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一地理台风梅雨寒潮1 最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寒潮》教学课件

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 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寒潮、沙尘 暴、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海啸、 病虫害等。
一、寒潮的定义、标准
强 弱
二、寒潮形成的原因
冷
冰雪覆盖
冷
G
吹向低纬
二、寒潮形成的原因
日照时间和太 冬半年 阳高度很小 高纬度 地区 冰雪对太阳辐
射的反射力强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寒潮》教学课件
2020/9/5
【学习目标】 1.知道寒潮的标准,并 解释寒潮标准因地而异的原因。
2.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 ,分析寒潮的路径、源地和形成原因, 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3.列举寒潮的危害,通过对寒潮的“功” 和“过”的交流讨论,养成辩证地评价地理 事物的思维习惯。
气温 很低
空气密度 大,气压 很高
强冷空 气吹向 低纬地 区
快行 冷锋
大风、降温、雨 雪、冰冻等天气
读图总结我国寒潮的分布,找出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 并思考其影响因素。
距离寒潮源地远近; 地势;
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的影响
春、秋季危害最大
阅读教材、归纳寒潮之利
寒潮的弊与利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气温下降,风力加大,出现雨雪天气
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西伯利亚
高考复习专题11:台风、寒潮和梅雨ppt 人教课标版

台风、寒潮和梅雨
城桥中学地理组
背景资料: 2008年12月3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 台发布寒潮警报以及寒潮蓝色预警信号,称从
今天夜里起,本市将出现跳水式的降温天气。 今明两天,48小时内的气温降幅可达8℃-10℃, 其中周五气温为1℃-6℃,周六气温则为0℃- 9℃,市区有薄冰,郊区在零下2℃-4℃,有冰 冻。
17日02时,975hpa, 12级,33米/秒
17日19时,955hpa, 14级,45米/秒
16日20时,985hpa, 10级,25米/秒
16日08时,992hpa, 8级, 18米/秒
图例: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 强台风 超强台风
锋面
冷空气
暖空气
一锋冷般面暖是附气冷近流空常的气伴交在有界锋云面面、叫下雨锋面、面,, 暖大空风气等在天锋气面上面。
(5)影响上海的寒潮路径
东路:5% 中路:92% 西路:3%
二、台风
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破坏力巨大,是 一种灾害性天气。
1.气旋 气旋是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的空气
涡旋。
低压与气旋的联系及天气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画出实际风向。
气旋
北半球
1000.0 1002.5 错误
1005.0
风向
垂直气流 水平气流
(2)按性质分: 暖性反气旋:副热带高气压
冷性反气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北半球
天气现象
台风
寒潮
天气系统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系统
低气压
高气压
气流运动特点 从四周以逆时针从中心以顺时针
方向向中心辐合 方向向四周辐散
中心盛行气流 上升气流
专题11 台风、寒潮和梅雨

C.冷锋
D.暖性高压
五、准静止锋
锋图
1、当冷暖气团势力力敌,锋面来回摆动。 2、锋线向 冷气团 一侧倾斜。
锋面符号
3、降水发生在冷气团 一侧。
4、过境时: 持续性降水。
5、我国典型的准静止锋: 华南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冬半年,贵阳“天无三日晴” 梅雨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 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 流,读图,回答问题。
台风对人类生活就没有好的一面吗?
• 缓解旱情与酷暑 • 拥有巨大的能量 • 调节全球的热量
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巨浪、海潮。强降水极易引发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小流域地质灾害。
1、下列示意图中,反映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的台风 气流运动特征的是( D )
二、反气旋(高压)
中心垂直气流 下沉 天气特征 晴朗干燥 中心气压 高 水平气流方向北半球 顺时针向外辐散 南半球 逆时针向外辐散 强烈发展实例 夏季:副热带高压—伏旱 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寒 潮
23.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 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24.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B )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暖锋
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
1、盛夏上海出现的伏旱天气,气流运动状况是( B )
2、霜冻对我国农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危害较大。 右图所示,可能发生霜冻的日期是( D ) A.20~21日 B.21~22日 C.22~23日 D.24~25日
气象灾害——台风和寒潮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6.1 气象灾害 台风和寒潮
学习目标
1. 依据相关资料,判断气象灾害的类型,说明其含义。(综合思维) 2.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气象灾害的分布状况。 (区域认知) 3. 运用资料,解释说明典型气象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危害。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三、台风灾害
快速浏览教材并据图回答: 1.什么是台风灾害?
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四、寒潮灾害
观察并思考: 1.寒潮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一般发生在什么 季节? 2.为什么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地区,而 不是南半球的中高纬地区? 3.为什么寒潮在深秋和初春季节造成的危害更大? 4.为什么有时候我国南方寒潮造成的灾害比北方更 严重?
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1号台风“珊瑚”生成于4月20日; 2号台风“玛娃”、3号台风“古 超”、4号台风“泰利”、5号台 风“杜苏芮”、6号台风“卡 努”…16号台风三巴在南海生成…
三、台风灾害
快速浏览教材并据图回答: 1.什么是台风灾害?
1号台风“珊瑚”生成于4月20日; 2号台风“玛娃”、3号台风“古 超”、4号台风“泰利”、5号台 风“杜苏芮”、6号台风“卡 努”…16号台风三巴在南海生成…
四、寒潮灾害
蓝色预警标准: 48小时内最 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 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 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 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 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标准: 24小时内最 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 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 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 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 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快速浏览教材,结合图示回答: 什么是寒潮?寒潮天气主要有 哪些现象?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
1、锋与天气
2、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2)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3、影响我国的部分气象和气候灾害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2)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规律:。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第2课时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C.①③④
D.①②③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2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 自然灾害的成因。
核心素养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提高综合思 维素养。 2.结合给定区域信息,归纳我国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时空 分布规律,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3.结合资养。
3.危害 (1)使__农__作__物__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__交__通__,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 线路等。
4.影响我国的寒潮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__西__伯__利__亚__地区。
知识拓展
1. 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试答 “台风中心”指的是台风眼,台风眼无无风;“台风中心附近”指的是“旋涡风雨 区”,会出现狂风暴雨,风力大。 2. 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有何特点? 试答 因为台风主要生成于夏秋季节,所以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从空 间分布看,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我国的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 江的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的频次较高。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一 台风灾害
情境探究
2022年第12号台风“梅花”于9月8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进入东海海域后长时间维 持强台风强度,14日20时30分前后在我国浙江舟山登陆(强台风级),15日0时30分前 后在上海奉贤二次登陆(台风级)。台风“梅花”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航 班大面积取消、部分列车停运、海上航行停航;浙江、江苏等局地农作物受淹倒伏、 设施农业受损、树木倒伏、电线杆折断等。 结合材料探究: (1) 说出台风“梅花”的形成源地及形成季节。 提示 台风“梅花”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洋面;北半球秋季。
地理专题11台风寒潮梅雨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知识梳理】(一)台风一、台风的概念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
其破坏力巨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不同的地区人们给它的名称不同。
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的称台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以及东太平洋等地区的称飓风,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称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的则称威利风。
二、气旋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的空气涡旋叫气旋。
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
在北半球右偏,反之,左偏。
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
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
小气旋的水平尺度为几百千米,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
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气旋是全球最常见、人们最关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气系统之一。
通常按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区或热力结构进行分类。
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
按世界气象组织所规定的登记标准,当热带气旋的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2 级(风速32.6 米/ 秒)以上时,就称之为台风或飓风。
补充:“低气压、气旋、台风” 的区别与联系低气压是就气压的分布状况而言,是静态的;气旋是就气流的运动状况而言的,是动态的;台风就是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而且台风仅产生于热带洋面,而低气压和气旋也可能出现在陆地上。
三、热带气旋分类补充:台风的风圈台风的风圈分为七级风圈和十级风圈。
七级风圈指在这个范围内平均风力七级或以上;十级风圈指在这个范围内平均风力十级或以上。
例:2009 年第8 号台风莫拉克(8 月7日21 时)[1] 七级风圈半径450 千米,十级风圈半径100 千米。
四、台风的形成台风的产生必须具备特有的条件: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27 ℃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 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 ℃)。
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
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高中地理《台风寒潮和梅雨》优秀教学案例

1.台风
a.介绍台风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移动规律等基本知识。
b.分析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如强风、暴雨、风暴潮等。
c.介绍台风预警、防范措施及应对策略。
2.寒潮
a.讲解寒潮的定义、形成原因、影响范围等。
b.分析寒潮对我国农业、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c.介绍寒潮防范措施,如保暖、防冻、防滑等。
(二)问题导向
1.针对本章节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寒潮和梅雨有哪些特点?”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讨论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素养。
3.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思维品质。
5.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
在本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全面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教学策略的建议,促进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台风、寒潮和梅雨等天气现象的实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威力,引发学生对这些灾害性天气的兴趣和关注。
2.创设生活化情境,以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典型台风、寒潮和梅雨灾害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地理现象,激发学习热情。
3.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灾害对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现实关怀。
3.梅雨
a.介绍梅雨的成因、时空分布特征、对我国的影响等。
b.分析梅雨期间的灾害风险,如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
c.讲解梅雨季节的应对措施,如防洪、防涝、防雷击等。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寒潮》授课课件(共31张PPT)

高压
青藏高原
Back
寒潮影响的时空范围:
受寒潮影 响相对较 小地区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广东、台湾 海南等地
地形 北有大巴山秦岭阻挡 纬度
思路整合
一、选择题 3月4日10时30分温州市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目前北方有一股强冷空气正在东移南下,预计今天傍晚起开始影响我市,日平 均气温降温幅度可达10~12度,6~7日最低气温3~5度,西部山区零度左右,有 霜冻。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寒潮发生的锋多属于( ) A.暖锋 B.慢行冷锋 C.快行冷锋 D.准静止锋 【解析】 在冬半年高纬度地带的气温很低,干冷空气在那里堆积,形成密度 较大的冷气团。当很强的冷气团从高纬向低纬移动时就形成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因此寒潮应属于快行冷锋。 【答案】 C
发生了沙尘暴。第4题,解题的关键是由图可知,沙尘暴在28、29、30日最强
烈,比较三日沙尘总量,则②>①>③;结合三城市的地理位置,冷锋依次经过
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
【答案】 3.D 4.B
2.我国各地寒潮标准不同的原因是( )
A.海岸线曲折
B.地势西高东低
C.大江、大河东流入海
D.幅员辽阔
【解析】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强冷空气长途跋涉,到达了南方后强度
明显减弱,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因此,各地寒潮标准不一致。
【答案】 D
2008年4月28~30日,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沙尘天气,造成许多地方空 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读下图,回答3~4题。
时间: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冬初
和冬末春初
寒潮有什么危害?
寒潮对种植业、林业、渔业的影9角响3年洲1(月寒寒潮潮)袭:击日珠均江温三
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寒潮、台风

2.台风 (1)影响: 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 • 不利:①影响航运和渔业Leabharlann ②引发水灾,摧毁淹没房屋,破坏电力、交
通、通讯等。
• 有利: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③增加渔业产量④净化空气;⑤风力资源丰富
(2)防治措施:
①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②加强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建设;③加强 教育,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④营造沿海防护林;⑤加固门窗、房屋;
⑥加固堤坝
3.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分布规律、成因、特点(练习册p34-35)
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 精品课件
市实验中学 地理组
整理记忆
(整理到课本44-45页) 1.寒潮灾害(冷锋天气实例) (1)时间分布: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危害最大. (2)影响: 不利:①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②大风能吹翻船只,破坏牧场;③ 严重的大雪、冻害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有利:①带来的大雪可以保护农作物安全越冬; 春暖融化又可缓解春旱 ;②强低温可以冻死一些害虫③风力资源丰富。 (3)防治措施: ①提前发布寒潮预报和预警,做好防寒准备; ②培育耐寒品种,提高抗冻能力;③牧区要备好粮草,做好牲畜的防寒防 风工作; ④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课件

农业方面造成的损失超过1 40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200万元。基础设施
方面损失超过5 30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材料二
台风“彩云”示意图。
(1)台风的主要源地在哪?为什么?
【答案】西北太平洋。原因:水温高,对流旺盛,形成暖性热带低
御指南,以供大家参考。
【答案】①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
防御准备;②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
应固紧,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③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
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④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
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⑤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
压;海域面积广,下垫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台风在盛行风的带动下,
向西移动。
(2)分析台风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衡量台风的强度大小?
【答案】台风的实质是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会造成哪些危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2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知道我国不同区域的台风灾害、寒潮灾害,及其
主要的分布区域和危害。
运用资料, [综合思维]能够运用自然要素的变化规律,分析台风灾害、
说明常见自 寒潮灾害的成因。
然灾害的成 [地理实践力]通过台风灾害、寒潮灾害成因的分析,激发学
输电线路
破坏通信设施和 ____________等。
西伯利亚
(3)我国寒潮的源地:主要发源于蒙古、 ____________地区。
[小提醒]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入侵都会形成寒潮。形成寒潮的冷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台风梅雨寒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
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台风,梅雨,寒潮的成因及天气特征
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
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
简单应用:
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
【基本知识梳理】
【课堂检测】
默写专题10.3相关知识 【教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
观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以北半球分析:(做图解释)
气旋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气旋的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因此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在大气流动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呈反时针向的漩涡式流动。
反气旋的气压分布状况为高气压,由于反气旋的中心气压高
于四周气压,因此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在运动过程中大气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呈顺时针向旋转流出。
在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向的漩涡式流动,而反气旋呈反时针向旋转流出。
北半球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反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反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逆时针方向)。
【台风内容导入】::“袭击上海的9711号台风”录像。
中心最大风力达6~7级的——热带低压
⏹中心最大风力达8~9级的——热带风暴
⏹中心最大风力达10~11级的——强热带风暴
⏹中心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的叫——台风
(在加勒比海通称为飓风)
(放映www:tq121.Com.cn.网站的台风动画)这个网站的中文名叫问天网,它收录了2000年到2018年9月30日止形成于北太平洋的所有台风。
引导学生再读“登陆我国的台风路径”图
提问讨论:台风对人类生活带来了那些影响?提出你对台风的看法。
预防台风的方法:预报预测沿海防护林提高建筑质量加固河塘海堤
台风预警信号共分5级,分别是白色、绿色、黄色、红色和黑色。
白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48小时内可能影响本地。
绿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24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6至7级。
黄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12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
红色台风信号表示热带气旋12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
黑色台风信号则表示热带气旋12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影响本地,平均风力12级以上。
【作业】练习卷基础题
练习册选择题与读图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