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网络图
高中数学必修全思维导图
调性不同,则 y f [g(x)] 是减函数。
4、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5、常用函数的单调性解答:比较大小、求值域、求最值、解不等式、证不等式、作 函数图象。 六、函数奇偶性的常用结论:
1、如果一个奇函数在 x 0 处有定义,则 f (0) 0 ,如果一个函数 y f (x) 既是
高一数学必修 1 知识网络
集合
(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
集合与元素
(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 3)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
C.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
真子集:若A
B且A
B(即至少存在x0
B但x0
A),则A是B的真子集。
集合与集合
运算集并交合集集Ca相r定定性性d等(义义质质A:::::ABAAAA)BBBC且AAaArdAAxx,(,A//BxAxA) CAAa或且rAdxx(AB,B,)BB-AACarBdB(ABBBA)A,,AABBAA,, AABB
定义
按照某个对应关系f , 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是x的函数。记作y f ( x ).
近代定义:函数是从一个数集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
定义域 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的三要素 值域 对应法则
解析法
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函数
几类不同的增长函数模型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网络结构图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集合函数 附:一、函数的定义域的常用求法: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4、指数函x 中x k π≠11法1123则y 45六、函数奇偶性的常用结论:1、如果一个奇函数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如果一个函数()y f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则()0f x =(反之不成立)2、两个奇(偶)函数之和(差)为奇(偶)函数;之积(商)为偶函数。
3、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积(商)为奇函数。
4、两个函数()y f u =和()u g x =复合而成的函数,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偶函数,那么该复合函数就是偶函数;当两个函数都是奇函数时,该复合函数是奇函数。
5、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 x 可以表示为11()[()()][()()]22f x f x f x f x f x =+-+--,该式的特点是:右端为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
即tan k α=。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 90,0∈α时,0≥k ;当() 180,90∈α时,0<k ;当 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2)k 与(4)(3注意:上每一注意:平行于(50=(C (ⅰ(ⅱ()()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λ为参数),其中直线2l 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当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212121,//b b k k l l ≠=⇔;12121-=⇔⊥k k l l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高中数学知识点分类网络结构图
不等式
不
不等式的证明
等
式
不等式的拓展
不等式的应用
不等式的性质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不等式的证明 解不等式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不等 式的 性质
不 等 式
算数 平均 数与 几何 平均 数
不等式的概念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 a b b a (对称性)② a b, b c a c (传递性) ③ a b a c b c ④ a b, c d a c b d ⑤ a b, c 0 ac bc; a b, c 0 ac bc ⑥ a b, c d 0 ac bd ⑦ a b 0 an bn 0; a b 0 n a n b 0 n N 比较法解不等式
0
f (x) g(x)
③
f (x)
g(x)
与不等式组
f
(x)
0
同解
g(x) 0
指数不等式的解法
① a 1时, a f (x) a g(x)与f (x) g (x)同解;
② 0 a 1时,a f (x) a g (x)与f (x) g (x)同解
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① a 1时 log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
特定集合的记法
N(自然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C(复数集)
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空集的特殊性
集合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① A , B(B ) (A、B 代表任意集合)
集
② A B, B C ,则 A C
合 与
集合与
③ A U B B A B; A I B A A B; A I B I A B
高中数学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23/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4/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5/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6/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7/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8/59
56/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57/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58/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59/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29/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30/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31/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32/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33/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6/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7/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8/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9/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0/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1/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18/59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师伴你学”获取更多精品资源
高中数学知识点分类网络结构图
;;=⇔⊆=⇔⊆=⇔⊆A B B A B A B A A B A B I A Bn-个A中元素有n个,则A的子集共有2n个,真子集有21集合间的运算2n R a +∈则2n n a n a ++≥平均值不等式2nnn a a n++≥当且仅当2,,)n 时取等号1111221n j n j n n n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n Z 是∀,,nx 是区间1122)()()()n n n n q x q f x q f x q f x ++≤+++,,,1n i q R q +∈=∑)。
上凸函数不等号转向.1}n ma+仍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lim n n a ++=sin sin αtan tan 1tan tan α±2(AB x =,则a ⊥b2PP 所成比112222221cos ||||a b a b a ba b a b a ++⋅⋅==⋅+212()(x x y y =-+-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若123(,,a a a a =,12(,,b b b b =则①113(a b a b +=+,11(a b a b -=-123(,)()a a a R λλλλλ=∈,11a b a b ⋅=+②13//a ba b λλ⇔=,110a b a b ⊥⇔+若111(,,)A x y z 则2(AB x =-模长公式若12(,,a a a a =21||a a a a a =⋅=+空间向量的运算,,(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λλ=+=+=-=-=空间向量的加减与数乘OB OA AB =+=a +b ,AB OB OA =-,,(OP λ=a a b + c ⑶数乘分配律:λ(a + ) =λa +λb .平行六面体向量的数乘积||||cos ,a b a b a b ⋅=⋅⋅<>空间向量数乘积的性质①||cos ,a e a a e ⋅=<>.②0a b a b ⊥⇔⋅=.③2||a a a =⋅.空间向量数量积运算律①()()()a b a b a b λλλ⋅=⋅=⋅②a b b a ⋅=⋅(交换律) ③()a b c a b a c ⋅+=⋅+⋅(分配律)④e a = a e =|a |cos ,a e⑤ab a b = 0⑥当a 与b 同向时,a b = |a ||b |;当a 与b 反向时,a b = |a ||b |.特别的a a = |a |2或||a a a =⋅⑦cos ,||||a ba b a b ⋅=Bα∈,则l αβ=且l,则A、B、C 。
高中数学知识板块结构关系图
否命题:若p 则q
互逆
互为逆否 等价关系
互逆
逆命题:若 q 则 p
互否
逆命题:若q 则p
条件
复合命题
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
或:p q 且:p q 非: p
充分非必要条件、必要非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一真便真 一假则假
算法的特征
概括性、逻辑性、有穷性、不唯一性、普遍性 顺序言
注意:截距可正、 可负,也可为 0. 直线方程的形式
两直线的交点
点斜式:y-y0=k(x-x0) 斜截式:y=kx+b
两点式:yy2--yy11=xx2--xx11 截距式:ax+by=1
一般式:Ax+By+C=0
注意各种形式的转 化和运用范围.
距离
点到线的距离:d=|
Ax0+By0+C A2+B2
共线与垂直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面积 实际应用
模 加、减、数乘
几何意义
|→a |= (x2-x1)2+(y2-y1)2
几何意义
投影
夹角公式
共线(平行)
垂直
解的个数的讨论
→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b |cos=— →a · →— →b
|a|
设→a 与→b 夹角,则 cos=— |→→aa|··— |→→bb | →a ∥→b →b =→a x1y2-x2y1=0 →a ⊥→b →b ·→a =0 x1x2+y1y2=0
|,平行线间距离:d=|
C1-C2 | A2+B2
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相离 相切 相交
<0,或 d>r =0,或 d=r >0,或 d<r
曲线与方程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高中数学知识网络图(1)
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有限集集合的分类无限集空集φ集合的表示列举法、特征性质描述法、Veen 图法集合的基本关系真子集性质子集几何相等 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 p q并集 p q 补集互逆数轴、Veen 图、函数图象(1) A A = A ,A A = A , A φ= A ,A φ= φ; (2) A B = A ⇔ A ⊆ B , A B = A ⇔ B ⊆ A ,A B ⊆ A (或B )⊆ A B ;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 ,则q .互否否命题:若⌝p ,则⌝q .p ∨ q 互为 逆否互逆逆命题:若q ,则p .互否逆否命题:若⌝q ,则⌝p .(3) A (C U A ) = U ;A (C U A ) = φ; C U (C U A ) = A ;(4) C U (A B ) = (C U A ) (C U B );(5)分配律:A (B C ) = (A B ) (A C ) A (B C ) = (A B ) (A C );基本逻辑联结词量词 或∨且∧非 ⌝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 A ⊆ A ;(3)则A ⊆ B 则A = B 或A ⊂ B ;≠(4)若A ⊆ B ,B ⊆ C ,则A ⊆ C ; (5)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有2n 个子集, 有2n -1个真子集;(6) ∈,⊆ 的区别:∈ 表示元素与集合关系, ⊆ 表示集合与集合关系;(7)a 与{a }区别:一般地,a 表示元素,{a }表示只有一个元素a 的集合; (8){0},{φ},φ区别:{0},{φ}表示集合, φ表示空集,φ⊆ {0},φ⊆ {φ}.集合考点一 二集合与简易逻辑(几何 分 逻辑用语 分~ 5 5p ∧q⌝p(或⌝q)全称命题存在命题(6)结合律:A(BC)=(AB)C;A(BC)=(AB)C;否若p:∀x∈M,p(x);则⌝p:∃x∈M,⌝p(x0)定若p:∃x∈M,p(x0);则⌝p:∀x∈M,⌝p(x)考点三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奇偶性 分 )5A 中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 (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列表法定义函数的概念表示定义域 解析法图象法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三要素 区间对应关系值域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性质 判断
anam=apar 前 n 项积(an>0) Tn= (a1an)n 逐差累加法 逐商累积法
1 na1,q= n Sn=a1(1-q ) ,q≠1 1-q 常见递推类型及方法
①an+1-an=f (n) ② an + 1 =f (n) an
③an+1=pan+q ④pan+1an=an-an+1 ⑤an + 1=pan+qn
轨迹方程的求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 定义及标准方程 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长轴(实轴) 、 短轴(虚轴) 、渐近线(双曲线) 、准线(只 要求抛物线)
T
图象及其变换
对称变换 翻折变换 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 分段函数 复合函数 抽象函数 函数与方程 函数的应用 导数的概念 零点 三角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二分法、图象法、二次及三次方程根的分布 建立函数模型
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三次函数的性质、图象与应用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导数 导数的运算法则
几何意义: z 是直线 ax+by -z=0 在 x 轴截 距的 a 倍, y 轴上 截距的 b 倍.
错位相加法 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 三个二次的关系
z= (x-a)2+(y-b)2:构造距离 和定值,积最大;积定值,和最小 应用时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a+b 2ab ≤ ab≤ ≤ 2 a+b a2+b2 2
定义域 正弦函数 y=sin x = 三角函数 的 图 象 余弦函数 y=cos x 正切函数 y=tan x y=Asin(x+)+b 奇偶性 单调性 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值域
对称轴(正切函数除外) 经过函数图象的最高(或 低)点且垂直 x 轴的直线, 对称中心是正余弦函数图 象的零点,正切函数的对 k 称中心为( ,0)(k∈Z). 2
单调性 导数的应用 极值 定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与图形的计算
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关系 最值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1
第二部分
角的概念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弧度制 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三角函数线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三角函数 诱导公式 和角、差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
公式的变形、逆用、 “1”的替换 化简、求值、证明(恒等变形) 图象
运算:交、并、补 性质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表示 定义域
映射
定义
图象法
三要素
对应关系 值域 单调性 奇偶性
性质 函数
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平移变换
周期为 T 的奇函数→f (T)=f (2)=f (0)=0 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打钩(耐克)函 数、三角函数有界性、数形结合、导数. 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幂函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图象、性质 和应用
①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平移、 伸缩得到, 但要注意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不同; ②图象也可以用五点作图法;③用整体代换求单调区间(注意的符号) ; ④最小正周期 T= 概念 线性运算 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 坐标表示 几何意义 数量积 夹角公式 共线(平行) 共线与垂直 垂直 正弦定理 解三角形 余弦定理 面积 实际应用 a+b+c 1 1 S△= ah= absinC= p(p-a)(p-b)(p-c)(其中 p= ) 2 2 2 解的个数的讨论 → a ∥→ b → b =→ a x1y2-x2y1=0 → a ⊥→ b → b ·→ a =0 x1x2+y1y2=0
基本不等式: a+b ab≤ 2
最值问题 变形
3
第四部分
倾斜角和斜率
解析几何
倾斜角的变化与斜率的变化
重合 A1B2-A2B1=0 位置关系 直线的方程 截距 相交 垂直 注意:截距可正、 可负,也可为 0. 平行 A1B2-A2B1≠0 A1A2+B1B2=0
点斜式:y-y0=k(x-x0) 斜截式:y=kx+b 两点式: y-y1 x-x1 = y2-y1 x2-x1 注意各种形式的转 化和运用范围.
直线方程的形式
x y 截距式: + =1 a b 两直线的交点 一般式:Ax+By+C=0 | Ax0+By0+C | | C1-C2 | ,平行线间距离:d= 2 2 A +B A2+B2
距离
点到线的距离:d=
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曲线与方程 椭圆 圆锥曲线 双曲线 抛物线 性质 离心率 相离 相切 相交 <0,或 d>r =0,或 d=r >0,或 d<r
第一部分
概念 集合
集合、映射、函数、导数及微积分
表示方法 元素、集合之间的关系 数轴、Venn 图、函数图象 解析法 列表法 使解析式有意义 换元法求解析式 注意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1、函数在某个区间递增(或减)与单调区间是某个区间的含义不同; 2、证明单调性:作差(商) 、导数法;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在 x=0 处有-1 构造等差数列 化为 an+1 p an = · +1 转为③ qn q qn-1
公式法: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倒序相加法 常见求和方法 分组求和法 裂项求和法 不等式的性质 一元二次不等式 可行域 不等式 简单的线性规划 目标函数 应用题 一次函数:z=ax+by z= y-b :构造斜率 x-a
a·b 设→ a 与→ b 夹角,则 cos=—— → → | a |·| b | → →
(2k+1)-2 k- 2 ;⑤对称轴 x= ,对称中心为( ,b)(k∈Z). || 2 模 加、减、数乘 几何意义 → a·b b 在→ a 方向上的投影为|→ b |cos=—— → 投影
|a| → →
|→ a |= (x2-x1)2+(y2-y1)2
2
第三部分
数列与不等式
解析法:an=f (n)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概念 通项公式 递推公式 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an≠0,q≠0
表示
图象法 列表法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类比 an=a1+(n-1)d an+am=ap+ar 前 n 项和 n(a1+an) Sn= 2 an=a1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