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制订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在馆藏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现代科学技术在馆藏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探索馆藏文物的修复与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重点之一,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则为这一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变革。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现代科学技术在馆藏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分别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数字技术。
物理技术在馆藏文物修复与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理技术主要包括光学技术、激光技术和辐射技术等。
光学技术可以用于文物表面的清洁和修复,如利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文物微观结构,对文物进行细微的修复,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文物的表面特征,从而有助于文物修复工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激光技术可以用于文物的精确清洁和修复,如利用激光清洁技术可以去除文物表面的污垢和腐蚀物,从而恢复文物原有的面貌。
辐射技术可以用于文物的成像和分析,如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可以观察文物内部结构和材料成分,从而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化学技术在馆藏文物修复与保护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技术主要包括各种材料的分析和应用,如利用红外光谱和质谱技术可以对文物材料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鉴定,从而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技术还可以用于文物材料的保护和修复,如利用化学溶剂可以去除文物表面的污染物,利用化学材料可以进行文物的精确修复,从而保护和修复文物。
数字技术在馆藏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数字技术主要包括三维扫描技术、虚拟重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三维扫描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全方位、高精度的扫描,生成真实的三维模型,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可视化的依据。
虚拟重建技术可以利用三维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文物原有的面貌,并提供交互式的展示和体验。
数据库技术可以将文物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并实现多媒体的存储和检索,方便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在馆藏文物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为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文物修复与保护提供了更精确、更科学的手段,加速了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的进程,并为后续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浅谈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制订中的应用研究
磨损程度增加,容易出现成像模糊或是出现与拍摄物体信 息无关的伪信息。
TO CULTURAL RELICS
在具体应用X射线探伤技术对金属文物进行分析检测 时,应记录拍摄电压、拍摄电流、拍摄时间、拍摄距离①、 焦点等基本信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中插入文物照 片和X射线探伤照片,并在照片后面附上相应的分析或说 明,为后面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订和修复方法的选择提 供指导性建议。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来介绍X射线探伤技术 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中的应用。
3 X射线探伤设备及拍摄安全
3.1 X射线探伤拍摄设备 X射线探伤设备为依科视朗固定型Y.TU320-D03定向
油冷型双极金属陶瓷X射线管(图1)。管电压15~320千 伏;在最高电压时,最大管电流可达13.0毫安;束射角为 40度;焦点尺寸根据EN12543测定可分为3.0毫米和5.5毫 米两种。经过测试,拍摄距离为X射线管发射源到被检测 物体最高处75±5厘米的高度最为合适。工作时,可通过铅 房外控制台调节电压、电流、焦点、拍摄时间等具体参数 (图2)。 3.2 X射线胶片和增感屏
参考胡东波的研究[4],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领域 的应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了解文物内部的腐蚀、破损情 况。X射线探伤技术可以揭示金属文物内部不同部位、不 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损情况,进而可以为后期金 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订和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是研究文物内部的结构。通过应用X射线探伤技术,我 们可以了解文物本体上由于被锈蚀层遮盖肉眼无法辨认的 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等信息。三是认知文物的修复情 况。已修复的金属文物,通过X射线探伤技术,可以得知 文物的补配、粘接、焊接等修复情况,为以后再次修复提 供便利的影像资料或进行修复资料留存。 2.3 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中的应
如何运用X射线技术进行文物鉴定与分析
如何运用X射线技术进行文物鉴定与分析文物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因此保护和研究文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X射线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文物的鉴定和分析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运用X射线技术进行文物的鉴定和分析。
一、X射线技术概述X射线技术是指利用X射线的特性对物质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X射线技术在文物鉴定与分析中具有以下特点:首先,X射线可以穿透较厚的物质,使其具有穿透性分析能力;其次,X射线可以检测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从而对文物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进行分析;再次,X射线技术不损伤文物,保护了文物的完整性。
二、X射线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1. 鉴别文物的真伪文物的真伪是文物鉴定的基本目标之一。
通过X射线技术可以检测文物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判断文物的材质和工艺是否符合历史背景和制作时期。
例如,通过X射线显像可以分辨出真伪钱币的内部结构是否符合历史编年和制作工艺。
2.分析文物的材料文物的材料分析对于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测定文物中的元素成分,从而推断文物的材料来源、制作年代和制作工艺。
例如,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确定文物中金属的成分和比例,以判断文物的真伪和时代背景。
3.检测文物的内部结构一些文物内部藏有宝贵的信息,例如墨宝、藏经、佛像等。
通过X 射线显像技术可以观察文物的内部结构,揭示文物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演变。
例如,通过X射线显像可以观察到藏经内的经文内容、墨宝的制作工艺和佛像内部的构造。
三、X射线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1.确定文物的病害和损伤文物在长时间的保存和展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病害和损伤,例如铜锈、锈蚀、裂纹等。
通过X射线技术可以观察和分析文物的内部病害和损伤情况,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文物的环境变化文物保存的环境对文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X射线技术可以监测并分析文物周围环境的变化,例如温湿度、辐射等因素的变化。
文物鉴定中的科技手段X射线荧光分析的应用与优势
文物鉴定中的科技手段X射线荧光分析的应用与优势引言: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通过对文物的鉴定与保护,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
而在文物鉴定领域,科技手段的应用日益重要。
X射线荧光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在文物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X射线荧光分析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
一、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X射线荧光分析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材料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物质样品的成分组成。
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高能X射线照射:X射线荧光分析仪器通过采用高能的X射线照射文物样品表面,使文物中的原子发生内层电子跃迁。
2. 荧光X射线的发射:样品中的元素被激发后,会发射出特定能量的荧光X射线。
3. 荧光X射线的检测:荧光X射线会被检测器捕捉并记录能谱,进而分析出样品的元素组成和含量。
二、X射线荧光分析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1. 文物的成分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提供文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信息,用于确定文物的材料性质和制作工艺。
2. 伪造文物的识别:通过对文物进行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快速鉴别伪造品,揭示其与真品在物质成分上的差异。
3. 文物的年代鉴定: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利用样品中的元素含量与年代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对文物的年代进行初步判断。
4. 文物的修复与保护:通过对文物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为文物的修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选择适合的修复材料和方式。
三、X射线荧光分析在文物鉴定中的优势1. 非破坏性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无需取样,对文物本身无损伤,可以保护珍贵文物的完整性。
2. 多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提供全面、准确的成分分析结果。
3. 快速高效:X射线荧光分析具有快速分析速度和高准确度,适用于大批量文物的快速鉴定和筛查。
4. 灵敏度高:X射线荧光分析可以检测样品中微量元素,对于探测文物中的微量元素掺杂具有重要意义。
四、X射线荧光分析的局限性1. 仅限于表面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只能对文物的表面进行分析,无法获取深层信息,对于内部结构的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
X射线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X射线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6-19T15:00:51.9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袁霄宇[导读] 摘要:目前X射线分析仪器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文物病害、化学成分、组成结构以及真伪鉴定等方面。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摘要:目前X射线分析仪器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文物病害、化学成分、组成结构以及真伪鉴定等方面。
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不仅可以观察文物显微结构,加上能谱后还可以分析文物化学成分和病害机理。
X射线衍射仪可以对文物本体以及病害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
X射线荧光分析仪可以无损分析无机质文物的化学组成,对文物病害的检测起到借鉴作用。
X射线探伤仪不仅可以观察文物结构和病害情况,还能分析出文物的制作工艺,为解决文物保护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几种常用的X射线分析方法在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我国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现有分析技术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X射线分析技术;文物保护;应用进展1在文物考古中应用的原理X射线是借助荧光屏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具有穿透和荧光两个作用。
X射线照相是借助各种摄影装置,利用X射线的吸收、穿透和感光等作用。
将被检客体的影像记录在与X射线仪连接的电脑相应的程序中。
传统光学成像方式与X射线平面成像有些差异,传统的光学成像,不管模拟成像或数字成像,均使用光学透镜,波长范围为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X射线平面成像不用光学透镜成像。
而是利用射线的直线传播,穿透物体,在物体背后放置X射线感光片将影像记录下来。
X射线平面成像与光学成像相比,除了不用镜头外,最主要的是记录的信息并不相同。
2X射线分析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技术2.1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XRF)技术不仅可以准确检测文物主、次量元素的含量,也是目前文物无损分析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还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分析技术。
文物鉴定中的科学技术应用X射线红外线等在鉴定中的作用
文物鉴定中的科学技术应用X射线红外线等在鉴定中的作用文物鉴定中的科学技术应用:X射线、红外线等在鉴定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文物鉴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X射线和红外线等技术成为了文物鉴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这些科学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及价值。
一、X射线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X射线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科学技术,通过使用高能的X射线束,可以探测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组成成分。
在文物鉴定中,X射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物体的内部结构、构造和纹理等方面。
以下是X射线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主要应用:1.非破坏性鉴定:X射线技术可实现对文物的非破坏性探测。
传统的文物鉴定方法通常需要对文物进行物理分析,这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而X射线技术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情况下,从外部获取有关文物内部结构和构造的信息,保护了文物的完整性。
2.材料分析:X射线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文物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帮助鉴定专家了解文物的材料组成。
例如,通过测定文物中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可以确定文物的年代和制作工艺。
3.伪造检测:通过X射线技术,鉴定专家可以检测文物中的改动和伪造部分。
例如,在青铜器鉴定中,X射线技术可以揭示青铜器内部的结构和铸造痕迹,帮助鉴定人员判断文物的真伪。
二、红外线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红外线技术是一种探测物体表面和内部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
在文物鉴定中,红外线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红外线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主要应用:1.图像增强:红外线技术可以通过对文物进行红外光图像的拍摄和分析,增强图像的细节和对比度。
这对于鉴定文物的病变、补漆和描金等细节非常有帮助。
2.材料鉴定:红外线技术可以帮助鉴定人员分析文物中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以确定文物的材料组成、制作工艺和年代等。
例如,通过分析某些颜料的红外光谱图,可以判断画作的时代和画家。
3.伪造检测:红外线技术可以帮助鉴定专家检测文物中的伪造和修复部分。
文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文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文物修复技术的概述文物修复技术是指对古代文物进行保护、修复、重建的技术方法。
作为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文物修复技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应用。
文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修复古代文物,使得这些文物能够更好地展示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二章:文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2.1 X射线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X射线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文物修复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X射线技术,修复工作者可以观察到文物内部的结构和缺陷情况,精确地定位文物的问题,从而制定最佳修复方案。
2.2 光谱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现代光谱分析技术为文物修复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
通过光谱分析技术,修复工作者可以分析文物的物质成分,确定文物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和元素,同时可以检测文物的病害及损伤情况,为文物的修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2.3 人工智能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文物修复工作者可以让计算机对文物进行3D 建模和演算,快速模拟出不同的修复方案。
这为文物修复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文物修复技术的应用现状3.1 敦煌莫高窟保护工程自20世纪初以来,许多文物修复工作者和古建筑专家一直在为敦煌莫高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展开艰苦卓绝的努力。
多学科的专家们针对文物修复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文物修复技术体系。
目前,敦煌莫高窟已经成为了中国文物修复技术的一个重要代表之一。
3.2 故宫文物修复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有名的博物馆之一,它所收藏的各种文物数不胜数。
同时,由于年代久远和历经沧桑,这些文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和损伤。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工作一直是国内外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关注焦点。
目前,这些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已经成为了故宫博物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3.3 国外文物修复技术的独特之处相比于国内的文物修复技术,国外的文物修复技术也各有独特之处。
X光机在文物保护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X 光机在文物保护中的无损检测技术第一部分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简介 (2)第二部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挑战 (4)第三部分X 光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5)第四部分X 光机在文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7)第五部分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分析 (9)第六部分X 光机与其他文物检测技术的比较 (11)第七部分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及改进方法 (12)第八部分国内外X 光机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发展现状 (14)第九部分未来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发展趋势 (15)第十部分加强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策略 (17)第一部分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简介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非破坏性的方式获取文物内部的信息,为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将简要介绍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优势以及在文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一、基本原理X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能量范围介于紫外线和伽马射线之间。
X 光机利用高电压产生的电子束撞击靶物质,产生X 射线。
当X 射线穿过物体时,部分射线被吸收或散射,部分穿透物体。
透过物体的X 射线强度与物体内部结构和成分有关。
通过测量透过物体的X 射线强度,可以推断出物体内部的形状、结构和组成信息。
二、应用优势1.非破坏性:与传统的有损检测方法相比,X 光机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对文物进行任何物理切割或化学处理,不会对文物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害。
2.精确度高:X 光机能够精确地探测到文物内部微小的细节,提供清晰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准确分析文物的状况。
3.适用广泛:无论文物的材质、形状、大小如何,X 光机都可以进行无损检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文物。
4.安全可靠:X 光机的操作过程安全可靠,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伤害,同时设备维护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应用案例1.陶器检测:通过X 光机对陶器进行无损检测,可以揭示陶器内部的结构、空隙和填充物等信息,有助于了解陶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
X射线分析技术在我国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X射线分析技术在我国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作者:朱善银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第12期【摘要】文物的科学分析在文物保护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数据可为文物的病害机理、组成成分、制作工艺以及真伪鉴定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综述了科学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X射线分析技术在我国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现有分析技术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X射线分析文物保护应用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文物保护领域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
生物、化学、环境等自然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涌入,现代仪器分析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X射线分析技术可以说是文物保护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分析技术之一。
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RD)、X射线探伤、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吸收结构分析(XANES)[1]、显微X射线扫描成像(SXM)[2]等分析方法均被应用于文物保护过程中。
目前X射线分析仪器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文物病害、化学成分、组成结构以及真伪鉴定等方面。
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不仅可以观察文物显微结构,加上能谱后还可以分析文物化学成分和病害机理。
X射线衍射仪可以对文物本体以及病害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
X射线荧光分析仪可以无损分析无机质文物的化学组成,对文物病害的检测起到借鉴作用。
X射线探伤仪不仅可以观察文物结构和病害情况,还能分析出文物的制作工艺,为解决文物保护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几种常用的X射线分析方法在我国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现有分析技术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X射线探伤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X射线探伤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较为成熟,设备有固定式、移动式、便携式和X射线断层扫描。
因此,不仅可以在室内对小件文物进行分析,也可在考古现场对不同大小的文物进行分析。
周华和杨淼[3-4]等人用X射线探伤技术分析了考古现场打包的石膏包内部文物位置和保存状态,为实验室二次清理提供依据;分析了被锈蚀覆盖青铜器的铭文、青铜器制作工艺、腐蚀状态和修复痕迹等;在国内首次对棺椁进行了X射线拍摄;对重庆大足千手观音石刻(图1)雕刻品内部结构进行了稳定性调查,主要包括石质雕刻品内部裂隙分布、严重风化、补接修补三个方面的情况,为千手观音的修复提供了大量科技支撑。
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
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作者:胡瑞束梦盼龚固来源:《大众考古》2020年第06期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穿透物质的程度不同,在穿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衰减规律,并能使用照相胶片发生感光作用或使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发生荧光,来发现被检物体内部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
因其具有无损检测的特性,能在不破坏文物效果的基础上对文物保存状况、修复前痕迹、相关历史信息、器物制作工艺特点等进行一一分析,因此在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中应用广泛。
应用X射线探伤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始于20世纪20年代对纸质文物艺术品的检测。
20世纪50年代时,美国的博物馆开始使用该技术检测铜器,并获得了较好的检测成果。
截至目前,X 射线探伤实现了5个方面的应用。
石膏包分析X射线探伤技术能准确探测出石膏包体内部金属物质的位置以及金属物质的保存情况,还能圈定骨器所在位置,判断骨器的材质与类型。
石膏包体的X射线探伤必须具备可行条件(石膏包内物质的保存情况),否则探测效果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穿透率降低、无法探测的问题。
另外,石膏包体内骨器的保存环境比较恶劣,骨器长期储存在腐蚀环境中,其状态只有在60kV的电压条件下才能显现出来,不然无法进行射线探测。
青铜器分析X射线探伤应用于青铜器分析时可以在无损伤条件下成功探测出青铜器的内部结构、腐蚀情况、加固修复痕迹,获取芯撑、范缝、补铸等重要信息,以及直接拍摄出铜镜被覆盖的铭文、纹饰,探查青铜器制作工艺。
探测青铜器的X射线必须采用较高的管电压,以确保穿透青铜器内部的铜、铅、锡,射线拍摄距离控制在60厘米,所选择的管电压也要根据青铜器厚度的变化调整。
陶瓷鉴定X射线探伤技术能够清楚有效地鉴定接底陶瓷器,从而避免肉眼观察、热释光测年、X射线荧光检测等对器底部位形成判断假象,但现阶段这一技术仍存在缺陷,如X光会改变陶瓷器的热释光特性,且X光片只能反映平面的二维影像。
大型陶俑分析由于陶俑质地较薄极易被X射线穿透,操作时要尽可能使用较低的管电压和电流进行测试,对大型陶俑一般选择60—100kV的管电压,管电流为3mA。
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文物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发生氧化、腐蚀等现象,导致其外观和结构的破坏。
为了保护这些文物,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而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属文物的修复方法金属文物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清洗、机械清洗、电化学清洗、激光清洗等方法。
其中,化学清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化学清洗可以通过溶解或还原的方式去除文物表面的氧化层和腐蚀层,恢复其原有的外观。
机械清洗则是通过机械磨擦或切割等方式去除文物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
电化学清洗则是利用电解作用去除文物表面的氧化层和腐蚀层。
激光清洗则是利用激光在文物表面产生高温和高压,使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脱落。
二、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的应用1. 硅酸盐凝胶法硅酸盐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文物保护技术,它可以通过凝胶的方式将文物表面的氧化层和腐蚀层包裹起来,防止其进一步氧化和腐蚀。
硅酸盐凝胶法可以在不损伤文物表面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中。
2. 热压接合法热压接合法是一种新型的文物保护技术,它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将文物表面的氧化层和腐蚀层与基底材料接合起来,恢复文物的原有结构和外观。
热压接合法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因此对文物的保护效果更好。
3. 磷酸盐涂层法磷酸盐涂层法是一种常用的文物保护技术,它可以通过涂覆磷酸盐涂层来防止金属文物表面进一步氧化和腐蚀。
磷酸盐涂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金属文物进一步受到环境的侵蚀。
磷酸盐涂层法被广泛应用于铜器、铁器等金属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中。
三、结论金属文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修复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化学清洗、机械清洗、电化学清洗、激光清洗等方法对金属文物进行修复。
同时,硅酸盐凝胶法、热压接合法、磷酸盐涂层法等文物保护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中。
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物保护技术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金属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复和保护也是文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文物保护技术在金属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一、金属文物修复的意义金属文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许多金属文物出现了腐蚀、损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它们的美观度和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它们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因此,对于金属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二、金属文物修复中的文物保护技术1.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文物修复方法。
该方法通过电解作用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污垢,使金属表面得以恢复原有的光泽和颜色。
该方法不仅能够恢复金属文物的外观,还能够减缓金属文物的腐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2. 激光清洗法激光清洗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金属文物修复方法。
该方法利用激光束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能够去除金属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同时不会对金属本身造成损伤。
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已经成为了金属文物修复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
3. 仿生修复法仿生修复法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文物修复方法。
该方法通过仿生学原理来修复金属文物,利用生物学原理来模拟自然界中的修复过程。
该方法不仅能够恢复金属文物的外观,还能够提高其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达到长期保护的效果。
三、结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金属文物修复中的文物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电化学法、激光清洗法和仿生修复法等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恢复金属文物的外观,还能够提高其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达到长期保护的效果。
在今后的金属文物修复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并结合多种修复技术手段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文物考古现场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方法运用分析
文物考古现场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方法运用分析摘要:射线探伤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保护措施,在现代考古发掘工作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射线探伤技术的概述和基本特征作为切入点,从X射线探伤技术、中子射线成像检测、CT断层扫描检测三方面介绍了其应用方向,并针对现阶段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文物考古;射线探伤;无损检测引言:文物大多在地下埋藏多年,受其周边环境影响,内部可能产生各种暗伤和病害,对深入研究和保存极为不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射线探伤成为了检测文物内部暗伤与病害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能够为研究文物内部结构,对文物病害进行有效处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对文物本体造成的破坏。
一、射线探伤技术的概述和基本特征一般来说,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指的是利用射线在穿透物质的过程当中存在吸收、散射等物理特征这一特点,通过对射线成像的研究明确文物缺陷以及病害位置和性质的一项技术活动。
在现阶段的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运用过程当中,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首先是对文物缺陷的显示较为直观,研究人员不用通过数据计算来确定缺陷位置,而可以直接通过成像形成的底片对文物损伤或病害的数量、尺寸等参数进行明确,使文物修复与护理工作具备更加有效的参考信息。
其次是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对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都具有良好的适应特性,对目标文物表面光洁度也没有较高的要求,适合在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使用。
最后是检测精度较高,现阶段的文物射线无损探伤检测仪器能够精确到毫米甚至亚毫米量级,对文物缺陷和损伤的检测准确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对不同类型文物进行射线探伤检测的应用(一)X射线探伤检测1.石膏包体文物由于在考古发掘现场当中,很多文物受保存环境与气候的影响,其内部结构十分脆弱,强行提取很可能会造成断裂、破碎或腐化等现象。
因此,为了提高文物结构强度,避免发生损毁,考古人员大多采用石膏打包或加固方式,连同考古现场与周边的土壤进行一同提取和运输。
文物修复中的放射性物质检测与处理技术研究
文物修复中的放射性物质检测与处理技术研究文物修复中的放射性物质检测与处理技术研究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文物修复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一些旧时代的文物中,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可能对修复工作者和文物本身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放射性物质的检测与处理技术成为了文物修复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首先,放射性物质的检测是确保修复工作安全的关键一步。
常见的放射性物质检测方法包括辐射计的使用和核子探测器。
辐射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中辐射水平的仪器,用于测量β粒子、γ射线和X射线等辐射。
核子探测器可以检测α粒子、β粒子、γ射线和X射线等辐射,并能提供辐射的能量和类型的信息。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修复工作者准确地评估文物中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和浓度,为后续处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其次,放射性物质的处理是文物修复的关键环节。
一旦发现文物中存在放射性物质,修复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安全操作标准。
首先,尽量减少人员暴露于放射性物质的时间和剂量,使用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和手套等。
其次,将含放射性物质的文物切割分离,将放射性物质与文物体系分离开来。
最后,将放射性物质安全存放或处置,以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进一步的风险。
除了以上的常规处理方法,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和材料也被引入到放射性物质处理中。
例如,纳米材料和吸附剂可以用于吸附和分离放射性物质,从而减少修复工作的风险和成本。
此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如激光去除技术和气相离子检测技术等,也可以用于文物修复中的放射性物质处理。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放射性物质处理的效率和精度,还降低了对文物的破坏程度。
综上所述,放射性物质的检测与处理技术在文物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和科学地使用放射性物质检测设备和安全操作标准,可以准确识别存在放射性物质的文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安全处理。
此外,新的技术和材料的引入也为文物修复中的放射性物质处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在不断发展的技术和研究下,我们有信心能更好地保护和修复珍贵的文化遗产。
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保护文物
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保护文物文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文明的传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损害。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并在文物保护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因存在缺陷而发生变化的现象,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材料、零件、设备等进行检测和评价的技术。
在文物保护中,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X 射线探伤、超声波检测、红外热成像、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
X 射线探伤技术就像是给文物拍“透视照片”。
通过 X 射线穿透文物,我们可以看到文物内部的结构和缺陷。
比如,对于青铜器,X 射线能够揭示其内部的铸造缺陷、修补痕迹以及腐蚀情况。
对于书画作品,X 射线可以检测出纸张内部的破损、折痕以及隐藏在多层纸张之间的修补材料。
这种技术为文物修复师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制定更精准的修复方案。
超声波检测则如同用“声波听诊器”倾听文物的“心声”。
超声波在文物中传播时,遇到不同的材质和结构会产生反射和折射。
通过分析这些声波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文物的材质均匀性、内部裂纹和空洞等情况。
在陶瓷文物的检测中,超声波检测能够发现釉层下的隐藏缺陷,为评估其保存状况提供依据。
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像是给文物进行“体温测量”。
文物表面的温度分布会反映出其内部的结构和热传导特性。
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我们可以发现文物中的热异常区域,这可能提示存在着结构损坏、水分渗透或者曾经的修复痕迹。
例如,对于古建筑的墙体,红外热成像能够检测出墙体内部的潮湿区域,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损坏。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则是对文物进行“化学指纹识别”。
当激光照射到文物表面时,会产生拉曼散射光,通过分析这些散射光的频谱,我们可以获取文物表面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信息。
这对于鉴别文物的材质、颜料成分以及判断是否存在化学腐蚀等问题非常有帮助。
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保护文物
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保护文物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损害。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在不损害文物本体的前提下,对文物的材质、结构、制作工艺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方法。
它能够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 X 射线探伤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
X 射线探伤技术就像是给文物拍“透视片”。
通过 X 射线的穿透,我们可以看到文物内部的结构,比如金属文物内部是否存在裂缝、孔洞或者夹杂的异物。
这对于研究文物的制作工艺和修复损伤非常有帮助。
超声波检测技术则利用超声波在不同材质中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的差异,来检测文物的材质完整性和内部缺陷。
比如说,对于石质文物,我们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了解其内部是否有风化、裂隙等问题,从而提前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损坏。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它能够检测文物表面的温度分布,从而发现潜在的病害。
例如,对于古建筑的墙体,如果存在潮湿、隔热不良等问题,在红外热成像图中会显示出异常的温度区域,这提示我们可能存在的结构隐患。
无损检测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金属文物方面,如青铜器、金银器等,通过无损检测可以了解金属的腐蚀程度、合金成分等,为除锈、修复和保护处理提供依据。
对于陶瓷文物,能够检测出胎体的质地、釉层的厚度和完整性,有助于判断其烧制工艺和保存状况。
书画类文物也能受益于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纸张的纤维结构、颜料的成分等,可以评估书画的年代、真伪以及保存环境对其的影响。
然而,在利用无损检测技术保护文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设备的限制。
一些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价格昂贵,而且操作复杂,对于一些小型的文物保护单位来说,可能难以承担和掌握。
其次,文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检测带来了困难。
文物鉴定x光实验结果
文物鉴定x光实验结果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文物鉴定的重要性
二、x 光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三、x 光实验的结果
四、x 光实验对文物鉴定的意义
正文
一、文物鉴定的重要性
文物鉴定一直是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于了解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文物鉴定方法往往受限于经验和专业知识,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因此,寻求新的科技手段来辅助文物鉴定,成为了当今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x 光技术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x 光技术作为一种无损的检测技术,能够在不伤害文物的前提下,提供文物的内部结构和成分信息。
近年来,x 光技术在文物鉴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技术。
三、x 光实验的结果
根据最近的一次文物鉴定 x 光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一组珍贵的数据。
这些数据显示,文物的内部结构和成分与文献记载和传统鉴定方法相符,证实了文物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
四、x 光实验对文物鉴定的意义
x 光实验的结果为文物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使得文物鉴定从传统的经验主义转向了科学的实证主义。
这不仅提高了文物鉴定的准确性,
也增强了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制订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孙乐晨周华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2期摘要:X射线探伤技术具有无损检测的特性,这个特性使其相对广泛地应用于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订中。
文章以北京聯合大学文博馆馆藏的三件金属文物为例,介绍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制订中的应用研究,X射线探伤技术可反映金属文物的保存现状,通过应用该技术,我们可以了解文物的腐蚀、破损情况,研究文物内部结构,揭示被锈蚀物覆盖的纹饰,对修复过的文物进行记录,方便重新修复或留存修复档案。
关键词:保护修复方案;X射线探伤技术;无损检测引言随着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越来越多的科学分析方法、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被引入文物与博物馆行业中,实际应用于文物保护工作中,大大完善了文物保护体系,让文物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1 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1.1 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意义及作用金属文物在保护修复前,都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馆藏青铜器病害与图示》等国家标准文件,制订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在整个金属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起到统领和指导的作用,方案的制订与前期金属文物病害、工艺、材质的研究,直接决定了整个保护修复项目的成功与否。
1.2 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和X射线探伤技术的关系X射线探伤技术作为常见的无损检测手段之一,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检测分析中可以测定文物的内部结构、腐蚀、修复痕迹等状况,为整体方案的制订和单个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提供选择性的参考依据。
2 X射线探伤技术2.1 X射线探伤技术的发展射线检测是目前五种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1],经常被应用于航天、医疗、工业、军事等诸多领域。
从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开始,X射线技术逐步在射线检测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X射线探伤技术在众多引入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中,也同样占据着重要的科技分析地位。
杨军昌、韩汝玢曾做过研究[2],对X射线探伤技术应用于文物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的概述。
国外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把X射线探伤技术应用于文物艺术品研究中。
受到当时的技术限制,它的应用主要限于纸质文物艺术品,如绘画、油画、邮票等,目的是真伪鉴别,以及捕捉艺术家创作构思或艺术家思想变化(通过比较艺术家底稿和作品的差别)[3]。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X射线探伤技术应用在文物研究中,发展到今天,X射线探伤技术较为成熟、全面地应用于文物保护工作中,X射线探伤技术让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2.2 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中的应用参考胡东波的研究[4],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了解文物内部的腐蚀、破损情况。
X射线探伤技术可以揭示金属文物内部不同部位、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损情况,进而可以为后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订和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是研究文物内部的结构。
通过应用X射线探伤技术,我们可以了解文物本体上由于被锈蚀层遮盖肉眼无法辨认的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等信息。
三是认知文物的修复情况。
已修复的金属文物,通过X射线探伤技术,可以得知文物的补配、粘接、焊接等修复情况,为以后再次修复提供便利的影像资料或进行修复资料留存。
2.3 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中的应用方法在具体应用X射线探伤技术对金属文物进行分析检测时,应记录拍摄电压、拍摄电流、拍摄时间、拍摄距离①、焦点等基本信息。
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中插入文物照片和X射线探伤照片,并在照片后面附上相应的分析或说明,为后面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订和修复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性建议。
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来介绍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中的应用。
3 X射线探伤设备及拍摄安全3.1 X射线探伤拍摄设备X射线探伤设备为依科视朗固定型Y.TU320-D03定向油冷型双极金属陶瓷X射线管。
管电压15~320千伏;在最高电压时,最大管电流可达13.0毫安;束射角为40度;焦点尺寸根据EN12543测定可分为3.0毫米和5.5毫米两种。
经过测试,拍摄距离为X射线管发射源到被检测物体最高处75±5厘米的高度最为合适。
工作时,可通过铅房外控制台调节电压、电流、焦点、拍摄时间等具体参数。
3.2 X射线胶片和增感屏X射线探伤实验室的胶片分为30厘米×38厘米的大胶片和10厘米×12厘米的小胶片,胶片由感光乳剂、片基、保护层、结合层四部分组成,片基由聚酯制成。
单张胶片理论可以进行一千次成像拍摄,但随着成像次数和使用时间的加长,会造成胶片成像质量下降和胶片磨损程度增加,容易出现成像模糊或是出现与拍摄物体信息无关的伪信息。
为了增加胶片的成像质量,得到更好的图像信息,在X射线拍摄时,选用厚度在0.03毫米的铅箔增感前屏和0.10毫米的铅箔增感后屏,并将前后增感屏和胶片同时放入黑色的暗袋中进行拍摄。
3.3 X射线成像系统使用数字化的CR(Computed Radiography)X射线成像系统。
德国德尔公司HD-CR35NDT计算机成像板扫描仪与传统X射线胶片成像技术相比,大大节省了成本,省去底片、洗片机、化学液体、暗房、观片灯等设备,配备专用的计算机,结合图像软件,通过简易的步骤就能够取得高分辨率的图像,而且也大大减少了成像时间,形成了巨大优势。
3.4 X射线安全防护系统为防止辐射泄漏和实时检测辐射剂量,实验室安装了铅房,并配备了个人辐射剂量仪和热释光核辐射剂量片,保证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案例分析4.1 汉四乳四虺纹铜镜4.1.1 文物基本信息汉四乳四虺纹铜镜为北京联合大学文博馆于2015年从社会征集而来,铜镜直径10厘米,重183.2克,厚0.3厘米。
形制圆形,素缘,半球形钮,圆钮座内上下、左右各装饰对称的三竖短线。
座外饰四虺纹,相间以四乳钉。
以栉齿纹相隔区间。
镜面土锈严重,整个镜子断裂成两半,但是铜质仍保存良好。
4.1.2 X射线探伤成像及拍摄参数X射线探伤成像和拍摄参数详见表1和表2。
4.1.3 分析从探伤照片中可以看到,因为铜镜最外区、四乳钉、内区和半球形钮四部分铜质较好,厚度和密度也较高,设定的X射线参数没有照透这四部分,所以在X射线探伤照片中呈高亮白色;其他纹饰和区域虽然铜质也较好,但是由于厚度较薄,密度较低,所以在探伤照片中呈现较暗。
并且在探伤照片中还可以发现,断裂的两块器物内部其实是存在6条暗裂的,这些暗裂在肉眼和宏观照片下是看不到的,而在X射线的照射下就显露出来,所以在保护这枚汉四乳四虺纹铜镜时,需要对比探伤照片避开或小心处理存在暗裂的地方。
4.2 明鎏金腰带(残)4.2.1 文物基本信息明鎏金腰带(残)为北京联合大学文博馆于2015年从社会征集而来,共有残缺鎏金铜带板9枚,其中圆桃5枚,排方2枚,三台1枚,辅弼1枚。
腰带总重101.9克,圆桃直径4厘米;排方长11厘米,宽4厘米;辅弼长4厘米,宽2.5厘米;三台宽4厘米,残长约5厘米。
腰带除了三台上存有少量鎏金,其他带板的鎏金已基本脱落。
每枚带板正面纹饰被锈蚀物覆盖,背面镶嵌物经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初步判断为纸张类镶嵌物。
带板铜质保存较差,急需保护。
4.2.2 射线探伤成像及拍摄参数X射线探伤成像和拍摄参数详见3和表4。
4.2.3 分析经过X射线的照射,可以清晰从X射线探伤照片中看到腰带上面的纹饰,其中5枚圆桃上面的纹样分别为2个双桃纹、2个桂圆纹、1个佛手瓜纹;辅弼为灵芝纹;两个排方为石榴纹;三台由于含有鎏金,加之拍摄时附加前后铅箔增感屏,所以产生了散射现象,纹样无法看清。
根据现有佛手、桃子和石榴纹饰,推测此套残存的明鎏金腰带整体为中国传统的“三多”吉祥图案,表达了对腰带主人多子、多福、多寿的美好祝愿,对于研究明代鎏金腰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并承载了深厚的历史价值。
根据杨晓霖[5]对于明代玉带风格的研究,推断这副明鎏金腰带原本应该有20枚,其中三台1枚、圆桃6枚、辅弼4枚、鱼尾2枚、排方7枚。
从社会征集而来时只有现存的9枚,其他11枚不知所踪。
4.3 汉铜盘4.3.1 文物基本信息汉铜盘为北京联合大学文博馆于2015年從社会征集而来,铜盘修复前重195.7克,修复后重230.1克,外圈直径30厘米,内圈直径28厘米。
铜盘修复前通体矿化并被全面腐蚀,在修复过程中大面积缺损部位使用铜皮挂锡的方法随形补配,小面积缺损部位使用3A胶进行补配,最后使用矿物颜料对补配地方进行作色。
4.3.2 X射线探伤成像及拍摄参数X射线探伤成像和拍摄参数详见表5、表6和表7。
4.3.3 分析从修复前X射线探伤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出汉铜盘的砂孔、砂眼等腐蚀情况。
修复使用的补配铜皮较薄,若电压调节至130千伏则会“打穿”铜皮补配部位,所以在修复后的探伤照片中降低电压,可以明显看出修复痕迹。
在修复后X射线探伤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照片下侧灰度较浅的部位为铜皮补配的部位,补配铜皮处的高亮为焊锡处。
修复后探伤照片上侧缺损应为使用3A胶补配,由于3A胶密度较低,易被X射线“打穿”,所以在修复后的探伤照片显示不出来。
表6、表7为修复前后的X射线探伤照片拍摄参数,为以后这件文物再进行修复时留存了档案,方便修复。
5 总结利用X射线探伤技术对三件金属文物拍摄X射线探伤照片,了解文物的腐蚀、破损情况,研究文物内部结构,认知文物修复情况,方便再次修复或进行修复资料留存。
通过这三个方面来介绍X射线探伤技术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中的应用。
通过X射线可以清楚看到汉四乳四虺纹铜镜在保护修复前内部存在的暗裂,还可以看到明鎏金腰带上被锈蚀物覆盖的精美纹饰和汉铜盘铜皮焊锡补配的部位,这些对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订和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4]胡东波.文物的X射线成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3]杨军昌,韩汝玢.X光照相技术在文物及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1(1):55-60.[5]杨晓霖.明代玉带风格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