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强震区泥石流特征研究_东林寺-海汇桥为例

合集下载

“5·12”地震后汶川县泥石流特征与演化分析

“5·12”地震后汶川县泥石流特征与演化分析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报1004-9665/2020/28(6)-1233-13李宁,唐川,卜祥航,等.2020.“5・12”地震后汶川县泥石流特征与演化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28(6):1033-120/.doi:10.103/4/ki.jeg. 2010-310Li Ning,Tang Chuan,Bu Xianghang,et al.2020.Characteristics ank evolution of debris flows in Wenchuan county after"5•12"earthquake[J].Journal if Engikeering Geology,28(6):1233-1225.doi:12.13544/ei.jeh.2019-310“5・12”地震后汶川县泥石流特征与演化分析*李宁①唐川①卜祥航②李浩宾③(①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259,中国)(②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成都612272,中国)(③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82中国)摘要2008年“5・12”汶川地震极大地改变了震区泥石流的特征,不仅增强了泥石流的活动性,同时也使得震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要面临泥石流的威胁。

本文基于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利用遥感解译结合现场调查等手段,分析了汶川县泥石流沟道纵坡降、沟壑密度、两岸坡度等基本发育特征;进而分析了地震前后汶川县降雨分布及泥石流相关降雨参数变化特征。

结果显示,流域内泥石流沟的沟壑密度在0.2-4之间,属于微度土壤侵蚀区域,泥石流的沟床纵坡降偏大,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泥石流流域内斜坡坡度多为30。

~40。

,有利于灾害的发生;震后汶川县年均降雨量增加了527%,降雨多集中在7~9月份,降雨量由南及北逐渐降低;震后泥石流的降雨阈值在2008~2013年呈现缓慢回升的趋势,但2010年又有所下降,预计恢复到震前水平尚需要一定时间;同时震后汶川县泥石流物源丰富,震后物源量呈现“震荡式衰减”的演化趋势,但体量仍然很大,对泥石流仍需坚持监测预警工作。

汶川县泥石流沟在汶川5.12地震后的活动趋势

汶川县泥石流沟在汶川5.12地震后的活动趋势

震提供的泥石流固体颗粒大小中等。
沟口: 103°37'E,31°30'N。该沟是雁门沟支
沟,沟口距雁门沟沟口约 3. 5 km。磨子沟海
板岩 和 千 枚 岩
IX 磨子沟 拔最高点 3 476 m,沟口海拔 1 542 m,沟道
滑坡活动

狭窄,地 震 提 供 的泥 石 流 固 体 颗 粒 大 小 中
等。
石流沟泥石流的活动特点,如地震形成的固体物质的量( 如崩塌、滑坡提供的松散固体物质) 和参与泥石流
的形式,泥石流形成的水源条件的变化( 如堰塞湖提供的水体的大小) ,泥石流形成区沟道变化( 如堵塞、淤
积程度等) 等因素,结合地震后雨季泥石流的活动情况,得出各种类型的泥石流沟内泥石流的趋势和受地震
的影响时间。 汶川县在“5. 12”地震前就是泥石流高发区和高危险区[13],境内有泥石流活动的沟多达 98 条[14]。在
第 20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2 月
自然灾害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文章编号: 1004 - 4574( 2011) 06 - 0068 - 06
Vol. 20 No. 6 Dec. 2011
汶川县泥石流沟在汶川“5. 12”地震后的活动趋势
余 斌1 ,谢 洪2 ,王士革2 ,章书成2 ,鲁 科1 ,韩 林1
第6 期
余 斌,等: 汶川县泥石流沟在汶川“5. 12”地震后的活动趋势
·69·
目前国内外对地震灾区的泥石流活
动趋势和受地震影响时间的研究工作,主
要集中在一些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区,如西
藏东南部 地 区、四 川 松 潘—平 武 地 区,云
南永善—大关地区和四川岷江上游地区 等[1 - 12]。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地震区域

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动态演变特征研究——以绵竹市走马岭泥石流为例

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动态演变特征研究——以绵竹市走马岭泥石流为例

梁京涛 王 军 宋 云 马晓波
(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摘 要
成都 608 ) 10 1
汶川地震后 , 流域 内产生大量松散物源 , 使走马岭沟 由一季节性冲沟演变为一条潜在泥石流沟 , 在地震后 的 3个汛期
内发 生多次泥石流 , 并造成灾害 , 中以 20 — — 4泥石流和 2 1— — 3泥石流最为严重 。本文利用 3期遥感影像并结 合野 其 08 9 2 00 8 1
化为泥石流沟道堆积物。( ) 同降雨强度下 , 3不 走马岭泥石流堆积区范围边 界变化明显 , 且不同堆积扇间存在叠加关系 ; 结合
走马岭“ ・4 堆积扇范 围和“ ・3 堆积扇前缘堆积痕迹及影像 特征 , 92 ” 81” 推测出走马岭 “ ・3 堆积扇 堆积面 积约 8 7 x 0n 。 8 1” .6 1 l
TEM PoRAL EVoLUTI oN oF TYPI CAL DEBRI S FLoW S I W ENCH UAN N
E THQUAKE AR AS:CAS T DY oUMAL NG・ AR E ESU oF Z I GUL Y DE I L B S
流, 进而演变为整个流域全面暴发泥石流 。( ) 2 经历了 2 0 0 8年、09年 、00年 3个雨季后 , 20 21 走马岭流域物源储 量及物源供给
形式发生变化 , 中崩塌规模增加 了 1 8 % ; 其 .7 滑坡增加 了 2 .5 ; 5 3 % 沟道及坡面松散堆积减少 了 6 .7 , 少部分 大部分转 74% 减
s ro sp o e t o s w p c ld b sf w e e t c u r d r s e t ey o e tmb r2 e u r p r l s .T o t i a e r o v n s o c re e p c i l n S p e e 4,2 0 n n Au u t i y y i l v 0 8a do g s 1 3,2 1 . i p p r o i e e RS i g n ed i v sia in d t .I n l z st e fr t n c n i o s o e 0 0 T s a e mb n st ma e a d f l e t t a a t ay e h mai o d t n f h h c h i n g o a o o i t Z u l g d b sf ws a d c mp r st e e ou in c a a tr f h ul t rt re r i y s a o satrW e c u n o mai e r o , n o a e v l t h r ce so eg l a e e an e s n e n h a n i l h o t yf h f

汶川强震区泥石流特征研究——以银厂沟东林寺-海汇桥段为例

汶川强震区泥石流特征研究——以银厂沟东林寺-海汇桥段为例

汶 川 强 震 区 泥 石 流 特 征 研 究
— —
以银厂沟东林寺 一 海汇桥段为例
马 煜 ,马 东涛 ,李 锋 ,王显林
(.成都 理工 大学 工 程技 术学 院 ,四川 乐 山 1 640 ;2 100 .中 国科 学 院水利 部 成都 山地 灾 害与环 境研 究所 ,成都 604 ; 10 1
震后 ,连 续 3年 的地 震灾 区泥石 流活 动显示 ,地 震 区泥石 流 已进入 高 发期 ,该 时 期可 能 持续 5~1 , 0a 甚 至更 长 ,对 可能遭 遇 泥石流 的 区域 ,应 做好持 久性 防灾 减灾工 作 。 关键 词 :地震 泥石流 ;暴 发条件 ;活 动特 征 ;汶 川

1 8该段 发生 的 白果 坪沟 泥石 流 ;0 8—0 20 7—1 — 3
笔者 认 为 地 震 泥 石 流 指 由地 震 产 生 物 源 ,后 1 , 4 该段 谢家 店 子 、 厂 沟 主 沟 大 海 子 等 多 条 沟 暴 银
由暴 雨产 生 水 源 而 激 发 的一 种 泥 石 流 。在 同一 地 发 泥石 流 , 断公 路 ;2 0 阻 0 8—0 9—2 _ 2 3 .4,该 段 白
永 善 一大 关 地 区 发 生 7 1级 地 震 时 ,长房 沟 和 马 响水 洞 、 家店 子 、 . 谢 灌子 沟 、洛河桥 沟 、 汇桥 等 5 海
收稿 日期 :2 1 0 0—1 0—1 2
基金项 目:地质灾 害 防治与 地质 环境保 护 国家重 点实 验室 开放基 金项 目 ( Z07—1) G 20 5 作者简 介 :马 煜 (94 ) 18一 ,男 ,硕 士 ,研究 方 向 :岩 土工 程和 地质 灾害 防治工 程 ,m y.08 o a.o 。 au20 @ht i cr m l n 通讯作 者 :马东 涛 ,博 士 ,教 授 , t a id.ca。 dm @ m ea.n 引文格 式 :马煜 ,马东 涛 ,李 锋 ,等.汶 川强 震 区泥石 流特征 研究 —— 以银 厂沟 东林 寺 一 汇 桥段 为 例 [ ] 海 J .桂 林 理 工大 学

汶川震区泥石流堵河类型探讨

汶川震区泥石流堵河类型探讨

有非常 重要 的意义 。
对 于泥石流堵江 的成灾事件 , 国内外 许多学 者开展 了大 量 的相关研究 工作 , 周 必凡 等 从 理论 的角 度进 行探讨 , 提
出 了泥 石 流 堵 江 的 最 小 规 模 、 扇形 地泥 石流 沟床 条件 、 主 河
流量等计算 公式。徐永 年等 就 泥石 流入 汇 的危 险性判 别 指标进行 了探讨 , 提 出影 响泥石流堵江 的主要 因素有泥石 流 的入汇 角 、 密度和 泥石 流规模 , 并 引入 泥石 流对 主河 的影 响 度 的概念 和表达式。陈德 明等 通过 一 系列 的水槽试 验 进 行研究 , 探讨 了影 响泥石 流堵 江 的主要 因素 , 并 建立 了相 应 的泥石 流堵 江的临 界判别 式 。但 是这 些堵 江模 型没 有一个 确定 的临界值对 堵江模式进行有效 的判断 , 只能 给 出泥石 流
刘文锐 , 周 志远
(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 灾害防治- 9地质环境保护 国家 重点实验 室, 四川 成都 摘 6 1 0 0 5 9 ) 要: 选取 震 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堵 断型泥石流沟、 堵塞型泥石流沟及不堵河型 泥石流 沟共 6条 , 对堵 断型 并与堵 塞型、 不堵 河型 泥石 流沟进行比较 , 得 出计 算泥石流 堵断主 河可能性 大小的经
关键 词 : 泥石 流 ; 堵 河; 影响 因素 ; 经验 公式 中图分类号 : P 6 4 2 . 2 3
O 前 言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9 2 3 5 ( 2 0 1 5 ) 0 1 - 0 1 1 3 - 0 4 断主河可能性大小 的经验 公式 , 并 由计 算结果 对堵江类 型进
11 3
2 泥石流堵断河流可能性计算

地震引发泥石流的典型案例分析

地震引发泥石流的典型案例分析

地震引发泥石流的典型案例分析地震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能够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除了直接引发建筑物的倒塌和人员伤亡外,地震还可能诱发其他次生灾害,如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由山体滑坡或雪崩携带大量碎屑和水流组成的混合物,具有极高的破坏力。

本文将分析几个典型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地震引发泥石流的过程和影响。

案例一:2008年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这场地震导致近7.5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和泥石流,对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汶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该地区地形陡峭,土壤松散,是泥石流发生的高风险区域。

汶川地震发生后,满目疮痍的景象令人痛心,大量的泥石流淹没了村庄和道路,阻断了救援车辆的通行。

正是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地震引发的泥石流造成了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二:1999年台湾大地震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了规模7.6的地震,造成震中及周边地区的严重破坏。

地震触发了台湾东北角山脉上的许多滑坡和泥石流。

其中最显著的案例是位于台北县瑞芳区的基隆河,河道陡峭且容易被堆积在上游的大量碎屑所阻塞。

地震导致山体坍塌,形成大量滑坡和泥石流,从而堵塞了基隆河的水流。

泥石流冲击着河岸,瞬间淹没了附近的建筑物和道路。

此外,由于泥石流冲击的力量巨大,基隆河的堤坝也发生了决口,导致城市进一步受灾。

这个案例再次证明了地震引发泥石流的可怕破坏力。

案例三: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规模为7.8的地震。

这场地震是近现代中国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造成了近24万人死亡。

地震引发了唐山市及周边地区的泥石流,其中最重要的案例是震中涉县。

该地区地势陡峭,土壤较为松散,地震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了居民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唐山大地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揭示了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对城市化地区的威胁。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型特征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型特征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型特征常鸣;窦向阳;范宣梅;姚成【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8(032)003【摘要】汶川地震后暴雨诱发的泥石流不断增加,通过收集整理降雨资料,分析汶川震区不同地域泥石流暴发的激发雨强及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变化过程,揭示震区暴雨泥石流的激发雨型特征,为暴雨泥石流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汶川震区的暴雨泥石流激发雨型可分为短期突然降雨型、中期持续降雨型和长期间断降雨型3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引发泥石流的激发雨强及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的不同.暴雨泥石流的形成机制体现为降雨导致流域内松散土体渗透、饱和及侵蚀移动的过程.激发雨型与激发雨强及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存在相关关系,短期突然降雨型的激发雨强最大,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最少;中期持续降雨型的激发雨强居中,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最多;长期间断降雨型的激发雨强最小,前期有效累计降雨量居中.对四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碎屑流进行验证,初步判定是由长期间断降雨型引发岩体抗剪强度降低而引起的.对不同激发雨型特征的研究能够为汶川震区泥石流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总页数】8页(P623-630)【作者】常鸣;窦向阳;范宣梅;姚成【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相关文献】1.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形成特征及运动特征研究——以大沟泥石流沟为例 [J], 王玉夜;刘栋;金叶;张文2.汶川震区银厂沟区域8·18暴雨泥石流灾害成灾机理与特征 [J], 黄勋;唐川;乐茂华;唐得胜;蒋志林3.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J], 唐川;梁京涛4.中低山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形成机制和动力特征——以江西德安杜家沟泥石流为例[J], 甘建军; 储小东5.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 [J], 周伟;唐川;周春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

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
8 3 质达 28 × 10 m ,为该区泥石流长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流域微地貌突变特别是严重的沟道堵塞, 有利 于
泥石流规模的增大; 强烈地表扰动和毁灭性 、 大面积毁坏植被, 改变了地表水入 渗 、 产 流 和 汇 流 条 件, 利于侵蚀和洪 构成了有利于泥石流形成的条件组合 。 从而, 导致震后泥石流活动强度急剧增大, 峰形成 。 这些流域状态的巨变, 使得泥石流成为对地震区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 。 震后 泥 石 流 活 动 的 主 要 特 点 有: 泥 石 流 沟 谷 数 量 增 加, 大量震前 被判定为非泥石流沟的流域暴发了泥石流; 激发泥石流的临界雨量明显降低泥石流 暴 发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高 频 性 与 群 原来定性为稀性或过渡性的泥石流沟转化为过渡性或粘性泥 石 流 沟; 泥 石 发性; 泥石流的容重约提高 10% ~ 30% , 流流量普遍增大, 大致可增加约 50% ~ 100% , 现有规范中 泥 石 流 流 量 计 算 方 法 的 结 果 偏 小 , 需 要 修 正。震 后 泥 石 流演变趋势为: 活动强度由急剧增强的突变转为逐步减弱, 期间活跃期与平静 期 交 替 出 现, 第 1 个泥石流活跃期可 能会持续约 15 年左右; 泥石流形成将由降雨控制型逐步转为松散土体控制型; 一 些 松 散 土 体 丰 富 且 尚 未 发 生 泥 石
2 流的面积大于 5 km 流域, 将是未来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的风险源 。 针对震后泥石流的活动特征 、 演化 趋 势 和 震 区 泥
石流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 判识潜在泥石流灾害, 增强减灾措施的针对性; 进 行 泥 石 流 灾 害 风 险 分 析 , 加强风险 管理; 改进泥石流规模计算方法, 适应震区超常规模 泥 石 流 防 治 需 求; 重 新 确 定 泥 石 流 预 警 报 的 临 界 雨 量 指 标 , 加 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等灾害防治对策 。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泥石流; 形成条件; 活动特征; 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P642. 23 文献标识码: A

汶川8.0级地震震区溃决型和一般型泥石流冲出量研究

汶川8.0级地震震区溃决型和一般型泥石流冲出量研究

汶川8.0级地震震区溃决型和一般型泥石流冲出量研究方群生;唐川【摘要】汶川8.0级地震后,震区在强降雨作用下不仅诱发形成大量的一般暴雨型泥石流灾害,还诱发形成危害性更大的溃决型泥石流。

通过泥石流勘查应急报告和野外实地调查,核实选取了汶川震区9条溃决型泥石流沟和34条一般型泥石流沟冲出量的相关参数作为样本数据,先对汶川震区溃决型泥石流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次对比分析汶川震区溃决型泥石流与一般型泥石流冲出量的特点及其是否堵江的原因,结果表明溃决型泥石流冲出量较一般型泥石流要大出几十倍,且比一般型泥石流更易造成堵江。

最后建立一般型泥石流冲出量多因子统计预测模型,提高了一般型泥石流冲出量普遍预测模型的精度,验证显示该预测模型对汶川震区一般型泥石流冲出量的预测具有科学有效性。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震区溃决型泥石流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震后灾区一般型泥石流的减灾防灾工程设计提供计算方法。

%A large number of general debris flows were triggered by rainstorm in the seismic area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Meanwhile,bam-break debris flows were triggered by rainstorm.Therefore,we select the inves-tigation data from the report of emergency exploration for debris flow in the seismic are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which conduct 34 common debris flow gullies and 9 break debris flow gullies.Firstly,we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eak debris flow in Wenchuan earthquake area.Secondly,break debris flow is easier to block the river than general debris flow,because the run-out amount of break debris flow is several times larger than the common debris flow.Finally,applying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a multiple-factor and regression-statisti-calmodel which has been improved the accuracy ofthe runout volume is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run-out volume of the common debris flow.The validation shows that the new model is suitable for predicting the run-out volume of the common debris flow in Wenchuan earthquake areas.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more effective and scientific equations to design disaster prevent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for the common debris flow,but pro-vides the basis theory of researching further depth for dam-break debris flow in the seismic area.【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6页(P66-71)【关键词】汶川震区;溃决型;一般型;泥石流;冲出量【作者】方群生;唐川【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P642汶川8.0级地震后,震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异常强烈[1]。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里氏8.0级地震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同时也对震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灾后重建进程、生态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5.12”汶川特大地震孕育了不计其数的滑坡、崩塌及潜在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体,为震区内泥石流的孕育及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初步统计资料显示,震区新增地质灾害点5千余处(个)。

其中常见的四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总数的97%以上。

据震区44个重灾县(市)的次生地质灾害排查结果显示,震区发育有潜在泥石流沟873条,其中潜在的巨型泥石流沟90条、大型泥石流沟91条、中型泥石流沟300条、小型泥石流沟355条。

据国土资源系统组织的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和巡查,四川震区有24座县级城市遭受潜在泥石流隐患点的直接威胁,此外,还有100余处集镇受到不同程度威胁。

2008年9月24日,仅距“5.12”汶川大地震四个多月,在这次地震的主要震区北川、汶川等县境内爆发了区域性的泥石流灾害,共造成40余人遇难或失踪,数千亩良田及房屋被冲毁和淤埋的重大灾情,震区泥石流规模之大、破坏力之强,是其它地区泥石流灾害无法比拟的。

这次区域性的泥石流灾害表明,“5.12”汶川震区泥石流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在未来5-10年内,泥石流将成为震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

如何对震区内已发生或潜在的泥石流灾害开展风险评价是灾后重建中必需面对的一大难题。

因此,开展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对灾区恢复重建及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鉴于目前国内尚未有针对强震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系统研究成果,论文基于地质学、地貌学、系统科学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动态的基础上,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区之一的北川县大量已发生的泥石流开展调查、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分辨率为0.5m)对泥石流沟的遥感解译,开展了系统的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与体系研究。

汶川地区震后沿线公路泥石流灾害调查研究

汶川地区震后沿线公路泥石流灾害调查研究
1 概述
四川西部地区,尤其是汶川、茂县一带,受独 特的气候特征 (夏季强降雨集中)、地形地貌 (多山 地河谷)、地质构造 (软弱岩层分布广) 等因素影 响,山地泥石流极其发育。每年 7 月和 8 月是该区域 泥石流的高发时期,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国家财
收稿日期:2020-10-11 作者简介:黄兵 (1969- ),男,四川彭州人,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
第 17 卷 第 81 期 2021 年 2 月
交通节能与环保 Transport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17 No. 1 February. 2021
doi: 10. 3969/j. issn. 1673 - 6478. 2021. 01. 033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Debris Flow Disasters along Highways in Wenchuan Area after the Earthquake
HUANG Bing1,DI Haibo2,YANG Feixiong 2,WANG Qi 3
线映秀至卧龙公路、G213 线映秀至汶川公路在遭遇暴雨诱发泥石流条件下的灾害损毁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汶川震
区因暴雨诱发泥石流灾害对公路造成的损毁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处治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道路工程;地质灾害;汶川震区;道路损毁;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U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78(2021)01-0132-04
每年的 7 月至 9 月,当四川西部 (川西) 季风带 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西至西北侧湿润的 气流中时,空气中积累的大量水汽直接导致暴雨、 大雨的集中发生 (地域集中、时间集中)。统计资料 表明,每年降雨强弱的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的年际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1,2],这其实为大气候条 件影响小气候条件,从而为小区域的泥石流形成和 防范提供了一个预见性的规律。

汶川地震区特大泥石流分布及活动特征研究

汶川地震区特大泥石流分布及活动特征研究

汶川地震区特大泥石流分布及活动特征研究
余正良;袁磊;刘娟;刘鹏慧;吴焕恒
【期刊名称】《路基工程》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汶川地震区特大泥石流主要沿主中央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后山断裂带展布,呈带状、线状分布.选取汶川地震区21条典型特大型泥石流进行分析,在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泥石流的流域面积、总物源量、物源分布模数与集中度、冲出规模等综合分析泥石流分布及活动特征,得出了震后特大泥石流在物源、水源及激发条件方面的基本规律.
【总页数】7页(P209-215)
【作者】余正良;袁磊;刘娟;刘鹏慧;吴焕恒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610072;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610072;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610072;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610072;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6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3
【相关文献】
1.汶川地震区特大泥石流工程防治新技术探索 [J], 陈晓清;游勇;崔鹏;李德基;杨东旭
2.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 [J], 崔鹏;庄建琦;陈兴长;张建强;周
小军
3.汶川地震区泥石流危害道路的定量分析——以汶川县肖家沟为例 [J], 向灵芝;崔鹏;钟敦伦;葛永刚;朱兴华;杨伟
4.汶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 [J], 唐川
5.汶川地震区特大泥石流物源集中启动模式和特征 [J], 郝红兵;赵松江;李胜伟;李德华;曹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汶川震区山洪泥石流引发桥梁灾害成因分析

汶川震区山洪泥石流引发桥梁灾害成因分析

汶川震区山洪泥石流引发桥梁灾害成因分析邹磊;赵灿辉;苗宇【摘要】This paper summarizes bridge diseases in 3 large regional torrential flood and debris flow disease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in August 2010,July 201 1 and July 2013,and analyzes reasons of typical bridge diseases.In combination with reconstruction projects,the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seismic and geological diseases of bridges in mountainous area.%对2010年8月、201 1 年7月和2013年7月汶川地震区3 次大型区域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桥梁灾害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典型桥梁病害成因进行分析.结合重建工程,对山区桥梁地震地质灾害防治提出相应对策.【期刊名称】《公路交通技术》【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6页(P85-89,99)【关键词】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山区桥梁;典型病害;防治对策【作者】邹磊;赵灿辉;苗宇【作者单位】四川都汶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41;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31;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5.7+1“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笔者对灾区42个县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点约12 000余处,隐伏灾害点估计达3万~4万余处,分布范围约10万km2[1-3]。

由于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存在,虽然“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7年多,但其影响却仍未停止,分别在2010年8月13日、2011年7月3日、2013年7月13日爆发了3次大型区域性山洪泥石流灾害(分别简称“813”“703”“713”泥石流灾害),崩塌、落石等小型地质灾害随处可见,给地震中幸存的桥梁和重建的桥梁带来新的损伤[4-8]。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周伟;唐川;周春花【期刊名称】《水科学进展》【年(卷),期】2012(23)5【摘要】利用搜集的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暴发前后的降雨过程资料,分析了泥石流的激发雨量过程,获得了汶川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以期为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型可分为快速激发型、中速激发型和慢速激发型3类,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方面。

不同激发雨型下的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松散土体饱和过程。

雨型的差异(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使得土体饱和产生超渗产流的时间出现差异,进而使得泥石流暴发的时间存在差异。

激发雨强跟激发雨型存在一定的关系,激发雨强最大者为中速激发雨型,其次是慢速激发雨型,最小者为快速激发雨型。

与地震之前相比,地震后的泥石流暴发时的累积雨量和临界雨量都有所降低。

【总页数】6页(P650-655)【关键词】泥石流;激发雨强;形成机理;汶川地震【作者】周伟;唐川;周春花【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象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3【相关文献】1.地震后泥石流临界雨量变化特征——以汶川地震区小岗剑沟为例 [J], 陈源井;余斌;朱渊;王涛;亓星2.震后泥石流的激发雨量特征——以汶川地震和集集地震后泥石流为例 [J], 马超;胡凯衡;赵晋恒;雷发洪3.汶川震区银厂沟区域8·18暴雨泥石流灾害成灾机理与特征 [J], 黄勋;唐川;乐茂华;唐得胜;蒋志林4.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J], 唐川;梁京涛5.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型特征 [J], 常鸣;窦向阳;范宣梅;姚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汶川震区银厂沟区域8·18暴雨泥石流灾害成灾机理与特征

汶川震区银厂沟区域8·18暴雨泥石流灾害成灾机理与特征

汶川震区银厂沟区域818暴雨泥石流灾害成灾机理与特征黄勋;唐川;乐茂华;唐得胜;蒋志林【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3(21)5【摘要】2012年8月18日汶川震区的银厂沟区域暴发群发性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公路、房屋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汶川地震极震区内,是地震与强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研究其成灾机制和灾害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强震区泥石流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银厂沟区域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强震条件下崩塌、滑坡等产生的松散固体物质,是泥石流活动的物质基础;沟道受松散岩土体堵塞,有利于泥石流规模放大;“快速激发型”的雨量特征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动力.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石流起动、运动和堆积过程,总结了泥石流活动特征,发现泥石流沿发震断裂呈“带状”分布,成因组合上属于“降雨控制型”,尚处于“青年期”,且在成灾模式上满足“致承耦合”效应.【总页数】9页(P761-769)【作者】黄勋;唐川;乐茂华;唐得胜;蒋志林【作者单位】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10059;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相关文献】1.汶川强震区泥石流特征研究——以银厂沟东林寺—海汇桥段为例 [J], 马煜;马东涛;李锋;王显林2.汶川震区北川五星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 [J], 董建辉;魏良帅;张国强3.汶川震区龙门山镇高架子沟“8·18”泥石流灾害机理与特征 [J], 余天彬;任光明;王猛;王杰;高波;蒙明辉4.汶川震区文家沟泥石流成灾机理与特征 [J], 倪化勇;郑万模;唐业旗;徐如阁;王德伟;陈绪钰;宋志5.汶川震区哈尔木沟堵河型泥石流灾害特征与防治方法 [J], 黄海;谢忠胜;石胜伟;佘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唐川;梁京涛【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08(16)6【摘要】2008年9月24日汶川震区的北川县暴雨导致区域性泥石流发生,这次9.24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了42人死亡,对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毁.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地震与暴雨共同作用下的泥石流特征,获取的气象数据用于分析泥石流起动的临界雨量条件.本文探讨了研究区泥石流起动和输移过程,并根据野外调查,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岩石和断层作用,特别是强降雨过程与物源区对泥石流发生的作用.根据应急调查发现北川县境内暴雨诱发的泥石流72处,其分布受岩石类型、发震断层和河流等因素控制.根据对研究区震前和震后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和雨强的初步分析,汶川地震后,该区域泥石流起动的前期累积雨量降低了14.8%~22.1%,小时雨强降低25.4 %~31.6%.震区泥石流起动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由于暴雨过程形成的斜坡表层径流导致悬挂于斜坡上的滑坡体表面和前缘松散物质向下输移,进入沟道后转为泥石流过程;二是"消防水管效应"使沟道水流快速集中,并强烈冲刷沟床中松散固体物质,导致沟床物质起动并形成泥石流过程.调查和分析发现沟内堆积的滑坡坝对泥石流的阻塞明显,溃决后可导致瞬时洪峰流量特别大.研究结果表明了汶川震区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预警,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总页数】8页(P751-758)【作者】唐川;梁京涛【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3【相关文献】1.汶川震区北川五星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 [J], 董建辉;魏良帅;张国强2.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形成特征及运动特征研究——以大沟泥石流沟为例 [J], 王玉夜;刘栋;金叶;张文3.汶川震区北川县城魏家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 [J], 唐川;铁永波4.汶川强震区群发性泥石流特征研究--以四川省都江堰龙池“8·13”群发泥石流为例 [J], 马煜;余斌;李彩侠;曾晋5.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动态演变特征研究——以绵竹市走马岭泥石流为例 [J], 梁京涛;王军;宋云;马晓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

2008年汶川地震重灾区的泥石流谢洪;钟敦伦;矫震;张金山【期刊名称】《山地学报》【年(卷),期】2009(027)004【摘要】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后,随着降雨的发生,地震重灾区的中高山区较普遍地多次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尤其是对一些地震灾民安置点板房区造成了危害,累计造成人员伤亡(含失踪)达450余人,进一步加重了灾情.按照地震与泥石流暴发的时间顺序分类,区内的泥石流属后发型地震泥石流.其特征主要为:泥石流活动频率增高,暴发点多,规模大小不一,流体件质一般以粘性为主,密度值多在2.0-2.3t/m<'3>之间;泥石流的活动范嗣与降雨关系密切,活动范围还受地形因素控制,主要集中在龙门山等中高山区;泥石流危害形式有冲毁、淤埋、堵塞主河等多种形式.因此,在汶川地震重灾区这样的Ⅸ域选址恢复重建,实质上是在上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不稳定区内选择相对稳定的安全岛,町供选择的场地极为有限.故恢复重建居民点时应因地制宜,尤其是岷江等江河峡谷区等地的居民点重建,宜保持当地居民传统的分散、多点居住的特点,而不宜于搞成规模较大的集中成片的居民点.这样既有助于场址的安全,义可以避免大规模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山地火害发生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重灾区2008年的泥石流活动显示,龙门山及邻近的邛崃山等山区因汶川地震的影响,泥石流已进入强烈活动时期.其强烈活动时间,可能持续10~30 a,甚至更长.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在可能遭遇泥石流的区域开展的各种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泥石流危害.【总页数】9页(P501-509)【作者】谢洪;钟敦伦;矫震;张金山【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山地火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山地火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中国科学院山地火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3【相关文献】1.汶川地震重灾区与非重灾区民众风险感知对比分析 [J], 贾建民;李华强;范春梅;郝辽钢;王顺洪;解洪2.汶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沟内崩滑物空间分布的RS-GIS定量方法 [J], 张怀珍;范建容;胡凯衡;郭芬芬;刘飞;陈阳3.汶川地震极震区极小流域泥石流灾害特征调查——以四川安县龙大沟“7.09”泥石流为例 [J], 黄鹏;刘秧;易伟;刘强;4.汶川地震阿坝州极重灾区如何开展医疗救治工作——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8月20日 [J], 黄勇;敬琼;唐永东;李幼平;蔡羽嘉5.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 [J], 刘永垚;第宝锋;詹宇;Constantine A.Stamatopoulos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汶川极震区G213典型泥石流内在因数与运动特征

汶川极震区G213典型泥石流内在因数与运动特征

汶川极震区G213典型泥石流内在因数与运动特征李德华【摘要】“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内多地暴发过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其中,四川省内重要交通干线G213国道映秀至汶川县段,多次暴发了群发性泥石流灾害,规模巨大、造成危害极其严重.研究以高家沟泥石流2011年时暴发实例,从泥石流暴发成灾的内在因数和运动过程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从形成泥石流的沟域地形条件、巨量物源聚集内在因素出发,研究其启动时堵塞溃决、拉槽下切特点,从固体物质运移堆积特征,研究其暴发时阵性流特点;揭露此类泥石流沟大规模暴发成灾的机理.【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9(039)002【总页数】7页(P319-325)【关键词】泥石流;内在因素;成灾机理;G213【作者】李德华【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成都610081;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P23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几年内,地震重灾区泥石流次生地质灾害频发[1],多地均暴发过大规模泥石流灾害。

2010年8月13、14日的绵竹清平乡、汶川映秀镇、都江堰龙池等区域均暴发了大规模泥石流,冲毁国道、堵塞河道,造成巨大灾害[2-3];2011年7月汶川银杏乡政府上、下游20km范围内,流域面积大小不等的十多条沟均暴发了泥石流;2013年7月,汶川县城至映秀镇岷江沿线,再次暴发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2011年7月汶川银杏乡区域暴发的泥石流,尤以高家沟为甚,冲出规模达42×104m3,堰塞岷江、冲毁进出汶川的G213,造成巨大危害;根据气象资料反映,该区域泥石流暴发时前期累计降雨量达163.1mm[4],最终引发了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固体物质堰塞岷江,江水冲毁多段G213国道,导致进入阿坝州的重要交通干线G213一度中断(图1)。

本文重点对高家沟2011年大规模泥石流暴发成灾的内在因数和运动过程特征两方面进行梳理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0 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达Ⅺ度。地震诱发了多 2009 - 07 - 17 都江堰虹口乡暴发的小沟和大干沟 。 绵竹清平文家沟、 汶川映秀红椿沟等泥石流。 仅
地震泥石流是指地震震动诱发的水 、 泥、 石块混
笔者认为地震泥石流指由地震产生物源, 后 14 , 该段谢家店子、 银厂沟主沟大海子等多条沟暴
规模 中型 小型 小型 中型 中型 小型 小型 大型 小型 小型 小型 2008 - 07 - 13 —14 日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ibutaries of DonglinsiHaihui bridge
流域面 2 积 / km 2. 79 0. 59 0. 79 3. 62 10. 3 1. 13 1. 68 30. 7 0. 98 1. 02 河床纵 相对高 堵塞 比降 / ‰ 差 / m 情况 381 213 275 365 212 327 252 187 396 323 376 1 774 492 1 128 2 011 2 887 841 1 109 3 209 763 572 654 严重 轻微 中等 中等 严重 中等 轻微 中等 轻微 轻微 中等 性质 粘性 稀性 粘性 粘性 粘性 粘性 稀性 粘性 粘性 稀性 粘性
易家湾沟( 代家坪) 0. 54
2008 - 05 - 18
1. 3
降雨 龙门山地区是四川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 也
2008 - 09 - 20 2008 - 09 - 23 —24 2008 - 09 - 26 2009 - 07 - 17 2010 - 08 - 18 —19
第 31 卷 第 3 期 2011 年 8 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桂 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 31 No. 3 Aug. 2011

文章编号: 1674 - 9057 ( 2011 ) 03 - 0351 - 06
352








2011 年
带的中段,2008 年的 “5. 12 ” 汶川地震就发生在 龙门山断裂带上。 龙门山断裂带是龙门山区的主 要地质构造带, 对该区域的地层岩性发育起着控 制作用。 总体上, 龙门山区地层发育较全, 自中 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区内三叠系上统须家 河组 ( T3 x) 出露广泛,三叠系的岩性主要是泥质 灰岩夹黑灰色炭质页岩和砂岩、 页岩
[ 5]
( 水河) 路东林寺 - 海汇桥段 11 条地震泥石流沟 的调查研究, 分析典型地震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和 地震区泥石流预测、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特征,研究在强震作用下泥石流的活动趋势 , 为 1. 2
在地貌上, 东林寺 - 海汇桥段位于四川盆地西 北边缘的龙门山南段, 属构造剥蚀的中高山地貌, 区内高山、 峡谷和宽谷相间分布, 具有山高、 谷深、 坡陡的特点。 公路从起点东林寺的海拔 1 050 m, 上升至海汇桥的 1 162 m, 相对高差 112 m。公路两 侧山体高大, 西侧最高峰三口锅海拔达 4 069 m, 最 最 大高差超过 3 000 m; 东侧何家山最高 2 259 m, 大高差 1 200 m; 岭谷高差一般在 1 000 ~ 3 000 m。 沿公路两侧泥石流沟发育, 共有 11 条大小泥石流 沟,沟道 纵 坡 比 在 212‰ ~ 396‰, 流 域 面 积 在 0. 54 ~ 30. 73 km2 ,相对高差 490 ~ 3 000 m, 主要 泥石流沟流域特征见表 1 。 泥石流沟坡较陡、 沟 窄、沟床比降大、 谷底与山顶的相对高度大、 流
[ 5]
, 岩性均
较软弱; 龙门山断裂带主要由茂汶断裂、 北川 - 映秀断裂、都江堰 - 安昌 - 江油断裂等 3 条主干 断裂构成
图1
Fig. 1
[6 ]
。 映秀断裂[7 - 8] 是北川 - 映秀断裂的
东林寺 - 海汇桥段主要泥石流沟分布
Distribution of debris flow gully in the Donglinsi - Haihui bridge

要: 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在强
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暴发几率较地震前大大增加。 通往银厂沟景区必经之路的东林寺 - 海汇桥段, 位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上,在 2008 、2009 和 2010 年 3 个雨季的强降雨作用下, 该段 10. 2 km 长度范 围内的 11 条沟不同程度暴发泥石流灾害, 均属典型的地震泥石流。 泥石流特征明显, 主要表现在: ( 1 ) 频率高,暴发点多,规模大小不一; ( 2 ) 流体性质一般以粘性为主; ( 3 ) 泥石流的活动范围与 降雨、地形因素关系密切; ( 4 ) 泥石流危害形式有冲毁、淤埋、堵塞主河等多种形式。 继 “5. 12 ” 地 震后,连续 3 年的地震灾区泥石流活动显示,地震区泥石流已进入高发期, 该时期可能持续 5 ~ 10 a, 甚至更长,对可能遭遇泥石流的区域,应做好持久性防灾减灾工作。 关键词: 地震泥石流; 暴发条件; 活动特征; 汶川 中图分类号: P642. 23 ; P65 文献标志码: A
为地震同发型泥石流, 如 1970 - 05 - 31 秘鲁发生 17 ,该段响水洞、 洛河桥沟、 白果坪沟、 大海子
2010 - 10 - 12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 GZ2007 - 15 ) 马 煜 ( 1984 —) ,男,硕士,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mayu. 2008@ hotmail. com。 马东涛,博士,教授,dtma@ imde. ac. cn。 — —以银厂沟东林寺 - 海汇桥段为例 [J] . 桂林理工大学 马煜,马东涛,李锋,等. 汶川强震区泥石流特征研究— 学报,2011 ,31 ( 3 ) : 351 - 356.
[5 ]
处泥石流沟爆发,阻断交通。虽然这些泥石流沟有 些以前暴发过, 但在地震后暴发的频率大大增加 了,都是典型的地震后发型泥石流。 国内外对地震泥石流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 对于地震后泥石流活动的研究主要以区 域泥石流活动规律研究为主。 地震后的现场调查 仅 2008 年雨季, 银厂沟东林寺 - 海汇桥段就 发现, 累计有 11 条沟不同程度暴发泥石流, 地震后泥石 流的暴发频率和规模都在增加。 相对于“5. 12 ” 地 震前,四川省 41 个受灾区泥石流的暴发数量较地
[3 ] 震前增加了 152% 。 本文通过对银 ( 厂沟 ) 白
。 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均较浅, 对
地表破坏作用强烈, 尤其是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性, 促进了崩塌、 滑坡的发育, 增加了沟道内松散固体 有利于形成泥石流。 尤其是“5. 12 ” 物质的积累量,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由于剧烈的山体震动, 大量 崩塌、 落石、 滑 坡 活 动, 使沟道内松散碎屑物质剧 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优越的固体物质条件 。 增, 地形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引文格式:
[ 1 ]
等水源因素激发的, 称为地震后发型泥石流, 如 泥石流,2010 - 08 - 13 —14 的都江堰龙池八一沟、 以银厂沟东林寺 - 海汇桥段 ( 图 1 ) 为例: 2008 - 05 - 18 该段发生的白果坪沟泥石流; 2008 - 07 - 13 — 阻断公路; 2008 - 09 - 23 —24 , 该段白 发泥石流, 果坪、响水洞沟、 青杠沟、 洛河桥沟等沟暴发泥 石流,阻断公路; 2008 - 09 - 25 ,银厂沟主沟大海 子暴发大型泥石流, 海汇桥被淹没; 2009 - 07 - 等多条沟又发生泥石流; 2010 - 08 - 18 —19 ,该段 谢家店子、 灌子沟、 洛河桥沟、 海汇桥等 5 响水洞、
[6 ]

5. 12 地震后银厂沟东林寺 - 海汇桥段 泥石流活动情况统计
Debris flow activity and damage in Donglinsi - Haihui bridge after 5. 12 Earthquake
期 灾 白果坪沟泥石流 谢家店子、 银厂沟主沟大海子等沟暴发泥石 14 日进入银厂沟查看灾情的 阻断公路, 流, 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和部分官兵被困 多条沟不同程度都有泥石流活动, 阻断公路 白果坪、 响水洞沟、 青杠沟、 洛河桥沟等沟不 同程度都有泥石流活动, 阻断公路 银厂沟主沟大海子由于堰塞湖溃决暴发大 海汇桥被淹没 型泥石流, 响水洞、 洛河桥沟、 白果坪沟、 大海子等沟不 阻断公路 同程度都有泥石流活动, 响水洞、 谢家店子、 灌子沟、 洛河桥沟、 大海子 等 5 处泥石流沟爆发, 阻断交通, 海汇桥被淹 情
0


家弯沟等处暴发了沟谷泥石流, 小岩坊和蒿子坝 等处暴发了坡面泥石流
[2]
。 地震发生以后受降雨
2008 - 05 - 12T14 : 28 ,四川省汶川发生了 Ms 处泥石流灾害, 这类由地震震动诱发的泥石流称 为地震泥石流,主要分布在烈度 ≥ Ⅶ 度的地区 合物顺坡急速向下流动的混杂体 。 由暴雨产生水源而激发的一种泥石流。 在同一地 区、同一激发泥石流的降雨条件, 地震后暴发的 泥石流不仅数量多, 而且规模也明显增大。 地震 泥石流一般分为两类: 在地震震动下发生的, 称 强烈地震引发特大泥石流; 1974 - 05 - 11 云南省 永善 - 大关地区发生 7. 1 级地震时, 长房沟和马
地层岩性、 地震活动强度等有直接关系。 域面积小等特征, 有利于山坡高处物质势能的释 地质构造、 东林寺 - 海汇桥段位于龙门山镇龙门山断裂 放和转化为动能,从而有利于泥石流发育。
第3 期
表1
Table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