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学贷款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1 助学贷款综述 (2)

1.1 助学贷款的产生背景 (2)

1.2 助学贷款的内涵 (3)

1.3 助学贷款的特征 (3)

2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和问题分析 (3)

2.1 大学生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3)

2.2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问题分析 (4)

3 完善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对策建议 (5)

3.1 加快助学贷款制度环境建设 (5)

3.2 明确助学贷款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5)

3.3 提高贷款学生就业质量,增加借款学生毕业后收入。 (6)

3.4 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创新 (6)

参考文献 (7)

大学生助学贷款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逐步增加扩招人数,同时高校收费制度的实行使教育收费增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呈现大规模地增长,很多学生面对高额费用望而却步。因此,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帮助贫苦的大学生解除费用之忧,从而完成学业。国家教育司在1999开始启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2000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它在对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科教兴国战略等国家目标的实施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大学生助学贷款在给平困大学生提供教育机会的同时,遇到了一些诚信方面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便对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实施中的困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支持。

关键词:助学贷款;现状;对策;诚信

1 助学贷款综述

1.1 助学贷款的产生背景

由于高校的体质改革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收费制度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因此与求学的道路渐行渐远,基于此背景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应运而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在进入改革开放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集中主要表现在招生规模的扩大,即从改革开放前的精英教育教育转变成为大众化的教育体制。参照中国统计年鉴,可以看出1999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同期增长48%,比上年超出160多万,从2000 年到2004年,普通高校招生每年以高于22%以上的比率持续性增长。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满足了广大普通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严峻局面。

(2)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也逐步体现。我国参照国外教育的发张经验,开始实行了大学学费收费的教育制度,从而对高等教育成本继进行了分担,实现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筹资战略。但是由于国家教育经费增长过快,超过了家庭生产力的支撑能力,因此给众多学生的求学道路带来了阻碍。

(3)贫困生问题的日益突出

基于上述两种因素,同时伴随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的现状,贫困生在高校中的占据比例越来越高,导致了学费拖欠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1.2 助学贷款的内涵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不需要任何抵押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它用以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毕业之后实行分期偿还。

1.3 助学贷款的特征

国家助学贷款不同于商业中的贷款模式,它是一种服务于高校贫困学生的无息贷款。具有下述特征:

(1)政策性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种政策性贷款。国家对此贷款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有着严格的规定,同时,国家为了给贫困学生更方便的得到帮助,实行了免征营业税等一系列宽松的贷款条件。因此,种种层次体现了贷款的政策性。

(2)风险性

由于助学贷款的的限制条件少,只靠贫困大学生的信誉为担保,没有任何的抵押,同时,贷款的还款期限很长,最高可以达到十几年,而且银行对贷款对象的还款意愿和能力不确定,因此,单单靠信用建立起来的贷款机制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对学生的约束性太少导致了银行的回收难度大等相关后续问题。

2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大学生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于1999年,大规模推行与2000年。申请总额度上限位每生每年6000元,不超过学生总人数的20%。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曾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累计审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达208.8万人,合同金额达1727亿元。助学贷款解决了贫困生上学时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实现了大学之梦,受到了贫困的学

生及家长的欢迎,同时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如火如荼的进行时,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示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申请贷款的难度增大

参照相关资料得出,目前高校贫困生在高校中占据20%左右的比例,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没有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国际实际批准能获得助学贷款的人数和进而远远低于高校的需求。而且,最近几年来,许多银行撤销了高校助学贷款的相关业务。因此,这给高校贫困生的申请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2)学生还贷率低,银行收贷困难

虽然国家助学贷款保障贫困生及时、足额缴纳学费,并从生活上帮助贫困生走完大学历程。但是到学生还贷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局面。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不少高校毕业生此项贷款的违约率超过了20%,有的高校甚至达到30%~40%。一般来说,只有当违约率不超过4%,银行才能不赔本。这种现象几乎在全国各大高校中相继发生,而且贷款违约率持续攀升。从表层视角上进行分析,是因为高校贫困生毕业面对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收入低,支出高,无法在预定的期限内偿还贷款;但是结合银行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贷款回收时,出现了学生更改地址,联系方式等种种现象,究其本质原因来看是因为整体的社会信用体质的不健全,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造成的。

2.2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问题分析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透过表面看本质,发现信用是助学贷款制度实施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因此,结合其所处的这种尴尬的境地,进行具体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一下三个方面:

(1)信用贷款的机制存有缺陷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仅仅依靠学生的信誉为担保前提的,没有对学生有具体的约束,从而形成了学生还款率低等诸多后续问题。在这一点,我国应借鉴欧美国家建立起来的个人信用综合法律制度。因为该制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当事人的信用行为,使其在对贷款不能偿还时带来的违约成本付出一定的代价,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约束。因此,国内的信用贷款机制应做出相应改变,不能仅仅依靠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来保证还款率,这种缺陷在当今高校中已经得到了体现。

(2)贷款学生诚信度低下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个人信用的发展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在加之,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误让高校贫困生误解为是一项公益贷款,是国家财政给予自己的补贴,因此还款概念没有在脑海中形成。这种现象表明目前当代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