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正交试验设计法在铅球教学中的运用
及 发展 与 铅 球成 绩 相 关 的 素 质 关 系 , 用 下列 教 学 因 素 与 水 采 平 进 行 为期 4个 月 的教 学 实 验 。 在 实验 期 间 , 实 验 中 组 织 除 的 教 学 训 练 外 , 得 参 加 其 它体 育 活 动 。 不
2 确 定 所 选 因素 .
A
l
l 1 2 2
B
l
2 3 l 2
C ・
1
2 3 2 3
e
1
2 3 3 1
Y成 绩 y 8 0 -3
75 6
8l O 78 5 87 5 8 91
-I r 5
一O 2 —7 2 2 7 61
要 : 章 运 用 正 交 试 验 方 法 来 设 计 最 佳 铅 球 教 学 方 案 ,通 过 方 差 分 析 验 证 最 佳 铅 球 方 案 各 因 素 的 显 著 性 和 存 在 的合 理 文 性 , 今 后 在 铅 球 教 学 训 练 上 提 供 一 个 科 学 定 量 的标 准模 式 。 为
3 7Βιβλιοθήκη l 2 6- 880 6
= 1 0
3 0
K 3
R
1 —0 4 4 1 7
31 0 15 8
6 6
19 5
- ∑=0 8 : 0 1
3 4 c / :∑ N
势 。 因素 一 旦 固定 下来 , 响 成 绩 的 就 是 实 验 指 标 的 具体 条 影 件 即水 平 。下 图是 本 次 实验 的 因素 与 水 平 表 , 同 因素 下 不 不 同 的 水 平 搭 配 , 定 的 实 验 模 式 不 一 样 , 出 的 实 验 数 据 也 给 得 不 一 样 。 于 上 肢 力 量 来 说 是 选 用 8 % 、0 还 是 选 3 %更 对 0 6% 0 好 点 于 下 肢 力 量 是 选 大 负 荷 、 负 荷 还 是 跳 跃 更 好 。 了 对 小 除
正交试验设计范文
正交试验设计范文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确定影响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对观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和相互关系。
该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索不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提供实验数据分析的依据和决策依据。
正交试验设计是基于正交阵(也称为拉丁方)的设计方法,通过将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实验方案。
正交阵的特点是各因素之间相互独立,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降低实验的复杂度和成本。
在正交试验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因素和水平。
因素是影响结果的变量,水平是每个因素的取值范围。
然后,通过正交阵的组合,构建不同水平的因素组合,形成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结果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主要因素和最佳组合。
1.减少实验次数:正交试验设计能够通过少量的实验次数,确定最佳因素组合,大大减少实验的工作量和成本。
2.消除干扰因素:正交试验设计能够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有效分析因素:正交试验设计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找到主要因素和最佳组合,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然而,正交试验设计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1.模型简化:正交试验设计假定各个因素之间相互独立,这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结果的失真。
2.限定水平选择:正交试验设计的水平选择通常是事先确定的,可能无法包含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影响结果的全面性。
3.实验误差控制:正交试验设计无法完全消除实验误差,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少量的实验次数,确定最佳因素组合,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时,需要注意模型的简化、水平选择的局限性和实验误差的控制。
正交试验设计在工程、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表设计
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表设计近年来,随着研究越来越多元化,研究者越来越青睐多因素正交设计,因为它能够更好地探究被试在多个方面的表现。
其中,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设计,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不错的方法来分析复杂的研究问题,它能够在控制所有可能的变量因素的同时快速确定最有影响力的变量因素。
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的概念、特点、优缺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是一种实验设计,它包括六个独立的因素,每个因素具有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分别为水平A、水平B和水平C,因此,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共有2的6次方个设计组合。
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在限定的变量和水平上产生一个可以用来描述研究题目中所有变量水平之间关系的组合,以确定这些变量水平之间的相互影响。
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的优点有:(1)分析简单,以正交表的形式把可能的变量情况列出,实验者只需要观察表中的数据并做出比较,就可以得出研究结论;(2)能够消除干扰变量;(3)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高;(4)能够比较被试的不同反应,得出准确的结论,并可以从结果中发现被试之间的差异。
但是,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组合特别多,研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数据收集;其次,采用正交设计的复杂组合容易造成反应偏差,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正交设计忽视了变量之间的非同步关系,可能会忽视重要的潜在因素,导致研究结论不准确。
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在教育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评价领域,目前采用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来考核教学效果,研究者设计了三个因素,分别是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学习水平,并将被试分为三个水平,分别为普通水平、中等水平和高等水平,由此可以比较不同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学习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教学需求。
此外,六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还可以用于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等,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优选法:选择最佳工艺参数的方法
第四次在留下部分再找第二点的对称点。 (大-中)+小=第四点 (1118-882)+736=972 即在972克处做第四次试验。比较第二、四 点试验结果,如果第四点好,则丢去 736~882克部分,在留下部分按同样方 736~882 法做下去,很快能找到最佳点。 3 2 4 1
二、0.618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参数范围较大,采用常规 方法需用做很多次试验的情况。 与对分法不同之处:它不需要预知参数 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一般采用不同 参数的试验结果比较,逐步缩小试验范 围,最后确定最佳参数。
例如,为了达到某种产品质量指标,需 要加入一种材料,已知这种材料加入量 的范围在500克~1500克内,现需找出最 佳加入量。 首先确定加入量的试验范围500克~1500 克,然后按0.618法的原理进行试验。 第一次,在500克~1500克的0.618处试 验。(1500-500)*0.618+500=1118, (大-小)*0.618+小=第一点。
正交表L9(34)
列号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2 2 3 3 3 2 1 2 3 1 2 3 1 2 3 3 1 2 3 2 3 1 3 1 2 4 1 2 3 3 1 2 2 3 1
(1)表中任一列,不同数字出现的次数相同, 比如L8(27)中每列中数字1、2都出现四次, L9(34)中每列数字1、2、3都出现三次。 (2)表中任意二列,将同一横行的两个数字 看成有序数对时,每种数对出现的次数相等, 比如L8(27)数字1与2的可能数对(1,1) (1,2)(2,1) (2,2),它们在任意 两列中各出现两次。 L9(34)中(1,1)(1, 2)(1,3)(2,1)(2,2)(2,3)(3, 1)(3,2)(3,3),它们在任意两列中各 出现一次。
正交设计方法优缺点之我见
正交设计方法优缺点之我见姓名:吴志斌班级:08工商管理(2)班学号:200810410220摘要:正交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正交试验设计是分式析因设计的主要方法。
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其得到广大应用,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也存在缺点。
关键词:正交实验设计;正交表;正交实验发;用正交表安排多因素试验的方法,称为正交试验设计法。
其特点为:①完成试验要求所需的实验次数少。
②数据点的分布很均匀。
③可用相应的极差分析方法、方差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等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引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正交试验方法之所以能得到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原因不仅在于能使试验的次数减少,而且能够用相应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引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因此,有正交试验法进行实验,如果不对试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引出应该引出的结论,那就失去用正交试验法的意义和价值。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不仅兼有全面搭配法方案和简单比较法这两个方案的优点,而且实验次数少,数据点分布均匀,结论的可靠性较好。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的。
正交表是一整套规则的设计表格,用。
L为正交表的代号,n为试验的次数,t为水平数,c 为列数,也就是可能安排最多的因素个数。
例如L9(34),(表11),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
一个正交表中也可以各列的水平数不相等,我们称它为混合型正交表,如L8(4×24) (表12),此表的5列中,有1列为4水平,4列为2水平。
根据正交表的数据结构看出,正交表是一个n行c列的表,其中第j列由数码1,2,… Sj 组成,这些数码均各出现N/S 次,例如表11中,第二列的数码个数为3,S=3 ,即由1、2、3组成,各数码均出现次。
正交法在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 词 :正交设计法; 设计性实验;生物化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 号 :Q 5 — 3 3 , G 6 4 2 . 4 2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3 ) 2 1 — 0 1 5 6 — 0 3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Or t h o g o na l De s i g n Me t ho d i n t he Bi o c h e mi s t r y De s i g n Ex p e r i me nt a l Te a c h i n g
正交试验设计及优选方法
• 正交设计(Orthogonal sign)始于欧美,50年代已推广应 用。它是在全面试验点中挑选出最有代表性的点做试验, 挑选的点在其范围内具有“均匀分散”和“整齐可比”的 特点。“均匀分散”是指试验点均衡地分布在试验范围内, 每个试验点有充分的代表性。“整齐可比正交设 计法为了照顾到“整齐可比”,往往未能做到“均匀分散” 而且试验点的数目又必须较多,例如安排一个水平数为n 的试验,至少要试验n2次。 • 正交设计必须与专业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经验紧密才 能恰当地确定考察的因素数和因素的水平数;才能确定各 因素的考察范围。先列出因素水平表,然后选取一定的正 交表。正交表每一列表示一个因素,该列中的数字是该因 素的水平,将相应的水平填入表内,按每行的各因素的水 平条件试验,将试验结果(或收率)填入表内。再对其表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优化条件。最后按优化条件进行 试验,一般会得到较好的结果。
• 正交表用Ln(tq)表示。L表示正交设计,t 表示水平数,q表示因素数,n表示试验次 数。譬如,维生素B6的制备中,重氮化及 水解反应,选用正交表L8(27)。因素水平 列表3-3。试验方案列表3-4。
• 表 3-4结果表明,酸和氢化物浓度的极差R较大, 分别为6.36和 6.84。用硫酸代替盐酸、氢化物原 浓度,均使收率提高。其次是水解温度以(R= 4.25)对收率的影响也较重要,较高的温度有利 于收率的提高。为了进一步确定硫酸代替盐酸和 催化剂对收率的影响,用L 4 (2 3 )正交表,试验 方案列表3-5。
• 表3—5结果表明,用硫酸代替盐酸,肯定会提高 收率。催化剂的影响不明显,可能是催化剂只影 响反应速度,而不影响收率的缘故。 • 通过正交试验,维生素B 6 重氮化及水解最适宜 的工艺条件为: • 配比 氢化物:亚硝酸钠:硫酸=1.0:2.0:1.5 • 氢化物浓度 原浓度 • 滴加NaNO2温度 78~82℃ • 水解(保温)温度 96~98℃
工艺优化方法
三、重结晶溶剂的选择
选择重结晶溶剂时的注意事项: 选择重结晶溶剂时的注意事项: (1)溶剂必须是惰性的 (2)溶剂的沸点不能高于被重结晶物质的熔点。 溶剂的沸点不能高于被重结晶物质的熔点。 (3)被重结晶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在室温 被重结晶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时仅微溶,而在该溶剂的沸点时却相当易溶, 时仅微溶,而在该溶剂的沸点时却相当易溶,其 溶解度曲线相当陡,如图3 4A线所示 线所示。 溶解度曲线相当陡,如图3-4A线所示。 (4)杂质的溶解度或是很大或是很小 (5)溶剂的挥发性。容易和重结晶物质分离。 溶剂的挥发性。容易和重结晶物质分离。 (6)能给出较好的结晶。 能给出较好的结合物的分离提纯
NH2 + H+ NH3+
R
R
OH
O+ H+
R
R
COOH
COO+ H+
R
R
酸碱性分子化合物与其相应的离子的物性差异 物化性质 水溶性 在非极性有机溶 剂中的溶解度 挥发性 活性炭吸附能力 分子化合物 难溶 溶解 挥发 可吸附 离子 溶解 不溶 不挥发 不吸附
(2)中和萃取法
——利用酸( ——利用酸(碱)性有机化合物生成离子 利用酸 时溶于水而分子状态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 时溶于水而分子状态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 通过加入碱(酸)使酸(碱)性产物生成 通过加入碱( 使酸( 离子溶于水实现相转移而使非酸( 离子溶于水实现相转移而使非酸(碱)性 杂质溶于有机溶剂的方法。 杂质溶于有机溶剂的方法。
中和吸附法和中和萃取法的比较
项 目 中和萃取法 中和吸附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酸(碱)性 适用于从酸(碱)性 适用于酸( 适用于从酸( 物质与非酸( 物质中除去非酸( 物质与非酸(碱) 物质中除去非酸(碱) 性物质, 性物质的分离 性物质,使之提纯 操作过程 增加了蒸馏过程, 增加了蒸馏过程, 减少了过滤过程 增加了过滤过程 ,减少了蒸馏过程
正交实验法在优选正面扣球技术教学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正交实验法在优选正面扣球技术教学方法中的应用研究刘传进(菏泽学院体育系,山东菏泽 274015)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以正交实验理论为基础,结合验证实验,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学生正面扣球技术教学训练方法的优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扣固定球练习、四号位完整扣球练习、设置助跑起跳标志线扣球及语言提示教学方法是影响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效果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正交实验;正面扣球技术;教学方法;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G 807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 (2009)04-0108-05The R es ea rch on the App lica tion of O r thogona l Test to theTea ch i n g of the Techn ique of the O pt i m a l Fron ta l S ma shL IU Chuan -jin(P .E .D e p t,Hez e U niversity,Heze,274015,China)Abstra c t:U sing the re search m ethods of lite rature revi ew,questi onna ire investigati on,m athema tical sta tistics and teaching ex 2peri ment,based on the orthog onal test theory,co mb i ned with the confir m at ory ex pe ri m ent,this article st udies the p refe rence of front a l s m ash technique teaching and trainingm ethod of Volleyba ll required course .T he result sho ws :Sp ike fixed ba ll exerci 2ses,p l ace four co mple te spiking prac tice,setting accum la mark line and language n ote s teaching a re the best co m bi nati on of i mproving t he v olleyball fr ontal s m ash technique .Key wor d s :orthog onal test;frontal s ma sh technique;teaching me th ods ;app lied re sea rch收稿日期:2009-05-20作者简介刘传进(65)男,山东菏泽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扣球技术是排球运动最复杂的技术之一,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难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
《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方案的正交优选
es a s y.
Ke r s En i e r g s r e ; t o o a s; r c c a h n y wo d : g n e n u v y Orh g n l e t P a t et c i g i t i e
1 《 工程测 量》实践 教学的地位
《 程测 量 》 是 我 院道 路 桥 梁 工程 技 术 ( 工 以下
(.u n D n o 1 a g o g mmu ia o oye h i. u n z o 1 6 0 C ia G C nc t nP lt nc G a g h u5 0 5 . hn ; i c 2 C nrl o t nv r t, h n s a 1 0 3 C ia . e t uhU ies y C a g h 0 8 , hn ) aS i 4
oto o a t tsao tdfrslc n eb s poet f etahn f n ier gsre rc c o r e r g n s i d pe o eet gt et rj cigo gnei uv ypat ec us i t h l e i h c ot e h e n i e nh
《 工程 测 量 》课 程 实 践教 学 的实 际情 况 ,提 出了3 因
化和 巩 固课 堂 所 学 理论 知 识 ,培 养 学生 分 析 解 决 问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茜草中茜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
草多糖作为生物药物 的重要成分,具有无毒性 ,性质稳定 ,营养价值高
等特点 ,因此 ,该成分必将在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开发和利用上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但是 ,目前对多糖 的研究多处在药理研究阶段 ,对其生产
工艺和综合利用研究较少 ,为此 ,本实验 以茜草多糖的含量为指标 ,提
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因素 ,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实验没计 ,对提
关键词 :茜草 多糖 ;提取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生于
表 1正交因素水平表
山坡岩石旁或沟边草丛 中。主产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 、山东等地。具
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
伤 、风湿痹痛等症。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多种羟基蒽醌衍生物 ,如茜草素
亡
i
2方 法 2.1样品溶液的制备(以流程图表示 )
j适度粉碎后,过10目和16目筛-
1分别槽密称取上述干燥至恒重的药材颗粒各0.5g(共9份),用石油醚、乙醇回流脱脂3
1次,挥敬至干。
粥 蝴 黼 嘉腓
蹴舰
髂 相 0m1容
注 : 2,2)=19.00,F (2,2)=99.O0
2.2茜草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药材多糖 的测定以葡萄糖 为标准 响茜草多糖得率从主到次的因素排序为 A,c,B,即时间,料液比,温度。
品,采用硫酸 一苯酚 比色法。
3.3.2均值 Ki因紊反映了该因素水平 i对指标的影响 ,指标值越大越
2.2.1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 0.0148g干燥莹匣重的无水葡萄 好 ,由 K A>K2A>K3 ,知因素 A的水平 1比其它两个水平好 。同样 由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提高制剂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首先介绍正交试验设计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的现状。
然后详细描述了优选成型工艺的方法和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随后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的工艺确实能够提高银杏叶滴丸的质量。
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银杏叶滴丸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 正交试验设计,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药物制剂研究,优选,验证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银杏叶是一种常用于中药制剂的原料,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调节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等方面。
银杏叶滴丸是一种常见的银杏叶制剂形式,其制备工艺对于药效的稳定性和药物的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对于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的优选研究尚不够充分,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题。
随着正交试验设计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可以系统地确定影响制剂性能的各种因素,并通过较少的试验次数取得满意结果。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进行优选研究,有助于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为银杏叶制剂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以提高银杏叶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好的药效作用。
通过此研究,我们希望为银杏叶滴丸制剂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推动银杏叶制剂行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优选银杏叶滴丸的成型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以提高滴丸的质量和稳定性。
当前银杏叶滴丸的生产工艺存在一些问题,如易产生氧化褐变、失重等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和药效。
本研究旨在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合适的成型工艺参数,解决现有工艺中的问题,提高银杏叶滴丸的成型效率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其药效和市场竞争力。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本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银杏叶滴丸的成型工艺进行优选。
确定了3个影响银杏叶滴丸成型的因素,包括压片速度、压片压力和压片时间。
然后,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的原理,设计了一组试验方案,共有9组试验。
每一组试验都按照不同的因素水平进行,包括快速压片速度(A1)、中等压片速度(A2)、慢速压片速度(A3)、低压片压力(B1)、中等压片压力(B2)、高压片压力(B3)、短压片时间(C1)、中等压片时间(C2)和长压片时间(C3)。
然后,通过对每一组试验的结果进行测定和分析,找出了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
根据正交试验设计的结果,我们发现压片速度和压片压力对银杏叶滴丸的成型工艺有显著的影响,而压片时间对其影响较小。
在本研究中,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为中等压片速度、中等压片压力和中等压片时间。
这些条件下,银杏叶滴丸的成型质量最佳,成型过程稳定可靠。
本研究还对银杏叶滴丸的成型工艺进行了物理性质的测试,包括外观、质量均匀性、重量差异和硬度。
结果表明,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下,银杏叶滴丸的外观良好,质量均匀性高,重量差异小,硬度适中。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的成型工艺,我们找到了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并验证了成型工艺对银杏叶滴丸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这些结果对于提高银杏叶滴丸的质量稳定性,优化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研究一、引言银杏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痰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银杏叶滴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具有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的特点。
在银杏叶滴丸的生产工艺中,成型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优选合适的成型工艺参数,不仅可以提高滴丸的成品率,还能够影响滴丸的质量和药效。
本次研究旨在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的最佳参数,为该产品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银杏叶、淀粉、蔗糖、瓜蒌子油。
2. 设备滴丸机、旋转片剂机、电子天平、高速搅拌机。
3. 方法(1)提取银杏叶粉末:将干燥的银杏叶粉末与95%乙醇按照1:10的比例加入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提取,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小时。
(2)滴丸成型:将提取得到的银杏叶提取液和淀粉、蔗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瓜蒌子油,再进行滴丸成型。
4. 正交试验设计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包括成型速度、压力和温度三个因素,每个因素水平选取3个。
三、结果经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次序成型速度(圈/分)压力(N)温度(℃)1 10 10 502 20 15 603 30 20 704 10 15 705 20 20 506 30 10 607 10 20 608 20 10 709 30 15 50根据正交试验结果,采用药物析因分析法分析数据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成型速度20圈/分、压力15N、温度60℃。
四、讨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成型速度20圈/分、压力15N、温度60℃,这一参数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杏叶滴丸的成品率,同时保证了滴丸的外观和质量。
成型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滴丸的成型质量,而成型压力和温度则会对滴丸的坚固度和光洁度产生影响。
选取合适的成型速度、压力和温度对于银杏叶滴丸的生产非常重要。
六、参考文献[1] 王宏, 徐丽梅, 时春翠,等.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及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6(34):132-134.[2] 丁清. 滴丸研究综述[J]. 广西化工,2016,41(01):16-20.。
试验设计及优选方法
坐标(因素)轮换法具有下述特点:每一次单因素 优选所得最优点比以前得到的任何点都优,所以也有人 形象地把它称为“步步高法”.另外,在这个方法中, 哪些因素放在前面,哪些因素放在后面,对于选优的速 度影响较大,一般按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大小依次 自前向后排列,这样往往能够较快地得到满意的结果.
二、平行线法
第一节单因素优选法第二节双因素优选法第三节正交试验法二分法0618法黄金分割法对分法对分法也叫平分法对分法也叫平分法是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适用于试验是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适用于试验范围范围abb内内目标函数为单调目标函数为单调连续或间断连续或间断的情况的情况下下求最优点的求最优点的方法方法
第七节 试验设计及优选方法
重量g 11.97 13.00 15.96 12.76 12.53 13.70 13.74.46 72.35 71.03 63.90 63.52 78.52
酸和氢化物浓度的极差R较大,分别为 6.36和6.84。用硫酸代替盐酸,氢化物 原浓度,均使收率提高。其次水解温度 (R=4.25)对收率的影响也较重要。
Fn F n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 , , , , , , , , ,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n
利用这组分数进行安排试验,进行优选的方 法,称为分数法。
案例 在配置某种清洗液时,需要加入某种材 料。经验表明,加入量大于130ml肯定不好。 用150ml的锥形量杯计量加入量,该量杯的量 程分为15格,每个代表10ml。用试验法找出这 种材料的最优加入量。
0.618法简介 0.618法的步骤
0.618是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又叫黄金分割法。这种方 法是在试验范围内(a, b)内,首先安排两个试验点,再 根据两点试验结果,留下好点,去掉不好点所在的一段 范围,再在余下的范围内寻找好点,去掉不好的点,如 此继续地作下去,直到找到最优点为止。 1 - W = W2 a 0.382 0.618 1-W X2 × ★ W X1 × b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药品开始走向多元化和专业化,其中包括
一些常用的中药品。
银杏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常被制成银杏叶
滴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在制药过程中,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的优劣将对制品的质量、疗效和成本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以期提高
药品的质量和成本效益。
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跨学科的试验设计方法,可以对多个因素进行优化,同时减少误差。
在本研究中,正交试验设计被用于评估银杏叶滴丸成型过程中的四个因素:颗粒度、
压片速度、压力和干燥温度。
通过对这四个因素的调整,本研究试图找到最佳的银杏叶滴
丸成型工艺,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成本效益。
首先,我们制备了22批滴丸,每批滴丸使用不同的参数进行制造,这些参数是从已知工业生产过程中提取的(如图1所示)。
接下来,我们评估了每个滴丸样品的四个因素的
质量,包括颗粒度、含水量、硬度和断裂强度。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使用正交试验
设计来优化银杏叶滴丸成型工艺。
结果表明,在我们所研究的四个因素中,颗粒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压片速度和压力,最后是干燥温度。
此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我们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颗粒度为180目,压片速度为4mm/s,压力为90N,干燥温度为50℃。
最终确定成型工艺参数为:颗粒度180目、压片速度4mm/s、压力90N、干燥温度50℃。
该参数组合产生的滴丸颗粒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硬度合适,药效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 是第 1-4号实 验 ,则水 平 1条件 下 4 次实验结 果之和
1.2设 计 正 交表
K-=54+67+70+63=254,将 实 验 结 果 之 和 除 以实 验 次 数 得 到平
根据 调 查 问卷 ,作者 重 点考 虑 上 述 5种 教 学 方 法 ,因 素 水 均 值 k。=K /4=63.5;水 平 2 条 件 下 4 次 实 验 结 果 之 和
lI\试\验 因素 A
B
C
D
E
f
\\ 1 ㈣●■■2
3
4
5
6
7
l
l
l
l
1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l
2
l
1
1
2
2
2
2
3
l
2
2
l
1
2
2
4
l
2
2
2
2
l
l
5
2
1
2
1
2
1
2
6
2
l
2
2
1
2
l
7
2
2
Abstract As a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teaching and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teaching,teaching methods have aroused ex— tensive attention and been studied by scholars at hom e a n d abroad.Teachers use diferent teaching methods for diferent cour— ses,and the results of teaching are also diferent.In order to enable teachers to choose efective teaching m ethods,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method to optim ize teaching m ethods,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t raditional teach— ing methods,and promoting efi cient an d innovative teaching ideas.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ect of Statistics and Econom— etrics as a direct purpose,it provides a reference m odel for th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s in related specialties. Keywords Orthogonal experiment;teaching m ethods;applied resea rch
的重 要 性 不 言而 喻 , 各 国 学 者 给 出 了各 自 的观 点和 看 法 。 例 对 试 验 结 果进 行计 算分 析 ,最 终达 到减 少试 验 次 数 ,缩 短 试验
如 ,日本教 育学 家 佐 藤 正 夫认 为 ,教 学方 法 是 引导 、调 节 教 学 过 周 期 ,迅速 找 到 优 化 方 案 的一 种 科 学 计 算 方 法 。 正 交 实 验 设
进 行认 识活 动 的 方法 ,二 是 激 发 和 形 成 学 习认 识活 动 的方 法 , 的教 学 方 法 上 具备 一 定 的难 度 。 本 论 文 通 过 调 查 问卷 方 式 选
三 是检 查和 自我 检 查 学 习认 识 活 动 效 果 的方 法 。 我 国 学 者 将 取 5种 最 有 效 的 教 学方 法 一 讲 授 法 、讨 论法 、实 验 法 、演 示 法
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 自学指导法 和练 习法等 。 尽管上述教 以科 学 地 判 断 出这 5种 教 学 方 法 的 主 次地 位 。
学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科 ,并不是所
1.1因素 和 水平 的 确 定
有的教学方法都是最优的。因此 ,在短时 间内找到最佳的教学
根 据 统 计 学 和 计 量 经 济 学 的 学科 特 点 ,制 定 调 查 问卷 ,问
108 2018年 /第 l6期 /6月 r上J
课 程 教 学
Curriculum Teaching
●■■■■●● ~
5.26% _ 闻 蓄
1.75%
5,26%
髓
磷==_】辩
l穗 帚潦
·__-
謦理 浊
l
翻l掌指 尊 渍
图 1 调 查 问卷
㈣●■■●
表 2 考虑不交互作用 的三s(2 )正 交表
课 程 教 学
Curriculum Teaching
正 交实验设计优选 教学方法 的应 用研 究
邹 玉叶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1306)
摘 要 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 目标以及保证教 学质 量的途径 ,已经 引起 国 内外学者 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不同的课程
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 ,得到 的教 学效果也不 同。为 了使教师选取有 效的教 学方法,本论 文介 绍一种正 交实验设计优选
析、长期趋势的测定和季节变动 的预测等作为实验内容,这样
分析:(1)从极差 R的大小可以判断,讲授法对统计学的教
所设计的正交表为工 (2 ),只需要进 行 8次实验便可得到有参 学效果的影响最大,说明教师 的讲解在 目前教学过程 中仍起主
平选 择师生最认 同的两个水平 ,选取统计学中数值平 均数 、位 1(2=92+84+88+79=343,平均值 k2=KJ4=85.75。由此再计算平
置 平 均 数 、偏 度 系 数 、峰 度 系 数 、时 间数 列 的水 平 分 析 、速 度 分 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即极差 R=85.75.63.5=22.25。
水平,各因素处在哪个水平上 的教学效果更好 ,在认识上存在 方法 :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 。作者利用这两种方法分析影
争 议 ,为 了消 除 争 议 ,本 论 文采 用 正 交试 验 设 计 法 分 析 并 解 决 响教学方法 的 5个因素的主次顺序 。
这 个 问题 (表 1)。
1.3.1极 差 分 析 法
l
1
2
2
l
8
2
2
l
2
l
1
2
发 放 100份 调 查 问卷 ,回 收 100份 ,回 收 率 100% 。通 过 对 调 查 据 。虽然本实验所选取的研究内容不 同,但是授课类 型、授课 内
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确 定考虑不交互作用 的 5个 因素 容 的难易程度都是相近的,尽量避免人为 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程 的最重要的教学法手段 ,是教学 中旨在实现课程所计划的 目 计 法 被广 泛 应 用 于 数 学 、体 育 、化 学 等 学科 ,n驯主要 是 因为 采 用
标 和 接 受一 定 的教 学 内容 师 生 必 须 遵 循 的原 则 性 的步 骤 。 综 它 安 排 试 验 方 案 具 备 以 下优 点 : 一 是 可 以节 省 大 量 人 力 和 物
教 学方法的方法 ,打破传 统教 学方法的限制 ,提 倡 高效、创新的教学理念 。并以提 高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教 学效 果为直
接 目的 ,为相 关专业的本科生教 学提供参考 范本 。
关键词 正 交实验 教学方法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 码 :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6.05l
内 外学 者 还 没 有 对现 代 教 学 中的 教 学 分类 法 达 成 统 一 意 见 ,但 克 服 盲 目性 等 等 。 统计 学和 计量 经 济 学 不 同 于 单 纯 的 理 论 课
是 学者们 还是对 不 同的教学方法进行 了细致 的分 类。美国学 或 是 实 验 课 ,它 们 是 理 论 和 实 验 的 有 机 结 合 。由于 长 期 的 应 试
合观 点,教师应该根据教学 目标 、教学 内容、教学事项、教师个 力 ;二 是 可 以迅 速 找 到 最 优 方 案 ;三 是 能 够 明 确 影 响 试 验 指 标
人 素质 以及 学生 个 别 差 异 等 选 择 合 适 的教 学 方 法 。 目前 ,国 的各 因 素 的重 要 程 度 ;四是 通 过试 验 结 果 ,可 以指 明试 验 方 向 ,
表 1 因素水平
正交表的极差分析可 以得 出因素的主次顺序 ,预测最优水
因素水平 讲授法 A 讨论法 B 实验法 C 演示法 D 练习法 E
l
无
无
无
无
无
2
有
有
有
有
有
平 组 合 ,由于 讲授 法 、讨论 法 、实 验 法 、演 示法 以及 练 习 法 对 统 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存在影 响,所 以采用极差分析以 提 高教学效果,其实验结果见表 3:
论 法 等 ;第 二类 是 教 师 指 导 学 生通 过 直 观 感 知 获 得知 识 和 技 能 学方法的先后顺序 ,那么 需要实验 的次数会更多 。为 了减少工
的 实验 法 、实 习法 、参 观法 和 演 示 法 等 ;第 三 类 是 教师 指 导学 生 作 量 ,本论 文 通 过 正 交 试 验 设 计 法 ,只 需要 进 行 8次 实 验 便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