胶头在下,防止受腐蚀;D、收集氧气,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尽可能的排尽原有空气.【解答】解:A、收集CO2并验满,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故错误B;C、图中瓶盖的放置错误;胶头滴管的使用错误,故C错误;D、收集氧气,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收集的氧气会不纯,故D错误.故选A.【点评】了解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了解加热液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收集常用气体的方法.7.(2分)(2011•安徽)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将方程式配平即可;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数和原子个数相等,将方程式配平为:SiO2+2C Si+2CO↑,所以n=2,选项错误.B、置换反应的形式为: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对比可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选项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个数不变,所有原子的总数当然也不能变,选项错误.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所以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相关知识.8.(2分)(2011•安徽)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分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干水属于混合物;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项错误;D、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9.(2分)(2011•安徽)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 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A.A正确B.B正确C.C正确D.D正确【分析】A、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B、酸碱盐的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当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D、空气中含有氧气,但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解: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例如氢氧化钾溶液也能是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B、某些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例如氯化钠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C、当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2分)(2011•安徽)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t1℃和t2℃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分析】根据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温度升高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及蒸发溶剂时溶液中是否有晶体析出.【解答】解:A、由于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B、给蔗糖的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则原来溶解在这部分溶剂中的溶质就会结晶析出,故B正确;C、如果只是单纯的温度升高,在不考虑溶剂蒸发的情况下,溶液中若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D、由于温度高的溶解度就大,只能说这两个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但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问题.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6分)(2011•安徽)如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Al (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2)淀粉属于 B (填字母序号).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3)图中塑料包装废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如鉴别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均可作抗酸药)两种白色粉末时,可分别取少量样品放入废弃包装的两个孔穴中,再滴入稀盐酸(填试剂名称),有气泡产生﹣现象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钠.(4)另一种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镁(Mg2Si3O8•nH2O),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反应后产物中含镁的化合物是MgCl2(填化学式).【分析】塑料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而淀粉是糖类的一种;所有的碳酸盐都能够和稀盐酸等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验证碳酸盐的攒在;复分解反应是一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的反应,即一种化合物中的正价部分和另一种化合物中的负价部分相结合的反应.【解答】解:(1)根据图示不难看出,铝箔是金属材料,含有铝元素,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塑料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答案为:Al(或Ca);塑料.(2)淀粉、蔗糖、葡萄糖、纤维素等都是糖类,故答案为:B(3)由于碳酸盐能够和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碱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会生成气体,因此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鉴别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镁,故答案为:稀盐酸,气泡产生(4)由于三归酸镁是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因此生成的盐应该是氯化物,及生成的含镁的化合物应是氯化镁,故答案为:MgCl2【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酸的有关的化学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7分)(2011•安徽)“西气东输”工程使我省很多地区都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CH4,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方法收集CH4(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CO .因此,使用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保持通风(写出一种即可)(4)充分燃烧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2所示,则煤燃烧最易导致酸雨,天然气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分析】加热是通常是用酒精灯;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密度可以选择收集的方法;天然气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充足的氧气是保证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一种重要物质.【解答】解:(1)如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填: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一氧化碳.因此,使用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保持通风.故填:CO;保持通风.(4)由图中数据可知,充分燃烧1kg煤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最多,最容易形成酸雨;充分燃烧1kg天然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之和最小,污染最小.故填:煤;天然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收集气体的方法、促进燃烧的方法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充分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要掌握图中数据反映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3.(7分)(2011•安徽)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和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如图所示.(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2)第②步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是(填“是”或“否”).(3)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个合理的补钙方法: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分析】(1)根据识记的知识直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3)根据操作a得到的物质可以判断操作a应该是过滤,进而确定玻璃棒的作用(4)补钙的方法有多种,建议通过饮食来补钙【解答】解:(1)可以直接写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2)氢氧化钙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可以说明这点,故本题答案为:是(3)最后得到了滤液和滤渣,可以确定操a为过滤,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故本题答案为:过滤引流(4)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和蔬菜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钙质,故本题答案为:多吃富含钙的食物【点评】本题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实验基本操作,要知道分离固体和液体的一种常用方法﹣﹣﹣﹣过滤.同时明确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熟记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熟练掌握碱的化学性质.14.(7分)(2011•安徽)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 300﹣550 约600铁1535 2750 约1800钠97.8 883 约14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有(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分析】(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由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的原因;(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并用实例说明.(4)探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的真正原因.【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2)由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的原因: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题干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3)由表格数据进一步探究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的关系:①分析蜡烛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燃烧产生了火焰.②分析铁丝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低,燃烧不产生火焰.③再分析钠的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发现其燃烧的温度比沸点高,故推断其燃烧能产生火焰.(4)探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的真正原因:木炭在氧气中能充分燃烧没有火焰,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充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故答案为:(1)3Fe+2O2Fe3O4(2)气态(3)沸点、有(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及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设计信息知识多,此题创新性强,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15.(7分)(2011•安徽)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答案;(1)中“上层溶液为无色”可推得无“氯化铁”;“白色沉淀”有两种可能:碳酸钙或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
(2)中“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中的“部分溶于”可知既有“碳酸钙”,又有“硫酸钡”;而有硫酸钡时,则一定含有硫酸钾与氯化钡。
但整个推断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硝酸钠的存在与否。
所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钡,一定不含有氯化铁,可能含有硝酸钠。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
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答案;(1)由该固体溶于水,得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溶液呈无色.可推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可能是沉淀为:碳酸钠和氯化钙、碳酸钠和硝酸钡、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都能生成沉淀;(2)由向(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可推出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钾,因为硫酸钡沉淀不能溶于稀硝酸;(3)向(2)中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在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则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钡.(1)由该固体溶于水,得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溶液呈无色,可推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铜(铜离子在溶液中呈蓝色),可能的沉淀是由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或者是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或者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或者三者两两结合甚至三者兼有.(2)由向(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可推出该沉淀一定不是硫酸钡,因为硫酸钡沉淀不能溶于稀硝酸.则沉淀可能是能够溶解于硝酸的碳酸钡或者碳酸钙,可以判断一定含有碳酸钠;(3)向(2)中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在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则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钡,而(1)中的沉淀一定有碳酸钡,可能有碳酸钙.故答案为:硝酸钡,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铜;氯化钙.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1、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B、C、D都是氧化物,A、B是黑色固体,C和D组成元素相同。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C的用途___________。
(2)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C→E的反应可以用于制汽水,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D可用于制___________,(3)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此反应可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______。
(4)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已知A、B、C在常温下的状态各不相同,B、E为黑色固体D为有毒气体。
请回答:(1)A的化学式:_____;(2)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B为常见金属,其中B为光亮红色,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
C、G、H为黑色固体,D、E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D中加入C后快速反应,产生E和气体F,A在F中剧烈燃烧生成G,H在F中燃烧生成温室气体I。
(1)物质H的化学式为______。
(2)固态I的俗名______。
I与E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
(3)A在F中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B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
(4)D中加入C后产生气体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2011中考化学复习:推断题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法及题型一、解题步骤1. 审题 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 分析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 解答 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 检验 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题型及例析1. 元素推断题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先理清题目中给出的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出突破口,逐一推断出来。
例1. 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 ,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 (n 为正整数),最外层电子数为21n +,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12n -,有关X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能形成化学式为X OH ()3的碱B. X 肯定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 3的含氧酸钠盐C.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 X 是非金属元素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X 为何种元素。
因为n 是电子层数,当n =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质子数为1,这不是氢原子;当n =2或3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7。
质子数分别为7、17。
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分别是氮元素和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都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表现为负价,不可能与OH -离子结合成碱,但氯、氮两元素均可与氧元素结合形成含氧酸根原子团,跟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像B 项中的NaXO 3。
答案为A 。
2.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此类题给出常见物质的特征或特殊性质、特殊反应等。
综合能力要求高,但初中涉及的物质种类不多且很典型。
根据题给信息,寻找突破口,顺藤摸瓜,可较顺利地推断出来。
例2. X 、Y 、Z 三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甲溶液盐酸乙溶液X NaOH Y Z Mg NO −→−−−−−→−−−→−()3232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甲________,乙_________(2)写出乙与Z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推断题
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1.(某某市)框图中B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 是最常见的金属,G 是红棕色物质,E 、F 、I 为无色气体,I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 中滴入AgNO 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⑤,⑵指出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
⑶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⑷白色沉淀H 的化学式为。
⑴② 2H 2O 通电══ 2H 2↑+O 2↑;⑤Ca(OH)2+2NH 4Cl=CaCl 2+2NH 3↑+2H 2O ⑵置换反应;⑶刷油漆、涂油、保持干燥等(若答“隔绝空气”不给分);⑷CaCO 32、(达州市)A-F 和X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 、C 是无色气体,B 、F 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A+X 溶液 高温+澄清石灰水BDCFE①②⑶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⑴3CO+Fe2O3 2Fe+3 CO2 ⑵Fe+CuSO4 = FeSO4+Cu 置换⑶氧气和水(写化学式也可)3、(某某市)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取实验(1)滤出的白以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⑴ CuSO4 ;⑵ CaCO3 4 BaCl2 NaOH。
北京各区县201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精选汇编:推断题
2011北京各区二模推断题汇编西城区30.(6分)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下图中的五个圆分别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这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单质甲粉末与化合物戊均为黑色固体,丙和无色气体丁反应可以生成甲。
戊的化学式是,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甲是铜绿的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甲与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及两种氧化物丁和戊,乙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乙与丙、丙与丁反应均可生成戊且无明显现象。
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五种物质所含元素为H、C、O、Na、Ca、S中的两种或三种,甲与丙属于同一类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由甲到戊依次增大。
丙的俗称是,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东城区30.(6分)甲、乙、丙是由C、H、O、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
下列所示相关关系中,“—”(或“┌┐”)表示相连物质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转化(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1)当相互关系为:甲—乙—丙若甲、乙、丙均为氧化物,在常温下依次为气、液、固态,则丙的俗称为;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产物中有两种相同,且甲由三种元素组成,乙和丙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甲的化学式为;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相互关系为: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甲→乙、乙→丙均为复分解反应,则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朝阳区30.(5分)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B常温下为液态,A能分解成B和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与D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E,且D、E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E与F反应生成G 和B,工业上G常用于洗涤剂的生产,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G和H分别与M反应都生成B、E和N,医疗上常用N来配制生理盐水。
2011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第十单元 酸和碱 人教新课标版
2011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十单元 酸和碱一、选择题:1. (福州市)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 如图1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 pH 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 C.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D.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雅安市)正常人的体液pH 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
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A. 唾液(pH :6.6-7.1)B. 血液(pH :7.35-7.45)C. 胆汁(pH :6.8-7.4)D. 胃酸(pH :0.8-1.5)3、(临沂市)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 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 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4.(南充市)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溶液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如下曲线描述的是5、(无锡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需加水50g C.100mL 水和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6、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乙的质量次鲜肉 新鲜肉 变质肉pH7.(泰安市)下图中X 、Y 、Z 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 是稀盐酸B.Y 是水C.Z 是石灰水D.无法确定X 、Y 、Z8.(泰安市)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 浓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9. (泰安市)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10.(内江市)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 11.(内江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电离时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都称为碱B.燃烧都是剧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合反应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D.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2.(盐城市)柠檬酸(C 6H 8O 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
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推断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推断题最易考的现象1.火焰的颜色:(1)氢气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蓝色火焰(3)甲烷在空气中:蓝色火焰(4)硫在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5)硫在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的反应不能用HNO3。
3.酸、碱、盐重要离子的检验(1)酸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2)碱溶液():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3)硫酸根离子():先加BaNO3再加HNO3。
〈硝酸作用:排除诸如BaCO3沉淀〉(4)可溶性氯化物():AgNO3溶液和HNO3。
〈硝酸作用:排除诸如Ag2CO3沉淀〉(5)碳酸盐():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4.空气中能自燃的物质:白磷。
中考化学真题推断题2.(200 8年河北省)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2. (1)CH4 (2)化合反应 (3)2NaOH+CO2=Na2CO3+H2O (4)Ca(OH)2+Na2CO3=CaCO3↓+2NaOH3. (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3. NaOH、CuCl2、Na2CO3NaOH、HNO3、Fe2O3【说明:B物质对得1分,A与B、HCl全对得1分,C与B、HCl全对得1分;若B物质错则不得分。
填物质名称不得分。
本题属开放性答案,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 或2NaOH+CuCl2==Cu(OH)2↓+2NaCl或Na2CO3+CuCl2==CuCO3↓+2NaCl等]【说明:所写化学方程式要与45、46、47三空对应,只有得分的物质,该化学方程式才能得分,否则不给分】4. (2008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2011年中考推断题集
2011年中考推断题25. (4分)右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其中A、B为单质,B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甲、乙、丙为化合物,甲与过量的丙、乙与过量的丙两两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写出一种丙的名称。
(2)写出A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乙→甲的化学方程式:。
(武汉)33.(6分)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
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
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成都)16.(12分)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
脱氧中的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O2+ 2H2O= 4Fe(OH)3 (红褐色固体)(1)Fe(OH)2读作;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某同学自制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实验Ⅰ:请回答:操作Ⅰ的名称是,乙在净水中用作;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实验Ⅱ:将乙烘干后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
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推断[1]_图文(精)
乙甲丙 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推断1.(南昌市如右图所示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 是最轻的气体,B 、C 、D 、E 、F 都是氧化物。
请回答:(1G 的化学式为 ,E 与F 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写出物质B 的一种用途 ;(2C 、D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1 H 2 , 化合反应 ,灭火等(23CO+ Fe 2O 3 2Fe +3CO 2↑(其他合理即可2.(鸡西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1H 2O 2 (2 (3分子的构成不同3.(福州市A 、B 、C 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9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若B 为纯碱,A 、C 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 、B 、C 的化学式是A B C(2物质A 和C 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纯碱是一种用途是。
4.(百色市如图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无色气体,F 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溶液,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G 溶液溶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CuSO 4 (2Fe + CuSO 4 = Cu + GeSO 4 (3CO 2 +Ca(OH2 = CaCO 3↓+H 2O 5.(佛山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 、 Na 2SO 4、MgCl 2、CuSO 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1 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2011年中考化学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化学式、化合价(包括化学式相关计算)一、选择题1、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A. -2 B.+2 C.+4 D.+62(2011年四川内江,20题)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
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D、瘦肉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2011年福建福州,3题)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
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是A、+6B、+3C、+2D、-24、(2011年福建福州,5题)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AlCl3—氯化铝B、Ca2+—钙离子C、2O—2个氧元素D、2H2O—2个水分子5(2011年四川雅安,28题)到1990年,人类已知结构的化学物质是1000万种,2009年9月8日为5000万种。
2011年5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物质,并向中国专利技术局申请了专利,该物质被CAS登记为第6000万种已知结构的新物质M(化学式为C19H15N4FSO2)。
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A、M由六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B、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C、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D、化学正在加快发展6、(2011年山东烟台,11题)今年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某品牌肉制品中含有毒物质瘦肉精。
某种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0H19Cl3N2O,下列有关该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瘦肉精由1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该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C、该瘦肉精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D、该瘦肉精是有机物7、(2011年重庆市,9题)“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物质的推断范文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物质的推断一、化学推断题的做法: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⑴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FeCl3、Fe2(SO4)3(黄色)。
⑶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河南省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Ca-40 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各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汽油挥发D石蜡融化【解析】此题考察物质变化。
A、C、D均为物质状态变化,为物理变化。
B为缓慢氧化,食物本身发生了质变,是化学变化。
故选B。
2.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D臭氧层破坏【解析】此题考察空气污染。
A为CO2、CH4、H2O等温室气体所为。
B为废弃塑料污染。
D为冰箱、空调排放氟氯烃造成。
C为SO2、氮的氧化物与空气中水分反应生成酸形成。
故选C。
3.用氯化钠固体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托盘天平D蒸发皿【解析】此题考察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
第一步,计算不用仪器。
第二步,称量,称盐用托盘天平、药匙;量水用量筒、胶头滴管。
第三步,溶解用烧杯、玻璃棒。
第四步,装瓶,要有细口瓶。
D蒸发皿为蒸发操作所用。
故选D。
4.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中的【】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此题考察常见物质组成。
①酸的特征含氢元素。
②碱的特征含氢氧根,也含氢。
④有机物的特征含碳元素。
③盐的特征要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注意:有些盐含铵根相当金属离子的作用,可不含金属离子; 有些盐除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外还含其他部分。
)故①酸②碱④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或氢元素;③盐有许多可以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选A。
5.下图是甲乙两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10℃时,分别用100水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解析】此题考察溶解度曲线。
2011年初中化学推断题精品
2011 年初中化学推断题精品
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一种重要的题型.这类题目具有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但近年来新课程的实施,推断题的难度降低很多,但灵活度也越来教大,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试题的内容涉及碳和碳的氧化物及金属活动性方面的内容较多.
物质的推断
二、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一、什幺叫物质的推断
物质的推断是根据已知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运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判断被检验的样品是什幺物质,或样品中含有什幺物质,不含什幺物质等。
原题显性条件隐性条件
物质特性特殊现象特征反应
排除法、顺推法、组合法┅┅结论验证
几个重要的突破口
突破口一:
符合此条件常见物质为:H2O
突破口二:
符合此条件转化反应为:
突破口三:
符合此条件转化反应为:
CO2+Ca(OH)2=CaCO3↓+H2O
CaO+H2O=Ca(OH)2
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详解】(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
2.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物质A 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2)D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涉及B 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答案】Ca (OH )2 除锈 22222MnO 2H O 2H O+O ↑ 复分解反应【解析】【分析】F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 (OH )2,G 是气体且能和F 反应为CO 2,A 能用于制备G ,应该是CaCO 3或稀盐酸,又因为A 能转化为气体B ,所以A 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 3,由此可得知B 为H 2,E 和B 能相互转化E 应为H 2O ,D 和E 组成元素相同,D 为双氧水H 2O 2,D 和生成E 和D,E为水,所以D为O2。
中考化学 化学推断题 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李小龙,祖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功夫巨星也是一位武术哲学家。
其创立的截拳道,体现了融合生成的方法论思想。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如图的“功夫小子”游戏,图中A B C D E F G H 分别是氢气、稀盐酸、铁粉、氧化铜、碳酸钡、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纯碱溶液中的一种,游戏规则:①要求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且E 与F 不反应,G 与H 不反应;②B 与D 的物质类别相同;③物质不能重复。
请你参加完成游戏,并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图中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D :_____。
(2)已知B 能与F 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常用来_____。
(3)E →H 的反应基本类型与E 和G 的反应类型相同,写出E →H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Fe BaCO 3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制备烧碱22CuO+C 2Cu+CO ↑高温【解析】【分析】A 、B 、C 、D 、E 、F 、G 、H 分别是氢气、稀盐酸、铁粉、氧化铜、碳酸钡、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纯碱溶液中的一种,氢气会与氧化铜分数反应,盐酸会与铁粉、氧化铜、碳酸钡、澄清石灰水、纯碱反应,铁粉会与盐酸反应,氧化铜会与氢气、盐酸反应,碳酸钡会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澄清石灰水会与盐酸、碳酸钠反应,碳酸钠会与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反应,①要求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且E 与F 不反应,G 与H 不反应;②B 与D 的物质类别相同;③物质不能重复,所以C 是盐酸,E 、F 是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B 与D 的物质类别相同,所以B 、D 是碳酸钠、碳酸钡,A 就是铁,B 能与F 反应,所以B 是碳酸钠,F 是氢氧化钙,D 是碳酸钡,F 就是氧化铜,G 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G 是氢气,H 就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详解】(1)A 是Fe ,D 是BaCO 3;(2)B 能与F 反应,该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 ,该反应常用来制备烧碱;(3)E→H 的反应基本类型与E 和G 的反应类型相同,E→H 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2CuO+C 2Cu+CO ↑高温;故答案为(1)Fe ,BaCO 3;(2)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 ,制备烧碱;(3)22CuO+C 2Cu+CO 高温2.A 、B 、C 、D 、X 、Y 、Z 几种物质都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酸碱盐或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或产物已略去),已知A 、Y 、Z 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蓝色,B 、X 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C 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补钙剂,B 、D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推断题精讲1.火焰的颜色:(1)氢气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蓝色火焰(3)甲烷在空气中:蓝色火焰(4)硫在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5)硫在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的反应不能用HNO3。
3.酸、碱、盐重要离子的检验(1)酸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2)碱溶液():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
(3)硫酸根离子():先加BaNO3再加HNO3。
〈硝酸作用:排除诸如BaCO3沉淀〉(4)可溶性氯化物():AgNO3溶液和HNO3。
〈硝酸作用:排除诸如Ag2CO3沉淀〉(5)碳酸盐():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4.空气中能自燃的物质:白磷。
中考化学真题推断题1. (2008年汕头)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酸、碱。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②④(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2点) 、。
2.(200 8年河北省)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3. (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4. (2008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试回答(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2008年苏州市)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
经查阅资料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
实验②、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
为满足实验③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黑色沉淀D 。
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 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2Ca(HCO 3)==== CaCO 3↓+ H 2O+CO 2↑,则热稳定性CaCO 3> Ca(HCO 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 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 > (均写化学式)。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 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
7. (2008年肇庆市)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 4、ZnSO 4、FeSO 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
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
实验过程如下:(1)滤液A 和滤液B 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 ;固体B 的化学式为 。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 。
8. (2008年常州市))A 、B 、C 、D 、E 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C 是常见气体,D 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 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 的化学式为 ; (2)若A 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 的化学式为 ;(3)无论A 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 的化学式均为 ,D 的化学式均为 ;(4)写出A →E 的化学方程式: 。
9. (2008年青岛市)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兴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1)A 溶液中溶质可能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2)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 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 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4)因为A 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 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10.(2008年黄石市)A.、B 、C 、D 、E 、F 、G 、H 、I 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E 、F 、H 均为黑色固体B 为紫红色固体,D 为混合物。
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用化学式表示D 的组成 、 (2)F →G 的反应类型(3)写出F →E 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 的一种用途11.(2008年黄冈市)物质A ~F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1)若A 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E 为红色固体单质,则B 、D 的化学式为:B 、D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 。
(2)若E 为一种盐,则A 、C 的化学式可能是 、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B+C : 。
12.(2008年宿迁市)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
方案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2)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理由是 .(4)步骤④的操作是,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 .13.(2008年南昌市)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C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你回答:(1)C的化学式,H可能是;(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14.(2008年乐山市)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甲是,G是;(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5.(2008年南京市)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乙(2)写出丙和正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16. (2008年南通市)下图中A、B、C、D、E、F、G、H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
已知:X 、H 为黑色固体单质,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 为红棕色粉末。
常温下C 、E 、F 、G 均为无色气体,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1)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D C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 与H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G 与Y 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08年自贡市)如图,A 、B 、C 、D 、E 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
请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08年眉山市)(1)“奥运在我心中”。
整理归纳物质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请你从学习过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分别选一种代表物(不能重复选用),用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的奥运标志五圆环中(两环相连表两种物质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
19.(2008年盐城市)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去)。
请各写一例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①A 是非金属单质,D 是金属 ;高温碱②该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
20.(2008年镇江市)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
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和;(2)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和;(3)若一种溶液有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且无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21.(2008年镇江市)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