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1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数学知识点
1.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转动,叫做旋转现象。
在旋转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变化,但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物体沿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叫做平移。
在平移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方向都没有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够找到一条直线把这个图形分成可以完全重合的两部分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梯形等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2.小数基础知识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整数部分的0由可能不读,小数部分的0必须读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表示十分之几,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百分之几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用元作单位时,有几元,整数部分就写几,有几角,十分位就写几,有几分,百分位就写几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0.1元,1元等于100分,1分等于0.01元1米等于10分米,1分米等于0.1米,1分米等于10厘米,1厘米等于0.1分米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0.01米,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0.001米小数大小的比较,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越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越大,十分位相同,就看百分位计算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特别是小数点要对齐3.周长和面积绕物体一周的长度叫周长,周长的单位是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千米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面积的单位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长方形面积= 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长+宽=周长÷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周长相等就先算周长,面积相等就先算面积从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的宽,剩下长方形的周长等于原长方形的长×2,剩下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原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最大的是圆,其次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和宽不一定相等拼图形时,面积不变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5倍,周长也扩大5倍,面积扩大25倍正方形的边长扩大5倍,周长也扩大5倍,面积扩大25倍4.乘除法两位数×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扩大4×5=20倍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当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也扩大几倍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几倍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知识点1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与平移现象
知识点1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问题: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说说看。
讲解:拿起一架纸风车,让风车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发现风车都是绕着中间的一点转动。
像风车这样,绕着一个中心点(或一个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仔细观察图中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车轮、旋转座椅、开关水龙头等,用手势动作模仿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感知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绕着一个中心点转动的,所以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生活中绕一点旋转的有:钟表上转动的时针、分针,转动的电风扇的扇叶等;绕一轴转动的有:开门、关门时门板的运动等。
总结: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图形的大小、形状不改变。
辅导要领
★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旋转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借助身边的物体进行旋转现象的直观感知,要指出是绕着哪个点或轴旋转的。
冰箱门和房门的转动,如图:
时针、分针和电风扇扇叶的转动,如图:
仰卧起座时上半身的运动,如图:。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数乘两位数:不看整十数末尾的0,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求出积,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一个乘积的末尾对齐个位写。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二个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第二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因为是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实际是几十乘两位数的乘法,末尾上(个位)实际是0,在写竖式时可以省写。
检验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如果积相等,说明计算正确。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方法:把不是0的数相乘,再数前面因数一共有多少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3、估算:方法)。
注意:估算要看关键字词如“大约”,要与精确计算区分开;买东西等特殊情况下的估算要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尽量“看大”进行估算。
估算结果越接近准确结果越好。
估算在于速算。
4、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2)积不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倍数,积不变。
(3)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积就扩大倍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1、1)—指甲盖、橡皮擦、邮票、写字本封面……平方分米:(1、1)—手掌、桌面、电脑屏幕……平方米:(1,1)——两个人合抱、教师地面、黑板、墙面、操场……3、面积单位的进率:1=100 1=1001=10000(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为100)注意:面积单位不能与长度单位乱用,要注意牢固区分准确使用,表示长度如周长、长短等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用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不能与面积单位比较大小。
用方块拼图,面积不变,周长会变。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
18×90= 1620
18 × 90 1620
24×15= 360
24 ×15 120 24 360
基本练习
3.找朋友,连线。
综合练习
1.判断并改错。
1
1 5
(
0
3 3
(
×)
×)
(
×)
综合练习
2.混合运算。 60×45-900
=2700-900
=1800
后再把它们所得的积相加。
基本练习
1.口算
21×40= 840 40×20= 800
24÷6= 4
22×30= 660 35÷7= 5
50×50= 2500
80×10= 800 Biblioteka 0×40= 2800 基本练习
2.笔算 35×23= 805
35 ×23 105 70 805
28×37= 1036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课件设计:王 静 重庆市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小学
知识结构图
口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
积的变化规律 解决问题
合作复习
口算:68 × 10=680 想:先算68乘1得68,再在68后面添上1个0 得680。
两位数乘整十数,一乘(用整十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二添(在乘得的数的
末尾添上一个0)。
合作复习
笔算: 81 × 29=2349
81 × 29 729 162 2349
(81和9相乘的积) (81和20相乘的积) (729和1620相加的和)
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没有0时),先用一个因
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这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班级: 姓名: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 1.口算48×10可以这样想:48个十是( ),也就是在48的后面添( )个0.口算两位数乘10,其积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后面添1个0.2.口算68×90,先算68×9,( ),再算612×10,( ),也就是在612的后面添十位上的数,再在乘得( )个0.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整十数,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整十数的的积的后面添1个0.3.口算60×50,可以先算60×5,( )或6×50,( ),再算300×10,( ),也就是在300的后面添( )个0;也可以先算6×5,( ),再算30×100,( ),也就是在30的后面添( )个0.口算两位整十数乘两位整十数,先把这两个两位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2个0.4.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例: 7 4×6 53 7 0………先算( )×( )的积或( )个( )的和4 4 4…………再算( )×( )的积或( )个( )的和4 8 1 0……最后算( ),( )的和或( )个( )的和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0×10,100,99×99,9801. 6.?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几倍(乘几),积也扩大到原数的几倍(乘几);?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一(除以几),积也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一(除以几).7.围图形1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8.?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长方形的周长?2,宽,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9.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10.?边长1m的正方形,面积是1m?.?边长1dm的正方形,面积是1dm?. 粉笔盒1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dm?.?边长1cm的正方形,面积是1cm?. 拇指指甲面的面积大约是1cm?. 1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m?,100dm?,10000cm? 1dm?,100cm?1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长方形的面积?宽,宽,长方形的面积?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面积的算术平方根. 13.?周长相等的所有四边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周长相等的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所有四边形中,正方形的周长最小.?面积相等的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小.14.?0乘任何数都等于0.0×a,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0?a(a?0),0(0不能作除数( 15.?口算600?2可以这样想:( )个百除以2得( )个百,3个百是( ),也就是先算( )除以2得( ),再在3的后面添( )个0;也可以把600看作( )个十,除以2得( )个十,30个十是( ),也就是先算( )除以2得( ),1再在30的后面添( )个0.?口算120?6可以这样想:( )个十除以6得( )个十,2个十是( ),也就是先算( )除以6得( ),再在2的后面添( )个0(?口算300?5,因为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字3小于除数5,所以只能把300看作( )个十,除以5得( )个十,6个十是( ),也就是先算( )除以5得( ),再在6的后面添( )个0(?估算629?9?( )?9,( ),估算629?8?( )?8,( ),估算629?7?( )?7,( ),估算629?6?( )?6,( ),估算629?5?( )?5,( ),估算629?4?( )?4,( ),估算629?3?( )?3,( ),估算629?2?( )?2,( ). 16.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是:先看被除数的百位,若百位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十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1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当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 1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小于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如果长增加6米,面积增加 48平方米;
※如果宽增加4 米,面积也增加 48平方米。
宽增 加4米
面积比原来 增加48平方 米
宽增加8米
长增加10米
在图上指出 增加的面积
1 长增加10米
宽增加8米
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你是怎样解 答的?
2 长增加10米
1
宽增加8米
2
3
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面积÷长 = 宽 面积÷宽 = 长
复习回顾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长×宽 面积÷长
= 面积 =宽
面积÷宽 = 长
1.长方形的长为13米,宽为7米,求它的面积; 13×7=91 (平方米)
2.长方形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长为16 厘米,求宽; 64÷16=4 (厘米)
3.长方形的宽为8米,面积为96平方米,求长。 96÷8=12 (米) 复习回顾
1厘米
1 用小方块拼长方形,并填表。
1厘米
正方形个数 面积(cm2)
长(cm) 宽(cm)
1 用小方块拼长方形,并填表。
1厘米
正方形个数 5
面积(cm2) 长(cm) 宽(cm)
1 用小方块拼长方形,并填表。
1厘米
正方形个数 5 面积(cm2) 5
长(cm) 宽(cm)
1 用小方块拼长方形,并填表。
1厘米
正方形个数 5
8
面积(cm2) 5
8
长(cm) 5
4
宽(cm) 1
2
1 用小方块拼长方形,并填表。
1厘米
正方形个数 5
8
面积(cm2) 5
8
长(cm) 5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与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3、
钢笔
皮球
圆珠笔
乒乓球
笔记本
8元/支
7元/个
3元/支
2元/个
9元/本
(2)如果用买笔和球的这些钱买笔记本,最多可以买多少本?
(108+60)÷9 =168÷9
=18(本) ……6(元)
答:最多可以买18本。
13、
钢笔
皮球
圆珠笔
乒乓球
笔记本
8元/支
7元/个
3元/支
2元/个
9元/本
填一填。
要使商的末尾有0,两个
里分别可以填几?
7
7 7
0
1 2
7 7
3 4
7
6 7
7 7
7
5
8
a克
① a克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了400元的图书。
答:平均每班捐款160元。
13、
钢笔
皮球
圆珠笔
乒乓球
笔记本
8元/支
7元/个
3元/支
2元/个
9元/本
(1)李老师买一种笔刚好用去108元,买一种球刚好用去
60元。他买的是哪一种笔和哪一种球?各买了多少?
108÷3 =36(支)
60÷2 =30(个)
答:李老师买了36支圆珠笔,30个乒乓球。
=184 ÷2
=92(套) 答:共需要92套这样的课桌椅。
11、
今年一季度安了 108个人工鸟巢。
照这样计算,半年 能安多少个呢?
108 ÷3×6 =36×6 =216(个) 答:半年能安216个。
12、奋进小学三年级5个班同学捐款,为2所希望学校购书。
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加法和减法
1.数的认识:认识到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并且能够从中提取出数字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2.比较大小:学会比较大小,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来表示大小关系。
3.加法运算:学会用竖式算法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并牢记进位的概念。
4.减法运算:学会用竖式算法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减法计算,并掌握借位的方法。
二、乘法和除法
1.乘法口诀表:熟记乘法口诀表,能够快速算出任意两个数的乘积。
2.乘法运算:学会用竖式算法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除法运算:使用竖式算法进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掌握余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倍数和约数
1.倍数: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倍数。
2.约数:理解约数的概念,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全部约数。
四、图形与面积
1.图形的分类: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
方形、圆等。
2.图形的边和角:学会认识图形的边和角,掌握它们相互之间的
关系。
3.面积的计算: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了解单位面积的概念。
五、时间和日历
1.时、分、秒:认识时钟和秒表,学会读取时间和计算时间的间隔。
2.年、月、日:学会使用日历,了解一年有多少天,熟练计算日期之间的差值。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主要的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夯实基础,建立数学思维,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思维导图知识点知识树复习资料]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说一说
怎样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本课总结
能够准确的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谢谢欣赏
T H A N K YO U FO R L IST EN IN G
1
1
6元5角+ 3元4角=
1
6元5角+ 3元4角= 元角 65
+3 4Βιβλιοθήκη 16元5角+ 3元4角= 元角 65
+ 34 99
1
6元5角+ 3元4角= 9元9角 元角 65
+ 34 99
1
6元5角+ 3元4角= 9元9角 元角 65
+ 34 99
1
6元5角+ 3元4角= 9元9角 6元5角- 3元4角= 元角 65 + 34 99
6 .5 + 3 .4
9 .9
6 .5 - 3 .4
3 .1
1
6.5 +3.4 =9.9( 元) 6.5 -3.4 =3.1( 元)
6 .5 + 3 .4
9 .9
6 .5 - 3 .4
3 .1
1
6.5 +3.4 =9.9( 元) 6.5 -3.4 =3.1( 元)
6 .5 + 3 .4
9 .9
6 .5 - 3 .4
+3 4 99
-34 31
1
6元5角+ 3元4角= 9元9角 6元5角- 3元4角= 3元1角
元角 65 +3 4 99
元角 65 -3 4 31
1
6.5 +3.4 = ( 元)
1
6.5 +3.4 = ( 元)
6 .5 + 3 .4
1
6.5 + 3.4 = ( 元)
6 .5 + 3 .4
9 .9
1
6.5 +3.4 =9.9( 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总结西师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西师版知识整理: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好多知识,想一想,你都学到了些什么?生:大体先说说师:你能把这些知识整理一下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整理知识,由组长执笔记录。
比比哪组整理得既完整又简洁。
学生活动反馈,展示,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面积的含义:提问:面积是指物体的哪个部分?周长是指物体的哪个部分?小结:面积是一整片,周长是一条线。
练习:、画一个平面图,用黄色描周长,红色图面积。
2、判断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周长大的图形,面积就一定大。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两个相等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和原来一样。
3、选择下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
A、周长和面积都相等B、周长和面积都不等c、周长相等,面积不等面积的单位:)提问:计算面积要用什么单位?2)举例说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3)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板书: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0000练习:、填空1平方米的正方形里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用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
用3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1000平方分米=平方米4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5米=分米填上适当单位。
)我们手掌的面积大约是902)学校操场的长56,面积约18003)一张课桌的面积约28,它的高约84)学校教学楼的高约20占地约4002、选择有三块铁皮,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哪块铁皮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A、9平方分米B、90平方分米c、900平方分米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最长的是,面积最大的是。
A、B、c、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提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要知道什么条件?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练习:、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如果要求出它的面积和周长,你打算怎么办?2、如果老师要你在这张纸上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准备怎么办?所取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三、拓展应用:师:我们小朋友对这些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下面老师有几道高水平的闯关题,愿意做吗?:我会正确判断!、表示教室地面的大小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清单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清单第1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判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几位数时容易出错。
误区点拨:(1)这样的错误产生的原因是没有掌握判断积是几位数的方法。
(2)如果两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大于或等于10,积就一定是四位数;如果两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小于10,积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判断,也可以用两数相乘的方法计算出积是多少进行判断。
易错点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计算过程容易出错。
误区点拨:(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容易出现对位错误和忘记加进位数的错误。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和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和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第2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面积和周长的不同。
误区点拨:(1)面积和长度是两个分歧的概念,在解决问题时,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容易混用。
在进行单位换算或比大小时,容易只留意单位前面的数值,不留意单位是否一致。
(2)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如桌面的大小、课本封面的大小都是指它们的面积。
而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各边的长度和。
面积表示面的大小,而周长表示线的长短。
易错点2: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误区点拨:(1)误认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2)单位之间的换算。
在进行转换时,相邻的两个常晤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不相邻的不是,如1m2=cm2。
易错点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误区点拨:(1)由于受已形成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求长方形的面积会误用(长+宽)×2,求正方形的面积会误用边长×4,混淆了周长与面积的求法。
(2)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先要弄清求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然后确定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西师版三年级下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总复习一、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数乘两位数:不看整十数末尾的0,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求出积,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一个乘积的末尾对齐个位写。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二个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第二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因为是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实际是几十乘两位数的乘法,末尾上(个位)实际是0,在写竖式时可以省写。
检验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如果积相等,说明计算正确。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方法:把不是0的数相乘,再数前面因数一共有多少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3、估算:方法)。
注意:估算要看关键字词如“大约”,要与精确计算区分开;买东西等特殊情况下的估算要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尽量“看大”进行估算。
估算结果越接近准确结果越好。
估算在于速算。
4、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2)积不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倍数,积不变。
(3)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积就扩大 b a 倍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12厘米、12cm )—指甲盖、橡皮擦、邮票、写字本封面……平方分米:(12分米、12dm )—手掌、桌面、电脑屏幕……平方米:(12米,12m )——两个人合抱、教师地面、黑板、墙面、操场…… 3、面积单位的进率:12m =1002dm 12dm =1002cm 12m =100002cm(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为100)注意:面积单位不能与长度单位乱用,要注意牢固区分准确使用,表示长度如周长、长短等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用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不能与面积单位比较大小。
完整版)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完整版)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资料一、乘除法:1、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方法:将因数(或被除数)末尾的数字放在一边,然后相乘(或相除),最后在积(或商)的末尾添上数字。
添上的数字个数等于放在一边的数字总数。
2、乘、除法估算方法:将题目中的数转化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口算。
转化时要保证方便口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一位一位地乘。
如果乘得的积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地除,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来占位。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5、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6、商的变化规律: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7、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
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二、小数:1、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小数点右边的数字从前往后读出每一个数字。
2、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的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小数点右边小数部分的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
3、小数改写成元角分的方法: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
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
当角或分为0时,可以不写。
四、分数改成小数的方法:如果分母是10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
如果分母是100的分数,用两位小数表示。
5、小数的加减法:在小数点对齐的情况下,从小数点后的最后一位开始计算,最后将得数上的小数点对齐。
西师版三年级下期数学知识点归纳[2]
西师版三年级下期数学知识点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西师版三年级下期数学知识点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西师版三年级下期数学知识点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总复习一、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数乘两位数:不看整十数末尾的0,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求出积,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一个乘积的末尾对齐个位写。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二个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第二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因为是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实际是几十乘两位数的乘法,末尾上(个位)实际是0,在写竖式时可以省写。
检验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如果积相等,说明计算正确。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方法:把不是0的数相乘,再数前面因数一共有多少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3、估算:方法)。
注意:估算要看关键字词如“大约”,要与精确计算区分开;买东西等特殊情况下的估算要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尽量“看大”进行估算.估算结果越接近准确结果越好。
估算在于速算。
4、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2)积不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倍数,积不变。
a 倍(3)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积就扩大b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个两位数乘10,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后边添上一个0。
两位数乘整十数,能够先用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在后边添上一个0。
整十数乘整十数能够先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十位数字相乘),再在积的后边添上2个0就能够了。
乘数末端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端起码有几个0。
互换乘数的地点,所得的积不变。
我们能够用这样的规律来查验我们乘法计算能否正确。
用竖式下方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末端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够先把0前方的数相乘,再依据乘数的末端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端添写几个0。
注意:列竖式时,不看乘数末端的0,将0前方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减小,积就跟着扩大或减小。
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若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减小同样的倍数,积不变。
两位数乘整十数,一乘(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二添(在乘得的数的末端添上一个0)。
两位数乘两位数(末端没有0时),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再把它们所得的积相加。
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用4,5,6,7这4个数字构成2个两位数。
想想,如何组数,它们的积最大要使积最大,第一要知足两个因数较大,那么十位应当选择较大的数,还要使两个因数的差最小。
(和同差小积大)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222平方厘米(cm)、平方分米(dm)、平方米(m)1平方厘米:边长是1cm的正方形的面积。
1平方分米:边长是1dm的正方形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m的正方形的面积。
2数学书面积约5dm,课桌约有(5)本数学书大2课桌的面积约是(25)dm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mm)、(cm)、(dm)、(m)、(km)三个面积单位分别用于丈量不一样的物风光积:量较大物体的面积,如丈量操场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个两位数乘10,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
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用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在后面添上一个0。
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先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十位数字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就可以了.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交换乘数的位置,所得的积不变。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规律来检验我们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用竖式下方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0。
注意:列竖式时,不看乘数末尾的0,将0前面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积就随着扩大或缩小。
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 倍,积就扩大a×b 倍;若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两位数乘整十数,一乘(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二添(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两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没有0时),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最后再把它们所得的积相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一、乘除法:
1、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或被除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相乘(或相除),然后在积(或商)的末尾添上0。
(记住:必须方便口算。
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
2、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乘除口算。
(记住:在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时,必须方便口算。
)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在竖式中,用后一个因数的十位去乘前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就写在十位。
)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记住:A.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
5、积的变化规律:A.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B.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6、商的变化规律:A.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B.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C.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7、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
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二、小数:
1、“.”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读法: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相同),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法:直接从前往后读出每一个数字。
)
2、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小数点右边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01)。
3、小数改写成元角分的方法: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
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
(如:12.68元就是12元6角8分。
记住:当角或分为0时,“0角”或“0分”可以不写。
)
4、分数改成小数的方法:分母是10的分数,就用一位小数表示。
分母是100的分数,就用两位小数表示。
5、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从小数点后边最后一位算起,最后在得数上对齐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记住:进位要在前一位加上进的几,退位要在前一位减去几。
)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
1、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的单位:
A.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作1厘米2(或cm2)。
(如橡皮、邮票、硬币等)
B.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作1分米2(或dm2)。
(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C.边长为 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作1米2(或m2)。
(如黑板面、教室地面、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m2=100dm2)、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dm2=100cm2)。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
4、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比较项目周长面积
不同点1、意
义
围成长方形四条边
的总长。
长方形表面的大小。
2、使用
单位
长度单位:米、分米、
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
米、平方厘米
3、计算
公式
周长=(长+
宽)×2
长+宽=周长
÷2
长=周长÷2-
宽
宽=周长÷2-
长
面积=长×宽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相同点已知条
件
必须要知道长、宽,才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面
积。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
5、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比较项目周长面积
不同点1、意
义
围成正方形四条边
的总长。
正方形表面的大小。
2、使用
单位
长度单位:米、分米、
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
米、平方厘米
3、计算
公式
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面积=边长×边长
相同点已知条
件
必须要知道边长,才能求出正方形的周长、面积。
四、轴对称:
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2、类型: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3、画图:
A.画对称轴的方法:左右对称的图形,在它左右两边的最上端找到一组相对称的点,并量出这两个点的中点。
然后在最下端量出一组对称点的中点。
最后经过这两个中点划出一条虚线。
(上下对称的图形画法相似)
B.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先将已知图形的每个角的顶点,在对称轴的另一端,以对称轴为中点量出与它们的相对称的点。
最后将这些点用已知图形的连接方法一一连接起来。
(记住:找对称点时,必须以对称轴为中心。
)
五、统计:
复式统计表的表头确定方法:
1、图中“1”定为“项目(或类别)”,它对应的是单式统计表第一横栏的每个统计类别。
2、图中“2”由该表的标题名称确定,如标题为“…成绩统计表”,那“2”就定
为“成绩”。
3、图中“3”由组成该表的两个单式表的统计对象合并而定。
如:两个单式表为“…男生成绩统计表”“…女生成绩统计表”,那“3”就定为“性别”,见书 P94例4。
如:两个单式表为“…一年级成绩统计表”“…二年级成绩统计表”,那“3”就定为“年级”。
如:两个单式表为“…上学期体重统计表”“…下学期体重统计表”,那“3”就定为“学期”,见书P134第18题。
(记住:“合计”是求那一栏所有数字的和。
“平均”=数字的总和÷数字的个数。
) 2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