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综合布置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bbf97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6d.png)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1)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和标高系统。
(2)地下管线一般自建筑向道路中心线由近到远敷设。
其一般的顺序为:电讯管、缆一电力电缆一热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3)为了便利管线综合和管理工作,对各种管线在市政道路下的位置,大中城市一般均有基本定位,各城市可以统一规定各类管线在道路上的方位。
如规定电力电缆、煤气、污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东侧或南侧;电讯、热力、给水、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
在作小区管线综合时,规划设计单位宜遵循当地的上述规定,并结合小区实际,统一合理地解决各类管线的位置。
这是小区工程管线综合的关键。
(4)各类地下管线在处理竖向位置时,由地面向下的顺序一般为:电讯管、缆一热力电缆一电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其中,要点是电讯管缆应在其他管线之上,而污水管线则应在其他管线的最下方。
(5)所有管线均应力求短捷,少转变、少交叉,尽量和道路平行或垂直敷设;当管线必须转弯敷设时,其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规定。
(6)当几条管线交叉布置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以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新建管线让己建的永久管线。
(7)所有管线提倡直埋,除明沟排(雨)水外,一般不做地下管沟如电缆沟、暖气沟等:地下管线的上部覆土深度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表(见表2 -3 - 21)的要求。
(8)各类管线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设施的最小水平、垂直间距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垂直挣距表(见表2-3 - 22)和地下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表(见表2-3 - 23 )的要求。
(9)为了方便旋工、检修和不影响交通,地下管线尽可能不要布置在交通频繁的机动车道下面,可优先考虑敷设在绿地或人行道下面,尤其是小口径给水管、煤气管、电力、电讯管缆。
其次,才考虑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面。
大管径的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等较少检修的管道才可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面。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方案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0f00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d.png)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方案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方案是指在建筑物、工业设施等项目中,对各种管道(如给水管、排水管、天然气管、通风管等)的综合布置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一套综合技术方案。
该方案的目的是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1.规划布置首先,需要对管道的用途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确定管道布置的方向、位置和数量。
然后,在设计阶段,要进行管道布置的规划,确定管道的走向、连接方式、管径和材料等。
在规划布置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各种管道的布置应符合工程的安全要求,避免出现交叉干扰、安全事故等问题;-管道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要确保管道的布置不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并且尽可能地减少管道的穿越;-管道的长度和管径应根据流体的流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行计算和确定,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管道布置的可维修性和可检修性应得到充分考虑,方便维护人员进行维修和检修工作;-管道的布置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防火、防震等要求。
2.材料选择在综合布置管道系统时,应根据不同管道的用途和运行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管材包括金属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
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耐压性、耐腐蚀性、耐温性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3.连接方式管道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和卡箍连接等。
不同的管道连接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在选择连接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的材质、管径和工程要求等。
4.安装施工管道的安装施工是管道综合布置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期和质量的控制。
5.管理与维护管道综合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管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包括定期巡检管道系统,检查和清理管道,以及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换管道设备等。
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建立管道管理制度和维护保养计划,对管道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记录管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城市综合管廊中的管线综合布置技巧
![城市综合管廊中的管线综合布置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a98e6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0.png)
城市综合管廊中的管线综合布置技巧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线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为了解决管线交叉、重复建设等问题,城市综合管廊应运而生。
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中布置、统一管理的综合管线系统,为城市提供了管道、电缆、通信线路等多种基础设施的通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经验和专业性的角度,探讨城市综合管廊中管线的综合布置技巧。
首先,管线综合布置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
在现代城市中,空间资源非常有限,因此管线的布置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约空间。
在城市综合管廊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线布设和堆叠,将各种管线进行分层布置,通过优化管线的横断面,实现空间的合理利用。
此外,可以考虑管线的共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多种功能的管线放在同一层次,减少空间占用。
其次,管线综合布置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在城市综合管廊中,管线的施工和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线走向设计、设置维修井、控制井等,并考虑到不同管线之间的安全间距,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以方便施工和维护人员进行作业。
再次,管线综合布置需要注重管线的互斥性和合理的隔离。
一座城市中涉及的管线种类繁多,包括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燃气管道、电缆线路等。
这些管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因此,在综合管廊中的管线布置中,应该考虑到不同管线之间的互斥性。
可以通过合理的隔离设计和管线间的安全距离,减少管线之间的相互干扰,确保管线之间的安全运行。
最后,管线综合布置需要充分考虑管网的扩容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管线系统的容量和功能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管线综合布置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管道容量的可扩充性,留有一定的余量,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此外,应该合理规划管线的布局,以便于将来的管网扩容和更新。
综上所述,城市综合管廊中的管线综合布置技巧应该从空间利用、施工便利性、管线互斥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
4管线综合布置施工技术总结
![4管线综合布置施工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30b0aa312b3169a551a4d9.png)
管线综合布置施工技术总结一、综合布线施工要点管线综合布置包括有:给排水及热水系统管道,电气系统电缆、线槽及桥架等。
既要考虑到各种管道的合理布置,观感良好,又要兼顾留出操作及检修空间,还要保证业主需要的天花标高,必须重点考1.1对无天花部分,管线综合布置的重点是:整体布局合理,观感良好。
对于管线交叉的部位需要分层安装,安装前就要根据空间尺寸核好各工种管线位置、标高,对各工种管线作出合理的布置。
1.2对有天花部分,管线综合布置的重点是:布局合理,确保标天花部分一般施工空间有限,主要管线与支管线纵横交错。
必须使各专业管线安装的位置紧凑,又要兼顾留出操作及检修空间。
通风管道的截面尺寸一般为最大,所以应该以通风管道为主进行综合管道布置。
如果不能满足业主需要的标高,则应积极与设计院联系,提出在不改变其通风面积的情况下改变其截面尺寸,以确保标高。
二、与分包单位及专业工种间的协调配合专项措施1、概述本工程体态较大且工期较紧、质量要求高,分包专业施工单位数量较多。
各施工单位施工中要保证承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搞好对安装等专业分包的协调管理,服从总包方的管理。
要使整个工程协调有序地顺利完成,就必须发挥好总包作用,加强协调管理职能,同时分包单位也要积极地给予理解配合。
2、组织管理在管理组织体系上采取有效措施,将总包方和各分包方在组织管理上联系紧密,确保总包方对各专业分包单位的质量、进度和产品相互保护等方面的有效控制,加强对分包间的管理协调,及时处理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以求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
分包方亦须根据总包方质量体系运行的要求,建立质量体系网络,责任到人,对质量实施全过程实行监控。
(1)把各专业施工单位、专业分包队伍的项目负责人组合进总包方的现场指挥部,作为成员共同参与工程的统一指挥安排与协调。
(2)建立每周工程协调会制度。
由总包单位主持,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专业分包队伍参加。
在协调会上,总结上周施工阶段的实施情况,明确后阶段的施工安排,分析及协调解决实际施工中发生的问题。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3d997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b.png)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管线综合排布规则管线综合标准1.1 总则1.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1.2 有压管让无压管。
1.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1.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8 安装、维修空间应不小于500mm。
1.1.9 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1.10 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11 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1.12 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置。
1.1.13 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2 机电各专业细则1.2.1 给排水专业1.2.1.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1.2.1.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1.2.1.3 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行该标准进行检查,其余部位的可以放宽至1cm)。
1.2.1.4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1.2.1.5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1.2.1.6 喷淋管尽量选在下方安装,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
(无吊顶区域可尽量走上方)1.2.1.7 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1.2.1.8 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给排水设计方案和管线综合布置
![给排水设计方案和管线综合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b89bc2e5d5bbfd0a79567386.png)
给排水设计要点和管线综合布置1.建筑给排水的系统组成建筑给排水一般由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等系统组成,复杂建筑还可能包括中水系统、游泳池循环水系统、冷却水循环水系统、景观循环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系统等。
以下分系统对其中的给排水设计要点进行一些简单介绍。
2.给水系统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素是水质、水量及水压,任务是安全、经济、充足地为用水部门提供符合使用要求的用水。
先谈下给水水质:对于一般民用建筑而言,给水水质大多由所在地的自来水水厂及市政管网保证,设计一般不作过多考虑,仅当对水质要求较高或当地水质不够理想时,才会通过一系列附加工艺对水质进行适当提升,比如简单砂滤、活性炭吸附、纳滤或反渗透处理、二次消毒等。
我国现行的水质标准是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基本等同于世界卫生组织<WHO)2004年发布的第三版《饮用水水质准则》的相关标准。
充足的水量的保证是给水设计的一个重点。
理想的供水模式是需要多少水量就瞬时提供多少水量,而现实中用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很不均匀的,这就给设计水量的确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一般用水量根据不同的用水部门的不同用水定额<包括器具定额、人员定额、面积定额等,一般由统计得来)及变化系数来综合确定,由生产工艺的还要包括生产工艺用水。
这些水量不能简单叠加,而应根据实际的水量变化情况合理确定。
设计要保证供水系统随时提高充足的水量并不意味着设计水量的简单放大,因为水量的加大会导致给水设备选型、管网投资偏大,同时能耗也会无谓增多。
稳定的水压则是给水设计的一个难点,因为不同的用水点所在的位置及标高可能不同,不同的用水器具所需要的工作水压范围也不同。
水压一般由管网最远端或标高最高处的用水点处所需水压来确定,这里包括了此点所需的用水水压、与供水处的标高差、沿程及局部损失。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2711f5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b.png)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是指在室外环境下,对各种管线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安装,以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管线类型、管线长度、管线数量、管线材料、管线用途、管线安全等等。
下面将介绍室外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
1. 安全原则安全是室外管线综合布置的首要原则。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管线的安全性,避免管线与其他设施、建筑物等发生碰撞,造成安全事故。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线的防雷、防腐、防爆等安全措施,以保证管线的安全运行。
2. 美观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还需要考虑到美观原则。
管线的布置应该符合环境美学要求,不影响周围环境的美观度。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管线的交叉、穿越、悬挂等不美观的现象。
3. 经济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原则。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管线的长度和数量,降低管线的成本。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线的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选择经济实用的管线材料和设备。
4. 实用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还需要考虑到实用原则。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根据管线的用途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管线材料和设备。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线的维护和维修,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
5. 环保原则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原则。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管线对环境的影响,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
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线的排放和处理,保护环境和生态。
综上所述,室外管线的综合布置需要考虑到安全、美观、经济、实用和环保等多种因素。
在管线的布置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线布置方案,保证管线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1e0bc2c6c175f0e7cd137af.png)
管线综合布置的实施1.管线综合布置的实施:1.1原则1.1.1总体原则尽量利用xx空间。
绝大部分管道在安装时均为贴梁底走管,xx 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当xx很大时。
在管道十字交叉时,这些xx空间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起来。
在满足弯曲半径条件下,空调风管和有压水管均可以通过翻转到xx空间的方法,避免与其他管道冲突,保持路由通畅,满足层高要求。
1.1.2避让原则(1)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无压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流,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管道杂质多、易堵塞,所以无压管道要保持直线,满足坡度,尽量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排水顺畅以及满足空间高度。
有压管道是在压力作用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
一般来说,改变管道走向,交叉排布,绕道走管不会对其供水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当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相碰撞时,应首先考虑更改有压管道的路由。
(2)小管道避让大管道。
通常来说,大管道由于造价高、尺寸重量大等原因,一般不会做过多的翻转和移动。
应先确定大管道的位置,后布置小管道的位置。
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调整小管道,因为小管道造价低且所占空间小,易于更改路由和移动安装。
(3)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
热水管道需要保温,造价较高,且保温后的管径较大。
另外,热水管道翻转过于频繁会导致集气。
因此在两者相遇时,一般调整冷水管道。
(4)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
安装多附件管道时要注意管道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需考虑xx、阀门等附件所占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以及今后的检修、更换管件。
(5)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
xx管道避让原有管道;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空气管道避让水管道。
1.1.3垂直面排列管道原则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历史文化街区管线综合布置
![历史文化街区管线综合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40ce1d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4.png)
历史文化街区管线综合历史文化街区受到《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的保护,不得拓宽和拆除,导致街区内市政管线布置复杂困难,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管线综合设置应从街区建筑遗产保护出发,以改善街区基础设施、焕发老城新活力为落脚点,按照“保护优先、区内自足、设施外置、灵活适用”为原则,结合道路条件、周边地块用地性质,合理更新改造。
现从技术标准的选用、管线种类的选择、管线紧凑布置策略、附属设施风貌传承等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管线综合设计进行技术总结,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一、技术标准选用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3、《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防火标准(征求意见稿)》4、《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标准》(DB37/T5139-2019);5、《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DB11/T692-2019);6、《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19)》。
二、管线布置种类1.管线布置优先级历史街区具有路窄网密、线型曲折、断面多变的特点,街巷狭窄难以容纳所有市政管线,为此需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基础,确定各类管线优先级及替代方案。
表1各类管线优先级对比表管道类型容量特点管径大小敷设间距安全性替代方式可替代性优先性给水DN≤200小小高分户水井低高雨水DN≤600大中高地面径流、明沟暗沟、海绵设施、雨污合流高低污水DN≤300中中中微型污水设备、雨污合流中高电力10kV以下小中中太阳能低高电信6孔以下小大高无线通信网络和电视中中燃气DN≤150小大低瓶装燃气、电力高中热力DN≤200(双管)中大中燃气、电力高低2.道路条件、用地性质决定管线敷设种类历史街区的用地性质以居住、文化展示、旅游商业为主,其市政管道在管道类型、路由数量、管道容量和管材规格上和城市一般市政管网差异较大,而与居住小区较为接近,街区内管线布置类型应结合片区管线综合规划、道路等级、断面、宽度、周边用地性质等,优先布置优先级高、可替代性低的管道。
高层建筑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全文)
![高层建筑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8044a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f.png)
高层建造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全文)范本一:【章节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高层建造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的相关内容。
在高层建造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地下室管线布置至关重要,不仅是保障建造物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管线布置的需求分析、管线类型选择、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章节二:需求分析】2.1 管线布置的目的2.2 管线布置的原则2.3 管线布置的功能需求【章节三:管线类型选择】3.1 水管线布置3.1.1 主供水管线布置3.1.2 消防水管线布置3.1.3 排水管线布置3.2 电气管线布置3.2.1 电力供应管线布置 3.2.2 通信管线布置3.3 燃气管线布置3.3.1 燃气供应管线布置 3.3.2 燃气排放管线布置3.4 其他管线布置【章节四:技术标准制定】4.1 管线布置的规范4.2 管线布置的设计要求4.3 管线布置的施工标准【章节五:安全防护措施】5.1 管线布置的安全隐患5.2 安全防护的原则5.3 安全防护的措施【章节六:项目管理】6.1 管线布置的项目组织6.2 管线布置的工期控制6.3 管线布置的质量控制【章节七:现场施工控制】7.1 施工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要求7.2 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7.3 施工质量的监控与验收【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相关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一:相关注释;2. 法律名词二:相关注释;3. 法律名词三:相关注释。
【全文结束】范本二:【章节一:前言】本文档旨在全面介绍高层建造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的相关内容,为相关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地下室管线的合理布置是确保建造物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管线类型选择、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章节二:需求分析】2.1 管线布置目的2.2 管线布置原则2.3 管线布置功能需求【章节三:管线类型选择】3.1 水管线布置3.1.1 主供水管线布置3.1.2 消防水管线布置3.1.3 排水管线布置3.2 电气管线布置3.2.1 电力供应管线布置3.2.2 通信管线布置3.3 燃气管线布置3.3.1 燃气供应管线布置3.3.2 燃气排放管线布置3.4 其他管线布置【章节四:技术标准制定】4.1 管线布置规范4.2 管线布置设计要求4.3 管线布置施工标准【章节五:安全防护措施】5.1 管线布置安全隐患5.2 安全防护原则5.3 安全防护措施【章节六:项目管理】6.1 管线布置项目组织6.2 管线布置工期控制6.3 管线布置质量控制【章节七:现场施工控制】7.1 施工人员培训与资质要求7.2 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7.3 施工质量监控与验收【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附件。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70cda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9.png)
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原则一、引言室外管线的布置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它关系到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室外管线的布置能够达到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综合布置原则。
二、原则一:合理布局1.确定管线布置的功能区域,并按照功能区域对管线进行分组。
常见的功能区域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2.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合理规划管线的走向和分布密度。
例如,在居民区应优先布置给水供应管线,而在工业区应优先布置工业废水排放管线。
3.在管线布置时考虑周围建筑物、道路、地质条件等因素,避免管线受到损坏或影响周边环境。
三、原则二:安全可靠1.安全是室外管线布置的首要考虑因素。
需要确保管线布置在无人行区、车辆行驶区或不易被破坏的区域。
2.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管道,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爆阀、独立遮挡物等,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针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例如固定管线、防水加固等,以保证管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原则三:便捷维护1.管线的维护和检修是管线布置的重要环节。
应留出足够的空间和通道,以便快速、安全地进行维护工作。
2.设置便捷的进出口,方便工作人员和设备进入进行维护和检修。
3.在管线布置时,考虑到未来的维护工作,并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设备。
五、原则四:节约资源1.室外管线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根据需求和规划,合理确定管线的长度和直径,避免过度投入。
2.在管线设计中,应优先考虑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
六、原则五:环境友好1.室外管线的布置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管线的排放、泄漏等问题。
2.在管线布置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控和保护,避免对土壤、水体等环境资源造成破坏。
七、原则六:可持续发展1.室外管线的布置应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2.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8643208941ea76e59fa0488.png)
管线概括安插的真施之阳早格格创做1. 管线概括安插的真施:尽管利用梁内空间.绝大部分管讲正在拆置时均为揭梁底走管,梁取梁之间存留很大的空间,更加是当梁下很大时.正在管讲十字接叉时,那些梁内空间不妨被很佳的利用起去.正在谦脚蜿蜒半径条件下,空调风管战有压火管均不妨通过翻转到梁内空间的要领,预防取其余管讲辩论,脆持路由通畅,谦脚层下央供.(1)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动工简朴的躲躲动工易度大的.无压管讲内介量仅受沉力效率由下处往矮处流,其主要特性是有坡度央供、管讲纯量多、易阻碍,所以无压管讲要脆持直线,谦脚坡度,尽管预防过多转直,以包管排火逆畅以及谦脚空间下度.有压管讲是正在压力效率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目标震动.普遍去道,改变管讲走背,接叉排布,绕讲走管没有会对于其供火效验爆收效率.果此,当有压管讲取无压管讲相碰碰时,应最先思量变动有压管讲的路由.(2)小管讲躲躲大管讲.常常去道,大管讲由于制价下、尺寸沉量大等本果,普遍没有会干过多的翻转战移动.应先决定大管讲的位子,后安插小管讲的位子.正在二者爆收辩论时,应安排小管讲,果为小管讲制价矮且所占空间小,易于变动路由战移动拆置.(3)热火管讲躲躲热火管讲.热火管讲需要保温,制价较下,且保温后的管径较大.其余,热火管讲翻转过于一再会引导集气.果此正在二者相逢时,普遍安排热火管讲.(4)附件少的管讲躲躲附件多的管讲.拆置多附件管讲时要注意管讲之间留出脚够的空间(需思量法兰、阀门等附件所占的位子),那样有好处动工支配以及以后的检建、调换管件.(5)临时管讲躲躲永暂管讲.新建管讲躲躲本有管讲;矮压管讲躲躲下压管讲;气氛管讲躲躲火管讲.热介量管讲正在上,热介量正在下;无腐蚀介量管讲正在上,腐蚀介量管讲正在下;气体介量管讲正在上,液体介量管讲正在下;保温管讲正在上,没有保温管讲正在下;下压管讲正在上,矮压管讲正在下;金属管讲正在上,非金属管讲正在下;没有时常检建管讲正在上,时常检建的管讲正在下.思量到火管中壁、空调火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薄度.电气桥架、火管,中壁距离墙壁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构制墙需要90度拐直风讲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天区,根据本量情况决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安插时思量无压管讲的坡度.分歧博业管线间距离,尽管谦脚现场动工典型央供.所有管线的安插历程中思量到以去收回风心、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拆置,合理天安插吊顶天区机电各终端正在吊顶上的分散,以及电气桥架拆置后防线的支配空间以及以去的维建空间,电缆安插的蜿蜒半径没有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上述为管线安插基根源基本则,管线概括协做历程中根据本量情况概括安插,管间距离一边拆置、维建为准则.。
管线综合规范
![管线综合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fc520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f.png)
管线综合规范管线综合规范是指在建设、维护和使用各种管线设施过程中,为保证管线工程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一、管线布置规范:1. 管线布置应考虑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确定管线走向。
2. 管线应尽量减少穿越人员密集区域、高风险区域及重要设施的情况,并与其他地下设施进行合理隔离。
3. 不同管线应避免相互干扰,尽量选择合适的交叉方式。
二、管线材料规范:1. 管线材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认证。
2.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管材,以确保其耐腐蚀、耐磨损和耐压力的性能。
3. 对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管道,应选择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特殊材料。
三、管线设计规范:1. 管线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管线的结构安全、运行可靠和便于维护。
2. 对于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区域,应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增强管线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3. 管线设计应考虑管道正常运行和紧急情况下的通风、疏散和救援设施。
四、管线施工规范:1. 管线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收,确保管线的质量符合要求。
五、管线运维规范:1. 对于运行中的管线,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
2. 管线设备和附件的维修和更换应按照相关规范和制度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对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应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管线综合规范是保障管线工程安全、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严格遵守和执行这些规范,才能确保管线系统的顺利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小项技术之一。
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点如下:
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近几年应用也较为广泛。
该技术不仅降低施工成本(和传统的施工相比,应用此项
技术施工成本可以降低2/3),减少施工中因各种原因带来的返工损失,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工期,使社会综合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双赢。
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概述
本工程机房、走道等管线密集处均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的应用,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采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有效协调各机电专业分包方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绘制综合管线协调施工图
1.综合管线平面布置图
将机电各系统进行专业核对后,在项目深化设计组的组织下同其他各专业承包商绘制综合机电平面布置图,将各专业分不同图层、不同颜色绘制在同一图纸中,用于查找设计冲突。
2.综合管线剖面图
在综合机电平面图中管路密集的地方,当平面图无法准确表现设计意图的时候,绘制综合机电剖面图。
3、各专业间的协调要求
综合管线图绘制过程中应与装饰、消防、弱电等及其它专业承包商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通风风管布置在最上方,空调水管和桥架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空调水管在下进行布置。
与其他专业的管线发生冲突时的避让原则是: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容易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以上为与其他各专业管线布置一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
2.各专业每个区域最终出图时,剖面图、平面图所表现的位置、
标高应保持一致。
在综合管线协调过程中,剖面图做调整时,平面图也做相应调整。
3.应考虑到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
考虑与电气桥架、水管外壁、墙柱的最小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各管线间的距离。
空调冷热水管布置时应考虑管道坡度,考虑设备、管路的操作空间及检修空间。
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必须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4.应对建筑结构有清楚的了解,注意建筑标高及结构标高间的差别,以及不同区域的吊顶标高的差别,混凝土底板的厚度,柱子大小,钢梁大小,是否有斜支撑等。
应了解装饰具体做法,了解吊顶标高、墙面做法等相关内容。
4、综合管线绘制计划
1.地下室、地上公共走道机电综合排布
注意要点:
A.水、电管沿建筑物弧形排列;
B.水、暖、电多种管线纵横交错控制,排列间距/层次/部位/统一;
C.各专业管道的规范间距,施工及检修空间;
D.共用支吊架以及合理设置;
E.分支管路的走向/位置;
F.进水井、电井处各种阀门及三通弯通的节点排布;
G.末端器具与吊顶装饰的配合,居中对齐,不损龙骨;各别灯具加安全吊点做法;
2.各功能用房
空调机房、锅炉房、生活泵房、制冷机房、消防泵房、变配电房、柴油发电机房、电气竖井
注意要点:
A.各种管线、设备布局;
B.安装工艺水平精细化;
C.共用支吊架设置、设备及管路的标高方位与管线布置相互配合美观要求;
D.各种油漆、保温层、涂料的颜色及标识;
E.设备管道保温精细精美措施;
F.进出箱柜柜缆线排列,防火封堵;进出变配电室桥架整齐,上垂直坡度控制;灯具管路与各排高低压柜高度、间距统一,杜绝灯具在低压柜上端;
G.各种管道离墙间距,预留装修面所需空间;
H.桥架平直度,接地干线扁钢与桥架之间间距、固定间距;桥架进出配电箱护口、接地、连接需控制精准;
3.屋面
注意要点:
A.管道、设备、避雷;
B.土建、屋面装饰密切配合,统一策划,成品保护;
C.屋面避雷设施随建筑形状弯曲,以及与其它设备接地联结做法;
D.出屋面排气管固定及出屋面通风空做法符合规范要求;
E.各种管道及设备的支架做法,屋面夹层设备管道及支架处理;
F.电缆桥架成品保护警示标,及支架的水泥保护做法;
G.设备基座和电源进线管路安装和固定做法,接地细部做法;
H.雨水斗和虹吸雨水管路固定位置及路由空间,需与土建沟通定位;
5、管线综合图纸管理
管线综合图纸正式审批通过后,需由本工程的业主、监理、设计院、项目部、专业分包等单位签署后,分发有效的施工图纸至各相关劳务队伍,供施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