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三板斧”
三板斧学习分享
〖三板斧〗读书知识分享一、三板斧的定义1、揪头发:指组织中的向上思考,借以开阔一个管理者的“眼界”;2、照镜子:指团队中的自我认知,借以修炼一个管理者的“胸怀”;3、闻味道:指发展中的精神融合,借以修行一个管理者的“心力”。
二、三板斧针对不同管理层级指标1、基层管理者的指标: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2、中层管理者的指标:fire and hire (招人与解雇人)、team building(打造团队)、get result (拿结果:不仅包括事的结果,也包括人的结果)3、高层管理者的指标:揪头发、照镜子(成为别人的镜子,告诉别人,你有什么问题,也要让别人可以随时照到你)、闻味道(你别人更敏感地发现尚未萌芽的问题)备注:阿里巴巴招聘人,需要三味:第一真实、第二担当、第三能够视人为人。
这里的味道实际就是阿里巴巴的价值观。
三、阿里巴巴三板斧培训之前,每个小组至少需要回答以下六个问题:1、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2、你们凭什么可以做这个事情?3、这个事情是什么,你们讲得清楚吗?4、你们的竞争分析是什么?5、你们最能够打动所有团队和客户的东西是什么?最核心的价值点是什么?6、这件事情真的达成统一了吗?团队成员想清楚了吗?或者有人觉得这个事情还没有想清楚吗?四、三板斧的戒定慧戒律:第一:不能挑战主持人;第二:注意大家的手机;三:作息时间要严格把控;定心:一定:课程本身的流程;二定:项目本身智慧:一慧:因为信任,所以简单;二慧:我们彼此互为土壤;三慧:借势修人,借假修真。
五、借假修真(个人理解)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操练项目(项目未成为现实即为假),经过主持人、观察员、其他组员的深入发问并不断修改,直到项目方案符合SMART原则,完全可行,将这个完全可行的项目予以实施,使其变为现实(即为修真);六、借事修人(个人理解)我们在培训过程,组建项目团队,大家一起为实现目标,一起讨论、拟定方案,进行团队PK、小组成员之间的表现PK,按照拟定奖惩制度进行考核,将现实的管理场景浓缩在短短的三天培训中,能够激发大家的成长:团队组长的职责、作用,如何面对残酷的处罚与人性管理的平衡;团队成员在团队合作过程,如何就事论事,将人和事分开,一起努力达成团队目标。
“三步法”——提升九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三步法”——提升九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发布时间:2022-10-21T07:19:57.74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7期作者:许韵瑶[导读] 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先后通过迁移法、查字典法和翻译对比法这三步去进行理解阅读,这样学生就可以不断去积累和提升自己的文言知识储备,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外文言阅读水平。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城东学校526300摘要:课外文言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笔者总结出了迁移法、查字典法和翻译对比法这三步循序渐进地指导九年级学生进行课外文言文理解阅读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三步走,由浅到深、从已知到未知理解课外文言文,经过不断地阅读实践可以有效提升课外文言文理解能力。
关键词:九年级课外文言文理解迁移法查字典法翻译对比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但是因为九年级学生课程紧和难度大,加上课外文言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难点,所以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一直是学生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九年级学生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的根本前提是学生课内文言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巩固,而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指导和大量的阅读实践。
当学生进行一篇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先后通过迁移法、查字典法和翻译对比法这三步去进行理解阅读,这样学生就可以不断去积累和提升自己的文言知识储备,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外文言阅读水平。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在九年级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我国拥有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很多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现今被编入教材的虽然是经典之作,但是毕竟是少数,所以提升学生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1.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增强学生的文言语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外阅读的四种方法
课外阅读的四种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可分为4种,分别是线性阅读、略读、扫读和视读。
第一种方法叫作线性阅读法,就是我们最常用的,一个字、一个字从左往右地读。
这个方法是我们最原始的、最开始学习的一种方法。
虽然它很慢,但是很有效,适合阅读那种复杂的材料。
我们在读到重点部分的时候,也需要用这种方法来慢慢地磨,慢慢地想,边想边看,也可以边做笔记。
用这种方法,我们主要目的是为了加深理解。
第二种方法叫作略读。
其实就是选择性的线性阅读,每次只读段落的第一行。
这种方法它适合预览,比如说我刚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通读一遍,看看重点在哪儿,确定一下到底值不值得细读。
比如说你要做一个采访,你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了解一个新领域的相关知识,那么你就需要用这种方法快速地做一个浏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样你在做采访的时候,你是不是心里就有底了。
那为啥只读第一行呢?因为大多数的写作结构,它的概括句都在第一行。
这个我们待会儿会细讲。
第三个方法叫做扫读,也叫作查找性阅读,它有点像查字典,就是找出书中你需要的观点。
比如说在做分析性阅读的时候,拿到一本书,它不是每一章都需要看的,只需要找到和你相关的问题、和你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了,其他的章节可以直接忽略,其实就是一个查找资料的过程。
第四种方法叫作视读,它也叫作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法。
啥意思呢?它是直接把文字转化成可理解的图片的一个过程。
你看我们一般人接收信息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听觉型的,这类人他善于倾听,他们对声音特别敏感,别人给他说了一个啥事,他一听就明白,容易懂。
还有一种叫作视觉性,就是对图片、颜色、对数字特别敏感,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把文字直接转化成脑中的场景、脑中的图像。
比如说有人给你讲了一个什么事,你听完之后你会说,这个事情听起来不错,如果你老这样说,那就说明你可能是听觉型的。
如果你的表达方式是,这个事情看起来不错,那么你有可能就是视觉型的。
一般人他要么善于听,要么善于看,这两者都擅长的人也有,但是非常罕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及方法,附15篇练习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
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
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例如要求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有的同学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后,又多此一举地在错误的句子后打上了“×”。
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二、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
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
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三、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题答题技巧及方法一、关于词语(一)理解词义的方法:1.拆拼法。
把词语拆开来,先解释每个字,再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整个词语的意思。
如“自勉”。
2.近义换词法。
用近义词对于要解释的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如“推辞”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推却、拒绝”。
3.反义词否定法。
利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不”来解释词语的方法。
运用时,先找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然后在这个反义词的前面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
如“模糊”的意思为不清楚。
4.联系生活法。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解释词语的方法。
如:犹豫不决。
5.联系上下文理解法。
答题范例:本义+文中的意思。
(二)体会作者用字(词)的巧妙:-1-这句话用上“**”这个字(词),能够生动、形象地写出……,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三)换成其它词行不行?为什么?不能换。
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思路去思考:1.词语意思不同。
“**”的意思是……,而“**”的意思是……,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不同,所以不能换。
2.表达的程度不同。
这两个词都表示“……”的意思,但是它们表达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表达的程度更深一些(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所以不能换。
3.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
二、关于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概括(一)概括文章主题的方法:1.内容分析法。
如《陶校长的演讲》。
2.题目入手法。
如《师恩难忘》。
3.中心句或重点段提取法。
4.感悟抒情议论法。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
-2-(二)不同文体主要内容概括范例:1.写人记事类。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在哪里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表达了……的情感。
(写人的就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2.写景类。
短文描写了什么季节(地方)的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赞美了(表达了)……的情感。
(或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或抒发对生活的热爱,或抒发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
)3.状物类。
短文从……等几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了……的什么特点,表达了……(单纯写物的基本上是表示对物的喜爱,也有借物抒情或借物言志的情况。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中,老师常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同学们进行课外阅读。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的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知识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阅读的方法。
怎样阅读效果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欢迎阅览。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1一、要有明确阅读的目标。
阅读前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
如,阅读文章就可以拟定以下目标。
1、浏览全文,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2、初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3、精读文章,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选读有关段落,进行精读:有了阅读目标,可以减少阅读中的盲目性,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目标的难易程度,要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来定,不要不切实际定的过高。
有时,老师已明确的提出了阅读要求,就不必另定了。
二、要讲究阅读方法。
尤其要灵活运用老师平常教给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如:理解词句的方法,划分段落的方法,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方法正确,达到阅读目标就容易得多。
三、要质疑问难。
自主探索研究自己提出问题,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答案,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却不能解答或在阅读中遇到疑难问题,这就需要请同学帮忙或向老师、家长求教,千万别“绕着走”。
四、要善于使用工具书。
遇到生字、新词要勘查字典、词典,弄清其读音和意义。
还可借助《成语词典》、《小学语文阅读辞典》一类的工具书帮助自己理解课文,解答疑难问题。
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帮助你在阅读中“登山”的拐杖,消灭“拦路虎”的枪。
五、要作好阅读笔记。
一边阅读,一边把自己的收获、体会记下来,把妙语佳句记下来,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课外阅读答题技巧如下:
1. 抓住题目把握中心思想。
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在做课外阅读时,如果抓住了文章的题目,就能抓住文章的灵魂,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整体。
2. 由略到精最少读三遍。
第一遍略读,整体把握。
第二遍精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
第三遍更换角度,检查试卷。
3. 画重点词句。
考生在阅读语段时,可以在重点地方(说明文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首括句、尾结句,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记叙文开头和结尾句、议论抒情的句子、景物描写的句子、人物描写的句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议论文中标志中心论点的词语,如“我认为”、“所以”、“总之”、“可见”、“综上所述”等)用铅笔画线,以利于了解、分析问题,同时也节省了再次整体阅读的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4. 阅读各类文章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记叙文时,首先要从分析人物、事件、景物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其次要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和各语段间关系;再次要理解文中关键词和句子。
阅读议论文时,首先要准确把握论点;其次要了解议论文结构;再次掌握常用论证方法,把握文章论据;最后要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阅读说明文时,可以先从文题入手确定说明对象和主要内容,进而通过对关键句、中心句的理解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通过剖析
说明的结构领会说明条理,最后通过辨析说明方法的运用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小说时要从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环境入手,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征。
5. 多读、多思、多练。
想要提高解答课外阅读题能力,考生需要学好课本,强化阅读训练,多读、多思、多练。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你。
理解语句深刻含义的“三板斧”
理解语句深刻含义的“三板斧”作者:陈美芳来源:《新课程·教师》2013年第01期文以载道,写文章就是在表达思想。
每位作者都在通过一行行有生命的文字,尤其那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向我们传递着自己的思想和志趣。
然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效果还非常有限。
行走于文字之间,了解作者,了解他写作的初衷、写作的背景,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语言文字背后的讯息,深入探求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作者丰富深沉的情感。
我常用的方法是铺陈背景、走进作者、链接原文这“三板斧”。
第一板斧:铺陈背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笑谈…碰壁‟”这个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文中“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一个教学难点。
请看如下教学片断:师(当一女孩子把周晔的语气读得惟妙惟肖时):你刚才读得真好,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生1(读周晔话的女生):明白了。
师:什么意思?生1:他经常碰壁,把鼻子碰扁了。
生2:我感觉他是碰到困难跌倒了。
师补充相关背景: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民众,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很害怕,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
鲁迅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生3:“黑洞洞”指社会十分黑暗。
生4:“碰壁”指鲁迅先生被反动派暗杀。
师:暗杀倒不至于,毕竟鲁迅先生是一位名人,国民党反动派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当时鲁迅先生的书店被查封,他写的书被禁售,他的行动被监视。
可以说,他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其实受迫害的不止鲁迅先生一个人,像他那样的进步人士都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评析:如果离开了背景让学生理解“笑谈…碰壁‟”,学生肯定无从谈起。
“黑洞洞”、“碰壁”这种语言形态是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特殊语言。
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就要恰当地还原时代背景,深入了解鲁迅当时的处境。
以上教学适时地铺陈背景有“拨开云雾见晴日”之效,语句含义豁然开朗。
课外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课外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课外阅读理解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的技能,以下是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 理解文章主旨和结构:在开始阅读时,要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意图。
2. 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了解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例如因果论证、比较论证、举例论证等。
这些论证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3. 注意细节:在阅读时,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例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这些细节通常与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密切相关,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4. 多读多练:阅读理解能力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
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例如新闻、评论、小说等,可以帮助你扩大词汇量、熟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同时,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练习题,可以帮助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5. 思考和总结:在阅读之后,要及时思考和总结文章的观点和启示。
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文章的主旨,或者写下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这有助于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6. 使用工具:使用一些工具,例如词典、百科全书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生词、术语或背景知识。
同时,使用笔记或摘录工具,可以帮助你记录重要的信息或段落。
7. 注意阅读速度和精度:在阅读时,要合理分配阅读速度和精度。
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或段落,要适当放慢速度,深入理解。
对于一些次要的信息或段落,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但不要影响理解的精度。
通过以上技巧和方法,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入门三板斧讲义1
【阅读理解入门三板斧】一叶知秋——词语解释有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阅读中有关字词理解的题型。
2.学会提取题干关键信息。
3.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义。
常见题型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3.文中“这”/“那”指代的内容智慧锦囊文章都是由一个个词语组合而成的,因此,只有把词语的含义理解透彻,才可能读懂文章要表达的情感。
一般而言,词语的含义有三种类型: 本义:即词语最基本,最常用的含义。
例如:兵,最初的含义是兵器、武器。
引申义:在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
例如:兵,在本义基础上,扩展到拿着武器的人“士兵”。
比喻义:用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例如:“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
例题大闯关第一关蝉和狐狸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
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
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特错了。
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1. 从原文中找词语。
①引诱人受骗上当、受害的计谋。
________②戒备之心、警惕心。
________③强调错误到极点。
_______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妙——()教训——()第二关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在渡口等待着准备乘船过河,寒冷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
看起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
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而僵硬了,即使穿了棉服,在这种天气下似乎也是无济于事。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徒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关小爱因斯坦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
如何做好课外阅读题
阅读题答题技巧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没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注意在认真品读原文,最好用笔标记重要信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速度也要质量,要求阅读二至三遍能读懂全文。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那么回读原文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呢?1、找准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
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
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3、分析综合,顺藤摘瓜。
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4、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1、找近义词、2、拆字法(把词语拆开组词在组合:如幽香:清幽的香味,驯良:和顺善良)3、反义词解释法,找到词语的反义词并加上“不”(如:镇定:不紧张,懦弱:不勇敢)4、功能解释法:需要解释的词使用功能进行解释词语的方法。
形容......如: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大。
马虎:形容做事不认真。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眷念、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如:写景的就是对这个地方的热爱、赞美、思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或者对故乡的赞美。
做课外阅读题的方法与技巧
做课外阅读题的方法与技巧
1. 哎呀呀,做课外阅读题的时候,先得把文章通读一遍啊!就像你去新地方旅游,不得先大致逛一圈嘛!比如读那篇《小王子》,就得先整体感受一下它讲了啥。
2. 嘿,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可别直接跳过呀!这不就像路上遇到个陌生人不打招呼一样嘛!像那次读到“觊觎”这个词,就得赶紧查查啥意思呀。
3. 别光顾着读文章,得把题目看仔细了呀!这就好比要去一个地方,目的地都没看清怎么走呀!比如说有道题问“文章表达了什么情感”,那就得认真分析呀。
4. 做课外阅读题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呀!这就像做菜加调料,让内容更丰富有味道呢!像读到关于友情的文章,就想想自己和朋友的那些事儿。
5. 注意文章里的细节呀,这可重要啦!就像拼图的小块,少了一块可不行!读那个《福尔摩斯》,一个小线索可能就是解题关键呢!
6. 哎呀,不会的题别死磕呀,先跳过去嘛!这就跟爬山一样,遇到难爬的地方先绕一下呗!等回头再来看,说不定就有灵感啦,像那道诗歌赏析题。
7. 多和同学讨论讨论做题方法呀,人多力量大呀!这像大家一起找宝藏,互相提醒呢!上次我们一起讨论那篇文言文的题目,每个人都有新发现呢!
8. 做完题检查检查呀,可别着急交卷!这不跟出门前照照镜子一样嘛,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比如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前后矛盾呀。
9. 坚持练习呀,做课外阅读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呢!就像跑步,越跑越轻松!每天做几道,时间久了就能看到进步啦!
总之呀,做课外阅读题就得认真、仔细、有方法,这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呀!。
阅读满分三步法
阅读满分三步法
阅读满分三步法是一种针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题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快速浏览全文
在开始回答问题之前,先快速地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可以通过看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来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第二步:仔细阅读题干
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理解题目的意思。
可以在题目旁边做一些标记,比如用铅笔画出关键词,这样在回头寻找答案时会更加方便。
第三步:精读全文并查找答案
在仔细阅读全文后,回到题目中寻找答案。
如果答案在文章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表述,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如果没有,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推断来回答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在看到难题时放弃,而应该坚持读完文章,并尝试回答所有的问题。
同时,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文章的细节和语境,避免出现理解偏差。
送你“三板斧”,轻松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
送你“三板斧”,轻松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作者:***来源:《课外语文》2024年第05期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理解被喻为“语文高考中难啃的骨头”,这似乎是很多學生的共鸣吧。
但其实从小我们就已经接触文言文了,经过了近10年的接触,按理说不应该如此。
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原因在于语言的陌生化,毕竟,文言文属于古代汉语。
另外,还缺少合适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方法,甚至很多同学完全没有方法,做题靠“蒙”。
文言文文本阅读,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高考文言文考查的主要内容前瞻(一)语言方面:文言断句与翻译不管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文言文语感的形成需要在长期的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一点一滴地培养。
具体到高考文言文的题目,虚词、实词是其中的“常客”,毕竟只有积累并掌握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语法、句式等基础知识,才能理解文章大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断句,几乎每年必考,是文言文语言类题目中难度最大的。
(二)思维方面:概括梳理与理解有了字词的理解和铺垫,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提升了。
一般此类题目考查的可能是立足句子内容分析,或者概括主要人物事件,从中分析人物品质和个性。
近两年以来,这种概括类题目运用选择题的方式进行,我们需要找到题干信息的相关语句,然后再仔细地比对是否有错漏,这考验的是我们对文言文文本的全面理解。
无论哪种方式,都暗含了对行文思路、谋篇布局、故事情节梳理的考查,都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审美方面:分析思想和理念审美是人的一个关键技能。
2022 年全国高考乙卷的选文,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告诫君王要施行德政,关爱百姓。
阅读后我们能体会古人求师问道的智慧和哲理之美;另外,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自然能够通过不同的审美因素,塑造自身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文化方面:学会文化常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考文言文题目考查也关注到了文化的重要意义。
阅读理解入门三板斧讲义2
信息提取的方法: 1. 明确题目要求,看清题中的限制条件。
在阅读题干时,必须读全读准,切忌走马观花。对题干中所有的要求一个不 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把握题干要求。
2. 找准关键词句,把与题目相关的信息提取全面。 先根据题目要求,找到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词。再在文中找到关键词句的对 应位置。
3. 根据题目要求,整理概括信息。 有些题目不能直接提取相关信息,需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对所提取的信息 进行整理和概括,注意概括一定要简略,不能直接摘抄文中语句。
【阅读理解入门三板斧】
顺藤摸瓜——关键信息巧提取
学习目标 1.了解阅读理解中有关信息提取常见的题型。 2.掌握信息提取的方法。 3.学会理解出题人的意图。
常见题型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2.请画出文中表示 XXX 的内容。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智慧锦囊 两种信息提取题型:直接提取——答案是文中原句,抓住关键词,仔细寻找。 整理概括——答案藏在某一段中,文字较多,需要我们归纳总结。
1.根据文章内容,植物之间的“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 3 自然段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读文章,为下面是“朋友”的植物连上线。
洋葱
豌豆
大豆
韭菜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 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 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 界里的“居民”。
1. 根据文段内容,列文虎克的显微镜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成的。 2. 文中的“玩具”是指________,“居民”是指________,“小人国”是指________。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两面”“三法”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两面”“三法”作者:杨建军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师除了关注课本外,更应该把目光投向课堂以外的阅读领域,要树立真正的大语文观,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广吸收、厚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人作了一些探讨。
一、宏观定位读什么1.广泛阅读报刊书籍。
报刊书籍历来是课外阅读的主渠道。
报刊及时传递着人类社会的文化信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名著承载着人类的文明积淀,浓缩着人类文化的精品。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人的精神成长。
而在广泛阅读方面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蜜,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这些正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博览群书,方能厚积薄发。
2.利用好电视网络传媒。
网络阅读因其方便、快捷,大有超过报纸和杂志之势,但其又是把双刃剑,各种“毒害”防不胜防,学生由于历史、文化、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很难辨别良莠。
作为语文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责无旁贷,既要重视报刊书籍这种深层次的阅读,又要利用好电子媒体这种浅层次的阅读,真正把电子阅读作为汲取知识的高速公路而并非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大杂烩。
二、微观指导怎么读如果说阅读方向是属于宏观上的引领,那么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个体习惯的培养、兴趣爱好的激发则属于微观上的指导。
一些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和阅读的好方法,自然也就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
就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可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教――传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是对文字符号表达的意义进行搜寻、识别、理解的复杂的心智活动。
语文课堂以精读为主,教师要有意识地自然渗透阅读方法,如圈点勾画,朗读涵泳,理清思路,品味词语,质疑问难,比较分析,概括大意,明确主旨,寻求特色等。
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所谓“字面+中心+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三、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2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命题特点1.词语理解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
一般来说,散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
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
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型的词语:(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语;(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
小学阅读三板斧
根据文章来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章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文章主旨大原则
根据题意来答,问什么答什么
1、答案原文中找,那么如何从原文找答案呢?
确定答案在原文中的区域,进行圈点勾画(做记号),再进行分析精炼加工。
具体可分为a、截。
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b、改。
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在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c、写。
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
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
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2、为什么要根据题意来答:
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避免答非所问。
3、阅读中的字词句一定要放在文章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虑。
技巧:
找关键词
(对象+特点或好处)怎么样就是有什么表达效果
环境描写
修辞手法
其他写作手法
看菜吃饭,看分答题
联系生活实际。
课外阅读措施
实施课外阅读系列措施一、课外阅读研究目标及采取的措施(一)构建阅读教学三个课堂新体系。
即改革小课堂(教育课堂)、拓展中课堂(校内课堂)、开辟大课堂(社会课堂),使三个课堂相互沟通,形成大语文教育的整体框架。
探索三个课堂的教学方法。
立足教室课堂、学校课堂,构建社会课堂,探索各类课堂相整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落实“师生读书行动计划”。
(二)促进三项素质和谐发展。
即: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和个性。
落实小学各学段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
促进师生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坚决不搞课文内容的烦琐分析,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三类环节,加强阅读感悟,重读写结合,训练语感。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推荐课外读物,做好书刊导读;2、开展故事会、古诗文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相关阅读活动激发兴趣;(四)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1、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2、开设阅读课时,保证阅读时间。
(五)建构课外阅读能力的品质因为阅读环境改变了,人们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已经无时无处没有读物相伴,无时无处不发生阅读活动,所以,我们的下一代已完全无法回避这样的课外阅读环境。
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吸取精华,扬弃糟粕,既能恣意遨游又不迷失自己呢?我们觉得,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制力、自主性、自动化这三种阅读品质。
(六)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1、培养健康情趣的策略;2、训练基本能力的策略;3、整合阅读环境的策略。
(七)研究拓展性阅读的内容拓展阅读的内容广泛丰富,同体裁的、同作者的、同写作对象的、同表现主题的、同写作风格的、同修辞手法的,处理不好会杂乱无章,必须本着“系统性”原则统筹构建,构建拓展阅读目标体系,本着“重点性”原则逐一攻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的“三板斧”
作者:罗剑红
来源:《课外语文·下》2015年第01期
【摘要】阅读作为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不仅可以扩大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面,还可以使孩子们的个性健康、顺利的发展。
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读能力,扩充学生的阅读量,笔者结合本校的做法,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阅读能力;阅读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阅读作为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不仅可以扩大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面,还可以使孩子们的个性健康,顺利的发展。
如何完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要求,为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帮助。
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充学生的阅读量,笔者结合本校的做法,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趣”——课外阅读的武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
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那么如何激发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着眼学校实情,着手于学生实际,通过观察、谈话、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积累多种信息,密切联系家长,了解孩子阅读的最新动态。
并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阅读书目少;阅读时间比例不均衡;课业繁重,无暇顾及等方面进行制定活动计划。
其次,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畅地进行课外阅读。
如我校向全体师生开放图书馆,建立班级图书柜,校园广播每日十分钟的美文诵读,并把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设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
再次,树立榜样,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如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好书推介会”“名人读书故事”“我自己的读书故事”“读书汇报会”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每月一评的“读书大王”和每学期一次的读书节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二、“法”——课外阅读的金钥匙
(一)关注教师,注重理念更新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之师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师对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起到深刻且巨大的。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教师必须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做一
个博览全书的学者,用自己的行为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因此,教师的自身学习,理念更新也十分重要。
我校就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师的再次培训学习。
如,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一月一次的推门听课、每学期一次的校级交流等。
(二)关注教学,注重课堂指导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学生掌握知识,领会精神内涵,习得阅读方法的栖息地。
因此,我们在关注教师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更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注重课堂上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以文本为抓手,实现“以点带面,课内得法,课外用法”,以此来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
(三)关注交流,鼓励个性阅读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收集、加工能力。
我校鼓励学生多样性的读书方式,或默读,或诵读,或讲读等,更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
定期以班级、学校为单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
如:一二年级的美文诵读大赛、三四年级讲名人读书故事大赛、五六年级编排表演课本剧和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去交流,在交流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
三、“量”“质”结合——课外阅读的法宝
(一)“量”是课外阅读的前提
《教学大纲》要求:六年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的分量。
同时,叶圣陶老先生也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文理贯通、古今贯通、中西贯通的殷切希望。
这都无疑要我们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广度。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我校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采用“2+3+2”的形式展开活动,即每个学期学生必读两本必选书籍,三本选读书籍,参加两次自选课外阅读活动,真正意义上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形成阅读习惯,扩充课外阅读量。
(二)“质”是课外阅读的追求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我校提倡每个学生一本积累本。
把自己平日阅读的佳词美句摘录下来,并附上自己的读后小语。
这样不仅是学生给自己平日习作时提供的“及时雨”,更是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品位,激发其阅读兴趣,我校每月进行一次学生读书笔记评比活动,评选出校园“读书大王”,而且定期举行“我的读书故事”大赛、“好书推荐会”等活动。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真正发挥文以启智,文以育德的作用。
我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把内在的意识转化为行动,去帮助父母,走进社会,如主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别从“孝”“仁”“义”等方面,从自己的言行、一点一滴的举止入手,去践行语言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食粮,信息最主要的获取渠道,是通往精彩人生的桥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要重视阅读的效果,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为每个学生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红宏.加强课内外指导,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教育艺术,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