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选修课 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第一节绪论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一)中国饮食饮食体系包括:饮(茶、酒、奶、其他);食(主食、副食)中国饮食文化: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饮食是文化的原因:1与人的生存同步2每种菜系都是一种文化3饮食现象有一种丰富的结构4包含着哲学思想三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内容:食生产、食生活、食事象、食思想、食惯制四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现状1历史上的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秦始皇专政,汉独尊儒术)食天求饱,居天求安2近代至20世纪中叶的国内饮食文化研究(孙中山)烹调之术蕴育在文化中3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

4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5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五课程专业地位与学习方法饮食文化:专业与修养,修养,知识,管理,技能,就业点,未来发展前景,应用研究学习方法:1积累广博的知识2掌握学科信息3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重点难点:四大原则,五大特点一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一)医食合一1神农尝百草《齐民要术》贾思勰,李时珍《本草纲目》2周代食医3《千金食治》孙思邈(二)饮食养生1预防重于防治2黄帝内经3饮膳正要,忽思慧(元):食疗、保健思想(三)本味原则1滋味美味:味感、触感、嗅感2作用功能辛:发散作用,酸:收敛作用,苦:清热解暑,甘、咸:补身体(四)孔孟食道体现道德规范:孔子饮食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唯酒无量,不及乱”“食于表者之侧,未尝饱也”孟子饮食观:(1)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2)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而尔予人,行道之人弗受,蹴而尔予之,乞人不屑也二饮食文化的五大特征1悠久的饮食文化2浓厚的文化内涵:重食,重养,重味,重利,重理(道德规范,哲学思辨)3精湛的制作工艺:刀工精细,调味多样,制熟技术先进,美食美名美器,造型美化4原料选取的广泛性:自然地理条件5进食选择的丰富性:上层社会选择,下层社会的选择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一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一)张骞“凿空”与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汉带去丝绸、茶叶,引进葡萄、胡桃、胡蒜、西瓜等水果(二)释教弘法与求法事业中的中外饮食交流鉴真东渡带给日本制做豆腐的方法,日本“干光法师”荣西传去菜文化(三)“贡使”与商人西欧与北美国家中餐馆的开设(四)郑和下西洋(五)传教士:沟通中西饮食文化的桥梁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文化观念:中国饮食文化:美性(悟性),西方饮食文化:理性;饮食核心:中(重味),西(营养);饮食行为:中(合)西(分)原料使用:中(植物性)西(动物性);分解工艺:中(精细)西(简单)火候方法:中(复杂)西(单一)饮食器具:中(筷子)西(刀叉)饮食制作:中(随意)西(规范)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1生产力烹饪水平:史前熟食,瓷器,青铜,铁器2以历史朝代划分: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三代时期,春秋战国,汉魏,唐宋,元明清3以饮食发展的进程划分:中国饮食文化的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成熟阶段,繁荣阶段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萌芽时期一人类饮食的起源饮食起源:生食(茹毛饮血),熟食(自然火的利用与保存,人工取火阶段)用火熟食的意义:把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1)代表人类饮食历史的开端,摩擦生火在解放人类的作用上,甚至还超过蒸汽机的作用(2)结束人类生食的生存状况,使身体素质和智力得到更迅速提高(3)孕育原始的烹饪,奠定了人类饮食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物质基础二中国饮食文化萌芽产生的条件1火的使用2食物原料来源相对稳定3陶器的产生与使用三中国饮食文化萌芽时期的特点1炊餐器具基本齐备2采集渔猎与农耕畜牧原料使用3烹饪技艺与饮食品初步发展4调味出现,筵宴产生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初步形成时期一初步形成的历史背景1夏商周的农业2夏商周手工业的发展二初步形成时期的特点1炊餐器具种类多样(1)烹饪食器(2)酒食器(3)辅助器2烹饪原料品种繁多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调味品3烹饪工艺形成初步格局(1)对烹饪原料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使用(2)对烹饪方法及手段有一定进步4周八珍及南北食风(南甜北盐)5烹饪名家纷纷涌现6饮食著作开始问世:《黄帝内经》“四大医术之一”,《吕氏春秋》“本味学说7水果用于充饥,在周朝起作为休闲食品第三节中国饮食文化的蓬勃发展时期一中国饮食法杖时期的历史背景(一)农业的发展:水利建设,温室(二)手工业的发展:铁器冶炼,漆器的产生,大陶器,瓷器(三)商业的发展:长安,贸易往来,丝绸之路,重农抑商二中国饮食蓬勃发展时期特点1能源出现新突破(煤的利用)2炊餐具的革新(地灶台,铁“五熟釜”诸葛亮发明)3食物原料来源更加丰富传统原料发生变化,豆腐发明,异域菜种传入,植物油应用,茶成为主要饮品4烹饪工艺不断革新(1)烹饪环节分工细化(炉案分工,红白分工)(2)烹饪技艺不断创新(炸、煎、炒)5荤素菜系形成流派6烹饪饮食名家与饮食著作《茶经》“茶圣”陆羽“茶仙”“茶神”《金匮要略》孙思邈7饮食市场逐渐兴盛(1)经营档次齐全(2)经营方式灵活多样(3)服务周到,分工细致第四节中国饮食文化成熟时期(定型)一历史背景(一)发展:岭南出现三季稻,引进番薯等品种(二)手工业的发展:景德镇瓷器,红曲霉酿酒,茶叶“炒青”(三)商业的发展:都市食肆发展二时期特点1餐饮器具精美绝伦(1)瓷器餐饮器具,中国瓷器鼎盛时期,“景德镇瓷器”青花瓷(2)金属餐饮器具,金银器2食物原料十分广阔(1)新原料的开发:新的野生动植物品种的开发与利用;持续利用不断提高的各种技术培育和创新品种(2)新原料的引进:番薯、番茄、辣椒、马铃薯、洋葱(3)已有原料的巧妙利用一物多用—综合利用—废物利用3烹饪工艺拥有较完整的体系(1)对原料选取和加工有了较为科学的总结(2)刀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3)制熟技术发展(4)火候与调味颇有建树(文火与武火的划分,十层油温判断,复合味定型)4地方风味流派形成稳定格局5饮食消费空前繁荣(1)专业的饮食行增多(2)综合性的饮食店不断完善(3)饮食奢华,场面盛大(满汉全席代表)6饮食著述完善体系—袁枚《随园食单》特点:(1)注重原料选择(2)注重原料搭配(3)强调烹调诸要素的作用及相互制约的关系(4)主张破除陈规陋习(5)讲究装盘上菜及进食艺术第五节中国饮食的繁荣创新时期(民国—改革开放—至今)一繁荣时期的特点(一)烹饪工具与生产方式逐步趋于现代化1烹饪工具的现代化:能源(汽、电、太阳能、沼气),烹饪设备(电磁炉、微波炉)2生产方式现代化:(1)代替手工操作(2)食品工厂出现,自动化生产食品(二)优质原料品种增加1新型的优质原料品种的引进与开发2珍稀原料的种植与养殖3传统优质原料的品种增多(三)国内外饮食文化与烹饪技艺广泛交流1国内饮食的交流:沙琪玛、羊肉串、竹筒饮2国外饮食的交流:肯德基、麦当劳(四)创新筵席大量涌现与饮食市场空前繁荣1创新筵席:新奇宴、文化宴、生态宴2饮食市场繁荣第三章中国饮食思想第一节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一“甘”、“美”、“善”—饮食审美思想的萌芽1羊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2《说文》释云: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善也,美与善同意3美是感官的舒服感,是人的需求被满足二“五味调和”—和谐美的探求1从“和”的思想来源上看2从“和”的内容上看:(1)物有先天(原料选择的自然和谐)(2)水火相济(食物烹调物性和谐)(3)适口者珍(饮食过程的审美过程)3从“和”的效果上看(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浓而不薄,肥而不腻)4从“和”的思想之辩证关系与深刻性是看三“五世长者知饮食”—高层次的审美1“三世长者之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2“知味者”王小余3上层社会定势、定向对饮食文化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四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1“质”:原料和成品的品质、营养。

饮食文化概况的复习资料

饮食文化概况的复习资料

1 中国饮食文化:指在中华民族长期的饮食品生产与消费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 饮食作名词指:各种饮品和食物作动词指:喝什么,怎么喝及吃什么,怎样吃3 人类历史可分为自然饮食状态和调制饮食状态4 现代烹饪:人类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要,把可食用食料用适当的方法加成使用成品的活动。

5 食物的四性: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可以清热,泻火,解毒。

6 五味的美食观点:辛甘酸苦咸7 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1)烹饪工具与方式发生变化,并趋于现代化2)优质原料发展较快,品种增多3)民族地区及中外饮食文化与烹饪技术交流频繁4)西方现代营养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巨大8 中国烹饪的特点: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9 中国菜品的独特标准概括:色、形、看、味、质、器、养10 中国烹饪技术三大要素:刀工、火候、调味11 肴馔:指的是由人们加工制作12 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巧,是做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13 技法各异:炒、漾、炸烹、溜、煎14 五味调和:增加食品香味,赋予菜肴色泽,可杀菌消毒15 食医结合:“医食同源”“药膳同功”16 养助益充理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17 用火熟食的意义:(1)标志畜从野蛮走向文明(2)少生病18 太牢和少牢:太牢:牛羊豕少牢:没有牛,只有羊豕19 随园食单:清代袁枚写成一部烹饪专著20 四大菜系:川苏鲁粤21 宴会:集饮食、社交、娱乐于一体,人们为了社交目的而聚集在一起传统宴会的弊端:(1)贪多求丰,浪费惊人(2)营养失衡(3)不良卫生习惯(4)造奇猎异,要保护野生动物(5)风格雷同(6)冗长拖长22 满汉全席:兴起于清代23 诈马宴:蒙古人的满汉全席24 《茶经》—陆羽红、绿、青(乌龙茶)、白、黄、黑茶25茶的欣赏:审议名称,观察形色,闻香品茶26鄂菜:以咸鲜味为丰,讲究嫩,柔,滑爽,善烹河鲜以蒸菜驰名,富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点西汉风味,汉沔风味。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一、饮食习俗1.四季饮食:中国饮食习俗与四季有关,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食材烹饪食物,以适应当季气候和人体的需求。

2.节令饮食:中国人讲究节令饮食,如春天要吃春笋、夏天要吃西瓜、秋天要吃瓜果、冬天要吃涮火锅等。

3.地域饮食: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菜肴和烹饪方法,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4.宴席饮食:中国人重视宴席文化,讲究宴客礼仪和宴席菜品搭配,有各种规定的席次和宴席流程。

二、餐饮礼仪1.客人敬主人:在中国餐桌上,客人要尊重主人,主人要热情招待客人,互相敬酒、劝酒是常见的礼节。

2.先年长后晚辈:吃饭时要遵守先年长后晚辈的原则,年长者先坐下,先吃菜,晚辈要等待长辈吃过后再开始用餐。

3.尊重食物:在饮食过程中要尊重食物,不可挑食、浪费食物,要将饭菜吃完,不可留下残羹剩饭。

4.注意餐桌礼仪:用餐时要注意坐姿端庄、言谈举止得体,勿大声喧哗,不可伸长吧脚等。

三、饮食禁忌1.偏食忌辛辣:中国饮食禁忌中有禁忌偏食,忌过于嗜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2.不宜过量:中国人饮食注重平衡,不宜过量,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要适量食用。

3.忌生吃生冷:中国饮食文化忌生吃生冷食物,认为这样容易伤害脾胃,影响身体健康。

4.忌吃动物的头部:中国有吃动物头部的忌讳,认为头部为先天之气所在,忌食动物头部。

四、餐具礼节1.餐具摆放:中国人讲究餐具摆放的规矩,如筷子要放在右侧,碗要正对着主人等。

2.用筷子注意事项:用筷子时要注意避免发出刺耳的咬合声音,不可竖插在饭中,不可将筷子交叉放在碗上等。

3.点心吃法:中国的点心吃法也有许多礼仪,如不可一口吃完,要小口尝,分次享用,不可大口吞咽等。

总的来说,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塑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饮食文化。

同时,传统的饮食文化依然保留着其珍贵的传统和魅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文化-重点笔记亲自整理

饮食文化-重点笔记亲自整理

饮食文化-重点笔记亲自整理一、背景知识1.1 饮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饮食文化是指由食品、饮料、饮食习惯、食品加工技术、餐桌礼仪、饮食消费等方面的文化元素组成的饮食系统。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历史、地域、民族和社会背景等多方面因素。

1.2 饮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饮食文化可以强化人们之间的社交关系,加深交往感情。

•饮食文化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饮食文化是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重要因素。

二、中华饮食文化2.1 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中华饮食文化强调“色、香、味、形”。

•中华饮食文化推崇“和谐饮食”,强调食物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2.2 中华饮食文化的代表菜系2.2.1 北京菜•北京菜系是指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的饮食文化。

•北京菜以清淡、麻辣、鲜香为特点,讲究制作工艺和菜品的摆盘。

2.2.2 川菜•川菜系是指四川、重庆地区的饮食文化。

•川菜以色、香、味、形美丽,口感多样,麻辣浓香为特点。

2.2.3 粤菜•粤菜系是指广东、香港地区的饮食文化。

•粤菜以鲜、嫩、鲜香、滋味丰富为特点,烹饪技巧纯熟。

2.3 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中华饮食文化强调餐桌礼仪,讲究吃饭时的作法、规矩和静态美感。

•传统的中华饮食文化中,饮食是和人情、感情密切相关的。

三、西方饮食文化3.1 西方饮食文化的历史和传统•西方饮食文化根源于希腊罗马文化,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到18世纪形成了近代的西餐文化。

•西方饮食文化中,菜肴和餐饮饰品的重要元素在于供应的奢侈品和美味食物。

3.2 西方饮食文化的代表菜系3.2.1 法国美食•法国美食以刺激口感、美化视觉、修辞味觉为特点。

•法国餐食讲究五味调和、花式摆盘以及享受的文化体验。

3.2.2 意大利美食•意大利美食因其精致、简单、新鲜、口感纯正而享誉世界。

•意大利餐食以面食、奶酪、蔬菜和鱼肉为主要材料,同时加入适量的橄榄油、香料和葡萄酒调味。

中国饮食文化参考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参考题及答案
答案:D
19.从这些饮食思想出发,中国人选择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饮 食结构,其中“五畜”是指()。
A、牛、羊、猪、鸡、鸭
B、牛、羊、鹅、鸡、鸭 C、牛、羊、兔、鸡、鸭 D、牛、羊、猪、鸡、犬
答案:D
20.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 地、田间劳作,都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名称是()
5.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 树生长。其出产的中国名茶是()
A、庐山绿茶 B、庐山云雾 C、庐山毛峰 D、庐山红茶
答案:B
6.在烹饪刀工技艺中,能使原料具有平滑、宽阔、扁平的特点的是()。
A、斜刀法 B、剞刀法 C、直刀法 D、平刀法
答案:D
A、淋饭酒 B、喂饭酒 C、摊饭酒 D、加饭酒
答案:ABC
9.目前比较通行的传说是中国造酒的起源有()
A、杜康造酒 B、仪狄造酒 C、上天造酒 D、猿猴造酒
答案:ABCD
10.从茶叶干燥工艺看绿茶可分为()
A、炒青绿茶 B、烘青绿茶 C、蒸青绿茶 D、晒清绿茶 答案:ABCD
A、盖碗茶 B、大碗茶 C、早市茶 D、下午茶
答案:B
21.中国传统认为开门七件事中不包括什么()
A、柴米 B、油盐 C、酱醋 D、茶酒
答案:D
22.对食物原料进行杀菌、杀虫、酶活性钝化等处理后进行保藏,主要用于如粮食类、薯类、 花生等的食物原料的保藏方法是()。
A、低温保藏 B、干藏 C、腌渍保藏 D、辐射保藏
A、15% B、12% C、9.5% D、8.5%
答案:D
12.()说过中国历史上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中国饮食文化选修课资料

中国饮食文化选修课资料

第一章饮食文化1. 中国饮食文化的艺术倾向表现在选料精良、刀工细巧、火候独到、技法各异、五味调和、情调优雅方面。

2. 中国饮食文化情调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命名、佳境三个方面。

3.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饮食文化的历史研究、饮食文化的文化学研究、饮食的营养学研究、饮食文化的前景研究。

4. 中国饮食文化区的形成因素有地理环境因素、气候物产因素、政治经济因素、饮食科技因素及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

5.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

6. 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俗称黄米)、稷(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菽(俗称大豆)。

7. 春秋时期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要求。

8. 元朝,涮羊肉在忽必烈的推捧下诞生。

9.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中的名茶有哪些?第二章菜系1.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鲁菜的形成、流派、风味特点及代表菜等知识。

2. 粤菜系由广府菜、潮州菜(亦称“潮汕菜”)、客家菜(亦称“东江菜”)组成,以广府菜作为代表。

3. 川菜特点是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

4. 闽菜的特色菜包括佛跳墙、鸡汤氽海蚌、荔枝肉等。

5. 浙菜的代表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雪菜大汤黄鱼、西湖莼菜汤、油焖春笋、梅菜扣肉、三片敲虾、冰糖甲鱼等数百种。

6. 南京菜以善制鸭馔著称。

7. 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指的是徽州菜。

第三章饮食习俗1. 粽子,东汉已经出现,到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2. 重阳节以吃糕驰名,现各地仍有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食蟹等饮食风俗。

3. 冬至节,节日饮食有鲜明的冬令特点。

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谚,一些地区在冬节还喜欢吃羊肉、狗肉,认为是冬补食品。

4. 寿诞食俗,因地域而异。

常见的有寿面、寿桃、寿糕、寿饼等。

5. 中国传统节日食俗的文化特征:多元复合;多元复合首先体现在参加者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涉及到社会各层面。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茶德:中国儒学传统君子完美人格修养对茶的比德思想,是传统茶人对茶与茶事的道德和哲学认识的升华,主要理解为:诚、清、真——“茶德三昧”,即:诚—诚厚、诚明、诚信、诚敬;清—清真、清俭、清正、清明;真—真情、真性、悟真、归真。

陆羽:中国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啊,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袁枚:中国古代食学的集大成者,有“食圣”之誉。

所著《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食学著作的典范。

茶人:有茶文化修养的嗜茶者。

角黍:即粽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食,是定形于3000年以上的文化积淀最厚重、最具艺术性的特型食品,源于上古祈农传统,定型于屈原纪念风俗。

六礼: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普劳:又作“朴劳”,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风味名食,汉语名为“羊肉抓饭”黄酒: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多以谷物为原料,蒸熟后加入专门的酒曲和酒药进行的发酵酒。

本味论:本味论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注重原料的天然物性,讲求食物的自然美味与味性变化的科学合理性。

中国饮食文化选修课 复习资料

中国饮食文化选修课 复习资料

第一章饮食文化1.中国饮食文化情调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命名、佳境三个方面。

2.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俗称黄米)、稷(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菽(俗称大豆)。

3.在古代,甑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

4.依据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类型的不同,将中华食文化圈划分为12个小圈。

第二章菜系1.中国菜系的形成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人们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历史时期的不同,在饮食烹饪和菜肴品类方面,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随着食生产的不断发展和食生活的逐渐丰富,由于金属炊具、尤其是铁质炊具较多地用于烹饪之后,菜的品种开始明显增多,菜的地方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南北两大风味,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诗经》、《楚辞》、《山海经》等先秦诗文中对食物原料、食物品种及食风、食事的记述,已经表明了人们已开始注意到饮食的地域性差异。

汉至唐宋各期,曾出现了“胡食”、“素食”、“北食”、“南食”、“川味”等称呼。

因此,到唐宋时期已形成南食和北食两大风味派别。

宋代的时候,中国各地的饮食已经有了区别。

在当时,中国的口味主要有两种,北方人喜欢吃甜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

南宋时候,北方人大量南迁。

逐渐地,北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南方。

在南方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派系。

到了明代末期,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

京式偏咸,苏式、广式偏甜。

到清末初期,鲁菜、苏(淮皖)菜、粤菜、川菜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地方菜。

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苏式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

广式菜系分为粤菜、闽菜,川式菜系分为川菜和湘菜。

因为川、鲁、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

2.八大菜系中,苏菜和浙菜同为“南食”的两大台柱。

3.佛跳墙是闽菜的特色菜。

4.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彭铿,又名彭祖。

彭祖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其故乡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

(完整word版)中国饮食文化题库

(完整word版)中国饮食文化题库

一、简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10 分60 分)浙菜、川菜、粤菜、湘菜、闽菜、徽菜、苏菜、鲁菜的地域划分,并各举出五个代表性名菜。

简述中国菜肴命名的方法。

西南少数民族在饮食习俗上的有哪些特点?二、论述题 (本大题共 5 10 20 分)试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试述食养、食疗与药膳的区别与联系试述中国饮食风味流派形成的原因《随园食单》阐述了袁枚的哪些主要观点?影响饮食消费行为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老子》日 :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饮食与美的关系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三、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5 10 20 分)神农本草经、请解释环保餐饮、健康饮食、本味主张、五味调和、孔孟食道、孟子的食志 - 食功 - 食德、“嗟来之食”、“医食同源”、“以味说汤”、“周公吐哺”、‘举案齐眉“、"悬鱼守廉 " 、"陶母退鱼 "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题 10 20 分)1.人类制作熟肉食品最早采用的方法是()A.蒸B.煮C.烤D.炒2.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人衡量食品质量的第一标准是()A. 食量 B. 食形 C. 食境D. 食味3.“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A. 《论语》B. 《孟子》 C.《庄子》D. 《春秋》4. 传统名菜“干烧岩鲤”是典型的()A. 淮扬菜 B. 鲁菜C.粤菜D.川5. 到藏民家做客,主人首先会向客人敬上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 ()A. 烤茶 B. 擂茶C. 酥油茶D.盖碗6.鲁菜的代表名菜是 ()A. 大煮干丝 B. 宫保鸡丁 C. 鼎湖上素 D. 九转大肠7.中国古代将烹饪风味流派称为 () A. 帮口 B.菜系 C.道口 D. 风8.在敬酒方式中,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被称为() A. 文敬 B. 回敬 C.互敬D.代9.“火候”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名词,最初起源于 ()A. 佛教活动 B. 道教活动 C. 基督教活动 D. 伊斯兰教活动10.“割不正不食”观念的提出者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墨子11.相传,豆腐的发明者是西汉的() A. 刘荣 B. 刘彻 C.刘秀 D.刘安12.蒙古族喜食的、招待尊贵客人的最为丰盛和最为讲究的一种传统宴席是() A. 全羊席 B. 全狗席 C.全牛席 D.全马席13.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宴席是() A. 红楼宴 B. 孔府宴 C.谭府宴 D. 满汉全席14.粤菜主要覆盖在() A. 长江中游地区 B. 长江下游地区 C.珠江流域 D.黄河流域15.颜色对菜肴的作用主要有增进食欲和() A. 提高口感 B. 视觉欣赏 C.辨别生熟 D.掌握火候16.“咕噜肉”所属的菜系是 ()A. 川菜系 B. 淮扬菜系 C.粤菜系 D.鲁菜系17.作为民族风味食品的“冷面” ,属 ()A. 苗族菜 B. 傣族菜 C.朝鲜族菜 D.彝族菜18.据《周礼·天官宰》中记载,周代已出现了许多种关于酿酒方面的专职官吏,如掌握全国“酒之政令”的官称做()A. 大酋 B. 酒人 C.醯人 D.酒正19.历代帝王对大臣们不厌其烦地赐宴赐食,其目的主要是 ()A. 商议朝政 B. 调节君臣关系 C. 表现权利之极 D.表现财富之20..据《周礼·天官宰》中记载,周代已出现了许多种关于酿酒方面的专职官吏,如掌握全国“酒之政令”的官称做()A. 大酋 B. 酒人 C.醯人 D.酒正21.在明清两代的文人宴上,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的是 ()A. 曲水流觞令 B. 投壶令 C.射覆令 D.四书令22.冬季,人们日常选择食用温热助阳之品,以达扶阳散寒之功效,谓之()A. “食补” B. “药补” C.“药膳” D.“食疗23.从菜肴的名称上体现出菜肴发源地的是()A. 麻婆豆腐 B. 东坡肉 C.文昌鸡 D.游园惊梦。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饮食文化中,被誉为“国菜”的是哪一种菜系?A. 川菜B. 粤菜C. 鲁菜D. 苏菜2. “满汉全席”是以下哪个地方的传统宴席?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3. 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烹饪方法?A. 炒B. 蒸C. 烤D. 煮4. “八大菜系”中,以清淡口味著称的是哪一个?A. 川菜B. 粤菜C. 鲁菜D. 苏菜5.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与吃粽子有关的是哪一个?A. 春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传统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形、器”五方面的和谐统一,其中“器”指的是________。

7. 饺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象征着________。

8. “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以________和龙井茶最为著名。

9. “火锅”起源于中国________地区,是一种多人围坐共享的烹饪方式。

10. 中国的“八大菜系”指的是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中国饮食文化中“药食同源”的理念及其在现代饮食中的应用。

12. 描述中国饮食文化中“南米北面”的特点及其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中“四季食养”的概念及其对现代健康饮食的影响。

14.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内涵,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在现代饮食中的体现。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某外国游客对中国饮食文化感兴趣,计划在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饮食文化体验。

请为他设计一个包含不同菜系和特色小吃的体验计划,并说明每个环节的文化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6. 器皿7. 团圆和富裕8. 铁观音9. 四川10. 徽菜三、简答题11. “药食同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种理念,认为食物和药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很多食物具有药用价值。

中国饮食文化复习提纲

中国饮食文化复习提纲

中国饮食文化复习提纲
1. 阐述江苏风味流派的形成、分支、风格特色及代表菜品。

江苏风味菜简称苏菜,由淮扬风味,金陵风味,苏锡风味和徐海风味构成。

江苏风味菜的主要特点是:(1)用料讲究,四季有别;(2)刀工精细,刀法多变;(3)重视火候,讲究火功(4)口味清鲜,咸中稍甜江苏风味代表菜有松鼠桂鱼。

清炖蟹粉狮子头,梁溪脆鳝,水晶肴蹄
2. 阐述广东风味流派的形成、分支、风格特色及代表菜品。

广东风味菜简称粤菜,由广州风味,潮州风味,东江风味和港式粤菜风味构成。

广东风味菜的主要特点是(1)用料广博;(2)方法独特,(3)兼容并蓄(4)口味清鲜广东风味菜的代表菜有蚝油牛肉,大良炒鲜奶,白云猪手,脆皮鸡
3. 四大菜系分别有那些代表烹饪技法?
山东菜的烹饪技法有爆,炒,烧,炸,蒸;四川菜的烹饪技法有干煸,干烧,小煎,小炒;江苏菜的烹饪技法有炖,焖,蒸。

烧,炒;广东菜的烹饪技法有焗,煲,烩
4. 请列举四大菜系的代表名菜各六个。

江苏风味代表菜有松鼠桂鱼,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蹄,扒烧整猪头;广东风味菜代表菜有蚝油牛肉,大良炒鲜奶,白云猪手,脆皮鸡,脆皮乳猪。

红烧大群翅;四川风味菜代表菜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毛肚火锅,水煮牛肉,家常海参;山。

饮食文化概论复习

饮食文化概论复习

饮食文化概论复习饮食文化概论复习题2015.11.04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用筷子为助食具的历史已经有6000年之久,据《菽园杂记》等文献记载,“筷子”名称出现在( D )。

A.先秦B.汉代C.宋代D.明代2.有中国历史上“食经”之称的《随园食单》一书的作者是( D ) 。

A.易牙B.贾思勰C.高濂D.袁枚3.被誉为“川菜调味基石”的调味品是食盐和( A )A.花椒B.辣椒C.香醋D.豆豉4.历史本来面目“满汉全席”筵式的膳品特色是( D )。

A.满族传统饮食B.山珍海味C.满点汉菜D.满族贵族喜爱的中国传统名食5.中国膳食结构中主食的最大特点是( B)A.地方特色浓郁B.主要提供糖类C.注重款式档次D.制作工艺简便6.中国历史上有“天下第一家”之称的衍圣公府位于( B)。

A.北京B.曲阜C.衢州D.西安7.被尊为中国“烹饪之圣”的历史人物是( A )A.伊尹B.太和公C.孔子D.彭祖8.《大清会典则例》明文规定的清国的国宴是( A )。

A.满席B. 满席-汉席C.满汉席D.满汉全席9.新疆维吾尔族最著名的民族风味小吃是( A )A.烤馕B.烤羊肉串C.羊杂碎D.抓饭10.长时间以来,由于无根据的揣测传说,关于“满汉全席”的筵程(宴会进行的时间)有各种说法,历史事实则是( A )。

A.一天一顿B.两天四顿C.三天六顿D.四天八顿11.最具苗家民族风情的地方特色美食是( A )A.酸汤鱼B.老鸭汤C.酸肉D.竹筒饭12.最具土家族风味特色的地方美食是( B )A.鲊广椒B.油茶汤C.凤头姜D.莼菜汤13.“面条”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主食品之一,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人吃面条已经有(A )的悠久历史了。

A.4000年左右B.3000年以上C.2200多年D.1500年以上14.( C )在中国有“国菜”的美誉。

A.鱼翅B.海参C.豆腐D.鲍鱼15. ( A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食,是定形于3000年以上的文化积淀最厚重.最具艺术性的特型食品。

饮食文化总复习

饮食文化总复习

• 2.刀工细巧
刀功,即厨师对原料进行刀法处理,使之成为烹调所需要的,整齐一致 的形态,以适应火候,受热均匀,便于入味,并保持一定的形态美,因 而是烹调技术的关键之一。我国早在古代就重视刀法的运用,经过历代 厨师的反复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 刀法(在原料上划上刀纹而不切断)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片、 条、丝、块、丁、粒、茸、泥等多种形态和丸、球、麦穗花、荔子花、 蓑衣花、兰花、菊花等多样花色,还可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雕刻成 “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筵席的欢乐气氛。特 别是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形象逼 真的鸟、兽、虫、鱼、花、草等花式拼盘,如“龙凤呈祥”、“孔雀开 屏”、“喜鹊登梅”、“荷花仙鹤”、“花篮双凤”等。例如“孔雀开 屏”,是用鸭肉、火腿、猪舌、鹌鹑蛋、蟹蚶肉、黄瓜等十五种原料, 经过二十二道精细刀技和拼摆工序才完成。
3、火候独到
• 火候,是形成菜肴美食的风味特色的关键之一。但火候瞬息万变,没有多年操作 实践经验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因而,掌握适当火候是我国厨师的一门绝技。我国 厨师能精确鉴别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 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体(油、水、气)的性能,还能根据原料的 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确定下锅的次序,加以灵活运用, 使烹制出来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烂就烂。早在古代,我国厨师就对 火候有过专门研究,并阐明火候变化规律及掌握要点:“五味三材,九沸九变, 必以其胜,无失其理。”(《吕氏春秋》)北宋大诗人苏轼不仅是位美食家,而 且还是一位烹调家,创造出著名的“东坡肉”菜肴,这和他善于运用火候有密切 关系,他还把这些经验写入炖肉诗中:“慢着火,少着水,火候到时自然美。” 后人运用他的经验,采用密封微火焖熟法,烧出的肉原汁原味,油润鲜红,烂而 不碎,糯而不腻,酥软犹如豆腐,适口而风味突出。

中国饮食文化校级选修课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校级选修课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校级选修课大纲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会展旅游(Chinese cuisine culture)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时数:36(含课程考核2学时):课程性质:本科生校级选修课授课方式:使用多媒体讲授适用专业:除旅游专业外各专业限选专业:除旅游专业外各专业考核方式:开卷考查本门课程主要讲授内容:第一部分:课程的定位和任务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从质量到内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逐渐过渡到了精神消费的阶段。

人们从过去的吃饱吃好,发展到要吃健康、吃品位、吃新奇、吃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饮食享受的根源就是特色鲜明的文化,饮食产品已成为人性化的文化载体。

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旅游专业重要的学科结构内容。

目前,国内商业、旅游、农业、食品、师范、职业技术高等院校,甚至一些综合大学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中国饮食文化课。

帮助学生系统的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知识,也是学生知识积累、方法训练的必备,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性质与民众和社会饮食生活有密切关系,富于实践性,适宜于田野方法,可以参阅资料较多。

有较充分发挥读、写、议教学方法的空间。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基本状况以及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和特性。

1.基本要求:了解和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掌握饮食文化的概念、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2.重点、难点:重点:饮食文化的概念、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难点: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4学时)基本内容: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的划分及各区域饮食文化的特性1.基本要求:了解“饮食文化圈”理论内容与根据,掌握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示意图,理解菜品文化地域性几种不同表述方法的区别。

中西饮食文化考试复习(考试内容)

中西饮食文化考试复习(考试内容)

1、饮食文化的定义饮食文化的概念:指特定社会群体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2、八大菜系的特点和代表菜品。

鲁菜:风味特点:味浓厚鲜咸。

清香脆嫩。

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由两个地方菜组成: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济南菜(以汤菜为一大特色)。

宋以后就成为“北食”的代表。

明清两代成为宫廷御膳主体。

代表菜:糖醋鲤鱼。

德州扒鸡。

九转大肠。

油爆大哈。

葱烧海参。

清汤燕菜。

红烧海螺。

拔丝金枣。

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

用料广泛,油重色浓。

多以辣椒,熏辣为原料。

口味注重香鲜,酸辣。

软嫩。

烹调方法擅长腊,熏。

煨、蒸、炖、炸、炒。

代表菜:东安子鸡、红煨鱼翅、腊味合蒸、面包全鸭、汤泡肚、金钱鱼、红椒酿肉、冰糖湘莲。

浙菜:代表地:杭州。

宁波。

绍兴。

温州。

特色:“南料北烹”、善调制海鲜、河虾与家禽。

喜欢以风景名胜来命名菜肴。

代表菜:西湖醋鱼、生爆鳝片、东坡肉、龙井虾仁、干炸响铃、叫化童鸡、清汤鱼圆、干菜焖肉、大汤黄鱼、暴墨鱼卷、锦绣鱼丝。

3、世界三大风味体系的特点东方饮食风味(5000年):以中国菜点为中心。

以梁豆蔬果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

膳食结构主副食分明。

猪肉在肉食品中比例高。

烹饪方法精细复杂。

菜式多。

重视菜点的艺术性。

受佛教道教儒教影响深。

历史文化积淀多、以味为核心。

以养为目的。

主要流传东亚。

东北亚和东南亚影响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亿人口西方饮食风味(3000年):以法国菜点为主干、以肉奶蛋禽等动物性食料为基础。

主副食的界限不分明。

牛肉在肉食品中的比例高。

烹调方法简练。

多烧烤。

重用料酒,口味以咸甜酒香为基调。

流派和宴席款式均不多。

受天主教。

东正教。

耶稣教和其他一些新教的影响深。

重视用新科技新炊具和工艺。

强调营养卫生。

主要流传在欧洲。

传统饮食知识点总结大全

传统饮食知识点总结大全

传统饮食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概述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悠久,秉承“饮食为先”的理念,以“食以养人”为宗旨,注重食物的烹饪方法、营养搭配和食物品质。

2.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多元化,包括八大菜系、四大菜系、民间小吃等不同的地方饮食风味,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饮食传统。

3.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季节性和节气性,以符合当地气候和季节变化为主要标准,尊重“食物与天时”的理念。

二、中国传统饮食的特点1. 良好的营养搭配:中国传统饮食强调食物的搭配和营养的平衡,主张“五谷杂粮”,注重主食与配菜的搭配。

2. 爱适度:中国传统饮食注重适度饮食,主张“饮食节制”,不偏食不偏好,避免油腻、刺激性食品。

3. 讲究色、香、味、形:中国传统饮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强调口味的鲜美、食物的形态美观。

4. 尊重饮食环境:中国传统饮食强调饮食的环境、仪式和礼仪,讲究饮食的时令、餐具、用餐姿势等。

三、中国传统饮食的典型菜肴1. 鲁菜:以甘蔗、藕、梨和无刺的牡蛎等为四大代表,熬的汤浓不腻;以“煮”和“炖”为主要烹饪方法。

2. 川菜:以香辛调料和火锅为主要特点,色香味俱佳,以肉类为主要食材,有口味鲜明的麻辣和酸辣味。

3. 粤菜:以清淡、爽口、新鲜为主要特点,烹饪方法多样,注重原料的新鲜和颜色的搭配。

4. 苏菜:以淡雅、清淡为主要特点,口味清鲜,以酱香和红烧为主要烹饪方法。

5. 湘菜:以麻辣为主要特点,口味浓郁,以辣椒和花椒为主要调料。

四、中国传统饮食的主要食材1. 中华传统五谷杂粮:包括小麦、稻谷、玉米、高粱、豆类、地瓜类、天麻类等。

2. 中华传统蔬菜:包括南瓜、黄瓜、白菜、胡萝卜、大葱、小葱、西红柿、豆角、茄子等。

3. 中华传统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类等。

4. 中华传统水果:包括苹果、梨、桃、杏、李、柑、橘、柚、柿子等。

5. 中华传统调味品:包括食盐、酱油、醋、味精、辣椒等。

五、中国传统饮食的烹饪方法1. 切、搅、炒:中国传统烹饪方法之一,主要是切菜、搅拌、炒熟,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与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与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饮食文化中,对“中庸”之理念的追求表现在哪个层面?a) 食材选择的多样性b) 烹饪技巧的独特性c) 餐桌礼仪的庄重性d) 食物的色、香、味的平衡性答案:d) 食物的色、香、味的平衡性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特征?a) 饮食与养生的相结合b) 尊重食材的原汁原味c) 注重饮食的文化传承d) 追求快捷与方便答案:d) 追求快捷与方便3.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材被视为传统的祭祀之物?a) 猪肉b) 鱼类c) 蛋类d) 米饭答案:a) 猪肉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注重的餐桌礼仪?a) 用筷子夹菜时要注意不要戳破食材b) 饭碗尽量吃完,不要剩余太多食物c) 切菜时要将刀子垂直插入切菜板d) 进餐时要保持肃静,不大声喧哗答案:c) 切菜时要将刀子垂直插入切菜板5.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个地区以面食为主要特色?a) 北方b) 南方c) 西南地区d) 东北地区答案:a) 北方二、填空题1.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多样且影响深远的____________文化之一。

答案:饮食2.“食在民间”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饮食文化注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衡、协调3.“荤素搭配”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对食材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搭配要求4.中国饮食文化中,饮食师傅们对食材的选取十分讲究,追求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汁原味、新鲜度5.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饮食习惯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地域、民族三、简答题1.请简述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色、香、味”对食物品质的重要性。

答案: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食物的“色、香、味”被认为是评判食物品质的重要标准。

色彩鲜艳、香气扑鼻和美味可口的食物被视为高品质的食物。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国饮食文化》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国饮食文化》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中国饮食文化》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餐桌布置一般来说应该遵守()原则。

A.功用性B.美观性C.愉悦性D.便利性E.礼仪性2.菜单设计要求不包括()A.餐厅布置B.菜肴类型和档次C.菜肴品种数量D.菜品介绍3.就菜类食品而言,以地方风味特色来划分,中国菜可分为()四大菜系。

A.鲁菜、粤菜、沪菜和川菜B.鲁菜、粤菜、湘菜和川菜C.鲁菜、粤菜、苏菜和川菜D.川菜、粤菜、淮扬菜和闽菜4.酒是中国的“国饮”。

()A.错误B.正确5.浙江菜品种丰富,菜式小巧玲珑,菜品鲜滑嫩,脆软清爽,其特点是()A.脆B.鲜C.辣D.酸E.香6.下列属于描述和记录饮食古籍的选项有()A.《离骚》B.《招魂》C.《史记》D.《七徵》E.《七启》7.中国餐饮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A.正确B.错误8.闽菜也就是福建菜,由福州、闽南和()三路不同风味组成。

A.厦门B.泉州C.晋江D.闽西9.10.下列不属于官府菜的是()A.孔府菜B.京菜C.红楼菜D.谭家菜11.12.下列不属于宴会类型分类标准依据的是()A.餐别B.规格C.时间D.国籍13.李曦先生在《中国烹饪概论》一书中总结出的重食、重味、重养、重利、重理等从最为深刻的层面上反映出的中国饮食文化与()等密切结合。

A.宇宙观B.社会观C.价值观D.审美观、价值观、社会观、宇宙观14.揉面的主要手法有()A.舂B.擦C.摔D.揉E.捣15.所谓食品污染是指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进入正常食物的过程。

污染食品的有害物质,按性质分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A.非金属毒物污染B.有机磷污染C.放射性污染D.微生物污染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2.以下()是鲁菜的主要代表名厨A.刘建成B.王益三C.胡长龄D.易牙3.中国菜好吃是因为能够品出美味的味道,而在过于浓重的,强刺激性菜肴味道中是达不到品味艺术境界的,也就没有美食可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饮食文化
1.中国饮食文化情调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命名、佳境三个方面。

2.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俗称黄米)、稷(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菽(俗称大豆)。

3.在古代,甑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

4.依据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类型的不同,将中华食文化圈划分为12个小圈。

第二章菜系
1.中国菜系的形成过程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人们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历史时期的不同,在饮食烹饪和菜肴品类方面,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随着食生产的不断发展和食生活的逐渐丰富,由于金属炊具、尤其是铁质炊具较多地用于烹饪之后,菜的品种开始明显增多,菜的地方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南北两大风味,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诗经》、《楚辞》、《山海经》等先秦诗文中对食物原料、食物品种及食风、食事的记述,已经表明了人们已开始注意到饮食的地域性差异。

汉至唐宋各期,曾出现了“胡食”、“素食”、“北食”、“南食”、“川味”等称呼。

因此,到唐宋时期已形成南食和北食两大风味派别。

宋代的时候,中国各地的饮食已经有了区别。

在当时,中国的口味主要有两种,北方人喜欢吃甜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

南宋时候,北方人大量南迁。

逐渐地,北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南方。

在南方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派系。

到了明代末期,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

京式偏咸,苏式、广式偏甜。

到清末初期,鲁菜、苏(淮皖)菜、粤菜、川菜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地方菜。

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苏式菜系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

广式菜系分为粤菜、闽菜,川式菜系分为川菜和湘菜。

因为川、鲁、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

2.八大菜系中,苏菜和浙菜同为“南食”的两大台柱。

3.佛跳墙是闽菜的特色菜。

4.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彭铿,又名彭祖。

彭祖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其故乡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

5.川菜特点是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

6. 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指的是徽州菜。

7.京菜中,最具有特色的要算是烤鸭和涮羊肉。

8.淮扬菜中“软兜长鱼”和“白袍虾仁”并称为“淮炒双峰”。

第三章饮食习俗
1.中国的饮食民俗的影响因素
中华民族食俗内容很丰富,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饮食习俗也不尽相同,构成了中华民族食俗庞大纷繁的体系。

自然条件:中国南部大都以种植水稻为主,多以大米为主食;中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则多以面粉为主食。

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手段的民族,日常饮食多以粮菜为主;以畜牧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手段的民族,则多以肉乳为主。

民间礼仪与食俗:自远古时期开始,中国各民族就都喜欢把美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年节、生丧婚寿的祭典和宴请活动者是表现食俗文化风格最集中、最有特色、最富情趣的活动。

宗教信仰与食俗:在食俗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宗教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任何一种宗教都按自己的教义、教规制定食礼、食规和禁忌。

民族交往与食俗: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食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族间、地区间、国家间的交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推动着食俗的演变。

2. 中国传统饮食民俗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是聚食制。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

3.二月二,普通人家吃面条、春饼、爆米花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
与龙有关。

4.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著名。

5.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煮粥供众,称为腊八粥。

6.封斋节食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习俗,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7.农历12月23日前后,民间有祭祀灶神的风俗,全国多数地区祭灶用灶糖,其他祭品则因地而异。

8.新婚夫妇共饮交杯酒这一习俗是宋代以后由合卺之礼演变而来的。

第四章饮食礼仪
1.《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2.先秦时期,在菜肴的食用上,贵族菜肴以肉类为主,平民菜肴以蔬菜为主。

3.筵席,古时制度,筵铺在下面,席加在上面。

4.中国古代的饮食礼仪带上了政治性、家族性、神赐性和礼仪性四大特点。

5.酒令分俗令和雅令,猜拳是雅令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