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人教版)有关的数学模型曲线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有关数学模型问题分析 doc

高中生物有关数学模型问题分析 doc

高中生物数学模型问题分析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它要求学生具备理科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科思维的培养,树立理科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本文在此谈谈,在生物教学中的几个数学建模问题。

1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数学建模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在高中的物理与化学学科中广泛的应用。

由于高中生物学科以描述性的语言为主,学生不善于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生物学上的一些问题。

这些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给予提炼总结,并进行数学建模。

所谓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ling),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对理科思维培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 数学建模思想在生物学中的应用2.1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生物图形与数学曲线相结合的试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

它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与综合能力。

这类试题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考查学生用数学图形来表述生物学知识,体现理科思维的逻辑性。

例1:下图1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B、图1中CD段变化发生在减数Ⅱ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C、就图2中的甲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秋水仙素能阻止其进一步分裂D、图2中的三个细胞不可能在同一种组织中出现解析:这是一道比较典型的数形结合题型:从图2上的染色体形态不难辨别甲为有丝分裂后期、乙为减Ⅱ后期和丙为减Ⅱ中期;而图1中的AB段表示的是间期中的(S期)正在进行DNA复制的过程,BC段表示的是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含2个DNA分子)的染色体,DE段表示的是着丝点断裂后的只含1个DNA的染色体。

高三生物生物曲线专题

高三生物生物曲线专题

小结:
运用曲线坐标图分析解答生物问题,必须对有关图像要做到 五会,即: “会看”就是能看出曲线坐标图像所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会析” 就是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出由感性到理性的认 知规律。 “会用”就是能够运用已知的生物图像知识,抓住生物量的变 化关系,对照题目有关生物现象、生理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会换” 就是将同一生理过程的变化规律可用不同的图像来表 达或同一曲线图可用不同的生理过程来描述。 “会画”就是通过必要分析、推理、验证,得出知识的本质特 点,然后用不同的图像反映出来,再根据画出的图像来综合分 析有关问题。
常见双曲线图例
画图——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10、在这两个坐标系中分别表示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种群的曲 线,应如何表示呢?


群 个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时间
增长型 年龄
例11、
画出图中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曲线。
CO2 释 放
量A BC
O
D
O2 浓度



白 与
100-
氧 80-
结 合
60-
的 百 分
40- 20-
ab cd
数0
氧分压(KP)
%
综合性题型(反映学科内、学科间综合以及概念原理外延)
例6、一组学生将叶片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 暗中保温。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 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为M2形态
例2、
下图表示酶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微专题(四) 细胞周期过程中的图像和曲线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微专题(四) 细胞周期过程中的图像和曲线分析
源自模型解读续表D
2.根据直方图判断 ①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 染色单体
②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
典例1 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 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解析] 图中细胞没有细胞壁、含有中心体,应是动物细胞,A项错误;图乙细胞中没 有染色单体,B项错误;甲细胞中中心体已经完成了复制,C项错误;图甲中染色体散 乱排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图乙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有丝分裂后 期,图丙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项正确。
C
曲线模型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型解读
曲线模型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微专题(四) 细胞周期过程中的图像和曲线 分析
一、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判断
1.根据染色体(质)的形态判断
项目
分裂间期
以染色质丝的 识图特
征 形式存在于细 胞核中
前期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 染色体散 乱分布 粒排列在赤道
板上
后期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
末期 染色体逐渐 变为染色质 丝

人教生物解题模型训练:(2)坐标曲线类

人教生物解题模型训练:(2)坐标曲线类

人教生物解题模型训练(二)坐标曲线类[模板概述]坐标图中,多以时间、温度等易测量的因素为横坐标,以事物的某种性质为纵坐标,以曲线图表示事物变化及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常用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物体结构、代谢、生命活动及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

其解题思维模板如下:1.(2022·江苏徐州市高三2月学情调研)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细胞中ROCK1(一种蛋白激酶基因)过度表达对细胞呼吸的影响,通过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物质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细胞呼吸情况),设置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ROCK1(ROCK1过度表达)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寡霉素:ATP合酶抑制剂;FCCP: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线粒体解偶联剂,不能产生ATP;抗霉素A:呼吸链抑制剂,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A.加入寡霉素后,OCR降低值代表机体用于ATP合成的耗氧量B.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C.ROCK1过度表达只增加细胞的基础呼吸,而不增加ATP的产生量D.抗霉素A加入成肌细胞后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

答案 A解析图中0~17 min,加入寡霉素前可代表细胞的正常耗氧率,寡霉素是A TP合酶抑制剂,加入寡霉素后,OCR降低值代表细胞用于ATP合成的耗氧量,间接反映细胞此时的ATP产量,A正确;FCCP作用于线粒体内膜,大量耗氧,不能产生ATP,故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而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的能量还可储存在A TP中,B错误;ROCK1过度表达不仅增加细胞的基础呼吸,而且增加细胞A TP的产生,C错误;抗霉素A加入成肌细胞阻止线粒体耗氧,无法产生ATP,但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反应不受影响,能产生[H]和CO2,D错误。

2.如图为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14 图表曲线题的解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14 图表曲线题的解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14 图表曲线题的解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内容概要:“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和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是当今高考生物学科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

在高考生物第二轮的复习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图表和图解题的分析与表达,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近几年生物高考中命题以图表曲线形式出现有渐多的趋势,此类题不仅直观形象,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层次高,能很好地体现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能较好反映学生的综合分析水平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此类试题在高考试卷中比重较大,特别是生理方面的曲线图,应引起注意。

对不同类型的图表曲线应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找到突破口。

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图象、曲线的分析从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或染色体、DNA数量变化规律入手;生态图表的解答要从观察各条曲线的走势、相互间的关系,或者从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入手;遗传系谱图的解答要从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着手;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图表曲线分析往往是从影响这些生理作用的内、外因素方面去考虑;等等。

但不论哪一种类型,都要求学生能将概念、原理与图形、曲线之间实现信息的转换,即知识的迁移。

所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答此类题型的最基本要求。

2.典例精析:类型一模式图、示意图:图文转换实质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生物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图、实验图像,其表现形式有实物图、模式图、示意图、系谱图等。

解这类题时要求能辨认出图中所反映的形态、结构,正确理解生理过程的规律,并能联想和运用与图示信息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来分析、思考,表述出正确答案。

例1:(09上海卷)33.(9分)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 ]内填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微专题三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曲线模型及相关实验设计(40张)课件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微专题三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曲线模型及相关实验设计(40张)课件

三、测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方法 1.“装置图法”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1)测定装置
(2)测定方法及解读 ①测定呼吸速率(装置甲) a.装置甲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 b.玻璃钟罩遮光处理,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 c.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 d.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用红色液滴单位时间内向左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速率)。
跟踪训练

123456
解析 水参与C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反应,将丙酮酸彻底分解,A正确; B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产生的O2,参与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错误; X代表的物质为ATP,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能供给暗反应,所以能 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的基质,D错误。
D.若X溶液为清水并遮光处理,消耗的底物为脂肪时,液滴左移
解析 清水既不吸收和释放氧气,也不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和细胞呼吸产生和释放的O2量和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C错误。

解析 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初始瓶溶 解氧(w)-a瓶溶解氧(v),是(w-v)mol/瓶,A错误、B正确; 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净光合量(k-w) +呼吸量(w-v),即(k-v)mol/瓶,C、D错误。
2.叶圆片称重法 测定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中淀粉的生成量,如图所示以有机物的变 化量测定光合速率(S为叶圆片面积)。
净光合速率=(z-y)/2S; 呼吸速率=(x-y)/2S;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x+z-2y)/2S。
3.黑白瓶法 “黑白瓶”问题是一类通过净光合作用强度和有氧呼吸强度推算总光合 作用强度的试题,其中“黑瓶”不透光,测定的是有氧呼吸量;“白瓶” 给予光照,测定的是净光合作用量,可分为有初始值与没有初始值两种 情况,规律如下: 规律1:有初始值的情况下,黑瓶中氧气的减少量(或二氧化碳的增加量) 为有氧呼吸量;白瓶中氧气的增加量(或二氧化碳的减少量)为净光合作 用量;二者之和为总光合作用量。 规律2:没有初始值的情况下,白瓶中测得的现有量与黑瓶中测得的现有 量之差即总光合作用量。

高中生物必修一 同步讲义第5章 微专题四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曲线模型及相关实验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一 同步讲义第5章 微专题四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曲线模型及相关实验设计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曲线模型及相关实验设计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联系与区别项目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代谢类型 合成作用(或同化作用) 分解作用(或异化作用) 物质变化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无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化学能(储能) 化学能―→ATP 、热能(放能)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场所 叶绿体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条件只在光下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联系(1)物质方面①C :CO 2――→暗反应(CH 2O)―――――――→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丙酮酸―――――――→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O 2。

②O :H 2O ――→光反应O 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 2O 。

③H :H 2O ――→光反应NADPH ――→暗反应(CH 2O)――――――――――→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H]―――――――――→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 2O 。

(2)能量方面:光能――→光反应ATP 和NADPH 中的能量――→暗反应 (CH 2O )中的能量――→细胞呼吸⎩⎪⎨⎪⎧热能ATP 中的能量→各项生命活动 2.微观辨析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以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为例)(1)绿色植物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数值表示呼吸速率。

(2)绿色植物组织在有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

(3)(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用O2、CO2或葡萄糖的量表示如下:①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实际测得的O2释放量+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

②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实际测得的CO2吸收量+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

③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量=葡萄糖的积累量(增重部分)+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

3.光饱和点和补偿点的移动问题(1)细胞呼吸对应点(A点)的移动:细胞呼吸增强,A点下移,细胞呼吸减弱,A点上移。

高中生物曲线原理图解教案

高中生物曲线原理图解教案

高中生物曲线原理图解教案
教学内容:曲线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学习曲线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掌握相关概念及技能
教学重点:曲线原理、生物学中曲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曲线原理在生物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幻灯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曲线原理,生物学中的曲线是如何产生的
二、讲解曲线原理(15分钟)
1.讲解曲线的概念和特点
2.介绍曲线的种类及特点
3.解释曲线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三、生物学中的曲线应用(20分钟)
1.生长曲线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2.代谢曲线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3.其他生物学领域中的曲线应用
四、案例分析(15分钟)
1.分析实际生物学问题中的曲线应用案例
2.讨论如何利用曲线原理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
五、实验操作(20分钟)
1.设计一个关于曲线原理的生物学实验
2.观察实验现象,收集数据
3.分析实验结果,结合曲线原理进行解释
六、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学生发言,分享对曲线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曲线原理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应用曲线原理解决生物学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涉及了曲线原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曲线原理的重要性及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价值。

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挥创造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生物坐标曲线题的解题对策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生物坐标曲线题的解题对策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解题对策坐标曲线题是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题型,它能借助简单的线条走向,巧妙地表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生理活动等较为复杂的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图像含义的理解,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以及曲线与文字、文字与曲线的相互转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该类试题倍受命题者的亲睐,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现结合一些典型例题,谈谈该类试题的解答对策。

一准确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较多曲线以其“走向”表明生物体某些生理活动或过程的变化规律,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渐下降型:如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O2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等,如图A所示。

2、逐渐上升型:如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情况下,所表现的“J”型增长曲线,如图B所示,较多曲线先上升,然后达到一定的稳定值,如O2浓度与植物细胞吸收矿物质元素离子浓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ATP的产生量与氧气浓度的关系等,如图C所示。

3、先上升后下降型:这类曲线较为典型,较多生理活动过程可以以这种曲线的“走向”来表达。

如PH值、温度变化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食物链中捕食者、被捕食者变化的动态过程等,如图D所示。

4、先下降后上升型:如酵母菌的呼吸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E所示。

例1、(2001广东·19)下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淡发育时间)。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的信息是以坐标图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了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出题角度较新颖,综合性强,要求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由于卵裂,细胞数目增加,每个分裂形成的细胞都有一份DNA,因此DNA总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多;在卵裂过程中,细胞以几何级数不断分裂,每个细胞体积随时间增长而减小;在分裂过程,由于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能量的来源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呼吸过程需要分解有机物,综上所述,本题选A。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3常见坐标曲线题型归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3常见坐标曲线题型归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3常见坐标曲线题型归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生物坐标曲线题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结构、生理等方面的本质特性。

它可以考查多个知识点,涉及到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具有情景新、重能力、区分度高的特点。

现将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所涉及到与坐标曲线题有关的知识归纳透析如下:⑴曲线走势:“A”型曲线(图A):在一定横坐标范围内,纵坐标随着横坐标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当横坐标达到一定值后,纵坐标随着横坐标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V'型曲线(图B)的走势,则与“ A ”型曲线相反。

⑵相关变量:“A”型曲线:①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②pH值对酶的活性的影响;③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器官(根、芽、茎)生长(或生长速率)的影响;④温度(或pH)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⑤植物叶片中干物质积累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⑥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与地球纬度的关系;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或细胞吸水能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⑧在食物链中,被捕食者被捕杀前后在数量上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⑨ 在生活资源有限的条件时,种群的增长率与时间(或种群数量)的关系;⑩植物叶片中K含量与叶龄的关系等。

“ V”型曲线:①温度(或pH)对酶的活性(用反应物的剩余量来表示)的影响;② DNA 的溶解度与NaCI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③害虫的种群密度与杀虫剂使用次数的关系;④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干重与萌发时间的关系;⑤酵母菌的呼吸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⑥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植物细胞,其原生质层(或液泡)体积大小与时间的关系;⑦绿色植物在夏季中午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时,光合作用强度与时间的关系等等。

例1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甲图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植物生长,C点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②甲图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③乙图B点时的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的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甲艺.④乙图A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个体⑤丙图曲线表示胰麦芽糖酶对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催化特性⑥丙图曲线表示肠脂肪酶对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催化特性⑦丁图曲线表示温度从0T M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⑧丁图曲线表示pH值从6升高到8,酶的最适温度不变A. ①④⑤⑦ B .①④⑥⑧ C .②③⑤⑦ D .②③⑥⑧解析:主要考查对坐标曲线及其特殊点含义的理解能力。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光合作用曲线小专题29PPT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光合作用曲线小专题29PPT

观察下图,思考各点和区段的含义。 点或
植物单位时间内
区段 AB
B点
生理过程
只进行呼吸作用 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C 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C点 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CD 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D点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
DE 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春季晴朗一天
E点 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EF 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HI段:光照继续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直至光合 作用完全停止。
注意:两个图纵 坐标的含义不同:
前者为CO2的吸 收量;
后者为反应装之 内CO2的浓度。
时间
反应装置中原 来CO2的浓度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
他们对温室内 含C O量2 、 含O量2 及 吸C 收O 2 速率进行了
(2)在波长450nm光照下的 产糖速率比在波长700nm光照 下的__快___;在波长425光照下 的氧气释放速率比在波长 650nm光照下的___慢_____。
(3)在波长750nm到800m 光照下的光合速率为零,其最 可能的原因是_叶__绿_体__中__没__有_吸_。收该段波长光线的色素
电子
• 在最适温度以下升高温度 m
A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小于呼吸作用的
B此时升温,呼吸作用加强,且强度 远大于光合作用
0
b
• 温度超过最适温度
a
图1
由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最适温
度不同,升高温度,可能会使其中之
一超过最适温度。
光照强度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4:31:1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62021/9/62021/9/6Sep-216-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6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与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的图像和曲线分析(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与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的图像和曲线分析(含答案)

与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的图像和曲线分析一、细胞周期中核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分析1.曲线模型2.曲线解读项目上升段的变化原因下降段的变化原因核DNA分裂间期DNA 复制,DNA 数目加倍分裂末期结束时细胞一分为二,核DNA 数目减半染色体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分裂末期结束时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单体分裂间期DNA 复制,染色单体形成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体消失例1如图所示为体细胞增殖过程中核DNA 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甲和图乙的纵坐标分别为核DNA 数目和染色体数目B .图甲中ac 段过程和图乙中ab 段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C .图乙中b 点到c 点是着丝粒分裂的结果D .图甲中的cd 段和图乙中的de 段表示的是同一个过程答案B例2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些物质的数量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都可表示核DNA的数量变化B.丙和丁都表示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C.乙中的I→J、丙中的N→O及丁中的R→S变化的原因相同D.乙可以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G→H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答案D解析甲表示核DNA分子的数量变化,乙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丙表示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丁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A、B错误;乙中的I→J变化的原因是子细胞的形成,丙中的N→O及丁中的R→S变化的原因都是着丝粒的分裂,C错误。

二、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1.曲线模型图中ef(BC)段表示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染色单体形成,fg(CD)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即G2期、前期和中期,gh(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曲线解读(1)当有染色单体(G2期、前期、中期)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

(2)当无染色单体(后期、末期)时,染色体数∶核DNA数=1∶1。

巧解生物曲线题ppt 人教课标版

巧解生物曲线题ppt 人教课标版
血 红 蛋 白 100 - 与 氧 80 - 结 合 60- 的 40 - 百 分 20- 数 0

a b c d
氧分压(KP)
%
综合性题型(反映学科内、学科间综合以及概念原理外延)
例6、一组学生将叶片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 暗中保温。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 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 B.生物Ⅱ可能是以生物Ⅰ为食 C.生物Ⅲ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 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
(3)d处凹陷,原因是温度过高,叶片上 气孔 关闭, 吸收量减少,影响了光合作用中的 暗 反应效率。 二氧化碳 (4)a处凸起,原因是下半夜 温度 偏低,使呼吸作用 强度下降 。
实践型题型(反映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一个同学正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一种冻原植物, 例4、 观察它借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环境的氧的净 含量(均在标准状态下)。下图表示观察结果,你自 己决定哪一条曲线是氧气的产生,哪一条曲线是氧气 的释放?回答以下问题:
常见双曲线图例
画图——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10、在这两个坐标系中分别表示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种群的曲
线,应如何表示呢?
种 群 个 体 数 量 种 群 个 体 数 量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增长型
时间
年龄
例11、 画出图中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曲线。
CO2 释 放 量
统一型题型(反映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血红蛋白与氧能进行可逆性结合,但不同的生物在含氧 例5、 量不同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血红蛋白与氧结 合的特性发生了变化。右图是对4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生动物体 的氧合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后绘制的曲线。你认为哪种曲线所 A 代表的生物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域中生存能力最强?( A.a B.b C.c D.d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科学方法微课4:科学思维中的模型与建模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科学方法微课4:科学思维中的模型与建模

科学方法微课(四)
科学思维中的模型与建模
【科学方法·是什么?】
1.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形象化的实物,
有的则以抽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2.模型类型:
(1)概念模型。
①概念:用文字、图线和符号等将有联系的名词或过程连接起来,将生命现象或
活动规律阐明清楚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模型。
②常见形式:流程图模型和概念图模型。
③实例:细胞的分类、真、原核细胞的比较
(2)数学模型。
①概念:用字母、数字及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像、图表等描述
事物特征及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它可以描述生命现象,用逻辑推理、运算、
求解等来研究生命现象、解决生物学问题。
的关系。
4.修改和完善。
【类题试做·你会吗?】
请构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数学模型(要求横坐标表示
有丝分裂时期,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
【解析】在有丝分裂间期,因为DNA复制会导致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之比由1变
为0.5。该比值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不变,在后期由于着丝点分离该比值由0.5
的范围、前后关系等。比如定义、特点、意义该是并列关系,细胞分化的实质
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等。
2.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初步拟定好概念图各个概念之间的纵向和横向
分支,然后用铅笔描出初步的连接,箭头的指向等。上下级关系、并列关系等都
要注意排列的位置,尽量避免交叉。
3.标明概念之间关系。建立好连接后就要考虑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
(2)连接两个概念间的联系词应尽可能选用意义表达具体明确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坐标曲线在生物必修一中的应用
交城二中王建新
生物坐标曲线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物的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的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本质特性。

如果能抓住坐标曲线的关键要素,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生物坐标曲线题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一、必修一中常见几种坐标曲线
第一种曲线:
这种曲线(理想化)可以表示:
1.O2浓度与有氧呼吸强度的关系。

2.O2浓度与主动运输某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3.O2浓度与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速度的关系。

4.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的细胞重量与时间关系。

5.发生渗透作用吸水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

6.协助扩散时物质吸收量与浓度的关系。

7.A TP的产生量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第二种曲线:
这种曲线可以表示:
1.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

人体内的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

2.pH值对酶的活性影响。

人体内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值为7左右(注:胃蛋白
酶发挥效应的最适出为1.8左右)。

3.温度与呼吸强度、光合强度、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关系。

4.pH值与呼吸强度、光合强度、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关系。

5.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细胞中细胞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6.叶龄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第三种曲线:
这种曲线可以表示:
1.O2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

在有氧存在时发酵作用受到抑制。

2.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

3.发生渗透作用失水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

4.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第四种曲线:
这种曲线(实际情况)可以表示:
1.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2.外界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3.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4.O2浓度与有氧呼吸强度的关系。

5.O2浓度与主动运输某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6.O2浓度与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速度的关系。

7.H2O、无机盐含量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8.时间与生成物量、反应速度的关系。

9.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第五种曲线:
这种曲线可以表示:夏季晴朗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
变化曲线图
第六种曲线:
这种曲线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于细胞周期的关系。

第七种曲线:
这种曲线可以表示:细胞呼吸与二氧化碳释放量关系。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是数和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来的动态。

抓住了关键,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可分三步:
一、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既识标、明点、析线):
第一看理解坐标图中纵坐标(因变量)、横坐标(自变量)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即识标)
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即明点)
第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

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自变量)”的增加,“纵坐标量(因变量)”逐渐增加或减小。

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的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是结论。

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既析线)
二、析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联想与图象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并寻求图象中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由此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趋势?它们说明了什么?以此揭示问题的实质和规律。

三、用图: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

把生物学问题巧妙而合理地设置成图象题,使学生通过剖析图象,运用图中曲线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最后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表达能力)。

表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不善于表述过程和说明问题;表述不规范、不简洁、不准确;不到位或越位,更多的原因是对动态、静态的要求和范围把握不准。

训练的策略主要是:仔细地看(教材表述)、认真地听(教师表达)、规范地练(解题时强烈的自我意识)。

三、例题
1.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

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相符的是:( A )
1.根据下图所示过氧化氢被分解速度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高效性)
2.根据下图所示过氧化氢被分解速度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高效性
X
Y
Z
W
阳生C 3植物
光照强度
0CO 2释放量
CO 2吸收量
3.植物的生理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下列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C )
A 、若适当提高温度,则X 点应向下移动
B 、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Y 点应向左移动
C 、当植物缺镁时,Y 点应向左移动
D 、处于X 点时细胞中产生ATP 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4.下图表示将A 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02环境条件下, 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 点与a 点相 比较,b 点时叶肉细胞中C 3的含量 低 ;b 点与 c 点相比较,b 点时叶肉细胞中C 3的含量 高 。

5.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

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

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小球藻在暗处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小球藻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消耗的氧气。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
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光合作用利用的原料,水中的CO2逐渐减少 。

(4)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NaHCO3产生CO2使容器中的CO2浓度增加。

(5)加入NaHCO 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5×10
-8
摩尔氧气。

四、总结
一、对图中数据所反映出的现象进行解释:
原因在平时所学(书上)的基础知识中,原因在图中找。

解题方法:※要认真读图,找准知识点。

找出自变量、因变量、相关变量。

※要用图中变量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现象出现的原因做出准确的解释。

二、由图中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解题方法:※要认真读图,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要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联系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