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研究

合集下载

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创新、金融集聚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创新、金融集聚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20年第12期总第263期征信CREDIT REFERENCENo.122020Serial No.263收稿日期:2020-08-24作者简介:耿德林(1987—),男,安徽天长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信贷管理与金融稳定。

摘要:梳理金融创新、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借助空间面板模型对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较强,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长三角地区金融创新指数具有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推动区域金融创新指数,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金融集聚程度具有正向的涓流效应,能够通过规模递增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金融创新;金融集聚;经济发展;空间溢出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47X (2020)12-0083-06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创新、金融集聚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耿德林(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江苏南通)一、引言及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面积35.8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73%,区域内人口总数达到全国总人口的16.15%,而地区经济总量(GDP )约占我国经济总量的1/4,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前列。

当前,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而金融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血脉,是实体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协调发展。

因此,研究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1.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王爱俭等人(2008)借助系统理论研究了金融创新对经济的扩散效应,并利用长三角地区的数据对扩散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认为金融创新能够强有力地支持经济发展[1]。

金融业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方案

金融业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方案

金融业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方案第一章:总论 (3)1.1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概述 (3)1.1.1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背景 (3)1.1.2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3)1.1.3 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的意义 (3)1.1.4 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 (4)第二章: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4)1.1.5 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 (4)1.1.6 金融业发展特点 (4)1.1.7 政策支持 (5)1.1.8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5)1.1.9 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5)1.1.10 金融风险防控 (5)第三章: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的总体策略 (6)1.1.11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6)1.1.12 坚持协同发展 (6)1.1.13 坚持创新驱动 (6)1.1.14 坚持绿色金融 (6)1.1.15 坚持开放合作 (6)1.1.16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6)1.1.17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6)1.1.18 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7)1.1.19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7)1.1.20 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7)1.1.21 推动金融政策协同 (7)第四章:优化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资源配置 (7)1.1.22 金融资源配置总体情况 (7)1.1.23 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7)1.1.24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布局 (8)1.1.25 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8)1.1.26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8)第五章:强化金融机构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支持作用 (8)1.1.27 资金供给者。

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重要来源,通过信贷、债券、股票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为长三角一体化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9)1.1.28 金融服务提供者。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项目实现高质量发展。

(9)1.1.29 资源配置优化者。

金融机构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

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内涵测度与评价

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内涵测度与评价

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内涵测度与评价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能级是指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环境、人口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地位。

中心城市能级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城市在该地区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

中心城市能级的内涵测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能级经济能级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城市GDP总量、人均GDP水平、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

经济能级高的城市通常拥有较高的产业密度、较多的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以及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文化能级文化能级是指城市的文化企业、文化名人、文化活动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文化能级高的城市通常有较多的文化产业企业、丰富的文化资源、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科技能级科技能级是指城市在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科技能级高的城市通常拥有较多的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并且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四、交通能级交通能级是指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发达程度。

交通能级高的城市通常拥有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能够方便地与周边城市和地区进行交流和合作。

五、环境能级环境能级是指城市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综合能力。

环境能级高的城市通常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低碳环保意识较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六、人口能级人口能级是指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人才优势。

人口能级高的城市通常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动和集聚,人才资源丰富,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是综合考虑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环境和人口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从多角度评价一个城市的能级,具有更全面的评价效果。

二、区域影响力区域影响力是指一个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影响力及其辐射带动能力。

一个中心城市的能级高,表明它在该地区扮演着辐射和引领的角色,能够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

自由贸易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经验分析

自由贸易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效应——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经验分析

17大众商务案例分析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复成立;2015年4月,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在广东、天津、福建增设;2017年3月,第三批7个新自贸试验区又相继在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设立;2018年4月,海南全岛也被宣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若干举措的通知》发布,提出了53项举措,以支持自贸区深化改革,推动自贸区制度创新,促使自贸区能够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从最初的试点到逐步推广,自贸区战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如何将成功的经验复制到不同的区域推动地区的发展无疑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自贸区作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利用世界力量有效推动区域乃至本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慎重思考。

本文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当前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的角度出发,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基本的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从而期望得到启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研究背景在自贸区建立之后,近年学者专注于研究自贸区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不过大多都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王家庭和孙哲研究表明,自贸区对母城的辐射效应作用机制体现在产业结构升级和折本资本外溢上,对腹地的辐射效应主要由于示范效应,完善的物流集散体系,信息快速传递,优良的贸易环境。

韦颜秋等从制度、基础和途径入手,对自贸区建设发挥辐射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研究了自贸区对母城以及腹地发挥辐射效应的机制。

对于自贸区的研究是循序渐进的。

多数研究都集中于较为成熟的上海自贸区,且大多基于“反事实”的视角,缺少自贸区对区域经济辐射效应的定量分析研究。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区域26个中心城市数据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区域26个中心城市数据
(1)
48 SHI DAI JING MAO
其 中 , x i为 城 市 i 的 研 究 变 量 值 ,

;wij为空间权重矩阵的元素值,本文以城市i 与城市j之间物理空间距离的反比构建权重矩阵。当i=j
时,wij=0。 (二)计量模型及研究变量
本文构建长三角区域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
素基本计量模型如下:
解释变量。一是金融发展水平(financial)。在 前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采集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 款及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的数据,构建衡量金融发展 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变量降维 构建综合指数,进一步测算长三角区域内的金融发展 水平。二是技术创新成果(innovation)。专利申请量 作为技术创新成果的衡量指标,克服申请人国籍限制 的约束,专利申请数量越多,社会越有活力,技术创 新能力也越高。基于此,采取专利申请量作为技术创 新成果的衡量指标,反映技术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 表明权利人对专利保护的积极性。
(一)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前部分构建的模型,测度2009—2017年长三角 区域内26个中心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如表2所示。 分省级金融发展水平看,上海市金融发展水平在区 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已建设成为域内及国家的金融中 心,下一步应聚焦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江苏省具有产 业基础好、区域纵深强、国家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等优 势,其金融发展水平整体上较为均衡,南京、无锡、
(三)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 响分析
根据公式(2)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可得 实证分析的结果如下。
时代经贸 2021年 第 4 期
被解释变量。借鉴谢婷婷等研究成果[10],本文采用 长三角区域内的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变然重要,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是高质量发展的 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人均GDP指标较好地衡量经济发 展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情况,实现共享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成果。

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

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研究及其发展战略

辐射力。最后, 本文在对长三角金融辐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出长三角中心城市金融发展战略 目 提 标, 为增强 中心城 市金 融辐射力 、 扩大金 融辐射 范 围以及促 进长三角地 区经济发展提供 参考依据。 [ 键词 ] 长 三角 ; 融辐 射 ; 关 金 因子分析 法 ;威 尔逊模 型 [ 中图分类号]F3 . [ 80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 0 4 4 1 (02 0 — 0 8 0 10 — 8 7 2 1 )3 0 1 — 5
陈 姝
( 国农 业银 行 浙江省 台州 分行 , 江 中 浙 台州 3 80 ) 100
[ 摘
要] 本文以长三角区域 内的十六个城市为研究对象, 运用企业选址理论并结合金融中心发
展 实践 , 金 融竞争 力评估 指标 体系 , 用 因子分 析法对十 六个城 市的金 融竞 争力 进行 了排名 。并利 构建 采 用 经济地理 学中的威尔逊模型测 算 出长 三角 区域 内中心城 市 的金融辐 射 半径 , 以此来 量化 各城市 金 融
[ 稿 日期 ]02_3 5 收 2 1-o -2

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46 03 42. 亿元和 264 1 9 8. 亿 元 。与此 同时 , 上海 拥有 总 部设 在 辖 内的证 券 公 司, 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家数也分别达到 1 4家, 3 和2 O家 6家。 国内上 市 公司 也达到 15家 。证 6 券成交量和成交额以及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也创 历史新高, 在全国城市排名位列第一。 随着 上海 区域性 金融 中心 地位 的 E益 明 确 , t 其对金融资源的集 聚力及对周边地 区的辐射力 也 愈加 明显 。本文 在 对长 三 角 十 六个 城 市 金 融 竞 争力分 析 的基 础 上 重 点分 析 各 中心城 市 的 金 融 辐射 力 , 引 入经 济 地 理学 中的 威 尔逊模 型 , 并 测算出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 , 以此来实证考 察长三角 区域内各金融中心城市的相互影响力。 二、 长三 角十 六城 市金 融竞争 力评 价 ( ) 融竞 争力评 价指 标 分析 一 金 金融 中心 是指 金融 机构 和金融 市场 集 聚 、 有 实质性 的金 融 活 动 发 生 的城 市 ( 坚 ,0 3 。 胡 20 ) 从其发展历程看 , 无论是 国际金融 中心 , 还是 区 域金融中心 , 一般都具备两个基本特征 : 一是金 融机 构 和金 融市 场 集 聚 ; 是金 融 交 易活 跃 , 二 交 易规模大。同时 , 这两个基本特征也为金融中心 城市带来 了两个独特的经济效益 , 即集聚效益和 外部规模效益。二者 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金融 中 心的竞争力。所以, 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强弱直接 反映在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 中与其他城 市相 比所具有 的吸引金融资源和扩大市场份额 的能力 上 ( 聪 、 吴 王聪 ,05 。 20 ) 企业 区位选址理论 ( ai, 8 ) D v 1 8 认为, 响 d 9 影 企业选址决策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供给 、 需求 以及

长三角的发展应分阶段进行研究和规划,应提倡“产学政”三结合

长三角的发展应分阶段进行研究和规划,应提倡“产学政”三结合
谈几点想法 : 第 一,国家级 的两个规划取得一定威绩 , 但尚需沉下去研究。国家发改委组织长三角地
区区域综合规划 , 建设部组织长三角城市群规划 , 这是 “ 十一五 ” 间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 。 期
最后 出来 的成果 , 应该说 是从无到有 的过程 ,其本 身是成 功的。但如果从行 政层面 、 学术研 究层面 等进一步 审视 ,结合长三 角 目标 、定位 、功能 、大的格 局 , 要解决 的实质性 、 根本性
问题 , 规划怎样起到更好 的先导作用?从研究的深度 , 规划的科 学性上还是值得探讨的。 尽

维普资讯
上城槌 R 海市 U B A N 圈
管做规划 时, 一再强调要站在 区域的高度 , 但往往在对局部 问题研究时 , 省市会 从 自身立场 去研究 , 表现 出局部利益纳入到整体规划 中, 有时还会 比较强烈 ,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 沉下 去研究。此外 , 现在世界城市 的发展 已处于信息化时代 , 城市的格 局已经从传统 的等级辐射 向网络化多方位发展 ,以前谈的主 中心 、 中心现在又应该如何为好?这次规划 , 次 城市还处 于等级辐射 , 这与网络化发展程度相 比已经落后 了。比如浙江义乌是国际小商品市场 , 尽管 在长三 角中的等级地位很靠后 , 但已具有城市的国际性。由于绍兴市 中国轻 纺城 的发展 , 虽 然它在我们的规划中也处于靠后的城市 , 但它的等 级辐射不再是 垂直的 , 而是国内国际横 向 辐射。 上海是长三角最 高的中心 节点 , 下面的副中, g 其他 节点城市 怎样 与上海接轨?浙江 LU , 或江苏的城市 如何 与上海接轨? 是垂直还是横 向?是轴线状还是网络状? 尚需进一步研究。 第二, 长三 角的发展要有 阶段性 的研究 , 尚需做好分期规 划。 长三 角区域是世界第六大 都市 圈 , 相对于纽约 、 东京 、巴黎 、 伦敦 、 柏林与勃兰登堡 洲世界五大都市圈 , 相对起步迟 ,

金融集聚的地理结构及演进规律_虹吸还是辐射——基于城市群的研究视角

金融集聚的地理结构及演进规律_虹吸还是辐射——基于城市群的研究视角

金融集聚的地理结构及演进规律_虹吸还是辐射——基于城市群的研究视角金融集聚的地理结构及演进规律:虹吸还是辐射——基于城市群的研究视角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重要支撑,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金融中心都集聚在以城市为核心的地域,形成了金融城市群。

而这种金融集聚的地理结构和演进规律,一直是地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金融集聚的地理结构与城市群的形成相互关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城市群是一种由几个城市和其周边地区组成的紧密空间组合体,具有密集人口和资源,强大的经济和社会关联,以及高度的互动和协同发展的特点。

而金融集聚则是在城市群内部或者城市之间形成的金融业高度集中和繁荣发展的现象。

金融集聚既是城市群发展的结果,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源泉。

金融集聚的地理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集中和城市之间网络化的特征。

一方面,在城市内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集聚在特定区域,形成了金融中心。

例如,中国的上海浦东新区和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就是典型的金融中心,这些地区集中了大量的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和金融活动,成为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枢纽。

另一方面,在城市之间,金融业配置不均衡,导致了金融辐射现象,即金融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吸引金融资源和服务向周边地区扩散。

这种辐射效应使得金融集聚不仅在核心城市内呈现高度集中,同时也使得周边地区得到金融发展机会,形成了金融羽翼效应,促进了整个城市群的发展。

金融集聚的演进规律可以用“虹吸”和“辐射”两个概念来解释。

一方面,金融中心的集聚具有虹吸效应。

由于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高度集中,形成了金融资源的虹吸现象,使得金融中心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资源优化配置。

这种虹吸现象使得金融中心具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丰富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人才。

另一方面,金融辐射效应则是金融集聚的重要特征。

金融中心作为区域金融发展的引擎,向周边地区辐射金融活动和资源,推动了周边地区的金融发展。

基于中心地理论分形模型实证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基于中心地理论分形模型实证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基于中心地理论分形模型实证研究——以长三角为例引言:中心地理论是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揭示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模式和规律。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会形成一个以中心为核心、以周边为辐射的等级结构。

而分形模型是一种能够描述自相似性和尺度不变性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心地理论在长三角地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中心地理论分形模型在长三角地区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即数据收集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收集关于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的人口、经济、交通等数据,以了解该地区的发展状况。

然后,我们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分形模型来描述中心地理论在长三角地区的应用情况。

研究结果:经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研究结果:1.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中心辐射结构。

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如上海、杭州和南京等都拥有强大的中心地位,其周边城市在人口和经济上也相对辐射较强。

2.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规模和功能显示出一定的分形特征。

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心地的距离呈现出一定的分形分布,即离中心地越近,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4.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

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发展相对较快,而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区域内部的发展差距。

结论:本研究实证了中心地理论分形模型在长三角地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中心辐射结构,城市规模和功能显示出分形特征,城市交通网络也呈现分形特征。

然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存在不均衡性,需要进一步的政策调整和措施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1] Christaller, W. (1933). Die Zentralen Orte inSüddeutschland.[2] Hall, P. (1966). The World Cities.[3] Batty, M. (2024). The Size, Scale, and Shape of Cities.[4] Parolin, B. (2024). Fractal Cities: A Geometry of Form and Function.[5] Zhang, M. (2024). Spatial Analysis of Urban Growth Patterns in China: A Fractal Perspective.。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对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对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对 周 边 地 区甚 至 更 广 泛 的 周 边 国 家 产 生 了 重 大 的 影 响 。 同 样 , 上
海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建 设 会 通 过 集 聚效 应 和 辐 射 效 应 , 长 三 角 区 对 域 金 融 发 展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过 辐射 效应 . 引起 长 三 角 内部 金 融 发 展 格 局 变 化 . 步 形 成 以 上 逐 海 为 核 心 、 三 角 其 它 各 主 要 城 市 发 展 特 色 各 异 、 能 衔 接 互 补 长 功 的 多 层 次 金 融 发 展 新 格 局
条件 , 进一 步提 高长j 角区域金 融能 级及其 在全 国的地位 。 将
( ) 得 国 家 政 策 支 持 . 融 创 新 先 试 先 行 一 赢 金 20 0 9年 4月 国 务 院 颁 发 的 《 于 推 进 上 海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服 关
四 、 何 解 决 如
低 注册 资本 . 善破 产保 护等 鼓励 措施 , 中小 企业 力 提 升 长 三 角 区 域 金 融 能 级 与 整 体 金 融 地 位
关 键 词 : 海 国 际 金 融 中心 : 三 角 区 域 金 融 ; 体 地 位 ; 上 长 整 内
部 格 局
在 中 国经 济 金 融 发 展 过 程 中 . 形 成 了 极 具 影 响 力 的 长 l 角 、 =
珠 = 角和环 渤海湾 i大经 济圈及 相对 应的 大区域 金融格局 。 上
海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建 设 . 加 快 长 i 角 区 域 金 融 发 展 创 造 了 有 利 为
为 了实现 国务 院提 出的 到 22 0 0年 基 本 建 成 上 海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的 国 家 战 略 目标 , 海 加 快 了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建 设 的 步 伐 。 国 际 上 经 验 表 明 , 际 金 融 中 心 对 周 边 地 区 的 影 响 巨 大 。 有 国 际 研 究 机 国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其中长三角为7109元,是全国的2.2倍;珠三角 为6331元,是全国的1.9倍。长三角的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与珠三角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
正在缩小;而从2004年开始,长三角的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开始超越珠三角,并且差距有进
一步扩张的趋势
区域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地区在发 展过程中,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所 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 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崔功豪等 区 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对于区域 竞争力的评价,目前国际国内通 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素综合评价 法、多目标层次分析法和SWOT 分析法等。
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 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江三角洲现状
主要现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 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 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 。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 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 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 GDP现状: 2012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4.2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达到18.7%,超过一季度1个百分点。同时,其GDP 增速实现回升,均值达9.4%,高于一季度0.4个百分点,与 2011年的GDP增速持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
件 1.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
毗邻,靠近东南亚 。 2.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 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
景和密切的血缘关系。
珠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增长后劲乏力 2、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 时代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升级受限 4、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足,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了研 究金 融产 业集 聚的热潮 。 自美 国城 市 地 理学 家 G o t t m a n n ( 1 9 5 7 ) 提 出“ 大都 市经 济 圈” 概 念 以来 , 经 济 圈 已成 为

个 国家 或地 区经 济发 展水 平 重要 的衡 量标
志 。 由于 经济 圈集聚 了优 秀的人 才 、 雄厚 的 资 本 和先 进 的技 术 ,经济 圈 的经 济 发展 始 终高 于国 内的平均 水平 。近几年 来 , 我 国经济 圈 的 金 融产 业 集 聚发 展 也 E l 趋 明显 ,如环 渤 海经 济 圈 的北 京金 融 街 产业 集 聚 ,长 三角 经 济 圈 的上海 陆家 嘴金 融产 业集 聚 ,香港 中环 C B D 金 融街 的产 业集 聚 等 。通 过 金融 产业 集 聚 的 研 究 ,将 对 区域 经 济 和 区域 金融 的 发展 提供
中图分类 号 : F 8 3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1 2 4 6 ( 2 0 1 3 ) 0 6 — 0 0 5 8 — 0 8
金 融 产 业 作 为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的 核 心 产 业 ,对 一 国或 地 区 的经济 发 展水 平 和 市场 竞 争 力有 着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而 金融 产 业集 聚
金 融纵 横 2 0 1 3 . 0 6
城市金融产业集聚 的影响因素研究
— —
基 于 长三 角经 济 圈的 实证 分析
丁 帅
摘要: 金 融产 业集聚 有 效地 推 动城 市 的经 济发展 , 文章 基 于 2 0 0 1 — 2 0 1 0年 长 三角 经济 圈 2 2
个 城 市 的面板 数据 , 采用 广义 最小 二乘估 计 法 , 对金 融产 业集聚 的影 响 因素进 行 了实证研 究。结

比较中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发展特征

比较中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发展特征

比较中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发展特征杨俊涛摘要:近年来,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迅速,值得我们对他们的发展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比较他们的差异之处。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三大经济圈的基本情况,就FDI投资环境,产业结构,核心城市经济辐射力,服务业发展,人才,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对三大经济圈进行分析关键词:发展经济圈比较一.三大经济圈的简单介绍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大城市经济圈是指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具有紧密经济联系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覆盖的区域所组成的,经济吸引力和经济辐射力能够达到并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

一般来说,大城市经济圈内至少有一个或多个经济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①。

众所周知,中国有三大经济圈,首先简述一下三大经济圈的范围,长三角经济圈:一般指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苏州、无锡、徐州、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浙江的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金华、衢州、丽水,安徽的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淮南共30个城市。

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珠三角经济圈:一般是指广东境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市区,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高要县,四会县等14个市县。

京津唐地区:一般指以北京,天津为双核,以唐山,保定为双翼,包括北京,,天津以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等两个直辖市,三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②。

二.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特征1.长三角经济圈—投资拉动型,民资主导型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由于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作为长三角经济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正在朝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

3.1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3.1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问题: 1.上海市对南通市的辐射主要表现在哪 些方面?是怎样发挥辐射作用的?
上海市对南通的辐射主要表现 在大量的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 产业流。上海通过独特的区位优势、 便利的城际交通、丰富的技术、活 跃的人才资源和有效的投资对南通 发挥着辐射作用。
问题: 2.随着苏通大桥、沪通铁路、崇启过江 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上海市对南通 市的辐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
问题: 2.上海市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对上海城市发展有何作用?
作用: ① 位于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既可连接国内国际其他港口,也可通过 黄金水道辐射内地。扩展了经济腹地。 ②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提供了广阔、平坦 的土地,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农产品。 ③上海发达的交通运输网连接长江流域和京、广等地,便于获得充足的原材 料、劳动力,拓展国内市场。
• 3.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上海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 3.辐射强度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 ①距离:距离越近,辐射强度越大,反之,越小;②交通:交通越便利,辐射强度越大,反之, 越小;
• ③城市等级:城市等级越高,对其他城市辐射强度越大;同时本身与更高等级的城市,联系也会 更加密切,受到的辐射也会越强;
城市规模越大,数量越少,服务功能 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规模越小,数量越多,服务功能 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
问题: 2.上海市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对上海城市发展有何作用?
地理位置: 位于(32°N,121°E),地处长江三 角洲前沿,东临东海,南到杭州湾, 西接江苏、浙江、北抵长江入海口, 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海陆交 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

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城市的辐射功能(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同步讲义:城市的辐射功能(解析版)

城市的辐射功能(答案在最后)0102知识网图03课前准备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知识点01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1)城市: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区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

(2)区域: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2.城市功能(1)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承相的职能和所起的作用。

(2)类型: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3)特点:①功能较单一: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如格尔木市集散功能突出,是青藏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福建省武夷山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突出。

②多种功能:有些有些城市则具备多种功能,如省会城市是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4)几个概念:①共同功能: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城市的共性,区分城市与乡村。

②特殊功能:是某一个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决定该城市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

③综合功能: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种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

如首都、省会。

④主导功能: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城市的辐射功能(1)概念: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影响因素: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城市的功能。

(3)衡量标准:城市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

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4)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①城市的发展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②城市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可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而发展为工业中心;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发展为中心城市“卧城”。

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研究

The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the Financial Radiation Effec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作者: 黄丹荔[1];吴昳[1]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出版物刊名: 财经问题研究
页码: 65-72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2期
主题词: 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金融辐射;金融资源
摘要:本文对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的形成机理与意义进行了深度的分析,阐述了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的科学测度方法,全面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的评价体系,并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

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得分为正的城市使用威尔逊模型和引力模型分别计算其辐射半径和辐射强度,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的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从金融集聚还是从金融辐射的角度来分析,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且发展水平相对稳定;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金融发展与金融集聚度水平高的城市对其周边城市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作用,而且这些城市之间的辐射作用与影响会出现交叉和重叠,为金融资源共享、促进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很高的平台,从而形成了“金融马赛克”现象;上海始终是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最强的城市,杭州、苏州和南京等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较为接近,而无锡、宁波和合肥等城市则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引和应用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研究
作者:唐吉平陈浩姚星垣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6期
[摘要]金融辐射力是理解城市金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往往难以进行定量的研究。

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威尔逊模型为解决金融辐射的问题提供了洞见。

选取经调整后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融资额作为度量长三角各城市外向融资总量指标,用它来计算金融阻力。

影响城市接受金融辐射的能力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城市的位置,另一个是金融阻力,后者反映了地方政府吸引资金的能力和意愿。

用剔除了地理因素影响的金融阻力因素来度量各中心城市接轨上海的能力以及各自的金融影响力,并计算出它们的辐射半径,可见,长三角主要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各城市的区域相互重叠,金融资源频繁互动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关键词]长三角;金融辐射;经济地理;辐射半径
[中图分类号]F461
[文献标志码]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