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变革的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以下是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意识到我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问题。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通常会使用幻灯片、视频和实践操作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然而,我发现学生对于枯燥的幻灯片和视频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更喜欢亲自动手去操作和实践。
因此,我需要将更多的实践活动融入到教学中,例如让学生参与到一些项目中,设计自己的作品,或者进行一些小游戏等,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我发现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深入。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这些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因此,我需要更多地采用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困难。
同时,我还需要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此外,我也意识到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不够。
教学过程中,我通常会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的过程。
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需要更多地给学生留出自由探索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积极的激励和认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认识到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关注不够。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都不相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需求,在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例如,可以安排学生们相互间的互助学习,或者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材料,帮助他们弥补差距,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多采用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愈发凸显,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小学教育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教育者和家长的关注和共鸣。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打下。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编程等方面,而这些知识的打下和理解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理解,为他们将来深入学习信息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与时俱进,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最新的科技产品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最新的科技成就。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科技发展的理解,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就业做好铺垫。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信息技术这样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是如此。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简单的网页、编写小程序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注重教育素养和伦理道德的培养。
信息技术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问题,比如网络安全、信息泄露等。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技术知识外,还应该注重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伦理,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上网习惯,懂得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不参与网络欺凌和侵权等不良行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机遇的领域,它不仅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教育既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
我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些思考,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对信息技术教学思路的一些共鸣和交流。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及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此时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基本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更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要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基础。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为基础,注重实践和应用。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网络的基本知识、信息检索和利用技能、信息伦理和法律知识等。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促进学科交叉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要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融合,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增强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学生今后高中教育和大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和展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
在评价上应该注重多维度的评价,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未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朝着更加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发展方向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更加符合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人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谈我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信息技术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编程知识等。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不需要深入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比如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如何上网搜索信息、如何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等。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注重实践操作。
信息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实践操作。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实际的项目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网页、制作一个动画小视频等。
这些实际项目既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注重安全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小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风险,让他们在网络中游刃有余,不受到危害。
学校还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正确使用和保护信息技术设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当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个广泛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本身,更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跨学科的项目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示自然科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艺术创作等。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从事教育活动、形成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此,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意义、目标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意义1.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通过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并且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和学习新的技能。
4.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对技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目标1.建立全面、系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延续和完善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从第一学期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到第六学期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在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评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可以轻松获取大量的信息,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适用。
现代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从熟练掌握软件操作转变为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本研究将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成果展示来验证其有效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讨,能够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旨在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究,以及案例分析和成果展示,来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意义和必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问题,我们旨在为未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向,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1.3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变革也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究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可以为小学教育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摘要】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等方面。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势在必行。
变革的必要性在于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的教学模式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问题导向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实施变革需要制定全面的教学改革计划,培训教师,更新教学资源等。
变革的效果应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和学生表现来评估。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将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未来,新的教学模式将更好地满足信息时代的教育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问题、必要性、方向、实施、效果评估、意义、前景展望1. 引言1.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日益受到关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探究势在必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背景是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往往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实践和创新元素,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凸显出来。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包括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实践机会等方面。
通过这些改革,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
如何实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是关键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建立合理的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2. 正文2.1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进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进与反思一、教学背景与现状1.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小学阶段是孩子接触信息技术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与改进十分必要。
1.2 现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传授基本技能和应用软件为主,存在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等问题。
二、改进教学模式的思考2.1 引入拓展性课程开设拓展性课程,引入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和任务。
例如,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2.2 采用项目制教学通过以项目为核心,跨学科地进行集成教学,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的能力。
例如,以制作一个小动画为项目,学生需要使用不同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图像绘制和音频添加等操作。
2.3 融入情境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设置情境任务,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信息技术的应用。
例如,在学生家庭讲座活动中,设置学生需要设计并制作家庭讲座的PPT,并在讲座中展示。
三、改进教学内容的探索3.1 引入编程教育从小学起,逐步引入编程教育内容。
编程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3.2 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教育他们避免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问题。
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四、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4.1 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结合通过和语文、数学等学科结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拓展学科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数学课上,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展示软件进行课件制作,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5.1 加强教师信息技能培养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教师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应用软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的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改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课堂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互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点和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明显。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需要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和复杂,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1.以学生为中心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和引导者,通过设计实践性项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学习。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2.注重技术与实践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该注重技术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各种项目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创新,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一、引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在不断完善和改革。
本文主要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进行浅谈。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意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一种技能,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资源和途径,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再次,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更新教学资源;2.改进教学方法;3.拓宽教学内容。
1.更新教学资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更新教学资源,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
现代化的计算机、平板电脑、投影仪等设备都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必备工具。
此外,教学软件的使用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授知识的“讲解-笔记-测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拓宽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还需要拓宽教学内容。
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如何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等,并且要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互联网安全和信息伦理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挑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
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学资源的投入和更新也是一个挑战。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学习机会。
但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一、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要保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开展,首先需要完善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材编写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避免过于复杂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注重让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应该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具、在线教育平台等等,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实现动态化、多样化。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进度的把握在信息技术领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把握,将很容易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及教学进度安排。
调控课程内容及难易程度,秉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学生才能够深刻理解所学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意义,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信息技术方面愉悦、自主地成长。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领域面临着教师岗位素质的问题,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够将其融会贯通的优秀教师依然难以为继。
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关键。
不仅需要完善大学本科阶段和硕士研究生教师教育培训机制,更需注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职业素养,让教师打牢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操作能力,并且有机会创新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四、教学设施与装备的配备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设施与装备的支撑和配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在近年来,教育平台及课件、学习工具等广泛应用巨大推进。
学校应当积极营造浸润式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环境,更加注重教学设施和装备的物质投入。
比如,计算机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互动式电子白板的使用、Twitter教育微博和QQ群交流等都是极具参考意义的做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进行变革。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
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 缺乏趣味性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和讲解,缺乏趣味性,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再缺乏趣味性,学生就更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性。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和演示,缺乏实际操作机会。
而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缺乏个性化。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如果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重趣味性的培养。
可以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案例,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借助多媒体和互动设备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编程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编程技能。
2. 注重实践性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性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实验、项目设计和实际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动手去操作和实践,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学习多媒体制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的电子相册或动画,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多媒体制作能力。
3. 强调个性化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个性化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以期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互动性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教师往往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缺乏个性化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针对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倡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2. 强调实践教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提倡“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创新教学方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智能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强化跨学科融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强化跨学科融合,将信息技术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 fertilization。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文章首先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接着分析了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
然后从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出发,提出了应该朝着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特点的方向发展,并明确了教学改革的目标。
最后再次强调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务必重视并积极推动这一教育领域的变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重要性、现状、挑战、发展趋势、方向、目标、结论、强调。
1. 引言1.1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是因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需素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其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水平,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现状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信息技术是学校必须教授的一门核心科目。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是教学内容有待更新和完善。
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快,教材内容容易过时,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生们也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此,我们需要探究和改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一、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知识重而技能轻,缺乏实践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技能的练习和应用则相对较少。
而仅凭理论知识是难以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缺乏趣味性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乐趣和动力,往往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难以专注等问题。
3、教师主导课堂,缺乏互动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主导全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在现代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信息技术更是不断地演化。
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们拥有自学和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积累和更新。
2、注重实践和应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重视实践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各种功能,通过实际应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推行项目制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方法。
教师们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通过完成项目的过程来实现知识点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引入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游戏化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充满趣味性的环境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个重要议题。
在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及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策略、信息技术教学与小学生发展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的跨学科整合以及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重要性进行了总结。
本文希望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多方面思考,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以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内容与方法、实施策略、跨学科整合、专业素养、发展方向、重要性、信息技术素养、教师素养、教育发展1. 引言1.1 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技能,还可以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现代科技,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1.2 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小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更是为了让他们学会信息的获取、表达和利用。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搜索能力和分析能力。
信息技术素养也包括了对于网络文化和网络安全的认知和培养。
小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防范网络欺凌和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培养他们健康的网络行为意识和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
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出发:教学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出发:教学变革的思考与实践2023年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旧在高速运行中。
尽管一些看似神奇的技术已经被我们熟知,但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这些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对于我们的生活与教育方式带来了更多的改变。
而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出发,思考和实践信息教学变革的方向和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渗透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而教育领域同样也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完善,而小学阶段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判断信息的真伪、掌握基本的软件和硬件的使用,这将是未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心。
而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性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教育工具,比如采用VR、AR技术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方式。
在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变革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训力度,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不断更新和优化,以适应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其次,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学资源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机制,选出优秀的教学案例,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估总结,以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要增加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掌握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要注重宣传普及,让更多的教育者和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是未来的趋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打好信息技术教育这场攸关未来的硬仗。
总之,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出发,教学变革已经成为推进未来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领域,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打造适应未来发展的优秀信息技术教育体系。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策略。
一、必要性1. 时代背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小学阶段是孩子认识世界、学习技能的关键时期,原本就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来教授。
2. 人工智能浪潮: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正在发生变革,未来的社会将更加注重人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工作。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面对未来挑战的人才。
二、目标1. 培养创新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编程、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发展实践能力: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多是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环节。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实践性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
3. 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也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评价和处理能力,让他们能够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三、策略1. 注重实践性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注重实际操作。
通过开展电脑实验、编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熟练度。
2. 引入创客教育:创客教育注重学生自主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创客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作品来提高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从被动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开放式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提供更多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培养信息搜索和评价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探索。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注重对各种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这种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但现在的信息社会需要的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项目制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而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和讨论。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还应该注重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学生的自学,而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取更丰富、更实用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平台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优化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改革,才能使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真正发挥出教育的作用,为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工作思考石羊小学黄贵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成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从“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评价的改变”五个角度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变革作初步探讨。
现在可以这样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计算机;哪里有计算机,哪里就有生活。
计算机与生活同在,生活与计算机共存。
计算机有步骤、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发达的国家中早已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已经深入贯彻,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更新。
有条件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校,没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备。
要做到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学观念的更新一个人的认识过程首先需要外部刺激,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为学习者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过程。
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有利于帮助小学生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结合入手,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新型教育思想、新型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正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观念的切入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确立了五个方面的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教育公平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确立科学教育观念。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择优而“导”,“导”之有效;有法而“导”,“导”到实处,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主要职能由“教”变成“导”,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今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大量工作也由课堂上的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选择教学活动策略;变成了课中的演示导学;变成了课后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先行学校的实践经验也表明了这一点。
比如,一个学生在做“Basic”中的一道数学题编程时,他们根据数学规律及Basic中程序设计语句的搭配请教一位数学老师,而老师也只是知道大体,说不出具体的做法,不知如何解释回答,因为这是一个课本上从来没有讲到、他本人也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失去了书本和大纲的依托,因此我们的老师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时候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忐忑不安”的感觉。
教师的这种感觉,首先将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
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
但在这门课中,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探索,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
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商有关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我国倡导的新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至此有了些许基础。
其次,这种感觉会使教师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
很多老师自己也比较注意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和考试有关的东西,除此以外极少关心。
而且,由于基础教育段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一般任教五年以后,在自我学习方面的压力就不会很大。
但进入研究性学习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时让教师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的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
随着知识的更新和教育的改革,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在研究性学习开设过程中,教师因此获得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激发起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因为这是未来时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
再次,教师会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个体教学走向合作教学。
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
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科研方法、各种专业、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知识。
因此,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
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课题小组进行指导。
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
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
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
这是教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
这种深刻性决不亚于当年中国教育由古代走进近代,它将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和更新。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进行改革,要探究一种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
如何把信息技术教学的手段转变,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式,是我校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追求的一个目标。
我校从2002年开始,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从没有计算机,到有计算机,到电脑室小型局域网络,再到计算机校园网络;从单机操作,再到教育资源(CAI —I网络课件、学件)共享,教学手段的飞跃给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力图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潜能开发和健全个性的发展提供广宽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综合信息和创造信息,形成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从而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向式教学,走向多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等各种信息素养的能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独立动手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注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引导学生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发现新问题,将学习与创造、探索与创新结合起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师在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围绕学科知识的一个主题组织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和主体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还善于将信息能力迁移到其它学科中,促进其它学科学习,通过众多信息的归纳、综合抽象、评价等思维活动,找出相关规律,得出有创新的结论。
例如:我在上“flash第9课设置按指定轨迹运动的效果”的时候,我是这样考虑的:学生有了第7、8课的层的概念和层的安排顺序的学习经验:遮蔽层在上,被遮蔽在下;而第9课基本上和第8课的相同:引导层在上,被引导在下。
因此在该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只是探索问题的引导者、完成任务的协作者和伙伴,而学生才是活动的主角。
老师没有必要告诉他们答案。
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是学生自己的工作,为了能学会使用这个软件做出生动的动画,首先就必须要学会这软件,为了能解决问题,他们就必须通过利用旧知识、查找教材、询问同学来找到答案。
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精神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
五、教学评价的改变第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工作思路,然而,面对原有评价工作的诸多弊端,许多课程实施者感到不知该从何入手来落实这些评价理念,推进评价改革。
我尝试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和家长评价等,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同学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
在新课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将评价作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第二,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行为等的考查。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点,我制定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由情感态度、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项内容组成。
①情感态度(平时成绩):根据平时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
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基准分上加分或扣分的方法。
合格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93%左右。
对于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对于在学期结束前有明显改进的,可重新评定。
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③技能技巧:采用作品式评价。
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平时作业)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期末综合作业)。
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评价内容可根据教材中各分册的相关内容来确定。
由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进度,在平时及期末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式要做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换一句话说,就是以多角度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状况。
第三,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实践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