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产妇的健康史、孕产史、分娩中的异常情况、产后恢复情况。
2.评估产妇全身情况,有无寒战、发热、严重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3.评估产后出血量及初步评估产后出血原因。
4.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
5.了解辅助检查情况,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护理措施】
1.观察产妇面色、表情、神志、四肢皮肤温度及生命体征变化。
2.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1)按摩子宫:①腹壁按摩子宫;②腹壁双手按摩子宫;③腹部-阴道双手压迫子宫法;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遵医嘱使用宫缩剂。
(2)应用宫缩剂;(3)宫腔纱条填塞;(4)结扎盆腔血管;(5)髂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
3胎盘因素所致出血: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检查胎盘胎膜娩出是否完整,必要时协助医师做好刮宫术。
4.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按解剖层次缝合,彻底止血。
5.遵医嘱做好血液实验室检查及配血,必要时与相关科室联系会诊事项。
6.失血性体克的护理按“休克护理常规”相关内容;密切观察子宫收缩、膀胱充盈情况、阴道流血量,做好交接班工作。
6.抢救中应注意关注产妇及其亲属的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鼓励。
【健康教育】
1.指导产妇掌握自行腹部按摩子宫、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的技能。
2.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进食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3.做好出院健康教育,了解紧急就诊指征。
产后出血个案护理
健康宣教效果
评估产妇对产后保健和育 儿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调 整健康宣教内容和方式。
04
护理总结与反思
护理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亮点 及时发现出血症状,并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有效协调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护理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 全程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护理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01
03
护理效果
止血效果评估
01
02
03
出血量评估
准确测量并记录产后出血 量,以判断止血效果。
止血措施效果
观察采取的止血措施是否 有效,如按摩子宫、使用 止血药物等。
出血原因分析
针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 如宫缩乏力、胎盘残留等 ,以指导后续护理。
Hale Waihona Puke 患者恢复情况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呼吸等,以评估恢复
不足
02
03
04
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不够充 分,未能有效降低出血风险。
在紧急情况下,与家属的沟通 不够及时和准确。
对患者病情的监测不够严密, 导致出血量估计不足。
对类似案例的借鉴意义
在处理产后出血病例 时,应高度重视预防 措施的落实。
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 有效沟通,确保信息 准确传递。
加强医护人员对产后 出血的认知和应急处 理能力。
未来改进方向与建议
完善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应急处 理流程。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对 产后出血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优化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机制 ,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递。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产后出血个案护理
汇报人: 2024-01-01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产妇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严重时可能危及产妇生命。
产后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子宫收缩不足、子宫内膜病变、继发性出血和子宫切除等。
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我们需要做出正确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出血的危害。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1.子宫收缩不足:产后子宫收缩不足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正常分娩后,子宫应该通过收缩来止血。
如果子宫收缩不足,导致血管口无法收缩,就会引发出血。
2.子宫内膜病变:一些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脱垂等会引起子宫出血。
此外,增殖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也是子宫内膜出血的原因。
3.继发性出血:分娩过程中可能导致产道或产妇产生其他损伤,如阴道或阴道撕裂产生的血管破裂、宫颈撕裂、阴道盆腔积血等,都可能引发产后出血。
4.子宫切除: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子宫肌瘤过大或其他原因,医生可能会决定切除子宫,这会导致丧失子宫收缩功能,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1.观察产后出血情况: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产后出血的量和性质,包括血色、出血量、出血速度等。
当出现大量、持续性出血时,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促进子宫收缩:产后护理中,通过按摩、催产素和催产素类药物等手段,刺激子宫收缩。
按摩方法是在产妇下腹部轻轻按摩子宫,以刺激其收缩。
此外,也可使用药物以促进子宫收缩。
3.预防感染:产妇在产后容易感染,护士需要加强对产妇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卫生巾,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发炎等症状。
4.配合医生处理原因:根据产妇不同情况,护士应当配合医生对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如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应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总结起来,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包括观察产后出血情况、促进子宫收缩、预防感染以及配合医生处理产后出血的原因。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减轻产妇产后出血的危害,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的评估及护理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
体位 给氧 保温 静脉通道 尿管 床旁监护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 心、血管活性药 防止肾功能衰竭 抗感染
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 ↓
立即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阴道检查用物 ↓
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予配血、输血、输液及应用药 物
子宫收缩乏 力性出血
产 后
胎盘剥离不全及胎盘滞留在子宫内,当徒手剥离 胎盘时,发现胎盘全部或部分与宫壁连在一起, 剥离困难
胎盘因素出血
出
发生在第二产程或孩子娩出后或者剖腹产术后持
血
续的阴道出血、色红、量多、子宫轮廓清晰、胎 软产道损伤性
盘完整
出血
在孕前或在妊娠期已有比较容易出血的倾向,胎 凝血功能障碍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v体位v给氧v保温v静脉通道v尿管v床旁监护n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n纠正酸中毒纠正酸中毒n心血管活性药心血管活性药n防止肾功能衰竭防止肾功能衰竭n抗感染抗感染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平卧位立即通知医生立即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主任护士长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阴道检查用物阴道检查用物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迅速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予配血输血输液及应用药遵医嘱予配血输血输液及应用药物物给与氧气吸入给与氧气吸入保暖保暖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安抚
胎盘因素
⒈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促使胎盘娩 出,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 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不止
⒉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致胎盘 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影响子宫收缩止血
⒊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 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 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妨碍 正常宫缩引起出血,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呈隐 性出血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孕产史及健康史,了解分娩全过程;评估产后出血的诱因。
2.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3.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膀胱充盈情况,观察阴道流血的颜色及量,寻找出血原因。
2.产后出血多者,应立即输液、输血,给予保暖。
尿潴留者给予导尿。
大出血者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
3.子宫收缩乏力者,遵医嘱使用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为鲜红者,应行产道检查,如有裂伤行伤口缝合,并给予平卧或头低脚高位预防休克。
4.凡多胎、双胎、晚期妊娠出血的患者,易发生产后出血,应遵医嘱给予宫缩剂。
24小时内密切注意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5.嘱咐患者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
嘱咐患者改变体位宜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6.休克者按休克护理常规。
7.给予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
(三)健康指导
1.针对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应对的信心。
2.指导患者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1。
产后出血急救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一般有观察病情、保持身心愉悦、注意休息、保持卫生、合理饮食等。
建议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有助于身体早日恢复。
1.观察病情:如果存在产后出血的情况,建议每天观察会阴伤口变化、阴道流血的情况,以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
2.保持身心愉悦:女性应保持身心愉悦,不可过度紧张、忧虑、愤怒,否则可能会使不良的情绪刺激身体,从而引起其他不适。
3.注意休息:如果出现该情况,女性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不可熬夜或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身体不适,使出血的情况更加严重。
4.保持卫生:女性应保持外阴的卫生,并定期清洁局部,还应勤换内衣内裤,以免细菌滋生而引发炎症,不利于身体的正常恢复。
5.合理饮食:饮食方面应注意食用清淡、营养的食物,而不宜摄入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火锅、烧烤、冰淇淋等,否则可能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身体不适。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500m1称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占阻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1、执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抢救时需情绪稳定工作有序,立即通知医师,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建立静脉通道、注射宫缩剂、清理宫腔、缝合裂伤等。
3、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4、安慰产妇、注意保暖、行平卧位和氧气吸入。
5、患者大量出血可根据医嘱输血和给药预防休克发生。
6、注意患者阴道流血量、观察有无血凝块、警惕DICo如有征象
立即通知医师同时做生化检查。
7、患者注意排空膀胱、必须时放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及性质。
8、若有宫腔排出物、注意保留并送病理检查。
9、患者出血停止后仍需严密观察一般情况、加强产褥期护理。
患者卧床休息、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概述]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
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控制感染。
[临床表现]主要大量阴道出血和失血性休。
[护理诊断]1、组织灌注量不足;与大量出血有关。
2.疲乏;与产后出血引起贫血,产后体质虚弱有关3.恐惧;与阴道大出血,有死亡逼近的压迫感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 与产后出血造成贫血,使用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道内或宫腔操作,如人工剥离胎盘、压迫止血、宫腔填塞等软产道裂伤等有关。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按产褥期护理常规。
2.按常规做好预防产后出血工作,做好产前,产时,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3.注意休息与营养支持。
(二)病情观察与治疗配合1.查明出血原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检交叉、备血。
遵医嘱查血常规、出凝血四项、HIV、HCV、TPPA。
2、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准确记录出血。
每10~15分钟按摩宫底1次,连3次,如宫体质地硬。
阴道出血少,改每半小时观察1次,连续3次。
阴道少量流血后改为2~4小时观察1次,至产后24小时,3.遵医嘱注射宫缩剂,给氧气吸入,必要时腹部置冰袋。
4.持续心电监护,每半小时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无出血倾向后每2~4小时记录1次至产后24小时。
5.持续导尿,注意尿色、尿量。
6.注意保暖,做好临床护理记录,加强心理疏导。
7.出现出血性休克,按出血性休克护理。
8.如在产房的产妇,宫缩良好无继续出血、血压稳定者可迁入产科病区,须和病区护士详细交班。
医院产后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产后患者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一)病史认真查看产前记录、分娩记录(包括分娩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性状、胎盘娩出情况、新生儿健康状况)、用药史,特别注意分娩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及其处理经过。
(二)身心状况1.机体状况(1)一般情况:①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若产程延长导致过度疲劳时,体温可在产后最初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不哺乳者于产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发热,体温达38.5~39℃,一般仅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体温即下降。
②脉搏:脉搏略缓慢,约为60~70次/分,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休息等因素有关,约于产后1周恢复正常。
③呼吸:深慢,约14~16次/分,与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由妊娠期的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有关。
④血压:平稳、变化不大,但妊高征孕妇产后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⑤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于1周后自行好转。
⑥腹痛: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行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射性催产素分泌增多可使疼痛加重。
⑦营养:评估产妇的食欲情况、每日饮食量、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有无偏食及不合理的“忌嘴”、摄入量能否满足产妇的营养需要及家庭状况等。
⑧大小便:评估产妇每日的尿量尤其是产后最初4~6小时之内的尿量、膀胱充盈情况、每日大便次数、有无便秘、排便时有无不适感。
⑨休息与活动:评估产妇每日睡眠的时间、有无疲倦感、是否下床活动、活动量如何、活动时有无不适感。
(2)生殖系统:每日应在同一时间评估宫底高度及恶露的量、颜色、性状、气味及持续时间。
每日评估会阴情况,注意会阴有无水肿、红肿,会阴伤口的愈合情况,有无伤口裂开、压痛或异常分泌物。
1)子宫: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脐下一指。
产后第1日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致使宫底稍上升至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至产后10日降入骨盆腔内,在耻骨联合上方扪不到宫底。
产后出血休克病人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休克病人护理措施摘要产后出血休克是威胁孕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正确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篇文档将介绍产后出血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病情、控制出血、补液和保持体温的方法。
1. 观察病情对产后出血休克病人的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需要密切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阴道出血的情况,包括颜色、量和出血的渐减情况。
•注意产妇的皮肤状况,如苍白或发绀。
•定期测量产妇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值,判断贫血程度。
•监测尿量,以了解产妇的肾功能状况。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及时发现神经系统问题。
2. 控制出血控制产后出血是关键的护理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测量产妇的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提供足够的阴道垫,以便对出血进行判断和量化。
•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压迫止血法,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定期更换产后妇女的垫布,保持干净卫生。
•鼓励产妇平卧,减少出血风险。
3. 补液产后出血休克病人通常会失去大量的血液,补液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补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配置输液实施补液,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类型。
•监测病人的尿量和皮肤弹性,以确保补液的效果。
•保持输液通道的通畅,避免阻塞或感染。
•定期检查输液质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造成不适。
4. 保持体温产后出血休克病人常常会出现低体温,保持适当的体温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提供足够的被褥和毛毯,保持产妇的温暖。
•定期测量产妇的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避免产妇接触冷水和寒冷环境,防止体温进一步下降。
结论产后出血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是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通过正确观察病情、控制出血、补液和保持体温,可以有效地帮助产妇恢复健康。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阴道流血超过500毫升或出血速度超过每分钟50毫升的情况。
它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可威胁到产妇的生命。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要点。
一、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1.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产妇出现明显的大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同时,通知医院,以便他们做好接诊准备。
2. 让产妇保持平卧位:平卧位有助于减少出血,同时可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条件。
3. 按压子宫:产妇出血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的。
护士或医生应该用手按压产妇的下腹部,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 快速输液:产妇出血过多时,很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
因此,应迅速给予输液,以恢复体液平衡,维持循环功能。
5. 输血:如果产妇失血过多,造成贫血严重,可以考虑给予输血,补充红细胞和血浆。
6. 使用药物: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缩宫药物如催产素,促使子宫收缩。
此外,还可以使用止血药物如卡巴群酮,帮助停止出血。
7. 手术干预:如果以上措施无效,产妇仍然持续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1. 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和呼吸:这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监测产妇的阴道出血量:通过记录阴道出血量的多少,可以判断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保持产妇的清洁和舒适:及时更换产妇的卫生巾,保持外阴的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给予产妇舒适的环境和心理支持,有助于促进康复。
4. 给予产妇适当的营养支持:产妇出血过多,容易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因此,应给予产妇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铁的食物。
5. 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出血对产妇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护士应给予产妇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她们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康复信心。
6. 定期复查和随访:产后出血的护理不仅仅是在急救时的处理,还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后(产褥期)护理常规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产妇,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予以疏导。
3.产后2h内,在产室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变化。
(1)协助产妇首次哺乳。
(2)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将弯盘放于产妇臀下收集,准确评估。
(3)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1次,每15一30min观察一次宫缩情况,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等。
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并报告医师遵医嘱肌注缩宫素。
若阴道流血量不多,但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者,提示宫腔内有积血,应挤压宫底排出积血,并遵医嘱给予缩宫素。
(4)产妇自觉肛门坠胀者,应行肛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
(5)若产后2h正常,连同新生儿送回病室。
4.产妇回病房后,详细交接分娩及医嘱情况,检查宫底,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产后6h内每30min按揉子宫1次,挤出积存的血及血块;产后6一24h内每4h按摩子宫1次,观察恶露量、色、性质、味的变化,恶露量多、时间长、有臭味,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应保留24h会阴垫供医生观察。
5.产后1h一3日进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油腻粗糙的食物。
3日后改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的半流饮质,多食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
6.乳房护理:喂奶前应先用肥皂热毛巾及清水擦洗乳头,以后每次喂奶前均应用清水茶洗乳头。
7.会阴部护理:(1)注意会阴部卫生,会阴垫应用无菌卫生巾并及时更换。
产后3日内或会阴拆线前用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外阴,2次/日;严重撕裂或较大较深的切口每次大便后必须清洗。
(2)会阴水肿明显的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h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
(3)会阴部有缝线者,每日检查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产后3一5日拆线。
若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或行扩创处理,并定时换药。
(4)产后24h内若感到会阴部或肛门有下坠不适感、疼痛感,应及时报告医生。
(5)会阴浅裂伤缝线一般于48h拆除,会阴侧切创口缝线一般于3一5日拆除。
业务学习-产后出血
护理过程
• 2020-2-20 15:00 • 患者子宫收缩欠佳,阴道流血300ml。血压110/70mmhg。
立即通知医生处理,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应用子宫收缩 剂,并按摩子宫刺激其收缩,安定病人的情绪,消除恐惧 的心理。医嘱示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阴道流血情况。 • 2020-2-20 16:00 • 患者子宫收缩良好,阴道出血10ml,血压115/75mmhg。 • 2020-2-20 17:00 • 患者子宫收缩良好,阴道出血10ml,已自行排尿。主诉无 不适。
• 2若大量出血应保持镇定,积极抢救,迅速分析原 因,主动采取措施如子宫压出血块,应经常按摩 子宫刺激其收缩,清理宫腔,缝合裂伤,输血, 应用子宫收缩剂
• 3注意阴道流血,警惕有无DIC征象。排空膀胱, 有尿潴留者应留置导尿管,注意宫腔内排出物, 并送病理检查
产妇的健康教育
出血停止后,应加强产褥期护理宣传并 指导产褥期康复的技巧,注意继续观察子 宫复旧及恶露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 返院就诊。应让她们明确产后检查的目的, 时间,意义,使产妇能按时接受检查,以 了解产妇身心康复情况。解决哺乳中的问 题,调整产后指导计划。
业务学习—产后出血
产一区:程文
学习要点
掌握产后出血的一般护理常规 掌握产后出血的病情变化,及时制定护理计
划 了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
名词解释
• 产后出血概念: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 超过500毫升称产后出血。
病程记录
• 患者张某某,女,24岁,主因宫内孕40周,阵发性腹痛伴 阴道流水1小时,于2020年2月20日8时入院待产。责任护 士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病区环境,床旁设施的使用和注 意事项。开水和饮食供应的有关规定。嘱其自测胎动,左 侧卧位。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临盆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
产后出血是临盆期严峻的并发症,是致使孕产妇死亡的四大缘故之一。
在我国产后出血最近几年来一直是引发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名缘故,专门是在边远掉队地域这一情形加倍突出。
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临盆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搜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病因产后出血的发病缘故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
四大缘故能够归并存在,也能够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多见的缘故,占70%。
正常情形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
若是显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那么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
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临盆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临盆缺乏足够信心那么能够引发宫缩不和谐或宫缩乏力。
此种情形在临产后可能需要利用镇定剂及镇痛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发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太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都可引发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量、庞大儿及多胎怀胎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临盆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都可引发子宫收缩乏力。
子痫前期(重度)、严峻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归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发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胎盘因素占产后出血缘故的20%左右。
依照胎盘剥离情形,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份胎盘和/或胎膜残留都可阻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
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
可能与宫缩剂利用不妥或粗鲁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壤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发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能够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之首。
1.护理评估
1.1病史评估:评估产妇是否有诱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1.2身体状况评估:评估产妇生命体征及有无休克表现;准确评估产后出血量。
1.3辅助检查:血型,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
2.护理问题
2.1组织灌注不足
2.2有感染的危险
2.3恐惧
3.护理措施
3.1预防产后出血
3.1.1做好孕期保健: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孕妇应积极治疗后妊娠,不宜妊娠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提前入院治疗。
3.1.2正确处理产程:第一产程应防止产程延长,密切观察产妇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保证产妇充分的休息和饮食;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第三产程应注意观察胎盘、胎膜娩出情况。
3.1.3加强产后观察:产后两小时应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伤口情况。
3.2针对病因,迅速止血
3.2.1子宫收缩乏力:加强子宫收缩是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具体有按摩子宫;合理应用宫缩剂;无菌纱布填塞宫腔局部止血,24小时后取出;对于严重持久的产后出血可采取结扎盆腔血管,栓塞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难以控制危及产妇生命的出血可切除子宫。
3.2.2胎盘因素:如因为膀胱过度膨胀影响胎盘排出,应导尿排空膀胱;如怀疑胎盘植入,应考虑手术切除子宫;若是胎盘残留则可进行刮宫术或钳刮术,胎盘粘连可行手剥胎盘。
3.2.3软产道裂伤:止血同时应按照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如有血肿形成应切开清楚血肿然后缝合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条。
3.2.4凝血功能障碍:应在积极止血的同时治疗原发病,根据不同病因,输入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新鲜血浆等。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和纠正休克、观察阴道流血量、产妇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4心理护理:产后出血时,产妇及家属都会表现出担心、紧张、焦虑等情绪,这时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心产妇,减轻产妇心理压力;另外应注意与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4.健康教育:
4.1产后大出血后产妇一般身体较为虚弱,因此应与产妇和家属一起制定产后康复计划,适度活动有助于产妇身体恢复。
4.2保证充足合理的营养,注意多进食富含铁的食物,有利于纠正失血引起的贫血。
4.3指导产妇观察子宫复旧及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5.护理评价
5.1产妇血容量正常。
5.2产妇体温及血象正常,伤口及恶露无异常。
5.3产妇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