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蒙田公开课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文章的第三段,作者谈到生命的孪 生兄弟:死亡。
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作者却“随时 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原因是, “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此,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活、享 受生活。
同时,“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 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活 要讲究方法”,所以“我们”要更加讲究 生活、专注于生活。
•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 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 我手中溜去;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 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 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匆匆
•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 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 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 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 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 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 伶俐俐地从我身边垮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 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 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闪过了。
“哲人”消极地看待生活,仿佛生活 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而自己 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 的,是值得称颂,富于乐趣的。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 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如 果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不正确,“觉 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 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的“糊涂人” 正是如此。
导入
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你心目中顽 强的生命是什么样子?
示例:
石头重压下冲破羁绊的嫩芽; 婴儿来到人世的第一声啼哭, 马拉松赛场的百米冲刺……
关于死亡
•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 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 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 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去不复返呢?
与生命赛跑
• “我像小鸡一样。”巴尔扎克回忆说。 • 每天傍晚6、7点钟就上床睡觉,清晨1点我
给唤醒,工作到8点。 8点,我又睡一个半 小时,然后吃一点东西,一杯清咖啡,又 回到工作上去,干到4点,接见客人,洗个 澡,外出,晚餐以后,我又上床。 • “老在创作!”“就连上帝也只工作6天。” 天哪,在51年的寿命里,这个天才创造了 92部小说,6、7部剧本,还有许许多多的 短篇小说。
匆匆
•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 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徘徊罢了,只 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 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却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 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 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 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 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 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 自杀未遂。
北交 大一 女生 跳楼 自杀
兰州 大学 一男 生割 腕自 杀
人民大学女生周燕芬在 寝室内自缢死亡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 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 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 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 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 而羞耻。
成《随笔集》(或
译《随感录》) 2卷,于1580年 出版。
内容简介
生命活动表现为日常的生活,热爱生 命的最好方式是热爱生活。
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热爱 生活的态度:“坏日子”,飞快地“度” 过去;风和日丽的时候,则“慢慢赏玩, 领略美好的时光”。
接着,作者把“哲人”与自己对生活 的不同理解和态度作比较。
2009年7月11日上午9点,9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 医院辞世,就像深秋的一片落叶,阒然回归了大地。
然而,这一无声的叶落却在整个中国引发了强烈的震撼。北 京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很快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商讨了治丧事 宜。接下来,数以百计的国内外媒体连篇累牍对于这一事件进行 跟踪报道。在北京大学设立的季羡林先生灵堂,每天来瞻仰悼念 者排着长队,络绎不绝,其中不仅有政府要员、学校领导、季先 生的同事、下属、亲朋好友、弟子,还有众多与他素昧平生的人。 据报道,在7月19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送别者有数千人之多。 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通过不同方式转达对季先生逝世的深切哀悼, 并敬献花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等 也来到现场悼念,这是题中应有之义。送别队伍中,有白发苍苍 的老者,有稚气未脱的孩童,有文化界、教育界名人,也有来自 全国各地的普通民众,很多是慕名而来。
苦难对于 天才是一 块垫石, 对能干的 人是一笔 财富,对 弱者是一 个万丈深 渊。
鲁迅
• 使一个人的有限 的生命,更加有 效,也即等于延 长了人的生命。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上海家中辞 世,下午3时遗体移到了万国殡仪馆的二楼。据记载, 第一天前来瞻仰遗容的有4462人,外加46个团体。 第二天个人有2857人,团体68个。至22日安葬这4天 间,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多至数万人。出殡那天, 由于送葬的群众太多,前面已走了半天,鲁迅的灵柩 才由灵堂里抬出来,上面被人们覆盖上“民族魂”的 白布。沪西一带,到处都是神情凝重、袖缠黑纱的男 女青年。他们手里举着白布制成的挽联,一队队排列 在马路上,唱着挽歌,感情激昂。从殡仪馆到万国公 墓大约有十多里路,没有送丧的车队,年长的、尊贵 的都一律步行跟随,其中有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 章乃器、李公朴、胡愈之、王造时等,年幼的小学生 也加入步行送葬。鲁迅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 响毋庸置疑,这样空前的葬礼正表明他在人民心中的 伟大。
作者简介
• 蒙田,M.de(1533年2月 28日~1592年9月13日)法国思 想家、散文家。 • 出身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
富商。曾当过15年文官。后辞 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 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但是 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 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人情风 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 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
•
————瞿秋白
如何对待生命
• 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 马看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
明的人用心地阅读它。因为 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
————保罗
如何对待死亡 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 享受生活 关注生活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 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
匆匆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 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如何对待生命
热爱生活
认识生命
热 爱 生 命 蒙田
坏日子
"度日"
消磨光阴
对
为
好日子 慢慢赏玩
比
什 么
“哲人” 苦事、贱物
生命 “
优越无比
论 证
糊我涂”人 寄托来世
热爱生活
• 如果一个人只是度过一天 算一天,什么希望也没有, 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停止了。
Baidu Nhomakorabea
•
————莫泊桑
认识生命
•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 谁都是宝贵的。
生,进也。象
草木生出土上。
尼克·胡哲
生命,理应如此向上。
生命之花
•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 次,只能享受一个季 节的热烈的生命。我 们又何尝不一样?我 们只能来一次,只能 有一个名字。而你, 你要怎样地过你这一 生呢?你要怎样地来 写你这个名字呢?
•
——席慕容
热爱生命
——蒙田
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 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 主义作家。在16世纪的作家 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 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 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 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 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 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 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 者。
生 如 夏 花 之 绚 烂 死 如 秋 花 之 静 美
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 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 “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 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如果你能够充 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你会留意 死亡的降临吗?
——这就是本文所昭示的基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