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20160301

合集下载

微粒构成物质知识点总结

微粒构成物质知识点总结

微粒构成物质知识点总结一、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概念1. 微粒概念微粒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

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概念是微观世界中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基础。

2. 微粒的性质微粒具有质量、体积和能量等物理性质,不同的微粒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如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反应性。

3. 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是指微观尺度下的物质结构和性质,宏观世界是指人们能够直接感观到的物质现象和性质。

微粒构成物质的认识是通过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来理解物质的宏观性质和现象。

二、原子1. 原子的发现与性质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亚原子粒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具有质量、体积和能量,并且具有化学性质。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以轨道方式围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结构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3. 元素和同位素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可以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研究。

三、分子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分子可以包括原子间的共价键、离子键等化学键。

2. 分子的性质分子具有质量、体积和能量,不同种类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结构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原子的排列和化学键的方式确定。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化学行为,是研究物质的关键。

四、离子1. 离子的概念离子是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负离子是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

2. 离子的性质离子具有电荷、质量和化学性质。

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形成化合物,影响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构成物质的奥秘考点归纳

构成物质的奥秘考点归纳

构成物质的奥秘一、考点归纳必考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和原子123.离子(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以Mg 为例)(3)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以Na 、S 为例)(4)常见的带电的原子团:OH -(氢氧根离子),SO 4 (硫酸根离子),CO 3 (碳酸根离子),NO -3 (硝酸根离子),HCO -3 (碳酸氢根离子),NH +4 (铵根离子)。

归纳总结(1)原子不能再分的前提是在化学变化中,事实上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3)虽然分子由原子构成,但不同的原子大小差异较大,所以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是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

4.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有:气态非金属单质(氧气、氢气、氮气等)、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不溶性碱和盐(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碳酸钙等);(2)物质由原子构成有:稀有气体(氦气、氖气等)、金属单质(镁条、铁丝、铜片等)和固态非金属(硫磺、碳等)。

(3)物质由离子构成有:可溶性碱和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碳酸钠等)和酸(硫酸、盐酸、硝酸等)。

必考点2 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3特别提醒①虽然原子中的质子和核外电子都带电荷,但整个原子不带电,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③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④一般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并不绝对,如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由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镁、钙等原子的最外层也是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却易失去2个电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框架图及核心知识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框架图及核心知识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知识框架图二、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一)、概述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B 、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 、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二)、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 、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

(三)、原子: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一个某原子的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五)、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 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初中化学精品课件: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相关知识点考点汇总)

初中化学精品课件: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相关知识点考点汇总)
化学
主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 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考点汇总)
考点解读
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 、离子 。
2.分子和原子
分类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 再分;同种
区别 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 再分
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核外电子的排布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少的只有 1 层,最多的有 7 层,最外层电 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只有 1 层的不超过 2 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镁原子为例)
(3)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4 个 原子易失 电子
【温馨提示】 ①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质子数一定相同,如 Na 与 Na+;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 Na+与 NH+4 。②同种元 素的粒子因所带的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 Fe2+与 Fe3+。
(3)元素的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 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从元素名称可知元素的分类:
2.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 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r)=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
【易错提醒】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3)近似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应用 ——水、铁块很难被压缩等
⑤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⑥都能保持所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类
分子
原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
作业;(星期日交)
1、课后的相关习题
2、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3、每日一题、一式 4、第一、二章的总结复习
三、离子
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 的微粒
原子
失去或得到电子 得到或失去电子
离子
结合
物质
(如氯化钠NaCl)
阳离子:失去电子带负电 阴离子:得到电子带正电
二、原子
4、原子的特征(和分子的相类似) 5、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 (1)都能直接构成物质(2)都具有微观粒子 的性质(3)分子和直接构成物质的原子都能 保持各自物质的化学性质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在化学变化不可再分
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 一种微粒
上节课回顾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相对分子质量:课本68页红体字.
四、微粒的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计算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结(重点)
1、概念: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 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注意格式)
(3)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 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二、原子
原子的结构 ( 不 原 带 电 子 )

原子核(+)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特例氢原子没有中子
练习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只要分子没有改变,物质就没有发生任何 变化 B 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 分子肉眼看不见 C 分之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突破1 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及应用
变式拓展: 1.(2016聊城)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 的是( B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突破1 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及应用
2.(2016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 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 之间间隔较小
考点突破2 元素及元素符号
【例2】 (1)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 “铁”“锌”是指( )C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 是( )C A.氯cl B.氖 Na C.镁Mg D.铜Ca (3)下列化学符号中,只具有微观意义而不具宏观 意义的是( )C A.Ne B.O2 C.2H2 D.Fe (4)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 Al2 O3 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
解析:图示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 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小于4一般为金属元素,容易失电子。 故选C
针对训练2(2015•眉山)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上述结构图中的X= 5 .
(2)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图中与 c 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根据图示信息,确定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电子 总数为 10 .
考点突破1 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及应用
【例1】(2016长沙改编)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 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 ) 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 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知识点汇总必背概念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知识点汇总必背概念

分解(化变) 钠原子(Na ): 构成 构成 构成 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微粒的性质性质 示例 1微粒是不断运动 在花园里散步,能闻到花香 2 微粒间有空隙。

气体微粒间空隙较大,液体、固体微粒间空隙较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①热胀冷缩: 微粒间的空隙 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三态变化: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改变,改变的是微粒间的空隙二.分子、原子1.分子、原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 分子 物质由分子构成物质有:水、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碳、硫、磷、硅、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2.原子的构成⑴原子结构的发现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通过a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揭开了原子的内部结构。

⑵原子结构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3.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注: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三.离子1.原子结构图电子分布规律:第1层最多分布2个电子,第2、3层最多分布8个电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2.离子形成离子是原子得或失电子形成的带电微粒。

得或失电子规律:最外层电子数<4,失去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得到电子达到最大化失去两个电子Mg Mg2+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 > 电子数)得到1个电子Cl Cl— (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 电子数)3.离子符号在符号的右上角依次标电量、电性(电量为1时,省略不写)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盐类物质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元素1.概念: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金属元素(除金、汞外,偏旁:钅)2.分类非金属元素(偏旁:气、石、氵)3.元素符号⑴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⑵含义:宏观:元素微观:1个原子O 氧元素1个氧原子注:某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物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 1.原子的构成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 原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定义式:Ar精确应用: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实际质量就大 计算应用: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可以用来比较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离子1.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他层不超过8个(对前20号元素而言)。

2.原子结构示意图:(1)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体积很小,质量占原子质量绝大多数121(kg)(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不变: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改变: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微粒电性(从不带电到带电)、化学性质可能改变:电子层数(阴离子不变,阳离子变少)(5)原子和离子的稳定性对于稀有气体原子,原子更稳定对于其他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离子更稳定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有的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取决于具体的反应)。

专题二构成物质的微粒

专题二构成物质的微粒

专题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知识要点梳理】一、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二、认识物质的微粒性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都属于微观概念。

2.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3)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如:O 2、O 3 、C 60。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如:H 2O 、CO 2、H 2O 2 、HCl 等。

3.原子(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解】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注解】:①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因是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③不是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如:H 原子中没有中子。

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

【注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含义: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里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中的电子数;最后一层上的电子数叫做最外层电子数。

(4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8个(He 为2个) 稳定金属 一般<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 一般>4个 易得到电子【注解】4.离子(1)离子的形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2)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图 2-1-5 (1)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8 。
(2)若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 y= 8 。
(3)写出铝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 2Al2O3 。
第二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构成物质的微粒
要点梳理
●要点 1 构成物质的粒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 、 原子 、 离子 等。
1. 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2)性质:分子具有 质量很小 、 体积很小 、 不停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等 性质。 (3)特点: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在 化学变化 中,分子可以再分;在 物理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2. (2012 揭阳)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现有 A、B、C、D 四种微粒,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微观示
——碳原子
意图
——氧原子
(1)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D (填物质序号),属于有机物的是 A
(填化学式)。 (3)一个 C 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 构成的。 (4)写出反应 A+D→B+C 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点燃 CO2+2H2O 。
同种分子(原子)具有相同的性质;既可以讲种类,又可以讲个数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联系 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要点 3 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区别
粒子电性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 1.原子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问题讨论
粒子 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2.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你发现 了什么
电性 质量
1个单位正电荷 丌带电 1个单位负电荷 1.6726×10-27kg 1.6749×10-27kg 质子质量的1/1836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 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卢 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 星原子模型):原子是 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 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 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 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 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 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 动。


旧 的 分 子
分解(离解) 重新组合 原

新 的 分 子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不可分。
问题讨论
原子再可分吗?
想一想
历史
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1.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 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 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 粒构成的,即原子。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 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 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结论三、微粒之间有间隙。
{原因}因为酒精微粒和水微粒 分别填补了对方微粒相互之间 的空隙,从而使得总体积变小。 {试问} 1+1=2吗?
• 实验四:空气和水的压缩 •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 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 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 针筒内的水和空气能否被压缩?你知道原因吗?哪 个更易被压缩? • 现在你知道原因了吧?

完整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考试要求:1.了解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4.能够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化学变化。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等物质。

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考点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不断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如: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态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距减小。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该物质由分子构成)例如: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若该物质由原子构成,则对应的原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如:铁原子是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精讲(解析版)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精讲(解析版)

第06讲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构成1.分子: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有种类,也有个数。

基本性质: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c.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分子分类:a.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分子,He、Ne等b.双原子分子如:O2、H2、N2等c.多原子分子如:H2O、CO2、H2CO3等2.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原子有种类,也有个数。

基本性质: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原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原子之间有间隙。

重新组合OHHO H H 水分子(H 2O )氧分子(O 2)氢分子(H 2)O OH H HH OOHH通电HH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例:电解水3.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_等。

2)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

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物质;还有少部分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如:氧气是由_许多氧气分子_构成的,二氧化硫是由_许多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稀有气体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_金属单质_、碳、硅、硫、磷、稀有气体。

4.物质构成的分析: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用_分子、原子_的概念,还要注意物质的构成层次,例如,水是由_许多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金刚石、氦气等都是由_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可看作是由_原子直接构成的。

5.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同点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变成另外一种或几种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不能变成另外一种原子。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1)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1)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分子是构成物质并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包括非金属单质,如H2、O2、N2、O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H2O、
CO2、SO2等;酸,如HCl、H2SO4、HNO3等;有机物,如CH4、
C2H5OH等。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C和Si等。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点 体积小、质量小;持续运动;有间隙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的构成(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单位是13.离子(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a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b 、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3)离子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b.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原子离子 定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不带电 带电荷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原子 原子核(+)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4.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知识清单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知识清单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知识清单一、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2、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而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 12)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4、原子的种类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二、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例如,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²¹个水分子。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例如,能闻到花香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分子间隔改变的结果。

2、分子与物质的关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保持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3、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H₂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三、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的形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2、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

例如,钠离子表示为 Na⁺,氯离子表示为 Cl⁻。

3、离子与物质的关系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例如,氯化钠(NaCl)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

四、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1、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解成原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知识清单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知识清单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清单一、物质由微粒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质,从微小的尘埃到巨大的星体,从无色的空气到五彩斑斓的宝石。

但你是否想过,这些看似不同的物质,其实都是由一些微小的基本微粒构成的呢?就像搭建房屋需要砖块一样,物质也是由微小的“砖块”——微粒组成。

这些微粒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

二、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分子的特点有很多。

首先,分子很小很小,我们的肉眼是无法直接看到的。

如果把一滴水放大到一个游泳池那么大,其中的水分子就像游泳池中的一个小乒乓球。

其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闻到花香,就是因为花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我们的鼻腔。

再者,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比如,气体容易被压缩,就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当受到压力时,分子间隔变小,体积也就随之减小。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三、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同样非常小,其直径大约只有 10^-10 米。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形成分子。

例如,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就形成了水分子。

四、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就会形成离子。

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

例如,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就变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离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食盐(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五、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一定的作用力结合而成的。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小结: 原子构成
质子(+)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氢原子的核内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 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二者所带电 量大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而原 子呈电中性。
4、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 基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 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氯和氢都是非金属,都容易得到电子,形 成稳定结构,但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 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都不能把对方的 电子夺取过来。最后这两个原子共同约定 双方各以最外层1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 为两个原子所公用,使这两个原子的最外 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叫共用 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相对原子质量=
5、相对分子质量
定义: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CO2(2)NaCl (3) Ca(OH)2
(4) CuSO4 .5H2O
三、离子
定义: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 子经常会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 电核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称为 离子。
3、原子的构成:
阅读教材P66:用α粒子轰击金箔
实验现象
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①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 说明α粒子穿过了原子间和
原来的运动方向
原子内的空隙
②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 说明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 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
了运动方向
③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 α粒子撞击金原子核被弹了
回来
回来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 本质区别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引言: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包括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

然而,物质的微观结构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

近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本文将介绍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一、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物质的基本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1. 质子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带有正电荷。

每个质子的电荷都等于基本电荷单位e,质子的质量大约是中子的1.007倍。

2. 中子中子也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没有电荷。

中子的质量略大于质子。

电子是负电荷粒子,绕原子核轨道运动,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

每个原子的电子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共用电子而结合形成的。

分子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1. 共价键共价键是分子形成的关键。

当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时,它们形成了共价键。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之间电子的共享程度。

2. 分子的组成分子的组成可以是相同类型的原子(如氧气,由两个氧原子组成)或不同类型的原子(如水,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三、离子离子是带有正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阳离子是带有正电荷的离子,通常是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中失去电子形成的。

例如,Na+是一个阳离子,它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

2. 阴离子阴离子是带有负电荷的离子,通常是由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中获得电子形成的。

例如,Cl-是一个阴离子,它是由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的。

结论:物质的微粒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它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离子是带有正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但它们在化学和物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进一步深入研究微粒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
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 原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定义式:Ar 精确应用: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实际质量就

计算应用: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可以用来比较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离子
1.电子排布——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他层不超过8个(对前20号元素而言)。

2.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
(不带电) 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体积很小,质量占原子质量绝大多数
121(kg)(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
(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
不变: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
改变: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微粒电性(从不带电到带电)、化学性质可能改变:电子层数(阴离子不变,阳离子变少)
(5)原子和离子的稳定性
对于稀有气体原子,原子更稳定
对于其他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离子更稳定
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
1.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一旦
分子改变,物质就改变,化学性质随之改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
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性质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有的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取决于具体的反应)。

2.分子的主要特点: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闻到气味,氨水、盐酸的挥发等),分子之间有间隙(物质三相变化的本质,压缩气体的原理,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的原因),原子也具有以上特点,以稀有气体单质为例可以说明。

3.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比如NaCl晶体)。

考点与考题类型:
1.如何证明分子在运动及分子间的间隙
2.利用4个相等计算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
3.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点
5.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和相关计算
6.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