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平行线12的性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 -课件
4
b
2
∴ 2+ 4=180°
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应用格式:
∵a∥b(已知)
∴∠2+∠4=180 °
a
1
4
b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典例精析
例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解:因为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所以
∠A与∠D互补, ∠B与∠C互补. D
C
于是∠D=180 °-∠A=180°-
100°=80°
A
B
∠所C以=梯18形0的°另-∠外B两=1个80角°分-1别15是°8=06°5°、 65°.
四、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讨论: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
什么?它与判定有什么区别?(分组讨论)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
解 ∵ 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1
又∵ ∠1=∠3(对顶角相等),
3
b
2
∴ ∠2=∠3(等量代换).
c
总结归纳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应用格式:
∵a∥b(已知)
解: ∠A =∠D.理由:
∵ AB∥DE( 已知 )
D
∴∠A=_∠__C_P_E__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AC∥DF( 已知 )
F C
P E
图1 B
∴∠D=_∠__C_P_E_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5.3.1《 平行线的性质》教材解读-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3.1《平行线的性质》教材解读一、课标内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1.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中,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下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活动和交流合作的意识。
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平行线的性质》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三小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
它为今后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知识要点及重难点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重点: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明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三、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由平行线的判定引入对平行线性质的研究,既渗透了图形的判定和性质之间的互逆关系,又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平行线的三条性质都是需要证明的,但是为了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性质1是通过操作确认的方式得出的,在性质1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推理,得到性质2和性质3,这一过程体现了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渗透了简单推理,体现了数学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方面的价值。
四、教学建议教材所选的例题及课后练习题1,都是平行线性质的直接运用,较为简单。
练习题2是平行线判定和性质的综合运用,是为了让学生区分判定和性质,推理也比较简单。
考虑到学生还处于几何初步阶段,进度不可过快,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两步推理的证明题,让学生填充理由。
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和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和性质的区别,只有自己构造起的知识,才能真正被灵活应用。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两套)
5.3.2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3.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 重点、难点重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3.完成下面填空.已知:如图,BE 是AB 的延长线,AD ∥BC,AB ∥CD,若∠D=100°,则∠C=_____, ∠A=______,∠CBE=________.4.a ⊥b,c ⊥b,那么a 与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cb二、进行新课1.例1 已知:如上图,a ∥c,a ⊥b,直线b 与c 垂直吗?为什么?学生容易判断出直线b 与c 垂直.鉴于这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1)要说明b ⊥c,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意义, 需要从它们所成的角中说明某个角是90°,是哪一个角?通过什么途径得来?(2)已知a ⊥b,这个“形”通过哪个“数”来说理,即哪个角是90°.(3)上述两角应该有某种直接关系,如同位角关系、内错角关系、同旁内角关系,你能确定它们吗?让学生写出说理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三种不同的说理. 2.实践与探究(1)下列各图中,已知AB ∥EF,点C 任意选取(在AB 、EF 之间,又在BF 的左侧).请测量各图中∠B 、∠C 、∠F通过上述实践,试猜想∠B 、∠F 、∠C 之间的关系,写出这种关系,试加以说明.E D C B AFECBAFECBA(1) (2) 教师投影题目:学生依据题意,画出类似图(1)、图(2)的图形,测量并填表,并猜想:∠B+∠F=∠C.在进行说理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对解题有什么帮助? 教师视学生情况进一步引导:①虽然AB ∥EF,但是∠B 与∠F 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不能确定它们之间关系.②∠B 与∠C 是直线AB 、CF 被直线BC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但是AB 与CF 不平行.能不能创造条件,应用平行线性质,学生自然想到过点C 作CD ∥AB,这样就能用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BCD.③如果要说明∠F=∠FCD,只要说明CD 与EF 平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以上分析后,学生先推理说明, 师生交流,教师给出说理过程.FEDCB A作CD ∥AB,因为AB ∥EF,CD ∥AB,所以CD ∥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F=∠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CD ∥AB.所以∠B=∠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F=∠BCF. (2)教师投影课本P23探究的图(图5.3-4)及文字.①学生读题思考:线段B 1C 1,B 2C 2……B 5C 5都与两条平行线的横线A 1B 5和A 2C 5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②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线段B 1C 1,B 2C 2……,B 5C 5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A1B5和A 2C 5,并且它们的长度相等.③师生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下定义.学生分清线段B 1C 1的特征:第一点线段B 1C 1两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即它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第二点线段B 1C 1同时垂直这两条平行线. 教师板书定义:(像线段B 1C 1)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④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定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F EDCBA教师画AB ∥CD,在CD 上任取一点E,作EF ⊥AB,垂足为F.学生思考:EF 是否垂直直线CD?垂线段EF 的长度d 是平行线AB 、CD 的距离吗? 这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教师归纳: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教师强调: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3.了解命题和它的构成.(1)教师给出下列语句,学生分析语句的特点.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给出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教师指出上述四个语句都是命题,而语句“画AB ∥CD”没有判断成分,不是命题.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 (3)命题的组成.①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②命题的形成.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②、③语句. 第②命题中,“存在一个等式”而且“这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是题设, “结果仍是等式”是结论。
SX-7-008第五章5.3.1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D在m上移动。
那么,无论D点移动到任何位置,
总有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面积相等,理由是。
D C m
O
A B n
【展示提升】
(一)例(教材20)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a∥b(已知)
∴∠1=∠2()
又∵()。
∴。
(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1、如图,已知直线AB∥CD,E是直线
CD上任意一点,过E向直线AB
作垂线,垂足为F,这样做出的垂线
段EF的长度是平行线的距离。
2、结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而改变
3、对应练习:如下图,已知:直线m∥n,A、B为直线n上的两点,C、D为直线m上的两点。
1、分析\
①梯形这条件说明∥。
②∠A与∠D、∠B与∠C的位置关系是,数量关系是。
学
案
整
理
5.3.1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
1
2
3
平行线的距离
达
标
测
评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AB∥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毛
A.5个B.4个C.3个D.2个
(1)(2)(3)
2.如图2所示,CD∥AB,OE平分∠AOD,OF⊥OE,∠D=50°,则∠BOF为( )
4.(2002.河南)如图6所示,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
(三)解答题
1.如图,AB∥CD,∠1=102°,求∠2、∠3、∠4、∠5的度数,并说明根据?
§5.3.1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课题课时:第五章§5.3.1平行线的性质授课人:许昌县实验中学刘冬冬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教法及学法指导:教法:采用尝试指导、引导发现法,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经历操作、探究、验证、应用性质的数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识,提高他们的讨论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动手操作、对比及归纳猜想,参与性质的探究,从学习中感受乐趣,并学会用性质进行简单推理和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条格纸、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前置诊断,复习旧知师:前面我们探索了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学习了哪些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生:(齐答)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师:观察图形,回答下面问题:(多媒体展示)(1)因为∠1=∠5 (已知)所以a∥b()(2)因为∠4=∠(已知)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因为∠4+∠=1800 (已知)所以a∥b()生:口头填空,并回答理由。
【设计意图】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直线平行的条件是互逆的,对初学者来说易将它们混淆,并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活动注意事项:因为学生在应用平行线的性质与条件推理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生回答判定直线平行的三个条件后,又给学生结合图形直观地进行直线平行的条件的推理,加深学生的印象,节约学生复习的时间,提高复习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想一想:反过来,若改变已知与结论的位置。
即:已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所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又∵∠A=100°,∠C=110°(已知),
∴∠ 1 = 80 °,∠ 2 = 70 °(等量代换).
∴∠AEC=∠1+∠2= 80 °+ 70 ° = 150 °.
当堂巩固
1. 填空:如图,
A
(1)∠1=∠2 时,AB∥CD.
1
(2)∠3= ∠5 或∠4 时,AD∥BC. B
D
5 2
3 C
4 F
解:过点C作CF∥AB,
A
则 _∠__B_=_∠__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C
又∵AB∥DE,AB∥CF,
D
∴___C_F__∥__D_E___(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E=∠__2__(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B+∠E=∠1+∠2
即∠B+∠E=∠BCE.
B 1F 2
感受中考
2.(3分)(2021•包头8/26)如图,直线l1∥l2,直线l3交l1于点A,交l2于点B, 过点B的直线l4交l1于点C.若∠3=50°,∠1+∠2+∠3=240°,则∠4等于( )
A.80°
B.70°
C.60°
D.50°
【 分 析 】 由 题 意 得 , ∠ 2=60° , 由 平 角 的 定 义 可 得 ∠5=7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c 图1
b
c
a 图2
3. 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填一填
图形
同a 位 角b
1 2 c
内 错 角
a 3
b
2
c
同 旁
a
内 角
b
42 c
已知 a//b
结果 ∠1 = ∠2
5.3.1平行线的性质(集体备课)
5.3.1平行线的性质(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记录表章节名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内容5.3.1 平行线的性质主备人刘建新案别一案授课教师集体备课时间授课时间领导审核签字具体内容集体研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2.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3.知道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识他人.教学重点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探究及运用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及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归纳、总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搭桥引课,明确目标(一)活动1(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三)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也就是说知道角的关系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可是老师从一张轻轨的图片和伸缩门的情景看到的却恰好是另一种有意思的情况,这种情况具有普遍意义吗?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活动2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 猜想:∠1, ∠2有怎样的大小关系?问题: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测量法、叠合法)欣赏直线相交的图片,学生独立思考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学生代表将自己的想法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提出猜想后,结合图形的特点,简单谈谈理由.请学生说出自己量出的同位角的度数.教师进行分类板书,并对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老师引导学生注意他们量的角虽然不一样,但是总体是分为三类的,并且强调指出这种研究方法叫“测量法”.由现实中的的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景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谈理由也是为公理的得出作好铺垫,同时也自然的引出课题.加深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在启发性设问的引导下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教师和学生还要一起总结平行线的性质的符号语言,并写在黑板上.性质1∵a∥b,∴∠1=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倾听学生交流,并和学生一起总结性质2、性质3.在黑板上板书并总结平行线的三条性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性质2∵a∥b,∴∠ 2 = ∠3性质3∵a∥b,∴∠2+ ∠4=180老师提炼性质的关键词并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勾画,强调平行线的性质的前提条件是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只有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才有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学法指导:这道题我选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展示他做题的过程.并且要强调解题的步骤与格式.解:∵AD ∥BC(已知)∴∠A+∠B=180°,∠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180°-115°=65°,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剪一剪、叠一叠、比一比并让部分同学上台展示.学生讨论之后简述验证过程.°学生自主辨析.问题1以学生进行抢答的形式进行,并对其中的一个简要说明理由学生独立出题,解答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判断正误,评选全班交流作品。
平行线的性质
) )
d
c
2 1
a
) b 4
3
又∵∠ 1 = 470 ( ∴∠ 2= 470
)
知识拓展
如图,若AB//CD,你能确定∠B、∠D与∠BED的大小 关系吗?说说你的看法. 解答:过点E作EF//AB. ∴∠B=∠BEF. ∵AB//CD. EF//AB ∴EF//CD. ∴∠D =∠DEF. ∴∠B+∠D=∠BEF+∠DEF =∠DEB. 即∠B+∠D=∠DEB. A
量角度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演示
合作交流二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 为什么?
解∵a∥b(已知), ∴∠1=∠2(两直线平行, a
3
2 1
如命题:“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能 被2整除”就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如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 角”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确定一个命题真假的方法: 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验证、推理、举 反例等方法。
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 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是 真命题 1、猪有四只脚; 是 假命题 2、内错角相等; 否 3、画一条直线; 是 假命题 4、四边形是正方形; 否 5、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 真命题 7、对顶角相等; 是 真命题 8、同垂直于一直线的两直线平 是 假命题 行;
解:∵ a∥b(已知), ∴∠ 1= ∠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 1 = 500 (已知), ∴∠ 2= 500 (等量代换).
5.3平行线的性质(八大题型)(解析版 )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几何语言表示:∵a∥b(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几何语言表示:∵a∥b(已知),∴∠2=∠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几何语言表示:∵a∥b(已知),∴∠1+∠2=18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2)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时,一定要弄清题设和结论,切莫混淆.(3)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区别:性质由形到数,用于推导角的关系并计算;判定由数到形,用于判定两直线平行.联系:性质与判定的已知和结论正好相反,都是角的关系与平行线相关.(4)辅助线规律,经常作出两平行线平行的直线或作出联系两直线的截线,构造出三类角.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注意】(1).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解的部分是结论.【注意】在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需对命题的语序进行调整或增减词语,使句子完整通顺,但不改变原意.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假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注意】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可以作为继续推理论证的依据.【拓展】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如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证明.()2=a(a≥0)(任何一个非负数都可以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注意】(1)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2).定理一定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是定理.证明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②依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条件推出结论的方法,或依据结论探寻所需要的条件,再由题设进行挖掘,寻求证明的途径;④书写证明过程.是()A.40°B.50°C.60°D.70°【分析】由垂线可得∠ACB=90°,从而可求得∠B的度数,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BCD的度数.【解答】解:∵BC⊥AE,∴∠ACB=90°,∵∠A=50°,∴∠B=180°﹣∠ACB﹣∠A=40°,∵CD∥AB,∴∠BCD=∠B=4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题技巧提炼两直线平行时,应联想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由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得到两个相关角的数量关系,由角的关系求相应角的度数.【变式1-1】(2023秋•简阳市期末)如图,a∥b,∠1=40°,∠2=∠3,则∠4=()A.70°B.110°C.140°D.150°【分析】先根据a∥b,∠1=40°得出∠2+∠3的度数,由平角的定义得出∠5的度数,再由∠2=∠3得出∠2的度数,再得出∠2+∠5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1=40°,∴∠2+∠3=180°﹣40°=140°,∴∠5=180°﹣140°=40°,∵∠2=∠3,∴∠2=70°,∴∠2+∠5=70°+40°=110°,∴∠4=∠2+∠5=11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2022春•五莲县期末)如图,已知AB∥DE∥CF,若∠ABC=70°,∠CDE=130°,则∠BCD的度数为()A.10°B.15°C.20°D.35°【分析】由AB∥CF,∠ABC=70°,易求∠BCF,又DE∥CF,∠CDE=130°,那么易求∠DCF,于是∠BCD=∠BCF﹣∠DCF可求.【解答】解:∵AB∥CF,∠ABC=70°,∴∠BCF=∠ABC=70°,又∵DE∥CF,∴∠DCF+∠CDE=180°,∴∠DCF=50°,∴∠BCD=∠BCF﹣∠DCF=70°﹣50°=2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变式1-3】(2021秋•霍州市期末)如图,如果AB∥EF、EF∥CD,若∠1=50°,则∠2+∠3的和是()A.200°B.210°C.220°D.230°【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用∠2、∠3分别表示出∠BOE和∠COF,再由平角的定义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EF,∴∠2+∠BOE=180°,∴∠BOE=180°﹣∠2,同理可得∠COF=180°﹣∠3,∵O在EF上,∴∠BOE+∠1+∠COF=180°,∴180°﹣∠2+∠1+180°﹣∠3=180°,∴∠2+∠3=180°+∠1=180°+50°=23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④a∥b,b∥c⇒a∥c.【变式1-4】(2022秋•安岳县期末)已知∠1的两边分别平行于∠2的两边,若∠1=40°,则∠2的度数为.【分析】①图1时,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和角的和差计算出∠2的度数为40°;②图2时,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等量代换和角的和差计算出∠2的度数为140°.【解答】解:①若∠1与∠2位置如图1所示:∵AB∥DE,∴∠1=∠3,又∵DC∥EF,∴∠2=∠3,∴∠1=∠2,又∵∠1=40°,∴∠2=40°;②若∠1与∠2位置如图2所示:∵AB∥DE,∴∠1=∠3,又∵DC∥EF,∴∠2+∠3=180°,∴∠2+∠1=180°,又∵∠1=40°∴∠2=180°﹣∠1=180°﹣40°=140°,综合所述:∠2的度数为40°或140°,故答案为:40°或14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的和差,等量代换,邻补角性质,对顶角性质等相关知识点,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难点是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是射线平行,分类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后计算.【变式1-5】(2022春•海淀区月考)如图,点C在∠MON的一边OM上,过点C的直线AB∥ON,CD 平分∠ACM.当∠DCM=60°时,求∠O的度数.【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CM的度数,进而得出∠OCB的度数,再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O的度数.【解答】解:∵CD平分∠ACM,∴∠ACM=2∠DCM.∵∠DCM=60°,∴∠ACM=120°.∵直线AB与OM交于点C,∴∠OCB=∠ACM=120°(对顶角相等),∵AB∥ON,∴∠O+∠OC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O=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变式1-6】(2023秋•海门区期末)如图,直线CE,DF相交于点P,且CE∥OB,DF∥OA.(1)若∠AOB=45°,求∠PDB的度数;(2)若∠CPD=45°,求∠AOB的度数;(3)像(1)(2)中的∠AOB,∠CPD称四边形PCOD的一组“对角”,则该四边形的另一组对角相等吗?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答案;(3)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证得结论.【解答】解:(1)∵DF∥OA,∠AOB=45°,∴∠PDB=∠AOB=45°;(2)∵CE∥OB,∴∠CPD=∠PDB,∵DF∥OA,∴∠PDB=∠AOB,∴∠AOB=∠CPD,∵∠CPD=45°,∴∠AOB=45°;(3)相等,理由如下:∵CE∥OB,DF∥OA,∴∠OCP+∠AOB=180°,∠CPD+∠ODP=180°,∵∠AOB=∠CPD,∴∠OCP=∠ODP.【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熟练掌握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7】(2021春•黄冈期中)如图,DB∥FG∥EC,A是FG上的一点,∠ADB=60°,∠ACE=36°,AP平分∠CAD,求∠PAG的度数.【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DAG和∠CAG度数,然后根据AP平分∠CAD,即可得到∠PAG 的度数.【解答】解:∵DB∥FG∥EC,∴∠BDA=∠DAG,∠ACE=∠CAG,∵∠ADB=60°,∠ACE=36°,∴∠DAG=60°,∠CAG=36°,∴∠DAC=96°,∵AP平分∠CAD,∴∠CAP=48°,∴∠PAG=12°.【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变式1-8】(2023秋•原阳县校级期末)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BE垂直于CE,求证:CE平分∠BCD.【分析】过E作EF∥AB交BC于点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ABC+∠BCD=180°,再结合垂线的定义可得∠ABE+∠DCE=90°,∠EBC+∠ECB=9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明结论.【解答】证明:过E作EF∥AB交BC于点F,∴∠ABE=∠FEB,∵AB∥CD,∴EF∥CD,∠ABC+∠BCD=180°,∴∠DCE=∠FEC,∵BE⊥CE,∴∠BEF+∠CEF=∠ABE+∠DCE=90°,∴∠EBC+∠ECB=90°,∵BE平分∠ABC,∴∠ABE=∠EBC,∴∠DCE=∠BCE,∴CE平分∠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线的定义,证明∠ABE+∠DCE=90°,∠EBC+∠ECB=90°是解题的关键.【例题2】已知,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B=90°,DE平分∠ADC,CE平分∠DCB,∠1+∠2=90°,试说明DA⊥AB.【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条件可得∠ADC+∠BCD=180°,可证明DA∥BC,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A=90°,可证明DA⊥AB.【解答】证明:∵DE平分∠ADC,CE平分∠DCB,∴∠ADC=2∠1,∠BCD=2∠2,∵∠1+∠2=90°,∴∠ADC+∠BCD=180°,∴AD∥BC,∴∠A+∠B=180°,∴∠A=180°﹣∠B=90°,∴DA⊥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解题技巧提炼准确识别图形,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再综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及邻补角的定义求解.【变式2-1】(2022春•龙岗区期末)已知,如图,∠1=∠ACB,∠2=∠3,FH⊥AB于H,求证:CD⊥AB.【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BHF=90°,再由∠1=∠ACB得出DE∥BC,故可得出∠2=∠BCD,根据∠2=∠3得出∠3=∠BCD,所以CD∥FH,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FH⊥AB(已知),∴∠BHF=90°.∵∠1=∠ACB(已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3(已知),∴∠3=∠BCD(等量代换),∴CD∥FH(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C=∠BHF=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A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熟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2-2】如图,已知DA⊥AB,DE平分∠ADC,CE平分∠DCB,且∠1+∠2=90°,试说明BC⊥AB.【分析】过E作EF∥AD,交CD于F,求出∠FEC=∠2=∠BCE,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BC∥EF,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E作EF∥AD,交CD于F,则∠ADE=∠DEF,∵DE平分∠ADC,∴∠1=∠ADE,∴∠1=∠DEF,∵∠1+∠2=90°,∴∠DEC=90°,∴∠DEF+∠FEC=90°,∴∠2=∠FEC,∵CE平分∠DCB,∴∠2=∠BCE,∴∠FEC=∠BCE,∴BC∥EF,∴BC∥AD,∵DA⊥AB,∴BC⊥A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并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变式2-3】(2022春•海淀区校级月考)如图,AD∥BE,∠B=∠D,∠BAD的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F平分∠DCE.求证:CF⊥AE.【分析】由AD∥BE,∠B=∠D,可推出∠B+∠BAD=180°,∠B=∠DCE,AB∥CD,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可得:∠BAE=12∠BAD,∠FCG=12∠DCE,进而得出:∠CGF=12∠BAD,∠FCG=12∠B,可推出:∠CGF+∠FCG=12(∠BAD+∠B)=12×180°=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CFG=90°,由垂直定义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AD∥BE,∴∠DCE=∠D,∠B+∠BAD=180°,∵∠B=∠D,∴∠B=∠DCE,∴AB∥CD,∴∠CGF=∠BAE,∵AE平分∠BAD,∴∠BAE=12∠BAD,∴∠CGF=12∠BAD,∵CF平分∠DCE,∴∠FCG=12∠DCE,∴∠FCG=12∠B,∴∠CGF+∠FCG=12(∠BAD+∠B)=12×180°=90°,∴∠CFG=180°﹣(∠CGF+∠FCG)=180°﹣90°=90°,∴CF⊥AE.【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例题3】(2023秋•深圳期末)太阳灶、卫星信号接收锅、探照灯及其他很多灯具都与抛物线有关.如图,从点O照射到抛物线上的光线OB,OC反射后沿着与PO平行的方向射出,已知图中∠ABO=44°,∠BOC=133°,则∠OCD的度数为()A.88°B.89°C.90°D.91°【分析】依题意得AB∥OP∥CD,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OP=∠ABO=44°,∠OCD=∠POC,从而可求出∠POC=∠BOC﹣∠BOP=89°,进而可得∠OCD的度数.【解答】解:∵AB∥OP∥CD,∠ABO=44°,∴∠BOP=∠ABO=44°,∠OCD=∠POC,∵∠BOC=133°,∴∠POC=∠BOC﹣∠BOP=133°﹣44°=89°,∴∠OCD=∠POC=89°.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准确识图,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题技巧提炼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联系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实际问题,有时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同时还会综合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变式3-1】如图,在A、B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东48°,A,B 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若公路AB长8千米,另一条公路BC长是6千米,且BC的走向是北偏西42°,则A地到公路BC的距离是千米.【分析】根据方位角的概念,图中给出的信息,再根据已知转向的角度求解.【解答】解: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BG=48°,∵∠ABC=180°﹣∠ABG﹣∠EBC=180°﹣48°﹣42°=90°,∴AB⊥BC,∴A地到公路BC的距离是AB=8千米,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是方向角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变式3-2】(2022春•沧县期中)某学员在驾校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左拐45°,第二次向左拐45°C.第一次向左拐60°,第二次向右拐120°D.第一次向左拐53°,第二次向左拐127°【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两次拐弯后,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前进,∴两次拐弯的方向相同,形成的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是解题关键.【变式3-3】如图是潜望镜工作原理示意图,阴影部分是平行放置在潜望镜里的两面镜子.已知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有∠1=∠2,∠3=∠4,请解释进入潜望镜的光线l为什么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m是平行的?【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条件可得∠1=∠2=∠3=∠4,可证得∠5=∠6,可证明l∥m,据此填空即可.【解答】解:∵AB∥CD(已知),∴∠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3=∠4(已知),∴∠1=∠2=∠3=∠4(等量代换),∴180°﹣∠1﹣∠2=180°﹣∠3﹣∠4(平角定义),即:∠5=∠6(等量代换),∴l∥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变式3-4】(2023秋•市南区期末)如图是一种躺椅及其简化结构示意图,扶手AB与底座CD都平行于地面,靠背DM与支架OE平行,前支架OE与后支架OF分别与CD交于点G和点D,AB与DM交于点N,当前支架OE与后支架OF正好垂直,∠ODC=32°时,人躺着最舒服,则此时扶手AB与靠背DM的夹角∠ANM=.【分析】由AB∥CD可求得∠BOD的度数,再根据OE∥DM即可求出∠ANM的度数.【解答】解:∵AB∥CD,∠ODC=32°,∴∠BOD=∠ODC=32°.∵OE⊥OF,∴∠EOF=90°,∴∠EOB=90°+32°=122°.∵OE∥DM,∠ANM=∠EOB=122°.故答案为:12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3-5】(2023秋•东莞市校级期末)如图为某椅子的侧面图,∠DEF=120°.DE与地面平行,∠ABD=50°,则∠ACB=.【分析】根据平行得到∠ABD=∠EDC=50°,再利用外角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DE∥AB,∴∠ABD=∠EDC=50°,∵∠DEF=∠EDC+∠DCE=120°,∴∠DCE=70°,∴∠ACB=∠DCE=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对顶角.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6】(2022•小店区校级开学)如图1是一个由齿轮、轴承、托架等元件构成的手动变速箱托架,其主要作用是动力传输.如图2是乎动变速箱托架工作时某一时刻的示意图,已知AB∥CD,CG∥EF,∠BAG=150°,∠AGC=80°,则∠DEF的度数为()A.110°B.120°C.130°D.140°【分析】过点F作FM∥CD,因为AB∥CD,所以AB∥CD∥FM,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求出∠MFA,∠EFA,进而可求出∠EFM,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DEF.【解答】解:如图,过点F作FM∥CD,∵AB∥CD,∴AB∥CD∥FM,∴∠DEF+∠EFM=180°,∠MFA+∠BAG=180°,∴∠MFA=180°﹣∠BAG=180°﹣150°=30°.∵CG∥EF,∴∠EFA=∠AGC=80°.∴∠EFM=∠EFA﹣∠MFA=80°﹣30°=50°.∴∠DEF=180°﹣∠EFM=180°﹣50°=1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结合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角的转化和计算.【变式3-7】(2023春•岱岳区期末)如图,EF,MN分别表示两面互相平行的镜面,一束光线AB照射到镜面MN上,反射光线为BC,此时∠1=∠2;光线BC经镜面EF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此时∠3=∠4,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先根据MN∥EF得出∠2=∠3,再由∠1=∠2,∠3=∠4可得出∠1=∠2=∠3=∠4,故可得出∠1+∠2=∠3+∠4,再由∠ABC=180°﹣(∠1+∠2),∠BCD=180°﹣(∠3+∠4),故可得出∠ABC=∠BCD,据此得出结论.【解答】解:AB∥CD.理由:∵MN∥EF,∴∠2=∠3,∵∠1=∠2,∠3=∠4,∴∠1=∠2=∠3=∠4,∴∠1+∠2=∠3+∠4,∵∠ABC=180°﹣(∠1+∠2),∠BCD=180°﹣(∠3+∠4),∴∠ABC=∠BCD,∴AB∥C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例题4】(2022春•秦淮区校级月考)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BAC=30°,∠ACB =90°)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a,b上,若∠1=22°.则∠2的度数是()A.38°B.45°C.52°D.58°【分析】根据已知易得∠DAC=52°,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1=22°,∠BAC=30°,∴∠DAC=∠1+∠BAC=52°,∵直线a∥b,∴∠2=∠DAC=5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4-1】(2022秋•琼海期中)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按如图所示摆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1=∠2B.∠2+∠3=90°C.∠3+∠4=180°D.∠1+∠2=9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求解.【解答】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1+∠2不一定等于90°,故D符合题意;由题意可得:90°+∠2+∠3=180°,∴∠2+∠3=90°,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4=180°,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变式4-2】(2023秋•榆树市校级期末)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使FD∥BC,点E落在CB的延长线上,则∠BDE的大小为度.【分析】由题意可得∠EDF=45°,∠ABC=60°,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DF=∠ABC=60°,从而可求∠BDE的度数.【解答】解:由题意得:∠EDF=45°,∠ABC=60°,∵FD∥BC,∴∠BDF=∠ABC=60°,∴∠BDE=∠BDF﹣∠EDF=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变式4-3】(2023秋•新野县期末)如图,直线m∥n,且分别与直线l交于A,B两点,把一块含6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2=98°,则∠1=.【分析】先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4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已知可得,∠3=30°,∵∠2=98°,∴∠4=180°﹣∠2﹣∠3=52°,∵m∥n,∴∠1=∠4=52°.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平行线的性质.【变式4-4】(2022•大渡口区校级模拟)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若AC∥DE.则∠BAE的度数为()A.85°B.75°C.65°D.55°【分析】由题意得∠E=60°,∠DAE=∠B=90°,∠BAC=45°,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CAE=120°,从而可求得∠CAD=30°,则∠BAD=15°,即可求∠BAE的度数.【解答】解:由题意得:∠E=60°,∠DAE=∠B=90°,∠BAC=45°,∵AC∥DE,∴∠E+∠CAE=180°,∴∠CAE=180°﹣∠E=120°,∴∠CAD=∠CAE﹣∠DAE=30°,∴∠BAD=∠BAC﹣∠CAD=15°,∴∠BAE=∠DAE﹣∠BAD=7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并灵活运用.【变式4-5】(2022秋•绿园区校级期末)如图,AB∥CD,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AEG=20°,则∠HFD的度数为()A.40°B.35°C.30°D.25°【分析】将∠AEG,∠GEF的度数,代入∠AEF=∠AEG+∠GEF中,可求出∠AEF的度数,由AB∥CD,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出∠DFE的度数,再结合∠HFD=∠DFE﹣∠EFH,即可求出∠HFD 的度数.【解答】解:∵∠AEG=20°,∠GEF=45°,∴∠AEF=∠AEG+∠GEF=20°+45°=65°.∵AB∥CD,∴∠DFE=∠AEF=65°,∴∠HFD=∠DFE﹣∠EFH=65°﹣30°=3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牢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4-6】(2023秋•盐城期末)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ECD=90°,∠A=45°,∠D=60°.若AB∥DE,则∠ACD的度数为.【分析】过点C作CF∥AB,则有AB∥CF∥DE,从而可得∠ACF=∠A=45°,∠DEF=∠D=60°,即可求∠ACD的度数.【解答】解:过点C作CF∥AB,如图,∵AB∥DE,∴AB∥CF∥DE,∴∠ACF=∠A=45°,∠DEF=∠D=60°,∴∠ACD=∠ACF+∠DCF=105°.故答案为:1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例题5】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若∠1=58°,则∠AEG的度数()A.58°B.64°C.72°D.60°【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DEF=∠1=58°,由折叠的性质得∠GEF=∠DEF=58°,再由平角定义求出∠AEG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DEF=∠1=58°,由折叠的性质得:∠GEF=∠DEF=58°,∴∠AEG=180°﹣58°﹣58°=6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长方形的性质以及平角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翻折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1】(2022秋•陈仓区期末)如图,将矩形纸条ABCD折叠,折痕为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D′E与BF交于点G.已知∠BGD′=26°,则∠α的度数是()A.77°B.64°C.26°D.87°【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EG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出∠α的度数.【解答】解:∵矩形纸条ABCD中,AD∥BC,∴∠AEG=∠BGD'=26°,∴∠DEG=180°﹣26°=154°,由折叠可得,∠α=12∠DEG=12×154°=77°,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问题,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变式5-2】(2023•台州)用一张等宽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图案,若∠1=20°,则∠2的度数为.【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各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标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2=∠BAC=180°﹣∠ABC﹣∠ACB.∵图案是由一张等宽的纸条折成的,∴AB=AC,∴∠ABC=∠ACB.又∵纸条的长边平行,∴∠ABC=∠1=20°,∴∠2=∠BAC=180°﹣2∠ABC=180°﹣2∠1=180°﹣2×20°=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变式5-3】(2022秋•昭阳区期中)如图,把△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BC∥DE;若∠B=50°,则∠BDF的度数为()A.40°B.50°C.80°D.100°【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E=50°,再利用折叠前后图形不发生任何变化,得出∠ADE=∠EDF,从而求出∠BDF的度数.【解答】解:∵BC∥DE,若∠B=50°,∴∠ADE=50°,又∵△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ADE=∠EDF=50°,∴∠BDF=180°﹣50°﹣50°=8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与平行线的性质,利用折叠前后图形不发生任何变化,得出∠ADE=∠ED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5-4】(2023秋•阳城县期末)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若∠1=110°,则∠2=.【分析】证明∠2=∠4,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a∥b,∴∠2=∠5,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4=∠5,∴∠4=∠2,∵∠1=∠2+∠4=110°,∴∠2=∠4=55°,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翻折变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变式5-5】(2022•沭阳县模拟)已知长方形纸条ABCD,点E,G在AD边上,点F,H在BC边上.将纸条分别沿着EF,GH折叠,如图,当DC恰好落在EA'上时,∠1与∠2的数量关系是()A.∠1+∠2=135°B.∠2﹣∠1=15°C.∠1+∠2=90°D.2∠2﹣∠1=9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DC恰好落在EA'上,∴∠ED′G=90°,∴∠D′EG+∠D′GE=90°,∴∠A′EA+∠D′GD=360°﹣90°=270°,由折叠得,∠1=12∠A′EA,∠2=12∠D′GD,∴∠1+∠2=13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由折叠的性质得到∠1=12∠A′EA,∠2=12∠D′GD是解题关键.【变式5-6】如图,长方形ABCD中,沿折痕CE翻折△CDE得△CD′E,已知∠ECD′被BC分成的两个角相差18°,则图中∠1的度数为()A.72°或48°B.72°或36°C.36°或54°D.72°或54°【分析】设∠FCD'=α,则∠BCE=α+18°或α﹣18°,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BCE=α+18°时,∠ECD'=2α+18°=∠DCE,②当∠BCE=α﹣18°时,∠ECD'=2α﹣18°=∠DCE,分别根据∠BCD=90°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如图,设∠FCD'=α,则∠BCE=α+18°或α﹣18°,①当∠BCE=α+18°时,∠ECD'=2α+18°=∠DCE,∵∠BCD=90°,∴α+18°+2α+18°=90°,解得α=18°,∴∠CFD'=90°﹣18°=72°=∠1;②当∠BCE=α﹣18°时,∠ECD'=2α﹣18°=∠DCE,∵∠BCD=90°,∴α﹣18°+2α﹣18°=90°,解得α=42°,∴∠CFD'=90°﹣42°=48°=∠1;综上所述,图中∠1的度数为72°或48°,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解题时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例题6】(2023秋•仁寿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D⊥BC,EF∥BC,EC⊥CF,∠EFC=∠ACF,则下列结论:①AD⊥EF;②CE平分∠ACB;③∠FEC=∠ACE;④AB∥CF.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EF,故①符合题意;∠CEF=∠BCE,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CEF =∠ACE,故③符合题意;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E平分∠ACB,故②符合题意;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证明AB∥CF,故④不符合题意.【解答】解:∵AD⊥BC,EF∥BC,∴AD⊥EF,故①符合题意;∵EF∥BC,∴∠CEF=∠BCE,∵EC⊥CF,∴∠ECF=90°,∴∠CEF+∠F=∠ACE+∠ACF=90°,∵∠EFC=∠ACF,∴∠CEF=∠ACE,故③符合题意;∴∠ACE=∠BCE,∴CE平分∠ACB,故②符合题意;∵EC⊥CF,要使AB∥CF,则CE⊥AB,∵CE平分∠ACB,但AC不一定与BC相等,∴无法证明AB∥CF,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1】(2023秋•浚县期末)如图a∥b,c与a相交,d与b相交,下列说法:①若∠1=∠2,则∠3=∠4;②若∠1+∠4=180°,则c∥d;③∠4﹣∠2=∠3﹣∠1;④∠1+∠2+∠3+∠4=360°,正确的有()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逐一进行判断求解即可.【解答】解:①若∠1=∠2,则a∥e∥b,则∠3=∠4,故此说法正确;②若∠1+∠4=180°,由a∥b得到,∠5+∠4=180°,则∠1=∠5,则c∥d;故此说法正确;③由a∥b得到,∠5+∠4=180°,由∠2+∠3+∠5+180°﹣∠1=360°得,∠2+∠3+180°﹣∠4+180°﹣∠1=360°,则∠4﹣∠2=∠3﹣∠1,故此说法正确;④由③得,只有∠1+∠4=∠2+∠3=180°时,∠1+∠2+∠3+∠4=360°.故此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2】(2022秋•南岗区校级期中)如图,AB∥CD∥EF,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1+∠2+∠3=180°B.∠1+∠2=180°+∠3C.∠1+∠3=180°+∠2D.∠2+∠3=180°+∠1【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2+∠BDC=180°,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3=∠CDE,而∠CDE=∠1+∠BDC,整理可得∠2+∠3﹣∠1=180°.【解答】解:∵AB∥CD∥EF,∴∠2+∠BDC=180°,∠3=∠CDE,又∠BDC=∠CDE﹣∠1,∴∠2+∠3﹣∠1=18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从复杂图形中找出内错角,同旁内角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3】(2023春•镇江期中)如图,AB∥CF,∠ACF=80°,∠CAD=20°,∠ADE=120°.(1)直线DE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2)若∠CED=71°,求∠ACB的度数.【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C=∠ACF=80°,根据∠CAD=20°,求出∠BAD=60°,根据∠BAD+∠ADE=180°,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CED=7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CB=29°.【解答】解:(1)DE∥AB;理由如下:∵AB∥CF,∠ACF=80°,∴∠BAC=∠ACF=80°,∵∠CAD=20°,∴∠BAD=∠BAC﹣∠DAC=60°,∵∠ADE=120°,∴∠BAD+∠ADE=60°+120°=180°,∴DE∥AB.(2)DE∥AB,∠CED=71°,∴∠B=∠CED=71°,∵∠BAC=80°,∴∠ACB=180°﹣∠B﹣∠BAC=180°﹣71°﹣80°=2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变式6-4】(2022春•舞阳县期末)如图,点D在AC上,点F、G分别在AC、BC的延长线上,CE平分∠ACB并交BD于H,且∠EHD+∠HBF=180°.(1)若∠F=30°,求∠ACB的度数;(2)若∠F=∠G,求证:DG∥BF.【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判定BF∥EC,则同位角∠ACE=∠F,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2)结合已知条件,角平分线的定义,利用等量代换推知同位角∠BCE=∠G,则易证DG∥BF.【解答】(1)解:∵∠EHD+∠HBF=180°,∠EHD=∠BHC,∴∠BHC+∠HBF=180°,∴BF∥EC,∴∠ACE=∠F=30°,又∵CE平分∠ACB,∴∠ACB=2∠ACE=60°.故∠ACB的度数为60°;(2)证明:∵CE平分∠ACB,∴∠BCE=∠ACE,∵∠ACE=∠F,∠F=∠G,∴∠BCE=∠G,∴DG∥EC,又∵BF∥EC,∴DG∥B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变式6-5】(2022春•温江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点E、F在直线AB上,点G在线段CD上,ED与FG交于点H,∠D+∠AED=180°,∠C=∠EFG.。
平行线知识点
引言概述: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涉及到平行线,例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电路布线等。
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对于我们理解空间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平行线的知识点,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总结三个部分。
正文内容:一、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1.1定义: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且永不相交延长的直线。
a)平行线与同一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的交角为对顶角。
b)平行线与同一平面内的交角相等的两条直线平行。
c)平行线的两条边与同一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分别相交,那么对应的内角互补。
d)平行线的两条边与同一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分别相交,那么对应的外角相等。
二、平行线的证明方法2.1直角三角形的证明法:通过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对边平行,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上的点是平行线。
2.2使用平行线的性质: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两条线段平行,可以通过证明其交角相等或者对应的内角互补来推断。
2.3使用反证法:通过假设两条线段不平行,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三、平行线的应用3.1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平行线的概念常常用于确定建筑物的构造和设计。
例如,在绘图过程中使用平行线来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等。
3.2道路规划中的应用:在道路规划中,平行线的概念可用于确定道路的宽度和布局。
通过保持道路平行,可以提供良好的交通流畅性和安全性。
3.3电路布线中的应用:在电路布线中,平行线可以用于控制信号的传输和减小电磁干扰。
通过将平行线的路径保持一致,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路中的环流和干扰。
四、平行线的相关定理4.1外角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那么这条横切线所对应的外角与这两条平行线的内角是互补的。
4.2内角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那么这条横切线所对应的内角与这两条平行线的对应内角相等。
4.3夹角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切线所切,那么这条横切线的两边与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互补。
七年级数学上册-5.3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版
5.3平行线的性质【考点梳理】考点一:平行线的性质考点二:根据平行线性质探究角的关系考点三:根据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大小考点四:平行线性质在生活应用问题考点五: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问题考点六:与命题有关的问题考点七: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问题知识一: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注意:是先有两直线平行,才有以上的性质,前提是“线平行”。
一个结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如:应用于说明矩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对边相等,还有梯形的对角线把梯形分成分别以上底为底的两等面积的三角形,或以下底为底的两等面积的三角形。
(因为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平行,平行线间的高相等,所以,就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知识二、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包括“题设”和“结论”两部分,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例如:“明天可能下雨。
”这句语句______命题,而“今天很热,明天可能下雨。
”这句语句_____命题。
(填“是”或“不是”)1命题分为真命题与假命题,真命题指题设成立,结论也成立的命题(或说正确的命题)。
假命题指题设成立,但结论不一定或根本不成立的命题(或说错误的命题)。
2逆命题:将一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互换位置之后,形成新的命题,就叫原命题的逆命题。
注:原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不一定仍为真命题,同理,原命题为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命题。
题型一:平行线的性质1.(2023下·广西贺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a b ∥,∠1=70°,则∠2的度数是()A .50°B .60°C .70°D .110°【答案】C 【分析】由a b ∥,∠1=70°,可得2170,Ð=Ð=°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 b ∥,∠1=70°,∴2170,Ð=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4上·河南周口·七年级河南省淮阳中学校考期末)如图,沿路线A B C D →→→行走,若AB CD ∥,122B ∠=︒,则C ∠=()A .58︒B .122︒C .128︒D .132︒【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解题.【详解】解: AB CD ∥,122B ∠=︒,C ∴∠=122B ∠=︒,故选:B .3.(2024上·河南周口·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170=︒∠,则3∠的度数为()A .70︒B .80︒C .40︒D .30︒【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E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3∠.【详解】解:∵170=︒∠,EG 平分BEF ∠,∴170BEG ∠=∠=︒,∴1140BEF BEG ∠=∠+∠=︒,∵AB CD ,∴318040BEF ∠=︒-∠=︒,故选:C .题型二:根据平行线性质探究角的关系4.(2024下·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直线a ,b 被c ,d 所截,且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14∠=∠B .23180∠+∠=︒C .3=4∠∠D .24180∠+∠=︒【答案】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 .由a b ,无法判断1∠和4∠的大小,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 .由a b ,无法得出23180∠+∠=︒,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 .因为a b ,所以3=4∠∠,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 .由a b ,无法得出24180∠+∠=︒,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2023下·山东德州·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AB CD OE ∥平分,,,40BOC OF OE OP CD ABO ∠⊥⊥∠=︒,则下列结论:①OF 平分BOD ∠②POE BOF ∠=∠③70BOE ∠=︒④2POB DOF ∠=∠,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只有①④【答案】A 【分析】根据AB ∥CD 可得40BOD ABO ∠=∠=︒,利用平角得到140COB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70BOE ∠=︒,则③正确;利用OP CD ⊥,AB ∥CD ,40ABO ∠=︒,可得50OB ∠=︒,20BOF ∠=︒,20FOD ∠=︒,进而可得OF 平分BOD ∠,则①正确;由70EOB ∠=︒,50POB ∠=︒,20POE ∠=︒,由20BOF POF POB ∠=∠-∠=︒,进而可得POE BOF ∠=∠,则②正确;由②可知50POB ∠=︒,20FOD ∠=︒,则④不正确.【详解】③AB ∥CD ,40BOD ABO ∴∠=∠=︒,18040140COB ∴∠=︒-︒=︒,又OE 平分BOC ∠,BOE ∴∠=12COB ∠=1214070⨯︒=︒,故③正确;①OP CD ⊥ ,90POD ∴∠=︒,又AB ∥CD ,90BPO ∴∠=︒,又40ABO ∠=︒ ,904050POB ∴∠=︒-︒=︒,907020BOF EOF EOB ∴∠=∠-∠=︒-︒=︒,402020FOD ∠=︒-︒=︒,OF ∴平分BOD ∠,故①正确;②70EOB ∠=︒ ,904050POB ∠=︒-︒=︒,705020POE ∴∠=︒-︒=︒,POE BOF ∴∠=∠,故②正确;④由①可知904050POB ∠=︒-︒=︒,402020FOD ∠=︒-︒=︒,故2POB DOF ∠≠∠,故④不正确.故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将垂直、平行、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应用,弄清图中角和角的关系,再进行解答.6.(2024上·四川巴中·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 CD ∥,E 为AB 上一点,且EF CD ⊥垂足为F ,90CED ∠=︒,CE 平分AEG ∠,且CGE α∠=,则下列结论:①1902AEC α∠=︒-;②DE 平分GEB ∠;③CEF GED ∠=∠;④180FED BEC ∠+∠=︒;其中正确的有()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线的定义,熟记“一般地,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在角的内部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当两直线所组成的角为直角时,称它们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相关概念,利用α表示各个角度.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和垂线的定义逐个分析计算即可.【详解】解:CGE α∠= ,AB CD ∥,CGE GEB α∴∠=∠=,180AEG α∴∠=︒-,CE 平分AEG ∠,119022AEC CEG AEG α∴∠=∠=∠=︒-,故①正确;90CED ∠=︒ ,1122DEB GEB α∴∠==∠,即DE 平分GEB ∠,故②正确;EF CD ⊥ ,AB CD ∥,90AEF ∴∠=︒,90AEC CEF ∴∠+∠=︒,12CEF α∴∠=,12GED GEB DEB α∠=∠-∠= ,CEF GED ∴∠=∠,故③正确;190902FED BED α∠=︒-∠=︒- ,1180902A BEC EC α∠=∠=︒-︒+,180FED BEC ∴∠+∠=︒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③④,故选:C .题型三:根据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大小7.(2024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直线m n ∥,含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 在直线m 上,点A 在直线n 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 .15︒B .25︒C .35︒D .4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过B 作BK m ∥,推出BK n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20OBK ∠=∠=︒,2ABK ∠=∠,求出25ABK ABO OBK ∠=∠-∠=︒,即可得到225∠=︒.【详解】解:过B 作BK m ∥,∵m n ∥,∴BK n ∥,∴120OBK ∠=∠=︒,2ABK ∠=∠,∵45ABO ∠=︒,∴452025ABK ABO OBK ∠=∠-∠=︒-︒=︒,∴225ABK ∠=∠=︒.故选:B .8.(2024上·重庆沙坪坝·七年级重庆南开中学校考期末)如图,直线MN PQ ∥,点A C 、分别在直线MN PQ 、上,AD 平分BAN ∠,CD 平分110ECQ B ∠∠︒,=,若DCQ α∠=,则1∠等于()A .30α︒+B .30α︒-C .35α︒+D .35α︒-【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过点B 作BG PQ ∥交AD 于点G ,由CD 平分ECQ DCQ α∠∠=,可知2ECQ α∠=,故2EBG ECQ α∠=∠=,由110ABE ∠=︒可知1102ABG ABE EBG α∠=∠-∠=︒-,再由MN PQ BG PQ ∥,∥可知()1801801102BAN ABG α∠=︒-∠=︒-︒-,根据AD 平分BAN ∠可得出NAD ∠的度数,进而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过点B 作BG PQ ∥交AD 于点G ,∵CD 平分ECQ DCQ α∠∠=,,∴2ECQ α∠=,∴2EBG ECQ α∠=∠=,∵110ABE ∠=︒,∴1102ABG ABE EBG α∠=∠-∠=︒-,∵MN PQ BG PQ ∥,∥,∴()1801801102702BAN ABG αα∠=︒-∠=︒-︒-=︒+,∵AD 平分BAN ∠,∴1352NAD BAN α∠=∠=︒+,∴135NAG α∠=∠=︒+.故选:C .9.(2024·全国·七年级竞赛)如图,82BAC ∠=︒,68CDE ∠=︒,AF 平分BAC ∠,若AF D E ⊥,则ACD ∠的度数为()A .18︒B .19︒C .20︒D .21︒【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的性质,合理作出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如图所示,作DG AF 交AC 于G ,作CH A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出ACH ∠的度数,根据垂直的性质可求出CDG ∠的度数,最后根据ACD ACH DCH ∠=∠-∠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作DG AF 交AC 于G ,作CH AF ∥,∵AF 平分BAC ∠,∴82241CAF ∠=︒÷=︒,∴41AGD ACH CAF ∠=∠=∠=︒,∵68DE AF CDE ⊥∠=︒,,∴906822DCH CDG ∠=∠=︒-︒=︒,∴412219ACD ACH DCH ∠=∠-∠=︒-︒=︒.题型四:平行线性质在生活应用问题10.(2023上·吉林长春·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一条街道有两个拐角ABC ∠和BCD ∠,已知AB CD ∥,若150ABC ∠=︒,则BCD ∠的度数是()A .30︒B .120︒C .130︒D .150︒【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由AB CD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CD ∠的度数,解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详解】∵150AB CD ABC ∠=︒,∴150BCD A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D .11.(2023下·江西抚州·七年级统考期中)一辆行驶中的汽车经过两次拐弯后,仍向原方向行驶,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 .先右转30︒,后左转60︒B .先左转30︒,后右转60︒C .先右转30︒,后左转150︒D .先右转30︒,后左转30︒【答案】D【分析】利用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来选择即可.【详解】解: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即转弯前与转弯后的道路是平行的,因而右转的角与左转的角应相等,理由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能够根据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2023下·河北邢台·七年级校考期中)生活中常见一种折叠拦道闸如图1所示.若想求解某些特殊状态下的角度,需将其抽象为如图2所示的几何图形,其中BA AE ⊥,垂足为A ,CD AE ∥,则ABC BCD ∠+∠=()A .270︒B .250°C .230︒D .200︒【答案】A 【分析】过B 作BF CD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线的定义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过B 作BF CD ∥,∵CD AE ∥,则BF AE ,∴180BCD CBF ∠+∠=︒,∵BA AE ⊥,∴90BAE ∠=︒,∴18090ABF BAE ∠=︒-∠=︒,∴270ABC BCD ABF CBF BC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题型五: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问题13.(2023下·湖南娄底·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MN AB ,P ,Q 为直线MN 上的任意两点,PAB 和QAB 的面积关系是()A .PAB QAB S S >△△B .PAB QABS S =△△C .PAB QAB S S <△△D .无法确定【答案】B 【分析】根据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知PAB 与QAB 底边AB 边上的高相等,从而得到它们的面积相等.【详解】解:因为∥MN AB ,所以点P 与点Q 到直线AB 的距离相等,即PAB 与QAB 是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故PAB QAB S S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掌握这一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2023下·广西桂林·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AD BC ∥,5BC =,点E 在BC 上,8BE =,DCE △的面积为6,则ABE 的面积为()A .6B .12C .16D .20【答案】C 【分析】ABE 的边BE 上的高和DCE △的边CE 上的高长度相同,设高为h ,可求得ABE S 和DCE S 之间的数量关系.【详解】∵5BC =,8BE =,∴853CE BE BC =-=-=.∵AD BC ∥,∴ABE 的边BE 上的高和DCE △的边CE 上的高长度相同.设ABE 的边BE 上的高和DCE △的边CE 上的高为h .根据题意,得1322DCE S h CE h == △,142ABE S h BE h == △.∴8861633ABE DCE S S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每个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牢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5.(2022下·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点P 、Q 为平面内两个定点,定直线a PQ ∥,M 是直线a 上一动点,对下列各值:①PQM 的周长;②PQM 的面积;③点M 到PQ 的距离;④PMQ ∠的大小.其中会随点M 的移动而变化的是()A .②③B .②④C .①④D .①③【答案】C 【分析】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不变即可判断③;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和点M 的运动变化可判断①④;根据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判断②;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直线a PQ ∥,∴点M 到直线PQ 的距离不会随点M 的移动而变化,故③正确;∵PM ,QM 的长随点M 的移动而变化,∴PQM 的周长会随点M 的移动而变化,PMQ ∠的大小会随点M 的移动而变化,故①④错误;∵点M 到直线PQ 的距离不变,PQ 的长度不变,∴PQM 的面积不会随点M 的移动而变化,故②正确;综上,不会随点M 的移动而变化的是①④.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和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等知识,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是关键.题型六:与命题有关的问题16.(2024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 .若两个数0a b +=,则这两个数为相反数C .对顶角相等D.如果22a b=,那么a b=【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写出命题的逆命题后判断正误即可.【详解】解:A、逆命题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a b+=,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B、逆命题为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0C、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是假命题,符合题意;D、逆命题为如果a b=,那么22a b=,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17.(2023下·辽宁鞍山·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命题: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把一个木条固定到墙上需要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④从一个货站向一条高速路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垂直,其中的假命题有()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详解】解: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原命题是假命题;②在同一平面上,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原命题是假命题;③把一个木条固定到墙上需要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原命题是真命题;④从一个货站向一条高速路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是真命题;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B.18.(2023下·广西玉林·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命题;①内错角相等;②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③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 b ,b c P ,则a c P ;④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 b ⊥r r ,b c ⊥,则a c P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②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是钝角,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③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 b ,b c P ,则a c P ;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④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a b ⊥r r ,b c ⊥,则a c P ,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真命题有2个,故选:B .题型七: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问题19.(2024上·江苏南通·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E BD ∥,A BDC ∠=∠,AEC ∠的平分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B CD ∥;(2)探究A ∠,AEC ∠,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140BDC ∠=︒,20F ∠=︒,求C ∠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360A AEC C ∠+∠+∠=︒,理由见解析(3)100C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A ABD ∠+∠=︒,求出ABD BDF ∠=∠,即可得证;(2)作EG AB ∥,则180A AEG ∠+∠=︒,EG CD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C CEG ∠+∠=︒,即可得出答案;(3)作EG AB ∥,则180A AEG ∠+∠=︒,求出40AEG =︒∠,得出E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20GEF F ∠=∠=︒,从而得出60AEF GEF AEG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2120AEC AEF ∠=∠=︒,由(2)可得360A AEC C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证明:AE BD ∥ ,180A ABD ∴∠+∠=︒,180BDC BDF A BDC ∠+∠=︒∠=∠ ,,ABD BDF ∴∠=∠,AB CD ∴∥;(2)解:360A AEC C ∠+∠+∠=︒,理由如下:如图,作EG AB ∥,,则180A AEG ∠+∠=︒,由(1)可得AB CD ∥,EG CD ∴∥,180C CEG ∴∠+∠=︒,360A AEG C CEG ∴∠+∠+∠+∠=︒,AEG CEG AEC ∠+∠= ,360A AEC C \Ð+Ð+Ð=°;(3)解:如图,作EG AB ∥,,则180A AEG ∠+∠=︒,140BDC A BDC ∠=︒∠=∠ ,,40AEG ∴∠=︒,由(1)可得AB CD ∥,EG CD ∴∥,20GEF F ∴∠=∠=︒,204060AEF GEF AEG ∴∠=∠+∠=︒+︒=︒,AEC ∠的平分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2120AEC AEF ∴∠=∠=︒,由(2)可得:360A AEC C ∠+∠+∠=︒,360100C A AEC ∴∠=︒-∠-∠=︒.20.(2024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ABC 中,D 、E 、F 、G 分别在BC 、AC 和AB 上,连接DE 、BF 和FG ,AGF ABC ∠=∠,180GFB EDB ∠+∠=︒.(1)判断BF 与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若BF AC ⊥,150EDB ∠=︒,求AFG ∠的度数.【答案】(1)BF DE ∥,理由见详解(2)60︒【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先证明GF BC ∥,可得GFB FBD =∠∠,等量代换后可得180FBD EDB ∠+∠=︒,继而得到BF DE ∥;(2)由平行线同旁内角互补,可得18030DBF EDB ∠=︒-∠=︒,根据平行线内错角相等可得30GFB DBF ∠=∠=︒,依据90AFB ∠=︒,可计算出AFG ∠.【详解】(1)解:BF DE ∥,理由如下:∵AGF ABC ∠=∠,∴GF BC ∥,∴GFB FBD =∠∠,又∵180GFB EDB ∠+∠=︒.∴180FBD EDB ∠+∠=︒,∴BF DE ∥.(2)由(1)可知,GF BC ∥,BF DE ∥.∵150EDB ∠=︒,∴18030DBF EDB ∠=︒-∠=︒,∵GF BC ∥,∴30GFB DBF ∠=∠=︒,∵BF AC ⊥,∴90AFB ∠=︒,∴9060AFG GFB ∠=︒-∠=︒.21.(2024上·湖南衡阳·七年级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校考期末)问题情境1:如图1,AB CD ∥,P 是ABCD 内部一点,P 在BD 的右侧,探究B ∠,P ∠,D ∠之间的关系?(1)如图2,过P 作PE AB ,可得B ∠,P ∠,D ∠之间满足______关系.(直接写出结论)问题情境2如图3,AB CD ∥,P 是AB ,CD 内部一点,P 在BD 的左侧,(2)得B ∠,P ∠,D ∠之间满足______关系.(直接写出结论)问题迁移:请合理的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已知AB CD ∥,ABE ∠与CDE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3)如图4,若80E ∠=︒,求BFD ∠的度数;(写证明过程)(4)如图5中,13ABM ABF ∠=∠,13CDM CDF ∠=∠,写出M ∠与E ∠之间数量关系并证明结论.【答案】(1)360B BPD D ∠+∠+∠=︒;(2)B D BPD ∠+∠=∠;(3)140︒;(4)6360E M ∠+∠=︒,证明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1)先证明PE AB CD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80180B BPE D DPE +=︒+=︒∠∠,∠∠,进而可得360B BPD D ∠+∠+∠=︒;(2)如图所示,过P 作PE AB ,先证明PE AB CD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 BPE D DPE ==∠∠,∠∠,进而可得B D BPD ∠+∠=∠;(3)由(1)(2)的结论可得F ABF CDF ∠=∠+∠,360E ABE CDE ++=︒∠∠∠,则可求出280ABE CDE ∠+∠=︒,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114022F ABF CDF ABE CDE =+=+=︒∠∠∠∠∠;(4)由(1)(2)的结论可知M ABM CDM ∠=∠+∠,360E ABE CDE ++=︒∠∠∠,进而得到3ABF CDF M +=∠∠∠,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6ABE CDE M +=∠∠∠,则6360E M ∠+∠=︒.【详解】解:(1)∵AB CD ∥,PE AB ,∴PE AB CD ∥∥,∴180180B BPE D DPE +=︒+=︒∠∠,∠∠,∴360B BPE D DPE +++=︒∠∠∠∠∵BPD BPE DPE =+∠∠∠,∴360B BPD D ∠+∠+∠=︒,故答案为:360B BPD D ∠+∠+∠=︒;(2)如图所示,过P 作PE AB ,∵AB CD ∥,PE AB ,∴PE AB CD ∥∥,∴B BPE D DPE ==∠∠,∠∠,∴B D BPE DPE+=+∠∠∠∠∵BPD BPE DPE =+∠∠∠,∴B D BPD ∠+∠=∠,故答案为:B D BPD ∠+∠=∠;(3)由(1)(2)的结论可知F ABF CDF ∠=∠+∠,360E ABE CDE ++=︒∠∠∠,∵80E ∠=︒,∴360280ABE CDE E ∠+∠=︒-∠=︒,∵ABE ∠与CDE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1122ABF ABE CDF CDE ==∠∠,∠∠,∴1114022F ABF CDF ABE CDE =+=+=︒∠∠∠∠∠;(4)6360E M ∠+∠=︒,证明如下:由(1)(2)的结论可知M ABM CDM ∠=∠+∠,360E ABE CDE ++=︒∠∠∠,∵13ABM ABF ∠=∠,13CDM CDF ∠=∠,∴1133M ABM CDM ABF CDF =+=+∠∠∠∠∠,∴3ABF CDF M +=∠∠∠,∵ABE ∠与CDE ∠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F ,∴22ABE ABF CDE CDF ∠∠∠∠=,=,∴()2226ABE CDE ABF CDF ABF CDF M ∠+∠=∠+∠=∠+∠=∠,∴6360E M ∠+∠=︒.一:选择题22.(2024下·黑龙江绥化·七年级校考)如图,已知直线c 与直线a b ,都相交.若145a b ∠=︒,∥,则2∠=()A .145︒B .135︒C .55︒D .4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邻补角互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出3145∠=∠=︒,再根据邻补角互补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a b ∥,∴3145∠=∠=︒,∴21803135∠∠︒︒=-=.故选B .23.(2024下·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个数为()①若两个角相等,则它们是对顶角;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③画线段1cm AB =;④同角的余角相等;⑤同位角相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熟练掌握命题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此题可根据“一般的,在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进行排除选项.【详解】解:①②④⑤符合命题的定义,而③不能写出题设与结论出来,故不是命题,所以是命题的个数有4个;故选C .24.(2024上·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AC AB ⊥于点A ,交直线b 于点C .如果138∠=︒,那么2∠的度数为()A .52︒B .48︒C .38︒D .32︒【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AC AB ⊥,∴90BAC ∠=︒,∵a b ∥,∴12180BAC ∠+∠+∠=︒,∴2180903852∠=︒-︒-︒=︒;故选:A .25.(2024上·江苏南通·七年级统考期末)将一直尺和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放置,若40CDE ∠=︒,则BFA ∠的度数为()A .40︒B .50︒C .130︒D .140︒【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定义,根据题意知AF DE ∥,进而可得40CFA CDE ∠=∠=︒,再由邻补角定义即可求解,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由题意可知AF DE ∥,∵40CDE ∠=︒,∴40CFA CDE ∠=∠=︒,∴180140BFA CFA ∠=︒-∠=︒,故选:D .26.(2024下·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已知:ABC 中,D 、E 、F 、G 分别在BC 、AC 和AB 上,连接DE 、BF 和FG ,AGF ABC ∠=∠,180GFB EDB ∠+∠=︒.(1)判断BF 与D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若BF AC ⊥,150EDB ∠=︒,求AFG ∠的度数.【答案】(1)//BF DE ,理由见解析(2)60︒【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和余角的计算,熟练掌握平行线的相关判定和性质是解题关键.(1)由AGF ABC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GF BC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GFB FBD =∠∠,再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结论;(2)由GF BC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30DBF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30GFB DBF ∠=∠=︒,然后根据余角定义即可求出AFG ∠的度数.【详解】(1)解:BF DE ∥,理由如下:AGF ABC ∠=∠,GF BC \∥,∴GFB FBD =∠∠,又 180GFB EDB ∠+∠=︒,∴180FBD EDB ∠+∠=︒,∴BF DE ∥.(2)解:由(1)可知,GF BC ∥,BF DE ∥,150EDB ∠=︒,∴18015030DBF ∠=︒-︒=︒,∴30GFB DBF ∠=∠=︒,BF AC ⊥,∴90AFB ∠=︒,∴9060AFG GFB ∠=︒-∠=︒.27.(2024上·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 AC ⊥于点A ,90C EDC ∠+∠=︒.(1)试说明180BAE E +=︒∠∠.(填空)已知AB AC ⊥,得90BAC ∠=︒,所以C ∠+______90=︒,又已知90C EDC ∠+∠=︒,根据______,得B EDC ∠=∠,根据______,得AB DE ∥,根据______,得180BAE E +=︒∠∠.(2)若,55C EAC E ∠=∠∠=︒,求B ∠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55B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互余关系,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作答即可;(2)根据C EAC ∠=∠,得到AE BC ∥,进而得到EDC E ∠=∠,根据EDC B ∠=∠,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解:已知AB AC ⊥,得90BAC ∠=︒,所以90C B ∠+∠=︒,又已知90C EDC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B EDC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AB DE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180BAE E +=︒∠∠;故答案为: B ∠,同角的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C EAC ∠=∠,∴AE BC ∥,∴EDC E ∠=∠,由(1)知:EDC B ∠=∠,∴55B E ∠=∠=︒.一、单选题28.(2024上·四川宜宾·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EF 是DEC ∠的角平分线,有下列四个结论:①BDE DBE ∠=∠;②EF BD ∥;③ABF FEC BFE ∠=∠+∠;④ABF ABED S S =△四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等相关内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利用DE AB ∥,BD 平分ABC ∠,EF 平分DEC ∠,可以判断出①②正确;再证明DBF BFE ∠=∠,再利用FEC DBC ABD ∠=∠=∠,可判断出③正确;根据EF BD ∥,推出BDF V 与BDE 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最后利用等式性质可得到④正确.【详解】解:∵DE AB ∥,∴ABD BDE ∠=∠,ABC DEC ∠=∠,∵BD 平分ABC ∠,EF 平分DEC ∠,∴12ABD DBE ABC ∠=∠=∠,12DEF FEC DEC ∠=∠=∠,∴BDE DBE ∠=∠,FEC DBC ABD ∠=∠=∠,∴EF BD ∥,故①②正确;∵EF BD ∥,∴DBF BFE ∠=∠,∵ABF ABD DBF ∠=∠+∠,FEC ABD ∠=∠,∴ABF FEC BFE ∠=∠+∠,故③正确;∵EF BD ∥,∴BDF V 与BDE 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BDF BDE S S =△△,∴ABF ABED S S =△四边形,故④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29.(2024上·山西长治·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 CD ,130PAB ∠=︒,120PCD ∠=︒,则APC ∠的度数为()A .140︒B .130︒C .120︒D .110︒【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掌握构造平行线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过P 作直线∥MN AB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求出APN ∠,然后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MN CD ∥,进而可求出NPC ∠,从而求出APC ∠.【详解】解:过P 作直线∥MN AB ,如下图所示,∵∥MN AB ,130PAB ∠=︒,∴180PAB APN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8050APN PAB ∠=︒-∠=︒,∵∥MN AB ,AB CD ,120PCD ∠=︒,∴MN CD ∥,∴180PCD NPC ∠+∠︒=,∴60NPC ∠︒=,∴6050110APC NPC APN ∠=∠+∠=︒+︒=︒,故选:D .30.(2024上·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 CD ∥,直线l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且满足1BEP BEF n ∠∠=,1DFP DFE n ∠∠=,则P ∠的度数为()A .1801n + B .180n C .1801n -o D .不确定【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过P 作PG AB ∥,由平行的判定方法得PG AB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EPG BEP BEF n ∠=∠=∠,1FPG DFP DFE n ∠=∠=∠,180BEF DFE ∠+∠=︒,等量代换计算得180EPG DFP n︒∠+∠=,即可求解;掌握性质,作出辅助线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如图,过P 作PG AB ∥,PG AB CD ∴∥∥,1EPG BEP BEF n ∴∠=∠=∠,1FPG DFP DFE n∠=∠=∠,180BEF DFE ∠+∠=︒,BEF n EPG ∴∠=∠,DFE n DFP ∠=∠,180n EPG n DFP ∴∠+∠=︒,180EPG DFP n︒∴∠+∠=,180P n ︒∴∠=;故选:B .31.(2024上·重庆九龙坡·七年级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如图,,AB CD A BCD ∠=∠∥,点M 是边AD 上一点,连接BM ,延长BM 、CD 交于点P .点N 是边BC 上一点,连接MN ,使得NMC MCN ∠=∠,作NMP ∠的平分线MQ 交CP 于点Q .若CMQ α∠=,则AMP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为()A .180α︒-B .1802α︒-C .45α︒+D .90α︒+【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证明2PMD α∠=,可得结论.【详解】解:设NMC x ∠=.∥ AB CD ,A ADP ∴∠=∠,A BCD ∠=∠ ,APD BCD ∴∠=∠,AD BC ∴∥,NM NC = ,NMC NCM x ∴∠=∠=,CMD NCM x ∴∠=∠=,MQ 平分NMP ∠,QMP QMN x α∴∠=∠=+,()2PMD PMQ QMD x x ααα∴∠=∠+∠=++-=,1801802AMP PMD α∴∠=︒-∠=︒-.故选:B .32.(2024上·重庆巴南·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AB CD BF ∥平分,EBA DG ∠平分,CDE E α∠∠=,则H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为()A .180α︒-B .12αC .1902α︒+D .1902α︒-【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作出辅助线.根据角平分线得出12,34,∠=∠∠=∠过H 作,HM DC ∥过E 作,EN AB ∥证出2123,513,FHG FHM α=∠-∠∠=∠-∠=∠-∠即可得结论;【详解】BF 平分,EBA DG ∠平分,CDE Ð12,34,∴∠=∠∠=∠过H 作,HM DC ∥过E 作,EN AB ∥,AB CD ∥Q ,AB CD HM EN ∴∥∥∥15,216,35,623,FHM FHG CDE α∴∠=∠=∠+∠∠=+∠∠=∠∠=∠=∠2123,513,FHG FHM α∴=∠-∠∠=∠-∠=∠-∠.2FHG α∴∠=故选:B .33.(2023下·山东济南·七年级山东省济南稼轩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下列结论:①如图1,AB CD ∥,则180A E C ∠+∠+∠=︒;②如图2,AB CD ∥,则P A C ∠=∠-∠;③如图3,AB CD ∥,则1E A ∠=∠+∠;④如图4,直线AB CD EF ∥∥,点O 在直线EF 上,则180αβγ∠-∠+∠=︒.正确的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①过点E 作直线EF ∥AB ,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出结论;②如图2,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1C P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作出判断;③如图3,过点E 作直线EF ∥AB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180A AEC ∠+∠-∠=︒,即得1801AEC A ∠=︒+∠-∠;④如图4,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OF α∠=∠,180COF γ∠+∠=︒,再利用角的关系解答即可.【详解】解:①如图1,过点E 作直线EF AB ∥,AB CD ∥,∴AB CD EF ∥∥,1180A ∴∠+∠=︒,2180C ∠+∠=︒,12360A C ∴∠+∠+∠+∠=︒,360A AEC C ∴∠+∠+∠=︒,故①错误;②如图2,1∠ 是CEP 的外角,1C P ∴∠=∠+∠,AB CD ∥,1A ∴∠=∠,即P A C ∠=∠-∠,③如图3,过点E 作直线EF AB ∥,AB CD ∥,∴AB CD EF ∥∥,3180A ∴∠+∠=︒,12∠=∠,1180A AEC ∴∠+∠-∠=︒,即1801AEC A ∠=︒+∠-∠,故③错误;④如图4,AB EF ∥,BOF α∴∠=∠,CD EF ∥,180COF γ∴∠+∠=︒,BOF COF β∠=∠+∠ ,COF αβ∴∠=∠-∠,180γαβ∴∠+∠-∠=︒,故④正确;综上结论正确的个数为2,故选:B .二、填空题34.(2024下·江苏·七年级周测)如图,一辆汽车经过一段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行驶方向相同,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角B ∠等于142︒,第二次拐的角∠C 的度数为.【答案】142︒/142度【分析】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 C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详解】∵原来的行驶方向相同,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142C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5.(2024上·山东济南·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将三角板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A 与直尺的一边重合,若130∠=︒,则2∠的度数是°.【答案】60【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互余关系;由13∠∠,互余可求得3∠,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如图,∵1+3=90∠∠︒,130∠=︒,∴390160∠=︒-∠=︒;∵直尺的两边平行,∴2360∠=∠=︒,故答案为:60.36.(2024上·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重叠放置,其中45BOA ∠=︒,30DOC ∠=︒,90BAO ∠=︒,90DCO ∠=︒,30︒和45︒的两个角顶点重合在一起.若将三角板AOB 绕点O 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AB OC ∥时,BOC ∠=.【答案】45︒或135︒【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直角三角板的角的度数的知识,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1,当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时,AB OC ∥,此时45BOC ABO ∠=∠=︒.。
5.3.1平行线的性质1doc
能结合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从而培养逻辑性的数学思维。
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
难点:能区分平行的性质和判定,正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说明
活动目的
知识链接
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出示目标
新知初探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符号表示
老师: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做好知识的铺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新知初探:(学,展:10分钟)
活动一: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分钟)
学生:1、动手操作,完成习题1(存在适当的误差是允许的)
2、总结性质并用符号表示。
老师:1、巡视点拨,评价激励
2、板书性质一
活动二:平行线的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8分钟)
典例分析
会使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计算
题组练习
强化平行线的性质
达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测
检测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设计意图
一、知识回顾(导:5分钟)
问题: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这些判定方法中共同点是什么?
2、由已知角相等或互补能推出两直线平行,那么由两直线平行能否推出两角相等或互补呢?
学生:书写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符号表示。
平行线的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学生:1、独立完成习题2、3,推理发现其他性质。
提示:以性质1为依据,结合判定的推理方法。
2、对子组互助完善答案,并展示上板。
3、展讲。要求:结合图形,思路明确,条理清晰。
老师:1、巡视指导,进行点拨。
5.3.1平行线的性质
回答:如图
(1)∠3=∠B,则EF∥AB,依据是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2+∠A=180°,则DC∥AB, 依据是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1=∠4,则GC∥EF,依据是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GC∥EF,AB∥EF,则GC∥AB, 依据是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EF⊥BC,AB⊥BC,则EF∥AB, 依据是 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比一比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有什么不
判定:已知角的关系得平行的关系. 推平行,用判定. 性质:已知平行的关系得角的关系. 知平行,用性质.
已知 判定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得到
两直线平行
性质 已知
得到
4.如图,已知AB、CD、EF互相平行,且 ∠ABE =70°,∠ECD = 150°,则 ∠BEC =________.
整理归纳: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b ( 已知 )
∴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已知 ) ∴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 已知 ) ∴ ∠1+∠4=180° (两直线 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
1.已知:如图,a// b ,那么3与2有什么关系? 解: ∠ 2 = ∠3,理由如下: ∵ a∥b ∴∠1= ∠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 又∵∠3 = ___(对顶角相等), ∴∠ 2 = ∠3.
平行线的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3.1平行线的性质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问题1
平行线的鉴定办法有哪三种?它 们是先懂得什么……、 后懂得什么?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问题2
根据同位角相等能够鉴定两直线 平行,反过来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之 间有什么关系呢? 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观察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所形成的同位角的数量关系,从中你能发 现什么?
∴∠B=∠C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又∵∠B=142° (已知)
∴ ∠C= ∠B=142°( 等量代换)
例1
如图是梯形上底的一部分。 已经量得 A= 115°, D=100°,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A
D
B
C
解:∵AD//BC (已知) ∴ A + B=180° D+ C=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B= 180 °- A =180 ° -115 ° =65 ° C=180 °- D =180 ° -100 ° =80 °
演示
结论
平行线的性质1(公理):
1 a 2
b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朴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应用格式】
∵ a//b (已知)
∴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1(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已知:a// b
思考
那么2与3有什么关系?
回答 例如:如右图
∴ ∠3= 180°- ∠2= 180° -54°=126°
∴ ∠4=∠1=54°_(_两_直__线__平_行__,同__位_角__相_等)
2.如图,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 °, ∠B=
5.3.1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5.3.1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平行线的性质是学生对图形性质的第一次系统研究,对今后学习其他图形性质有“示范”的作用。
平行线的性质是证明角相等、研究角关系的重要依据,是研究几何图形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基础,是平面几何图形的一个重要内容个学习简单逻辑推理的素材,它不但为三角形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也是今后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平移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有平行线的判定引入对平行线性质的研究,既渗透了图形的判定和性质之间的互逆关系,又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
平行线的三条性质都是需要证明的,但是为了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性质1是通过操作确认的方式得出的,在性质1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得到性质2和性质3。
这一过程体现了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渗透了简单的推理,体现了数学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方面的价值。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的研究与发现过程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推导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动手测量、猜想、合作交流探究。
二、教学准备:白纸、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5.3.1 平行线的性质已知结论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ba 4321F E DC BA课题:5.3.1平行线的性质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向学生渗透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学习重点: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1、预习疑难: 。
2、平行线判定: 。
二、探索与思考 (一)平行线性质1、观察思考:教材19页思考2、探索活动:完成教材19页探究3、归纳性质:同位角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 。
。
(二)证明性质的正确性:1、性质1→性质2:如右图,∵a ∥b (已知) ∴∠1=∠2( )又∵∠3=∠1(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2、性质1→性质3:如右图,∵a ∥b (已知) ∴∠1=∠2( ) 又∵ ( )。
∴ 。
(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1、如图,已知直线AB ∥CD,E 是直线CD 上任意一点,过E 向直线AB 作垂线,垂足为F ,这样做出的垂线段...EF ..的长度...是平行线的距离。
2、结论: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而改变O DC B A O F ED C B A DC B A 13、对应练习:如右图,已知:直线m ∥n ,A 、B 为 CD m 直线n 上的两点,C 、D 为直线m 上的两点。
(1)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2)如果A 、B 、C 为三个定点,点D在m 上移动。
那么,无论D 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总有三角形 与 A B n 三角形ABC 的面积相等,理由是 。
三、应用 (一)例 (教材20)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1、分析①梯形这条件说明 ∥ 。
②∠A 与∠D 、∠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数量关系是 。
(二)练一练:教材21页练习1、2 四、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五、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AB ∥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A.5个B.4个C.3个D.2个(1) (2) (3)2.如图2所示,CD ∥AB,OE 平分∠AOD,OF ⊥OE,∠D=50°,则∠BOF 为( ) A.35° B.30° C.25° D.20°3.∠1和∠2是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 ) 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4.一个人驱车前进时,两次拐弯后,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前进,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向右拐85°,再向右拐95°; B.向右拐85°,再向左拐85° C.向右拐85°,再向右拐85°; D.向右拐85°,再向左拐95°D CBA87654321D CB AGF E D C B A 12(二)填空题: 1.如图3所示,AB ∥CD,∠D=80°,∠CAD:∠BAC=3:2,则∠CAD=_______,∠ACD=•_______. 2.如图4,若AD ∥BC,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180°; 若DC ∥AB,则∠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180°.(4) (5) (6)3.如图5,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 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56°,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 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4.(2002.河南)如图6所示,已知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CD 于E,F,EG •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 (三)解答题 1.如图,AB ∥CD ,∠1=102°,求∠2、∠3、∠4、∠5的度数,并说明根据?2.如图,EF 过△ABC 的一个顶点A ,且EF ∥BC ,如果∠B =40°,∠2=75°,那么∠1、∠3、∠C 、∠BAC +∠B +∠C 各是多少度,并说明依据?六、拓展延伸2如图所示,已知: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且AB ∥CD .求证:∠1+∠2=90°. 证明:∵ AB ∥CD ,(已知)∴∠BAC +∠ACD =180°,( ) 又∵ 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 )∴112BAC ∠=∠,122ACD ∠=∠,( )∴001112()1809022BAC ACD ∠+∠=∠+∠=⨯=.即 ∠1+∠2=90°.结论: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 。
推广: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课题:5.3.2命题、定理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掌握命题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2、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初步培养不同几何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
学习重点:命题的概念和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学习难点: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预习疑难:。
2、填空:①平行线的3个判定方法的共同点是。
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是。
二、探索与思考(一)命题:1、阅读思考: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③对顶角相等;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这些句子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2、定义:的语句,叫做命题3、练习: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1)过直线AB外一点P,作AB的平行线.(2)过直线AB外一点P,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平行吗?(3)经过直线AB外一点P, 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B平行.请你再举出一些例子。
(二)命题的构成:1、许多命题都由和两部分组成.是已知事项, 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2、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那么"后接的的部分......是.(三)命题的分类真命题:。
(定理:的真命题。
)假命题:。
三、应用:1、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这两个数的商为-1;(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5)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6)如果AB⊥CD,垂足是O,那么∠AOC=90°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互补的两个角不可能都是锐角:。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对顶角相等:。
3、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同位角相等(2)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这两个角互补;(3)如果两个角互补,这两个角是邻补角.四、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五、自我检测: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1)延长线段AB()(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交点()(3)画线段AB的中点()(4)若|x|=2,则x=2()(5)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2、选择题(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C、x与y的和等于0吗?D、对顶角不相等。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两个锐角之和为钝角B、两个锐角之和为锐角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D、锐角小于它的余角(3)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
其中假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a∥b,b∥c,那么a∥c(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分别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等角的补角相等;(3)内错角相等。
5、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在括号内为下面各小题的推理填上适当的根据:(1)∵a∥b,∴∠1=∠3(_________________);(2)∵∠1=∠3,∴a∥b(_________________);(3)∵a∥b,∴∠1=∠2(__________________);(4) ∵a∥b,∴∠1+∠4=180º(_____________________) ab123 c4(5)∵∠1=∠2,∴a ∥b(__________________); (6)∵∠1+∠4=180º,∴a ∥b(_______________).6、已知:如图AB ⊥BC ,BC ⊥CD 且∠1=∠2,求证:BE ∥CF 证明:∵AB ⊥BC ,BC ⊥CD (已知) ∴ = =90°( ) ∵∠1=∠2(已知)∴ = (等式性质) ∴BE ∥CF ( )7、已知:如图,AC ⊥BC ,垂足为C ,∠BCD 是∠B 的余角。
求证:∠ACD=∠B 。
证明:∵AC ⊥BC (已知) ∴∠ACB=90°( )∴∠BCD 是∠ACD 的余角∵∠BCD 是∠B 的余角(已知)∴∠ACD=∠B ( )8、已知,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
求证:AD ∥BE 。
证明:∵AB ∥CD (已知) ∴∠4=∠ ( ) ∵∠3=∠4(已知)∴∠3=∠ ( ) ∵∠1=∠2(已知) ∴∠1+∠CAF=∠2+∠CAF ( ) 即∠ =∠ ∴∠3=∠ ( ) ∴AD ∥BE ( )C A B DE F1 2 B D AC A DB CEF12 34。