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礼馆”诏开之意义

合集下载

三礼第五知识梳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礼第五知识梳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礼第五知识梳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本文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三礼的概念和背景。

三礼,即礼仪、礼制、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古代人们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仪式,并通过讲究仪式、规矩、礼节,来表达敬意、尊重和感恩之情。

三礼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自古以来,人们就积极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不同层面、不同社会阶层中形成了各种礼制。

以周代的《周礼》为代表,正式确立了三礼制度,并成为后世礼俗的基础。

同时,三礼也逐渐成为千百年来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习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礼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多重作用。

首先,三礼是传承古人智慧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通过遵守礼仪规范,人们可以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并逐渐培养出尊重、谦虚、友善等美德。

其次,三礼也是社会秩序与和谐发展的基石。

遵守礼仪规范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外,三礼还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在各种社交场合中,通过合适的礼仪行为可以展现自己的教养和修养,增进互相间的信任和友谊。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社会的变革,现代社会的礼仪观念也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个人主义和自由的倡导下,一些传统的礼仪规范可能被质疑或者放松。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三礼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尊重他人、珍视公共秩序、提升个人素养等都是三礼的核心价值,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所不能或缺的。

因此,在面对现代社会变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三礼的意义与作用,并加以发扬与创新。

我们可以秉承三礼的核心价值,同时注重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来适度调整、丰富和创新礼仪的内容与形式。

这样,三礼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并继续发挥其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之,本文将综述三礼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三礼的意义与作用,并对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进行思考与展望。

三礼的重要知识梳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礼的重要知识梳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礼的重要知识梳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作如下:引言部分是一篇长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引言我们可以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概括,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让他们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的主题是三礼,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三礼是指儒家文化中的三种重要礼仪:礼、乐和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核心元素之一,三礼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社会交往和行为习惯,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首先介绍三礼的定义和起源,探究它们是如何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确立和发展起来的。

然后,我们将分析三礼的分类和内容,深入了解三礼在不同领域和层面上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我们将探讨三礼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其现代意义,思考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对读者普及关于三礼的重要知识,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并进一步探讨三礼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作用。

通过对这一古老而又深刻的文化传统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三礼的重要知识梳理。

其次,我们将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部分的内容和安排。

最后,我们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三礼的重要知识进行梳理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三礼的定义、起源、分类、内容以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现代意义。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将围绕着三礼的定义和起源、分类和内容展开叙述。

在2.1节,我们将详细介绍三礼的定义和起源,包括它们的含义、来源和发展过程。

通过对三礼的概念和历史背景的讲解,读者将对三礼的基本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吴廷华《仪礼》学研究浅析

吴廷华《仪礼》学研究浅析

迄于雍正末年 , 主要著有《 三礼疑义》 数十卷。 杭世 骏《 榕城诗话》 称, 吴廷华 自兴化通判离职后 , “ 侨
居萧寺 , 穿穴贾 、 孔, 著《 三礼疑义》 数十卷 , 何元锡 录而 藏之 。” [ ] ( H ) 其积 多 年治 学之 功 , 撰 成《 三 礼

生平及著述概况
V0 I _3 5 NO .1 J a n.2 0 1 4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8 1 0 7 ( 2 0 1 4 ) 0 1 — 0 0 8 0 — 0 6
吴廷华《 仪礼》 学研究浅析
邓声 国
( 井 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 江西 吉安 3 4 3 0 0 9 )
采汉宋” 或“ 超越汉宋” 是 当时《 仪礼》 学研究 的主 旋律 .吴廷华就是顺应这一治学主旋律 的一位学 者。他曾受方苞荐举而任职三礼馆, 参与过{ - ̄ L 义疏》 的纂修工作 , 在纂修过程中 , 其礼学视野渐 趋宏通开阔。之后 , 他在此前《 仪礼疑义》 基础上 ,
变更 了著 述体 例 , 又吸纳 了前 贤 时哲 的一些 见解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清代《 仪礼》 学史” ( 项 目编号 : 1 2 B Z S 0 0 8 )
作者简介 : 邓声国( 1 9 6 9 一 ) , 男, 江西上饶人 , 教授 , 文学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传统经学和 清代 学术 史研究 。
唐石经本贾疏本陆氏释文明本朱子通解本杨复仪礼图本聂崇义三礼图本敖继公集说本等等这其中吴氏所谓明本不知具体所指对象信息较之顾炎武张尔岐校勘仪礼参校版本要丰富一些这与其曾任三礼馆纂修官并有幸浏览秘府藏书有关吴氏校记保存的大量仪礼版本信息客观地展示了当时所见不同版本的异文情况礼经正文作奉盖系从朱熹仪礼经传通释之说朱氏以为作拳乃误字故仪礼集说仪礼郑注句读钦定仪礼义疏仪礼章句仪礼集编仪礼正义笔者以为陆德明经典释文亦作拳陆氏并音拳为权由此可知唐石经作拳字不误从上下文看上文言楅的制造这一句言髹也还是指的制造如作奉则与文意相左客观纪录了石经本的异文情况仍然有助于后人对礼经文字的抉择与考释吴氏随文校勘礼经并不满足于对各类礼文献版本异文及其前人校勘成说的忠实记录他更强调运用本校理校法校勘文字的脱衍讹误情况例如坐于西阶东也的解释是此文专指拜送爵而言意思是献工堂上坐的歌工和瑟工本也该和献笙人一样应该是在西阶上拜送爵可是上面经文主人说明这是由于歌工和瑟工坐在西阶东不便于在西阶上拜因此改在阼阶上并不是尊工卑笙之故不然上面经文已经说了主人献笙于西阶上这里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它了由于经文太简很容易让人误会是记文出现衍文不过吴氏运用一疑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校勘的审慎并不随意乱改经文另外少数情况下吴氏不像上例那样只是径直点明校语而不说明原因当作二又同篇经文云

经典常谈三礼赏析

经典常谈三礼赏析

经典常谈三礼赏析
《经典常谈三礼》是一部有关礼仪、仪式和礼节的经典著作。

它分为三篇,分别是《大礼》、《中礼》和《小礼》。

这三篇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重要的礼仪和仪式的意义、形式和程序,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礼仪。

在《大礼》中,作者主要介绍了皇帝即位、大婚等重要场合的礼仪。

这些场合都是国家大事,所以礼仪要求尤为严格。

例如,在皇帝即位时,必须进行升帝台、登极、册封等一系列仪式,以表明皇帝的合法地位和权威。

而在大婚时,则要进行三朝大拜、迎娶、返门等一系列仪式,以示婚姻的神圣和家族的尊严。

在《中礼》中,作者介绍了各种普遍的礼仪和仪式,如祭祀、宴席、拜访等。

这些礼仪虽然不如《大礼》中的场合那样重要,但它们同样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祭祀是人们向祖先和神明表达敬意和感恩的一种方式,宴席则是人们社交和交流的一种场合,拜访则是人们互相问候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在《小礼》中,作者介绍了一些小型的礼仪和仪式,如拜年、送礼、致谢等。

这些礼仪虽然小,但却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例如,拜年是人们在春节期间向亲友和长辈拜年祝福的一种方式,送礼则是表达感激和友好的一种方式,致谢则是表达感激和尊重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经典常谈三礼》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礼仪著作,它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礼仪,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传统
和文化。

国学研究 经学之三礼

国学研究 经学之三礼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产生以后,礼 俗开始了分化,一部分淡化了宗教色彩,留存于 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另 一部分被统治者引进政治领域,经过加工改造, 成为统治者表达意志和权力的工具,其中最突出 的是强调上下尊卑关系,强化王、天子的地位和 权威。原来是全民共尚、全民共享的礼典礼仪被 规定为严格的等级,成为贵族阶级的专利,所谓 “礼不下庶人”。因而,礼制被当政者作为治国 安民的无上法宝。所谓“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礼记· 祭统》),礼在政治中起着主导作用。
与此同时,与祭祀仪式还伴生了冠、昏、 丧、射等礼仪习俗。祭祀之礼主要是实 现人与神的沟通和调谐。冠、昏、丧、 乡、射则是维系调谐人与人之间交往活 动的特定习俗,体现了初民的共同意愿 和共同文化心理,是初民生活方式及其 文化的独特体现,是原发性的自然形态 的东西。
国学研究 经学 三礼
2013-8-21
序官
《周礼》全书除《考工记》外,其余五篇都有着整 齐的布局和统一的体例。五篇的每篇开头都有一段序 官。每篇序官开始的文词,是完全相同的五句话,即: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 民极。”(意思是:王者建立都城,要辨别方向,选 择和确立国都与宫室的方位,划定国都与郊野的界限 和疆域,设官分职,治理天下的人民,使他们都能成 为善良高尚的人。) 这是全书的总纲,也是每篇的总纲,开宗明义, 强调了王在政治权力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1)《周礼》六官的基本职能及治官思想 六官的基本职能 《周礼》的作者在书中构置了一个庞大的官制体 系,六官是整个官制体系的中枢。六官之外,书 中列出的官职有360多个。这360多个官职既有六 官的属官,也有地方官和职事官。六官与360多 个属官及地方职事官,构成了由中央到地方基层 组织以及各个行政机构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 约的层层相因、井然有序的一整套国家政权模式。

三礼-中国传统礼仪

三礼-中国传统礼仪

三礼-中国传统礼仪三礼:1、祭祀天、地、宗庙之礼,;2、仪礼、周礼、礼记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

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

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

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但亦有谓为刘歆伪造者。

清方苞《周官义》已开其端,近人康有为为《新学伪经考》,则亦言为歆伪造无疑也。

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因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

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

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

《周礼》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其中,“冬官”一篇早已散佚,西汉时补以“考工记”,称为“冬官考工记”。

全书共分四十二卷。

关于《周礼》的作者,众说纷纭。

基本上可分两大类:第一类认为是周公旦所作,肯定此书的价值,称之为“周公致太平之迹”、“太平经国之书”。

但也有人认为虽为周公所作,但未曾付诸实行或局部为后人添入。

第二类认为非周公所作,认为是西汉晚期刘歆校书时,加以整理补充而伪造成书,或与王莽合作窜改,以致对此书的价值持否定态度。

还有人认为既不是周公所作,又不是刘歆窜改,而是出于他人之手,作者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许多人。

时间为西周初,晚至西汉之末。

近代学者根据考古出土文物的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参考该书中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学术思想,基本上可以断定为战国时代的作品。

《周礼》是记载古代设官分职的政典,共记载了王室大小官377名,并详列各官的职权。

书中保存了不少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史料,如井田制、分封制以及秦汉的五刑、田制、乐舞等。

还记载了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包括纳税、负担力役、兵役,每家一兵,不仅战时要作战,而且每年要进行四次军事演习等。

此外,还有农业、工艺、礼俗等方面的史料。

关于“三礼”中的孝道思想浅析的论文-传统文化论文

关于“三礼”中的孝道思想浅析的论文-传统文化论文

关于“三礼”中的孝道思想浅析的论文传统文化论文论文关键词:《周礼》《礼记》《仪礼》孝道论文摘要:中国的孝道始盛于西周,周人治理天下也已将孝道作为其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礼”即《周礼》、《礼记》、《仪礼》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的成书年代虽有争论但其中所富含的孝道思想反映出孝道在西周的盛行,对后代孝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孝道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道大行于四周,从一些典籍及金文资料中可以找到文献证据,其中“周礼”中关于孝道的记载十分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的孝道观念。

《周礼·地官·大司徒》日:“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一日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日六行孝、友、媚、娴,任、恤;三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六行”之一的“孝”,贾疏日:“善于父母为孝。

”《礼·地官·师氏》谓:“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其对“孝德”的解释,是从生命来源的角度涉及到孝的产生和创造生命的父祖。

由贾疏知,“孝”作为“六行”之一,是向万民施以正面教育的内容,如有不孝不友者,会有刑加之其身。

“师氏”之职则以三德——至德、敏德、孝德——及三行——孝行、友行、顺行——孝国子(《倜礼·地官·师氏》);“大司乐”之教圈子,又以中、和、祗,庸、孝、友为先(《礼·春官·大司乐》)。

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周代的各级官吏治理人民,大都是以教化为务,尤其重视民德,而在这里孝道是关民德的重要方面。

《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由此看,周礼虽号称“经礼,曲礼千”,但大体上可分作上述八大类。

而此八类所表达的内容,也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关系。

《礼记·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曾国藩礼学观念及其思想史意义

曾国藩礼学观念及其思想史意义
的学术目的还是给后来的曾国藩以很大的启发。
不说“理”,并没有像宋儒那样妄谈理气之辨。 凌廷堪从经学考据的角度否定宋儒言“理”的 圣门合法性,抨击宋儒援引释氏,甚至斥宋儒“郢 书燕说,认贼作子”⑩,主张全面否定理学。在此
种思想的指导下,凌氏著《礼经释例》,认为学者应
以“礼”而不是玄虚无定的“理”为道德践履的准 则。他对《礼经》的看法是:“学者舍是,奚从为节 性修身之本哉!”@又说:“舍礼而言道,则空无所 附;舍礼而言性,则茫无所从。”@钱大昕对凌氏 《礼经释例》评价颇高,认为此书为学人读礼之“指 南车”∞,而且也认同凌廷堪视理学为“异说”、只 有礼学才是学者修身之本的观点。江藩批评宋儒 “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 旨”①。阮元也认为:“以非礼折之,则人不能争; 以非理折之,则不能无争矣。故‘理’必附于礼以 行,空言‘理’,则可彼可此之邪说起矣。然则,三 《礼》注疏,学者何可不读?”@可见,主张礼学,反 对理学,乃汉学家之通识。台湾学者张寿安通过 对凌廷堪“以礼代理”说的研究,较为深刻地指出: “以五伦关系维系社会秩序是儒者的共同理念,汉 宋无异。廷堪之有别于理学者,在理学以内圣为 外王之基础,视个人内在心性修养体悟天理最为 切要。而廷堪则立足在社会效应层面,集中考虑 如何把五伦关系在实事上践履出来。换言之,廷 堪关心的不是个人内心的道德状态或道德境界, 而是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之方式,并坚持实践才 是道德之完成,故可称之为重课责(accountability) 的道德观。至于未经践履仅内存于心之德性,只 可视为道德状态(moral status),无可验证。”∞在笔 者看来,宋儒重视体认天理,目的是强调道德自 觉,其实最终仍是为了践履“礼”,这比较接近于孟 子一派;汉学家重视礼仪、法制规范,不关心道德 的心理状态,强调课责与践履结果,似乎更接近于 苟学。所以凌廷堪专门作了一篇《苟卿颂》就不是

《三礼》综合研究论著

《三礼》综合研究论著

《三礼》综合研究论著
《三礼》是指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它包括《仪礼》、《周礼》和《礼记》三部分,是研究古代礼制、
礼仪的重要文献,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礼仪文化具有重要
意义。

在综合研究《三礼》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可以从历史角度来研究《三礼》。

《三礼》作为古
代礼制的重要文献,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制度、礼仪、风俗习惯等方
面的情况。

通过对《三礼》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演变,以及古代礼制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其次,我们可以从文化角度来研究《三礼》。

《三礼》所反映
的礼仪制度和礼仪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三礼》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礼仪文化等方面的内涵,以及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哲学角度来研究《三礼》。

作为儒家经典
之一,《三礼》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如仁义道德、君臣父子
之道、人伦关系等。

通过对《三礼》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其中所
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和地位。

总之,综合研究《三礼》需要从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以全面了解其在古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全面深入地研究《三礼》,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和儒家文化的精髓。

浅议“三礼”在考古学中的功用

浅议“三礼”在考古学中的功用

浅议“三礼”在考古学中的功用作者:于国佳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5期摘要:以礼法、礼义作为主要内容的“三礼”,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礼乐文化的意识形态,也是官方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在考古领域中,“三礼”作为历史文献与出土的考古资料相互补充和印证,带领我们走近历史真实之道。

关键词:三礼;考古礼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法规。

我国是礼仪之邦,并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道,儒家思想认为礼是贵贱有序、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等级明确,不可僭越。

古代学者将这些礼制汇编成书,反映了当时社会遵守的礼仪制度,也为后来的统治者如何治国维礼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仪礼》、《周礼》和《礼记》。

《仪礼》,共17篇,记载了周代以士大夫为主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聘礼等礼仪,是研究当时政治制度、礼仪风俗的重要资料。

《礼记》,共49篇,描述了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制度、礼仪制度的变动,是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社会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

《周礼》,记载了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礼法诸制等内容,堪称“上古文化之宝”。

考古学作为历史学的分支,“三礼”也同样发挥着他们的功用,一方面“三礼”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丰富史料,另一方面,出土的考古资料也可以让“三礼”的内容得到印证。

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三礼”在考古学中的功用。

一、公墓和邦墓《周礼·地官》“冢人”篇记载:“冢人掌公墓之地……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

”冢人掌管天子和同姓所葬的墓地,先王的墓居中央,以昭穆分为左右。

“墓大夫”篇记载:“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令国民族葬。

”墓大夫负责国家百姓下葬墓地的界域,令百姓按各族所分墓域下葬,规定各家墓位。

周代墓地等级制度森严,有“公墓”和“邦墓”之分。

通过考古发掘印证了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西周时期的公墓已发现多处,如平顶山应国墓地、辛村卫国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

典型邦墓有沣西张家坡墓地、晋侯墓地的中小型墓等。

“三礼”到底啥内容?

“三礼”到底啥内容?

“三礼”到底啥内容?“礼”究竟是什么,它的内容如何?“三礼”又到底讲的啥内容?在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承办的“朱子学公开课”上,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朱杰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我们俗称的“三礼”,是指现存最古的三部礼书,即《仪礼》《礼记》和《周礼》。

《仪礼》是中国先秦时期一部关于礼制、有关社会习俗的总汇。

学术界一般认为,古礼来源的历史久远,就《仪礼》而言,周公可能做过增删,孔子也做过一定的整理,其成书的年代大概在春秋和战国之际。

《仪礼》的内容,包括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聘礼、士丧礼等等。

很多前面都有一个“士”字,“士”是古代卿大夫的通称,也就是说,这些礼主要是针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士”阶层这些人来讲的。

士冠礼,是讲贵族子弟的成人礼。

成人礼是西方流传过来的一种说法,我们中国人不讲成人礼,而是讲冠礼和笄礼,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

男子、女子成人了以后,要分别行冠礼或者笄礼。

具体怎么做,《仪礼》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士相见礼,意思是士人初次相见时,要举行的仪式。

乡饮酒礼,是指在乡学中间那些读书的人,聚会饮酒时应该遵循的礼节。

乡射礼,是指每年的春秋两季,各乡的乡大夫要邀请当地卿、大夫、士和他的子弟,在乡学举行乡射礼。

古人射箭并不是简单的射箭比赛,包含很多礼节,有着丰富的内涵。

总而言之,在先秦时代,《仪礼》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礼”都涵盖了。

《礼记》古时候也称作《礼》或者《记》。

《礼记》和《仪礼》是什么关系呢?朱子认为,“礼”指《礼经》,即指《仪礼》;而“记”,是对《仪礼》的注释和补充或总结。

按朱子的观点,《仪礼》是经,而《记》是传,是用来解释《仪礼》的。

至西汉,《礼记》还不是经,但是它的地位在西汉以后就已经得到了确立。

到唐代,《礼记》正式成为经。

《礼记》的内容非常庞杂,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礼学的百科全书。

以《礼记》的开篇《曲礼》为例。

如果没有读过《礼记》,或者没有读过《礼记》注释的人,往往会被“曲”的字面意思误导,那么,《曲礼》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谈歌曲谈音乐的?或者是讨论曲折之礼?其实都不是。

三礼的文章主要内-解释说明

三礼的文章主要内-解释说明

三礼的文章主要内-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和概括。

可以包括对三礼的起源、内容、意义以及本文的目的和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以下是对概述部分的内容的一个参考范例:概述本文将探讨三礼的起源、内容和意义,并将对三礼的影响、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礼是指古代社会中的仪式、礼节和礼仪,其中包括了祭祀、婚嫁和丧葬三个方面的礼仪。

三礼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仅是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表达,同时也体现了家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

通过研究三礼的起源、内容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精神世界,并从中汲取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反思。

本文的结构如下所述:首先,我们将对三礼的起源进行探讨,追溯三礼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三礼的具体内容,包括祭祀、婚嫁和丧葬等方面的礼仪;最后,我们将探讨三礼的深层意义和价值,分析其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远影响。

通过对三礼的全面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它对于一个长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用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对文章进行铺垫,为后续的内容做好铺垫。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三礼的背景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整体的了解。

文章结构部分则会详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涵盖的内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通过对三礼的起源、内容和意义进行详尽的阐述,探究其历史渊源、内涵以及影响等方面。

其中,2.1部分会以三礼的起源为主线,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2.2部分会重点介绍三礼的具体内容,包括仪式的规范、步骤等细节。

2.3部分则深入探讨三礼的意义,既包括对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作用,也包括对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等。

三礼馆与清代学术转向

三礼馆与清代学术转向

三礼馆与清代学术转向有清一代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无论在政治统摄,还是思想调控等方面,皆表现出集大成的形态。

而随着时势的推移,清代学术文化也在艰难的反省和抉择中,扬弃宋明理学发展的当下困境,朝着“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新路向演进,终在乾嘉诸儒的苦心经营下,形成以朴实考经证史为主流特征的清代个性学术。

其间,以乾隆十四年(1749)十一月清廷诏开“经学特科”为标志,清代学术路向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揭开了由理学向经学转型的新演进。

而论此学术转型的契机,清廷于乾隆初叶所诏开的三礼馆及其学术取向,无疑是一件值得关注的重要政治性学术活动。

三礼馆的诏开及其学术取向乾隆元年(1736)六月十六日,清高宗颁发了一道上谕,命总理事务王大臣等筹措开馆纂修《三礼》义疏。

清高宗何以继位伊始即做此决定?据高宗此谕及后来御制的《三礼义疏序》,其因有三:一是应臣下“今当经学昌明、礼备乐和之会,宜纂辑《三礼》,以蒇五经之全”[1]的请求;二是欲庚续圣祖御纂、钦定四经(指《御纂周易折中》、《钦定春秋传说汇纂》、《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之绪,补其《三礼》未备之缺憾;三是鉴于“五经乃政教之原,而《礼经》更切于人伦日用,《传》所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者也’”[2],以发挥礼的经世或修道设教功能。

不过,除清高宗所强调的三条原因外,还有一些因素值得关注。

就政治层面来说,明清易代之后,随着统治思路的调整,清廷逐渐确立起“崇儒重道”为治取向,且在与清初知识界“以经学济理学之穷”学术更新的互动下,为经学的再度兴起提供了发展空间;而随着统治秩序的渐趋稳固,加强礼制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呼声越来越高,清圣祖对《礼记》、世宗对《周礼》重要性的关注,以及朱鼎菁、熊赐履、魏象枢、陈紫芝等人对强化礼治、编纂礼制之书的不断呼吁,客观上为礼制制作提供了思想依据。

就学术层面来说,在清初“以经学济理学之穷”学术潮流的氤氲下,经学兴起之势日趋明朗,而发经学兴复之先声的《三礼》学,更是取得了诸多成就,从而为进一步的整理和系统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一)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一)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一)(一)目次引言一汉代经学的整合与郑玄《三礼注》的出现二郑玄对《三礼》的基本认识三郑玄《三礼注》的主要特点四郑玄《三礼注》的主要思想内容五郑玄《三礼注》的影响与历史评价结语引言在两汉时期的历史上,有两类人物的存在和表现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这就是“吏”和“儒”。

他们分别以各自之所长在国家政治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特别当儒学得到朝廷的表彰和奖掖而成为多数人的仕进途径的时候,这两类人物又进一步分流为“仕儒”和“学儒”。

尽管“吏”与“儒”或“仕”与“学”本身有着可以相互游移或转换的性质,但是就其职责而言,“吏”或“仕儒”多以直接参与王朝政治的施行为其职守,通过在政治实践中获得的能力和经验而为朝廷拔擢和任用。

与之不同,“儒”或“学儒”则多以对古代传承下来的先王经典不断地加以诠释和传习为其使命,以在承传中所积累的学识和功底,或立为官学,为现实王权政治制度的维系及政策的施行提供理论资源;或流行于民间,以传播传统的知识与思想文化为其本业。

两汉的儒者,其身份、地位以及命运始终与两汉政治的变迁直接联系在一起,当学术主要表现为经学的时候,儒生或经师以及他们所传习的多种经典,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在这个意义上两汉政治堪称经学政治。

伴随者两汉经学传统的确立和发展,经学几乎成为儒学的别名,儒者与经师几乎是可以互通的身份和称谓,其中的不少人物,或显名于当时,或称名于后世,为史所载,以史而传。

与秦代的所谓“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不同,两汉经学与政治的结合所呈现的是一种“以儒为师,以经为教”的景象,当然,“以经为教”在不少时候也包含着“以经为法”的意义。

两汉时期的“以儒为师,以经为教”,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与结果就是儒家经师的大量涌现和“注经”之风的盛行,这种情形到东汉时尤为显明。

本来,自先秦以降,在对先王经典的传习过程中,对于经典内容中的字辞章句、名物制度以及义理思想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都是为着传学教授的方便,便于受学者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有着“传”、“记”、“说”、“注”等多种形式。

明代三礼学概述

明代三礼学概述

明代三礼学概述12明代三礼学概述张学智明代礼类着作较易,诗,书类着作为少,其中关于《仪礼》的着作尤少.三礼之属,《四库》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记分述,重点在前三类.本文就前三类中较为重要者概述如下.《周礼》明代前期关于《周礼》较重要的着作是何乔新的《周礼集注》七卷.此书《四库》列为存目.朱彝尊《经义考》开列何乔新的另一部着作《周礼明解》十二卷,但注日"未见".何乔新在《周礼集注》自序中表明了对于《周礼》的一般看法,认为《周礼》乃周公致太平之书.其书与《尚书》并为尧舜以来致治之大本大法.《尚书》载其道,《周礼》载其法.并认为,世谓《厨礼》不可行者,以刘歆用之于新莽,王安石用之于宋而败,但此非《周礼》之过,而是用此者不能识圣人之心而徒拘泥其文所致.何乔新的另一见解是认为冬官未尝亡,它散见于其他五官之中.汉儒不知此意,妄补冬官.此说发于宋俞庭椿(字寿翁)《周礼复古编》,宋王与之(字次点)作《周礼订义》羽翼此说,后吴澄之《三礼考注》①,丘葵之《周礼补亡》对之各有考论.但《四库》不同意俞氏此说,认为凿空臆断,对吴澄,丘葵之说也加以批评,对何乔新此书沿袭俞氏,王氏,丘氏之说亦大为不满.如此书引丘氏之说,谓太史当人天官.《四库》认为此乃不知《周礼?春官宗伯?太师》中有"与群执事读礼书而协事"及"以书协礼事","执其礼事"因而当人春官之义.又如此书引吴氏之说,谓"诸子"一职当人地官司徒之"教官"之属,《四库》认为此乃不知"诸子"之职在"若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甲,含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②实主戎事,因而当属夏官司马之义.对此书的总的评价是:"妄取前人谬戾之论,割裂倒置,踵其失而加甚."③另何氏此书为集注,其弟子褚选于目录后详列所采集之书,自汉杜子春,郑兴至元吴澄共五十余家.并说此书特点在"从古证今,参考诸说,附以己意,作为《集注》.而严削富丽,训义切当,读则不烦考索诸家之释而经旨自明矣."④对各官所属之目确实调整甚多,大不同于传统文本.此点亦遭到《四库提要》的批评,认为"前后义例,率多不能自通".⑤明代中期最大的《周礼》学家为王应电,着有《周礼传》十卷,《周礼图说》二卷,《周礼翼传》二卷,皆为《四库全书》收录.《明史》王应电传谓:"《周礼》自宋以后,胡宏,季本各着书指摘其瑕衅,至数①《四库提要》谓此书非吴澄作.详细辨证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13页.②《周礼?夏官司马下》.③《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86页.④《周礼集注?天官目录》后.⑤《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86页.明代三礼学概述?13?十万言.而余寿翁,吴澄则以为冬官未尝亡,杂见于五官中,而更次之.近世何乔新,陈凤梧,舒芬亦各以己意更定.然此皆诸儒之《周礼》也.覃研十数载,先求圣人之心,溯斯礼之源;次考天象之文,原设官之意;推五官离合之故,见纲维统体之极.因显以探微,因细而绎大,成《周礼传诂》数十卷.以为百世继周而治,必出于此."①王应电注《周礼》,首先不信冬官未尝亡之说,认为冬官确实已亡,但又不欲以《考工记》补之.故保存古经原貌,黜《考工记》不录.对各官之离合,有割裂序官之文,以职掌相同而划为同类者.此不免以己意窜乱旧文之病.然其解说于义理多有发明.王应电注《周礼》,第一步是"求圣人之心",认为《周礼》为效法天道,体圣人之心之制作,故包蕴甚广:"乃若天王,后,世子庙,朝,宫卫之式,君臣同体,宇内一家之情,养民治兵,敷教用贤之方,百职各正,六官联事之法;密于理财,而以义为利;详于会考,而谨终如始;五常并立而不遗,七教兼陈而不悖,是则与天地共为贞观,日月共为贞明.征古验今,推旧为新,愚所传者,不在兹乎?"②他的诠释方向,是把这些有价值的方面挖掘出来,以为佐治之具.第二步是"溯斯理之源",王应电认为,《周礼》为周公损益四代之礼乐而成,其贞于一而又与时推移.六官如上下四方之六合,其内容为治教礼政刑事.他说:"五帝不同礼,三王不沿乐.而其所以贞夫一者,则万古如一日.盖世有升降,治法不能不与之推移.心无灭息,则立人之道不可得而改也.周公之时何时也?当殷之末造,成之多难,其忧患也深,其防虑也周.监于四代,爰建六官.各率其属,以倡九牧.覆,承,生,长,收,藏,弥纶宥密,如上下四方之六合;治,教,礼,政,刑,事,卷舒合明,如花瓣之六出."③六者统为一事,而又各治其政.他亦以天地自然之象解释《周礼》六官之义:"六官日天,地,春,夏,秋,冬者.天官所掌,王宫内外及百官,皆在上之事.天,覆象也.地官所掌,教养斯民,皆根本之事.地,载象也.春官掌礼乐,合天地之和.春,生象也.夏官掌政,皆均平大事.夏,长象也.秋官掌刑,裁物之过.秋,杀象也.冬官掌事,万物各止其所.冬,藏象也.故六官皆实理,以成天下之务,如天宇之六合也."④第三步是"考天象之文".王应电之《周礼传》后,有《图说》两卷,共有图四十余幅.每幅图下都有文字说明,故名《图说》.《图说》序中说:"予因于经旨中言所不能尽者,述之如左.理原于天文位象,道行于地理职方.统纪于六官分合,立极于都宫朝堂.郊社宗庙以萃人心,闾井伍两以固邦本.封土制禄以贵贵,建学立师以育才.命德有冕服车骑,讨罪有军旅田役.复系之以说,使治是经者一览而知夫言外之意.呜呼!昔人所载,予多不录也;今日所载,昔皆未有也."⑤王应电的《周礼图》所包甚广,几可概括《周礼》所有重要内容.其中第一图为"九州分星图",以十二地支表示岁星所行之次第,以之与二十八宿与九州相配合,再在文字说明中以历史上的大事件附益,证实之,如"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七度为鹑尾,当楚之分,鲁襄公二十八年,岁淫于玄枵,而裨灶知楚子之将死"之类.其《周礼翼传》亦有《天王会通》一篇,以天官书所列诸星分配诸官,目的在显扬"王者宪天而出治"之意.其中说:"昊天悬象,皇王布政,若合符节.中古文盛,厥象益章.仰观俯察,述天王会通."⑥但此类"天人合一"之言,多穿凿附会之处,《四库提要》对此指出甚悉.其第二图为"职方氏九州山泽川浸利民畜谷图".此图将天下分为九州,图中概列各州之山河①《明史》卷287,《儒林一》.②《周礼传》原序.③同上.④《周礼传卷一?天官上》.⑤《周礼图说》原序.⑥王应电:《周礼翼传序》.14?《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1期湖泽之名,及所宜利养之六畜,五谷名.如正东之青州,山有沂山,泽有望诸,河有淮泗,湖泊有沂,沭,宜于种蒲与捕鱼,利于畜养鸡狗,五谷则宜于种稻麦.此皆直取《周礼》之文而制图.其余多种图皆仿此,其中有的图及其说明特具独见.如"明堂图",此图弃"郑氏明堂图","吴氏明堂图"不用,另制"今定明堂图",后系"明堂图说",对图加以文字说明,其中说:"明堂居者,杂见于经传,而其制则未有全文.先儒纷纷之说,以其不通融会悟,而妄增臆见,古义益晦.愚尝悉参考经传所载虚以求之,则无不可通,而亦无不可行也."①除《周礼》之《宫人》,《考工记》外,此说引据《礼记》之《玉藻》,《月令》,《明堂位》诸篇,论证解释甚为详尽.后并缀辑魏相《明堂月令奏》,范仲淹《明堂赋》,罗椅《明堂赋》以资说明.其《周礼翼传》二卷,共七篇,第一篇为《冬官补义》,拟补以土司空,工师等十八官.自言:"五官全经,敬为传诂,冬官放失,众说纷纭,则天明稽古,训述《冬官补义》."②但此种拟补,亦多为揣测.又有《学周礼法》,认为《周礼》之设官分职,今多有必不可复者,且斥后人因不善学此经而出现的种种弊病,皆甚中肯綮.《四库提要》总评王应电此三书说:"大抵三书之中,多参臆说,不尽可从.以《周礼》,《仪礼》至明几为绝学,故取长弃短,略采数家,以姑备一朝之经术,所谓不得已而思其次也."③此言可谓深知此书撰着之若心,亦深知明代三礼学之症结所在.嘉靖中柯尚迁之《周礼全经释原》十二卷亦明代《周礼》学之佳作.书前有卷首《源流序论》,《六官目问》,后附《周礼通论》,《周礼通今续论》二篇,说明此书撰作大旨.正文训解体例,先采辑古注,再加自己的论断.前者为"释",后者为"原",故此书名"释原".谓之"全经"者,因柯氏沿袭俞寿翁以来冬官不亡之说,并割《遂人》以下地官之半为冬官.认为《遂人》以下三十九篇皆司空之事,不知何人杂于司徒之属之《掌节》之下.补冬官是还其本来面目.其《自序》中用天道,王政,心迹,礼法合一之理学精神总论此书不名《周官》而名《周礼》之意,其中说:"先民有言:泰和在成周.宇宙间至治固不可得而见矣,幸存《周官》法度六篇,其当时为治之迹矣乎.因其迹以求其心,得其心以推于政.故成周之治百世可复作也.今全经具存,不日《周官》而名《周礼》,何哉?盖礼也者,道之体也;法也者,道之用也;心也者,道之管也.道与心一,斯心与政一矣.心与政一,斯法与礼一矣.法与礼一,然后谓之王制也;心与政一,然后谓之王道也;道与心一,然后谓之天德也.故程子日:有天德斯可与语王道.张子日:不闻性与天道而言制作者,末矣."④认为成周之治能会通心,政,礼,法为一道,而《周官》是其遗迹.故《周礼》一言一字,无非圣人精神心术之所寓.又以孟子曾言周室班爵禄,言井田,征税之法,明道,横渠皆以《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且横渠曾试验井田之法,故于封建,井田,征税之论,补之甚详.此处皆见柯氏以理学精神解经之意.另,其《源流叙论》概说《周礼》历代流传始末,认为《周礼》乃周代之政典,最后经周公删定,其性质如后代之会典之类:"夫周公之作《周礼》也,非字字创而造之也.盖皆当时朝廷官府悬象颁布之文,臣民遵守之典,酌于庙廊,施措于天下.武周所以监夏商之旧章,损益因革,立一代之新政,随而荟萃成书.周公复笔削焉.则是书之成,则在成王范政之日,制为一代宪典,令万世遵行.亦若后世会要,会典之书也."⑤并认为《周礼》本为完书,后世窜乱,将冬官之职合于地官之中,其书遂阙.后人有以此书为浊乱不验之书①王应电:《周礼图说》卷上.②同上.③《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43页.④《周礼全经释原》序.⑤《周礼全经释原》卷首.明代三礼学概述?15?者,有以为战国阴谋之书者,有以为刘歆伪造以助王莽篡政者.唯郑玄遍注群经,精于考证.《周礼》遂因郑玄之注列于九经,盛行于世.迨至北魏,苏绰取此书以辅宇文周,其所更立制度,多本《周礼》.良法美意,开唐代制作之源.如六官,府兵,租庸调之类皆是.后世注疏,郑玄之后有梁之崔灵恩,合《周礼》,《仪礼》,二戴之《记》敷述贯穿,三礼遂并立.唐贾公彦之《周礼疏》发挥郑学最为详明.孔颖达之《正义》训诂虽详明,但对《周礼》制作之精意未有发明.宋王安石作《周官新义》,未能提纲挈领.徒以此书讲理财者居其半,所以取来为己所创之新法寻找根据,以塞攻击者之口.柯氏最为赞赏者为程明道,谓"《周礼》由孟子而后,惟明道能知之.考其所言,真复三代手段也."①因为程明道的《论十事劁子》虽未明据《周礼》之文,但《周礼》之精意全具于其中.并且有言:不以三代之法治天下,终危邦也.对朱子的三礼之学,柯氏反对态度甚为明显.认为朱子治《礼》,以《仪礼》为经,《周礼》,《礼记》为传.对其中王朝之礼之阙失,引杂书与《周礼》参互以补.朱子作《仪礼经传通解》,以《仪礼》为本,《周礼》为末,《周礼》仅得与《淮南子》,《白虎通》,伪《孔子家语》等并为备引证之书而已.此为朱子之大惑.但因朱子之祟高地位,又婉转引《朱子语类》中论《周礼》之言,以证朱子尊信《周礼》,《仪礼经传通解》乃未成之书,非定论.柯氏自己之书,则"知武周之治迹,孔孟之作用举备于此,乃敢会众说而折其衷.洗千年之晦蚀,决诸儒之壅塞."②至于《全经纲领》,除叙六官职掌之大义外,有一可注意之处,即柯氏以《周礼》为六经之总括,因为六官之职掌无所不包,不仅朱子之以《仪礼》为纲,《周礼》为副之论不能成立,即历史上以《诗》,以《书》,以《易》,以《春秋》为纲统合他经之说皆不能成立.柯氏述此义说:"《周礼》所以名全经者,岂惟六官得全,六经亦由此而全也.……《仪礼》虽与《周礼》并行,然亦以出于《周礼》而全也.何以明之?司徒日:'以祀礼教敬.'则士祭礼也.'以阴礼教亲.'则士婚礼也,士丧礼也.'以阳礼教让.'则士冠礼也,士相见也,乡射乡饮也.家,乡之礼非司徒之书乎?《掌交》日:'谕诸侯以九礼之亲.'则食,饔,燕,射,邦交,聘问皆邦国礼也.非司马之书乎?王朝之礼则吉,凶,军,宾,嘉是也.太史大祭祀,朝觐会同,执书读礼而协事,此即五礼之书,联职所以行之也,非宗伯之书乎?据《周礼》以补《仪礼》,则经亦全矣."③这是以《周礼》包《仪礼》.至于六经,柯氏也从《周礼》中找出相关职掌,认为六经皆出于《周礼》.如"太卜掌三易之法",是《易》出于《周礼》."太师掌九德.""六诗之歌日风,赋,比,兴,雅,颂."是《诗》出于《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内史策命孤,卿,大夫.""太祝作诰,誓,命以通上下亲疏."是《书》出于《周礼》.《春秋》则以司马之职掌正天下诸侯之违王法者.是《春秋》出于《周礼》.柯氏以此证明《周礼》是五经之本,故亦可为五经之全体.另此书之训释十分明晓畅达,此一点亦深得《四库提要》之赞许.万历时有王志长,撰《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此书名"删翼",删者删去贾疏之重复与繁重以就简,翼者引诸儒之语辅益原经.其所采辑者,多宋元明注家之说中义较优长者,且以义理为主.故此书有显明的理学特点.但此书所集之训解文,多根据旧注疏,非凿空立说言无根柢者.故《四库提要》认为此书中理学之言固"浮文妨要",但又能"以注疏为根柢,尚变而不离其宗."且明代后期注经者多以经中之言为标题,此下大抒己之议论,所谓借经抒议.王志长此书则注全经.此在晚明尤为可贵.故《四库提要》说:"志长能恪遵古本,亦为力遏横流.在经学荒芜之日,临深为高,亦可谓①《周礼全经释原》卷首.②同上.③《周礼全经释原》卷首,《全经纲领》.16《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1期研心古义者矣."①二,《仪礼》《明史?艺文志》对通论《仪礼》的着作仅着录汪克宽《经礼补逸》九卷②,黄润玉《仪礼戴记附注》五卷,何乔新《仪礼叙录》十七卷,湛若水《仪礼补逸经传测》一卷四种.其他关于婚礼,丧礼,射礼,乡饮酒礼的仅不多几种.朱彝尊《经义考》,于黄氏,何氏,湛氏书皆注"未见".又补入程敏政《仪礼注》,丁玑《仪礼注》,胡缵宗《仪礼郑注附逸礼》,何澄《列正仪礼纂疏》等十余种,且其中几部亦注日"未见".《四库提要》于明代《仪礼》类着作竟未着录一部!存目者只郝敬《仪礼节解》十七卷,张凤翔《礼经集注》十七卷,朱朝瑛《读仪礼略记》十七卷三种.总的说,明代关于《仪礼》的着作确乎不多.其中原因,诚如《四库提要》所言:"古称'议礼如聚讼.《仪礼》难读,儒者罕通,不能聚讼.……郑康成注,贾公彦,孔颖达疏,于名物度数特详.宋儒攻击,仅摭其好引谶纬一失,至其训诂则弗能逾越.盖得其节文,乃可推制作之精意,不比《孝经》,《论语》可推寻文句而谈."③此诚中肯之言.下面仅略述郝氏之书.郝敬注《仪礼》,首明《仪礼》成于后儒之手,非圣人之书,故对其中内容多不惬于心.礼学大师郑玄之注,前人尊信,莫敢异同,郝敬则大力抨击.他对《仪礼》,未如他经恭敬,重言攻击处甚多.郝敬此书前有《读仪礼》一篇,以上对《仪礼》之见解,尽见于此篇中.郝敬之不喜《仪礼》,首先起因于他轻视礼的仪节形式,着重礼的本质这一点.他于《读仪礼》开篇即说:"夫道莫大于礼.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故礼未可以一端尽也.圣贤以礼修身,以礼教人,而不举其数.……圣人盛德至善,从心所欲,自然周旋中礼.惟其有温良恭俭让之意,而后有鞠躬跛躇之容.虚文浮格,似是而非,是象恭也.承迷习醉,可由而不可知,是凡民也.故圣人教人以礼,而其言礼以约.得其要,即一拜一揖,见古人之精神;不得其要,虽三千三百,木偶而衣冠耳."④在郝敬看来,天地万物之自然差别即蕴含礼.此是人间制礼的根据.礼仪虽繁,而其根据则约.《仪礼》十七篇说礼繁多,但只是礼的一部分.礼之项目节次无穷尽,关键在得其精神.得其精神就是得其纲领.礼之精神,在郝敬看来,就是孔门之仁爱.礼仪若无仁爱为其根本,则为虚文浮格.他说:"礼非强作,是人道之经纬.无礼则无人道.孔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仁义生尊亲,尊亲生等杀,等杀生礼.天地之大德日生.知生之说者,则知天;知天之说为经.夫仪之不可为经,犹经之不可为仪也.经者,万世常行;仪者,随时损益.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经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仪也.皆以节文斯五者."⑤天所表现的伦理原则是经,具体仪文是经的表现.故郝敬重仪文之内涵而轻仪文之本身.郝敬由重视礼之精神内涵而称叙述外在仪节的《仪礼》为"虚影",认为只有掌握了礼的本质,外在的仪节才是有意义的,并对郑玄注礼之方向甚有微词,他说:"《仪礼》皆古人虚影.学者精神淹贯,方有理会.若但寻行数墨,如郑康成辈校勘同异,辨正文字,按本演习,如傀儡登场,无生机血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44页.②此书《四库总目》标为:"元汪克宽撰,元亡不仕,洪武五年卒于家,事迹具《明史?儒林传》."③《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34页.④《仪礼节解》卷首,《读仪礼》.⑤同上.明代三礼学概述?17?脉,老聃所谓刍狗,庄生所谓蜩甲,辜负圣人雅言之意."①郝敬由此对《仪礼》诸多不敬之辞,如:"《仪礼》作于衰世,故其仪文虽详,而大纲不清.虽不及天子之礼,而时或杂越,以大夫乱诸侯,诸侯乱天子者,往往有之."又如:"作《仪礼》者亦未及亲见古人,故其辞多罔象.""是书详处太琐."②郝敬之《读仪礼》用了大量篇幅指出《仪礼》太过琐细之处,丧礼,祭礼,冠冕,服色,饮食,宫室,车骑,名义皆有.他的结论是:"若斯之类,风影附合,诱张为幻,不可从也.""《仪礼》成于后儒之手,而古籍亡矣."③他认为,如此繁琐,屑细的仪节,且不说其中有大量讹舛难通之处,即使辑补完整,校勘精切,也不能一一用于今日.对朱子之以《仪礼》为纲,《周礼》,《礼记》为辅从和补充的观点,郝敬明确表示不同意,就是因为他不甚看重《仪礼》.对朱子《仪礼》难读的说法,郝敬也不以为然,他质疑道:"昔人谓《仪礼》难读,未知文辞难耶,义理难耶?义理不奥于他经,文辞烦琐,详思自解.三礼惟戴《记》多名理,《周礼》多疑窦,《仪礼》差易.郑康成拘泥名理,殊非所长.人见其附会多端,以为特详于制,然纰漏处难可一二数也."④认为《仪礼》并不难读,是郑注之繁琐名理导致其难读.然郝敬自己之训释,却又半出臆想,怪戾难以想象.如他释黍稷稻粱:"饭之品,黍稷稻粱,郑注未分晓.凡稻粱皆粳米,其粒长而大,古人以方器盛之,日筻.黍稷之粒小而圆,古人以圆器盛之,日簋.稻品甚多,其粒最长者可半寸,故以粱名.如屋梁,强梁之梁.粳米,亦取强梗之意,食之强益人也.又梁者良也,精凿意.凡米之精而粒长大者皆称粱,故美食日膏粱.又谷亦有粱,其杆穗如芦苇,品最下,楚人谓之高粱."⑤关于此条,所引证者尚多,但类皆"涛张怪幻".故《四库提要》评论郝敬之《仪礼节解》说:"敬所作《九经解》,皆好为议论,轻诋先儒.此编尤误信乐史"五可疑"之说,谓《仪礼》不可为经,尤其乖谬.所解亦粗率自用,好为臆断.……敬之所辨,亦时有千虑一得,然所见亦罕矣."⑥张凤翔之《礼经集注》,诠释方向与郝敬不同,认为《仪礼》为经,且尊信郑注,不特别标新立异.问有自以为新见者,《四库提要》亦谓"皆立异而不能精确".朱朝瑛之《读仪礼略记》,《四库》亦说"所录多郝敬,敖继公之说,取材颇俭.其自为说者,亦精义无几."⑦三,《礼记》《明史?艺文志》着录明代《礼记》类着作五十余家.朱彝尊《经义考》录书名而标日"逸"和"未见"者尚有五十余家.《四库总目》着录通论《礼记》者仅胡广等奉肋所编之《礼记大全》三十卷,另有黄道周所撰之《月令明义》四卷,《表记集传》二卷,《坊记集传》二卷附《春秋问业》一卷,《缁衣集传》四卷,《儒行集传》二卷.存目有杨慎《檀弓丛训》以下二十五家,其中通论《礼记》全经者有徐师曾《礼记集注》三十卷,黄乾行《礼记日录》三十卷,马时敏《礼记中说》三十六卷,汤三才《礼记新义》三十卷,郝敬《礼记通解》二十二卷,三才之子汤道衡《礼记纂注》三十卷,朱朝瑛《读礼记略记》四十九卷数家.而马时敏,汤道衡,朱朝瑛三家不见于《明史?艺文志》.①②③④⑤《仪礼节解》卷首,《读仪礼》.皆见《读仪礼》.同上.同上.同上.按,此段引文中"粱'梁"之用法,郝敬原文如此.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97页.按,此段引文中"乐史"为宋代人,着有《广卓异记》,《太平寰宇记》等书.《四库总目提要》中华书局整理本误为书名.⑦《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98页.18?《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1期就《四库总目》所着录者看,明人注《礼记》者同样极少入得《四库》法眼,所录胡广书,亦以其为科举功令因而影响极大,非以其学术.《礼记》之注疏,本以郑玄注,孔颖达疏之《礼记正义》最为有名.宋代卫浞之《礼记集说》采一百四十余家之说,所包最为该博,去取最为精审.《四库总目》称其为"礼家渊海".清代乾隆年间所出《钦定礼记义疏》,亦多取此书.南宋以后表彰朱子学,因陈滞之父为朱子三传弟子,其《云庄礼记集说》遂以朱子之余荫得为明廷所颁之科举教科书,①影响超过卫浞之书.但《四库总目》对此书甚为轻视,认为:"游所短者,在不知礼制当有证据,礼意当有发明.而笺释文句,一如注《孝经》,《论语》之法.故用为蒙训则有余,求以经术则不足.朱彝尊《经义考》以'兔园册子'诋之,固为已甚,要其说亦必有由矣."②而胡广《礼记大全》,专以此书为宗而采掇之,所据先不牢靠.其中有所解说,亦沿袭陈游之说,无甚发明.故《四库提要》对此大为不满,乃谓:"陈游《集说》略度数而推义理,疏于考证,舛误相仍,纳兰性德至专作一书以考之.凡所驳诘,多中其失.广等乃据以为主,根柢先失.其所援引,亦不过笺释文句,与游说相发明.……特欲全录明代五经,以见一朝之制度,姑并存之云尔."③这是说此书本不应录,姑录以见明朝科举之貌,对此书可谓贬抑已甚.与对胡广其他编撰相较,态度更为严厉.这是因为《礼记》所记,皆具体仪节,更要求坐实言之.而《礼记大全》则多着眼于儒家精神价值之诠释,其置于卷首说明撰作意图的《礼记大。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二)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二)

郑玄《三礼注》的思想史意义(二)(三)称引纬书以注《三礼》两汉时期,伴随着经学的发展,谶纬之学也悄然兴起。

尤其是到了东汉,因光武帝刘秀的信奉和提倡,图谶纬候之学成为一代官学的主流。

直至东汉末年,此学依然兴盛。

当时的郑玄也深为此学所囿,他在遍注诸经之余,还为纬候之书作注,其与谶纬之学的关系可以想见。

如此,在他的《三礼注》中包含纬书方面的内容就是极其自然的了。

因而,称引纬书也就成为郑玄《三礼注》的第三个突出特点。

谶纬之学的兴起与秦汉以来神仙方术之学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谶纬之学的兴盛,直接营造出东汉一代特有的学术氛围,使得当时的儒学和经学无不蒙此特色。

《后汉书·方术列传》称:“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抵掌,顺风而屆(届)焉。

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善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

故王梁孙咸名应图籙,越登槐鼎之位;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尹敏以乖忤沦败。

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

”[146]对于谶纬的起源,及其与六经(七经)的关系,历史上多有议论,有上溯到太古至于周代所谓“《河图》、《洛书》”者,也有称到西汉末年哀平时“始闻之”者,说法不一。

[147]一般说来,谶是指一些历史性的预言,其起源相对比较早。

后来又发展出政治性的隐语。

秦汉之际及两汉之间两者都曾大为流行。

其所流传下来的记录称为“谶记”,其有图者又称“图谶”。

纬是指解释“六经”的文字,与经学的流传有关,形成比较晚。

秦汉以来流行的阴阳五行方术神仙等神秘思想依附于经学而流传,造成了谶与纬的合流,也就有了纬书的出现。

并且有经谶、谶纬、图纬之名。

其依附于诸经而结集成书为《七经谶》或《七纬》则当在西汉末年。

王莽时,将图谶与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钟律、月令、兵法等经书典籍相并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并“网罗天下异能之士”,“将令正乖缪,壹异说云”,从而使谶纬得到了编定整理[148]。

沈彤《仪礼》学研究浅析

沈彤《仪礼》学研究浅析

沈彤《仪礼》学研究浅析邓声国【摘要】the writing style and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Notes and Commentaries of the Etiquette were not sound, but they did not cover up Shen Tong’s contribution in the science research on the etiquette. It opened the study style of sinology textual research scholars in the dynasties of Emperors of Qianlong and Jiaqing, and earlier used the ancient prose collating and collating textual research method, which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later explanation notes and collating practice.%在康、乾时期“兼采汉宋”学风的礼学思潮下,吴江沈彤顺应和张扬这一治学风尚,研治《仪礼》并不宗主汉、唐、宋、元众多学者一家之说,而是善于运用考据手段,从郑《注》、贾《疏》、敖氏《集说》等各家训释分歧捕捉入手,剖析前贤各自立说的是非得失,进而形成可信的训释见解。

《仪礼小疏》著述体例并不整齐划一,加之考据中偶有“过于推求,转致疏舛”之弊,并没有淹没沈氏在《仪礼》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它开启了乾嘉时期汉学考据派学者注重小学考据的研究学风,揭开了乾嘉时期《仪礼》今古文校勘和注疏类校勘考证的先河,对之后的《仪礼》诠释与校勘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

【期刊名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9页(P14-22)【关键词】沈彤;《仪礼小疏》;著述体例;诠释特色;诠释影响【作者】邓声国【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吉安 34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在清代乾隆前期礼学的蓬勃发展进程中,“兼采汉宋”或“超越汉宋”是当时《仪礼》学研究的主旋律,吴江沈彤就是顺应这一治学主旋律的一位学者。

浅谈三礼对考古研究的意义论文

浅谈三礼对考古研究的意义论文

浅谈三礼对考古研究的意义论文浅谈三礼对考古研究的意义论文先秦文献表明,自西周开始已有了成熟的礼制体系;后又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研究,可知商代已有了比较完善的仪礼制度;甚至在商代与先商的物质文化,考古研究证明其时已存在诸多礼制。

所以说,礼制的发生与发展,完善与成熟是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经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特色,也是中国文明的基本脉络。

而这些礼制在“三礼”中多有记载。

“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是三部儒家经典的统称,其内容范围之广几乎涵盖所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古代一直受到统治者的极大重视。

“三礼”之中的《周礼》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的汇编。

《仪礼》则是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因为它所记载均属于“士”这一阶层的礼仪,而没有天子、卿、大夫、诸侯之制,所以又称《士礼》。

而《礼记》是对《仪礼》的解释、说明与补充,侧重于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

相对于中国几千年灿烂光辉的文明,考古出土资料还不完整,对于一些事物的认识,我们还难以形成标准、达成共识,要探寻真相就要浪里淘沙,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一些典籍,如“三礼”,去弥补考古方面的不足。

一、“三礼”对研究楚国礼俗制度的意义“三礼”所记载的古代丧葬礼制,较难理解清楚,而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和传世文献进行比对,对礼仪制度进行补正,这对研究、梳理楚国的丧葬礼制有着深刻的意义。

楚国为周代极其重礼的国家,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勾勒出有关的礼俗与礼制,考古发掘证实,楚墓中的礼俗和礼制与《礼记》相吻合,而凶礼中的丧葬制度、用鼎制度、棺椁制度及饰棺制度大多与《周礼》所记载一致,这都进一步证实了考古结果的可靠性。

《礼记·丧大记》记载,“人死,复而不生,则设床于南牖下,迁尸于床。

人病卒之间,去床。

”《礼记·丧大记》称陈尸之床为“废床”“夷床”。

古人认为,人始生在地,病时去床着地,便可使生气返回。

根据《礼记·丧大记》的记载,可知楚墓有迁尸之礼,故楚墓出土很多夷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宗此谕 , 以下几点颇 可注意 : , 其一 高宗表 明了其
清初统治者“ 崇儒重道” 等文化基本政 策的确立 , 以 及对经学的极大关注 , 为礼制建设的提上政治 日 打下 程
之所以 要开馆修《 三礼义疏》 的原因, 乃意在承续其祖“ 阐 明 经学, 嘉惠万世” 之政治文化取向, 而补其祖五经中 L 记》 经 之 缺[(二 一 2卷 十 ] } 幞 日 L 义六十 卷 , { 》 四 )及 “f礼》( 礼》 ( 义 、 倜 二经, 学者以无关科举, 多未寓 目” 之时
思想基础。以开“ 三礼馆”纂修《 , 三礼义疏》编订《 , 大清 通礼》 为其标志 , 清初统治者完成了其在思想和制度上对
礼的抉择历程 。此一举措 , 实是清初 以来统治者对 思想
界倡礼之风的积极回应, 亦体现了统治者 自 身对礼加以 体认的不断深化。
乾隆元年( 3) 1 6六月 十六 日, 7 高宗颁 谕总理事务 王
则开启了学术方向上对经学特别是《 三礼》 学的有规模、 成系统的整理和阐发 。进而从一个侧面揭示“ 三礼馆” 的诏开对《 四库 全书》 的汇辑具有启发意义。 [ 关键词】 ; 清朝 清高宗; 三礼馆;三礼 义疏》 《
[ 中图分类号I 9 mp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7 —11( o)3 07— 5 1 2 2 2 9o — 06 0 6 7o
弊陋见; 二 , “ 教” 度 , 其 从 政 角 高宗 对 五经 , 别是 《 特 礼 垒 “ , 更切于人 伦 E用 , t 传所谓经纬万端 , 规矩无所不贯 者也” 的作用予 以关注 , 因为 ,夫礼之所为 , 这是 “ 本于天 , 于地 , ^ E , 达之 、 t 行于君臣、 、 、 、 伦 用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之
最终完成了由理学向经学政治取 向的转变 ; 一则开启了 学术理和阐发。政治与学术 的双 向抉择与彼此 的互动 , 有 力地促进 了当时及此后的政治、 学术秩序的建立 , 其于促 进清代社会有序发展的范型意义不容忽视 。
书, 尚未修纂。又《 仪礼》《 、 周礼》 二经, 学者以 无关科举, 多未寓 目 。朕思五经乃政教之原, 而 L 更 经》
[ 收稿日期]o9 ( — 0 2o 一1 2 2
[ 作者简介]  ̄
( 7 一 , 山东任城人, 10 ) 9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历史学博士, 主要研究清代学术史。
杨朝亮(93 , 山东梁山人, 16一)男,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 历史学博士, 主要研究中国儒学史和清代学术史。
清朝 于乾隆元年至十六年左右( 3 —1 1, 1 6 7 )各项制 7 5 度和文化举措等趋于定型 , 了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取 完成 向上的抉择 , 即由理学向经学政治思想取 向的转变 。其
大臣, 命开馆纂修《 三礼义疏》 。其言日: “ 昔我皇祖圣祖 仁皇帝 , 阐明经学 , 惠万 世, 大全》 嘉 以《 诸书 , 杂不纯 , 驳
特命大臣等, 纂集《 、 、诗》《 易》 书》《 、春秋》 《 四经传说。亲
加折衷 , 其精粹 , 存 去其枝 蔓 , 行学校 , 颁 昭示来 兹。而
中, “ 三礼馆” 的诏开和《 三礼义疏》 的结撰, 即是这一过程 的 典型体现。“ 三礼馆” 的诏开, 一则昭示了清高宗对其 祖圣祖之文化政策 , 特别是经学取 向思想理念 的认同 , 并
聊 城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20 0 9年第 3 期
浅析“ 三礼馆” 开之意义 诏
林存 阳 杨朝 亮2
( 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 , 北京 103 0 72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聊城 225) 50 9
【 要]清高宗执政初期, 了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取向上的抉择。其中,三礼馆” 摘 完成 “ 的诏开和《 三礼又疏》 的结撰, 即是这一过 程的典型体现。“ 三礼馆” 的诏开, 一则昭示了清高宗对其祖圣祖之文化政策, 并最终完成了由理学向经学政治取向的转变; 一
切于人伦 日用 , 传所谓经纬万端 , 规矩无所不贯者也。昔 朱 子青修《 三礼》当时未见施行 , , 数百年间 , 学者深 以为 憾。应取汉 、 、 、 唐 宋 元注疏 诠解 , 精研详订 , 义蕴 , 发其 编
辑成书, 俾与《 、 、 、 k四经, 易》《 《 》 书》 诗》 并垂永久。其 开 馆 纂 修 事 宜 , 学 士 会 同 该 部 ,定 议 具 大 奏。[( 宗 录卷 一 隆 年 月 卯 ) ” ]高 实 》二 乾 元 六 己 条 《
76
间, 斯须不可去者。……故言礼者, 惟求其修道设教之 礼》 之有关问题。其采掇群言, 则分为正义、 辨正、 通论、 由, 以得夫礼之意而 已。顾其教之不泯 , 道之所 由传 , 未 余论、 存疑、 存异、 总论七例。较之鄂尔泰等奏《 拟定纂修 尝不 赖于经”] 首御 三L 序 ’ [ 卷 《制 } 3 ( - ; 》 其三, 高宗对如何修纂 三礼条例》] 宗 录卷 [( 实 l三 1高 《 》 十 己 条, 未 )只增一 “ 总 提出了具体的意向, 取汉、 宋、 即“ 唐、 元注疏诠解 , 精研详 论 ” 而已。 订, 义 编辑成书, 发其 蕴, 俾与《 、书》《 、春秋》 易》《 、诗》《 四 “ 绾” 三礼 儒臣认 为, 倜 官》 而言 , 就/ 六典 其源确出周
经, 并垂永久” 。 其实 , 高宗所表明的承续其祖经学取 向及补其缺的
公, 然流传既久, 不免有所窜乱。因而, 既不必以为疑, 亦
不必 以为讳。本 于此 一原则 , 四库馆 臣认为 :是 书(周 “ 《
意图, 固然是其央定开馆修纂《 三礼义疏》 的主要原因, 但 寻其根源, 清兴以 来礼学家对( ( 三礼》 的张扬, 亦是一不容 忽视的时 朝流。礼 学家 之所 以张扬《 三礼》 之学 , 乃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