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社全套教案
四年级品社科教学进度表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品社科教学进度表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册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分10课完成,教学内容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分14课完成,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分14课完成。
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了解家乡历史和文化。
2.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与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比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学习中去。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集.doc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范丹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单元概要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
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
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
单元目标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
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
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
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
重点、难点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单元结构走进美丽的家乡1、站在高高用眼观察家乡的山岗上用手描绘家乡2.从地图上用心体会家乡看家乡走进不同的家乡请到我的家乡来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一、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
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状况,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优势和不足。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地形地貌等。
2. 家乡的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3. 家乡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优势产业、发展瓶颈等。
4. 家乡的发展规划:城市化进程、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
5. 家乡的文化特色: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状况,认识到家乡的发展优势和不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发展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和规划。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状况,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案例分析:呈现家乡的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家乡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研究报告,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发展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开展“家乡特色”主题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名人故事等。
2. 组织“家乡环保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提出环保建议。
3. 举办“家乡发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家乡知识的兴趣,增强对家乡的了解。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学目的: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学生基本价值观,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
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天然,感激大天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护卫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1、能初步认识自我。
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伎俩,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可以与他人对等地交流合作,学习***的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定和选择。
三、知识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临盆、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全册的重点、难点: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可以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摸索和说明问题。
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知道在中国长时间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辑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单元概要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
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教育教案全册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诚实守信课时1:培养诚实守信的意识- 目标:通过故事和讨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
- 教学内容:介绍诚实守信的概念、故事分享、小组讨论、课堂展示。
- 教学安排:-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小故事引起学生对诚实守信的关注。
- 活动一:教师介绍并分享一个与诚实守信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体现的诚实守信的行为。
- 活动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或情境,编写一个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并进行课堂展示。
- 总结: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课时2:学会诚实守信的行为- 目标:通过小游戏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诚实守信的行为。
- 教学内容:小游戏、角色扮演。
- 教学安排:- 导入:复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 活动一:进行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诚实守信的行为带来的快乐和好处。
- 活动二: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出诚实守信的行为,并进行展示。
-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研究内容,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意义。
第二单元:友善礼貌课时1:培养友善礼貌的意识- 目标:通过游戏和讨论,培养学生友善礼貌的意识。
- 教学内容:友善礼貌的概念、游戏活动、小组讨论、课堂展示。
- 教学安排:-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友善礼貌的关注。
- 活动一:教师介绍友善礼貌的概念,并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友善行为。
- 活动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友善礼貌的场景,讨论并编写一个小故事,并进行课堂展示。
- 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友善礼貌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课时2:学会友善礼貌的行为- 目标:通过情景演练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友善礼貌的行为。
- 教学内容:情景演练、角色扮演。
- 教学安排:- 导入:复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强调友善礼貌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走进漂亮的家乡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课题1 用眼观看家乡一、教学目标: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预备: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点进行观看。
教师提早布置,能够提示学生家长关心,也能够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都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能够)。
要紧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看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预备一张大的挂图,能够是全国的,也能够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刻: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伙儿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汇报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伙儿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伙儿去不同的方向观看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差不多完成了这项任务。
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看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画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看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看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先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连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差不多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确实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案
成都市实验小学学年度上期年级学科教学设计执教者:教学设计目录索引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安排,地位,目标,重点、难点)从整体方位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入手,让他们自己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家乡的感情。
然后,将对于家乡的人士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计划教学几个课时)。
6课时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安排,地位,目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和认识家乡历史和文化的学习,教学内容从家乡人的生活变化切入,沿着我家居住条件的变化、我家居住环境及交通的发展,逐渐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穿着、饮食的历史性变化,进而转到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生活的变化和儿童游戏的变化,从家乡名称的来历、历史的传承、家乡水的变化中,产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想法。
通过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挖掘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计划教学几个课时)。
十二课时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安排,地位,目标,重点、难点)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活动。
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体验、探究、查阅资料的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和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体验乡音乡情、相逢乡俗和传统节日与形成家乡人独特性格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自发产生一种作为家乡人的自豪之情及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的积极感情。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关系》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关系》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一、教学目标1.了解品德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3.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影响。
4.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1.品德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品德与社会关系1. 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品德的定义: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 品德的重要性:对个人和社会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 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影响- 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交、合作、帮助等活动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发展。
- 社会关系的影响:社会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3. 研究和运用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研究正直、诚实、守信、友善等品德观念。
- 培养积极向上的行为惯,如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第二单元:个人品德发展与社会关系1. 爱国主义情感与社会关系-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表达。
- 爱国主义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2. 公民责任与社会关系- 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 公民责任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3. 研究和运用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研究勤劳、诚实、守时、守信等品德观念。
- 培养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等行为惯。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关系的实际体验和探讨。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3. 小组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研究,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言行举止,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
2.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关系》四年级上册教材。
2. 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七、教学安排第一周第一课时: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究品德的定义和品德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一走进美丽的家乡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A部分教学内容:用眼睛观察家乡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扩大对家乡的了解,提升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利的语言简要介绍你的家乡。
教学活动和过程:1.看图片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
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回答:观察家乡。
)顺便说一句,他们正在观察他们的家乡。
从今天起,我们将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我们的家乡。
教师介绍厦门。
教师展示有关于厦门的各种图片。
并介绍以下内容:1,厦门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2,厦门的特色食物3,厦门的名胜古迹三,大家开口说。
老师说:现在你对厦门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你也可以谈论你的家乡,向学生们介绍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
(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总结。
安排下节课的绘画准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手工描绘家乡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阅读请阅读教科书第8至9页,了解其他人如何描述他们的家乡。
随意画画。
学生们自己画画,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巡逻并为学生提供帮助。
学生们还可以相互讨论绘画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
布置预习内容。
告诉我关于我的画和我的家乡第三课时教学活动和过程:导论。
上一节课我们亲手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
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表扬画得好的学生,并对一些粗心的学生进行匿名和简单的批评。
为下一节课分配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问问家长,你的家乡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2.从地图上看你的家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真了解家乡的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 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特点。
2. 分析家乡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2课时:家乡的资源1. 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2. 分析家乡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3课时:家乡的文化1. 了解家乡的历史、民俗、传统节日等文化特点。
2. 分析家乡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4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1. 了解家乡的主要产业和经济特色。
2. 分析家乡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5课时:家乡的未来规划1. 了解家乡的未来发展规划。
2. 引导学生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文化和经济发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家乡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关注家乡发展的态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图片: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照片或图片。
2. 视频:关于家乡的介绍或报道。
3. 资料:家乡的历史、民俗、传统节日等文化资料。
4. 地图:家乡的地理位置和规划图。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文化和经济发展,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课程一:家乡的自然环境a. 教师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特点。
b. 学生分组讨论家乡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眼观察家乡〖学生实态〗四年级的学生对家乡这个概念有认识,但没有具体关注过家乡的某个方面或问题。
学生要观察家乡,并能够发现问题,进而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经过教师详细指导和培养。
当教师给学生适当点拨后,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观察家乡的方法与步骤,并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能区分出观察家乡的不同方面,比如:历史文化、物产特产、自然环境、名胜古迹等方面。
〖教科书分析〗本课题是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中,第一主题《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部分的第一个课题。
《用眼观察家乡》通过居高远望的方法,引领学生站在高处观察家乡,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和景观,了解家乡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科书的编写照顾了城乡差异,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教学内容,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科书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家乡的基本情况,也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给教师提示了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1.观察家乡,调查、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2.研究家乡的材料,准备成果汇报。
(二)教师准备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用到的工具2.制作家乡地形地貌景观的教学课件。
〖本课题教学目标〗1.在观察家乡的活动中,增进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2.发展调查收集资料,合作探究的能力。
3.了解四个正方向和四个副方向的关系,应用于实践中来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情景导入2.合作探究3.交流汇报4.成果整理,课后延伸。
〖实施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歌中唱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谈体会。
师:老师知道你们有浓厚的乡情,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但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你能感受到作为长春人的骄傲与自豪吗?只要我们去认真调查、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家乡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二)合作探究师: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值得你骄傲和自豪的地方?课前老师组织大家去观察了我们的家乡,并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你们有什么收获和发现?生:我调查了家乡的东北三宝――家乡特产。
生:我收集了有关家乡的历史资料。
生:我参观了长春的伪皇宫,了解了家乡的名胜古迹。
生:我研究了家乡的地理位置。
师:下面我们进行分组。
请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把分头研究的资料进行整合,大家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能体现小组研究特色的名字,在小组内选出两名发言代表、记录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成果。
学生各个小组开始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随时指导学生的具体探究活动,为他们出谋划策。
(三)交流汇报师:哪个小组愿意先和大家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发言时最好按照:我们是某某小组,我们调查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调查了哪些地方或内容,以下是我们调查研究的成果。
第一小组:我们是研究家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小组,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了家乡――长春市的位置。
长春是东北三省之一――吉林省的省会,位于祖国东北部的东北大平原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们这里建成了很多大型工厂,长春已经发展成为大型的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我们在研究中还进一步熟悉了地图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用这些方向可以更准确说出一个地方的位置。
师:你们已经学会了看地图,祝贺你们。
能给同学们再详细地介绍八个方向吗?生:东、南、西、北是四个正方向,东南、东北、西北、西南是四个副方向。
第二小组:我们是观察家乡发展变化的小组。
长春是一座发展变化中的城市,在城里,你随处可以见到旧城区,也可以看见很多新落成的建筑,还有很多正在施工中的工地,真可以说是新与旧交替存在。
我们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到过去家乡人居住在矮旧的平房里,没有电灯,吃不饱饭,没有好衣服穿;现在在长春市,一片片的新型住宅区拔地而起,人们纷纷搬进了漂亮的高楼里,使用上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吃上了可口的饭菜。
师:你们掌握了对比研究方法,这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学习方法。
生:我给他们补充一点,过去人们走的是泥泞的道路,现在人们可以走在宽阔的大马路上了。
听爸爸、妈妈说,过去长春只有一条宽阔的斯大林大街;现在宽阔平整的马路实在是太多了。
师:你很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小组:我们是研究风景名胜的小组,我们向大家介绍伪皇宫。
我们的家乡长春曾经是日本侵略中国时建立的伪满洲国的都城。
伪皇宫就建在那个时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办公的地方。
这里有伪皇宫内部的照片。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么多关于伪皇宫的知识的?生:查资料。
师:你们具备了很强的查找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四小组:我们是研究家乡特产的小组,我们想通过一首歌介绍我们的探究成果,这首歌曲就是《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播放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我们的家乡位于东北,所以东北的特产,我们这里应有尽有。
最著名的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还有好吃的吉菜,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师:汇报形式真实独特、新颖,又表达出了研究内容,真棒!掌声鼓励。
师:老师也想请大家分享一下我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结果,让我们随着大屏幕一起去欣赏我们美丽的家乡吧!(播放课件。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净月潭。
师:这里是风景优美宜人的净月潭风景区。
生:海底世界。
师:这里是神奇迷人的电影城里的海底世界。
生:文化广场。
师:这里是美丽的文化广场。
生:南湖公园。
师:这里是风景如画的南湖公园。
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我们家乡还有繁华的商业街道、畅通无阻的立交桥……(四)成果整理,课后延伸师:我们为风景优美的家乡而骄傲,我们为日新月异的家乡而自豪,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小组内商量方案,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想编家乡的故事。
生:我们想画一本家乡画册。
生:我们想写赞美家乡的诗歌。
……师: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你们美好的愿望。
〖反思〗本课题教学,我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家乡,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家乡。
我觉得这样做,教学过程才能够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才能够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理念。
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才可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用心体会家乡〖学生实态〗家乡,对于学生来讲是熟悉的。
这种熟悉只是建立在与他们自己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
学生只是以他们对自己生活的了解,从他们的视角、生活范围观察家乡与自己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局部。
例如自己家庭周围的社区、游乐场、动物园以及风光游览区……由于年龄所限,他们对家乡的全面了解还有许多欠缺,认识还比较片面。
用心体会家乡,对他们来说,是要从他们眼前的、熟悉的、感兴趣的方面的了解出发,借助他们已有的认知,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加深了解,升华热爱家乡的情感。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调查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信息。
他们有能力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对家乡――大连获得更多的了解。
但是他们所收集的这些信息,只是零散地存在于头脑之中,有待于教师在课堂上予以适当点拨,帮助汇总,形成对家乡比较完整的了解,从而升华对家乡的感情。
〖教科书分析〗课题《用心体会家乡》以四川省作为范例,从地图学习入手,帮助学生明确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并介绍了它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更多的是展示了在特殊的环境状况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巴山蜀水和灿烂的巴蜀文化。
“教材只是个范例”,它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掌握四川的特点,而是引导学生透过了解四川省,能够按照书中的提示,自觉地从各个方面去体会自己的家乡,熟知自己家乡的特点。
因此,教材的编排实际上是提示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地发掘地方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体验、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了解家乡的风光美景、名胜古迹和独特的地方文化,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种种风情,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1.课前收集大连市的相关信息。
2.查阅有关书籍、杂志及相关网站。
(二)教师准备1.动员并恳请学生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准备活动。
2.实物投影、电脑等电教设备。
3.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
4.建立相关的网络链接。
〖本课题教学目标〗1.有探究家乡的兴趣,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探究交流活动,知道家乡的环境、风景名胜和特色文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3.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2.阅读教材,得出方法。
3.小组合作,积极探究。
4.大组汇报,探究重点。
5.教学延伸,倡导实践。
〖实施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任务教师链接网址:师:在我们伟大的中国,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那就是我们的家乡――浪漫之都大连。
这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浪漫海滨,我们的祖辈和父兄在这里建设起一座浪漫的滨海城市;浪漫的广场、绿地、喷泉――城市建在花园里;浪漫的大型节庆活动――火爆热烈,精彩纷呈;浪漫的大海――空气清新,海鲜上乘。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的家乡,感受这浪漫之都,用心去体会我们的家乡。
(板书:用心体会家乡)(二)阅读教材,得出方法1.教师引导。
师:这座美丽的城市与我们朝夕相伴,我们都觉得非常的熟悉它。
那么从哪些方面来了解我们的家乡呢?我们先来看看辛蓉同学是怎样介绍她的家乡。
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认真阅读,看看书上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家乡的。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2.教师引导发现,小组交流。
师:教科书里辛蓉同学是怎样介绍她家乡的?先介绍了什么?然后介绍了什么?生:辛蓉同学的家乡在四川省,她先介绍了四川的位置,还有四川省的形状和人口。
师:非常好,我们把这些概括成:自然概况。
(板书:自然概况)生:又介绍了地形地貌。
师:概括得非常准确。
(板书:地形地貌)生:最后介绍了巴山蜀水和巴蜀文化。
师:我们把你的发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巴山蜀水,一部分是巴蜀文化,行吗?哦,有人不同意,为什么?生:我同意分成两部分,但不同意它们的名称。
介绍四川可以这样称呼,但别的地方就不可以了。
师:哇,你说得太对了。
大家给点掌声鼓励。
我们就应该像他这样善于发现问题。
那应该怎样概括呢?生:前面叫风光美景,后面我就不知道了。
生:后面叫生活特点。
师:“生活特点”这个词组描述得比较接近实际,概括性显得不够。
老师帮同学们换个名词好吗,叫做“风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