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f4597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e.png)
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涉及生命起源、生命演化、生命机理以及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人类健康、自然界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八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
一、生态学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
它包括物种群落、生境、地理位置、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等因素。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生物圈、生态位等。
2.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数量平衡和物种繁殖等生态状态。
它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3.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存在的生物活动的范围。
它涵盖了所有生命和所有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地理意义。
二、生物分类学1.生物物种分类生物物种分类是指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的学科。
它基于生物的共性和区别进行分类,分类目的在于便于人们对生物的研究和使用。
生物物种分类的方法包括形态学分类、遗传学分类和生物地理分类等。
2.生物的命名生物命名是指对每一个生物物种规定一个科学名称的过程。
科学名称通常以拉丁文或拉丁化词根表示,格式为拉丁名称加上作者名称和发表日期。
三、人体健康1.人体呼吸系统人体呼吸系统包括鼻子、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器官。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吸入肺部,通过肺泡和血管壁的交换,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2.人体循环系统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3.人体消化系统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等器官。
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同时将废物排出体外。
四、遗传学1.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基本遗传单位,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和表现形式。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通常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人教版八年级9-2液体的压强 知识点汇总和习题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9-2液体的压强 知识点汇总和习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b6d2d04ec3a87c24028c4e7.png)
第二节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1.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注意: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1)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在液体压强的公式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是Pa,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g一般取9.8 N/kg。
(2)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_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均无关。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三、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强相同。
(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判断是不是连通器时,依据连通器的定义要看两点: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须是连通的;二是各容器的上部都是开口的。
重点: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5)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密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
【例题1】(2018·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的是A.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B.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C.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D.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参考答案:D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fc6cd5d1f34693daef3e94.png)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例如: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
天竺葵、葡萄、月季2)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砧木嫁接分为:枝接,芽接,嫁接的关键: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组织培养:(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2)组织培养的过程: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植物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和芽→试管苗→移栽→植物体(3)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无病毒的植株;不受季节的影响;易于诱导变异,有利于科研与生产。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2.其他昆虫的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鸟类的生殖与发育1.鸟卵的结构:卵壳保护内部结构卵壳膜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卵黄膜卵细胞卵黄:提供胚胎发育用的养料胚盘: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卵黄系带:固定卵细胞气室:提供空气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画线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八年级下册生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生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7042c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e.png)
八年级下册生地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生命体及其生存发展过程的各方面问题。
在八年级下册的生物学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生命体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我们来一起看看八年级下册生物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细胞和组织学习生物学的基础是细胞和组织的理解。
细胞是生物世界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生命的基础。
在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结构、功能和分类,以及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结构和功能。
例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什么区别?从细胞角度来看,为什么人体能够合理地运动?2. 生物体与环境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很大。
学习中需要了解气候、土壤、水等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污染会影响海洋生物的存活吗?植物的生长需要何种光照条件?3. 植物生长和发育植物生长和发育是细胞、组织和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养分、光照、水分等条件的支持。
在生物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植物器官的功能等。
例如,为什么植物向阳生长?4. 动物生殖和繁殖生殖和繁殖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关键。
在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殖和繁殖机制,例如不同动物的交配方式、卵生、胎生等生殖方式,如何进行基因交配等。
例如,为什么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不同?为什么人类需要进行基因交配?5. 生物遗传生物遗传是研究基因传播和变异的学科。
生物学学习中,学生要了解基因、染色体和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工程和遗传疾病等相关知识。
例如,染色体异常会导致哪些遗传疾病?如何进行基因工程?总的来说,八年级下册生物学学习需要了解和理解生命体在不同方面的相关知识,建立起对生物及其生存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和讨论等不同方式来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科学初中八年级下册
![科学初中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d7b4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7.png)
科学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规律和解释世界现象的学科,它贯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在初中八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了解各种科学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生物多样性、地球运动和环境保护等重要内容。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它由不同的元素组成。
我们将学习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之间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的性质。
物质在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变化,如固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和气体的凝华等。
这些变化发生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生物多样性1. 生物分类与进化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
我们将学习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种类生物的特征和归属关系。
进化是生物种类的演化过程,通过观察化石和进行遗传分析等方式,我们可以追溯生物的进化历史。
三、地球运动1.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一天。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
地球的运动对于季节的变化和日照时间的长短有重要影响。
我们将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深入理解地球运动对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四、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与生态平衡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我们将学习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界各个生物之间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动态稳定状态。
保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我们将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
通过初中八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于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实践,发现科学的乐趣,并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创新者。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b5ab8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5.png)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生物的多样性:介绍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包括生物界的划分、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埃博拉病毒的特点。
2. 遗传与进化:介绍基因和遗传,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组合及遗传规律、变异与进化等。
3. 生物工程技术:介绍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4. 生物体的组成与结构:介绍生物体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细胞的组成与功能、细胞分裂与生殖等。
5. 生物的生长发育:介绍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动物的生长发育。
6.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介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物种的适应性与共生、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物圈的稳定性等。
7.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学习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教材版本略有差异,建议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01fce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5.png)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不同,漫反射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纸张、墙壁等;镜面反射表面是光滑的,如镜子,玻璃等。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是所有发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向各个方向的都有。
☆光污染: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等反射太阳光,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表面平滑的面镜叫平面镜。
☆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梳妆台用的镜子等都可看成平面镜。
☆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镜面反射: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
(2)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如图()所示。
☆小孔成像,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传播的过程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
☆光的反射现象象,人们之所以能看,为物体反射的光线射的黑色物体,是因为U
我们眼睛,或者是此
时也需要应用到光路可逆性),并且它在处理光学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作用。
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727b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7.png)
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知识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
生地学作为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在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考试中,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几乎是必考的。
一、生态学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八年级下册生态学要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与保护等。
学生需要了解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的竞争和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受到外部干扰时的反应和恢复能力。
二、进化论进化论是生物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研究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原因。
八年级下册进化论要点包括自然选择、人类进化、基因突变等。
理解并记忆重要的进化理论和学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在长时间演化中的变迁和相互关系。
三、植物学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多样性和其生长发育的学科。
八年级下册植物学要点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的代谢和生理等。
在生地结业考试中,经常会在多项选择题中出现有关植物的形态结构、受精、种子及其散布等知识点,因此植物学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动物学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生活习性和物种间的关系的学科。
八年级下册动物学要点包括动物的组成和结构、生命过程、行为、生态和多样性等。
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关于动物的分类、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知识点。
五、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它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学科之一。
八年级下册生物技术要点包括人工授粉、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在生地结业考试中,如果考题提及基因、DNA、细胞等问题,很可能与生物技术相关,因此对生物技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在八年级下册生地结业考试中,相关的知识点非常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分类总结和重点记忆。
只有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98886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0.png)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重要知识点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的重要知识点如下:
1. 物种遗传与进化
-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 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与意义
- 遗传变异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2.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 环境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生物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3.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 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和关系
- 植物生长的主要过程和调控因素
- 动物发育的主要类型和机制
4. 植物的营养与运输
- 植物的生物化学食物合成过程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 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过程
5. 動物的適應與養殖
- 动物的环境适应能力
- 动物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 畜牧业的发展和问题
6.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器的功能与调控
以上的知识点是八年级下册生物课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0章浮力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0章浮力知识点全面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aad42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b.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0章浮力知识点全面总结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物体是部分浸入还是全部浸入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而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此外,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称重法是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首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然后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可以用F浮=G-F 拉来计算。
在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力有重力G、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和浮力F浮三个方向相反的力,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可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与受到的向下的力相等,即F浮+F拉=G,因此F浮=G-F拉。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前、后两个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左、右两个面也相等。
然而,上表面所处液体的深度小于下表面所处液体的深度,因此上表面所受的压力小于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根据公式F=pS,且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前、后两个面和左、右两个面所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而上表面所受压力和下表面所受压力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
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上表面不受液体压力,则F浮=F向上。
第二种情况是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底紧密接触时,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F向上为零,物体将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如,在水中的桥墩、深陷在淤泥中的沉船等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除物体下表面与底紧密接触外)。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四个实验。
实验一是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相同,使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实验二是液体的密度相同,同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实验三是同一物体,液体的密度不同,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实验四是物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0fb3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c.png)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地理划分。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球的球体,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小。
这种
形状被称为地球的地球形状,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目前,人们已经通过卫星观测、地球观测卫星、高空探险等多种
手段验证了地球的地球形状。
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
自转是地球以西偏北的北极轴为中心沿其自身的轴心进行的旋转。
自转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它引起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更替、风云变幻等现象。
公转是地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4日,决定了地球四季变化的规律。
三、地球的地理划分
地球的地理划分主要包括纬度和经度。
纬度指的是从赤道到地球两极的线条,按照经纬度来分,地球共被划分为90个纬度带,0度为赤道。
经度指的是垂直于赤道的线条,分别向东西方向延伸。
经度以一度为单位,沿着赤道划分,从0度开始,东经为正数,西经为负数,一圈共360度。
除此之外,地球还被划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在人类的生活和探索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总之,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涉及到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的地理划分三方面,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地球奥秘和探索地球资源的基础。
统编教材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体系复习学习资料上下册
![统编教材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体系复习学习资料上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f047d4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3.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其它知识点:1、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外胚层有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角处尤其多。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其它知识点:1、软体动物有十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2、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会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3、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
蝗虫用气管呼吸,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4、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5、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四、鱼类1、鱼类所以能生活在水中的特点: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2、结构特点:外形:体形梭形减小阻力;体色上深下浅有利于觅食避敌;体表有黏液减小阻力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水口鳃丝鳃盖后缘用鳃呼吸鳃是鲜红的是因为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密,大大增加了与水接触的面积用鳍游泳:维持身体平衡:背鳍一个,臀鳍一个,腹鳍一对,胸鳍一对;尾鳍一个:控制身体运动的方向,尾部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3、鱼的体型: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4、鱼的运动: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5、鱼的呼吸:鱼用鳃呼吸,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缘流出,经过鳃,完成气体交换。
6、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7、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8、常见的海洋鱼有:带鱼、鲨鱼、大黄鱼、小黄鱼等。
9、鱼与人类的关系:养殖业和捕捞业,可以食用,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海马是鱼不是马,娃娃鱼是两栖动物,章、墨、鱿鱼都为软,美人鱼学名儒艮是哺乳动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6746f0ff00bed5b8f31da3.png)
7 力7.1 力知识点1、力1、力的定义:杠铃被举起、车子被推动、货物被吊起、拖车被拉动、路面被压紧、铁屑被吸引,其中物体和物体之间发生的举、推、吊、拉、压、吸引等,说明了力的存在。
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对力的认识思维拓展: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解读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反过来,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力可以使弹簧伸长,可以使树枝变弯,可以把金属片压成各种形状。
反过来,若弹簧伸长了,树枝变弯了,则说明弹簧、树枝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反过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说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也会随之改变,要说明一个力,就必须指明其三要素。
两个力完全相同必须是三要素完全相同。
2、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样描述力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科学八下内容
![科学八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a7dc4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9.png)
科学八下内容科学八下是初中科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机械运动;光的传播和成像;声音的传播;电的传输与转换;力、压力和浮力;热与温度;以及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等。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在科学八下的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章节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基本性质、物质的分类以及化学反应等内容。
我们了解到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元素组成。
同时,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科学八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一章节中,我们研究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
我们了解了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并学习了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以及受力情况。
三、光的传播和成像在科学八下的光的传播和成像部分,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光的成像原理。
我们了解了物体产生和接收光的过程,并探索了一些光学仪器,如凸透镜和凹透镜。
四、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也是科学八下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了解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我们还探索了一些声学现象,如声音的干涉和共振。
五、电的传输与转换在科学八下的电的传输与转换部分,我们学习了电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电的能量转换。
我们了解了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学习了一些简单电路元件的使用方法,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六、力、压力和浮力力、压力和浮力是科学八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计算方法。
在压力和浮力方面,我们了解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原理。
七、热与温度在科学八下的热与温度部分,我们学习了热和温度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
我们还探索了一些与热相关的现象,如热膨胀和热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八、微生物与人体健康最后一个内容是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65d478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7.png)
一、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 有性生殖•定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例子:种子繁殖,通过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种子。
2. 无性生殖•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甘薯、葡萄、菊、月季)、嫁接(苹果、梨、桃等果树)、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嫁接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生殖: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发育:o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如蜜蜂、菜粉蝶、蝇、蚊、蛾)。
o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4. 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发育过程:卵→蝌蚪→幼蛙→成蛙。
•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雄蛙鸣叫: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5. 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 性状与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方式等特征的统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3. 基因与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4. 染色体与遗传•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基因位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5.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规律。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知识点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a5855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c.png)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知识点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学期的课程中,包含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知识。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科学技术在八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很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比如,他们将了解到电池的作用和种类,学会使用多米诺骨牌制作循环轨道,探究声音在空气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并通过实验掌握测量技能等。
二、历史常识学生们在八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课程中,将了解到很多有关世界历史的常识。
比如,他们将学习印度历史和文化,了解印度教、佛教等冲击世界的宗教;学习美国的经济体系和航天事业,探究美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等。
三、地理知识在八年级下学期的地理课程中,学生们将深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他们将学习全球能源资源分布、地球上的气候带和美洲地理概况等内容,并了解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四、文学素养在八年级下学期的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多文学作品。
他们将学习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了解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区别,学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文体,并通过阅读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数学技能在八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将进一步掌握根据图像模式来表示函数、求解不等式,以及乘法公式、统计学知识等内容。
他们将学习到如何处理抽象问题,如何优化解题过程。
六、艺术美学在八年级下学期的音乐和美术课程中,学生们将认识到更多各种艺术形式。
他们将了解关于音乐的节拍、旋律、和声和节奏等,同时学会合唱、伴奏等歌唱技巧;在美术课上,他们将学习如何表现生活和自然,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七、健康生活在八年级下学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体保健的知识。
他们将了解到身体的运动和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如何锻炼身体,及时处理身体不适,保证良好的心理健康。
以上就是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学期的知识点介绍。
希望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些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认识世界,做出更好的自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ffe6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0.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例如:种子繁殖(受精卵→胚→种子)。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为: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无性生殖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克隆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嫁接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2.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
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XXX。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9b38bc3e03d8ce2f006623e8.png)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大到小的七个等级,并对每一类群地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3、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4、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5、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5、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我国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杉、珙桐(中国鸽子树)第二节从种到界1、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2、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3、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4、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5、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6、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3、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8b147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6.png)
八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八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概述:
1. 单元一:生物多样性与环境
-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维持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单元二: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特征
- 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物质的常见性质和变化
3. 单元三:物理与化学
- 物理量和单位
-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计算
- 物质的性质与状态变化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4. 单元四:光的传播与映射
- 光的传播方式和性质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
- 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
5. 单元五:地球与宇宙
- 地球的形成和结构
- 天体运动和地球的运动
- 太阳系和宇宙的组成
- 星座和天文仪器的使用
6. 单元六:能量的转化与运输
- 能量的形态和转化过程
- 功率和效率的概念
- 机械能转化和杠杆原理
- 能源与节能的问题
以上是八年级科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52db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e.png)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生物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它是研究生命的科学。
而八年级生物课程则是学生初步接触到生物知识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
第一章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矿质盐,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何互相配合,是学生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2.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并能理解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和作用。
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与体内环境稳定1. 呼吸了解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明白呼吸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意识到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2. 消化与吸收通过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过程及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 循环系统理解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探究心脏和血管如何实现血液的循环输送,同时认识到保持循环系统健康的重要性。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1. 生物分类学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的意义,通过学习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分类标准,增进对各类生物的认识和了解。
2. 动物的分类学习动物的不同特征和分类方法,加深对各类动物的了解,提高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
3. 植物的分类了解植物的不同特征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有关植物的信息,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
第四章生态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从不同层次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强调生态系统对人类的供给功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学习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生态系统内部的相互依存和平衡调节机制,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的知识点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内容涵盖了植物生长发育、动物生命活动与体内环境稳定、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形成视觉的条件:1、必须要有光线,可以是发光的,也可以是不发光的;2、眼必须在光传播的线路上,并且被眼接受。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
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另一侧f<v<2f,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f<u<2f 另一侧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u<f,同侧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成像),应用:放大镜;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焦点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的点是物体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第2章1、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导体的导电原因是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两种最基本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3、电流的符号I、电流的单位A、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使用),电流表的使用看课本P634、电压的符号U、电压的单位V,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使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看课本P665、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阻的单位Ω,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6、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变形公式U=IR,R=U/I7、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电路中总电阻越串越大。
8、并联电路的特点: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U=U1=U2),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阻成反比,总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支路上的电阻。
第3章1、物质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磁性最强的两端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北极(N 极)和南极(S极)。
4、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容易保持磁性的物体叫硬磁体,不容易保持磁性的物体叫软磁体。
6、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磁场。
磁场是有方向的。
科学上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7、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感线一般用虚线表示,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磁感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方向、强弱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8、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受力方向、磁感线的方向是指同一个方向。
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10、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在垂直于电流的所有平面上,是以电流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可用安培定则判定。
1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它的两端的磁极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12、通电螺线管额磁性强弱与单位长度上的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及线圈中有否铁芯有关。
螺线管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强,螺线管的磁性越强;插入铁芯,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
13、电磁铁的主要特点是:一、磁性有无可控;二、磁性的强弱可控;三、磁场方向可控等有点。
14、电磁继电器实际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主要有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作用:一、可以实现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二、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控制。
第4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导体中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第5章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包括:植物的向光性、植物根的正向重力性、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植物根的向水性、向化性、植物的感震性。
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单侧光照下背光一侧生长素比向光一侧多,背光一侧生长快。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尖端;感受光照的部位是尖端;单侧光照下发生弯曲的是尖端下部。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表面有许多的沟和回,大脑特别发达,他们分别掌管人体的不同活动。
左脑负责语言及逻辑思维、右脑负责艺术思维。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活动,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在脑干中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温调节中枢等。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脊髓中的低级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非条件反射:不需要经过后天训练能形成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的特点:(1)先天性(2)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即可完成(3)无需后天训练就能形成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的特点:(1)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形成的;(2)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人们可以利用语言、文字来形成条件。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
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区别: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的传送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叫激素。
甲状腺的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病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性功能不成熟;成年后甲状腺分泌过少,患大脖子病,食物中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甲状腺分泌过多者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容易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垂体位于大脑下部,体积很小,被称为“内分泌腺之王”,垂体分泌的激素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功能:调节骨骼、肌肉和其他组织的生长。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者,患糖尿病,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者患低血糖,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体温调节: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温度差变小,所以散热量减少,同时骨骼肌紧张收缩增强,出现寒战;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增加,使产热增加,从而使体温恒定。
当人体进入高温环境时,反之。
体温恒定是依靠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其中神经调节快但持续时间短,激素调节慢但持续时间长)第7章桃花的结构和功能:花柄(1个)——连接茎和花;花托(1个)——着生花的各个部分;花萼(有萼片5个);花冠(有花瓣5个);花被(花萼和花冠统称为花被)——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雄蕊(多数)包括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花药;雌蕊(1个):柱头——接受花粉、花柱——支持柱头、子房——内生胚珠。
桃花基部还有蜜腺,花瓣能分泌出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吸引昆虫。
小麦花的结构和功能:外稃(1个)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内稃(1个)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浆片(2片)开花时,吸水膨胀推开内、外稃;雄蕊(3个)包括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花药;雌蕊(1个)包括柱头——接受花粉和子房——内生胚珠,小麦花不鲜艳,雌蕊的柱头呈羽毛状。
花开放主要受外界中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如:豌豆花。
异花传粉: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如:棉花。
异花传粉是普遍的传粉方式。
异花传粉的途径:(1)虫媒花,靠昆虫传粉,虫媒花的特点:一般花粉较黏,有鲜艳的花被、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如:桃、牡丹、苹果、油菜(2)风媒花,靠风力传粉。
风媒花的特点: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羽毛状,并伸出花瓣外面。
如:玉米、水稻、杨、榆受精: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然后,花粉管顶端破裂,花粉管中的精子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
受精后花的变化:(1)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都凋落。
(2)雌蕊的子房发生的变化是: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大豆种子的结构: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子叶(两片,肥厚,储藏着营养物质,发芽后能进行光合作用)、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细条状,将来发育成根)、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玉米种子的结构:果皮和种皮(两者紧密结合,保护种子内部结构)、胚乳(胚以外的部分,储藏有淀粉等营养物质)、胚芽、胚根(分布在与胚芽相对应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子叶(一片,不肥厚。
种子萌发时,通过它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根和胚轴)。
种子萌发内部的条件:籽粒饱满,并有完整的胚。
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三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植物的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包括植物的孢子繁殖、和植物的营养繁殖。
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称为营养繁殖。
常用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等。
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速度很快。
第8章动物的生殖系统一般都由生殖腺、生殖导管和附腺组成。
动物的生殖方式有胎生、卵生和卵胎生。
卵生:在母体内进行全部胚胎发育过程,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才卵内的卵黄获取全部营养。
胎生:在母体内子宫内进行全部胚胎发育过程,体内受精,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主要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
卵胎生:母体内发育,母体产出的是胎儿,但受精卵发育所需的营养不是从母体获得,而是来自于受精卵自身的卵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